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生 心理发展特点及教育策略月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PPT学习教案_第1页
初中学生 心理发展特点及教育策略月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PPT学习教案_第2页
初中学生 心理发展特点及教育策略月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PPT学习教案_第3页
初中学生 心理发展特点及教育策略月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PPT学习教案_第4页
初中学生 心理发展特点及教育策略月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PPT学习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会计学1初中学生初中学生 心理发展特点及教育策略月心理发展特点及教育策略月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演示文稿特点一:自我同一性尚未建立:特点一:自我同一性尚未建立: 个体在特定环境中的自我整合和个体在特定环境中的自我整合和适应之感,是个体寻求内在一致性和适应之感,是个体寻求内在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能力,是对连续性的能力,是对“我是谁我是谁”、“我将来能干什么我将来能干什么”、“我如何适应我如何适应社会社会”等问题的主观感受和意识。等问题的主观感受和意识。第1页/共26页 人在青少年阶段必须经历在某种程度人在青少年阶段必须经历在某种程度上整合自我知觉的许多不同方面,使其上整合

2、自我知觉的许多不同方面,使其成为一致的自我感的过程。成为一致的自我感的过程。自我同一性的形成是人格成熟的标志自我同一性的形成是人格成熟的标志 2020岁左右时自我同一性建立的关键期岁左右时自我同一性建立的关键期第2页/共26页特点二:自我意识尚未完全形成特点二:自我意识尚未完全形成 自我意识包含:自我意识包含: 1 1、自我评价、自我评价 2 2、自我体验、自我体验 3 3、自我控制、自我控制第3页/共26页 1 1、自我评价:个体对自己思想、自我评价:个体对自己思想、愿望、行动和个性特点、状态、愿望、行动和个性特点、状态的判断和评价。它是人自尊、自的判断和评价。它是人自尊、自信确立的基础。信

3、确立的基础。 中小学生自我评价特点:中小学生自我评价特点: 他人对自己的态度他人对自己的态度 与他相似人群的比较与他相似人群的比较第4页/共26页 2 2、自我体验:个体对自己情绪、自我体验:个体对自己情绪、情感的体验。如自尊、自卑、自情感的体验。如自尊、自卑、自我欣赏我欣赏 自尊是自我体验的关键因素自尊是自我体验的关键因素 积极的、赞成的自我体验有利于自尊积极的、赞成的自我体验有利于自尊 的形成。的形成。 消极的、不赞成的自我体验容易导致消极的、不赞成的自我体验容易导致 自卑的形成。自卑的形成。第5页/共26页3 3、 自我控制(自制力)自我控制(自制力) 指个体能抑制自己的冲动或指个体能抑

4、制自己的冲动或暂时所获得的欲望满足,从而寻暂时所获得的欲望满足,从而寻求更远大目标的心理历程。求更远大目标的心理历程。 是人的理性力量的体现,是个体是人的理性力量的体现,是个体调节主观我与客观我,主体与环境的调节主观我与客观我,主体与环境的极为重要的心理品质和行为特征。极为重要的心理品质和行为特征。第6页/共26页特点三:情绪表现出半成熟、半幼稚特点三:情绪表现出半成熟、半幼稚的矛盾特点的矛盾特点1、情绪表现的两级性、情绪表现的两级性1)强烈、狂暴性和温和、细腻性共)强烈、狂暴性和温和、细腻性共存存2)可变性和固执性共存)可变性和固执性共存3)内向性和表现性共存)内向性和表现性共存第7页/共2

5、6页2、心境的变化、心境的变化1)烦恼突然增多:以何姿态出现于公)烦恼突然增多:以何姿态出现于公众面前?如何和父母相处?如何保持或众面前?如何和父母相处?如何保持或确立在确立在 同伴中应有的地位?同伴中应有的地位?2)孤独:)孤独:3)压抑:这是当需求和愿望得不到满)压抑:这是当需求和愿望得不到满足和实现时产生的一种心理体验足和实现时产生的一种心理体验 。 第8页/共26页3、反抗心理、反抗心理容易引发反抗心理出现的集中情况:容易引发反抗心理出现的集中情况:1)当独立意识受到阻碍时)当独立意识受到阻碍时2)当自主性被忽视或受到妨碍时)当自主性被忽视或受到妨碍时3)当个性伸展受到阻碍时)当个性伸

6、展受到阻碍时4)当被强迫接受某种观点时(尤其是)当被强迫接受某种观点时(尤其是来自成人的来自成人的 ) 第9页/共26页 反抗的几种表现反抗的几种表现1)态度强硬,举止粗暴)态度强硬,举止粗暴2)漠不关心,冷淡相对)漠不关心,冷淡相对3)以点盖面,盲目排斥)以点盖面,盲目排斥第10页/共26页特点四、性发育迅猛,趋于成熟特点四、性发育迅猛,趋于成熟1 1、性生理发育伴随产生性心理发展、性生理发育伴随产生性心理发展2 2、性观念:比较开放、独立、性观念:比较开放、独立, ,尤其女尤其女孩自主意识突显。孩自主意识突显。3 3、由于性生理成熟,感受到性冲动的、由于性生理成熟,感受到性冲动的压力。性知

7、识的缺乏和社会的禁忌,压力。性知识的缺乏和社会的禁忌,使其对因性冲动而起的压力与困惑,使其对因性冲动而起的压力与困惑,不知如何处理不知如何处理4 4、异性交往、异性交往 第11页/共26页进入青春期后一般会经历四个阶段进入青春期后一般会经历四个阶段阶段一:性的反感期(疏远期)阶段一:性的反感期(疏远期) 5 56 6年级年级 11111212岁岁 自身的发育导致对异性的不安自身的发育导致对异性的不安阶段二:爱慕期阶段二:爱慕期 12121616岁岁 初一高一初一高一关心异性,渴望与异性交往,有向往关心异性,渴望与异性交往,有向往年长异性的心理倾向年长异性的心理倾向第12页/共26页青少年初恋的

8、年龄阶段分布010203040506070 高中 初 中 小 学第13页/共26页阶段三:接近异性的狂热期阶段三:接近异性的狂热期 16161818岁岁 高中阶段高中阶段 设法引起异性关注,但由于自我意设法引起异性关注,但由于自我意识太强,往往相互间冲突较多,变换识太强,往往相互间冲突较多,变换较多。较多。阶段四:恋爱期阶段四:恋爱期 感情投射到一个异性身上。感情投射到一个异性身上。第14页/共26页 改变青春期学生态度的几个改变青春期学生态度的几个 教教 育育 策策 略略第15页/共26页态度变化的三个阶段态度变化的三个阶段 依从依从 认同认同 内化内化1、依从:、依从: 态度变化中最表面的

9、改变态度变化中最表面的改变 但由于人在心理上具有保持认知一但由于人在心理上具有保持认知一致性的需要,因而长期的依从将可致性的需要,因而长期的依从将可能导致整个态度的真正改变。能导致整个态度的真正改变。第16页/共26页2 2、认同:个人的自我同一性与他、认同:个人的自我同一性与他人或群体密切关联,从而接受某些人或群体密切关联,从而接受某些观念、态度或行为方式。观念、态度或行为方式。 认同是自愿的、有情感因素改认同是自愿的、有情感因素改变的、涉及到态度的认知因素的。变的、涉及到态度的认知因素的。 长期的认同会导致整个态度的长期的认同会导致整个态度的根本转变。根本转变。第17页/共26页3 3、内

10、化:个人获得新的自觉的认、内化:个人获得新的自觉的认知信念,并以这种信念判断自己的知信念,并以这种信念判断自己的价值时所发生的完全的态度改变。价值时所发生的完全的态度改变。 内化性的改变是一种新的价值内化性的改变是一种新的价值观的获得,不再依赖外在压力及个观的获得,不再依赖外在压力及个人与其他人的关系,是一种独立的人与其他人的关系,是一种独立的态度,也是最为坚定的态度。态度,也是最为坚定的态度。第18页/共26页态度改变的方法态度改变的方法 1 1、沟通影响规律的利用:、沟通影响规律的利用: 增加所提供的沟通信息的影响力增加所提供的沟通信息的影响力 弱化态度主体对态度改变的自弱化态度主体对态度

11、改变的自我防御我防御第19页/共26页2 2、参照群体引导、参照群体引导 人们从属于一定的群体,群体人们从属于一定的群体,群体的规范会在其成员身上造成明显的的规范会在其成员身上造成明显的参照效应,从而选择与群体一致的参照效应,从而选择与群体一致的态度和行为。态度和行为。第20页/共26页3 3、通过改变行为实现态度改变、通过改变行为实现态度改变 人必须保持认知的协调或心理人必须保持认知的协调或心理的平衡状态,相关的态度和行为之的平衡状态,相关的态度和行为之间不能存在不相一致的关系。一种间不能存在不相一致的关系。一种态度的存在,必定会以种种方式从态度的存在,必定会以种种方式从行为中体现出来,而一

12、种新行为的行为中体现出来,而一种新行为的出现与保持,最终也必定引发内在出现与保持,最终也必定引发内在态度的改变。态度的改变。第21页/共26页4 4、改变主客体相互作用方式、改变主客体相互作用方式 变化主客体相互作用的方式变化主客体相互作用的方式,增加主题与一定客体相互作用,增加主题与一定客体相互作用的水平,可以诱发主体态度的改的水平,可以诱发主体态度的改变。变。 主体对于主客体相互关系的主体对于主客体相互关系的注意水平及自觉卷入水平越高,注意水平及自觉卷入水平越高,态度越容易改变。态度越容易改变。第22页/共26页5 5、逆反心理反应的避免与利用、逆反心理反应的避免与利用A A:超限逆反:机体过度接受某种刺:超限逆反:机体过度接受某种刺激后出现的逃避反应。激后出现的逃避反应。B B:禁果逆反:理由不充分的禁止反:禁果逆反:理由不充分的禁止反而会激发人们更强烈的探究欲望。而会激发人们更强烈的探究欲望。(潘多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