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单元测试6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单元测试6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单元测试6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单元测试6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单元测试6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单元测试(人教版必修2)、选择题1 .下图比较直观地反映了中国古代的经济状况,对下图的解读正确的有()农业是中国古代经济的主要方式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耕作方式主要是铁犁牛耕 农业是国家赋税收入的主要来源A.B .C.D .解析:解答本题一定要抓住题干要求,解读信息一定要来源于图片本身。虽然农业是国家赋税收入的主要来源,但是图片本身并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答案: A2 .西汉时期,业主开垦荒地而获得土地,并无买卖交易发生,但业主也要模仿土地买 卖文契,刻石立碑,说土地是由“东王公”、“西王母”、“山公”、“土公”等杜撰的神 话人物手中买来。上述现象表明西汉时

2、期A.封建土地所有制开始确立8 .鼓励土地买卖C.尊重业主对土地的所有权D.禁止开垦荒地解析:本题可用排除法。结合所学可知,封建土地所有制在春秋战国时期开始确立,排除A项;根据题干材料信息“并无买卖交易发生”,排除B项;D项说法与题干中“开垦荒地而获得”的信息相矛盾,排除。故选Co答案: C3.著名历史学家费正清在 伟大的中国革命 中描绘了这样一个农民形象:“普通农民大概一半是自耕农,一半兼做佃农。不管怎样,他和他的家人在相隔不远的三四块田地里劳动,带着锄头和镰刀来来回回, 主要为他们自己的生存干活还可以种点卖钱的 作物。”这反映了自耕农()A.在经济上实现了男耕女织B.依赖于商品经济而生存C

3、.生产的产品主要用于自给,部分用于市场交换D.生活富裕祥和的真实情况解析:材料中“带着锄头和镰刀来来回回,主要为他们自己的生存干活”和“还可以种点卖钱的作物”说明 C项准确。答案:C4元代著名的文学家张养浩在山坡羊中写道:“一头犁牛半块田,收也凭天,荒也凭天。粗茶淡饭饱三餐,早也香甜,晚也香甜。布衣得暖胜丝绵,长也可穿,短也可穿。草屋茅舍有几间,行也安然,睡也安然。雨过天晴驾小船,鱼在一边,酒在一边。日上三竿犹在眠,不是神仙,胜是神仙。”对这首词的解读不正确的是()A.反映了古代农耕经济的落后性和保守性B.反映了小农经济状态下农民生活的富足和惬意C.反映了古代自然经济状态下农民不思进取的心态D

4、.反映了中国古代传统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解析:材料艺术化地反映了小农经济的状况,但是, 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是在极低的生活标准下的自给自足,农民非常贫穷,所以应选择B 项。答案:B5明代缪宗周诗云:“陶舍重重倚岸开,舟帆日日蔽江来;工人莫献天机巧,此器能输郡国材。”对此理解错误的是()A.体现了明代商品经济的繁荣B.反映了明代水路运输的发达C.透视出明代手工业生产状况D.折射出明代冶铸业技艺高超解析: 由诗中的“舟帆日日蔽江来”可知当时瓷器贸易兴盛和水运发达,故A、 B 两项正确;由诗中的“陶舍重重”可知该诗描述的是明代陶瓷业的生产与运输状况,故C项正确。D项在诗中没有体现,故选 Do答案: D6

5、万历二十一年(1601 年) ,江苏巡抚曹时聘因苏州民变上疏皇帝,内中提到“浮食奇民,朝不谋夕。得业则生,失业则死。臣所睹记,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房罢而织工散者又数千人。此皆自食其力之良民也”。材料主要反映出苏州 ()A.人们流离失所,社会动荡不安B.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C.地方官员与商人勾结欺压百姓D.大量产业工人失业罢工解析: 根据关键信息“得业则生, 失业则死”“染坊”“染工”“机房”等可知, 题干材料叙述的是明朝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省区嘉靖至万 历州县数, 集市数顺治至维 正州县数、 集市数乾隆至道光 州县数、集市数直隶、 山东14 13242 10482 52764 1 12

6、643 53774 1 583陕西(关中)1.6 14321 23828 264江西、福建 (不含台湾)45 459】9】3】51 54515 20543 97639 51 1广东72 1 27071 1 959答案:7.上表为明清时期各地集市变化统计表,表中数据说明,自明朝嘉靖至清朝道光年间()A.农民与市场的联系不断加强B.南北经济交流日趋频繁C.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D州县集市的密度北方超过南方解析: 由题干表中数据可知,明清时期农村集市数目增长很快, 说明这一时期农村商 品经济不断发展,农民与市场的联系不断加强,故 A项符合题意。B C D三项在表中无从 体现,排除。答案: A8 下图是

7、天工开物中对我国古代某一手工业生产工序的介绍。据图判断,这一手工行业应是()图3图4用心爱心专心7A.制瓷业 B .造纸业C.棉纺织业D .印刷业解析: 注意分析图片,图1是寻找木头等材料, 图2是捣烂材料,图3是进行加工制B项。作,图4是把制作出来的东西晒干。综上可知应为造纸业,故选答案: B9 (2011 年汕头模拟 ) 苏州出土了一块明清时期的碑刻,记载了一起商标侵权案,“近有无耻之徒,假冒本堂牌记,或换字同音,混似射利,粘呈牌记,叩求示禁”。这反映出苏州()A.资本主义萌芽 B .劳资矛盾尖锐C.商业法律十分完备D .商品经济发达解析:材料中的纠纷是因为使用商标引发的,是商品经济发达的

8、表现, 材料中没有雇佣关系的信息,故A、 B 两项错误, C 项本身表述错误。答案:D10 (原创 )据考证, 从唐代遗存下来的印刷品实物中, 可考的专门刻家就有“成都府樊赏家”、“龙池坊卞家”、“西川过家”、“京中李家”等多家。这实际上反映了 ()A.唐代民间手工业成为主导B.唐代官方印刷手工业部门发达C.唐代私营印刷业开始兴起D.唐代不再抑制民营手工业发展解析: 明清以前, 中国古代手工业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官营手工业, 故 A 项错误; “家”实际上反映的是私人经营,所以 B 项错误;压制工商业的发展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传统政策,故 D 项叙述错误。 材料中的“刻家”是指专门从事雕版印刷的人家,

9、 “刻家”多, 说明了私营印刷业的兴起。所以正确答案是C 项。答案: C11 (2011年信阳模拟)明代警世通言吕大郎还金完骨肉中写一商人在县城入厕时,“偶然官府在街上过”,吓得他“心慌起身”逃走, 竟把装银子的袋子遗忘在厕所。为何官员隔墙路过就将一个本分的商人吓得魂飞魄散? 拍案惊奇 总结了这一社会通则: “那富的人,怕的是见官。”这反映了 ()A.农本思想根深蒂固B.明代商业发展迅速C.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D.专制统治严重压制了商业的发展解析:材料反映了明代重农抑商政策下,商人在社会上遭受歧视、限制。答案:D12 (2011 年北京海淀区二模 ) 明清时期中国对外贸易出现的新特点是

10、()A.海上贸易通道已取代陆上丝绸之路13 民间的自发贸易成为海上贸易主体C.丝织品成为对外贸易中的主要商品D.开始与西欧国家形成直接贸易关系解析:明清时期,统治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中国对外贸易渐趋萎缩,故A、B两项不正确。早在汉代,丝织品已经是对外贸易中的主要商品,故C项不正确。明清时期,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中国开始与西欧国家形成直接贸易关系, 如政府特许的广州“十 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答案: D二、非选择题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氏我幅出于政麻.黄in匕起前卡.曲西比主扑4系图3图4:1匕京天坛所寻期一SL布 皋升井析柿五鲁9.材料二 有学者提出,大体而言,从春

11、秋战国时期到隋唐时期几乎是纯粹的自然经济; 自宋元时期,一种新型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已经在自然经济的“死水”中泛起了 “微澜”; 了明清时期,在我国江南地区又出现了一种与自然经济完全相悖的新经济的萌芽。材料三 史学家戴逸指出:“18世纪的康乾盛世,貌似太平辉煌,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可当时中国没有人认识这一历史真相。历史的悲剧只有在悲剧造成以后很久时间,人们才会感到切肤之痛。”英国公使马戛尔尼在1794年写道,“中华帝国只是一艘破败不堪的旧船,只是幸运地有了几位谨慎的船长才使它在近150年间没有沉没”。(1)根据材料一图片指出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状况,并说明历代统治者重视和鼓励农业的举措。简述小农经济

12、发展受到哪些条件的制约?(2)宋元时期的“新型经济”指什么?列举其泛起“微澜”的表现。明朝城市经济的发 展和唐宋相比有着怎样的突破性?(3)18世纪康乾盛世的“太平辉煌”指什么?作者说它“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的 政治依据是什么? “人们感到切肤之痛”的最典型的历史事件是什么?你认为马戛尔尼的 感慨符合历史实际吗?为什么?解析: 第(1)问,从所给的几幅图来看,主要体现了男耕女织,这显然是自然经济的特点。从图4来看,表明封建政府对农业非常重视。但同时也要注意到,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不高,从而受各种条件的制约。第 (2)问,这里所说的“新型经济”,显然是有别于自然经济,那只能是商品经济。“微澜”表

13、现可从与商品经济的发展史实来回答。至于突破性应当是从商品经济最主要的体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这方面来考虑。第 (3) 问,可联系这一时期中国的现实情况、西欧的现实情况各是什么,进而联系中国的近代史相关内容回答。答案: (1) 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祭祀农神,祈祷丰收,修建水利工程等。过分依赖自然,生产技术简单,天灾人祸。(2) 指商品经济。表现:城市经济繁荣、 清明上河图 、“瓦肆”、夜市、交子、外贸港口等。突破性:江南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3) 封建经济繁荣与发展;多民族国家的巩固等;政治依据:西欧确立起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中国封建专制统治却长期延续;事件: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与影响。符合实际。原

14、因:英法美爆发资产阶级革命确立起民主政治;工业革命在欧美迅速扩展。 而中国,封建专制统治,自然经济延续。不符合实际。原因:中华帝国经济繁荣与发展;多民族国家巩固等,清朝成为当时富有的大国。而世界其他地区处在战乱和动荡中,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 可以有不同的答案,言之有理即可)14 (原创 )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 中国古代的农业 ) 由于生产条件不稳定, 经常受土地兼并威胁, 扩大生产规模很困难, 一般只能在小块土地上, 以多投入劳动力和改进农艺的方法,尽量提高单产,以解决一家数口的生计问题。中国古代农业虽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它毕竟主要是在小农分散经营的条件下形成的, 是建立在手工操作、 直观经验的基础上的。 由于传统农具明清后没有继续得到改进,由于人口增加、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减少,由于经营规模的狭小和分散,劳动效率低下, 这极大地限制了其他经济文化事业发展的广度和深度。 另一方面, 尽管中国古代很早就出现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因地制宜全面发展农业生产的思想, 尽管在一定地区和一定范围内形成了各业综合发展的良性农业生态体系, 但在封建制度和分散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