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中国文明的起源_第1页
第一讲 中国文明的起源_第2页
第一讲 中国文明的起源_第3页
第一讲 中国文明的起源_第4页
第一讲 中国文明的起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周口店北京猿人周口店北京猿人周口店北京猿人周口店北京猿人周口店北京猿人周口店北京猿人 选题缘由 我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经历了五个阶段,20年代除到40年代末是初创阶段, 50年代到60年代初期是承前启后的阶段,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是蓬勃发展 的阶段,80年代是硕果累累丰收的十年,90年代到现在是走向成熟、继续发 展的阶段。 在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学发展历程中,居首要地位的事件无疑是 北京人的发现。北京人遗址的发掘和研究是第一和第二阶段工作的中心,它 奠定了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的基础,其研究成果和所使用的方法技术对后来 的工作影响很大,当下运用新的理论方法对其进行研究的工作仍在继续。 旧石器时代考

2、古相对于其后各考古阶段是比较枯燥乏味的,要取得一些成果 往往要穷毕生之力,所以很多人在涉猎考古时刻意规避这一环。鉴于北京猿 人的重要地位,故以之为题,以北京猿人相关材料为主,同时介绍我国旧石 器时代考古的一些基本研究工作,使大家对我国旧石器时代的面貌有所了解。 北京猿人遗址(周口店第一地点)的发现发掘北京猿人遗址(周口店第一地点)的发现发掘 1921安特生等发现北京猿人遗址的洞穴堆积;1921、1923斯丹斯基两次试掘 1927起,中国地质调查所组织开始正式发掘 1928发现大量大量哺乳动物化石和直立人化石 1929发现第一个头盖骨,并开始注意到堆积中的人工用火痕迹和石制品 1931发现大量石

3、制品,烧骨、灰烬等,对灰土的化学分析使北京人的用火能 力得到确认 1932开始采用探沟与探方结合的水平发掘法,并对北京人石器工业的特点作 初步总结 1933年同时发掘周口店第一地点、第十五地点和山顶洞,均有丰富发现; 1934年出版了周口店工作第一本综合性研究报告中国猿人史要;开始采 用“打格分方法”进行发掘 1936连续发现三个直立人头盖骨 1937发掘工作停止 19491960恢复发掘,发现直立人化石、石制品、用火遗迹 周口店第一地点堆积的地层划分周口店第一地点堆积的地层划分 周口店第一地点是洞穴堆积,堆积物厚40米以上。上部含化石的堆积达34米, 可分为十三层。堆积主要有洞穴坍塌的石灰岩

4、碎块和流水带入洞内的黏土、 粉砂等残积物构成。 第1-3层为含化石的角砾岩层。第1-2层厚约4米,发现石制品很少。第三 层厚约3米,有直立人化石,亦有丰富石制品及用火痕迹。 第4层为灰烬层,由杂色灰土堆积形成,含烧骨、烧石、石制品。厚度约 为6米。 第5层为厚1米左右的黑色硬灰层,很少的石制品与人类化石 第6层为含化石的角砾砂层,厚约5米,含有丰富的石制品、烧骨、烧石 及人类化石 第7层为厚约2米得深灰色的松砂层,含动物化石较多,而人类化石和石 制品却很少,说明堆积形成期间不宜人类居住活动 第8、9层是含丰富化石的角砾岩层,厚约6米,为下文化层 第10层上部为含化石的红色土层,下部为薄灰层,动

5、物化石较多,人类 化石和石制品较少 第11-13层是整个堆积的下部,发现的石制品与化石都很少 重要收获重要收获 数量众多的直立人化石北京猿人的体质特征 1、 化石材料:从1921到1966,总计在周口店先后发掘出猿人化石材料共有 头盖骨6个、头骨碎片14块、下颌骨15块、股骨7段、胫骨一段、肱骨3段、 锁骨1段、月骨一块、牙齿153枚,代表40多个个体。 2、北京猿人的体质特征: 脑量较小,平均为1075毫升;头骨高度远低于现代人,前额低平,头骨 上窄下宽,最宽处在耳孔稍上方,骨壁较厚;眶上圆枕粗壮,向前突出,并 且左右互相连接,枕骨上有发达的枕骨圆枕;下颌骨特别发达,有下颌圆枕; 吻部突出,

6、缺乏下颏;颅顶正中有明显的矢状脊。 牙齿较现代人大,呈铲形;宽鼻子;面孔低而扁平 下肢骨已基本具有现代人的特征,上肢又比下肢进步,而头骨却保留了 较多的原始性质,说明北京人身体各部分的进化速度并不一致。 石制品北京人石器工业的特点: 1、石制品的原料 北京猿人遗址发现的石制品数以万计,主要的石器原料有脉石英、砂岩、水 晶、燧石,其中脉石英约占88.8%,水晶和砂岩约各占4.8%、2.6%,燧石约占 2.4% 2、 石器的类型、组合 石器分为刮削器、尖状器、砍砸器、石锥、雕刻器和石球等,还有许多制造 石器的工具如石砧、砸击石锤、锤击石锤等。刮削器数量最多,占75%,形体较 小。尖状器次多,约占1

7、4%,器形也较小。石锥的加工方式与用途与尖状器相似, 形体一般比尖状器更小,与尖状器不同的是尖部修理出有转折的肩。雕刻器形体 较小,数量也少。砍砸器约占总数的5.4%,为大型石器,另一类大型石器为石 球,数量少。 3、石器加工方法 打片方法有砸击法、锤击法与碰砧法。广泛使用砸击法,有大量的砸击石片 和石核,这主要是由于大量使用劣质的脉石英原料之故。锤击法使用也较多,主 要用于加工燧石及砂岩。碰砧法多用于生产砂岩大石片。经过修理的石器数量与 比例都明显增加,修理以锤击法为主。 4、北京猿人遗址石器工业的特点 典型的小石器工业;对原料的选择性加强,针对不同的原料采用不同的加 工技术;刮削器与尖状器

8、在石器组合中占主导地位。 洞穴遗址由洞穴堆积中的化石及文化遗物 的而知人类使用洞穴的情况 人类使用此洞穴的第一阶段形成了13-8层的堆积。第一阶段堆积中的文 化遗物说明最早的洞穴居住者是鬣狗,其后人类才成为洞穴的主要居民。第 8-9层下文化层形成时期,气候适宜,人类活动频繁,遗物较多 第二阶段的堆积包括6-7层的堆积。第7层只有少量的石制品及人化石, 说明此时人类很少在洞内活动。从第6层的底部开始,人类的活动明显增多, 留下数量较多的文化遗物及化石,但到上部由于洞顶的坍塌,人类再次离开 洞穴。 第三阶段的堆积为第1-5层。第6层上部的洞顶坍塌形成之后,人类又较 多的使用该洞穴,因而留下了上文化

9、层的巨厚堆积。 早期人类使用周口店第一地点的第一阶段为距今50-40万年,第二阶段为 距今40-30万年,第三阶段为30-20万年 用火遗迹 周口店第一地点的洞穴堆积中,发现有紫荆木炭、灰烬层及烧过的 土块、石块、骨头和朴树籽等。巴黎博物馆矿物研究室和北京协和医 院药物学系分析说明北京猿人时期已有某种形式的用火行动。 动物化石 动物化石的大量发现为遗址时代的说明和早期人类生存环境提供了 重要信息 问题 年龄风波 用火能力 北京猿人头盖骨遗失之谜 1929年,中国青年考古学家裴文中在周口店遗址发掘出了北京猿人头骨 化石等珍贵文物,这些文物一直保存在由美国人掌管的北京协和医院B楼解剖 室的保险箱内

10、。1941年“珍珠港事件”发生前夕,日美关系日趋紧张。为避 免这些珍贵的化石落入日本人之手,院方决定将化石运往美国暂时保管。据 当事人回忆,这些化石被装成两个箱子,大箱中装有7盒标本,有北京猿人头 骨、上颌骨、锁骨、鼻骨、牙齿、脊椎骨等共数十件;另一件小箱中装有北 京猿人头骨、山顶洞人女性头骨、山顶洞人脊椎骨、盆骨、肩胛骨等数十件 化石。每块化石都用擦显微镜的纸包好,裹上药棉,外边捆上细纱布、棉花, 装入箱中。箱外还贴上了“高级机密”的标签。 12月5日清晨,装有化石箱的美国海军陆战队专列驶离北平,向秦皇岛驶 去。按计划,它们将在秦皇岛被装上“哈里逊总统号”邮轮,驶往美国。但 是,12月7日“

11、珍珠港事件”爆发后,美国海军陆战队的专列在秦皇岛被日军 截获,“哈里逊总统号”也没有如期抵达,北京猿人头骨化石从此下落不明。 时至今日,关于这些珍贵化石的下落还有多种说法:有人说它们被劫往日 本,流落在日本民间:有人说它们被埋在了原美国驻华大使馆的后院内;有 人说日本人抢劫了这些珍贵的化石后,由于不懂它们的价值,被当作可入药 的“龙骨”卖给了中国商人;还有人推断它们被装在1945年4月1日被美军击 沉的日本邮轮“阿波丸”上,至今依然沉睡在我国福建省牛山岛以东的海下。 无论这些说法是否正确,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如果没有日本人的侵略,这 些珍贵异常的化石是绝对不会丢失的。 中国旧石器时代遗址和地点堆积形中国旧石器时代遗址和地点堆积形式 露天堆积:河湖相堆积 阶地堆积、河漫滩堆积 土状堆积北方午城黄土、 马兰黄土、离石黄土,南方网纹红土、下蜀黄土 洞穴堆积:典型的岩溶地穴堆积 岩厦堆积 中国旧石器时代的石器工业中国旧石器时代的石器工业 石片石器工业 砾石石器工业 石叶工业 细石器工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