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大纲一、基本概况课程名称:自然地理学 (Physical geography)课程代码: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学时/学分:50/3.0需预修课程:无适用专业:适用环境、生态、地理信息等专业的本科教学课程简介自然地理学课程起着先行课、基础课的作用,既担负着向学生介绍自然地理学在地理科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任务,也担负着阐述自然地理学的特征,并且适当介绍地貌学、气候学、水文地理学、植物地理学、土壤地理学等分支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的任务。同时还必须帮助学生从表面上看起来杂乱无章的知识堆砌中跳出来,认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认识一个自然要素的变化可能使其他要素甚至整个自然地理环境也
2、随之发生相应变化,从而建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以及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观念。二、教学目标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达到以下要求:1.理论、知识目标:理解地球和地壳基本知识,掌握气候、水文、地貌、土壤和生物的特征,及其在自然地理环境中的地位和相互作用。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确立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理念,以综合视角观察和认识自然,进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三、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绪论(讲课2学时)教学内容: 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分科,自然地理学的任务,自然地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教学要求: 了解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明确自然地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本章重点、难点: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
3、任务,及其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第一章 地球(讲课6学时)教学内容:1.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地球所处的宇宙的概况,太阳系的概貌;太阳系中九大行星、小行星、彗星、流星及行星际物质的基本特征。2. 地球的运动;地球自转运动的特征及其地理意义,地球公转运动的特征及其地理意义。3. 地球的圈层构造及表面的基本形态和特征;地球的外部结构(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的主要特征,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及基本特征);地球的内部结构(地壳、地幔和地核的物质组成)。教学要求:1. 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的概况、太阳系的基本特征,明确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2. 掌握地球自转运动和公转运动的特征,并明确其各自的地理意义;3. 掌握地球
4、的内部圈层构造和外部圈层构造的组成特征,了解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及基本特征。本章重点、难点:地球自传和公转的特征和意义;地球的内部和外部圈层构造特征。第二章 地壳(讲课6学时)教学内容:1. 地壳的组成物质;矿物及物化性质(矿物概念,解理、硬度、颜色、条痕、光泽,与盐酸的反应);主要造岩矿物(石英、长石、云母、普通角闪石、普通辉石、橄榄石);岩浆活动及岩浆岩;沉积作用及沉积岩;变质作用及变质岩。2. 构造运动与地质构造;构造运动的概念,构造运动的特点及基本形式(普遍性、永恒性、缓慢性、方向性,周期性;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构造运动与岩相、建造和地层接触关系(岩相分析海侵和海退层位,岩层接触关系整
5、合接触、平行不整合、角度不整合接触);主要的地质构造 水平构造、倾斜构造(岩层的产状走向、倾向和倾角)、褶皱构造(褶曲要素及基本形式)和断裂构造(节理及分类、断层分类及断层的组合形态)。3. 大地构造学说简介;槽台说(槽台说的主要观点,地槽地台区的特征及褶皱带、地槽建造);大陆漂移及证据(大陆漂移要点、地质证据、古生物证据、气候证据、计算机模拟、极移曲线);海底扩张及证据(海底扩张要点、古地磁、磁异常条带、海底地层年代及分布);板块构造说(六大板块,板块边界类型海岭、海沟、转换断层、地缝合线)。4. 火山与地震;火山的类型及分布,火山地貌的常见形式,地震的类型及地震分布。5. 地壳的演化史;地
6、质年代及各代地史简述(前古生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教学要求:1. 了解地壳的化学成分,掌握矿物及其基本特征、主要的造岩矿物,掌握岩石的类型特征及其岩石的成岩作用;2. 掌握构造运动的概念、构造运动的特点及基本形式,主要的地质构造类型及其特征,了解构造运动与岩相、建造和地层接触关系;3. 了解槽台说,板块构造说的主要观点,掌握六大板块及板块边界类型特征;4. 了解火山与地震的类型及火山地貌的常见形式,掌握火山与地震的分布;5. 了解地质年代,了解各代地壳演化历史及其主要特征。本章重点、难点:地壳的化学成分;矿物及其基本特征;岩石的类型特征及其岩石的成岩作用;构造运动的概念、特点及基本形式
7、;了解构造运动与岩相、建造和地层接触关系;板块构造说;火山与地震的类型与分布;各代地壳演化历史及其主要特征。第三章 大气和气候(讲课8学时)教学内容:1. 大气的组成和热能;大气的成分(干洁空气,水汽);大气的结构(大气质量,大气压力,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电离层、散逸层,标准大气);大气的热能(太阳辐射,大气能量及保温效应,地球表层的长波辐射、地球表层的辐射平衡);大气温度(气温的变化,垂直分布)。2. 大气的水分和降水;大气湿度(水汽压和饱和水汽压,绝对湿度和相对湿度,露点温度,湿度的变化与分布);蒸发和凝结(蒸发及其影响因素,凝结和凝结条件);水气凝结现象(露与霜,雾淞和雨淞,雾及主要
8、类型,云及主要类型);大气降水(降水形成,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台风雨,降水时间变化,降水分布)。3. 大气运动和天气系统;大气水平运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球偏向力,惯性离心力,地转风,梯度风,风随高度的变化);大气环流的模式(全球环流、季风环流、局地环流);主要的天气系统(气团和锋、气旋和反气旋)。4. 气候的形成和变化;气候和气候系统;气候成因(辐射因子,环流因子,地理因子);气候带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特征(低纬度气候,中纬度气候,高纬度气候);气候的变化及其原因(古近气候变化,天文原因,地文原因,未来气候变化)。教学要求:1. 了解大气的组成成分,掌握大气的结构、热能和大气温度的分布变化
9、特点;2. 了解大气湿度及其变化,掌握蒸发及其影响因素;了解水气凝结和凝结现象,掌握大气降水的类型、分布和变化;3. 大气运动的驱动力,掌握大气环流的模式及常见天气系统的主要特征;4. 了解气候系统及气候的变化,掌握气候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了解气候带的划分,掌握主要的气候类型及其特征。本章重点、难点:大气的组成成分、结构;热能和大气温度的分布变化特点;大气湿度及其变化;水气凝结;大气降水的类型、分布和变化;大气环流的模式及常见天气系统的主要特征;主要的气候类型及其特征。第四章 海洋和陆地水(讲课6学时)教学内容:1. 地球水循环与水量平衡;地球上水的分布特点;地球上的水循环(大循环和小循环);
10、水量平衡公式。2. 海洋;海洋水的性质(化学组成、盐度、温度和密度、水色和透明度);海洋波浪(波浪要素、波浪类型);洋流(主要类型、世界大洋表层环流系统);潮汐(潮汐与引潮力、潮流);海洋资源和海洋环境保护。3. 河流;河流的水情要素(水位、流速、流量、泥沙);河流的补给(雨水、融水、地下水、湖泊沼泽水);河川径流(径流形成、径流特征值、径流的变化)。4. 地下水;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地下水的总矿化度和硬度;地下水形成(岩石的水理性质、隔水层与含水层);地下水按埋藏条件的类型及特征(上层滞水、潜水、承压水、泉)。教学要求:1. 了解地球上水的分布特点,掌握水循环的概念,了解全球水量平衡
11、方程;2. 了解海水的性质及海洋资源和海洋环境的保护,掌握主要海水运动的基本特征;3. 了解河川径流的形成和变化,掌握河流的水情要素及河流补给的主要类型及其特征,了解我国河流的分类;4. 了解地下水形成及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掌握地下水的类型特征。本章重点、难点:地球上水的分布特点;水循环的概念;海水的性质;海水运动的基本特征;河川径流的形成和变化;河流的水情要素;地下水形成及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第五章 地貌(讲课10学时)教学内容:1. 地貌成因与地貌类型;地貌的成因(构造运动与地貌,地貌形成的气候因素,岩性与地貌);基本的地貌类型(山地,平原);地貌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2.
12、风化作用与块体运动;风化作用的类型(物理、化学、生物风化);风化壳的基本类型、特征及其分布;块体运动与重力地貌(崩塌地貌及其特征、滑坡地貌及其特征、重力地貌灾害防治)。3. 流水地貌;河流流水作用(流水的下切侵蚀、侵蚀基准面、流水的侧蚀、流水的搬运和沉积;河流发育(河谷的发育过程、河床与河漫滩、洪积扇、冲积平原和三角洲);河流阶地(阶地的成因,侵蚀阶地、堆积阶地、基座阶地的特征);流域水系特征(树枝状、格状、平行状、放射状、环状、向心状、网状、倒勾状);河谷的类型与河流袭夺。4. 岩溶地貌;岩溶作用的化学过程及影响岩溶作用的因素(气候、生物、地质);地表岩溶地貌(溶沟和石芽、溶斗和落水洞、溶蚀
13、洼地和坡立谷、峰丛峰林和孤峰);地下岩溶地貌(溶洞地貌、地下河);岩溶地貌的发育过程与地域分异。5. 冰川与冰缘地貌;冰川作用(冰川的运动,冰川的侵蚀、搬运和堆积);冰蚀地貌(冰斗、角峰和刃脊,冰川谷,羊背石);冰碛地貌(冰碛丘陵,侧碛堤,终碛堤、鼓丘)。6. 风沙地貌与黄土地貌;风沙作用(风蚀作用、搬运作用和风积作用);风蚀地貌(石窝、风蚀蘑菇和风蚀柱、雅丹、风蚀谷和风蚀残丘、风蚀洼地);风积地貌(沙堆、新月型沙丘、纵向沙垄);黄土与黄土地貌(黄土,黄土类型及特性,黄土成因,沟谷地貌纹沟和细沟,切沟和冲沟,河沟;沟间地貌塬、梁、峁;潜蚀地貌黄土陷穴、黄土柱)。7. 海岸地貌;海岸侵蚀地貌(海
14、蚀穴、海蚀崖、海蚀洞、海蚀台);海岸堆积地貌(水下堆积阶地.水下沙坝);发育的因素(波浪作用、潮汐作用、风力作用、河流作用、生物作用、海平面变动和地壳运动的影响);海岸类型(基岩海岸,沙质海岸,淤泥质海岸,生物海岸及经济价值)。教学要求:1. 了解地貌的成因及基本的地貌类型,理解地貌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2. 了解风化作用的类型,掌握风化壳及风化壳的基本特征,了解崩塌地貌和滑坡地貌及其基本特征,防治;3. 了解河流流水的作用及河流发育、河谷的类型、流域水系特征,掌握河流阶地的成因及其基本特征;4. 了解岩溶作用的化学过程及影响岩溶作用的因素,掌握岩溶地貌的主要类型,了解岩溶地貌的发育过程及地域分
15、异;5. 了解冰川作用,掌握冰川地貌的主要类型,了解冰缘地貌的形成;6. 了解风蚀作用、搬运作用和风积作用的特点,掌握风蚀地貌和风积地貌的主要类型,了解黄土及黄土的类型特征,掌握黄土地貌的主要类型;7. 掌握海岸地貌的主要类型,海岸类型及其意义。本章重点、难点:地貌的成因及基本的地貌类型;风化作用的类型;崩塌地貌和滑坡地貌及其基本特征;河流发育、河谷的类型、流域水系特征;岩溶作用的化学过程及影响岩溶作用的因素;岩溶地貌的发育过程;冰川作用;冰缘地貌的形成;风蚀作用、搬运作用和风积作用的特点;握风蚀地貌和风积地貌;黄土地貌;海岸地貌。第六章 土壤(讲课4学时)教学内容:1. 土壤基本性质;土壤概
16、念(土壤及土壤属性,土壤肥力);土壤形态(土壤剖面有机质层、淋溶层、淀积层、母质层;土壤外部特征颜色、干湿度、孔隙状况、紧实度、新生体、侵入体);土壤组成(土壤原生和次生矿物,非特异性有机质和特异性有机质,矿质化作用腐殖化作用、影响有机质转化的因素);土壤性质(土壤质地与结构,土壤比重、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度、黏结性、可塑性,土壤溶液的酸碱性、土壤溶液的缓冲作用、氧化还原电位、土壤胶体、土壤离子交换)。2. 土壤的发育;土壤形成(形成因素,土壤形成学说,土壤与成土因素的关系);土壤发生过程(物质的地质大循环与生物小循环,原始成土过程、腐殖质化过程、灰化过程、粘化过程、富铝化过程、盐碱化过程、泥炭
17、化过程、潜育化过程、潴育化过程及白浆化过程);土壤演化(土壤个体发育,土壤系统发育 ,土壤演替)。3. 土壤类型及土壤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土壤分类及空间分布(分类系统介绍,土壤分布与地理环境关系,土壤水平分布及垂直分布(纬度地带性、干湿度地带性,土壤垂直带镨);主要的土壤类型(人为土、铁铝土、干旱土、盐成土、潜育土、淋溶土、新成土);土壤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土壤资源,土壤资源开发利用问题,合理利用保护原则)。教学要求:1. 掌握土壤的各种基本属性,要求认识土壤剖面;2. 了解土壤与母质关系,掌握土壤的形成过程;3. 了解土壤的分布特征,掌握主要的土壤类型,土壤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原则措施。
18、本章重点、难点:土壤的各种基本属性;土壤剖面;土壤与母质关系;掌握土壤的形成过程;土壤的分布特征;主要的土壤类型。第七章 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讲课6学时)教学内容:1. 地球上的生物界;生物分类系统(界、门、纲、目、科、属、种);生物发展阶段(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植物界,真菌界,动物界);生物与环境(光与生物,温度与生物,水与生物,空气与生物,土壤与生物)。2. 生物群落;种群特征(种群 ,种群数量和密度,种群个体水平分布,出生率与死亡率,种群增长,种群关系);生物群落(生物群落的概念,形态与结构,群落环境,群落演替,群落分类)。3. 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生物圈与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的结构食物链、营养级,生态系统功能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主要生态系统分类(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 ,北方针叶林,温带草原,荒漠);生态平衡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概念、价值、全球生物多样性概况及受威胁,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教学要求:1. 掌握生物分类系统,认识生物与环境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红岩名著考试题及答案
- 项目建设管理体系试题及答案
- 财务bp面试试题及答案
-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题(1617学年)
- 英语市场竞争情境与应对策略试题及答案
- 小学数字化项目建设方案详细
- 烟花爆竹培训试题及答案
- 诊断学黄疸试题及答案
- 铁道概论试题及答案大一
- 自然拼读测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广东省高考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
- 文艺学名著导读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子女抚养协议合同模板
- 健康证记录表-自动提示过期功能
- 四川省2024年中考生物试卷十二套合卷【附答案】
- 广东省专业技术人员申报专业技术资格评前公示情况表
- “新课程”“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学科教学变革
- 教育质量评价模型与算法研究
- 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二六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数学试题
- 国家开放大学-法学专业-2023年秋季《法律文化》形成性考核作业答案
- VR全景图片拍摄与漫游 习题及答案 尹敬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