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3《我的第一本书》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1_第1页
初中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3《我的第一本书》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1_第2页
初中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3《我的第一本书》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1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我的第一本书【自研课导学】(晚自习20分钟)自读自悟:我的第一本书,20分钟内完成如下任务: 资料准备:收集作者牛汉的有关资料 ,了解写作背景。 自主积累:积累本文用词生动、准确的语句。自我感悟:理解作者所展示的苦难 生活。【晨读课导学】1齐声朗读词语手册中的字词注音部分两遍。2有感情地自由诵读我的第一本书。3导生(课代表)检查各组朗读情况。【展示课导学】课题:3我的第一本书 作者:牛汉 课时:2课时课型:预展课学习目标:1 识记重点字词,复述课文内容,;2体会重点语句的含义;3、了解第一本书的深刻含 义,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逆堂元素 导学 流程自研自探环节合作探究环节展示提升质疑评价环节总结

2、归纳环节自学指导 程序、要求、时间互动程序 内容、形式、时间展小方案 方案、建议、时间随堂笔记成果记录、知识生成、规律总结初读内容:走进文本,交流与分享展示单兀一:充头一、充实词库。文本整体感知,文章内A两人小对子:对词库容。子间互相讨论字词方案建议:整体学法:1、默读课文,读音与解释。1、选2位同学讲二、围绕这一本书,文中叙述了感知扫除文字障碍。预时2分钟解,其余同学补哪些人物和动物? “我的第一本2、自读课文,理清挑战与冲刺充。书”仅仅指那半本课本吗 ?你还思路。B.四人互助组:2、带领整班同学可以怎样理解?(完成随堂笔记组长主持交流:探齐读,对易错字加一、二、三)讨怎样理解“我的以标注。

3、预时10分钟第一本书”。组长指3、用双色笔在黑研读文本品析语句内容1、感悟情感。 内容2 :美句赏析。 学法:结合课后练 习二,用心感受并导本组组员在文章 找出佳句,并在旁 边作批注,要求每 一位同学都落实到 位。预时5分钟。准备与预展 C八人共同体: 1解决组中组提出 的疑难问题随堂 笔记中的每个题目 力求探讨透彻。2、抽签决定各组的 小方。3、大组长参照展示 方案,分派展示任 务,同时进行组内 预展。大组长带领 成员将形成的展示 方案进行板书规划预时8分钟板上标注。展示单兀二:知内 容建议:先在组内讨 论每部分的内容, 规定每个组员都 必须发表自己的 意见;,切忌精英 展小。展示单兀三:佳

4、句 赏析建议:板书本组选 出的重要语句。带 领大家读一读、品 一品。(联系课后 练习二展示,要求三、作者是怎样描述“第一本书” 的样子的?评析。要求在文中 做批注。(完成随堂笔记 四、五、六) 预时10分钟四、当父亲听说我把那半本书给 了同学时,为什么“深深叹着 气”?结合上下文说说我父亲是 一个怎样的人。五、佳句赏析。(在课文中找出 并作批注)六、情感丰富是本文的主要的特 色,本文除了赞美父子之间的深 情,还赞美了哪些人间真情?在文中找出相应 的句子,并在书中 作批注。) 预时28分钟当堂 反馈1、听写;2、感悟中心。【训练课导学】“日清过关”巩固提升三级达标训练题书写等级: 达成等级:得分

5、、基础题1、 本文作者是位诗人,其散文也有诗意。但本文的诗意不是那种轻飘飘的浪漫的抒情,而是来自对苦难生活的深刻体察和独特感悟。2、解释下列词语。(1)磨磨蹭蹭:(2)翻来覆去:二、发展题忆读书冰心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我自从会认字后不到几年,就开始读书。倒不是4岁时读母亲教给我的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国文教科书第一册的“天, 地,日,月,山,水,土,木”以后的那几册, 而是7岁时开始自己读的“话 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三国演义 。那时我的舅父杨子敬先生每天晚饭后必给我们几个表兄妹讲一段三国演义,我听得津津有味,什么“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真是好听极了,但是他讲了半个

6、钟头,就停下去 干他的公事了。我只好带着对于故事下文的无限悬念,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此后我决定咬了牙拿起一本三国演义来,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了下去,居然越看越懂,虽然 字音都读得不对,比如把“凯”念作“岂”,把“诸”念作“者”之类,因为就只学过那个字一半 部分。谈到三国演义我第一次读到关羽死了,哭了一场,便把书丢下了。第二次再读时,到诸葛 亮死了,又哭了一场,又把书丢下了,最后忘了是什么时候才把全书读到”分久必合”的结局。这时,我同时还看了母亲针线笸箩(P o luo)里常放着的那几本聊斋志异,聊斋故事是短篇的, 可以随时拿起放下,又是文言的,这对于我的作文课很有帮助。因为我的作文老师曾在我

7、的作文本 上,批着“柳州 风骨,长吉清才”的句子,其实我那时还没有读过柳宗元和李贺的文章,只因那时 的作文,都是用文言写的。因为看三国演义引起了我对章回小说的兴趣,对于那部述说“官逼民反”的水浒传大 加欣赏。那部书里着力描写的人物,如林冲一一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回,看了使我气愤填胸!武松、 鲁智深等人,都有其自己极其生动的风格,虽然因为作者要凑成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勉勉强强地 满了一百零八人的数目,我觉得也比没有人物个性的荡寇志强多了。精忠说岳并没有给我留下太大的印象,虽然岳飞是我从小就崇拜的最伟大的爱国英雄。在 此顺便说一句,我酷爱古典诗词,但能够从头背到底的,只有岳武穆的满江红“怒发冲冠”那

8、一首,还有就是李易安的声声慢,她那几个叠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写得十分动人,尤其是以“寻寻觅觅”起头,描写尽了 “若有所失”的无聊情绪。到我11岁时,回到故乡的福州,在我祖父的书桌上看到了林琴南老先生送给他的茶花女遗事,使我对于林译外国小说,有了广泛的兴趣,那时只要我手里有几角钱“就请人去买林译小说来看,这又使我知道了许多外国的人情世故。红楼梦是在我十二三岁时候看的,起初我对它的兴趣并不大,贾宝玉女声女气,林黛玉的 哭哭啼啼都使我厌烦,还是到了中年以后,再拿起这部书看时,才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一个朝代和家庭的兴亡盛衰的滋味。总而言之,统而言之,我这一辈子读到的

9、中外的文艺作品,不能算太少。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 生命中最大的快乐!从读书中我还得到了做人处世的“独立思考”的大道理,这都是从“修身”课 本中所得不到的。我自1986年到日本访问回来后即因伤腿闭门不出,“行万里路”做不到了,“读万卷书”更 是我唯一的消遣。我每天都会得到许多书刊,知道了许多事情,也认识了许多人物。同时,书看多了,我也会挑选,比较。比如说看了精彩的西游记就会丢下烦琐的封神榜,看了人物栩栩如生的水浒传就不会看索然无味的 荡寇志,等等。对于现代的文艺作品, 那些写得朦朦胧胧的, 堆砌了许多华丽的词句的,无病而呻,自作多情的风花雪月的文字,我一看就从脑中抹去,但是那 些满带着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那怕只有几百上千字,也往往使我心动神移,不能自已!书看多了,从中也得到一个体会 :物怕比,人怕比,书也怕比,“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因此,某年的六一国际儿童节,有个儿童刊物要我给儿童写几句指导读书的话,我只写了九个 字,就是: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1、品析加点词语在句中的表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