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二语文下册山坡羊(潼关怀古)_第1页
人教版初二语文下册山坡羊(潼关怀古)_第2页
人教版初二语文下册山坡羊(潼关怀古)_第3页
人教版初二语文下册山坡羊(潼关怀古)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山坡羊潼关怀古教学设计【课标分析】初中语文新课标对古诗词的标准要求是“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 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这个目标体现了初中古诗词教学改革更突出“诵读” 和“欣赏”。所以在诗歌教学中 , 应该强调诵读 , 注重文本的理解。【教材分析】诗歌讲究形象思维,即用具体的事物形象来表达抽象的思想感情,强调意境美、语言美、 音乐美。诗歌的语言高度凝练,形象生动,表意含蓄,往往言在此而意在彼。声律和节奏等是 诗歌有别于其他文学体裁的重要特征,教师应适当地对学生讲一讲这些知识。学习诗歌,应从 整体上把握内容,领会诗歌的优美意境,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对于重点的名篇名句可

2、重点研 读与赏析,领悟其精妙。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反复吟诵,只有朗读成诵,才能深刻理解作品内 涵。“文章合为时而著”,让学生适当地了解一些背景材料是十分必要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学习了解元曲的体裁特点;学习如何欣赏元曲作品;熟读并背诵作品。2、技能目标:品味诗歌精炼的语言特点;体会蕴涵在作品中的感情、思想和哲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我国古代诗歌的魅力,培养学生的民本情怀,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教学重点】 在朗读的基础上了解元曲的内容,体会句意。【教学难点】 诗词曲中意境的体会。【学法设计】 诵读法、品读法【学情分析】山坡羊 ?潼关怀古是元曲作家张养浩的散曲作品。这是他赴陕西救灾途经潼

3、关所作的。 此曲抚今追昔,从历代王朝的兴衰更替,想到人民的苦难,一针见血地点出了封建统治与人民的 对立,表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思索和对人民的同情。八年级的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对战争给人们 带来的苦难已经有所了解(即:亡,百姓苦) ,但对“兴,百姓苦”的理解还不深刻,不能很快 地转过弯来。教师要用教学手段和技巧,缩小学生与文本在内容、时空、情感上的视界差距。教学课时】 1 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诗的氛围,导入新课 我国是诗的国度,许多优美的诗篇为人们所传诵。同学们也非常喜欢诗,喜欢我国古代的 文学瑰宝。今天下午,我们一起来品味元代张养浩的小令山坡羊?潼关怀古。(课件展示本课学习目标和自学内容。

4、 )1、体裁介绍。2、作者介绍。3、写作背景介绍。 (以上内容先让学生汇报自学情况,再以补充的形式播放相关具体课件内容。 )(二)、朗读课文,把握结构美1、大声自由朗读课文后,请两位同学读课文,集体纠音。2、 正音:峦(lu a n) 踌(ch 60 蹰(ch u ) 阙(qu e ) 兴(x 1 ng)3、全班齐读,要求读准字音。4、理解字词的意义,了解诗词的大意。5、指导朗读: 元曲本来是用来唱的,山坡羊属于中吕唱调,唱调是这样“高下闪赚”。虽然我 们不会唱,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朗读,通过自己的声音表达出这种效果。听录音,模仿朗读,读 出诗歌中的感情 (课件) 。点学生模仿朗读,体味诗歌中的感

5、情。6、教师点拨:诗歌的美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音韵美、语言美、意境美。通过听配乐朗读与自 己朗读初步体味了音韵美,接下来我们再来细细休味这首曲子的语言美与意境美。用什么方法来体味呢?主要是品味诗中凝练的词,且要展开联想与想象。 学生思考:散曲有三个层次的意思,请说说三个层次分别写什么?表达什么思想感情?写作上 有什么特色? 明确本诗的结构:这首诗由三部分组成写景、抒情、议论。(三)、品读、体会诗歌1 、第一层(写景) :课件显示“古潼关地形图”,要求学生找到潼关的地理位置,并说说 它在历史上发挥的重要作用。 (归纳明确:潼关内有华山,外有黄河,西有长安,东有洛阳,地 势险要,易守难攻,是历代兵

6、家必争之地。 )2 、第二层(抒情) :诗人由潼关的险要地势想到其重要的历史作用,自然就想到离潼关不 远的长安和曾建都长安的历代王朝。但为什么诗人“望西都”而“意踌躇”呢?为什么经秦汉 处而“伤心”呢?学生讨论发言,教师归纳,明确:长安作为六朝古都,当年何等繁华昌盛,而现在,昔日 的奢华早已不复存在,成了一片废墟。此情此景,怎不令诗人踌躇伤心?(宫阙万间做了 土)3 、第三层(议论) :诗人的感情是不是一直停留在为历代王朝的兴衰而伤心之前中呢?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明确:诗人关注的是老百姓。通过对历史清醒的认识,诗人感到无比愤 慨和深切同情“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兴大兴土木,百姓受苦;亡

7、战争 频繁,百姓遭殃。 )4、小结: 这首小令语言精练,形象鲜明且富有人民性,是整个元散曲中的优秀作品。在写 法上,作者采用的是层层深入的方式,由写景而怀古,再引发议论,将苍茫的景色、深沉的情 感和精辞的议论三者完美结合,让这首小令有了强烈的感染力。字里行间中充满着历史的沧桑 感和时代感,既有怀古诗的特色,又有与众不同的沉郁风格。(四)、总结、深化、拓展1 、品味诗歌的感情基调:全诗表达了诗人沉痛、愤慨之情,感情强烈、率直。写景部分大 处着笔,意境开阔,要读出雄浑气魄;抒情部分要表达“踌蹰”“伤心”情绪,语调沉郁,语 速稍缓;议论部分是诗人怀古伤今,情感喷发,应读出悲愤难当的语气。2、课堂小练

8、:对诗歌进行理解性背诵,巩固重难点学习。2 、反映百姓的苦难,关注、同情百姓是我国历代知识分子的自觉行为,是我国诗歌、散文 的思想精华,是我国文化的优良传统。我们学过的诗歌、散文中还有哪些是反映这个主题的? 你能背出来吗? ( 学生搜集 ) 附: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一一张俞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一一李绅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一一杜甫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与学生一起品读、感悟、领会诗文之美,诗人之情,同时联系课文,总结全文。( 明确:这首小令语言精练,形象鲜明且富有人民性,全曲景

9、中藏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作 者借凭吊潼关古迹,运用借古讽今的手法,表现了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无论怎样改朝换代, 人民依旧过着痛苦的生活 . 也表现了作者对人民疾苦的同情。 )(五)布置作业1、背诵、默写这首元曲。2、古诗新译:将这首元曲创作为现代诗歌,顺序不限,内容不限。(六)板书设计山坡羊 ?潼关怀古张养浩写景 潼关(山、河 )抒情 怀古(望、行 )议论(主旨 ) 百姓苦(兴、亡)【效果分析】一堂课的教学已经完成,感觉本课的教学任务已经顺利完成,学生都做到了熟读成诵,基 本上能够赏析诗歌中名句,口头表述自己的理解。【课后反思】我认为上好课有两个条件,一是课堂设计好,二是教师的基本素质高。

10、用这个标准来衡量 自己的话,我觉得自己其实远远不够。我设计的教案还不够全面,自身的教师素质还有待提 高。我一直追求的是于漪老师的情感教学法,总感觉自己的情感还是比较丰富的,在教学中总 是试图从情感上感染学生。我对语文的朗读情有独钟,每个早自习都非常动情地读课文,以此 引起一些同学的关注,感觉很不错。可是作为语文教师,朗读可能并不是我的优势。至少,我 的语言表达在正常的情况下,还是挺清楚的。那么,无论这节课上的如何,我都应该把一份好 心情保持住,让自己影响到学生,使他们对学习语文更有兴趣。继续努力,争取下次上出更精 彩的好课来。【测评练习】(一)课前预习:1、说出张养浩的人生经历,记住张养浩的字号、朝代。2、用具体的语言描绘本曲的内容(二)预习检测1、注音:潼()关 峰 峦()踌躇() 宫阙( )2、默写诗歌题目作者(三)课内探究1、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出潼关的险要,暗示它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的句子:2、作者对以往历史所作的概括与评判:3、将历代改朝换代的惨烈图景跃然纸上的句子:4、全诗的主旨句,表现作者对人民同情的句子:5、写作者驻足远望,感慨横生的句子:6、用拟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