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断面隧道设计说明书_第1页
大断面隧道设计说明书_第2页
大断面隧道设计说明书_第3页
大断面隧道设计说明书_第4页
大断面隧道设计说明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宴岗隧道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及总体原则(一)设计依据1.交通部1996年1月1日颁布的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2.宴岗隧道工程地质详勘报告3.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部分)4.上阶段设计审查验收会议纪要5.2009年1月由西安立德公路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提供的“东莞麻涌至长安高速公路(广州至深圳沿江高速公路东莞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咨询报告”6. 2009年4月20日由广东沿江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印发的东莞麻涌至长安高速公路B8、B9标隧道施工图设计及施工、监控方案审查会议纪要的通知(广深沿江【2009】119号)有关施工图设计的审查意见。7. 2009年4月23日由广东省交通厅印发

2、的关于印发东莞麻涌至长安高速公路(B8B10、B7、B3、B7标段)施工图设计审查意见的通知(粤交基函【2009】725号)文件中第六条有关“隧道工程”的审查意见。8.有关的委托书、协议及合同等.(二)总体原则1总体根据隧道所处地区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综合考虑营运和施工场地条件,按照安全、经济、适用、美观的原则进行设计。(1)洞口位置根据地形、地质、水文等条件,着重考虑边仰坡稳定,结合洞外工程、施工条件、运营要求等综合分析比较确定。(2)洞口按照“早进洞、晚出洞、整体性与协调性相接合”原则设计。2结构(1)洞口工程根据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施工、营运条件和环境保护要求确定洞门位置及结构形

3、式。洞口工程与周围景观、地形协调,简洁、隐蔽、淡化洞口工程。洞口位置选定遵循“早进晚出”的原则,洞口建筑遵循“安全、经济、和谐、自然”的理念,尽可能采用“无仰坡”开挖技术进洞,禁止大挖大刷,洞口周围边仰坡均采用自然的生态防护,整体上突出“小洞门、大绿化”的洞口效果。1)进出口均为漫坡地形,结合洞外路基防护工程、用地范围、施工条件、工期、弃碴综合利用、洞外路堑排水条件及工程投资等因素确定进出口洞门形式均采用斜切式洞门。2)隧道进、出口地面为漫坡地形,斜切明挖段后,紧接施作大管棚暗挖进洞。3)隧道边仰坡采用客土喷播植草(岩质边坡)或喷播植草(土质边坡)防护,以与周边环境相协调。(2)洞身工程1)隧

4、道衬砌内轮廓除满足隧道建筑限界外,应满足消防、市政设施、通信信号、电力、通风、照明、监控、报警等营运管理设备及管线所需净空要求。2)隧道洞身均采用曲墙复合衬砌,级围岩采用曲墙有仰拱结构。3)围岩较差段衬砌向围岩较好段适当延伸,延伸长度为10m;4)采用新奥法设计施工,根据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及周围环境要求,通过技术、经济、环境影响和使用效果等方面综合比选,选择合适的衬砌支护结构与施工方法,确保隧道结构有足够的强度和耐久性。5)隧道洞身衬砌露空段采用明洞衬砌结构。6)洞口工程、隧道浅埋、偏压段衬砌结构按度地震设防。7)洞口及洞身偏压较严重段,地表采用钢管桩注浆加固。3防排水隧道防排水设计遵循“防、

5、排、截、堵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达到排水畅通、防水可靠、经济合理、不留后患的目的。对地表水、地下水进行妥善处理,使洞内外形成一个完整通畅的防排水系统。4机电洞室及管线预留预埋1)左线隧道右侧电缆槽内敷设强电电缆,左侧电缆槽内设弱电电缆;右线隧道左侧电缆槽内强电电缆,右侧电缆槽内设弱电电缆。2)放置机电设备的洞室设模筑衬砌和防水层以保证所有箱洞不渗水、漏水。5弃碴及环保隧道弃碴优先考虑用作路基填方,合条件的弃碴选做建筑材料,剩余弃碴用做市政工程填方。隧道进出口边仰坡、进口碴场表面进行绿化、防护,以尽量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隧道施工期间产生的对环保可能产生危害的废水、废液必须经处理达标

6、后方可排放。二、公路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部分、上一阶段审查意见及设计咨询意见执行情况(一)公路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部分中隧道部分执行情况1.公路隧道设计规范中第1.0.3条“隧道规划和设计应遵循能充分发挥隧道功能、安全且经济地建设隧道的基本原则。隧道设计应有完整的技术先进的要求”。执行情况:本隧道设计符合1.0.3条要求。2.公路隧道设计规范中第1.0.5条“隧道主体结构必须按永久性建筑设计”。执行情况:隧道主体结构已经按永久性建筑设计,满足规定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符合1.0.5条要求。3.公路隧道设计规范中第1.0.6条“应加强隧道支护衬砌、防排水、路面等主体结构设计

7、与通风、照明”。执行情况:隧道主体结构设计已考虑了隧道机电工程的各项要求,符合第1.0.6条要求。4.公路隧道设计规范中第1.0.7条“隧道土建设计应体现动态设计与信息化施工的思想”。执行情况:隧道土建按照新奥法设计施工,加强施工监控量测,根据监控量测数据进行反分析,进一步优化支护结构,符合第1.0.7条要求。5.公路隧道设计规范中第3.1.1条“应根据隧道不同设计阶段的任务”、第3.1.3条“应根据隧道所通过地区的地形”。执行情况:根据隧道不同设计阶段,认真调查、测绘、勘探和试验,得出较为详实和准确的地质勘察资料,符合第3.1.1、3.1.3条要求。6.公路隧道设计规范中第7.1.2条“隧道

8、应遵循“早进洞、晚出洞”的原则”。执行情况:隧道做到了“早进洞、晚出洞”,避免了洞口边仰坡大挖大刷,保证了边仰坡的稳定,符合第7.1.2条要求。7.公路隧道设计规范中第8.1.2条“隧道衬砌设计应综合考虑地质条件”。执行情况:隧道衬砌设计已综合考虑了各种条件,充分利用了围岩的自承能力。衬砌结构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保证了长期安全使用。8.公路隧道设计规范中第10.1.1条“隧道防排水应遵循“防、排、截、堵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执行情况:隧道严格按照“防、排、截、堵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设计,对地表水、地下水进行综合的治理,洞内外形成了一套完整通畅的防排水系统,符合第10

9、.1.1条要求。9.公路隧道设计规范中第15.1.1条“隧道路基应稳定”。执行情况:设计的隧道路基稳定、密实,满足路面基层要求,符合第15.1.1条要求。(二)上阶段设计审查意见执行情况1、广东省交通厅2006年9月18日工作会议纪要广深沿江高速公路东莞段有关问题协调会会议纪要(四十四)中第二条第五款“宴岗正山路段路基改隧道问题”。执行情况:定测详勘阶段已将该段改为隧道工程,即宴岗隧道。2、广东广深沿江高速公路有限公司文件东莞麻涌至长安高速公路威远至长安路段定测、详勘外业验收会议纪要中第六条“隧道工程”为了保证隧道的施工安全,建议结合地形、地质条件和环保要求,下一步研究调整纵坡,妥善解决隧道的

10、施工安全问题。执行情况:为保证隧道施工安全,施工图阶段通过局部调整路线平面,将原设计的双连拱隧道改为小净距隧道,隧道净岩柱宽约15m,同时采用双侧壁导坑法施工以保证施工安全。3、2009年1月由西安立德公路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提供的“东莞麻涌至长安高速公路(广州至深圳沿江高速公路东莞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咨询报告”(1)主线牛头山和宴岗两座隧道的共性意见和建议:1)咨询意见:第1条:“隧道说明中对于隧道的布置型式,小近距隧道或小净距隧道的说法,应根据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中的要求,统一为小净距隧道。”执行情况:执行咨询意见。2)咨询意见:第2条“对于隧道地层岩性的描述中,围岩级

11、别描述和现行规范相反,应修改。”回复意见:经核实,设计文件中的围岩级别描述和现行的设计规范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是一致的,仍按原设计执行。3)咨询意见:第3条“对于小净距隧道中间岩柱,为了保证开挖过程中岩柱的稳定,设计采用自进式锚杆和注浆小导管两种加固措施,建议统一采用注浆小导管预加固,取消自进式锚杆。”执行情况:设计中考虑采用自进式锚杆,其原因如下:为保证施工工程中中间岩柱的稳定性,施工中需要即时的对中间岩柱的加固,而自进式锚杆能更快、更有效的加固中间岩柱,使其与注浆小导管共同作用。4)咨询意见:第4条“隧道防排水措施中,为了防止仰拱出现渗漏水,于仰拱填充顶面基层内设

12、置纵横交错的排水盲沟和隧址区地下水不发育的水文地质条件不符,另外盲沟在施工过程中保护不好容易引起排水失效。”执行情况:仰拱填充顶面基层内设置纵横交错的排水盲沟,其原因如下: 经调查多座隧道施工的实际情况,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往往在仰拱及仰拱填充中间存在一施工缝,这里处理不当,容易引起路面上积水现象,因此为保证隧道路面的清洁、不留后患,以免在运营过程中出现病害,设计中仍保留仰拱填充顶面基层内设置纵横交错的排水盲沟。5)咨询意见:第5条“隧道明洞防排水措施中,采用明洞顶采用水泥砂浆抹平后铺设防水板虽然可行,但洞顶抹薄层水泥砂浆操作麻烦,质量难于控制,建议改为在洞顶直接铺设两布一膜的防水层的防水型式。

13、”回复意见:执行咨询意见,明洞防排水措施中取消水泥砂浆抹平,调整为直接铺设两布一膜的防水层的防水型式。6)咨询意见:第6条“对于隧道二次衬砌拱顶空洞的注浆措施,建议注浆管采用20塑料软管,并且软管的出浆口沿拱顶纵向35m设置一处,进浆口(注浆口)统一留在每模衬砌的端头,即台车的挡头板处,不用在衬砌两个施工缝之间留注浆孔,并应补充具体的注浆压力要求和注浆质量检查方法。”执行情况:根据多座隧道施工的调查,衬砌背后拱顶注浆效果明显,因此设计执行如下:注浆管采用50钢丝扣管,注浆方法采用间隔注浆,注浆过程并预留注浆检查孔。注浆质量检查方法采用实测与地质雷达等物探综合手段。7)咨询意见:第7条“牛头山隧

14、道和宴岗隧道最大埋深分别为约70m和36m,隧址区地下水不丰富,更无承压水的存在,因此隧道二次衬砌防水等级不小于S8的要求偏高,二次衬砌混凝土需增加必要的添加剂才可能达到要求,建议隧道二次衬砌防水等级改为不小于S6。”执行情况: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10.2.3条,混凝土抗渗等级应不低于S6,但考虑到本项目的隧道的特殊性(大跨、超浅埋的小净距隧道),对防水要求高,为了保证施工及运营的安全,不留后患,防水等级仍采用S8。8)咨询意见:第9条“隧道初期支护采用纤维混凝土,因此说明中应增加对微纤维混凝土的纤维规格、掺量和配比提出具体要求。另外,由于纤维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堵管

15、,质量控制难于把握,并且造价高,建议采用钢筋网+混凝土代替。”执行情况:宴岗隧道均为四车道单洞隧道,隧道结构跨度大(约21.6m),为提高喷混凝土质量、提高混凝土的刚度,我们在设计中初期支护添加了微纤维。因此仍按原设计执行。9)咨询意见:第10条“隧道平面设计图中,在标明地层符号的同时,应采用和地形标高线粗细不同的线条把地层分界线标识出。”执行情况:执行咨询意见,设计文件中修改。11)咨询意见:第12条“隧道进出口平面设计图中,洞外截水天沟端头的水引往何处,是采用漫流还是要引入路基边沟,应对天沟和洞外路基排水的衔接方式作具体的交代。”执行情况:执行咨询意见。12)咨询意见:第13条“隧道洞门设

16、计图中应补充在施工前应先在正面加固隧道左右洞之间的土体的工程措施;隧道洞门纵面设计图应改为侧剖面图,并在图中表示出明暗交界面仰坡的临时支护措施。”执行情况:设计文件中已经说明相关洞口段的施工工序及临时支护措施。13)咨询意见:第14条“应对大跨浅埋隧道的合理进洞位置作必要的论证,虽然提倡少开挖,尽量降低仰坡高度,但也应从施工安全和工程经济方面考虑,保证洞口浅埋段的施工安全和节省造价,选择合理的进暗洞仰坡高度,安全进洞,并保证施工后的回填恢复。”执行情况:经过比选,隧道进出口隧道洞门均采用斜切式洞门结构,隧道进洞在超前大管棚先施作的前提下,双侧壁导坑法暗挖进洞。14)咨询意见:第16条“隧道建筑

17、限界设计图中,应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行车道两侧设置余宽,并应补充隧道隧道衬砌内轮廓设计参数表。”执行意见:根据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4.4.1条“当设置检修道或人行道时,不设余宽”。15)咨询意见:第17条“隧道衬砌设计图中,混凝土等级强度说明取消预留变形量回填,并且二次衬砌数量中计1/2预留变形量的回填不合理。”执行情况:根据新奥法原理,衬砌设计应考虑预留变形量,但变形量不一定产生完全变形,因此在设计中仍考虑一定的预留变形回填量。16)咨询意见:第18条“隧道衬砌设计图中,建议取消边墙加长的自进式锚杆,改为3.5m长的中空注浆锚杆支护,内侧边墙的中夹岩柱加强小导管

18、应向开挖前进方向偏一定的角度。”执行情况:执行咨询意见,衬砌图设计中已取消外边墙自进式锚杆,并调整为中空注浆锚杆。17)咨询意见:第19条“级围岩复合式衬砌设计图中,如果围岩完整性较好,建议取消隧道仰拱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并适当减薄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厚度。”执行情况:参考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03-2005,J449-2005)有关衬砌结构内容“级围岩的双线隧道应设仰拱”。另外考虑我们工程的特殊性,跨度大,埋深浅,结构受力复杂。为克服底部围岩的围岩压力,应采用设仰拱的衬砌结构。18)咨询意见:第20条“、V级围岩复合式衬砌设计图中,建议取消外侧边墙的自进式长锚杆,改为4.5m长的中空注浆

19、锚杆支护,内侧边墙的中夹岩柱加强长锚杆,改为小导管注浆加固,小导管并且向开挖前进方向偏一定的角度。”执行情况:执行咨询意见,设计文件中已取消外侧边墙自进式锚杆,调整为4.5m长的中空注浆锚杆,中间岩柱加固32自进式锚杆已调整为25自进式锚杆。19)咨询意见:第21条“隧道级复合式衬砌设计图中,隧道初期支护钢筋网建议改为双层8mm钢筋网,并适当减薄隧道二次衬砌厚度。”执行情况:执行咨询意见,级复合式衬砌初期支护钢筋网采用双层10钢筋网。20)咨询意见:第22条“隧道、级复合式衬砌钢筋设计图中,补充钢筋的搭接要求,并明确钢筋搭接采用绑扎。”执行情况:执行咨询意见,主要受力钢筋采用套筒连接牢固。21

20、)咨询意见:第23条“隧道明洞衬砌断面及钢筋设计图中,明洞顶回填粘土隔水层厚度4060cm为宜;明洞防水板全断面设置到隧道明洞的拱脚位置;明洞临时开挖边坡坡度调整到1:0.5;粘土隔水层上不能直接栽种植被,要不就失去隔水功能;明洞厚度1.0m偏厚,建议调整到8590cm厚,明洞钢筋每延米采用5根28mm钢筋偏大,建议每延米采用5根25mm直径钢筋。”执行情况:执行咨询意见,明洞回填图厚度采用0.5m厚。因明洞边墙脚采取M10浆砌片石回填,其隔水性较好,明洞之防水层仍设置明洞拱脚处。经过结构检算,明洞衬砌结构厚度采取1.0m厚,受力钢筋按5根28HRB335配筋。22)咨询意见:第24条“隧道沟

21、槽详细设计图中,电缆槽沟底不用铺设电缆,一般情况也不会出现水流,即使隧道冲洗时有少量漏水,也不会通过电缆槽纵坡漫流出去,因此电缆槽的沟底预留10cm的汇水槽作用不大,建议取消”执行情况:执行咨询意见。23)咨询意见:第25条“隧道复合式衬砌钢架设计图中,钢架应设置纵向连接钢筋,环向间距不大于1.0m,以保证钢架在纵向上的稳定;钢架的锁脚锚杆应在洞口段适当加长。执行情况:设计文件中已经考虑了纵向连接钢筋的设置问题。“24)咨询意见:第26条“隧道超前注浆小导管设计图中,小导管尾部预留30cm止浆段偏短,应不小于50cm;小导管壁厚采用5mm偏厚,建议改为44.5mm;小导管长度采用3.5m偏短,

22、造成搭接增多,施工麻烦,应不短于4.5m。”执行情况:执行咨询意见,超前小导管每根长取4.5m。25)咨询意见:第27条“隧道超前管棚及其导向墙设计图中,导向墙长度应增加到不小于2.0m,厚度可适当减薄至80100cm,并且基础应降低至路面设计标高接近;大管棚尾部不钻孔段长度2.0m偏短,应不小于2.5m;导向墙中钢筋设计改为型钢设计。”执行情况:执行执行意见,导向墙中钢筋设计改为型钢设计,导向墙长度为2m。26)咨询意见:第29条“隧道防排水横断面布置图中,建议隧道路面冲洗水和地下水分开排放;二次衬砌抗渗等级不低于S8偏高,建议采用抗渗等级不低于S6;环向盲沟设置间距采用10m偏大,应保证每

23、模混凝土衬砌中部和施工缝部位各有一道环向排水盲沟。”执行情况:根据本项目隧道地质情况,其地下水水量均不大,另外隧道较短,设计中仅满足规范即可,因此我们设计中考虑平均10m间距设置环向盲沟。27)咨询意见:第30条“隧道预留洞室及其指示标志预留预埋设计图中,消防洞室长宽为80cm,深度30cm,摄像机预留洞深30cm,预留洞室内壁还有约30cm厚的衬砌,此段开挖轮廓线维持原开挖轮廓即可,不必扩大。”执行情况:设预留洞室,其衬砌结构在该处的厚度不满足衬砌结构厚度,因此需加厚该处的预留洞室厚度到衬砌厚度。28)咨询意见:第31条“隧道洞口施工工序设计图中,仰坡开挖平台高度和断面形状应和洞身开挖工法相

24、对应,并且套拱一定要和仰坡紧挨,否则无法稳住仰坡,容易造成套拱后浅埋段塌方。”执行情况:设计中已考虑了洞口施工工序。在做好临时施工支护的前提下,是能保证施工安全的。29)咨询意见:第32条“补充隧道双侧壁导坑开挖时导坑的具体尺寸和临时支护设计图,以及导坑临时支护相应的工程数量。”执行情况:执行咨询意见。30)咨询意见:第33条“隧道级围岩上半断面应采用拉中槽跳马口的开挖方法,拱部一次开挖跨度不宜过大,防止围岩的脆性破坏。”执行情况:根据本项目隧道跨度大,埋深浅、受力复杂等特点,经过综合比选采用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施工。(2)宴岗隧道工点咨询意见1)咨询意见:第1条“隧道山坳段洞顶排水沟设计的说明和

25、图纸不一致,设计梯形水沟沟底宽1.0m,而说明为2.0m。”执行情况:执行咨询意见,洞身明洞洞顶截水沟沟底宽度统一为2.0m。2)咨询意见:第2条“隧道纵断面设计图中级围岩地段划分过长,请慎重考虑;设计高程尽量采用和路线一样的设计高程,不必显示隧道路面设计高程;隧道高程在竖曲线影响的段落,应明确采用括号内的数据还是括号外数据,并应删去不采用的数据。”执行情况:执行咨询意见,隧道纵断面设计图中级围岩地段已调整为级围岩。3)咨询意见:第2.2条“宴岗隧道进出口平面设计图中,洞外截水天沟端头的水引往何处,是采用漫流还是要引入路基边沟,应有具体的交代。”执行情况:执行咨询意见。4)咨询意见:第3条“根

26、据隧道洞门立面图和明暗分界断面显示,隧道左右洞之间土体在施工中全部挖除,开挖量偏大,建议中间土体保留部分,用于稳定仰坡,也可减少开挖。”执行情况:执行咨询意见,设计文件中左右洞之间核心土已按保留的设计考虑。5)咨询意见:第4条“宴岗隧道洞身段明洞平面设计图中,说明和图纸不一致,图纸中洞顶过水沟沟底宽1.0m,说明中沟底宽2.0m;对于洞顶过水沟,应分别给出Y型沟三个起终点和交点共四个点的坐标和标高,便于施工中的控制;说明中交代隧道左右线洞口段电缆槽出洞后顺接路基段电缆槽,路基段是采用的电缆槽还是预埋的穿线管。”执行情况:执行咨询意见,洞身明洞洞顶截水沟沟底宽度统一为2.0m,Y型沟控制点已补充

27、坐标和标高。6)咨询意见:第5条“宴岗隧道洞身段明洞纵面设计图中,应给出洞顶过水沟沟底距明洞洞顶的距离或沟底标高。”执行情况:执行咨询意见。7)咨询意见:第6条“宴岗隧道洞身段明洞的基础承载力和明洞所要求的地基承载力应有明确要求;明洞顶粘土隔水层1.0m偏厚,建议调整为0.5m;明洞右侧采用1:5的填土坡度,是否满足冲刷要求,是否会造成明洞顶被冲刷出露。”执行情况:执行咨询意见,设计文件中已补充洞身段明洞的基础承载力和明洞所要求的地基承载力应有明确要求。明洞顶粘土隔水层采取0.5m厚。7)咨询意见:第7条“宴岗隧道属于超浅埋隧道,隧道右洞地形存在明显的偏压,隧道开挖断面大,施工安全极为重要,应

28、对隧道的偏压问题进行分析,并应有具体的应对措施。”执行情况: 执行咨询意见,设计文件中已对、级复合衬砌初期支护加强,级采用H175、级采用H200型钢钢架加强,并且对存在偏压的洞口地形,靠山侧进行75钢管桩地表注浆加固。4、 2009年4月20日由广东沿江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印发的东莞麻涌至长安高速公路B8、B9标隧道施工图设计及施工、监控方案审查会议纪要的通知(广深沿江【2009】119号)有关施工图设计的审查意见。主线牛头山隧道(B8标段)和宴岗隧道(B9标段):(1)审查意见:第(2)条:“隧道超前管棚及其导向墙设计,建议导向墙长度增加到2.0m(宴岗隧道),基础宜降低至路面设计标高附近,导

29、向墙中钢筋建议改为型钢;明确管棚的连接形式,优化管棚内钢筋笼尺寸,以方便施工,保证质量。”执行情况:执行审查意见,大管棚导向墙长度已经由1.5m调整为2m,导向墙中设置5榀I18工字钢架。根据本隧道进口所处围岩特点,隧道洞口段衬砌基底均位于强风化混合片麻岩内,其基底承载力较高,设计中拱部大管棚导向墙基础位于隧道衬砌起拱线线附近,且导向墙拱脚采用扩大基础形式。(2)审查意见:第(3)条:“隧道采用双侧壁导坑法开挖,侧壁导坑断面控制应遵循三等跨划分原则,即侧壁导坑跨度应和中间拱部跨度基本相当,确保拱部围岩稳定和断面及时闭合。”执行情况:执行审查意见,设计文件中已调整。(3)审查意见:第(4)条:“

30、初期支护钢拱架和临时钢拱架偏弱,在结合咨询意见、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建议、级围岩初期支护和临时支护钢拱架在监控量测的基础上进行加强。”执行情况:执行审查意见,级复合衬砌采用H175型钢、级复合衬砌采用H200型钢钢架加强支护;双侧壁导坑法开挖时,临时钢架采用I18型钢钢架,其间距同初期支护钢架间距。(4)审查意见:第(5)条:“补充隧道双侧壁导坑开挖时导坑的具体尺寸和临时支护设计图,以及导坑临时支护相应的工程数量。”执行情况:执行审查意见。(5)审查意见:第(6)条“隧道初期支护采用纤维混凝土,应增加对微纤维混凝土的纤维规格、参量和配比提出具体要求。”执行情况:执行审查意见,设计文件中已补充纤维

31、规格、参量和配合比具体要求。(6)审查意见:第(7)条:“补充所有结构计算说明书,并加强对施工阶段的检算。执行情况:执行审查意见。(7)审查意见:第(8)条“隧道、级复合式衬砌钢筋设计,补充钢筋的搭接要求等,如果就地绑扎有困难,可以采用预制钢筋格栅拱架拼装。”执行情况:执行审查意见,、级复合式衬砌钢筋搭接均采用套筒连接牢固。(8)审查意见:第(9)条:“对于隧道二次衬砌拱顶空洞的注浆措施,应补充具体的注浆压力要求和注浆质量检查方法。”执行情况:执行审查意见,设计文件中已明确具体的注浆压力要求和注浆质量检查方法。(9)审查意见:第(10)条“要求明确双侧壁导坑法临时支撑何时拆除与二衬之间的关系并

32、提出各工序之间距离量化指标。”执行情况:执行审查意设计文件中已根据审查意见明确临时钢架拆除时间,即在上一循环二次衬砌达到设计强度的75%时,方可拆除临时钢架,且拆除临时钢架长度不得大于一循环模板台车长度。(10)审查意见:第(11)条“建议补充各种锚杆的抗拔力要求。”执行情况:执行审查意见,设计文件中已补充各种锚杆抗拔力要求。(11)审查意见:第(12)条“对爆破震动提出具体的要求。”执行情况:执行审查意见,级围岩衬砌爆破震动速度不得大于15cm/s,级围岩衬砌爆破震动速度不得大于10cm/s。(12)审查意见:第(13)条“应明确各级围岩的预留变形量必须根据围岩监控量的结果进行调整,并核查钢

33、架的锁脚锚杆数量。”执行情况:执行审查意见。(13)审查意见:第(14)条“建议隧道内消防清洗用水和地下水分开排放。”执行情况:因本项目隧道长度均较短,为短隧道且隧道地下水不发育,因此本隧道仍路面下设置两纵向拉通的排水暗沟。(14)审查意见:第(15)条“宴岗浅埋隧道要考虑地形偏压对结构的影响,初期支护参数要特别加强,必要时采用地表预注浆和反压回填工程处理措施,确保设计和施工安全。”执行情况:执行审查意见,设计文件中已对、级复合衬砌初期支护加强,级采用H175、级采用H200型钢钢架加强,并且对存在偏压的洞口地形,靠山侧进行75钢管桩地表注浆加固。(15)审查意见:第(17)条“请核查宴岗隧道

34、级围岩地段划分。”执行情况:执行审查意见,经核实,本隧道级围岩已调整为级围岩。(16)审查意见:第(18)条“应尽量保留牛头山和宴岗隧道各左右洞口外侧壁导坑之间核心土,确保洞口掌子面和仰坡的稳定。”执行情况:执行审查意见。(17)审查意见:第(19)条“宴岗隧道洞身段明洞的基础承载力和明洞所要求的地基承载力应有明确要求。明洞右侧采用1:5的填土坡度,是否满足冲刷要求。”执行情况:执行审查意见,设计文件中已补充洞身段明洞的基础承载力和明洞所要求的地基承载力要求。(18)审查意见:第(20)条“宴岗隧道左线进口,离公墓较近,设计应提出该部位的爆破振动参数。”执行情况:执行审查意见,设计文件中已补充

35、。(19)审查意见:第(21)条“请根据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要求,统一小净距隧道称谓;完善图纸标示;完善隧道数量表编制;具体完善天沟和洞外路基排水的衔接方式。”执行情况:执行审查意见。5、2009年4月23日由广东省交通厅印发的关于印发东莞麻涌至长安高速公路(B8B10、B7、B3、B7标段)施工图设计审查意见的通知(粤交基函【2009】725号)文件中第六条有关“隧道工程”的审查意见。(1)审查意见:第(二)条“应对大跨浅埋隧道(特别是宴岗隧道)的进洞位置作必要的论证,选择合理的进洞方案,以保证洞口浅埋段的施工安全。”执行情况:执行审查意见,经过比选,隧道进出口隧道洞门均采用

36、斜切式洞门结构,隧道进洞在超前大管棚先施作的前提下,双侧壁导坑法暗挖进洞。(2)审查意见:第(三)条“应尽量保留牛头山和宴岗隧道各左右洞口外侧侧壁导坑之间的核心土,确保洞口掌子面和仰坡的稳定。”执行情况:执行审查意见,设计文件中已交代洞口具体的施工工法和具体设计。(3)审查意见:第(四)条“隧道部分围岩级别判定似偏高(宴岗隧道左级围岩段划分偏长等),应进一步核查、调整。”执行情况:执行审查意见,经核实,本隧道级围岩已调整为级围岩(4)审查意见:第(五)条“应进一步核查各级围岩开挖预留变形量是否合适,应避免侵入建筑限界,施工时应根据围岩监控量测结果进行相应调整。同时应进一步核查钢架的锁脚锚杆的设

37、置及数量。”执行情况:执行审查意见,设计文件中已补充预留变形量需根据监控量测结果进行相应调整的相关内容。(5)审查意见:第(六)条“隧道衬砌部分支护参数应结合评审会专家意见进一步优化。隧道、级复合式衬砌设计应补充钢筋的搭接要求等;若就地绑扎困难,可考虑采用预制钢筋格栅拼装。”执行情况:执行审查意见,级复合式衬砌初期支护采取H175型钢钢架加强支护,纵向间距0.75m;级复合式衬砌初期支护采取H200型钢钢架加强支护,纵向间距0.5m。、级复合式衬砌钢筋搭接均采用套筒连接牢固。(6)审查意见:第(七)条“隧道超前管棚及其导向墙设计,建议导向墙长度增加到2m(宴岗隧道),基础宜降低至路面设计标高附

38、近,导向墙中钢筋建议改为型钢;应明确管棚的连接形式,优化管棚内钢筋笼尺寸,以方便施工,保证质量。”执行情况:执行审查意见,大管棚导向墙长度已经由1.5m调整为2m,导向墙中设置5榀I18工字钢架。根据本隧道进口所处围岩特点,隧道洞口段衬砌基底均位于强风化混合片麻岩内,其基底承载力较高,设计中拱部大管棚导向墙基础位于隧道衬砌起拱线线附近,且导向墙拱脚采用扩大基础形式。(7)审查意见:第(八)条“隧道采用双侧壁导坑法开挖时,侧壁导坑断面控制应遵循三等跨划分原则,即侧壁导坑跨度应和中间拱部跨度基本相当,确保拱部围岩稳定和断面及时闭合。同时应明确临时支撑拆除时机。”执行情况:执行审查意见,设计文件中已

39、将隧道双侧壁导坑法中侧壁导坑断面按三等分原则控制。设计文件中已根据审查意见明确临时钢架拆除时间,即在上一循环二次衬砌达到设计强度的75%时,方可拆除临时钢架,且拆除临时钢架长度不得大于一循环模板台车长度。(8)审查意见:第(九)条“初期支护钢拱架和临时钢拱架偏弱,应进一步核查。对于、级围岩初期支护钢拱架和临时钢拱架,建议在监控量测的基础上进行加强,以确保洞室稳定、安全。”执行情况:执行审查意见,级复合式衬砌初期支护采取H175型钢钢架加强支护,纵向间距0.75m;级复合式衬砌初期支护采取H200型钢钢架加强支护,纵向间距0.5m。临时钢拱架调整为I18型钢钢架,其纵向间距同初期支护钢拱架间距。

40、(9)审查意见:第(十)条“隧道初期支护采用纤维混凝土,应增加对微纤维混凝土的纤维规格、参量和配比提出具体要求。” 执行情况:执行审查意见,设计文件中已补充纤维规格、参量和配合比具体要求。(10)审查意见:第(十一)条:“对于隧道二次衬砌拱顶空洞的注浆措施,应补充具体的注浆压力要求和注浆质量检查方法。”执行情况:执行审查意见,设计文件中已明确具体的注浆压力要求和注浆质量检查方法。(11)审查意见:第(十二)条“宴岗隧道属于超浅埋隧道,隧道右洞存在明显的偏压,隧道开挖面积大。应对偏压问题认真分析,明确具体的应对措施,如加强初期支护参数,必要时采用地表预注浆和反压回填等工程处理措施,确保设计和施工

41、安全。”执行情况:执行审查意见,设计文件中已对、级复合衬砌初期支护加强,级采用H175、级采用H200型钢钢架加强,并且对存在偏压的洞口地形,靠山侧进行75钢管桩地表注浆加固。(12)审查意见:第(十三)条“宴岗隧道洞身段明洞的基础承载力和明洞所要求的地基承载力应有明确要求。明洞右侧采用1:5的填土坡度,是否满足冲刷要求。”执行情况:执行审查意见,设计文件中已补充洞身段明洞的基础承载力和明洞所要求的地基承载力要求。(13)审查意见:第(十四)条:“建议隧道路面污水、消防水等与地下水分开排放,相应调整边沟设置,优化排水设计,完善隧道洞内和洞外路基排水的衔接设计。”执行情况:因本项目隧道长度均较短

42、,为短隧道且隧道地下水不发育,因此本隧道仍路面下设置两纵向拉通的排水暗沟。三隧道设计(一)技术标准1道路等级:八车道高速公路2设计行车速度:100km/h3隧道建筑限界:(1)净宽:0.75(左侧检修道)+0.5(左侧侧向宽度)+43.75(行车道)+1.00(右侧侧向宽度)+1.00(右侧检修道)18.25m(2)净高:5.00m4设计荷载:公路I级5隧道防水等级:一级,二次衬砌混凝土抗渗等级不小于S8。(二)采用的主要规范、规定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2.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3.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4.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

43、范(JTJ004-89)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6.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7.铁路隧道喷锚构筑法技术规范(TB10108-2002,J159-2002)8.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03-2005,J449-2005) 9.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2001)10.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042-94)11.铁路隧道钻爆法施工工序及作业指南(TZ 231-2007)12铁路隧道风险评估与管理暂行规定铁建设【2007】200号13.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14.混凝土结构防火涂料(GA98-2005

44、)(三)工程概况宴岗隧道为双洞分修小近距短隧道,右线隧道起讫桩号为:YK49+866YK50+166,全长300m;左线隧道起讫桩号为:ZK49+861ZK50+171,全长310m;左右线隧道均位于直线上,纵坡均为小人字坡,右线隧道纵坡为1.25%和-0.9%,左线隧道纵坡为1.25%和-0.898%。(四)主要工程及水文地质1自然地理概况宴岗隧道位于虎门镇宴岗北端,宴岗公墓南50m;属珠江三角洲边缘残丘剥蚀区,相对高差约40m左右,山体绿化率高、植被发育。隧道进出口自然山坡较缓(进口约20,出口约17)。植被主要为松树等乔木,局部见天然基岩露头,有水泥公路通往洞口边,交通较方便。2气象隧道

45、区域属南亚热带海洋气候,春秋风和日丽,夏炎冬暖,有时酷热,偶有严寒;夏长冬短,雨季颇长,降水丰沛,日照充足,干旱不明显。据历年统计资料,隧道区域年平均气温22.4C,极端最高气温38.7C,极端最低气温0.5C;年平均降水量1775mm,以49月降雨量最多,暴雨集中在79月,特大暴雨量200mm,11月至翌年2月为旱季,降雨量相对稀少,仅占全年的10%,日降雨量10%,年降雨量大于蒸发量。区内以季风为主,冬天多北风,风力24级,风力风向较稳定。11月份至翌年1月份,多有寒潮伴有冷空气大风,每年的79月有23次的台风和热带风暴,最大风力可达1112级,并伴随爆雨狂潮,造成江河暴涨,洪涝成灾,具有

46、较大的灾害性。3地层岩性自地表往下,隧道依次分布有亚粘土、砂砾状强风化混合片麻岩、碎块状强风化混合片麻岩、弱风化混合片麻岩等地层等,详述如下:(1)亚粘土(Q4dl+el):灰褐色,硬塑,分布在隧道进出口及隧道顶部,厚015m,土中夹少量混合片麻岩碎块,属级普通土。(2)砂砾状强风化混合片麻岩(PZ1) :浅黄色、灰色,原岩结构构造已破坏,岩芯呈硬土状,砂砾状,埋深04.5米,厚07.6m,分布在隧道进出口附近,属级硬土。 (3)碎块强风化混合片麻岩(PZ1) :褐黄色、浅灰色,主要由石英、长石、云母等风化矿物组成。原岩结构构造大部分被破坏,岩芯风化成碎块状,碎块块径3-10cm,含量约占40

47、60%。埋深09m,厚度一般10.032.0m,局部达40.0m;分布于大部分隧道洞身,属级软石。(4)弱风化混合片麻岩(PZ1) :灰白色,主要由石英、长石、云母等组成,粗粒花岗片麻结构,块状构造。岩芯较完整,呈块状、短柱状及柱状,节长一般535cm,最长达53cm,RQD一般6090,裂隙较发育,节理面有铁质浸染,埋深大于15m,局部大于30 m,未揭穿。分布于隧道局部洞身,岩石饱和单轴极限抗压强度标准值为:21.84Mpa;饱和抗拉强度平均值为:2.10 Mpa;属级次坚石。4地质构造及地震基本烈度区内未见断裂构造。根据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工作报告2004K02广深沿江高速公路工程场地地

48、震安全性评价(震地安证甲字第007号),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如下: 工程场地不同超越概率水平的地震烈度、基岩水平加速度峰值及不同年限不同超越概率水平设计地震动参数见表1。地震参数表 表1设防概率50年10%100年10%50年3%100年3%地震烈度6.97.27.57.7PGA(gal)85.5114.0140.7178.4Amax(gal)120160180230T1(sec)0.10.10.10.1T2(sec)0.650.70.750.8m2.32.42.52.51.21.21.21.2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对应设防烈度为度)。经场地物探波速测试计算场地土为:中硬场地土;场地类别

49、为:类。5水文地质条件测区内地表水主要为雨后暂时性流水,向附近沟槽排泄,未见蓄积。表水极不发育,由于地形较陡峻,表水易排泄而不易下渗,因此地下水埋藏深,水量极小,t经取四组钻孔水作水质分析,水质类型为:SO42-HCO3-Cl-Ca2+Mg2+等型,均对混凝土无腐蚀性。通过两隧道四孔的注水试验:洞身段强及弱风化带的渗透系数为:0.10.3m/d。经采用大气降水入渗系数法和地下水动力法两种方法计算,预测宴岗隧道单洞最大涌水量Q=192m3/d。6不良地质及特殊地质、主要地质问题区内无不良及特殊地质现象。主要地质问题是:隧道浅埋,围岩等级偏低。两座隧道埋深最大深度为36m左右,属浅埋隧道,而且洞身

50、围岩为碎块状强风化混合片麻岩为主,局部为弱风化混合片麻岩体,节理较发育,较破碎,存在差异风化和球状风化,围岩等级低,洞顶自稳能力差。7隧道施工对周边水环境的影响(1)由于隧道区无地表水,地下水也不发育,当地村民饮用水均采用自来水,因此隧道施工时不会给当地居民生活用水和灌溉带来不利影响。(2)由于隧道距离宴岗公墓较近,施工时尽量避免破坏植被和山体的自然形态,与村民关系正确处理好,以便施工顺利进行。8围岩分级隧道围岩级别见表2。隧道围岩级别表 表2 隧道名称线别里程桩号长度(m)围岩级别宴岗隧道左线隧道ZK49+861ZK49+88524级ZK49+885ZK49+96580级ZK49+965ZK

51、50+065100级ZK50+065ZK50+15085级ZK50+150ZK50+17121级右线隧道YK49+866YK49+91549级YK49+915YK49+96550级YK49+965YK50+05085级YK50+050YK50+14595级YK50+145YK50+16621级9隧道围岩的各项物理理学指标隧道各层岩土物理力学指标见表3。隧道各层岩土物理力学指标表 表3序号岩土名称密度(kN/m3)凝聚力C(kPa)内摩察角( )容许承载力O(kPa)弹性模量Ed松泊比Vd抗拉强度 (MPa)饱和极限抗压强度Rb(MPa)隧道进出口边仰坡率亚粘土19.21520180/1:1.5

52、砂砾状强风化混合片麻岩23.028303501.060.45/1:1碎块状强风化混合片麻岩24.04501.510.45/1: 0.75弱风化混合片麻岩26.015004.270.45210151:0.31:0.5(五)隧道洞口设计根据隧道洞口地形、地质条件,结合施工安全和环境保护要求,左右线隧道洞口均采用削竹式洞门型式,洞口仰坡回填土表面采用喷播植草护坡,边坡采用客土喷播植草防护,以与周边自然环境相协调,临时边坡采用喷锚网防护。(六)隧道洞身结构设计1隧道内净空内净空除满足建筑限界要求外,还考虑照明、监控、通讯等营运管理附属设施所需净空要求。根据本隧道工程及水文地质条件、埋深等,优选出结构受

53、力合理的三心圆曲墙带仰拱内轮廓作为本隧道的内净空。结合洞外路面横坡,隧道内路面横坡采用2,检修道顶面较路面高0.4m。2隧道暗挖段结构暗挖段均采用复合式衬砌,按新奥法施工原理进行设计,以锚杆(或注浆锚管)、湿喷微纤维混凝土等为初期支护,并辅以钢架、管棚、超前注浆小导管等措施,充分调动和发挥围岩的自承能力,在监控量测信息指导下施做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1)衬砌支护参数衬砌结构根据围岩级别、跨度、埋深、地质情况等因素进行结构分析,并结合工程类比确定,其支护参数见表4。暗挖隧道支护参数表 表4衬砌级别级级支护措施初期支护及辅助工程措施全环湿喷砼材料标号C25微纤维砼C25微纤维砼厚度(cm)2730

54、预留变形量(cm)拱墙131525中空注浆锚杆拱部锚杆长(m)4.54.5(42注浆锚管)外侧边墙锚杆长(m)4.54.5间距(纵环)(m)0.7510.50.8中间岩柱加强加强措施25自进式锚杆及42注浆锚管25自进式锚杆及42注浆锚管长度(m)锚杆6.5m、锚管4.5m锚杆7.5m、锚管5m间距(纵横)0.7510.50.8钢架材料I175型钢H200型钢间距(m)0.750.5设置部位全环全环超前支护材料42超前注浆小导管(壁厚5mm)108超前管棚(壁厚6.5mm)或42超前注浆小导管(壁厚5mm)长度(m)4.5小导管4.5环向间距(m)0.40.4纵向间距(m)3小导管2二次衬砌二次衬砌材料C30防水钢筋混凝土C30防水钢筋混凝土拱墙厚度(cm)6575仰拱厚度(cm)6575(2)辅助工程措施1)辅助工程措施级衬砌全环设H200型钢钢架加强支护,纵向间距0.5m;拱部设108(壁厚6.5mm)超前管棚或42超前注浆小导管加强支护,超前管棚环向间距0.4m;每根超前注浆小导管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