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叙事案例:由《不合群的小蝌蚪》引发的作文教学案例_第1页
小学语文教学叙事案例:由《不合群的小蝌蚪》引发的作文教学案例_第2页
小学语文教学叙事案例:由《不合群的小蝌蚪》引发的作文教学案例_第3页
小学语文教学叙事案例:由《不合群的小蝌蚪》引发的作文教学案例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灵光一现”的魅力所在由不合群的小蝌蚪引发的作文教学案例 就在下课前的5分钟,我已把课文分析完毕,正打算布置作业时,忽然发现有一只小手时上时下,是想引起我的注意,还是不敢说呢?我微笑着面对她,胆小的她终于勇敢地举起了小手。生:我胆子很小,每天晚上必须有妈妈陪着,我才能睡得着。而妈妈也很疼我,如果有一段时间没看到我,肯定会想我的。因此,我想师:(我挨到她身边,弯下腰,面带微笑,鼓励她说下去。)生:我想独游的蝌蚪,没有伙伴的陪同,会不会迷路?妈妈会不会担心?她能找到自己的孩子吗?同学们先是一阵沉默,即而窃窃私语,甚至几个胆大的“捣蛋鬼” 开始哄堂大笑。这个女孩顿时满脸通红,差点掉下金豆豆。师:真是

2、一个善良的小姑娘。为素不相识的蝌蚪迷路而担心,为妈妈找不到孩子而心急。(笑声戛然而止),现在,我们也为这位可爱的小女孩鼓鼓掌吧!(掌声阵阵)女孩感激地看着我。(其实,我应该感谢你小女孩,你小小的疑问,顿时让我豁然开朗。多好的创意呀,我心中一阵惊喜。)师:如果有一天,你和妈妈走散了,妈妈会担心吗?我们都知道这个答案。现在给刚才无礼的同学一个将功补过的机会,说说用什么办法帮青蛙妈妈找到孩子?(一石激起千层浪,小手再次高高举起)。生:通过电视或广播的方法寻找。生:可以找警察叔叔帮忙。生:通过左邻右舍、亲戚朋友的帮助师:不管是电视、广播,还是警察叔叔帮忙,必须介绍失踪人物的体貌特征,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生

3、:寻人启事。师:对!寻人启事。那么要写好“寻人启事”,应该写清楚哪些内容呢?(学生七嘴八舌,议论纷纷)师:(稍作小结)便从班刊中找出一张有“寻人启事”的余姚日报,投影过后,同学们纷纷仿写。这时,下课铃声响起,见大家还在埋头写作,好像正享受着一场酣畅淋漓的精神之旅直到铃声再次响起,那忘我愉快的状态还没有减退,我不禁被深深地感染了,于是就来个将计就计。师:现在,老师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他的“大作”。看看,失子心切的妈妈能不能一眼就认出自己的孩子?例文1寻儿启事 戚奇超姓名:小蝌蚪牛牛 男 身高2厘米 体重2克 大脑袋,灰身子,拖着一条细尾巴,性格急躁,做事冲动,于4月1日离家出走,至今未归。若有知情

4、者,请告知小荷池塘的青蛙妈妈,联系电话:1234567,酬金2万。 寻找人:青蛙妈妈 4月4日师:听了这位同学的启事,大家有什么意见?生:写清楚了启事的内容。生:应该符合启事的要求。生:启事中的几点注意事项都写明了,应该行了。师:看,我们小朋友多能干,不仅自己能写,还能对别人的文章进行评论,真了不起。现在,我们互相表扬对方。(集体表扬,情绪高涨)师:通过写这个启事,青蛙妈妈一定能找到牛牛吗?请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戚奇超同学的“寻人启事”。(投影齐读)只是短暂的几秒钟的沉寂,教室里顿时又炸开了。生:会不会有人冲着2万块钱去冒领呢?生:会不会跟蛤蟆蝌蚪搞错呢?生:牛牛长大会变的,“启事

5、”一直能奏效吗?生:大家只认得启事中的牛牛,如果牛牛长出腿来了呢?大家会认得他吗?这时,一个大胆的设想应运而生了,我当即宣布:由“寻儿启事”引发的风波 ,编一篇童话故事。教室里一阵骚动,紧接着取而代之的便是沙沙的写字声。(下面选取两位同学的习作)例文2国王找太子 阮雪芹小蝌蚪豆豆乃是一国的太子,这几天闷得慌,就想到外面溜达溜达。可这一出去就“失踪”了,急得国王是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后来,国王就下令寻找太子,这些士兵东寻西找。忽然,发现不远处有一群小蝌蚪,特像太子,于是就把他们都带了回来。国王以为找到了太子,高兴得合不拢嘴。可谁知癞蛤蟆妈妈不见了自己的宝宝,急得到处打听。后来听说都被青蛙国王抓了

6、去,气得火冒三丈,直奔皇宫。在殿外大喊大叫:“还我孩子!还我孩子!”守卫们拦不住蛤蟆,便去禀告国王说:“外面有个蛤蟆大婶,说要你还她的孩子。”一听说蛤蟆,这群小蝌蚪都争着喊妈妈,看到他们伤心的模样,国王这才发现找错了人,于是就把他们给放了。但接下来的事就有点牛拉汽车怪事一桩了。国王派出的士兵就是把池塘翻了个底朝天,也没能把大脑袋,身穿青灰色上衣的太子找回来,急得国王是寝食难安。最后还是龟军师的提议让他茅塞顿开。对呀!太子不可能永远是大脑袋,身穿青灰色上衣。或许这段时间下来,他早已有所变化了。这次,国王亲自带队去寻找。啊!那不是太子吗?四条腿,身穿绿衣裳,正在稻田里捕捉害虫呢!瞧瞧太子,做好事都

7、忘了回家了。例文3寻儿启事的风波 陈文文 这几天,青蛙妈妈吃不香,睡不好,每天愁眉苦脸的,整个人儿都瘦了一圈了,看了怪叫人心疼的。唉,这都怪她那顽皮的儿子非非,离家出走都已经两天了,到现在还没回来,大家也只能干着急。还是鲤鱼妈妈出了个主意,说写什么“寻儿启事”,或许小蝌蚪非非看见了,能自己回来。死马也只能当活马医了。于是,一张“寻儿启事”赫然出现在荷叶上,内容如下: 寻儿启事我儿姓名:小蝌蚪非非 男 身高2厘米 体重2克 穿着青灰色的衣服,大脑袋,长尾巴,有知情者速告知东村池塘里的青蛙妈妈,联系电话:7654321,当面重谢。联系人:青蛙妈妈2005年4月就这样过了几天,正当青蛙妈妈一筹莫展的

8、时候,忽听得外面一阵嘈杂声。青蛙妈妈走进一看,原来是乌龟大婶,她正死拽着一只小蝌蚪,嘴里还不停地喊着:“我帮你找到了!我帮你找到了!”的确,这只蝌蚪跟启事里讲的几乎不相上下,只是略微小了一点,颜色也略微深了一点。可他就是不承认自己叫非非,一口咬定叫刚刚。青蛙妈妈也很快认出这只蝌蚪不是自己的孩子,而是她的远房侄子。而此时,远处传来了一阵焦急的呼喊声。只见名叫刚刚的小蝌蚪迅速朝声音传来的方向游去,一头扑进在蛤蟆妈妈的怀里,嘴里还不停地叫着“妈妈,妈妈。”乌龟大婶傻眼了,半天没回过神来。说来也怪,这样的笑话却一个接一个,都把青蛙妈妈搞得有点招架不住了。虽说大家也是出于好心,可倒头来是呆子帮忙越帮越忙

9、。“妈妈,妈妈,我是非非。我回来了。”一听到熟悉的叫喊声,青蛙妈妈连忙迎上去。啊!是非非,只见他已长出了两条后腿。一见到朝思暮想的儿子就在眼前,青蛙妈妈乐得合不拢嘴。范读着一篇篇学生即兴的佳作,教室里响起了阵阵的欢笑声。是啊!这种意想不到的收获,导火线竟是一个不经意的疑问,一个“另类”的疑问,还是一个“幼稚”的疑问。本人没有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而是巧妙地捕捉到这“灵光一现”的课感,挖掘出学生潜在的创造性。显而易见,不管是一开始的仿写,还是到最后阴差阳错地闹笑话,不同层次的学生写作热情都被积极地调动起来了。于是,课堂上就出现了不曾预约的精彩。【教学反思】这不得不让我惊叹于“灵光一现”的无穷魅力,

10、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几乎每位教师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就是受某种外界偶然事件的启发,忽然心血来潮,有了一个比事先的教学效果更好的思绪。应当说,这是一种极富有创造生机的教学灵感,教师若能及时抓住,又用全部生命激情投身其中的课堂,这样的课堂怎能不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又怎能不产生课感呢?因此,通过本人这几年的自身体会,对本案例简单谈谈几点看法: 1、触发的偶然性教师的“课感”更多地并非产生于课前的预设,而是产生于课堂的即情即境,其触发往往带有偶然性的特点。尤其是面对今天开放的课堂,更是在动态中发展生成:学生探究的难以预料,合作讨论的自由表达,自主交流的随机行为,实践活动的即时变化,都无法再以教师确定的知识

11、灌输和僵化的程序编排去规约,施展传统的权威手段去主宰,而只能是在与学生平等对话中去相机应对许多带有偶然性的情境。在本案例中,一胆小女生根据自己的切身体会,无意中为青蛙妈妈找不到孩子而担心。这种既符合儿童内心世界的情感,又可丰富学生的想象,还可以为写作打下伏笔,真是来得早,不如来得巧。2、技能的心智性。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课堂上,教师要有预设,但不能固步自封始终处于教案的圈圈之中,要勇于跳出教案,善于激发学生学习的需求,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如果只有教师一味地讲,学生一味地听,这样传统的教育只能扼

12、制学生的思维、想象。而在本案例中,教师适当地点拨,学生通过自身的理解,又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加之以往的生活经验,引发了一个富有同情心的疑问,把小蝌蚪的命运,青蛙妈妈的担心和自己的情感有机结合。学生的想象丰富了,思维活跃了,情感充沛了,写作也提高了。3、处理的巧妙性敏锐的“课感”能力无疑是以处理的果断、迅速、巧妙和高效作为评价的标准。它是属于知道怎么做的知识类型和推理形式,它不同于任何一种脱离主体而存在的系统客观知识,而是人在客观世界中知道怎样做,属于主体的实践知识和经验。须知教师在某一课堂现象发生的片刻之间做出反应,是没有充裕的时间去细细分析思考的,更不可能离开课堂去作一番考查和征询,凭借的只能是实践智慧,方能在瞬间做出正确而巧妙的处理。当然,这种处理必须建立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在本案例中,小女孩冷不丁地发问,如果本人只做简单的应付或一笑了之的话,后面的精彩之笔就无从谈起。因此,作为教师,应该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