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9-2020 学年浙江省金华市东阳中学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 小题,共24.0 分)1. 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读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铁镐( go)脸颊 ( ji )暴行未遂 (su)一颦 一笑( pn)B. 蜷曲( ju n) 黝黑( yu) 怦然心动( png) 磊拓嵯 峨( cu)C. 哄笑( hng) 引擎 ( qn) 拙劣表演( zhu) 大放厥 词( ju )D. 桎梏( go)虫豸 ( zh)浅尝辄 止( zh) 伺候大人( s)2.下列没有错别字一项是()A. 沉缅 陷阱 烟缔 朝气蓬勃B. 糟蹋 严竣 揣摩 白头谐老C. 缭绕 暮霭 恻隐 义愤填
2、膺D. 沧桑 温馨 厮打 融汇贯通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突然他又带着加倍的失望在锁链里挣扎,把他身子底下的木板都震动 了,它打破了一直固执的保持着的沉默。B.C.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搞清事实的真相,才有可能不辱于上帝和祖国所付予我们的伟大使命。多少年过去了,那首歌对他心灵的冲击与震撼仿佛依然存在,以致于他喜欢一遍遍地讲述那个久远的故事。D. 100 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然萎缩在美国社会的角落里,并且意识到自己是故土家园的流亡者。今天我们在这里集会,就是要把这种耸人听闻的情况公之于众。4. 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符合规范的一项是()A. 这是一句禅语啊!幸福指数
3、全在自己掌握,如果我们对自己说一句“”已经很好了啊(这是应该经常说的),那么我们生活的枝头也会挂满幸福的露珠儿了吧B. 某夜,独坐窗前,翻看读书笔记,无意中看到几句话:“素食则气不浊,独窗则神不浊,默坐则心不浊,读书则口不浊 ”细细玩味,顿觉神清气爽C. 一粥一饭是清淡,健康、温暖、妥帖;一瓢一箪是清淡,随意、自在、安心奢华也罢,绚丽也罢 生命终究归于平淡D. 如果你茶饭不思,沉湎于 “魔兽世界 ”不能自拔,如果你忽视现实社会,游走于网络虚拟社区,那么,你 -可能 “病 ”了!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打车软件为乘客和司机搭建起沟通平台,方便了市民打车,但出租车无论是否使用打车
4、软件,均应遵守运营规则,这才能维护相关各方的合法权益和合理要求。B. 在江歌被害后的这一年里,这位失去独生女的母亲在国内和日本多次奔走,征集希望日本法庭可以通过判处凶手陈世峰死刑的决定,并获得了国内众多网民的同情和支持。C. 现行体育中考的弊端已非常明显 - 在应试化的体育教学中, 学生倾向于短期突击为主, 学校也专攻考试项目,兴奋剂也开始大行其道。D. 号称 “全球首家共享书店 ”的新华书店合肥三孝口店开启共享模式,初衷是降低阅读成本,提高阅读频次,从而提升大众阅读素养。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既来之,则安之B. 吾妻死之年所手 植也C.则移其民于河东D. 謹拜表以闻
5、7.下列句式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例句:而今安在哉A.C.何以伐为而刘夙婴疾病B.D.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第1页,共 15页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A.归宁:旧时指女子出嫁吾妻归宁B. 斯天下之民至焉斯:则,那么C. 岂敢盘桓盘桓:徘徊不前的样子与过:责备,用作动词D. 无乃尔是过二、默写(本大题共1 小题,共 10.0 分)9.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_ ,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_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_ , _ 。连峰去天不盈尺,_ 。飞湍瀑流争喧豗,_ 。满地黄花堆积,_ , _ ?_ , _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6、。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 ; _ ,形影相吊。借书满架,_ , _ ,万籁有声。三、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 小题,共6.0 分)10.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各题。江事夕望 【唐】白居易凭高望远思悠哉,晚上江亭夜未回。日欲没时红浪沸,月初生处白烟开。辞枝雪蕊将春去,满镊霜毛送老来。争敢三年作归计,心知不及贾生才。【注】 本诗写于诗人被贬出京,任江州司马之时。诗歌颔联描绘了一幅_ 的画面,营造了_ 的氛围。本诗围绕 “思悠哉 ”展开,请结合全诗概括诗人产生了哪些情思?四、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 小题,共 28.0 分)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与儒家对琴艺相对严苛的道德要求不同,汉代道家更重视
7、情感表现的真诚以及由此昭示的一种自然化生活。像淮南子 ?诠言训,极力反对艺术活动中“无有根心 ”的 “不得已而歌 ”,就是将情感的真诚作为艺术的核心标准, 当然也是琴艺的标准。以此为基础, 汉代道家推崇基于自然生活理想的琴道。淮南子 ?诠言训讲: “舜弹五弦之琴,而歌南风之诗,以治天下。”这显然是以琴道隐喻黄老道家的自然无为之治。东汉太平经?天谶支干相配法也认为,最美好的政治是一种纯任性情的自然政治,即 “令人君常垂拱而治,无复有忧。但常当响琴瑟,作乐而游,安若天地也”。与政治领域的纯任性情相一致,在个人生活领域,琴则总是与隐士相伴随,代表一种简静、安然的自然化生活方式。如在后汉书?逸民列传等
8、文献中,写到许多隐士“弹琴自娱 ”或 “琴书自娱 ”,正是这种生活理想的写照。东汉末年蔡邕制作的“”焦尾琴,则一方面暗喻士人乱世生存际遇的千疮百孔,另一方面也说明了高蹈的精神往往寓于日常化的物用之中。到魏晋时期,嵇康 “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 ”,则是两汉琴与隐一体关系的延展。当然,自汉魏至六朝,受道家思想影响的士人之所以认为琴与隐具有一体性,关键还是这种乐器与自然之道的暗通。如在淮南子 ?说山训中,记 “瓠巴鼓瑟,而淫鱼出听;伯牙鼓琴,驷马仰秣 ”,这虽然神化了琴瑟的感染力,但却是对当时琴通自然观念的形象表达。以此为背景,琴不仅通达自然,而且在最终必然与道冥合,而道则是 “大
9、音希声 ”,以无声作为最伟大的音声。这样,原本就以简静为本的琴最终必然要实现超越,以对道之无声本性的揭示作为琴艺的最高境界。东晋时期,陶渊明常备一张无弦之琴,认为 “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这正是从两汉至魏晋的琴艺观念,日益道家化、也日益哲学化的反映。第2页,共 15页要而言之,自两汉至魏晋,无论士人以琴艺通达自然,还是以其作为隐居生活的伴侣,均意味着这种艺术形式与士人追求精神自由的目标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就汉代士人赋予琴的诸种功能而言,无论琴以合天、琴以修德还是琴以宣悲、琴以挑欲,均具有价值的偏至性。唯有以琴娱情,才能代表这门艺术能带给人的纯粹审美体验。就此而言,在汉代,虽然道家一派对琴艺
10、的影响相对较小,但它却为后世文人对琴艺的雅赏开辟了一条正确的道路。 这是一条情致化的道路, 琴以它特有的古朴淡雅的风格,醇化了中国文人数千年来的情感生活。(刘成纪古琴在中国早期艺术中的定位和价值面向)下列对两汉至魏晋时期琴与隐关系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A “弹琴自娱 ”“琴书自娱 ”,是隐士简静、安然的自然化生活方式的具体表现。B自汉魏至六朝,琴之所以受到道家的青睐,是因为它与自然之道有内在的相通性。C从两汉隐士单纯以琴自娱发展到魏晋时期以琴喻道,是琴艺观念发展的主要趋势。D对生命自由的追求与琴这种艺术形式有内在一致性,故隐士常将琴作为生活伴侣。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_A 不同于儒家
11、对琴艺严苛的道德要求,汉代道家特别注重情感表现的真诚,将情感表现的真诚作为艺术的重要标准。B文中用 “舜弹五弦之琴 ”的典故是为了说明舜有一种纯任性情的自然精神,他实行的是无为而治的自然政治。C隐士 “弹琴自娱 ”和蔡邕制作 “焦尾琴 ”,皆将高蹈的精神寄寓于日常化的物用之中,暗喻了士人在乱世不幸的生存遭遇。D陶渊明 “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的诗句,反映了魏晋时期道家化、哲学化的琴艺观:琴通达自然,最终必然与道冥合。请简要概述两汉至魏晋道家对琴艺发展的贡献。1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蚯蚓们台静农虹霓县的人民,今年真不幸,十来年没有遇见的荒年,他们竟碰着了。李小平常很老实,这时候偏胆
12、大起来。他居然向他的主人讨借贷;幸而他的主人待人厚道,仅仅向李小骂了几句: “你这东西,还不知道利害;要晓得我一个禀帖送了,你这条命就没有啦! ”李小听了以后,不禁有些怕了,终于哑口无言地带着感激的神情跑回来了。到这当儿,大家都不得已各人想各人的法子。自然是往别处逃荒的多。李小于是也免不了想走这一条路,但没想到,他的老婆竟不愿去。分明是缺了吃的,他的老婆偏说他有钱不拿出来,有时还骂他没有本事。闹得三番五次,终于依了他的表舅母的调停,让伊改嫁。成事就在第二天。在头一天的晚间,他约了范五明天一同去,帮他将钱拿回来。他坐在柳树根下,嘴里衔着旱烟袋,烟头闪灼的发光。他看今年八月十二的月光特别明亮,但是
13、今年中秋节, 却是冷清清的; 要是年头好, 大家都忙着结账送礼。 他想到去年的这时候, 他正忙着碾谷子,那时碾了两斗米,往镇上卖了,买了些牛肉、猪肉、月饼,还给小孩缝了一件夹衣。大家都痛快地过着中秋节。谁也没有想到,今年是这样的结局。现在是作恶梦罢?要不是梦,为什么是这样离奇呢?眼看妻子小孩,马上要遗弃他,要向一个陌生的人欢笑去,他的目光昏瞆了,他看见他的茅屋,他所插的柳树,与那凶恶的稻草堆,都一起向他轻藐地笑,好像它们都在同声地说: “天下竟有这样卑怯无用的男子! ”他站起来狂放地在稻场上走来走去,安然卧在一旁的小黑狗,这时候居然向他汪汪地叫起来,于是使他更忿怒了,恶运来了,狗也不认主人了。
14、他举起了脚,吃力地向狗踢去。他仍旧坐在地上, 微微叹息, 将烟头向着树根磕灰; 重新安了烟, 搓了火不停止地吸。 他的满腔忿恨,渐渐随着青烟消逝,心情也渐渐随着平静了。他认识了命运,命运的责罚,不在死后,却在人世;不在有钱的田主身上,却在最忠实的穷人。最苦楚的,命运不似豺狼,可以即刻将你吞咽下去;而命运却像毒蛇,它缠着你慢慢喝你的血!现在这命运忽然降临在他的身上,他不反抗,他知道,反抗是毫第3页,共 15页无用的。他预备了忍受,忍受着,终有尽止的日子。于是他回到他的茅屋里,这时候他的妻在床沿哄小孩,他便轻轻地到床里头和衣躺下。少顷,他看见月光之下的伊的影子,在那里颤动,原来伊是在啜泣。于是他也
15、忍不住哭了。月渐渐西沉,远处的晨鸡叫起了。在一间矮的朴陋的客厅里,吴官人站起来向主人说:“”那么,将字写了罢?张朗翁写好字据后说:“好罢,我来念给大家听听:立卖人李小今因年岁歉收,无钱使用,情愿将女人出卖于赵一贵名下为妻张朗翁代笔。要是没有什么,那就教本夫画押。”李小听了不作声跑到桌子前面,拿了笔画了一个粗大的十字。“我看,要是没有什么意见,那就可以交钱,交了钱,吃了饭,俺们还要闹新娘子啦!”“”是了,是了。主人一面答一面往后屋里跑。李小这时候孤独地坐在一个小椅上。觉得四面的人都向他冷笑,虽然侧身在大众里,但是一种可怕、阴森抓住了他。当他同范五走出的时候,主人的门口挂着一对红灯,已经辉煌地点起
16、了。走过半里路的光景,便隐隐地听着鞭炮声,这声音深深地刺透了他的心。(选自地之子,有删改)小说用细腻的笔触刻画了李小卖妻前夜复杂的心理活动,试作概括分析。小说结尾部分写 “四面的人 ”主要有哪些作用?请作简要分析。结合全文,简要概括造成李小悲剧的原因。“”小说以 蚯蚓们 为题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加以探究。五、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 小题,共 18.0 分)1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书黄梦星卷【明】王阳明潮有处士黄翁保号坦夫者,其子梦星来越,从予学。越去潮数千里,梦星居数月,辄一告归省其父;去二三月辄复来。 如是者屡屡。 梦星性质温然, 善人也, 而甚孝。 然 禀 气差弱, 若不任于劳
17、者。窃 怪其乃不惮道途之阻远,而勤苦无已也,因谓之曰: “生既闻吾说,可以家居养亲而从事矣。奚必往来跋涉若是乎? ”梦星跽而言曰:“吾父生长海滨,知慕圣贤之道,而无所从求入。既乃获 见吾乡之薛、杨诸子者,得 夫子之学,与闻其说而乐之,乃以责梦星,曰: 吾衰矣,吾不希汝业举以干禄。汝但能若数子者,一闻夫子之道焉,吾虽啜粥饮水,死填沟壑,无不足也矣。 梦星是以不远数千里而来从。每归省,求为三月之留以奉菽水,不许;求为逾月之留,亦不许。居未旬日,即已具资粮,戒童仆,促之启行。梦星涕泣以请,则责之曰: “唉!儿女子欲以是为孝我乎?不能黄鹄千里,而思为翼下之雏,徒使吾心益自苦。 故 亟游夫子之门者,固梦
18、星之本心;然不能久留于亲侧,而倏往倏来,吾父之命不敢违也。 ”予曰: “贤哉,处士之为父!孝哉,梦星之为子也!勉之哉!卒成乃父之志,斯可矣。”今年四月上旬,其家忽使人来讣云,处士没矣。呜呼惜哉!呜呼惜哉!圣贤之学,其久见弃于世也,不啻如土苴。苟有言论及之,则众共非 笑诋斥,以为怪物。惟世之号称贤士大夫者,乃始或有以之 而相讲究,然至考其立身行己之实,与其平日家庭之间所以训督期望其子孙者,则又未尝不汲汲焉惟功利之为务;而所谓圣贤之学者,则徒以资其谈论、粉饰文具于其外,如是者常十而八九矣。求其诚心一志,实以圣贤之学督教其子,如处士者,可多得乎!而今亡矣,岂不惜哉!岂不惜哉!阻远无由往哭, 遥寄一奠
19、以致吾伤悼之怀而叙其遣子来学之故若此以风励夫世之为父兄者亦因以益励梦星使之务底于有成以无忘乃父之志。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_第4页,共 15页A 然禀气 差弱禀气:脾气B既乃获见 吾乡之薛、杨诸子者获见:获得接见(认识)C故亟 游夫子之门者亟:急切D则众共非笑 诋斥非笑:讥笑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_甚孝呱呱而 泣A 善人也,而B乃以 责梦星则修文德以 来之C则 责之曰则告诉不许D处士之 为父则无望民之 多于邻国也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A 黄梦星不顾身体羸弱,在潮州和越州两地来回奔波,向王阳明学习先贤之道,文章刻画了一位勤勉好
20、学的少年形象。B黄保十分向往圣贤的学问,但因为自己身处海滨,找不到可以学习交往的朋友,就把做学问的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C作者批评了当时一些读书人只做表面文章,名与实往往相背离的情况,推崇黄保真心实意教育儿子努力学习的品性。D文章语言平实,细节生动,叙述黄梦星求学的艰苦历程,侧面表现了黄保的不求功利诚心向学,显示出高明的写作技巧。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窃怪其乃不惮道途之阻远,而勤苦无已也。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六、作文(本大题共 1 小题,共60.0 分)14.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2017 年 3 月,全国人大代表、广州市人大制
21、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陈书指出,要赋予教师更多教育孩子的权力。2019 年 7 月 9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指出,将保障教师依法享有教育惩戒权。“意见 ”第 14 条当中写道: “制定实施细则,明确教师教育惩戒权。 ”中小学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处理规定第三条: “对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教师,学生及学生,家长等知情人可向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举报,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要认真调查,及时处理。”上述事件引发了人们的广泛热议,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得出现真实的班级和老师姓名;不少于800 字。七
22、、其他(本大题共1 小题,共 4.0 分)15. 在不改变原意的前提下,将下面这段文字,重组为三句,每句均以“静 ”字开头。中国古典园林不论依傍何种建筑流派,都要以“静 ”作为自己独特的韵律。有了 “静 ”,全部构建会组合成一种古筝独奏般的淡雅清丽;而失去了“ ”静 ,它内在的整体风致也就不可寻找。“静 ”“静 ”“静 ”第5页,共 15页答案和解析1.【答案】 A【解析】 A 正确;B “蜷曲 ”中的 “蜷 ”应读作 “qun”;C “引擎 ”中的 “擎 ”应读作 “qng”;D “桎梏 ”中的 “梏 ”应读作 “g”; “伺候 ”中的 “伺 ”应读作 “c”。故选: A。本题考查字音,生僻
23、字、多音字、形似字容易读错。此类题目多考査生僻字、多音字和形似字。多音字有时会因为作动词和作名词的不同,读音也不同。形似字按照意义的不同,读音也不一祥。在分析思考时,要注意声调、韵母是否正确。没有把握的可以用排除法,省时省力。2.【答案】 C【解析】 A “沉缅 ”中 “缅 ”应为 “湎 ”, “烟缔 ”中 “缔 ”应为 “蒂 ”。B “严竣 ”中 “竣 ”应为 “峻 ”, “白头谐老 ”中 “谐 ”应为 “偕 ”。C正确。D “温馨 ”中 “馨 ”应为 “馨 ”, “融汇贯通 ”中 “汇 ”应为 “会”。故选: C。该题重点考查考生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字形题考核的主要内容是
24、形似音异字、音同形异字、音近形似字。字形题的答题方式一般是,对每一选项做出判读,看是否存在错别字,如果存在错别字断定应该是哪个,正确的应该如何去写,然后比较二者的差别,要注意据义定形。3.【答案】 A【解析】 A “震动 ”是颤动是意思,语境是床下的木板颤动了,运用正确。B “付予 ”是给予、托付、委任的意思,语境是交给我们重大的使命,应选用 “赋予 ”,侧重精神层面。C “以致于 ”是指不好的后果,语境是导致他喜欢一遍遍地讲述那个久远的故事,并不是不好的后果,可改为 “以至于 ”。D “耸人听闻 ”是人为地故意夸大事实,语境是指黑人的现状,是社会现实,应改为“骇人听闻 ”。故选: A。本题考
25、查词语和成语的理解和正确运用。能力层级为理解B理解词语要理解词语的基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辨析词语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辨析常见的同义词、多义词、反义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意义;联系生活和自己的积累,推想句子中有关生词和新生词语在语境中的恰当意义。正确理解与运用常见成语则需要了解成语的基本含义和所携带的故事意义,辨析常见成语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意义;判断成语使用的正误;辨析常用成语的感情色彩等。词语(熟语)辨析题可以从词义辨析和语境辨析。词义辨析需要注意望文生义、误用褒贬、搭配不当、谦敬错位。语境辨析要注意用错对象、重复累赘、自相矛盾、不合习惯,需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进行综合判断。4.【答
26、案】 B【解析】 A 使用正确。这里主要考查括号的用法。B引号后面的句号应该放到引号里面。当引用的语句为直接引用时,句末的句号应该放在引号的里面。C使用正确,主要考查顿号、逗号、分号的用法;D使用正确,考查破折号的用法。第6页,共 15页故选: B。解答此题关键在于掌握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这一题主要考查了括号、引号、顿号、分号以及破折号的用法此题考查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的能力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要理解各种标点符号的具体用法,其次对一些易混淆标点符号的用法能够准确区分5.【答案】 D【解析】 A 搭配不当,“维护 ”和 “要求 ”述宾搭配不当,可删除“和合理要求 ”。B成分残缺,“征集 ”的宾
27、语中心词残缺,可在“判处凶手陈世峰死刑的决定”后加 “的签名 ”。C结构混乱, “学生倾向于短期突击为主 ”将 “学生倾向于短期突击 ”和 “学生以短期突击为主 ”两种句式杂糅,可取其一。D正确。故选: D。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辨析病句常用方法有:( 1)梳理枝干法。即用语法分析的方法,依次检句子的主干和修饰部分。( 2)语感审读法。调动语感,看句子是否合于语言习惯。可与语法分析配合使用。( 3)造句类比法。对语感判断或语法分析仍吃不准的句子,可仿原句的结构造一个日常用的句子,比较得出结论。( 4)逻辑分析法。主要从概念、判断、推理等方面考虑句子是否得当,句间关
28、系、前后顺序等是否合理。句式杂糅结构的几类形式:1表对象。对于上例:对于调动工作这个问题上,我曾周密地考虑过。修改意见:或说“对于调动工作这个问题”,或说 “在调动工作这个问题上”。2表事由。借口为名例:日军借口两名士兵失踪为名,发动了“卢沟桥 ”事变。修改意见:或说“借口两名士兵失踪”,或说 “以两名士兵失踪为名”。3表构成。由(包括、分)组成例:镇海口的海防纪念馆有序厅、抗倭、抗英、抗法、抗日、尾厅等六部分组成,充分显示中华儿女不畏强暴、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修改意见:或说“有序厅等六部分 ”,或说 “由序厅等六部分组成 ”。4表意愿。本着为原则例:他们本着保证质量、降低成本为原则,使用了新
29、的工艺和新的技术。修改意见:或说“本着保证质量、降低成本的原则”,或说 “以保证质量、降低成本为原则”。5原因是造成(引起、作怪)例:不难看出,这起明显的错案迟迟得不到公正判决,其根本原因是党风不正在作怪。“”“”修改意见:或说 其根本原因是党风不正,或说 其根本是党风不正在作怪。6表目的。旨在以为目的例:公安部这次旨在以“”“ ”打击毒品、遏制犯罪为目的的利剑 行动,经过广大干警三个月的连续奋战,圆满结束了。修改意见:或说 “旨在 打击毒品、遏制犯罪的 利剑 行动 ”,或说 “以 打击毒品、遏制犯罪 为目的的 利剑 行动 ”。6.【答案】 B【解析】 A 来:使动用法,使到来。句子译为:既然
30、把他们招抚来,就要把他们安顿下来。B手:名词活用作状语,亲手。句子译为:是我妻子去世那年我亲手种植的。C移:使动用法,使迁移。句子译为:就让那里的百姓迁移到黄河以东。第7页,共 15页D闻:使动用法,使知道。句子译为:恭敬地呈上此表来使陛下知道这件事。故选: B。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的能力,能力层级为理解B 。解答时主要根据句意及词类活用的相关知识分析判断。使动用法:所谓使动用法,其动词和宾语的关系,不一定需要用 “使宾语怎么样 “的语言形式去理解和语译。例: 焉用亡郑以陪邻? 项伯杀人,臣活之。 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以上例句中的“亡 ”“活 ”“忿恚 ”都是不及物动词, 都不能带宾语, 但
31、因分别跟了“郑 ”“之 ”“尉”,成为使动用法。“亡郑 ”即 “使郑国灭亡 ”;“活之 ”即 “使之活 ”,这里可译为“救了他 ”; “忿恚尉 ”即“使尉忿恚(发怒)”。7.【答案】 C【解析】例句。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而今在安哉,句意为:现在在哪里呢?A 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以何伐为 ”,句意为:凭什么要攻打它?B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未有之也 ”,句意为:没有这样的情况。C被动句,意念被动句,句意为:而祖母刘氏一直被疾病缠身。D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不知句读,不解惑 ”,句意为:不懂得断句,不明白疑难问题。故选: C。本题考查学生辨别文言特殊句式的能力。文言特殊句式分为:倒装
32、句、被动句、省略句、判断句四大类。倒装句分为: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四类。学习文言特殊句式可借助现代汉语的分析句子结构知识,会划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明确这几种成分的位置关系。8.【答案】 A【解析】 A 归宁:指出嫁的女儿回娘家探亲。译文:我妻子回娘家探亲;B正确;C正确;D正确。故选: A。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义项。理解文言实词意思的技巧:从语法搭配的角度辨析词性;从语义搭配的角度推测词义;从语境暗示的角
33、度推断词义;从字形构成的角度推测词义;从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用法的角度判断词义;从句子结构对称的角度推断词义;从字音字形通假的角度推断词义。9.【答案】【小题1】数罟不入洿池,材木不可胜用也【小题 2】淇则有岸 ,隰则有泮【小题 3】枯松倒挂倚绝壁,砯崖转石万壑雷【小题 4】憔悴损 ,如今有谁堪摘【小题 5】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小题 6】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小题 7】偃仰啸歌 ,冥然兀坐第8页,共 15页【解析】故答案为:( 1)数罟不入洿池材木不可胜用也。(重点字:罟)( 2)淇则有岸隰则有泮。(重点字:隰)( 3)枯松倒挂倚绝壁砯崖转石万壑雷。(重点字:壑)( 4)憔
34、悴损,如今有谁堪摘。(重点字:摘)( 5)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重点字:凝)( 6)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重点字:僮)( 7)偃仰啸歌,冥然兀坐。(重点字:偃)该题考查名篇名句默写,对于文质兼美的名言名句,多数同学能熟读成诵,但在考试中却得不到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生僻字、难写字书写有误,一字之差, 导致丢分, 实在遗憾。 这就要勤于动笔,重点突破。寡人之于国也名句积累:1、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2、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3、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4、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5、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35、。6、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10.【答案】【小题1】日落月出江亭晚【小题 2】苍茫壮阔【解析】( 1)“日欲没时红浪沸, 月初生处白烟开 ”,这两句是说, 傍晚时分, 站在江亭上望去, 太阳将落,晚霞一片,如红浪沸腾;月亮初上,清辉照耀,周围笼罩的烟雾,顿时散去,豁然开朗。前句西望落晖,后句东望月出,两处景色一齐出现,极为贴切、壮观,景象优美,引人入胜,营造了苍茫壮阔的氛围。( 2)“辞枝雪蕊将春去,满镊霜毛送老来”,诗人从冬去春将来,雪花飞落树枝的情景,联想到自己霜发满头,表达了诗人对年华已逝的伤感;“争敢三年作归计”讲出了诗人被贬后内心的不甘,更展现出诗人对回“”而比自己有
36、才华的贾谊都还被贬出京,京的渴盼。 心知不及贾生才,诗人自嘲自己不如贾谊那么有才华,困顿地方;承接前半句展现了诗人的对被贬后无法回京的无奈心情。最后一句对应前文写景的诗句,景与情相融,升华了主旨,诗人发现景色有日落月升,也希望自己的仕途像景色一样迎来新的起点。答案:( 1)日落月出江亭晚;苍茫壮阔。( 2) 对美景的喜爱。 惜春伤春之情。 年华已逝的伤感。 被贬后内心的不甘和无奈。 回京的渴盼。( 1)本题考查对诗歌景物描写和意境氛围的分析,结合具体诗句概括画面,并用四字短语概括其氛围。( 2)本题考查了鉴赏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抓意象,挖内涵,意象是情感的载体,意象所体现出来的色调是
37、情感的反映。然后还要品诗句,悟感情,作者在诗词中常常会有情感的流露,这些自然流露的情感往往体现在只言片语上,要善于把握这样的词语,借此领悟感情。鉴赏诗歌思想情感的题目解答时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抓显情语。指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或句子; 分析景语。注意按照“意象 - 意境 -诗情 ”的思路去揣摩; 结合注解,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和创作风格。要注意平时积累一些诗人的相关材料,特别是对一些影响大、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重要的作家诗人更要留心; 了解古代诗歌类别和常见的内容,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要注意大多数诗歌表达的思想情并非单一,而是丰富复杂的; 注意积累古诗中的思想感情
38、常用词语:欢快、愉悦、激动、烦闷、恬淡、闲适、欢乐、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11.【答案】【小题1】 C【小题 2】C第9页,共 15页【小题 3】【解析】 ( 1)C结合文本第二段内容“许多隐士 弹琴自娱 或 琴书自娱 ,正是这种生活理想的写照”及最后一段内容分析,“”“”单纯以琴自娱 错误, 是琴艺观念发展的主要趋势分析不当,文中没谈到趋势,第三段只是说 “这正是从两汉至魏晋的琴艺观念,日益道家化、也日益哲学化的反映”。( 2) C结合文本第二段内容“琴则总是与隐士相伴随,代表一种简静、安然的自然化生活方式”“写到许多隐士 弹琴自娱 或 琴书自娱 ,正是这种生活理想的写照”“暗喻士人乱
39、世生存际遇的千疮百孔,另一方面也说明了高蹈的精神往往寓于日常化的物用之中”“”等分析可知, 暗喻了士人在乱世不幸的生存遭遇分析不当。( 3)最后一段 “要而言之,自两汉至魏晋,无论士人以琴艺通达自然,还是以其作为隐居生活的伴侣,均意味着这种艺术形式与士人追求精神自由的目标具有内在的一致性”“;第一段 汉代道家更重视情感表现的真诚以及由此昭示的一种自然化生活。像淮南子?诠言训,极力反对艺术活动中“无有根心 ”的 “不得已”当然也是琴艺的标准”“而歌 ,就是将情感的真诚作为艺术的核心标准,;最后一段虽然道家一派对琴艺的影响相对较小,但它却为后世文人对琴艺的雅赏开辟了一条正确的道路”。答案:(1)
40、C(2) C( 3) 将艺术形式(琴)与追求精神自由结合; 将真诚的情感作为琴艺标准,给人纯粹审美体验;为后世文人对琴艺的雅赏开辟正确的道路。( 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必须在理解文句,分析文章内容,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层层筛选,剥离出有效信息,获得充足可靠的依据,然后进行合理的推测。( 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辨析,解答筛选文中信息的题目时要找出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注意将选项转述内容与原文内容逐一相对。( 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注意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从原文中找依据。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
41、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12.【答案】【小题1】( 1)通读文章,可以从文中圈出“他的老婆偏说他有钱不拿出来,有时还骂他没有本事。闹得三番五次,终于依了他的表舅母的调停,让伊改嫁 ”“眼看妻子小孩,马上要遗弃他,要向一个陌生的人欢笑去 ”“他看见他的茅屋,他所插的柳树,与那凶恶的稻草堆,都一起向他轻藐地笑,好像它们都在同声地说:天下竟有这样卑怯无用的男子!”“今年中秋节,却是冷清清的;要是年头好,大家都忙着结账送礼 ”“他想到
42、去年的这时候, 他正忙着碾谷子, 那时碾了两斗米, 往镇上卖了, 买了些牛肉、 猪肉、月饼,还给小孩缝了一件夹衣 ”“安然卧在一旁的小黑狗,这时候居然向他汪汪地叫起来,于是使他更忿怒了,恶运来了,狗也不认主人了。他举起了脚,吃力地向狗踢去 ”“他仍旧坐在地上,微微叹息,将烟头向着树根磕灰;重新安了烟,搓了火不停止地吸。他的满腔忿恨,渐渐随着青烟消逝,心情也渐渐随着平静了 ”“他认识了命运,命运的责罚,不在死后,却在人世;不在有钱的田主身上,却在最忠实的穷人”“命运不似豺狼,可以即刻将你吞咽下去;命运却像毒蛇,它缠着你慢慢喝你的血”“现在这命运忽然降临在他的身上,他不反抗,他知道,反抗是毫无用的
43、。他预备了忍受,忍受着,终有尽止的日子”“他看见月光之下的伊的影子,在那里颤动,原来伊是在啜泣。于是他也忍不住哭了 ”等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分析概括李小卖妻前夜复杂的心理活动。( 2)文中描写 “四面的人 ”的部分在文章倒数第三段, 文章写到李小在卖妻文书上画押之后, 伤心而又孤独地坐在小椅子上, 这时他感觉 “四面的人都向他冷笑, 虽然侧身在大众里, 但是一种可怕、 阴森抓住了他 ”。此处 “四面的人 ”既有压迫剥削李小之流的压迫者,也有和李小一样的穷困劳众。此时他们都是看着李小卖第10 页,共 15页妻的看客们,这些看客看着李小因荒年生活不下去卖妻鬻子,还“笑 ”,突出了这些人的冷漠无情,同
44、时也反应在特定时代的世态炎凉, 深化了小说的内涵和主旨。文章通过“” “”李小觉得四面人都向他冷笑,这 冷笑让李小感觉到 “一种可怕、阴森抓住了他”塑造了李小羞愤难当、孤独无奈的形象,此处对“四面人 ”的描写使李小的形象更为突出。( 3)解答本题,首先要找准题目的关键点,“造成李小悲剧的原因”从全文来看 “虹霓县的人民,今年真不幸,十来年没有遇见的荒年,他们竟碰着了”“李小平常很老实,这时候偏胆大起来。他居然向他的主人讨借贷;幸而他的主人待人厚道, 仅仅向李小骂了几句:你这东西, 还不知道利害; 要晓得我一个禀帖送了,你这条命就没有啦! ”指出了造成李小悲剧最直接原因-天灾荒年,田主们不同意讨
45、借贷(或者说田主们的剥削压制)。本来为荒年所逼,向田主们讨借贷,进行反抗,可是就因为田主的一句话“你这东西,还不知道利害;要晓得我一个禀帖送了,你这条命就没有啦!”“,李小竟然 哑口无言地带着感激的神情跑回来了 ”,说明造成李小等悲剧的另一个原因-反抗的不坚定不彻底和劣根的妥协性。还有在李小实在无法生活而卖妻时,没有一个人伸手帮助他,在他在文书上画押后,竟然还说让快点交钱,他们还要等吃了饭闹新娘子,李小感觉四面的人都向他冷笑,所以世人的冷漠无情也是造成李小悲剧的一个原因。( 4)文章的标题为 “蚯蚓们 ”,文章主要写农民,由此可见,文章是说农民像蚯蚓一样,在乡村泥土里辛勤劳作。他们离不开土地,
46、又在土地中煎熬。当生活过不下去的时候,他们偶尔发出自己的声音,比如李小大着胆子向自己的田主讨借贷,可是因为田主的一句话“你这东西,还不知道利害;要晓得我一个禀帖送了,你这条命就没有啦!”“”“”就哑口无言带着感激的神情跑回来了,继续做一条 沉默的蚯蚓,屈从剥削者加于自己的命运,卖妻鬻子。从作者对李小的叙述和描写可以看出作者对处于社会最底层诸如李小一类劳苦大众的态度是无限同情的,同时也对这些“”蚯蚓们 不能进行彻底的抗争,表现出怒其不争的一面(作者在文中说李小讨借贷不成,被田主们一句话吓得跑回来时,用讽刺的口吻说“终于哑口无言地带着感激的神情跑回来了 ”),文章同时也对剥削压制底层农民造成底层农
47、民卖妻鬻子生活的主子们以及无情现实的进行痛诉和批判。答案:( 1) 对妻子薄情的埋怨; 对因荒年而无奈卖妻的忧伤,诚挚的自怨自责; 对妻儿和往昔生活的依恋; 面对残酷命运的怨恨(对外物的莫名迁怒)和无奈妥协。( 2) 通过描写 “四面的人 ”和李小的感觉,使李小羞愤难当、孤独无奈的形象更为突出; “四面的人 ”的冷漠无情反映了特定时代的世态炎凉,深化了小说的内涵和主旨。( 3) 天灾荒年; 田主们不同意讨借贷(剥削压制); 世人的冷漠无情; 李小等反抗的不坚定不彻底和劣根的妥协性。( 4) 小说中的底层人都如蚯蚓般默默地在乡村泥土里辛勤劳作,他们既从乡村泥土中获取自己生存的基本需要(生存之需)
48、,又在乡村泥土中挣扎度日,煎熬自己的灰色人生(生存之态)。默默耕耘的“蚯蚓们 ”偶尔想发出自己的声音,摆脱蚯蚓般的生活,即被主人和环境逼回原形,只能做一条“沉默的蚯蚓 ”(现实所逼,沉默无声)。以蚯蚓们为题流露了作者对处于社会最底层百姓的无限同情和对剥削压制底层农民的主子们以及无情现实的痛诉。【小题 2】【小题 3】【小题 4】【解析】( 1)本题考查概括人物形象特点的能力,作答时按照题目要求从文中找出对应信息然后加以概括。( 2)本题考查人物的作用,答题时,先找到文中关于 “四面的人 ”的描写,然后根据其所描写的内容,从小说内容主旨表达、人物形象塑造等方面考虑其作用。( 3)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作答时明确题目要求,筛选正确信息概括。( 4)本题借对小说标题的探究来探讨作者的创作意图,并对作品进行有创意的解读,对作品表现出的价第11 页,共 15页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探究时既要紧扣文本内容,又要根据要求联系现实谈出自我的感悟。答案开放程度较高,可从人物形象、主题思想、象征意蕴等方面加以考虑。本题主要考查考生阅读文学作品的能力,小说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学五年英语阅读教学设计
- 2025届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夏门一中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英语试卷含解析
- 工业废水中级模拟试题与答案
- 桥隧中级工题库+答案
- 山西省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合考试英语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糖果与巧克力行业绿色发展考核试卷
- 航标器材多功能集成设计考核试卷
- 游乐设备材料腐蚀防护与耐用性考核试卷
- 船舶港口自动化考核试卷
- 收养儿童的跨文化沟通与语言教学考核试卷
- 奥迪汽车介绍
- 心衰超滤治疗
- (招标投标)地形图测绘技术标书OK
- 人保查勘服务流程
-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培训课件
- 外科学(2)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温州医科大学
- 人工智能引论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浙江大学
- 50205-2020-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 小班数学《图形食品品尝会》
- 2023年新高考物理广东卷试题真题及答案详解(精校版)
- 《疫苗管理法》法律法规解读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