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酚性化合物的抗肿瘤机制及制备方法_第1页
中药酚性化合物的抗肿瘤机制及制备方法_第2页
中药酚性化合物的抗肿瘤机制及制备方法_第3页
中药酚性化合物的抗肿瘤机制及制备方法_第4页
中药酚性化合物的抗肿瘤机制及制备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药酚性化合物的抗肿瘤机制及制备方法【摘要】酚性化合物是许多中药的有效成分,具有抗肿瘤作用。 其作用机理为抗氧化作用,抗细胞增殖,诱导细胞调亡,干预细胞转 导和增强抑癌基因表达, 干预细胞周期等。 利用现代分离技术可将其 提取并纯化。就酚性化合物抗肿瘤机理和提取纯化方法进行综述。【关键词】酚性化合物 ; 抗肿瘤机制 ;制备方法 ; 综述酚性化合物存在于多种植物性中药中, 在抗肿瘤中药中普遍存在, 如葛根、黄芩、金银花、独活、厚朴、银杏、黄芪、虎杖、藤梨根等 均含有多酚。酚性化合物主要包括黄酮类、香豆素、木脂素等,它们 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1 酚性化合物的结构特点黄酮类化合物的基本母核早期指

2、2苯基色原酮,近年来泛指 2 个苯基通过3碳链相连形成的化合物,即具有 C6?C3?C基本骨架。 它们是一类多酚化合物, 每个苯环上可连接上取代基, 取代基多为羟 基、糖基或多糖,如黄酮、黄酮醇、异黄酮、查耳酮及它们的二氢衍 生物和黄烷醇、花青素、槲皮素等。它们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因 其苯环上取代基不同,其抗癌、抗氧化等作用效果差别很大。 B 环上 有一邻位酚结构和饱和的 C环显示出最强的抗肿瘤活性1。含有黄 酮类化合物的中药材有葛根、 黄芩、枳壳、陈皮、山楂、蒲黄、丹参、 川芎、银杏、甘草等。木脂素是一类生物调节物质,可分为游离的脂溶性木脂素和含配 糖体的水溶性的木脂素。 它属于苯丙素类,

3、 结构中含有一个或多个苯 丙素。它对小细胞肺癌、白细胞癌、淋巴肉瘤、神经胶质瘤、霍杰金 氏症等多种癌症有特殊疗效 2 。含木脂素的中药有厚朴、 五味子等。 香豆素的化学名称为苯并a ?吡喃酮,或1, 2-苯并a ?吡喃酮。香豆 素可看作是邻羟基肉桂酸的内酯, 具芳香气味。 根据环上取代基及其 位置的不同,常将香豆素分为简单香豆素、呋喃香豆素、吡喃香豆素 和其他香豆素等。含香豆素的中药有独活、茵陈等。香豆素具有较强 的抗肿瘤作用 3 。2 抗肿瘤机制2.1 抗氧化作用活性氧可以损伤DNA细胞在DNA损伤未修复或错误修复的条件 下分裂从而引起突变的发生, 如果突变发生在某些重要的基因上时则 会引起

4、肿瘤的发生。 而酚性化合物都有个共同的特性就是含有酚羟基, 酚性化合物中的酚羟基能够与自由氧作用。 酚性化合物的抗氧化作用机制为:作用于与自由基有关的酶 ;阻断自由基链的传递 ; 与诱导氧化 的过渡金属离子络合 4 。2.2 阻断细胞周期,抗细胞增殖作用肿瘤是细胞无限增殖的结果。芹菜素 (apigenin) 具有诱导 C50 和 308小鼠皮肤细胞和人白血病细胞(HL-60)周期停止于G2/M期的作用, 此作用于除去芹菜素 2 小时后可逆转 5 。2.3 抑制DNA合成,破坏DNA吉构参与DNA合成过程的许多酶都可能成为酚性化合物抗肿瘤作用的 靶点,这些酶的抑制剂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阻断DNA勺

5、合成。如柚皮苷(naringin)能阻止藻毒素galtoxins) 和微胞藻素 (microcystin?LR) 对肝细胞角蛋白细胞骨架过度磷酸化和破坏作用 6 。2.4 干预细胞信号转导酚性化合物能抑制细胞信号转导过程中的酪氨酸蛋白激酶 (TPK) 和蛋白激酶C(PKC)的活性。TPK能诱导肿瘤发生,它能激活PKC和诱 导原癌基因表达。有人对 14种黄酮类化合物抑制信号转导和细胞转化相关的酶一一磷脂酰肌醇?3?激酶? a (PI?3?K? a )活性的作用进行 了研究。结果发现,抑制作用大小顺序:杨梅黄酮 藤黄菌素 芹菜苷 配基漆树黄酮槲皮素7 。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与它们对激酶的抑 制作用强

6、度有关,一些黄酮类化合物既能抑制 PKC也能抑制EGFR 的TPK活性。构效分析发现,B环上羟基的位置和数量以及 C2?C3键 的饱和度是黄酮类化合物抑制 PI?3?K活性大小的重要因素8。2.5 诱导细胞凋亡有人 9 发现,芹菜苷配基、藤黄素和槲皮素能使肿瘤细胞C3H10T1/2CL&田胞P53堆积和细胞凋亡,凋亡发生在细胞周期的 G2/M 时相外,G2/M停止呈P53依赖性,成纤维细胞P53敲除后此作用就 不会发生。这些黄酮诱导凋亡的作用大小依次为芹菜苷配基槲皮素杨梅黄酮 山奈黄素。甘草查尔酮-A、黄芩配基均有促进细胞凋亡的 作用 10 。2.6 促进抑癌基因表达和抑制癌基因表达槲皮素能抑

7、制 K-ras , H-ras 和 N-ras 基因表达, 使癌基因产物表 达量降低11 。槲皮素还能降低大肠癌细胞系和原发性结直肠癌组织 稳态的P21-ras蛋白水平,呈时间和剂量依赖关系,10卩mol?L?1的 槲皮素处理细胞24h后,P21-ras蛋白表达降低了 50%3 酚性化合物的提取和分离纯化3.1 提取方法3.1.1 热水提取水提取过程中要考虑加水量、浸泡时间、煎煮时间及煎煮次数等 因素。此工艺成本低、安全,适用工业化大生产,但是用水提取时, 提取液中杂质较多 (如无机盐、蛋白质、糖等 ) ,给进一步分离带来许 多麻烦。现在,已经很少单一使用本法。3.1.2 有机溶剂萃取法常用的

8、有机溶剂有甲醇、乙醇、丙酮等。提取方法有冷浸法、渗 漉法、回流法。冷浸法不需要加热,但费时较长,效率低 ; 渗漉法由 于保持一定的浓度差,所以提取效率较高,浸液杂质较少,但费时较 长,溶剂用量大,操作麻烦 ; 回流法效率较冷浸法和渗漉法高,速度 快,但受热易破坏的原料不宜用此法。例如:元宝枫叶粉中提取黄酮 类物质用的是冷浸法,用 70%乙醇提取,提取率和黄酮含量都很高, 提取物质较易浓缩和干燥 12; 陈皮苷提取用乙醇渗漉法,使用 50% 或 60%的乙醇, 16 倍提取液时提取效果最佳 13; 从水飞蓟中提取水 蓟宾,用乙酸乙酯做溶剂,用索氏提取法连续回流抽提 9 次,然后在 甲醇中经多次重

9、结晶可得到水蓟宾纯品 14 。3.1.3 碱性稀醇或碱性水提取此方法是利用酚羟基的酸性, 可以用碱性稀醇或碱性水提取浸出, 经酸化后得到黄酮类物质。 主要用的碱性溶液是稀氢氧化钠和石灰水。 氢氧化钠水溶液的浸出能力高, 但杂质较多不利于纯化。 石灰水可以 使一些鞣质或水溶性杂质沉淀生成钙盐沉淀, 有利于浸液纯化, 但是 浸出效果不如氢氧化钠水溶液效果好, 同时有些黄酮类化合物能与钙 结合成不溶性物质, 不被溶出。 一般可以根据不同的原料使用不同的 碱性溶液。例如从菊花中提取黄酮类物质时,用pH10的氢氧化钠溶液浸出效果较好 15 。3.1.4 超声波法超声提取技术具有提取时间短、产率高、无需加

10、热、低温提取有 利于有效成分的保护等优点。 被浸提的物质在被瞬间破碎, 生物活性 保持不变,同时提高破碎速度和提取率。如以石灰水作溶剂,对黄连 超声提取30min,所得提出率比浸泡24h高50%16。3.1.5 微波提取李嵘等人曾用微波法提取过银杏叶中的黄酮甙,研究发现,溶剂 萃取前对原料和水的混合液进行短时间微波处理, 能大大提高黄酮提 取率和缩短溶剂萃取所需的时间 17 。3.1.6 酶解法植物药的细胞壁组成物质纤维素以及许多植物药材细胞内含的果 胶等物质阻止细胞内有效成分溶出。 应用纤维素酶、 果胶酶等可使细 胞壁及细胞质中的纤维素、 果胶等物质降解, 减小有效成分从细胞内 向提取介质扩

11、散的传质阻力,促进有效成分的溶出。3.2 分离纯化酚性化合物的分离纯化方法很多,有柱层析、薄层层析、溶剂萃 取以及近年来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气相色谱等,在此介绍几种可 工业化生产的方法。3.2.1 大孔树脂吸附法吸附树脂已广泛应用于酚性化合物的提取。大孔树脂吸附法已成 为银杏叶黄酮提取工艺的有效手段18。如采用弱极性AB-8大孔树 脂对葛根黄酮、 银杏叶黄酮进行吸附分离, 提取物中黄酮含量提高近 一倍;用CAD-40大树脂分离纯化柚皮苷效果很好等。这种方法提取效 率较高、成本低,适合工业化生产。3.2.2 膜分离法有人19 将膜分离技术应用于银杏中黄酮类物质的提取,发现提 取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提取方法。膜分离技术具有无相变、能耗低, 工艺简单,易于连续化,不污染环境等优点,发展前景极为广阔。但 目前膜在中药中使用仍然存在易堵塞,使用寿命短等缺点。3.2.3 高速逆流色谱高速逆流色谱技术在分离纯化黄酮、木脂素、香豆素等成分的研 究中获得成功。有人用氯仿?甲醇?水(33 : 40: 27)体系,700r/m转 速,在700min内从从黄酮混合物中分离橙皮素、四羟基黄酮和槲皮 黄酮 20 。高速逆流色谱固定相是液体,无需固体载体支持,因此完 全消除了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