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知识—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的技巧及练习题0001_第1页
语法知识—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的技巧及练习题0001_第2页
语法知识—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的技巧及练习题0001_第3页
语法知识—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的技巧及练习题0001_第4页
语法知识—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的技巧及练习题000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选择题1. 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是:人们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在生产中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平均分配劳动产品。从根本上讲,决定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特点的因素是A.C.生产资料共同占有B.低下的生产力水平人人平等的氏族制度D.原始朴素的公有观念荷马史诗描述的时代是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9世纪,此时期又被称为“英雄时2.代”,正处在“文明时代的门槛上”。以下能说明其处在文明时代“门槛”的有()出现私有制、文字乃至国家出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氏族制度尚不成熟,战俘是奴隶的主要来源金属工具和商业繁荣的城市出现A.B. C.D.3. 只有生产发展到一定程度,才能出现阶级:只要生产发展到一立阶段

2、,就必然产生阶级 这表明() 阶级不是从来就有的 阶级的产生与生产的发展密切相关 阶级就是在一左生产关系中处于不同地位的集团 生产关系的进步是阶级产生的根本原因A.B. C.D.4. 达尔文在环球考察中记述过这样一件事:一个欧洲人来到美洲的火地特,送给岛上的居 民一条被子。不料接受赠物的居民把被子撕成一块块的布片,分给了当地的每一个人。好 端端的被子顷刻间变成了用处不大的碎布片。当地居民这么做的根本原因是()原始社会居民已采集天然食物为生原始社会居民按劳分配劳动产品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非常低下原始社会的氏族是按照血缘关系结成的随着生产的发展,产品出现了剩余,集体劳动逐渐被个体劳动所取代,由此产生

3、了私有A.B.C.D.5.制,随之也出现了阶级。这说明()原始社会运到尽头私有制产生于奴隶社会初期C. D. 生产力决能生产关系原始社会实行平均分配A. B. 6. 马克思把人类社会历史划分为依次更替的五种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是它的第一阶段)。五种社会形态划分的 依摇是()A. 人的发展状况B.地理环境的状况C.生产力的水平D.生产关系的性质7. 达尔文在环球考察中记叙过这样一件事:一个欧洲人来到美洲的火地岛,送给岛上的居民一条被子。不料接受赠物的居民把被子撕成一块块的布片,分给了当地的每一个人。好 端端的被子顷刻间变成了用处不大的碎

4、布片。此事例说明()A. 平均分配产品是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的突出特点B. 原始社会低下的生产力使人们不得不共同劳动C. 原始社会的人们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平等互助D. 在原始社会的氏族制度下,氏族内部没有人压迫人的现象8. 原始社会末期,私有制确立的标志是()A.个体劳动逐渐盛行B.生产工具和牲畜的私有C.上地变成私有财产D.氏族成员贫富分化的加剧9. 下列对这首歌谣的认识正确的有() 是封建社会剥削关系的真实写照 反映了地方官田赋税过重农民难以承受的现实处境 表明封建社会地主只给农民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 封建地主和农民是人类社会最早形成的两大对立阶级A.B.C.D.10. 恩格斯以摩尔根发观的北美

5、印第安人部落易洛魁人氏族为依据,运用古代希腊人、罗马人、凯尔特人和徳意志人氏族的大量历史资料,从三次社会大分工的发生和发展中解析 了私有制产生的原因及过程。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劳动分工是私有制产生的社会前提私有观念是人所固有的天然基因生产力发展是私有制产生的根本原因私有制代表着低下落后的生产力A.B. C.D.11. 社会进步是通过新旧社会形态的更替实现的,新的社会形态代替旧的社会形态具有所中必然性,是不可阻挡的。而社会进步又不是一帆风顺的,它不可避免的要遭到旧势力和 反动阶级的反抗,这是社会进步曲折性和复杂性的重要原因。衡量社会进步与否的主要标 准是()A. 是否消火了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制

6、B. 人民群众是否成为社会发展的主体C. 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D. 上层建筑能否服务于先进的政治制度12. 在阶级社会里,剥削阶级都要靠剥削他人的劳动来发财致富,被剥削阶级要被迫为剥 削阶级提供无偿劳动。就这一点来看,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共同点是A. 剥削的基础相同B.剥削的形式相同C.剥削的程度相同D.剥削的本质相同13. 私有观念对于一切资产者是非常自然的,但当初跑进人们的头脑却不容易。这是因为A. 私有观念是人所固有的B.私有观念是资本主义的产物C.私有观念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D.私有观念催生了私有制的产生14. 好莱坞英雄史诗片史前一万年以人类大战剑齿虎、猛猾象

7、等史前巨曽为看点,将 视线放到了远古时期。假如你穿越时空,回到了万年前的原始社会,那么,你最有可能看 到的景象是()A.原始人开始用文字记载历史B.人们主要使用青铜工具来采集食物C.原始人靠氏族首领的决策处理内部事务D.出现了原始畜牧业和农业15. 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经过了漫长的过程。下列传导路径能正确反映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演进过程的是()A. 生产工具改进一生产力发展一私有制确立一阶级出现B. 铁具牛耕出现一提高生产力水平一私有制确立一剩余产品增多C. 生产力发展一生产资料私有化一个体劳动出现一对立阶级产生D. 个体劳动盛行一贫富分化加剧一生产资料私有化一剥削关系出现16. 达尔文在环球考

8、察中这样记述:一个欧洲人送给生活在火地岛的原始居民一条被子。这条被子被撕成条儿分给了当地的每一个人。请推断这条被子出现这种命运的根本原因可 能是()A.平均分配B.生产力低下C.共同劳动D.关系平等17. 奴隶制度虽然是一个最野蛮的制度,但是奴隶社会把人类带进了文明时代,成为人类 文明时代的开端。奴隶社会促进人类文明时代到来的表现有() 出现了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社会分工 社会划分为奴隶主和奴隶两个对立阶级 文字得到了发明和应用,并出现了城市 铁制农具得到推广,耕作技术显著进步A. B. C.D.18. 在奴隶社会,生产力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农业、畜牧业、手工业显著发展起来,商 业和城市日益幣

9、荣,文字开始发明和应用。奴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带来社会的变化表明 奴隶制的建立适应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人类告别蒙昧野蛮,进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 奴隶制仍然是一种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制度 社会进步的标志是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A.B. C.D.19. 远在大汶口文化中晩期的父系社会后期,中国社会已产生贫富分化的现象,到夏朝阶级 产生了,中国进入奴隶社会。对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认识正确的是A.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由平等变为不平等,是历史的倒退B. 生产力得到巨大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都得到极大提升C. 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人类迈入文明时代的门槛D. 人们的劳动积极性普遍提高,社会财富不断增加20. 随着

10、原始社会的解体,社会上出现了两大地位不同的集团一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前者处于剥削考的地位,后者处于被剥削者的地位。奴隶主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必然 遭到奴隶的反抗。奴隶主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建立了军队、法庭、监狱等暴力机关。 这表明() 国家是奴隶主残酷剥削和压迫奴隶的工具 国家的产生使人类摆脱蒙昧野蛮的状态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A.B. C.D.21. 1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在以列宁为代表的俄国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俄国无 产阶级通过革命斗争,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确立了社会主义生产关 系。以下属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特点的有()少数劳

11、动者占有生产资料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建立起互助合作的关系个人消费品实行按需分配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A.B. CDC.D.22. 2019年7月我国良渚古城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在良渚古城遗址发现的较大规 模的古城、大型水利工程,证明良渚早在5000年前就是“一个组织度极高的国家形态”,这 实证了中华文明始于5000多年前。这表明()该遗址佐证了我国迈入文明时代奴隶制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城市被看作是国家产生的重要象征社会分工是古城建成的重要原因A.B.C.D.23. 私有制的产生,使少数占有较多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者成为富人,而大多数氏族成员 则日益陷入贫困境地。贫富分化的加剧,导致()统治阶级陷入困

12、境 氏族成员地位越来越不平等原始社会逐渐解体私有观念产生A.B. C.D.24. 列宁指出,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大的集团,这些集团同生产资料的关系不同,在 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因而取得归自己支配的那份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寡也不 同。对此理解正确的是()阶级产生的首要前提是社会财富分配的平等阶级都是自己时代的经济关系的产物阶级是在一楚生产关系中处于不同地位的集团生产关系对生力具有决宦性作用A.B.C.D.25. 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下列关于私有制、私有观念、阶级三者的内在逻辑关系推导正确的是()B.私有制f私有观念一阶级D.私有观念f阶级一私有制A.阶级一私有制一私有观念C

13、.私有观念一私有制一阶级【参考答案】林水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 B解析:B【详解】B: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从根本上讲,决立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特点的因素是低下的生产力 水平,B符合题意。ACD:生产资料共同占有、人人平等的氏族制度、原始朴素的公有观念等,都是生产关系的 内容,从根本上讲,都是由原始社会低下的生产力水平决运的,ACD错误。故本题选&2. A解析:A【详解】: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后,金属工具的广泛使用、城市的出现、文字的发明和应 用、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等,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摆脱蒙昧野蛮的状态迈 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这是历史的进步,符合题意。:原始社会实行氏

14、族制度,氏族制度尚不成熟,表明此时处于原始社会,没有进入文明 时代,排除。(4):到封建社会,商业繁荣的城市出现,排除。故本题选A。【点睛33. A解析:A【详解】:只有生产发展到一泄程度,才能出现阶级;只要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必然产 生阶级,这说明了阶级不是从来就有的,阶级的产生与生产的发展密切相关,符合:题表明阶级的产生与生产的发展密切相关,没有体现阶级就是在一建生产关系中处 于不同地位的集团,不符合题意。(4):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阶级产性的根本原因,错误。故本题选A。4. C解析:C【详解】A:原始社会的旧石器时代,人们主要以采集天然食物为生,但不是“好端端的被子顷刻间 变成了用处不大

15、的碎布片”的根本原因,A不合题意。B:原始社会人们平均分配劳动产品,而不是按劳分配,B错误。C:从材料可以看出,珞上居民仍然保持着平均分配的原始习惯,从根本上来说是因为原始 社会生产力水平非常低下,人们不得不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在生产中结成平等 互助的关系,平均分配劳动产品,C正确。D: “原始社会的氏族是按照血缘关系结成的”,观点正确,但与题干不构成因果关系,D 不合题意。故本题选C。5. A解析:A【详解】 :生产的发展导致私有制产生,符合题意。 :私有制产生后,阶级随之出现,此时原始社会解体,符合题意。 :材料谈私有制和阶级产生,没有直接涉及原始社会的分配方式,不符合题意。 :私

16、有制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而非奴隶社会初期,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o6. D解析:D【详解】D:以生产关系的不同性质为标准,可以把人类历史划分为依次更替的五种社会形态,即原 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 社会的第一阶段,这是历史唯物主义划分社会形态的基本方法,D符合题意。ABC:人的发展状况、地理环境的状况、生产力的水平均不是划分社会形态的依据,排除 ABCo故本题选D。7. A解析:A【详解】A:接受赠物的居民把被子撕成一块块的布片,分给了当地的每一个人。好端端的被子顷 刻间变成了用处不大的碎布片,这体现了平均分配产品是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的突出特

17、点, A符合题意。BCD:题丁中反映的是原始社会生产关系中平均分配的特点,没有体现原始社会低下的生 产力、原始社会的人们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以及氏族制度下氏族内部的压迫现象,BCD不符 合题意。故本题选A。8. C解析:C【详解】A: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工具的改进,大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个 体劳动逐渐盛行起来,此时,私有制尚未确立,A不符合题意。BC:原始社会末期,生产资料逐渐地由氏族公有转归家屉私有,最早归家庭私有的主要是 生产工具和牲畜,后来上地也变成私有财产,这标志着私有制的确立,B不符合题意,C 符合题意。D:贫富分化的加剧,便氏族成员的地位越来越不平等,漫长的原始社会逐

18、渐解体了,此 时,私有制已经确立,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9. A解析:A:一亩官田七斗收,先将六斗送皇州,只留一斗完婚嫁,愁得人来好白头。这反映 了地方官田赋税过重农民难以承受的现实处境,是封建社会剥削关系的真实写照, 符合题意。 :应该是奴隶主只给奴隶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故排除。 :奴隶主和奴隶是人类社会最早形成的两大对立阶级,说法错误,排除。 故本题选A。10. B解析:B【详解】:恩格斯从三次社会大分工的发生和发展中解析了私有制产生的原因及过程,这说 明生产力决是生产关系,生产力发展是私有制产生的根本原因,劳动分工是私有制产生的 社会前提。正确。 :私有观念不是人所固有的天然基因,而

19、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楚历史阶段的产物。 说法错误。 :私有制是一种生产关系,本身并无先进和落后之分,在原始社会末期,私有制的出现 适应了当时的生产力状况,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在当时私有制代表着一种更高 的生产力。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o11. C解析:C【详解】C: 一种社会形态替代另一种社会形态,究竞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判断的主要标志是看 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C符合题意。A:衡量社会进步与否的标准,不是看生产资料是私有还是公有,主要应看这个社会的生 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A错误。B:人民群众任何时候都是社会发展的主体。B说法错误。D:衡量社会进步与否的标准是看生产关

20、系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而且上层建筑应 该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D排除。故本题选C。12. D解析:D【详解】ABC: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剥削的基础不同,所 以剥削的形式、剥削的程度也不同,ABC错误。D:在阶级社会里,剥削阶级都要靠剥削他人的劳动来发财致富,被剥削阶级要被迫为剥削 阶级提供无偿劳动。就这一点来看,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共同点是剥削 的本质相同,D正确。故本题选D。13. C解析:C【详解】A:私有观念不是从来就有的,私有观念是一种思想意识是社会存在在人头脑中的反映,A 错误。BC:私有观念是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力发展到一左程度的产

21、物,B错決,C正确。D:私有制催生了私有观念的产生,D错误。故本题选C。【点睛314. D解析:D【详解】A:人类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不过5000年,而整个原始社会都是没有文字记载的,故A不 选。B:在原始社会,人们主要使用石器来采集食物,故B不选。C:在原始社会,人们通过氏族议事会管理集体事务,一切大事都在议事会上由全氏族成年 人共同讨论决故C错误。D:距今约一万年前,人类进入了新石器时代,原始畜牧业和农业开始出现,故D项符合题 意:故本题选D。15. A解析:A【详解】A: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工具的进步大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个体劳动逐渐盛行起来, 共同劳动逐渐被个体劳动代替,生产资料也相应地由

22、氏族公有转归家庭私有,后来上地变 成私有财产,标志着私有制的确立,贫富分化加剧,氏族成员的地位越来越不平等,原始 社会逐渐解体,出现了奴隶主和奴隶两大对立阶级,A符合题意。B:原始社会没有铁具牛耕,B传导错误。C: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个体劳动逐渐盛行起来,共同劳动逐渐被个体劳动代替,生产资料 也相应地由氏族公有转归家庭私有,生产资料私有化才出现,C传导错误。D:生产资料私有化后,贫富分化加剧,才逐渐出现了对立阶级,D传导错误。 故本题选A。16. B解析:B【详解】B:材料中火地岛的原始居民将这条被子撕成条儿分给了当地的毎一个人,这种平均分配的 根本原因可能是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使得人们

23、不得不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 资料,平肉分配劳动产品,B符合题意。ACD:平均分配、共同劳动、关系平等,都是因为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这种低 下的生产力决立了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地位平等、 平均分配劳动产品,ACD是结果而非原因,错误。故本题选Bo17. A解析:A【详解】:奴隶社会促进人类文明时代到来的表现有:文字的发明和应用、脑力劳动和体力劳 动的分工等,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摆脱蒙昧野蛮的状态,近入了文明时代的门 槛,岀现了城市,故入选。 :社会划分为奴隶主和奴隶两个对立阶级不是奴隶社会促进人类文明时代到来的表现, 故不选。:铁制农具得到推广,耕

24、作技术显著进步是封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表现,故不选。故本题选18. A解析:A【详解】:材料强调,在奴隶社会,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农业、畜牧业、手工业显著发展 起来,商业和城市日益幣荣,文字开始发明和应用,这表明奴隶制的建立适应了当时生产 力的发展要求,人类告别蒙昧野蛮,进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正确。 :材料强调的是奴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带来了生产关系的改变和步入文明时代,这没体 现奴隶制仍然是一种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制度,排除。 :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标志着社会的进步,但不能说社会进步的标志是奴隶社会代替 原始社会,错误。故本题选A。19. C解析:C【详解】A: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A错误。B:巨大发展”的表述与事实不符,排除B。C:原始社会被奴隶制社会所取代,这意味着人类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C正确。D: “普遍提高”的表述错误,排除D。故本题选C。20. D解析:D【详解】 :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而不仅仅是奴隶主残酷剥削和压迫奴隶的工具,错误。 :奴隶制国家产生以后,人类社会才摆脱蒙昧野蛮的状态,进入文明时代,错误。:材料反映了奴隶社会中奴隶主阶级与奴隶阶级的阶级对立,体现了国家是阶级矛 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