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虎妈”和PISA竞赛结果看中式和美式儿童家庭教育_第1页
从“虎妈”和PISA竞赛结果看中式和美式儿童家庭教育_第2页
从“虎妈”和PISA竞赛结果看中式和美式儿童家庭教育_第3页
从“虎妈”和PISA竞赛结果看中式和美式儿童家庭教育_第4页
从“虎妈”和PISA竞赛结果看中式和美式儿童家庭教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从“虎妈”和 PISA 竞赛结果看中式和美式儿童家庭 教育一、“虎妈”来了“我认为,中国式家庭教育是帮助你的孩子达到力所能及的 最好通常都比他们自己想象的要好! 中国式教育比任何人都 相信你的孩子甚至比他们自己还有信心。 这个原则适用于任 何孩子,无论孩子的能力如何。”蔡美儿,虎妈战歌 当强调个性、自由发展、以鼓励为主的美式教育不断为全世 界所学习和采用时,一位自称“虎妈”的华裔妈妈, 在其出版的 虎妈战歌一书中,展示了严厉的逼子成才的教育方式,在美 国引发了一场关于中美家庭教育方式的论战: 到底是中式的严厉 管教对孩子的培养更有效,还是宽松的美式教育更能激发孩子的 潜力?这位华裔母亲蔡美儿在

2、美国坚持严苛的中式教育, 并且在 一定意义上取得了成功。这些在某些中国家长看来,也许可以视 为平常,但在崇尚自由的美国这一大环境下, 就和美国主流社会 家庭教育观格格不入。这便使众多美国妈妈纷纷把目光转向中 国,开始反思美国化传统家庭教育观的得与失。作为移民后代的虎妈,为了打破“富不过三代”的铁律, 传 承父辈的严苛教育方式,坚持为孩子们选择学习古典音乐。 她在 书中写道,“因为弹钢琴、拉小提琴不会让人在溺爱中走向堕落、 懒惰和粗鲁。”为此,她给两个女儿树立了十条家规,如“不准 参加玩伴聚会, 不准参加学校的戏剧表演, 不准抱怨没有参加学 校的戏剧表演, 不准选择自己喜欢的课外活动, 不准任何

3、一门功 课的学习成绩低于“ A A”,不准在体育和文艺方面拔尖,其他科 目平平,不准演奏其他乐器而不是钢琴和小提琴以及不准在某一 天没有练习钢琴或小提琴”等等。 这十条家规令举世震惊。 在书 中,蔡美儿写道, 不论是工作还是度假期间都为孩子寻找最好的 老师,并在孩子学习期间寸步不离。当女儿们违背家规时,她会 直接骂她们“垃圾”,不准吃饭或上厕所。作为虎妈,她认为母 亲应在女儿们的生活中掌握绝对的权力, 并要求她们任何时候都 要遵守家规。 蔡美儿在女儿家庭教育问题上坚持中式传统的严教 圈养,取代西式的宽松放养。在书中,她写道,“作为父母,最 不利于保护孩子自尊心的行为, 就是你眼看着他们在困难面

4、前放 弃努力而不作为!”幸运的是,在这位虎妈的严格调教下,两个 女儿在美国当地被人们称为“音乐小神童”。大女儿索菲娅 1414 岁就把钢琴弹到了世界著名的卡内基音乐厅;小女儿路易莎在 1212 岁那年,当上了耶鲁青年管弦乐团首席小提琴手。书籍引发的另一讨论是关于“选择”。 蔡美儿认为, 传统的 美式家庭教育给予孩子过多的“个人自由”。 她在书中以及 杨 澜访谈录 中多次提到, 如果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让孩子自 己选择是想出去玩还是学习,孩子多数会选择前者而放弃后者。所以虎妈认为, 就是因为在孩子们成长到一定年龄之前, 无法自 己做出明智、成熟的决定,因此家长要“凌驾于孩子的选择之 上”,为孩

5、子做出选择,而不是让孩子自己选择。一些美国家长 认为中国家长们长久以来给人留下“逼子成才”的印象, 更有人 说这种“逼迫”是虐待儿童, 但蔡美儿认为“逼迫”是理所应当 的。蔡美儿在中书中提到了“良性循环”:在千难万难的“开 头”,许多西方父母会选择放弃,然而中国父母却会在一开始, 就不给孩子选择“不努力”的机会。正如中国的老话“养不教, 父之过”, 在一些“中国妈妈”眼里, 孩子未来成人阶段的表现 直接反映了父母在其未成年阶段的引导和监督。蔡美儿说,“中国妈妈”比“西方妈妈”更不能容忍孩子犯 错,并不仅仅因为她们信奉“挫折教育”,而是从根本上,两者 的思维方式就存在不同。 当孩子考试得 B B

6、 的时候,西方妈妈首先 否定的不是自己孩子的努力程度, 而是学校的测试和课程是否安 排合理。而在中国,恰恰是相反的。在传统中国家庭里,父母要 为孩子的未来做好准备。 但要怎样帮助孩子做好准备呢?蔡美儿 认为,父母应让孩子清楚自己能做什么, 哪怕逼迫他们学习各种 乐器、上各种补习班,并让他们擅长于这些事情,由此逐渐建立 自信来保护自己。 这就是蔡美儿为什么为两个女儿分别选择钢琴 和小提琴的原因之一, 如很多中国妈妈, 她认为自己知道能为孩 子做出使其在成长阶段少走弯路正确的选择, 从而为其赢得成年 阶段的美好未来。当然,虎妈的这种“另类”教育法在中国社会也许并不算另 类,但这里,我们要把它放在崇

7、尚自由至上的美国这一文化大环 境下。在美国社会,这样的“另类”无疑成了人们热议的话题。 美国社会对于她的书,她的女儿们以及她本人,评价各异,甚至 针锋相对。一些支持者认为,为了孩子日后的成功,就应该对孩 子“狠”一点,让其更早适应社会竞争的残酷, 听话的孩子少走 弯路,最终获得更大的成就。而反对者除了质疑蔡美儿有虐待儿 童之嫌外,也指出虎妈的做法实际上是在扼杀孩子的天性, 父母 不应剥夺孩子的自由权,应让孩子自己去选择,并给与孩子日后 在其成年阶段为自己的选择而负责的权利。二、PISAPISA竞赛结果出炉引发的争议 “这是一次巨大的警钟。我们什么时候对美国人在任何一个 领域平庸的表现满足过?我

8、们的目标是领导世界教育!”美国教育部长阿恩邓肯 在蔡美儿虎妈战歌一书出版之际,一项涵盖了 6565个国 家,评估1515岁左右学生能力的PISAPISA竞赛结果公布:上海的学龄 儿童在阅读、科学和数学方面成绩以大比分名列榜首, 而美国孩 子在阅读测试中仅排名第 1515位,在科学和数学方面则排到了 2323 位和 3131位。 美国教育部长阿恩邓肯在测试结果公布之后这 样说: “这是一次巨大的警钟。我们什么时候对美国人在任何一 个领域平庸的表现满足过?我们的目标是领导世界教育!” 这 反映了当下美国社会在教育方面的担忧, 如美国基础教育在一些 方面的欠缺。如果美国国内对学龄儿童的教育真如美国人

9、自己所 说的是引导世界的教育,为什么多年来的类似 PISAPISA 竞赛的结果 总是频频显示出美国孩子们在基础教育方面的平庸表现?同时,PISAPISA数据显示,在6565个国家和地区中,上海学生报 告的每周校内上课时间位于第 1414 位,校外上课时间为第 9 9位, 校内外上课时间总量位于第 1212 位。那为什么中国学生普遍觉得 课业负担偏重?设计的测试方案也许没有将家庭因素考虑进去 在中国, 家庭可能是一所更严酷的学校, 母亲也许是一位更 严厉的老师。 我们也经常可以从媒体以及报刊中看到, 现在大多 数中小学学生课业负担重的原因主要在于父母经常加压。 回顾自 己及身边朋友们的家庭教育,

10、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这一点。三、中国化和美国化学龄儿童家庭教育之平衡美国的教育或许真不如我们想象的那么美妙,PISAPISA测试结果似乎也证实了这一点, 那么这是否说明了我们培养出了更出色 的人才?然而绝大多数的中国孩子面对残酷的应试教育, 如中国 国内的高考制度, 却也是不争的事实。 而在中国家长们反思中式 家庭教育给孩子带来的负面影响时, 美国妈妈也开始了对美式家 庭教育的反思。 这如同一个围城, 里面的想出去, 外面的想进来: 中国国内家长逐渐选择接受西式教育, 而西方家长则开始怀疑美 式教育而考虑中式教育。美国对一次测试的成绩如此重视, 对出现的一个虎妈如此热 议,这也体现出美国家长对他们

11、家庭教育的担忧, 然而这是否可 以证明我们的教育已经超越了美国的水平, 或者说我们教育体系下培养出来的孩子比美国孩子更优秀?有人说,成绩不能说明一切;也有人说,教育是多元的,那么虎妈女儿们的成功是否真的 算“成功”?而我们从蔡美儿在写书到接受采访过程中,可以看到她对自己孩子从开始到现在的教育方式,也有着更多的思考、 微妙的变化和平衡。让我们再来看一看蔡美儿的小女儿路易莎。 路易斯在母亲严苛的逼迫下被培养成为“音乐小神童”。然而, 小女儿,如母亲形容的“是长着天使面孔的野丫头”,不像大女儿那么“听话”。她叛逆,她从来没有放弃过反抗母亲为她做出 的选择,最终,在蔡美儿的允许下,路易莎按照自己的兴趣

12、做出 了自己的决定一一打网球,并且她在网球上的天赋并不亚于小提 琴。这到底是蔡美儿坚持严苛的中式教育的结果?还是路易莎在 美国崇尚自由的文化背影下选择的结果?女儿是成功了,但结果却和蔡美儿的家规以及期望完全相反,那么蔡美儿的教育是成功 了还是失败了?我认为,蔡美儿以一位华裔母亲的文化角色,在美国这另一文化大背景教育自己的美国女儿们的过程中,面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冲击,和女儿们一起学着平衡和调整, 值得我们 学习和思考,正如虎妈本人所说,“这是个平衡的问题”。蔡美儿后来这样认为,教育方式的选择,在于家庭小环境和 社会大环境的平衡。她成功的特例,是在美国这样一个多元的移 民文化大背景和移民家庭这一小

13、文化背景下实现的,如果是在中国或者其他国家的普通家庭里,不论是从经济还是文化角度来 看,这样的教育方式也许会南辕北辙。当杨澜和蔡美儿说起当下 中国孩子的学习生活时,蔡美儿说,她不能想象现在中国的孩子 每天有那么繁重的学习负担和压力, 她说“如果我是在这样的环 境下,我一定会调整我的教育方式, 会强调更多外出的自由和乐 趣。”所以这就是个平衡问题, 如何平衡取决于你在什么样的文 化背景之下。在长期受儒家文化影响的中国社会,听话的孩子受到表扬, 且父母对其管教非常严厉, 而且要求其刻苦用功,孩子在其成年 之后对父母的严厉管教心存感激。 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时候, 就对 其严格管教以培养其自律,从而让孩子更早适应残酷的竞争社 会,最终使孩子少走弯路并在成年阶段取得成就。而在信奉自由至上的美国社会,逆反的孩子备受推崇,人人平等的价值取向使 他们从小就有选择“走弯路”的权利,不需要父母为他们规划。 美式教育更强调激发孩子的想象力,通过赞美来培养孩子自信, 尊重孩子独立选择人生,让孩子在以后的生活中为自己的人生选 择而负责。两种不同的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