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白描”展现人物特征_第1页
巧用“白描”展现人物特征_第2页
巧用“白描”展现人物特征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巧用“白描”展现人物特征很多同学写作文,特别是在表现人物时,喜欢对人物采用精雕细刻的、全方位多方面的描写,认为这样才能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 但是往往事与愿违,对人物描写越细,人物形象却越模糊;对人物刻画越多,人物性格却越不鲜明。其实写人不必要面面俱到,只要抓住最突出的一点,采用“白描”的手法,就能把人物写“活” ,把人物活灵活性地呈现出来。白描,就是用朴素、洗练的笔法,将描写对象的主要特征表现出来。 “白描”一词,源于绘画,是指在人物画中,用墨线勾勒,不着颜色,不加渲染的画法。后人将这一技法借用到文章里,成为一种重要的描写方法。这种方法很少用繁复的形容词和修饰语,笔墨淡雅

2、,甚至不着色,但形象鲜明,构图真切,让人一看就能抓住特征。很多有名的大作家都是使用白描手法的高手。比如鲁迅先生,他在孔乙己一文中,这样描写孔乙己的形象: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叫人半懂不懂的。”在这段文字中,没有比喻的修辞,几乎也无过分形容、修饰的词语,只有如实写来,寥寥几笔将一个风烛残年的落魄文人活生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原因就在于这个人物的特征非常突出,非常鲜明,像穿长衫,却又脏又破,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花白胡子

3、,都是乱蓬蓬的,这些都是穷困潦倒又不失体面的读书人的特征。作者抓住这些特征,简单勾勒,就呈现出这个人物的形象,给人以逼真的感觉。再如他的藤野先生一文中: “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 便用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 向学生介绍自己道: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 ”就这么简单的几笔介绍,一个学者的形象就出现在我们的面前。现代散文大家朱自清先生也极擅长使用白描手法来写人。比如他的散文名篇背影即是如此。作者写父亲的背影,全用白描的手法。 作者写作时不借助比喻, 不堆砌辞藻,也不用词语作过分修饰和形容,而以朴实的文字,把当时的情景如实地再现于读者眼前

4、,使别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正如鲁迅先生说, 白描是“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父亲的背影,对于儿子来说,那是司空见惯的,是再熟悉不过的了。但这次作者记写的,却不是平常见到的背影,而是特定场合中使他极为感动的那一个背影,那终生难忘的背影。作者写了当时父亲的体态,穿着打扮,更着力描写了他买桔子时过铁路的情形。 “父亲是一个胖子” “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 。过铁路时,则“蹒跚地走到铁路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买好桔子回来,“过铁道时他先将桔子散放在地

5、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桔子走” 。这里的文字确是传神之笔,勾画出父亲的背影,却并没有过多的形容,也不借助于修饰、陪衬之类的东西,只老老实实写当时的情形,很好地把那感人情景再现于读者眼前。这就是白描的功力。这种文字,乍读起来很平淡,甚至有些拙讷;细细品味,却情真意浓,蕴藏着一股深情。所谓“于平淡中见神奇”(朱德熙评论朱自清散文的话) ,从这段描写背影的文字中可以体会到,同时也能见出朱自清白描的本领。白描手法既然对表现人物如此重要,那么我们在作文中应如何来使用这种手法呢?下面我们结合名家名作及学生例文来作简要剖析。1.使用白描手法,要注意简洁传神白描的特点是简洁传神。它不尚修饰,不施重彩,寥寥几

6、笔就勾勒出事物的轮廓和特点。例如方纪在挥手之间中是这样写人的: “车上跳下一个美国人,戴黑眼镜,叼着纸烟,衣服特别瘦,特别短,这使他显得脸比胸膛宽,腿有上身的两倍长,这就是美国的所谓特使赫尔利了。”三言两语就勾画出了人物模样怪异的身形特征,形象逼真,使人如见其形。又如一篇新来的老师的习作:“瞧,她又急忙忙捧着教材来上课了。她,中溜个儿,身材匀称,圆圆的脸儿,乳白色的流行上衣,深兰色的裤子,用小花手帕扎成一束的秀发和着咔嚓、咔嚓的皮鞋声左右晃动,给你一种干净,利索的印象。 ”小作者写人就采用了白描的手法,对人物只是远远的观看,着墨点也不甚多,但人物的个性特征却很突出,活画出了一个干净、利索的女教

7、师的形象。2.使用白描手法,要注意语言朴实其实,平平常常的叙述,精心独到的语言锤炼,让语言返璞归真,也能以朴实感人。白描手法,即用最朴素最简练的笔墨,不事雕饰,不加烘托,抓住描写对象的特征,如实地勾勒出人物、事物与景物的情态面貌。使用这种手法刻画人物时,我们要紧紧抓住人物所处的特定环境及人物的个性、经历、言行的突出特点,用朴实的语言进行描写,以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如峻青的黎明的河边,对年轻战士小陈的肖像作了如下的描写: “他长得很矮,看样子顶多也不过十八岁。圆的脸,大眼睛,下巴上有一道细长的疤痕,显然是子弹掠过时留下的纪念。”作者将战士小陈的体态特征与战斗中留下的伤痕联结起来描写,以突出表现他

8、的勇敢精神。又如习作雨中的故事 ,这是对一位叔叔的外貌描写:“我喜出望外,抬头一看,一位约30 岁的叔叔,身着雨衣,脚穿皮鞋,长长的脸上,有许多小疙瘩,眼睛显得过小,脸皮十分粗糙。”这段描写,用词简洁,语言质朴,没有什么华丽的形容词和修饰语,没对外貌作过细地刻画,却抓住了人物的主要特征: “长长的脸上,有许多小疙瘩,眼睛显得过小,脸皮十分粗糙。 ”勾画出其其貌不扬的形象特点。3.使用白描手法,要注意凸现主体许多经典作品,往往淡化写背景,而着力于描写人物,通过抓住人物特征对人物进行肖像描写或对人物简短对话的呈现,将人物的性格凸现出来。 藤野先生一文就是很好的例子:“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

9、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 实在标致极了。 ”在这段文字中, 作者用白描手法,抓住盘辫子的细节,几笔勾勒,揭示出了这些留学生既要赶时髦,又和清王朝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思想本质。以樱花烂漫的美丽景色,反衬清国留学生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着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的丑态。将反语的手法( “实在标致极了”)、夸张的手法( “形成了一座富士山” )、比喻的手法(“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 )整合起来取得无比辛辣

10、的讽刺效果。通过这些文字,我们仿佛听见鲁迅先生在满怀悲愤的大声呐喊:你们这帮腐败无能的清王朝洋务留学生!你们怎能置黑暗沉沉、生灵涂炭的祖国于不顾,整天享乐,不学无术!你们怎能不知羞耻地卖弄那载着民族压迫的大辫子呢!字里行间,先生那颗疾恶如仇的拳拳报国之心已呼之欲出。又如学生习作摊主 :“摊主是一位四十开外的中年人,他黧黑的面孔,两道浓眉,一对大眼睛凹进眼眶,嘴里一口结实的牙齿,好像能把嘴里的鞋钉咬断。他身上老是穿着一件很旧的中山装,一双又黑又粗的手上长满了老茧。”这里勾勒的是一位修鞋匠的肖像,运用的是白描的手法。 “黧黑的面孔”“两道浓眉” “眼睛凹进眼眶” “结实的牙齿” ,简要传神的几十个

11、字,写出这个长年在户外工作的修鞋匠的外貌特征,尤其是“好像能把嘴里的鞋钉咬断”这句既形象地表现出他的牙齿结实的特点,又勾起我们的想象,嘴里咬住鞋钉不是一位老鞋匠的惯常举动吗?这段话虽然还不是那样的细致丰满,却抓住了人物特征的关键之处,给人以鲜明的印象,显示出白描勾勒的妙处。学生佳作 变刘永军新城区的某个繁华小区内的住房都是两户一排,两户一排。老刘住在第二排的右边,他是从事“爬格子”工作的,妻子、女儿一家三口。墙那边,听说是什么局长。老刘家种着些豆角,而墙那边也长着些丝瓜。豆角藤顺墙蔓过去,瓜秧沿墙爬过来。绿油油的豆角,长条长条的丝瓜,长得讨人喜欢。局长家三天两日,来客络绎不绝。到晚上,局长家灯

12、火辉煌,宾朋满座;而老刘家,冷冷清清,“一盏灯漂白了四壁”。初做邻居时,见面也打打招呼,道个好。后来,局长便把招呼给免了。对老刘的招呼,只是很高傲地点下头,再后来,这点动作也没有,如同一个面无表情的蜡像。老刘心里感叹着: “我曾尝试着接近别人,无奈别人看不起我们这些小知识分子啊! ”于是两家都不去管那些爬过墙头的豆瓜,一任它们长着。这样的生活也是照过。一天,市检查局来了两个人直接到了隔壁的局长家,听说局长出事了,后来有传言说是因为贪污还是什么的,随即局长也搬出了这个小院。接着新局长家搬进来了。老刘心里说:“我不会再去和局长家尝试交往了,还不是一样,把我们的热脸贴在人家当官的凉屁股上!”于是老刘

13、的招呼也成了往事。一个清静的周日午后,老刘正在家构思他的散文,这时女儿兴冲冲地跑进门来, 手里拿着一个大红苹果。 “谁给的?”老刘问。“邻居的老伯伯给的。 ”“怎么能随便要人家东西,说谢谢了吗?” “说了,老伯伯可喜欢我咧!”老刘心想:“还不是刚来热乎乎,到后来冷冰冰!”通过对新邻居的多日观察,老刘却发现这个新搬来的邻居与以前的邻居有很大的不同,老刘看到,新局长早上骑自行车上班,下班自行车相伴,偶尔来几个客人,却从没有灯火辉煌、杯盘相碰的繁华。老刘心里的防范有所松动。又过了没几天,老刘接女儿放学时,发现不知什么时候女儿换了一个新书包。“嗬,这么漂亮, 谁买的,是妈妈吗?”“不是,老伯伯送我的,

14、他说改天要来我们家做客呢! ”晚上,老刘未眠,他在想:我是否也该尝试着接近别人?你说还真奇怪,老刘第二天起得特别早,这一天他打破了早读的习惯, 开始到院子里摘起豆角和丝瓜来。 他想:“将人家的瓜送回去,摘些豆角给人家尝尝鲜。 ”走到门口,只见邻居那位鼻梁上架着一副黑框眼镜的局长也正笑呵呵地走过来,手里提着一兜瓜和豆。“多好的豆! ”局长说,“我早想尝尝鲜了。 来了好几天,我想邻居嘛,应该有所来往,我、你,还有其他人,谁不想和睦相处?这不,我就到你们家,咱们订个协定: 种瓜得豆,种豆得瓜 。欢迎吗?” “欢迎,欢迎,那当然行,那当然行!”老刘连声说道。 傍晚,各家的院子里就都飘出了瓜、豆的清香。

15、日子还是像以前那样过,小区里的小院依旧是那个小院,只是现在豆蔓和瓜秧长得更绿更繁,而且缠绕在了一起。点评 这篇文章有很多亮点,其中之一就是运用白描的手法刻画人物,着墨不多,但却简洁传神,栩栩如生。如写第一位局长 “对老刘的招呼, 只是很高傲地点下头, 再后来,这点动作也没有,如同一个面无表情的蜡像” 。这里“高傲地点下头”“面无表情的蜡像”虽是墨线勾勒,不加渲染,但却把一个自高自大,脱离群众的贪官形象刻画的精彩绝伦,入木三分。作者写第二位局长用笔更为传神“那位鼻梁上架着一副黑框眼镜的局长也正笑呵呵地走过来” ,“鼻梁上架着一副黑框眼镜” 显示出这位局长是位知识型人才, “笑呵呵”一语更是与第一位局长形成鲜明对比,凸现出这位局长亲民爱民的良好作风。虽用笔不多,但却一语传神,显示出作者非凡的文字功力。 另外本文语言上有鲜明的特色。 开头的“爬格子”是指从事写作的熟语, “一盏灯漂白了四壁”多么简洁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老刘家的冷清,没有宾朋来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