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题 共3套_第1页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题 共3套_第2页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题 共3套_第3页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题 共3套_第4页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题 共3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题 题全卷总分 得分说明:全卷总分 100 分,考试时间 40 分钟. 口算。 (20 分) 一、 142= 68= 355= 728= 546= 49-7= 142= 93= 84= 486= 567= 55+45= 49= 459= 32+28= 37= 36+48= 58+5= 25+25-41= 64-6= 二、填空题。 (共 32 分) 1、88888=( )( ) 333333=( )( ) 2、567=( ) ,算式中的除数是( ) ,计算时用到的口诀是( ) 。 3、18 块糖,每人分 2 块,可以分给( )人;如果平均分给 6 人,每人分到(

2、)块。 4、比 80 少 25 的数是( ) 。 6、81 是 9 的( )倍, ( )的 4 倍是 28. 7、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3( )=24 ( )7=56 48( )=8 16( )=8 ( )6=6 5( )=45 8、两个乘数都是 9,积是( ) ;被除数和除数都是 9,商是( ) 。 9、5 只小兔有( )条腿;( )只小鸭有 14 条腿。 10、在( )里填上“” “” “” 。 1 / 29 488( )549 728( )273 279( )182 639( )189 1 米( )100 厘米 50 厘米( )5 米 三、用竖式计算。 (共 12 分) 644678

3、= 352619= 903435= 384332= 1005527= 753836= 四、连一连。 (12 分) 1、 (3 分)第一行的图案是从第二行哪张纸上剪下来的? 2、 (4 分)连一连。 248 五八四十 369 85 七九六十三 639 637 三八二十四 405 364 四九三十六 38 五、画一画。 (3 分) (1)画一条长 8 厘米的线段。 (2)画一条比 13 厘米短 8 厘米的线段。 六、量一量。 (3 分) 2 / 29 七、解决问题(18 分) 3、 (4 分) 3 / 29 他们平均每天分别看多少页? 分)购物。4、 (8 阳阳如果用这些钱买新华字典 ,可以买几本

4、?) (2 ? 9 倍,一个足球多少钱(3)一个足球的价钱是一支钢笔的 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并解答。 ) (4 命题说明学年度下期期末学生学业发展数学水平测 2015-2016 评 / 429 二年级数学 杨柳小学 命题教师 :赖安辉 朱昊歆 魏继 华 一、命题思路与整套试题简介一、命题思路与整套试题简介 依据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二年级本学期所学教材所涉猎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为切入点,贯彻“以学生为本,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的教育思想,旨在全面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命题出发点: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不同层面学生的认知需求,以激励、呵护二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科

5、学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及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实践能力为出发点。 命题原则:以检验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关注学生的情感为主线,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强调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回馈于生活;有效收猎学生已有的数学记忆,引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不出“偏” 、 “怪”题,努力让不同层面学生的思维均不同程度的发展。 命题范围:以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材知识范围为主,集计算及实践应用等形式的测试于一体。 这套试题题型由口算题、填空题,竖式计算题,连一连,画一画,量一量,解决问题七个大题组成,内容包括加与减、购物、数一数与乘法、图形的变化、25 的乘法口诀、

6、测量、分一分与除法、69 的乘法口诀、除法。难易适中,全面考察了学生对这一学期知识的掌握情况。 二、学生分析二、学生分析 二年级学生认知水平虽处于初级阶段,但基本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由于学生所特有的年龄特点,学生有意注意力占主要地位,以形象思维为主。从整体上看,二年级学生都比较活跃,大多数学生上课基本上能够跟上教师讲课的思路,教师上课组织课堂纪律并不难,而且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很容易调动。但每个班都有个别的学生上课不注意听讲,我行我素。 三、教材分析三、教材分析 5 / 29 本册教材共九个单元的内容,包括加与减、购物、数一数与乘法、图形的变化、25 的乘法口诀、测量、分一分与除法、69 的

7、乘法口诀、除法。其中加与减、购物、数一数与乘法、图形的变化、25 的乘法口诀、测量、分一分与除法、69 的乘法口诀、除法都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每个单元知识点比较集中,联系较大,因此对于学生来说,每个单元的知识内容都要分别掌握,还要理清它们之间的联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在命题时,大多数题型考虑还是以各单元的基础题型为主,只有少数提升拓展的题目。 四、评分标准 题答分44 一、口算 2 分 23 每9362849、 ) 、 ) 、每空一二、填(3)) 、 (七八五十六、 ) 、 、 ) 、5、 ) 、 ) 、2) 、 、 、 ) 、 )3) ) 、 ) ) 、8) 、2)1、 “” “” “”

8、“” “三竖式计 1 分 6824173每 每线 1 分四、连一连(12 分) 略 1、2 分 五、画一画(3 分) 1.提醒:用尺子 2、2 分 画线不直扣 1 分 1、2 分 六、量一量(3 分) 略 分 2、2 七、解决问题(18 分) 1、63=18(片) 、13 分 20 2、3 分 18 答:购吃 23 天。分)4 分() 、 (314244、分、 (1)26-12=(朵) 分、每小题个 53 (2)14+18(朵) 6 / 29 3 (页)567=8、568=7(页) (元)4=2464、 (1(本 28=(元 9=5) 五、双向细目表权重比难度层能力层题内容领考题分 2 百以内

9、计口减除识二 1 填找规律填理二 2理二 3 填填理二 4 数的写应填二 8 应除法的二 10填竖式计除法计除法和减加减法数与代解决问解决问七 177%(分解决问七 2 解决问钱的运解决问解决问七 3钱的运 4 七解决问解决问口诀的计连四 28用 中 长度单位填空 应用 4 分二、 5 易填空识记 6 2 分 二、 4 分 应用 7 填空 中二、 空间与几 分 3 应用 9 填空 难二、23% 何 4 分 应用中连一连 四、1 (分) 分 3 应用中 画一画长度单位五 3 应用中量一量 六 分长度单位 / 729 二年级数学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全卷总分 得分说明:全卷总分 10

10、0 分,考试时间 40 分钟。 一、直接写得数。一、直接写得数。 26= 45= 497= 99= 56= 369= 47= 639= 819= 162= 355= 213= 85= 26= 37= 69= 8 / 29 888= 655= 3333= 677= 二、填空。二、填空。 1、55555 表示( )相加,改写成乘法算式是( ) ,可以用口诀( )来计算。 2、一个乘数是 3,另一个乘数是 7,积是( ) ;除数是 6,被除数是 54,商是( ) 。 3、5 的 4 倍是( ) ; 36 是 4 的( )倍。 4、 ( )里最大能填几? 6( )37 4( )21 ( )7 50 8

11、( )27 ( )4 39 3( )16 5、在下面的里填“” 、 “”或“=” 。 7777 4638 3846 53206 44145 9299 6、想一想, ( )里填“厘米”还是“米”? 大树高约 15( ) 黑板长约 4( ) 铅笔长约 18( ) 爸爸身高约 173( ) 7、一辆公共汽车有乘客 36 人,到胜利街车站下去 18 人,上来 29 人。这时车上有乘客( )人。 8、2 元( )角 15 角( )元( )角 70 分( )角 1 元 6 角( )角 9、数一数有多少钱? )元 )角 ( ( )元( 三、竖式计算。三、竖式计算。54= 14943= 7927 9 / 29

12、 1005842= 393359= 四、想一想,连一连。四、想一想,连一连。 五、操作题。五、操作题。 1、画一条长 6 厘米的线。 2、把五个回形针连在一起,一共长 厘米。 (取整厘米数) 3、圈一圈,填一填10 / 29 79=77 79=77 / 1129 六、解决问题。六、解决问题。 妙想有 100 元,买了一个布娃娃和一个订书机,还剩下多少元?1、 元。答:还剩下 奇思买了 4 个风筝,需要多少元?2、 元。答:需要 布娃娃的价格是文具盒的几倍?3、 倍。 答:布娃娃的价格是文具盒的 淘气买了一种东西刚好用掉 12 元,他可能买了什么东西?4、 。 答:他可能买了 、 请你再提一个数

13、学问题,并尝试解答。5 提问: 七、附加题。七、附加题。 我校二年级订报刊的统计表中部分数据被弄脏了,请你填一填。12 / 29 合计 科技报 数学报 儿童报98 6 4 37 二年 )份,订了科技报 ()份。 二年级订了数学报 ( / 1329 命题说明命题说明 命题思路命题思路 一、 目的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评价的主要功能有以下几点:1、及时反馈学习信息,诊断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2、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预期,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3、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对教学适时进行调控和改进,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本卷

14、是一次阶段性的学业评价,以达标检测为主要目的,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数学在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要求,源于教材,但又高于教材。既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察,又注重考察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反馈学生信息,激励学生学习积极性,帮助教师对教学进行适当评价与改进。 二、 性质 本卷遵循学生心理发展规律,试题从易到难,保持科学的梯度,试题原型大多来源于课本,让学生更易入手。从基础的计算、乘除法意义的认识到数与代数的应用,对数量关系的理解分析,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从简到难,从单一知识点到综合知识的运用,学生思维程度逐渐加深,能力要求也逐步提升。 在本

15、卷中,我们尝试着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试题材料的选择上,选取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事物,比如二大题第 6 小题生活中的常识;在题材上创设一些现实的情景。比如第六大题实际购物。不仅在课堂内容中,也在我们的评价反馈中,给予学生思考的引子,培养14 / 29 他们用数学的能力。 三、 设计 1. 本卷注重基础性设计 本卷第一、三、四、五、六大题,第二大题大部分题目,从基本技能出发,考察计算技能,对乘除法的认知,考察计算能力,基本知识运用能力。 2. 本卷注重开放性设计 例如第五大题第 3 小题,通过圈一圈,填一填的方式,明白 79 表示什么意思,再借助点子图,把 9 个

16、 7 拆成两个部分相加的形式,拆法的多样性,题目的开放性,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不是局限的,更深刻地理解乘法的意义。 再如,第六大题的第 5 小题,请学生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不仅考察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问题情景本身就是生活场景经过一定数学化的,学生在生活中一定会经历过这样类似的情况,而在这些情景中,本身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情况,有各种不同的组合,问题本身就是开放的,在抽象化的数学中也应该是开放的。 3. 本卷注重生活化设计 在本卷中,在单纯的数学知识运用基础上,还加入了许多生活情景,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大题第 6 小题的生活实际,在题材上创设一些现实的情景,体会不同的长

17、度单位用在不同的地方。比如第六大题的购物情景,学生对购物非常熟悉,也有着大量的购物经验,在熟悉的情景中让小朋友经历、感受,通过生活情景的数学化,促进学生进一步分析思考数量间的关系,从而解决问题。 试题简介 一、 本卷命题范围:北师版二年级数学第三册 15 / 29 二、 本卷适用对象:树德小学二年级学生 三、 本卷题型分布:全卷共七大题,分三个板块,其中第一、二、三、四、六大题主要考察数与代数;第五大题主要考察空间与几何;第七大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数量关系的理解分析以及对概念性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四、 本卷难易程度:全卷难度适中,比例为易:中:难=7:2:1,即容易题型占全卷 70%,中等题型占

18、全卷 20%,较难题型占全卷10%;考察计算技能题型占全卷 32%,空间与图形中对长度单位的认识和运用部分题型占全卷 8%,解决问题题型占全卷 20%,对数的大小比较和乘除法意义理解题型占全卷 25%,综合应用题型占全卷16%。 命题的设计以数学新课程标准为指导,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数学在知识与技能、情感与态度、能力与应用等方面的要求。本次命题源于教材,但又高于教材。既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又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情及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我校二年级共 7 个班级,全年级共 345 人,通过一年半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对数

19、学知识的学习产生了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数学活动,特别是一些活动类和操作类的数学活动。具有一定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方面,能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会计算 100 以内的加、减法。结合现实素材,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绝大部分学生的口算速度能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本期在竖式计算方面,绝大多数学生能够理解竖式的意义,正确运用竖式进行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并能根据算式选取合适的竖式进行计算,但也有部分同学会忘记进位和退位;16 / 29 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和体会厘米、米的含义,知道 1 米=100 厘米,初步建立了米和厘米的空间概念,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能较准

20、确地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绝大部分学生能够熟练背诵 29 的乘法口诀,并根据实际问题选择相应的乘法口诀或者除法来解决;通过分一分、画一画、圈一圈等活动初步认识和体会了平均分的含义以及除法的意义;能够理解身边有关数字的信息,会用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现象;绝大部分学生会思考数学问题,能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讨论问题过程中,能够初步辨别结论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在根据一些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和解决问题方面也有很大程度地提高。但二年级学生仍然存在观察能力有限,知觉发展不够充分,做作业时往往看错题,如:常常把 6 写成 9,把加法做成减法,或者心里想的是 3但是写出来就变成了

21、 8。思维具体,形象,善于机械记忆,不考虑事物的意义而死记硬背。例如:口诀的记忆,很多学生是从头背起,否则就接不下来。因为他们是整体机械记忆的,不能紧紧抓住所记的内容和意义有条理地记忆,也就是理解记忆的能力还很差。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和训练,学生在这些方面有所提高。团结协作、主动探索的精神也得到培养,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但还有个别学生由于年龄小或家庭方面的原因,计算、数学应用、观察等方面与其他学生还有一些差距。 教材分析: 本教材以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为基本出发点,它不仅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

22、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17 / 29 1.数与代数 第一单元“加与减” 。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学生通过加减法的计算,能通过摆竖式正确计算 100 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在计算过程中初步养成认真、细心、耐心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第三单元“数一数与乘法” 。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学生通过“数一数”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体会乘法的意义,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第五单元“25 的乘法口诀” ,第八单元“25 的乘法

23、口诀” 。在这两个单的学习中,学生经历 25 和 69 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形成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初步的推理能力,能正确运用口诀计算表内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第七单元“分一分与除法” ,第九单元“除法” 。学生通过大量的“分一分”活动,经历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过程,体会除法的意义,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除法解决的问题,体会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体会乘法与除法的互逆关系。 第二单元“购物” 。学生通过购物,进一步人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实际情景中,通过购物,认识元、角、分,并进一步学会实际的应用。 2.图形与几何 第四单元“图形的变化” 。在这个单元学习中

24、,学生将经历观察的过程,在活动中积累图形运动的活动经验;在欣赏与设计中,体验到图形的美和设计的乐趣。通过观察活动,初步发展空间概念。 第六单元“测量”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认识了厘米和米,认识到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通过测量活动,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测量生活中的物18 / 29 体的长度。 3.综合与实践 本册教材安排了“班级旧物市场”和“寻找身体上的数学秘密”两个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到了数学的无处不在,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双向细目表: 29 / 19 小学数学一年级期末测试命题双向细目表小学数学一年级期末测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概率难易程度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能力

25、要求分统计内数认 100 以内的连加、连、加减混合运 21-9 的乘、除法计乘法的意乘除法的各部分名称和对“倍”的认识和理解用乘法口诀试数的大小比对长度单位的认识和应连加减的应人民币的兑二认识人民二两位数的连加、连 1 以及加减混合的竖式计方乘法意义的理解以乘法与加法的联测量方法的应用以数形结合表示乘法的意100 以内加减运算的应求几个相同数的总谁是谁的几倍?数的乘法口诀积 1 应用和试息,提出数学问题并解 1010 计 评分标准:评分标准: 20 分。分,共 20 个小题,总分一、直接写得数:每题 1 分。32 分,共 32 空,总分二、填空:每空 1 分。4 题,总分 12 三、竖式计算:

26、每题 3 分,共 分:分,横式答案 1 竖式每步 1 1 分列式的分数。 若列 3 个数直接相加减(不分部) ,结果错误则只给 分;8 条,总分 81 四、想一想,连一连:每连对 1 根线,得分,共 分。 连错或漏连,每线扣 1 8 分,总分分。4221 五、作图题:第小题分,第二小题分,第三小题 / 2029 1、直尺作图,长度准确得 2 分; 长度误差超过 3mm,扣 0.5 分; 未用直尺作图,扣 0.5 分。 2、填空正确得 2 分; 3、图圈对得 1 分,下面每个空 0.5 分。 六、解决问题:每题 4 分,共 5 小题,总分 20 分。 14、列对算式得 2 分,计算结果正确得 1

27、 分,单位 0.5 分,答语 0.5 分; 5、提问正确得 1 分,列对算式得 1 分,计算结果正确得 1 分 ,单位 0.5 分,答语 0.5 分。 21 / 29 下期期末学生学业发展水平测评下期期末学生学业发展水平测评 二年级数学二年级数学 总 题 评 分钟 100 分,考试时间 60 说明:全卷总分 一、我会算。7= 42355= 60= 37= 25+65= 1009= 47= 568= 49 68= 99= 8= 32 66= 426= 405= 74= 9+9+9+9= 7+7+7= 3+3+3+3= 80-12-18= 25+13-19= 二、我会填 ) ) 123 读作( 4

28、1. 5读作( )元张 =( 张 + 252. )角 1 张 +2 张 +5 张 =( )元( 3. 4. 5+5+5+5=20 写成乘法算式:( )( )=( ) 2+2+2+2+2+2+2=14 写成乘法算式:( )( )=( ) 5. 找规律填一填。 (1)10, 15, 20,_, _。 (2)27, 24, 21,_, _。 6. 想一想,填“厘米”还是“米”呢? 29 / 22 门高约 2( ) 黑板长约 3( ) 杯子高约 9( ) 7. 认一认 )厘米 铅笔长( 铅笔长( )厘米 8. )倍。 的个数是个数的( 三、我会连。 四、我会画。 画一条长 5 厘米的线。 、 1 2、

29、画出“”个数是“”个数 2 倍的图。 五、竖式计算。 10046+25= 48+5230= 63-25+47= 14+36+26= 六、解决问题。 1、看图列出乘法算式。 23 / 29 2、 车上原有 48 人 现在车上有多少人? 上了 22 人 下来 15 人 3、 我们有 8 只 我们的只数是你们的 9 倍。 有多少只? 4、 元 (1)买 6 副需要多少元? 的几倍?的价钱是)2( 24 / 29 要多少元?可以怎么付钱? )买一辆(3和一副 )请你提出一个用乘法或除法解决的问题,并尝试解答。 (4 ? 问题: 算式: 命题说明命题说明 一、命题思路一、命题思路 本试卷立足从已有知识命

30、题,从学段的整体去思考,关注学生基本的数学知识、基本数学思想和必要的应用技能三个方面的考查,也关注对数学思考、解决问题等课程目标达成善的考查。 本张期末数学试卷主要是检测学生的基础知识与应用技能,数与代数方面紧扣本册教材的重点,即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运算的竖式计算、人民币的认识及元角分之间换算以及表内乘除法;空间与图形方面考查认识“厘米”和“米”并能换算以及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本张试卷命题特点如下: 突出基础性,促使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 该套题主要是考查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卷面由概念和基础知识部分、计算部分和应用部分组成,以下是各部分知识在各题中所占的分值: 题 所占总计五 三一 二 四

31、目六 分值 75% 2020 12 数与代数 20 3 3 20 16% 8 8 5 5 空间图形 3 3 9% 9 生活应用 编排上注重图文结合,从难度值分析,简单题占 72%,中等题点 19%,难题点 9%,难易适中。在提供必要的思考材料时,关注学生的思考过程,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以促使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学习有价值的数学。 重视普及,促使学生获得必需的数学重视普及,促使学生获得必需的数学 25 / 29 本试卷依据“生活经验”命题,命题时加入相关的情境信息, 让学生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常见的生活问题。可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体现差异,促进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32、体现差异,促进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数学书面考试内容的呈现,采取不同的表达方式外,大部分的考查内容与课本知识相当,深浅适中,但深入思考就会发现,解题的最核心思路基本上是大同小异的。 典型试题例说典型试题例说 关注学生的读图能力与获取数学信息的观察能力,在题型设计上有了以下新的设计,如: 1、第二大题填空的“7.认一认”这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的观察,看出没有从零刻度线开始测量,从而用尾数减首数来计算出铅笔的实际长度。 2、第三大题“我会连”主要考查学生对折后剪下图形具体形状的感知,细节抓的越多越明确。 3、第六大题解决问题的“2.现在车上有多少人?”在图中只用了“上了 22 人”和“下来 15 人”

33、做描述,需要学生认真读图才能分清人员的增减情况。 其次,关注学生生活实践与应用,在题型设计上有了以下新的设计,如: 1、第六大题解决问题的“4.(3)可以怎么付钱?”考察了学生生活实际的已有经验,并把数学知识送回到与学生息息相关的日常生活中。 最后,关注学生提问并解答的能力,在题型设计上有了以下新的设计,如: 1、第六大题解决问题的“4.(4)请你提出一个用乘法或除法解决的问题,并尝试解答。 ”考察学生在本期对乘除法学习之后能否学以致用,在生活情境中找到问题并解答。体会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二、试题简介二、试题简介 1.计算 检查学生的口算能力。目的在于考察学生的口算准

34、确率、口算速度。总的来说都比较容易,这道题设计在此次试卷的第一题,对稳定考生的心态有较好的作用。口算题的最后 4 道题稍微增加了一点难度,其中两道需要先考虑算式的运算顺序再计算,另外两道相同加数相加可以考查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这样让学生在计算时增加了思考深度,有了一定的难度。后面第五题的竖式计算也考查了学生的计算能力。 2.填空 第二大题是填空题,对学生来这部分完成起来比常规试题难,这类题的多少与难易会直26 / 29 接影响整份试卷的难度。本来这个板块就容易失分,所以就要求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必须面面具到,认真细致,这对低段的学生有一定的难度。填空第1、3、4、5 题是简单的基础知识题,作为整份

35、试卷填空板块的入口题,比较容易,对稳定考生的心态也有较好的作用。2 题,考察学生人民币的认识及计算,6 题是针对长度单位所出的几道题,7 题是考察学生对测量的掌握,8 题是针对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的考查,有一定难度。既很好保证了试卷的总体难度不会过难,又正常发挥了考试的选拔功能。突出理性思维和思想方法的考查,倡导通性通法,有效区分不同思维层次的考生,这才能达到预期目的。 3.连线 考查学生对对称图形的认识。 4.画图 这是一道动手操作题。要求学生按本题的叙述观察并动手去操作,有利于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习惯和能力。 5.解决问题 通过发现?描述?解答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能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对现实生活的意

36、义,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是无处不在的,懂得学习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认知水平虽处于初级阶段,但基本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由于学生所特有的年龄特点,学生有意注意力占主要地位,以形象思维为主。从整体上看,二年级学生都比较活跃,大多数学生上课基本上能够跟上教师讲课的思路,教师上课组织课堂纪律并不难,而且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很容易调动。但每个班都有个别的学生上课不注意听讲,我行我素。 二年级的孩子经过了一年的数学学习,对数学产生了比较浓厚的兴趣,为本学期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具体表现在: 1、大部分学生已养成良好的课前准备、上课听讲、思考发言、书写、审题、运算习惯等学习习惯,并乐于参加各种数学实践活动。 2、由于家长非常配合学校工作,90%以上的学生能在家长的配合下完成各项数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