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影视作品记住乡愁_第1页
浅析影视作品记住乡愁_第2页
浅析影视作品记住乡愁_第3页
浅析影视作品记住乡愁_第4页
浅析影视作品记住乡愁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浅析影视作品记住乡愁 “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要融入现代化元素,更要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要注意保留村庄原始风貌,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 ”2013 年 12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为中国城镇化和乡村建设描绘出了美好蓝图。2015 年伊始,中央电视台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在中文国际频道播出,每天一集,宛如一幅古朴生动、韵味悠长的乡土文化长卷徐徐展开,为观众描绘出了一个个古老村落中的自然风貌和历史变迁中的人文故事。一集一个古村落,一村一则人文传奇故事,古村落中的每一座宗祠、每一对楹联、每一块石雕、每一份家谱、每一副牌匾,乃至

2、村中的石板路、小河塘、古树、石桥等都烙上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历史文化印记,成为海内外华人记忆中的一抹乡愁,使亿万华人在欣赏古朴生动的乡土文化长卷时深深体悟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 记住乡愁以“关注古老村落状态,讲述中国乡土故事,重温世代相传祖训,寻找传统文化基因”为创作宗旨,走访全国 100 个古老村落,梳理它们的发展脉络,以纪实手法真实记录中国古村落的乡土故事和民俗风貌。该片围绕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忠孝勤俭廉,仁义礼智信”等美德,将中华传统文化、哲学思想、价值观念、家国情怀等通过一个个生动具象的古今故事娓娓道来。 “纪录片在整体架构上没有采用分门别类或主题策划的方式,在节目内容上

3、也没有惯用的摆事实讲道理、直击主题的做法” ,而是以古村落为叙事载体,以当代人的生活故事为依托,以乡愁为情感基础,以优秀的传统文化为核心,深入挖掘和阐述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 一、主流价值观主题的多视角表达 记住乡愁旨在通过古村落中承载记忆的具体事物唤起海内外华人的乡愁,挖掘海内外华人共同的优秀传统文化基因,体悟文化精髓。 记住乡愁紧紧围绕“信、温、良、恭、谦、让、诚、勇、睦、和、善、俭、廉、仁、义、礼、智、忠、孝、勤”二十个主题,以古村落中不同的人物故事、自然风貌、人文景观、民风民俗来演绎和呈现,从多元文化的角度对主题的内涵与外延进行了多视角表达。 记住乡愁在不同集中用不同的人物

4、故事结合现代如关于“诚信”主题, 社会活动和历史传统,多角度进行了表达。在第 11 集四合村诚信赢天下中,从现代重庆著名的传统商贸货物集散地四合村村民“诚信经商”入手,表现祖训“要以真诚之心,行信义之事”成为四合村商家店铺的经营准则,符合当前市场经济社会中经商从业的社会规范。在第 60 集汤满村诚实守信中,关于“诚信”的阐释则从历史故事和现代经营两个角度讲述:历史的角度是藏族、彝族等少数民族先民在茶马古道上关于“诚信”经商的故事,片中展示了一块象征“诚信”经营的“布” ,无论世事如何变迁,只要对方拿出当初象征一诺千金的“布” , “乃仓”与马帮之间都必将兑现当初的承诺。在艰苦的环境下,人与人之

5、间的诚信成为简明扼要的生存之道。这种对“约定”宗教式的坚守,影响着现代藏族年轻人的生意观。而现代的事例则从黑陶、尼西土鸡讲起,面对旅游团带来的大量游客,他们以诚信赢得顾客的认同,自己也睡得安稳。纪录片从不同民族、不同时代、不同个体对“诚信”作为商业社会的经商准则入手,进行了多视角表达。 在民族文化的发展与融合关系方面,费孝通先生曾提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观点。 记住乡愁的镜头没有局限于古老的汉族村落,而是把镜头对准不同民族村落群体,同一主题在不同的民族村落、不同群体中得到了共同表现。如同样是表现“和” ,第 3 集明月湾村讲和修睦讲述的是“和气乃众合,合心则事和” ,

6、“人和”成为明月湾村规范每一个人的最基本的价值尺度,秉承“万事和为贵,家和万事兴”的生活理念,使村民之间友爱和睦相处,宗族之间和谐共存;第 10 集张谷英村和睦有道则以一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重阳节家宴为切入点,探寻这个六百年荣兴的大家族以“和”为贵的文化传承。 记住乡愁通过生动的视觉元素多角度呈现深邃的主题,唤起观众对民族文化的自觉和自信。 二、用当下人的生活事例承载历史 文化故事与央视以往鸿篇巨制的历史文化类纪录片不同, 记住乡愁以古村落为叙事载体,深入挖掘了古村落的乡土文化和建筑特色,从历史的角度探寻和梳理古村落的由来,以楹联、牌坊、古树等具体形象的影像承载浓浓的乡愁情行为规范通过民风民俗在

7、古村落的历史传承以及对村落中现代人思想道德、怀, 的积极影响,使古老的中华文明“活”在当下。 该片善于从历史的视角讲述当代人的故事,将镜头直接对准现代人身上传统文化基因的烙印,把历史留下来的古风遗训和现代人的生活故事相结合,实现传统历史文化与当代主流价值观的融合。如培田村敬畏之心不可无中开始和结尾都表现了象征做人“既挺且直”的村口雷公子树下,吴美熙老人为孩子们讲授培田村历史渊源的场景,延续数百年的历史传统由一个现代事例带至眼前。同样的讲述方式从吴有春修缮家谱讲起,引出培田村的祖训家规已成为村民的行为准则,成为培田村生生不息的精神所在。 记住乡愁想要彰显的是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表现出来的软实力。片

8、子在梳理历史时,没有摆事实讲道理,而是直接讲述现代人的故事,让历史文化在现代人身上得以体现。从现代人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凸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 记住乡愁视每个古村落为一个鲜活的生命体,对古村落的历史和文化以故事化、情节化方式讲述,并重点通过讲当代人的故事来表达深邃的主题。第5 集诸葛村宁静致远中的村民每年在诸葛亮的生辰和忌辰都要举行祭祀,缅怀祖先,重温祖训。 诫子书中“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古训早已成为村民为人处世、修养心性的座右铭。 片子在讲述诸葛村历史渊源和村落文化时,是从现代人的故事讲起的,如善于钻研、勤奋进取的诸葛延新从 16 岁开始就投身于修缮村中古建筑的事业中,十几年一门心思

9、潜心研究,成为村里最好的巧木匠;醉心于孔明锁制作技艺的诸葛文仓以敬畏之心继承和发扬祖宗的智慧创造,钻研出了孔明锁不同的榫铆结构达 64 种。诸葛村人对祖训的尊崇与坚守,使他们在当前浮躁的社会中保持着难得的宁静平和,拥有一份弥足珍贵的淡然与洒脱。 记住乡愁中很多故事以古村落的风土人情、家谱族谱为线索,以中国人“落叶归根”的情怀为基调,思乡、思亲、思归的乡愁情怀成为身处异地的炎黄子孙的精神寄托。如第 2 集屏山村孝道传家中讲述舒兆元为了达成母亲生前“落叶归根”的心愿,在母亲 99 岁冥诞之日,坐着轮椅带着女儿和母亲的骨灰,回到母亲曾魂牵梦绕的家乡屏山村,亲手将母亲的骨灰撒入村中静静流淌的小溪,骨灰

10、随着溪水留到村里的每个角落以情动人的乡愁故事增加了观众记住乡愁的每一期主题虽略有不同,但紧紧围绕优的感情认同和文化认同。 秀的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其在当代社会的价值体现。古村落中的每一个个体构成了中华传统文化传承谱系,成为古老中华文明“活”在当下的鲜活例证。 三、传统文化仪式的诗意化影像表达 记住乡愁中表现了大量活生生的人和人的生活仪式,这使得该片成为一部仪式感很强的纪录片。 “人类学家认为仪式(Ritual)是指与正式的、非功利目的的地位有关的活动,包括诸如节日、庆典、诞生礼、入会、婚礼、葬礼、游戏等事件,而不是仅仅限于宗教仪式。甚至从最广泛的意义来说,仪式还涉及所有人类活动的表意方面。 ”

11、 记住乡愁中每一集都会涉及不同的仪式,如祭祖、拜师、祈福、入学等,成为情感和精神寄托的神圣典礼。 “在中国哲学中,仪式根于崇德报功之义,以人为祭祀之对象,孔德所谓人之宗教,即有此意。中国旧社会中,每行之人,皆供奉其行之神,如木匠供鲁班,酒家奉葛仙。其意即谓各种手艺皆有其发明者。后来以此手艺为生者,饮水思源,崇德报功,故奉原来发明者为神明而祀之焉。至于天地星辰,鸟兽草木,亦以崇德报功之义,而崇拜之。此或起源于原始社会中之拜物教,但依儒家所与之意义,则此已为诗而非宗教矣。 ” 该片通过大量诗意的影像,将充满生活智慧和温暖情感的人凸显为仪式的主体。 记住乡愁中对中国人生活仪式的视觉表达,用诗意化的拍

12、摄方式来呈现。这种影像诗意主要通过导演对仪式中个体活动细节的敏锐捕捉,画面构图的精心设计,镜头语言的艺术调度,以致敬的情怀视觉化地表达了出来。如第 32 集岜沙村敬畏天地中,岜沙苗寨密林中的点火焚香、镰刀剃头、仪式独特的成人礼;吹着芦笙面向东方后退上坡、祭拜祖先的传统芦笙节;岜沙人对自然树木的敬畏和守护,代表个人生命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生命树导演在镜头设计时可谓费尽心血,大量的仰拍镜头与敬畏之情紧密契合,火塘、焚香、祭酒、枪等元素的有效运用渲染了仪式的神圣氛围。小景深、陌生化构图,贴着地面树叶的快速移动拍摄、大广角摇移、旋转镜头拍摄树神、沿着树干小景深移动拍摄等手法与仪式内容相得益彰,完成了仪式的

13、诗意化影像表达。 又如第 1 集培田村敬畏之心不可无结尾的祭母仪式,诗意的镜头将当坐在轮椅上的舒兆元在女儿的陪伴下把母亲的骨灰撒入故乡的全片推向高潮。 溪流时,骨灰与玫瑰花瓣散落小溪的升格镜头、古村中蜿蜒漂流的烛灯、舒缓深情的音乐诗意的影像营造出浓浓的乡愁情绪,呈现出一幅具有诗情画意的中国古典乡村山水画卷。 编导通过技术美学和陌生化视觉表现手法来营造画面的诗意效果。在拍摄祭祀、敬祖、祈福等仪式时,除了运用各类特技技术,更讲究拍摄中陌生化视角的表现,既保证了影像的品质和美感,又有效地塑造了画面的气氛、情绪,使叙事有力地传递了古村落仪式中所蕴涵的文化品质和美学特性。 四、有节制的纪实美学表达 记住

14、乡愁中很多故事的拍摄采用直接电影理念,强调客观真实效果。如第 14 集东风村同舟共济的开头就是渔民郑声金的渔船搁浅在海滩上,没有人招呼,但村里几十位村民纷纷赶来,齐心协力将渔船推下水。2 分多钟的镜头,片子没有解说,镜头保持着克制态度,微晃的记录镜头和逼真的现场同期声使观众如身临其境,将本集的主题鲜明地烘托了出来。 记住乡愁舍弃近些年大热的“情景再现”和“搬演”创作手法,采用了记者实地走访的纪实形式,引领观众随着镜头探寻古村落的整体风貌以及与之相关的人和事。观众随着记者走进村民中间,走进一个家族之中,在聆听别人的故事、体验村落的传统文化的同时,回想起自己生活的村落,勾起心底的乡愁 记住乡愁中有大量的现场采访,但很少采用让人物坐得端端正正的采访方式,而是让采访发生在具体的生活场景中,通过镜头展现生活的细节,增强影片的纪实感。片中即使对专家学者、当地文化名人进行采访,也很少采用演播室里正襟危坐的访谈方式,大多采用现场感较强的采访方式。 记住乡愁的纪实拍摄在强调现场感时尽量保持着克制态度,拍摄小心翼翼,既没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