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标准化管理_第1页
蛋鸡标准化管理_第2页
蛋鸡标准化管理_第3页
蛋鸡标准化管理_第4页
蛋鸡标准化管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蛋鸡标准化饲养管理张延华第四章 蛋鸡标准化养殖的科学免疫第三章 蛋鸡标准化养殖安全保障体系第二章 蛋鸡标准化饲养管理规范第一章 蛋鸡品种第五章 产蛋期间需要禁用的药物第一章 蛋鸡品种1.海兰褐壳蛋鸡海兰褐壳蛋鸡 海兰褐壳蛋鸡是美国海兰公司培育的四系配套优良蛋鸡品种。我国20世纪80年代引进。海兰褐壳蛋鸡具有饲料报酬高、产蛋多和成活率高等优良特点。海兰褐壳蛋鸡可在全国绝大部分地区饲养,适宜集约化养鸡场、规模鸡场、专业户和农户。 商品代生产性能: 118周龄成活率96%98%,体重1.55kg,每只鸡耗料量5.76.7kg;产蛋期(至80周)高峰产蛋率94%96%, 入舍母鸡产蛋数至60周龄246

2、枚、至74周龄317枚、至80周龄344枚,平均蛋重32周龄62.3g、70周龄66.9g;80周龄成活率95%;1980周龄鸡平均耗料114g,2174周龄每千克蛋耗料2.11kg,72周龄体重2.25kg第一章 蛋鸡品种2.罗曼褐壳蛋鸡罗曼褐壳蛋鸡 罗曼褐壳蛋鸡是德国罗曼公司培育的四系配套优良蛋鸡品种,1989年我国首次引入曾祖代种鸡。 罗曼褐壳蛋鸡具有适应性强、耗料少、产蛋多和成活率高的优良特点。罗曼褐壳蛋鸡可在全国绝大部分地区饲养,适宜集约化鸡场、规模养鸡场、专业户和农户。 父母代生产性能: 118周龄成活率97% ,开产日龄2123周,高峰产蛋率90%92%,入舍母鸡72周龄产蛋数2

3、90295枚。 商品代生产性能:118周龄成活率98%,开产日龄2123周龄,高峰产蛋率92%94%,入舍母鸡12个月产蛋300305枚,平均蛋重63.565.5g,饲料利用率2.02.2,产蛋期成活率94.6%。 3.尼克蛋鸡尼克蛋鸡 尼克系列蛋鸡是由尼克国际公司经多年精心培育而成的国际优良名种。自1994年起,有石家庄(金羽)祖代鸡场首家引进尼克系列祖代鸡。2000年,金羽尼克系列种鸡、商品鸡获得河北省唯一蛋鸡名牌。第一章 蛋鸡品种生产性能:018周龄生长期成活率9799%,耗料量5.96.2kg/只,18周龄体重1.41.5kg;1876周龄产蛋阶段成活率9396%,50%产蛋率日龄14

4、0150天,入舍母鸡76周龄产蛋数315325枚;35周龄蛋重62.8g,76周龄蛋重68.3g76周龄累计产蛋量2021kg耗料量 105115g/只/日饲料报酬:1.952.15:14.农大褐3号 农大褐3号是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用纯合矮小型公鸡与慢羽普通型母鸡杂交推出的配套系、商品代生产性能高,可根据羽速自别雌雄。72周龄年产蛋数可达260枚,平均蛋重约58g,产蛋期日耗料量8590克/只,料蛋比2.1:1。5.星杂444 粉壳蛋鸡,是加拿大雪佛公司育成的三系配套杂交鸡。其72周龄产蛋量265280个,平均蛋重6163g,每千克蛋耗料2.452.7kg。6.京白939 是北京市种禽公

5、司的科研人员从19931994年间进行选育的粉壳蛋鸡配套系。父本为褐壳蛋鸡,母本为白壳蛋鸡,杂交商品鸡可羽速自别雌雄。生产性能测定结果为:20周龄育成率95%,产蛋期存活率92%,20周龄体重1.51kg,2172周龄饲养日产蛋量302个,平均蛋重62g,总蛋重18.7kg。第二章 蛋鸡标准化饲养管理规范u一、蛋鸡标准化高效养殖的基本途径一、蛋鸡标准化高效养殖的基本途径 蛋鸡饲料转化率高,繁殖效率高,生产周期短,产品营蛋鸡饲料转化率高,繁殖效率高,生产周期短,产品营养平衡,是目前最廉价的优质高蛋白动物食品。我国蛋鸡养平衡,是目前最廉价的优质高蛋白动物食品。我国蛋鸡产业处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

6、。尽管生产有波动,但产业处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尽管生产有波动,但必定是一个永恒的朝阳产业。从未来发展看,养蛋鸡、想必定是一个永恒的朝阳产业。从未来发展看,养蛋鸡、想赚钱,既面临着挑战,也面临着机遇,必须从蛋鸡品种、赚钱,既面临着挑战,也面临着机遇,必须从蛋鸡品种、饲料、饲养管理、健康体系和经营管理等方面入手。饲料、饲养管理、健康体系和经营管理等方面入手。标准化高效养鸡的途径与方法标准化高效养鸡的途径与方法项目项目方法与途径方法与途径选择优良品种选择优良品种的蛋鸡是提高养鸡户经济效益的首要措施。在同样的饲养管理条件下,优良品种的蛋鸡对养鸡效益的贡献率超过50%。目前较为优秀的品种如海兰和罗

7、曼蛋鸡等。选择投入产出效益好的饲料饲料作为蛋鸡生长和产蛋营养的提供者,其质量的高低不仅影响蛋鸡的生产性能,而且直接影响蛋鸡的免疫应答和健康水平。已知蛋鸡需要几十种营养物质,蛋鸡的不同生理阶段应该选用相应的蛋鸡料,不同生理阶段的蛋鸡料,是按相应阶段配制的,能较好地满足该阶段蛋鸡的营养需要,但不适合其它生理阶段。选择好饲料,特别是性能价格比高的饲料是充分发挥蛋鸡生产性能,实现农户养殖回报的关键。科学饲养管理饲养管理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程度,往往高于遗传因素造成的影响。蛋鸡的饲养环境可直接影响鸡的生长、发育、繁殖、产蛋和健康,通过人为控制鸡舍的小环境,在光照、温度、湿度、空气、通风等方面使其尽可能接

8、近蛋鸡的最适需要。注意饲养方式与设备的选择,减少应激因素对蛋鸡的影响,防止饲料采购、保管、加工、投料和其它等途径造成饲料浪费。标准化高效养鸡的途径与方法标准化高效养鸡的途径与方法项目项目方法与途径方法与途径健康安全保障体系现代蛋鸡生产具有饲养数量多、密度大等特点,利用有限的空间进行规模生产,一旦感染疾病,损失巨大。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健康体系,保证蛋鸡健康安全,实施规范合理的卫生防疫制度和重大疫病发生的预案与应急措施,有效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净化生产环境,是蛋鸡安全生产的关键。重视鸡场环境卫生,包括鸡群的小环境(鸡舍)和大环境(生产区和生活区)卫生两方面;重视鸡场规划与布局,合理规划包括

9、鸡场选址、鸡舍构造、通风、光照等因素的综合考虑;严格执行消毒制度;建立切实可行的免疫程序;坚持全进全出制度;确定有效的药物预防方案;执行严格废弃物处理制度;建立疫情的预警系统与应急预案。现代经营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改进组织管理机构和决策机制,使企业应将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开,以解决企业管理跟不上企业发展的矛盾;改善用人机制,花大本钱改善工作条件,吸纳人才参与决策,并注重责、权、利的合理分配,逐步实践“人本管理”;强化生产管理,树立生物安全大环境意识,严格按养鸡场卫生管理要求,完善防疫设施,健全防疫制度;改进财务管理,建立健全会计账目;做好成本分析和生产效率分析,提高企业诊断和改进方案的准

10、确性。(续上表)u二、雏鸡二、雏鸡(06周龄周龄)标准化饲养管理技术规范标准化饲养管理技术规范 蛋鸡育雏目标的衡量指标有三蛋鸡育雏目标的衡量指标有三方面:方面: 一是育雏成活率,达到一是育雏成活率,达到98%以以上;上; 二是群体平均体重与胫骨发育二是群体平均体重与胫骨发育长度达到饲养品种的标准;长度达到饲养品种的标准; 三是鸡群的均匀度好,要求三是鸡群的均匀度好,要求85%以上个体的体重在标准体以上个体的体重在标准体重值重值10%范围内(即整齐度范围内(即整齐度在在85%以上)。以上)。 育雏计划与育雏方式根据鸡舍建筑及设备条件、生产规模及工艺流程,制定育雏计划:一般每批进雏数应与育雏鸡舍、

11、成鸡舍的容量一致。育雏数应由成年母鸡需要量,加上育雏育成期一般的死淘数来确定。育雏方式的选择: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立体笼式育雏和平面育雏。育雏舍准备要求保温性能好,通风量不能过大,以保证空气流通又不影响室温为宜。已用舍要严格清扫准备、适时休整、备好供暖、供水及照明等设备;平养食槽高度上缘要求比鸡背约高2厘米。笼养食槽为笼养设备配套设施;饮水器应根据鸡的大小和饲养方式确定,乳头饮水器较为理想。消毒和预热进雏前两周,对育雏舍进行清洗和消毒。冲洗后先用液体消毒液喷洒一遍,然后密封鸡舍采用熏蒸消毒,按每立方米用福尔马林40ml,高锰酸钾20g。进雏前12天,进行调温,并使舍内温度达到育雏要求。饲料及药品

12、的准备按雏鸡的营养需要配制好全价饲料,一次配料不超过3天用量。为了防止雏鸡采食习性而导致营养摄入不均衡,建议最好采用颗粒饲料。为了预防雏鸡疾病,应准备一些营养补充剂或药物,如抗菌素类、磺胺类、多维电解质等。1、育雏前的准备、育雏前的准备2、雏鸡饲养环境条件与控制、雏鸡饲养环境条件与控制温度的重要性雏鸡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既怕冷又怕热。环境温度过高,影响雏鸡体热和水分的散发,体热平衡紊乱,食欲减退,生长发育迟缓,死亡率增加;环境温度过低,雏鸡扎堆,行动不灵活,采食饮水均受到影响;环境温度高低不稳,雏鸡易受寒发生白痢病,死亡率上升。温度的调节应根据鸡的品种、体质、外界气候的变化进行适当调节。褐壳鸡

13、比白壳鸡羽毛的生长速度慢,育雏前期的温度可高些;外界气温低时高些,外界气温高时低些;白天低些,夜晚高些,一般夜间育雏温度比白天高12;健雏低些,弱雏高些,大群育雏低些,小群育雏高些;一般46周龄为脱温过渡期,要使鸡有一个适应过程,开始白天不给温,晚上给温,天气好不给温,阴天给温,经57天鸡群适应自然气温后,最后达到彻底脱温。在饲养过程中如果发现鸡的体质较差,体重不足,脱温时间可延长。看鸡施温饲养人员应以“看鸡施温”作为调温依据,将温度计显示值作为参考:如果雏鸡表现活泼好动,饱食后休息时均匀地分布在育雏器周围或育雏笼的底网上,头颈伸直熟睡,鸡舍内安静,说明温度适宜。如果发现雏鸡行动缓慢,羽毛蓬松

14、、身体发抖,聚集拥挤到热源下面,扎堆,不敢外出采食,不时发出尖锐、短促的叫声,说明育雏温度过低。如发现雏鸡远离热源,两翅张开,伸颈、张口喘气,饮水量增加,说明温度过高。掌握好这种“生物温度计”对育雏十分重要。鸡舍温度调控方法鸡舍温度调控方法2、雏鸡饲养环境条件与控制、雏鸡饲养环境条件与控制不同日龄雏鸡的适宜温度不同日龄雏鸡的适宜温度日龄日龄温度(温度()日龄日龄温度(温度()1335332228272547333129352322814302936以上以上2018152128272、雏鸡饲养环境条件与控制、雏鸡饲养环境条件与控制湿度调控方法湿度调控方法鸡舍适宜湿度蛋鸡育雏期间对湿度的要求不像温

15、度那样严格,4072%是鸡的适宜湿度。适宜的湿度要灵活掌握,不同地区、不同季节育雏需要的适宜湿度有所不同。一般110日龄为60%70%,10日龄以后为50%60%。鸡舍湿度调控如果人进入育雏室内有湿热的感觉,口鼻不觉干燥,雏鸡脚爪润泽、细润,精神状态好,鸡飞动时,室内基本无灰尘扬起,说明湿度适宜;若人进入育雏室内感觉口鼻干燥,雏鸡围在饮水器边,不断饮水,说明育雏室湿度太低;如果育雏舍内的用具、墙壁上潮湿或有露珠,说明湿度过高。湿度调节主要通过调节通风量的大小来进行。解决的关键问题2、雏鸡饲养环境条件与控制、雏鸡饲养环境条件与控制光照的控制光照的控制光照重要性合理的光照制度可以加强雏鸡的代谢活动

16、,增进食欲,有助于钙、磷吸收,促进雏鸡骨骼的发育,提高机体免疫力有利于雏鸡的生长发育。节能光照常用的灯有普通灯泡和节能灯,灯泡价廉方便,但发光效率低,使用寿命也短;节能灯发光效率是普通灯泡的35倍,发光效率高,节电,寿命长,性价比高。生产管理灯泡安装的高度为距离地面22.3米,灯泡之间的距离为3米。每12周应除去灯泡表面的粉尘,灯泡表面集聚许多粉尘时会明显降低灯泡的利用效率。2、雏鸡饲养环境条件与控制、雏鸡饲养环境条件与控制光照程序光照程序周龄周龄光照时间(小时)光照时间(小时)光照强度光照强度瓦瓦/m213日龄242030Lx79414日龄从第4日龄起每日减少2小时光照20Lx561521日

17、龄每日减少光照时间0.5小时510Lx3418周龄95Lx121921周龄从第19周起每周增加0.51小时1020Lx3522周龄1322周龄以后每周增加0.5小时,到16小时光照时恒定2、雏鸡饲养环境条件与控制、雏鸡饲养环境条件与控制空气质量控制方法空气质量控制方法空气质量的重要性由于鸡的呼吸、排泄以及粪便、饲料等有机物的分解,造成空气原有成分的比例发生变化,增加了氨、硫化氢、甲烷、羟基硫醇及恶臭有害气体以及灰尘、微生物和水气含量,如果这些气体和物质浓度过高,雏鸡易患呼吸道疾病、眼病,且易患通过空气传播的传染病,死亡率增加。空气质量控制方法与要求雏鸡舍要保持良好的空气质量,换气量和气流速度分

18、别应达到:冬季0.71米3/小时千克体重,0.20.3米3/秒;春、秋季1.52.5米3/小时千克体重,0.30.4米3/秒;夏季5米3/小时千克体重,0.60.8米3/秒。通过换气只要人进入鸡舍无明显臭气,无刺鼻、涩眼之感,不觉胸闷、憋气、呛人即可认为适宜。生产上注意问题根据室内外温度和鸡群日龄的大小,调整开启风机的数量和时间,同时调整风窗开启的大小。风机应轮换使用,以免长期运转而烧坏电机。每2周清扫一风叶、百叶和电机上的粉尘,保证风机的排风量和电机散热不受影响。鸡舍温度不足时要采取供暖加温,切不可单纯保温而忽视通风,因为通风不足会引发许多疾病。进风口应在风机对面墙上尽可能高的位置,冬季冷空

19、气可在屋顶被加温,同时有挡风板挡风,控制气流速度,以避免冷风直接吹到雏鸡身上而引起疾病。3、雏鸡到达时的安置、雏鸡到达时的安置 雏鸡运到育雏地点后,在雏鸡舍里要分群装笼,合理安置。静置雏鸡静置雏鸡 雏鸡运到育雏地点后,现将雏鸡盒数个一摞(10盒以内)放在雏鸡舍地面静置半小时左右,让雏鸡从运输的应激状态中缓解过来,同时逐渐适应鸡舍的温度环境。分群装笼分群装笼 按计划容量分笼放置雏鸡,根据雏鸡的强弱和大小分别放置。体质虚弱的雏鸡放置在离热源最近、温度较高的笼层中;少数俯卧不起体质虚弱的雏鸡,则要创造35的环境单独饲养。经过35天的单独饲养管理,康复后的雏鸡即可放入大群饲养。4、雏鸡的饲养管理、雏鸡

20、的饲养管理及时饮水及时饮水饲养方式饲养方式笼养笼养平养平养周龄0451804518只/杯式饮水器16165025只/乳头饮水器1682019只/钟式饮水器50(最少)15075水槽/只(厘米)1.252.51.252.5生产注意问题雏鸡进舍后要尽快的饮水,最好饮温开水。3%葡萄糖饮水24小时,电解多维、VC饮水57天,同时饮一些抗菌类药物如:泰乐菌素或恩诺沙星、环丙沙星、强力霉素等。在分群、断喙、免疫以及换饲料等应激情况下饮水中可添加电解多维,以提高雏鸡的抵抗力。采用乳头饮水的雏鸡,可从2日龄开始从小饮水杯往乳头饮水器过渡,4日龄完全过渡到乳头饮水。经常检查饮水是否正常,及时排除饮水系统的故障

21、,做到不断水、每只鸡喝足水。4、雏鸡的饲养管理、雏鸡的饲养管理合理饲喂合理饲喂项目项目操作方法与要求操作方法与要求备注备注开食时间正常情况下,雏鸡出壳后2436小时开食为宜。雏鸡开食时应在初饮之后23小时左右。开食太早不利于卵黄的吸收,而开食晚于48小时可明显影响雏鸡的增重。开食饲料开食饲料最好用新鲜小米、玉米渣、碎大米等粒料,切不可用过细的粉料;第三天改用全价饲料,既可用干料,也可用湿料,湿料中料与水的比例为5:1。雏鸡饲料营养要全面,饲喂量要适当。开食料要新鲜、营养全面、易消化,颗粒大小适中。不同类型雏鸡的喂料量见表35。开食方法用浅而平的料盘、塑料布、报纸等放在光线明亮处,将料反复抛撒几

22、次,引诱雏鸡啄食,鸡群中只要有少数雏鸡开始啄食饲料,其余雏鸡很快就可学会。料盘或塑料布一定要足够大,以便所有雏鸡能够同时采食。育雏第1天饲养员要多次检查雏鸡嗉囊,以鉴定是否已经开食和开食后是否吃饱。4、雏鸡的饲养管理、雏鸡的饲养管理合理饲喂合理饲喂项目项目操作方法与要求操作方法与要求备注备注饲喂次数最初几天,每隔3小时饲喂1次,每昼夜饲喂8次,随着雏鸡日龄增长逐步减少到春夏季每天67次,冬季和早春58次。38周龄时夜间不再饲喂,每天4小时饲喂1次,每昼夜45次。饲喂雏鸡时要少喂勤添,以刺激雏鸡食欲。料槽的更换23天后应逐渐增加料槽,待雏鸡习惯料槽时,撤去料盘或塑料布。03周后使用幼雏料槽,36

23、周龄使用中型料槽,6周龄以后逐步改用大型料槽。料槽的高度应根据鸡背高度进行调整,这样既可防止雏鸡食管弯曲,又可减少饲料浪费。(续上表)4、雏鸡的饲养管理、雏鸡的饲养管理适宜的饲养密度适宜的饲养密度周龄周龄饲养方式饲养方式地面平养(只地面平养(只/m2)网上平养(只网上平养(只/m2)立体笼养(只立体笼养(只/m2)023040753425305256202538注:低面平养或网上平养时,要将育雏舍用金属网、塑料网或其它材料分隔成若干个小区,每个小区饲养100300只雏鸡比较适宜。 对于中型鸡种,每平方米要比轻型品种少养35只。冬季、早春、深秋季节以及天气寒冷时,每平方米可多养35只。夏季气候炎

24、热、气温高、湿度大时,每平方米饲养量要减少35只。4、雏鸡的饲养管理、雏鸡的饲养管理合理的雏鸡分群与称重合理的雏鸡分群与称重 每周抽取5%10%的个体称重,并与标准体重比较,调整饲养方案;按体重大小与强弱分群管理见下表:分群时间分群要求备注第2周末第4周末将体重大、体质强壮的雏鸡往下层分,体重小、体质弱的雏鸡分在上层。通过加强对弱小雏鸡的管理,提高鸡群的均匀度,日常管理工作中还要注意经常性的调整鸡群。4、雏鸡的饲养管理、雏鸡的饲养管理适时断喙适时断喙 为了有效防止鸡采食时饲料的损耗和浪费以及啄羽、啄趾、啄肛等恶癖的发生,需要将鸡的喙部切短,即实施“断喙术”。断喙时间和方法见下表:断喙时间第一次

25、断喙在610日龄进行;第二次断喙,一般在812周龄进行断喙方法断喙器的孔眼大小应使烧灼圈与鼻孔之间相距2毫米。电热刀片切除上喙1/2和下喙1/3,并保持喙部切口紧贴刀片侧面烧灼23钟秒,防止出血。注意事项断喙前1天和断喙后1天,每千克饲料中添加23毫克维生素K和150毫克维生素C。断喙刀片的温度要适宜,为600800,此时刀片外观呈暗红色至红色,即樱桃红色,不发亮,若发亮则温度太高。通常断喙600只鸡后,将刀片卸下,用细砂纸打磨刀片,以除去因烧烙生成的氧化锈垢。4、雏鸡的饲养管理、雏鸡的饲养管理观察鸡群观察鸡群观察项目观察项目观察内容观察内容采食情况鸡群采食时的动作、采食速度、采食量是否正常,

26、是否有不采食个体等。精神状况雏鸡是否活泼好动,精神是否饱满,眼镜是否明亮有神,有无呆立一旁或离群独卧、低头垂翅的个体。雏鸡的叫声鸡群在适宜温度环境下休息睡眠时可听到“瞅瞅”的带颤音的轻、短叫声;“吱吱”长声低音的鸣叫多由病、弱雏鸡发出。粪便形状与颜色正常粪便是细短条状,呈黑绿色,末端带有白色尿酸盐,有少部分由盲肠排出的酱褐色粪便也属正常。雏鸡的外形外貌绒毛的色泽,翅、尾羽生长和绒毛脱换的情况;眼、鼻、嘴角及泄殖腔周围是否干净;嗉囊是否饱满,冠、胫、趾是否干燥、粗糙等。呼吸状况雏鸡有无张嘴呼吸、咳嗽、甩鼻现象,呼吸有无罗音等。啄伤及异食现象脚趾、尾部是雏鸡喜欢掐啄的部位,饲养员要注意观察。啄食其

27、他鸡或脱落的羽毛或纸张等异物是异食症的表现。u三、育成鸡三、育成鸡(720周龄周龄)标准化饲养管理技术规范标准化饲养管理技术规范 蛋鸡育成阶段的饲蛋鸡育成阶段的饲养管理目标有三方养管理目标有三方面:面:体质健壮,符合标体质健壮,符合标准体重;准体重;控制体成熟,与体控制体成熟,与体成熟同步,适时开成熟同步,适时开产;产;群体均匀度好,达群体均匀度好,达80%以上。以上。育成鸡的环境标准育成鸡的环境标准内容内容方方 法法光照为控制鸡只过量采食,防止鸡体过肥超重,限制过多活动,减少啄癖发生,在生长期宜采用较低的光照强度,以510Lx(1.32.7瓦/m2)为宜。为控制鸡性成熟,防止鸡早产早衰,按逐

28、渐缩短或稳定短光照制度进行控制,每天光照时间不超过12小时。不要经常变换光照强度,不要在红光中饲养育成鸡,否则导致产蛋量的降低并产小蛋。温度与湿度随鸡日龄的增大,鸡舍内的温度要逐渐降低。其适宜温度为16左右,相对湿度为60%。通风育成鸡生长速度快,产生的有害气体多,若不注意通风,很容易患呼吸道疾病。通风量为夏季68米3/只小时,春秋季为34米3/只小时,冬季为23米3/只小时。另外要随着鸡的体重和日龄变化不断调整通风量。饲养密度群养青年鸡一般平养每群以不超过500只为好,918周龄的育成鸡饲养密度为1012只/米2;笼养则每个小笼56只,1516只/米2,即应保证每只鸡270280cm2的笼位

29、,宽度8cm左右的采食和饮水位置。育成鸡饲养育成鸡饲养适时饲料过渡应根据雏鸡体重是否达标来确定有雏鸡料更换为育成鸡料的时间。从雏鸡料转变为育成鸡料需要1周左右的过渡期,换料时应逐渐减少雏鸡料,逐渐增加育成鸡料,这样既可以减轻由转群造成的应激反应,又可以使鸡只对育成料有一个适应的过程。阶段饲养育成鸡饲料分为育成前期(714周龄)和育成后期(1518周龄)两个阶段,不同阶段的饲料水平有较大差距,不能混用。 育成鸡饲养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以后的经济效益。要想蛋鸡高产,就必须重视后育成鸡的培育。育成鸡管理育成鸡管理内容内容方法方法光照标准要求18周龄前采取每平方米2瓦的光照强度,9个小时的光照时间;1

30、8周龄起采取每个平方米4瓦,没周增加半小时至1小时,到16小时恒定。在罗曼褐鸡体重达到1400g,海兰白鸡体重达到1250g时即可加光刺激,增加光照时间。开放式鸡舍未进入人工控制光照,会因自然光照的渐增或渐减,而影响鸡群的开产时间。11月至4月份孵化的雏鸡开产会提前;而5月至10月份孵化的雏鸡开产会推后。只有817周龄实行恒定的光照,才能得到最佳的产蛋效果。通风的要求一般情况下,夏季通风量68米3/只小时,春秋季34米3/只小时,冬季23米3/只小时。并且要注意随着鸡的体重和日龄增长对通风量进行适当调整。通风控制通过调整鸡舍的窗户和风机的开关时间控制。饲养密度要求一般平养每群以不超过500只为

31、宜,98周龄的鸡饲养密度为1012只/米2;笼养则每个小笼56只,每米21516只。即应该保证每只鸡有270280厘米2的笼位,不低于8厘米宽的采食和饮水位。育成鸡管理育成鸡管理内容内容方法方法体重检测每两周进行一次,可根据群体大小随机选5%10%的鸡数,与标准体重比较,作为饲养方案调整的依据。转群要求鸡群可在8周龄后转入育成鸡舍,但最晚不要迟于17周龄转入产蛋鸡舍。在8周龄前过早的将鸡群转入产蛋鸡舍,会因为鸡只个体小采食和饮水困难而影响鸡群发育。17周龄后过迟转入产蛋鸡舍,会由于密度过大、光照强度弱和性成熟等因素,从而影响鸡群产蛋期的生产性能。转群前后1014天内避免进行鸡群免疫、换料、断喙

32、等对鸡群应激较大的工作。转群前后在饮水中添加水溶性维生素和电解质。转群鸡只应空腹。转群的同时进行选择,将病、弱、残鸡淘汰。(续上表)商品代蛋鸡体重和耗料标准商品代蛋鸡体重和耗料标准周龄周龄罗曼褐商品代罗曼褐商品代海兰褐商品代海兰褐商品代体重体重只日耗料只日耗料累计耗料累计耗料体重体重只日耗料只日耗料累计耗料累计耗料1751177771284213017196115192173195223501902539242752854629030602536735791380358476475411078480401127758347140759045144286855117646905017929782

33、55214979054217010874582555890572565商品代蛋鸡体重和耗料标准商品代蛋鸡体重和耗料标准周龄周龄罗曼褐商品代罗曼褐商品代海兰褐商品代海兰褐商品代体重体重只日耗料只日耗料累计耗料累计耗料体重体重只日耗料只日耗料累计耗料累计耗料11961602975990602989121043643423108063343013112365367811606638921411976843541250694375151264704844134072487916133071534114107554041714007258451480785950181475756370155081651

34、71915558169371610847105201640937588877714(续上表)u四、产蛋鸡四、产蛋鸡(2178周龄周龄)标准化饲养管理技术规范标准化饲养管理技术规范方法方法营养要求营养要求二阶段饲养法以50周龄为界将产蛋期划分为两个阶段。50周龄以前,日粮蛋白质水平控制在1617%;50周龄以后,日粮蛋白质水平控制在1415%,但应注意钙水平的提高。三阶段根据产蛋水平的高低分阶段饲养产蛋率低于65%为第一阶段,饲料中的蛋白质水平为14%产蛋率介于6580%为第二阶段,饲料中的蛋白质水平为15%产蛋率高于80%为第三阶段,饲料中的蛋白质水平为16.5%饲养法根据年龄大小分段饲养20

35、周龄到42周龄为第一阶段,饲料中的蛋白质水平为18%43周龄到62周龄为第二阶段,饲料中的蛋白质水平为16.517%63周龄以后为第三阶段,饲料中的蛋白质水平为1516%。阶段饲养法阶段饲养法产蛋鸡的管理产蛋鸡的管理项目项目方法与要求方法与要求日粮过渡鸡群的产蛋率达到5%时,逐渐将育成后期的饲料更换成产蛋鸡料,且换料要与增加光照时间配合进行。光照管理即从20周龄开始,每周延长光照0.51小时,使产蛋期的光照时间逐渐增加至16小时/天,光照强度为10Lx(每平方米23瓦)。体重监测与调笼分群每2周检测一次体重,将体重较轻、体重发育不良、产蛋较低的母鸡从鸡群中挑出,集中放置,加强饲养。温度管理产蛋

36、期温度范围为1030,适宜温度是1525维持合适的鸡舍温度有助于提高饲料报酬,2224的鸡舍温度可以获得最高的饲料报酬,鸡舍温度过低时,鸡的采食量增加,饲料报酬低。鸡舍温度28以上,特别是35以上的高温,严重影响鸡只的采食量、降低鸡只体重、产蛋率和蛋重,而且明显降低鸡群的抗病力。环境条件管理通风换气可以保持鸡舍内空气新鲜和适宜的温度,补充氧气,排出水分和有害气体。炎热季节加强通风换气,寒冷季节可以减少通风。鸡舍气体成分允许最高含量:氨(NH3)0.002%;硫化氢(H2S)0.001%;二氧化碳(CO2)0.15%;一氧化碳(CO)2.4ml/m3即使鸡舍温度低于推荐水平也要保证鸡所需的最少新

37、鲜空气量,特别是冬季,不能只是一味的保温而忽视通风换气,鸡舍不能有刺鼻的氨味、臭味和憋气感。通风不足时会造成鸡群生产性能的下降和疾病的发生。产蛋鸡的管理产蛋鸡的管理项目项目方法与要求方法与要求产蛋后期管理降低饲料能量和蛋白水平,提高钙的水平采取限制饲养措施,限饲量比自由采食量少67%,但不能超过10%换料及光照,为了防止产蛋率下降的过快,高峰料和峰后料的转换要有710天的过渡期,光照时数逐渐增加到每天17小时补充维生素及硫,笼养鸡到产蛋后期会出现裸毛现象。这种情况除了笼具摩擦和笼内蛋鸡拥挤的原因外,还可能与饲料中硫、VB12不足有一定的关系。夏季管理改善环境,降低舍内温度,安装风扇,采取纵向通

38、风等。改变饲喂方法。采用早晚两头饲喂法,早晨天亮后的1小时和傍晚两个采食高峰饲喂。增加饲料营养浓度应用抗应激添加剂,环境温度过高会使鸡发生热应激,克服热应激可通过饲料添加抗应激添加剂。如添加VC、VE以及小苏打等预防啄癖防止产蛋鸡有外伤,鸡喜欢红色,如果一个鸡出血,其他鸡就会啄,所以一旦鸡有外伤应立即隔离,等痊愈后再放回鸡群,保证饲粮营养全价,特别是蛋氨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不能缺乏。有效控制鸡舍环境及光照温度,在高温高湿情况下,通风不良时,空气污浊等,鸡极易发生啄癖。(续上表)第三章 蛋鸡标准化饲养安全保障体系重视鸡场环境卫生,包括鸡群的小环境重视鸡场环境卫生,包括鸡群的小环境(鸡舍鸡舍)和大

39、和大环境环境(生活区和生产区生活区和生产区)卫生两方面;卫生两方面;重视鸡场规划与布局,合理规划包括鸡场选址、重视鸡场规划与布局,合理规划包括鸡场选址、鸡舍构造、通风、光照等因素的综合考虑;鸡舍构造、通风、光照等因素的综合考虑;严格执行消毒制度;严格执行消毒制度;建立切实可行的免疫程序;建立切实可行的免疫程序;坚持全进全出制度;坚持全进全出制度;确定有效的药物预防方案;确定有效的药物预防方案;执行严格废弃物处理制度;执行严格废弃物处理制度;建立疫情的预警系统与应急预案。建立疫情的预警系统与应急预案。一、一、 鸡场健康安全保障体系鸡场健康安全保障体系二、二、 鸡场环境与病原传播途径的控制鸡场环境

40、与病原传播途径的控制环境净化环境净化内容内容方法与措施方法与措施环境绿化绿化可以美化场区,减少污染,建立良好的场区环境,降低病原传播的机会,使病原在这种环境下不能繁殖,或降低其繁殖速度。主要包括:防风带、隔离带、行道绿化、遮阳绿化、绿地等。环境消毒鸡舍周围环境每23周用2%火碱液消毒或撒生石灰1次。场周围及场内污水池、排粪坑、下水道出口,每12个月用漂白粉消毒1次。在大门口设消毒池,使用2%火碱或煤酚皂溶液。人员消毒鸡场工作人员的家中不得饲养家禽,家属也不能在家禽交易市场或家禽加工厂内工作。进入鸡场的工作人员或临时工作人员(如设备维修人员等)更换消毒服、鞋和帽后,才可以进入生产区。消毒服每周消

41、毒1次,也可穿着一次性塑料套服。消毒服限于在生产区内穿着,不能穿着走出生产区外。鸡场生产区的门口有消毒池,进入生产区时需踏消毒池而过。每栋鸡舍的门外有消毒池,进入鸡舍时也需踏消毒池而过,消毒池内的消毒液一般用3%来苏儿或3%氢氧化钠,消毒液应定时更换。鸡舍门口的内侧放有消毒水盆,进入鸡舍后需先洗手消毒3分钟,再用清水冲洗干净,然后开始工作。消毒水一般用0.1%百毒杀或1%2%来苏儿,消毒水每12天更换1次。二、二、 鸡场环境与病原传播途径的控制鸡场环境与病原传播途径的控制环境净化内环境净化内容容方法与措施方法与措施鸡舍消毒进鸡或转群前将鸡舍彻底清扫干净。用高压水枪冲洗,再用0.1%的新洁尔灭或

42、4%来苏水或0.2%过氧乙酸或次氯酸盐、碘伏等消毒液全面喷洒。关闭门窗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人员与车辆的管理本场人员管理。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经过专门培训;饲养员实行封闭式管理;人员、动物和物品运转应采取单一流向;外来人员管理。不允许随意参观;所有出入生产区的人员一律实行登记制度;严禁卖药、收鸡、买鸡粪的人员入内;车辆管理。进出的车辆一定要经过消毒池消毒。环境安全管理鸡舍的环境包括鸡舍内的温度、湿度、风速、粉尘、有害气体的含量和病原微生物的含量等;定期对鸡舍进行带鸡消毒,夏季带鸡消毒还可降温。鸡场内应分设净道和脏道;场区内要定期清扫消毒,每周至少一次;死鸡不能乱扔,要及时收集,并进行无害化处理

43、;从鸡舍清出的鸡粪要及时运走,可进行发酵或烘干处理;鸡舍排出的废水也应进行无害化处理。(续上表)二、二、 鸡场环境与病原传播途径的控制鸡场环境与病原传播途径的控制环境净化内容环境净化内容方法与措施方法与措施做好鸡场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鸡粪的无害化处理;鸡场污水的无害化处理;死胎、蛋壳、羽毛及内脏等残屑的无害化处理;鸡的尸体的无害化处理;废弃的电料的无害化处理。制度管理建立健全各种卫生防疫制度;场区内要求无杂草、无垃圾,不准堆放杂物,每月用3%热火碱水泼洒场区地面3次;禁止携带与饲养家禽无关的物品进入场区,尤其禁止家禽及家禽产品进入场内,与生产无关的人员严禁入场;鸡场内禁止饲养其他畜禽。(续上表)

44、三、三、 鸡群健康安全的控制鸡群健康安全的控制控制途径与内容控制途径与内容方法与措施方法与措施鸡饲养全进全出制成年鸡和育成鸡、雏鸡分开饲养;孵化场一定要远离鸡场;绝对禁止把不同日龄的鸡放在一栋鸡舍里饲养,最好做到全场的全进全出;养完一批鸡全部淘汰,全场进行彻底清扫、清洗、消毒,空舍24周,再进新鸡种鸡源头的控制进场的鸡最好从同一种鸡场购进雏鸡,并来自健康鸡群。不得从疫区购买雏鸡;雏鸡应来自有种鸡生产许可证,且无鸡白痢、鸡伤寒、新城疫、禽流感、支原体病、禽结核和白血病的种鸡场。进场的鸡来自合格的孵化场。孵化场建立严格的消毒制度,从捡蛋到出雏,严格按消毒规程消毒;严格雏鸡检疫。抽检雏鸡的垂直传染性

45、疾病、胚胎感染性疾病和母源抗体水平(新城疫、流感、法氏囊病)的情况;严把雏鸡外表质量关。保证雏鸡孵化良好、健康活泼、大小均匀和无明显病症。最好从同一种鸡场购进雏鸡。同一生产小区严格实行全进全出,即同时进鸡苗,同时全部出栏。做好空舍的清理、消毒和管理工作。一般鸡舍清理完毕到进鸡前,空舍至少需要2周。关闭并密封鸡舍,防止野鸟和鼠类进入;严防村庄散养鸡、鸭、鹅、犬、猫等畜禽进入生产区。同时注意,同一养禽场不能饲养其他禽类,更不能养鸟或其他野禽,以免交叉感染;禁止携带家禽及家禽产品进入场内。三、三、 鸡群健康安全的控制鸡群健康安全的控制控制途径与内控制途径与内容容方法与措施方法与措施做好免疫预防与接种

46、工作制定合理的免疫计划;有计划地对鸡群进行抗体检测,确定最佳免疫时机,检查免疫效果;使用的疫苗要确保质量,免疫的剂量准确,方法得当;免疫前后要保护好鸡群,避免各种应激,免疫期间对鸡群增加一些维生素E和C等,以提高免疫效果。有计划地用药物预防鸡病的发生根据本场发病情况,有计划地在一定日龄对鸡群投药可以做到预防在先,防止或减少疾病的发生;为了提高用药的针对性,应作药敏试验,选用敏感药物;为避免抗药性的产生,可常变换给药的种类;鸡场一旦发生病情,要及时诊断和采取有效措施,将疾病控制和扑灭;遇到复杂的重大疫病,应及时向当地兽医部门报告,请求帮助诊治。做好疫病检测工作制定详细的疫病监测和控制方案,并接受

47、当地畜牧兽医管理部门的监督,获得当地畜牧兽医管理部门的批准和认可;养殖场必需向当地畜牧兽医管理部门和官方兽医提供连续性的疫情监测信息;养鸡场每年都要定期对本场的鸡进行疫病的监测。养鸡场常规监测疫病的种类至少应该包括新城疫、禽流感、鸡败血支原体、鸡沙门氏菌、雏白痢沙门氏菌、亚利桑那沙门氏菌、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鸡马立克病、鸡传染性喉气管炎、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鸡产蛋下降综合征和鸡白血病等。(续上表)三、三、 鸡群健康安全的控制鸡群健康安全的控制控制途径与内容控制途径与内容方法与措施方法与措施鸡群健康饲养管理满足鸡体生长、发育、产蛋所需要的营养;根据不同的品种、生长阶段和季节,调整营养成分;微量元素硒

48、和VE对鸡体的免疫有重要作用,要注意保证供给;当鸡进行断喙、转群、免疫、饲养条件发生较大变化时,鸡群会发生应激反应;应激情况下鸡群对维生素A、K和C需求量增加,应及时予以补充。鸡舍环境管理彻底清除一切物品,包括饮水器、料桶、网架或垫料、支架、粪便、羽毛等;彻底清扫鸡舍地面、窗台、屋顶以及每一个角落,然后用高压水枪由上到下,由内到外冲洗。要求无鸡毛、鸡粪和灰尘;待鸡舍干燥后,再用消毒液从上到下整个鸡舍喷雾消毒一次;撤出的设备,如饮水器、料桶、垫网等用消毒液浸泡30min,然后用清水冲洗,置阳关下暴晒23天后,搬入鸡舍;进鸡前6天,封闭门窗,用3倍剂量福尔马林(高锰酸钾21g/m3,福尔马林42m

49、l/m3),熏蒸24h(温度2025,湿度80%)后,通风2天,此后人员进鸡舍,必须换工作服、工作鞋,脚踏消毒液。鸡群感染疾病处理一旦发生疫情,要及时诊断和采取隔离、防疫、消毒、扑杀等有效措施,尽快把疾病控制或扑灭,把损失降到最低。(续上表)第四章 蛋鸡标准化养殖的科学免疫u一、免疫一、免疫 免疫是指用疫苗免疫是指用疫苗( (包括活疫苗或灭活疫包括活疫苗或灭活疫苗苗) )等生物制剂,通过适宜的免疫接种途径等生物制剂,通过适宜的免疫接种途径,使畜禽体内产生对该传染病具有抵抗力,使畜禽体内产生对该传染病具有抵抗力的特异性抗体,从而免受该传染病感染的的特异性抗体,从而免受该传染病感染的过程。过程。

50、u二、常用免疫方法二、常用免疫方法1.滴鼻、点眼、滴口法 将专用稀释液或生理盐水按规定比例稀释疫苗,用专用滴瓶或滴管将稀释好的疫苗液滴入鸡的鼻孔、眼镜或口腔,一般每只鸡滴12滴,疫苗液应自然下滴,不能在疫苗液未完全下滴前人为地提前接触鸡的眼、鼻孔或口腔。并待疫苗液被鸡完全吸入后方可将其放回笼内。 u二、常用免疫方法二、常用免疫方法2.注射法 一般用计量连续注射器按每只鸡所需的剂量在皮下或肌肉注射。一般在颈部皮下、翅膀、肩关节部皮下、胸部皮下或大腿外侧肌肉注射。注射时避免剂量不足或注射到体外。灭活疫苗直接使用,活疫苗使用前需用生理盐水按比例稀释。u二、常用免疫方法二、常用免疫方法3.刺种法 用专

51、用刺种针蘸取稀释好的疫苗液,在鸡的翅膀翼膜内侧刺种,每只鸡刺2个针眼。刺种针蘸取疫苗时必须放到疫苗液中,每蘸取一次只能刺种1只鸡。u二、常用免疫方法二、常用免疫方法4.饮水法 先将鸡群断水23小时(根据鸡舍内的温度确定断水时间,若鸡舍温度过高时可不停水)。将疫苗加到水中,应使用清凉的、不含氯离子的自来水或凉开水,可加入0.2%脱脂奶粉作稳定剂。按鸡的周龄、鸡舍温度来计算每只鸡的饮水量,并确保疫苗在12小时内饮完。 周龄12345成鸡饮水量245101015152020304050单位:毫升u二、常用免疫方法二、常用免疫方法5.喷雾法 用专用的喷雾免疫器对密闭室内的鸡群,喷射经过雾化的疫苗液,鸡

52、群通过呼吸将疫苗吸入呼吸道,以达到免疫的效果。喷雾免疫的疫苗应是可以分别进行1日龄雏鸡喷雾免疫或成鸡喷雾免疫的疫苗。 喷雾免疫仅适应于部分疫苗,不可什么疫苗都用来喷雾免疫。特别是对呼吸道疾病的鸡群不适合进行喷雾免疫。 u二、常用免疫方法二、常用免疫方法 1日龄雏鸡:每1000只喷雾量为250ml,疫苗用蒸馏水或凉开水稀释,使用适用于1日龄雏鸡气雾免疫的喷雾器。将雏鸡盒排成一排,喷嘴在雏鸡上方40cm位置,并与地面呈45。喷雾时应均匀,边喷边走,往返23次将疫苗均匀喷完。喷完后,将雏鸡盒叠起,使雏鸡在盒内停留1530min。喷雾时和喷雾后1520min内关闭鸡舍风机。并保持室内温度在60%左右。

53、 成鸡:每1000只喷雾量为5001000ml,疫苗用蒸馏水或凉开水稀释,使用雾滴符合要求的喷雾器,为了减少应激可将鸡舍的灯和遮光窗帘关闭。喷雾时应均匀,喷嘴在鸡头上方约15cm位置,边喷边走,往返23次将疫苗均匀喷完。喷雾时和喷雾后1520min内关闭鸡舍风机,并保持室内湿度在60%左右。u三、适宜的免疫方法三、适宜的免疫方法 不同的疫苗只有在适宜的免疫途径下才能取得良好的免疫效果。因此,在实践中,一定要首先采用高质量的疫苗、配合科学的免疫程序、选用最佳的免疫接种途径、实施规范的免疫操作程序,在鸡群健康状况良好的情况下才能获得高效的免疫应答。 u三、适宜的免疫方法三、适宜的免疫方法疫苗名称疫

54、苗名称免疫接种方法排序免疫接种方法排序新城疫II系、IV系、传染性支气管炎等弱毒活疫苗点眼(滴鼻)/喷雾/饮水传染性法氏囊炎、禽脑脊髓炎活疫苗饮水/滴口/点眼(滴鼻)传染性喉气管炎、传支H52活疫苗点眼/饮水鸡痘、鸡痘喉炎基因活疫苗翼膜刺种新城疫I系中等毒力活疫苗皮下/肌肉注射/刺种/点眼/饮水支原体活疫苗点眼(滴鼻)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禽流感、减蛋综合症、传染性法氏囊炎、支原体、传染性鼻炎等灭活疫苗以及马立克氏活疫苗皮下/肌肉注射u四、免疫程序四、免疫程序日龄日龄疫苗名称疫苗名称接种方法接种方法参考剂量参考剂量7新城疫(V.H.)+传染性支气管炎(H120)28/86二联活疫苗点眼1羽份14传染性法氏囊炎弱毒活疫苗滴口/饮水1羽份21新(Lasota)+支(H120)二联活疫苗滴口/饮水3羽份28传染性法氏囊炎中毒活疫苗滴口/饮水1.5羽份35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禽流感(H9)三联灭活疫苗皮下注射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