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镇西的《做最好的班主任》_第1页
李镇西的《做最好的班主任》_第2页
李镇西的《做最好的班主任》_第3页
李镇西的《做最好的班主任》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读读书笔记之 李镇西的做最好的班主任镇西 毕业工作以来,我一直担任班主任,(除了上学期请产假),这学期在读这本做最好的班主任,虽然不可能就成为那“最好的班主任”,但却感受到李镇西在管理班级的独特美丽。李镇西那真诚智慧的心理辅导,对学生进行富有个性的引导,和谐的师生关系,处处现出一个特级教师的人文情怀和对教育的虔诚之心。此书中所表达出的李镇西的教育思想很丰富,这里我只好选择核心理论加以学习、体会。 童心是我们当好班主任必不可少的“软件”。过去人们把教书先生叫孩子王,其实,班主任才是真正的娃娃头。这种称呼说明班主任和孩子们是联系在一起的,心灵永远是年轻的。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们会与学生的年龄差距越来

2、越大,但我们应努力使自己的思想感情与孩子保持一致,尽可能让自己有孩子般的情感,孩子般的兴趣和孩子般的纯真。老师会变小孩子就是要用孩子的眼睛观察,用孩子的耳朵倾听,用孩子的大脑思考,用孩子的兴趣去探寻,用孩子的情感去热爱。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走近并走进孩子的世界,孩子们才会对老师产生亲切之情而这正是教育成功的起点。 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无从谈起。 一谈爱心,大家想到的无非是一些感人的事迹:学生家境贫寒,老师资助;学生生病,老师背着去医院;老师带病上班;老师精力全都用在学生那里,自己家人无暇顾及。可这些都不是常态的爱,上述事情不可能天天发生。所以,老师对学生的爱应该是日常生活中的情感和行为。比如

3、,师生之间互相依恋。苏霍姆林斯基说:“对孩子的依恋之情这是教育修养中起决定作用的一种品质。”李镇西有句话给我的印象很深:对于班主任来说,教育智慧当然是重要的,但比起一切方法、技巧、兵法、绝招来说,情感高于一切。3. 持有责任心 追求理想的教育和教育的理想。责任心既是要认真细致做好日常点滴的工作,更是着眼于未来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品质和行为习惯。责任心的背后,其实就是我们的教育理想。而我们当今的教育正在功利化、技术化、庸化。作为班主任,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中国教育正面临挑战:拍岸而来的全球化浪潮让中国参与世界经济大竞争,但中国以什么样的品格、精神和能力参与竞争,将取决于我们的教育为中国培养什么样

4、的公民。国家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国民素质的竞争,而国民素质之间竞争的背后则是教育的竞争,唯有以培养独立人格、公民意识、批判精神、创新能力为己任的民主教育,才有可能让未来的中国迎接世界的挑战。那教育的理想是什么?一句话:为现代化中国培养真正的公民,只有站在这样的高度看待班主任的责任心,我们才无愧教育工作者的使命。4. 钻研业务做专家 苏联教育学家马卡连柯说:“高度熟练、真才实学、有本领、有技术、手艺高超、事实求是、不辞劳苦这才是最吸引孩子们的东西;学生可以原谅老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是不能原谅老师的不学无术。” 所以作为一个班主任,一定要在自己的专业技能上征服学生,让学生爱上自己的课堂。

5、除了能够把课上得很棒,班主任还应该有教学以外的一技之长:教物理的,可以是个能工巧匠;教语文的,可以研究古典文学。教学艺术和专业特长,是教师和学生产生一种热爱科学、不断进取的潜移默化的感染教育作用。每一个立志成为深受学生欢迎的班主任都应该问自己:我究竟用什么去吸引学生?5. 认真反思做思想家 人因思想而伟大,世界因思想之林的存在而生机勃勃。 因为有思考,才会出现自觉地创新意识和自我超越的冲动。如果每天只是忙于应付上课、编资料,即便工作了十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只是工作了一天。要知道教育本身就是最具创造性的精神活动,因而教育者充满理想主义激情的人文情怀和独具个性的理想之光,理所当然地应该贯穿于教育的

6、每个环节和整个过程。李老师从教过程中的反思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对教育实验的反思、对教育行为的反思、对教育现象的反思、对教育理论的反思、对自己错误的反思。 李镇西提醒我们:做个不停思考进而成为一个有思想的班主任,不但能够使我们自己的精神世界更加丰富,而且能够以我们的思想点燃学生的思想,进而培养出富于思考的真正的主人。6.以心换心做心理学家 班主任如果不能成为学生信任的人,那对他们的教育就是空谈。最常见的班主任是事无巨细,事必躬亲,可事情做得越细,却离孩子的心灵越来越远,这正是我们现在许多班主任的悲哀之处。探究学生们的思想轨迹,可以看出,是我们的功利性的教育(只关心分数,脱离心灵的谆谆教诲,无视

7、学生精神状态的空间说教)把孩子和老师分到两个阵营。这是目前德育的危机之一,也是德育的转机所在:关心学生的精神世界,回答学生关心的问题,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突破口。因此,班主任必须得拥有良好的心理修养,善于走近学生的心灵,敏锐感受到学生的心理变化,与他们心相印,做良师,做益友。二:科学民主的班级管理 需要的三个“一”与两个“和” 人际交往中的第一印象很重要,班集体建设也如此。学生对新班的最初印象直接影响以后的班风形成。班主任要怎样做呢?李镇西给我们提供了一下的参考。1.给学生们写一封热情洋溢的欢迎信。 通过这封信,班主任开始与学生建立起一种感情联系,而且还引导他们思考:“我们应该以什么样子的姿态出现

8、在新老师新同学面前,我应该怎样为建设新的集体贡献力量?”2.给学生们一个做主人的机会。 要让学生的头脑中形成集体责任感,仅靠说教“你们要热爱集体啊”“你们要把这个班当成自己的家啊”等等的话,是没有什么效果的。班主任可以采用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建设班集体的建议,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主人状态。另外,在位置这个敏感的问题上,李镇西坚持让学生自己做主:只要不影响他人,有利于团结,位置随意坐,每周一次轮换。这种尊重学生不搞特殊化的做法,有利班级团结。3. 学期初开一次家长会。家长是教育的同盟者,班主任切不可把这个帮手给忘了。 有的班主任在新学期时认为和家长无话可说,但李镇西建议年轻的班主任尽量早些和家长沟

9、通。在家长会上,不仅要让家长了解班主任的教育思想,而且得请家长对班主任的工作提出建议或意见。得到家长得理解与支持,教育工作才会开展得更为顺畅。论语学而中有:“礼之用,和为贵。” 在班主任的工作中,“和”字尤为重要。 第一“和”:与后进生和谐相处。亲近优等生每个班主任都不难做到,而关注后进生则总有点让人勉为其难。李镇西提醒班主任:应该把更多的关爱投向“后进生”,。要达到“和”,首先得了解后进生的“后进”原因,比如家庭方面的,学校方面的或者个人方面的,然后针对这些“病灶”进行“医疗”。在这过程中,李镇西特别提醒我们务必注意以下几点:注重感情倾斜;唤起向上信心;引导集体舆论;讲究有效方法。第二“和”形成和谐的团队。 一个班集体中,班主任很关键,但仅靠班主任是不够的,必须整合教师团队的力量和智慧。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合作愉快是班集体成为优秀团体的重要原因,也是班主任工作最终取得成绩的最关键的因素。在这里,李镇西的建议是:多沟通,统一教育思想;真诚欣赏,并把自己的欣赏变成学生的欣赏。值得强调的是:和任课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