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三语文教案:咬文嚼字【教学目的】:1. 分析评价课文的观点。2. 从课文内容和写法上获得一些启示。3. 了解咬文嚼字的基本方法和作用。【教学重点】:分析评价课文的观点。【教学难点】:写作技巧(将简单的内容表现得摇曳多姿)。【教学方法】:评价讨论法。【课时安排】: 2 课时第一课时一 . 介绍作者 :朱光潜,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笔名孟石、孟实,安徽桐城 人。 1916 年考入武昌高等师范学校中文系,次年进入香港大学,主 攻教育学; 1922 年毕业后,在上海中国公学和浙江上虞春晖中学任 教; 1925 年入英国爱丁堡大学学习; 1929 年毕业,转入伦敦大学, 以论文悲剧心理学获文学博士学
2、位; 1933 年回国。回国前的主 要代表作文艺心理学诗论,开华人美学研究的先锋。解放后,他一直是北大教授。其所著西方美学史是中国第一 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迄今无人敢代他的地位,无作品敢 代替此书。他早年就读爱丁堡大学时写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是民 国时期出版业的一大景观。 *中,他蹲在牛棚里翻译了百万言的黑格尔 的美学。朱光潜脚踏着中西文化,穿越 20 世纪,与苦难中奋斗的中国一 同走过从前。他的一生是一部浅近而深奥的大书。我们对他的理解,只限于现在阅读的咬文嚼字,相信通过今天的阅读,同学们一定 回收益匪浅。二 . 思考问题(读书),教师板书字词。1. 第一个实例,“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
3、”,“你这没有骨气的文 人”,两句话有什么差别?你得到什么启示?2. 读史记的原句和王若虚的改句,想想原句和改句意味有什 么不同?哪一句好?你有什么心得体会?3. 先想想“僧推月下门”好,还是“僧敲月下门”好?再读课文 的分析,你从中又得出什么感想?三 . 字、词 (学生看书思考间隙,教师板书)。1. 选出注音无误的一项( D )A 下乘( cheng ) 岑寂( cen ) 付梓( zi ) 锱铢( zizhu )B 没镞( mozu ) 咬文嚼字( jiao ) 咀嚼( jue ) 嚼舌 ( jiao )C 蕴藉( yun ) 累积( lei ) 憎恶( zengwu ) 便宜( pian
4、yi )D 尺牍( du ) 灞桥( ba ) 剥啄( zhuo ) 清沁肺腑( qing )2. 下列解释有误的是( B )A 援引:引用 不求甚解:很深刻 咬文嚼字:比喻斟酌B 尺牍:书信 一川烟草:一片平地 付梓:刻字C 蕴藉:含蓄 拘礼:限制 游离:不确定的3. 辨析词语: 斤斤计较锱铢必报 顺畅通畅 简洁简练四 . 解题:“咬文嚼字”的“嚼”是斟酌的意思,这个成语的含义是:形 容过度推敲字句。形容掉书袋或买弄才学。谓不重视实质,只在 某些字句上纠缠,或强词夺理。题目的含义则是:对文学作品的语言 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态度,只有这样,才能逐渐达到艺术的完 美。五 . 解答思考题,并分
5、析课文。(一)分析第一层( 1 、 2 段):更替文字意味不同。1. 用“这”和“是”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什么区别?有什么 启示? 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语气坚决。 六个“你这”。一一感情强烈。t启示:A.思想感情不同 “你是个好小子。”一一表假定语气。 “你有革命家的风度”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t启示:B.结构不同,不合逻辑t启示:C.连郭沫若用好一个字也颇费周折,说明用好语言文 字很不简单,一定要细细品味,要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态度。2. 作者列举改字不当之例,常常用怎样的写作方式?作用何在?对比;正误比较分析,使之更有说服力。3. 所句举例子的共同点是什么?给我们怎样的启示?例子来
6、源于名家名篇。启示:要注意资料的积累、梳理。本文的 材料丰富,无论是记忆中的,还是资料中的,都得有资料。如文中的 红楼梦、水浒、屈原、史记等。积累知识的方式: 笔记、卡片、索引等。(二)分析第二层( 3 、 4 段):说明文字一增一减意味不同1. 为什么我们在咬文嚼字时,非这样锱铢必较不可?文字上的推敲,就是思想感情上的推敲,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 松的谨严。2. 修改后的句子为什么不好?给你怎样的启示? 原文“草中石,以为虎”并非“见草中有虎”。原文“视之, 石也”有发现错误而惊讶之意。原文“终不能复入石矣”有失望而 放弃得很斩截之意。总之,说明文字一增一减,这表面形式的变化, 就引起所表达的
7、思想感情的变化。启示:我们咬文嚼字也要有思路,或由表及里,或由此及彼,这 样品味才能到位。3. 由此例改文得到怎样的启示?修改作文是推敲字是否恰当地表情达意。(三)分析第三层( 5 段):不同的字眼不同的意境。1. 用“推”或用“敲”各自不同的意境是什么?推步月归寺冷寂场合敲月夜访友热闹场合2. 世人与钱钟书就“推敲”的用法是否一致?你从中得到怎样的 启示?A. 世人认为“敲”字好,有动作、形象,有声音。B. 钱钟书不迷信,不盲从,独抒新见。他认为哪一种境界是诗人 当时所要说的而且与全诗调和的就用哪一个字。启示:品味语言要独立思考,只要言之成理(合情合理)就行。3. 与前面例比较,此事例从什么
8、角度要求咬文嚼字?从文字表达的意境。总之反复强调: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 强调语言是跟着思想感情走的,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意境。 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感情上的推敲。六 . 总结 :第一部分举三个例子说明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 系。第二课时一 . 复习第一部分的写作特点 :即举事例,讲道理。不举例子,道理是空的;例子不典型,道理 也不到位;例子解说不好,道理也讲不好;例子不充分,道理也不充 分。本文例多,又分析精辟,令人心悦诚服。例子是具体的,具体的例子能够给人以丰富的启发。二 . 分析第二部分:讲文字联想意义的使用,有正负两面 。1. 文字联想意义的使用有两种情况,请各用
9、一个成语概括。A. 正面:点石成金。 B. 负面:陈词滥调。2. 什么叫直指的意义?什么叫联想的意义?各有什么特点?各用 什么修辞格?(略)3. 科学的文字与文学的文字的区别是什么?(略)4. 合情合理的想象,“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两句 诗,回答问题: 诗中人物所处的环境是(夜晚,月影朦胧,山间泉水旁) 诗中人物所实行的活动是(品茶,赏月) 诗中表达的是诗人(独处清净,安享自然,怡然自乐)的情趣。 这两句诗使用了(比喻,对偶)的修辞。5. “联想起于习惯,习惯老是欢喜走熟路”一句可否变换分句顺 序?为什么?不行。前句与“联想”衔接,后句与“熟路”衔接。换后,就不 衔接连贯了。6. 作者举从前做诗文的人的例子,其意图何在? 表明他们的套语滥调根本与文艺无缘。7. 产生“套板反应”的弊端表现在哪些方面?作者无创作动机。读者无新鲜真切的情趣。8. 作者认为人们为什么容易产生“套板反应”?怎样才能克服 “套板反应”?套板较省力(人生来有惰性);遇事往深一层想。9. 最后一段文字中有哪些值得你吸收的东西?A. 使用文字应有谨严的精神。 .B. 必须勤奋。 C. 推陈出新, 时时求思想感情和语言的精练相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心理咨询师(初级)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供应链管理师(中级)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商铺租赁合同续签补充协议2025年修订版
- 商铺租赁2025年消防安全协议
- 第二课小红书带货之流量分发2
- 全职员工2025年岗位变动合同协议
- 旅行社导游服务合同协议2025
- 2025年绩效数据收集与分析考试试题及答案
- 多肉种苗授权合同范本
- 国内租赁挖机合同范本
- 创新驱动发展:江苏省高技术产业创新模式与发展路径研究
- 钢轨保护技术课件
- 2025至2030电力系统模拟器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不良资产知识课件
- 口腔科误吸误吞风险防控体系
- 非标自动化公司技术部管理制度
- 科学认识天气知到智慧树期末考试答案题库2025年中国海洋大学
- 《上市公司合规要素》课件
- 防撞柱安装合同协议
- 2024年浙江省选调生考试《申论》真题及答案
- 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