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见老师芬姐_第1页
专利见老师芬姐_第2页
专利见老师芬姐_第3页
专利见老师芬姐_第4页
专利见老师芬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发明名称 一种基于环形送风口的个性化送风方法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环形送风口的个性化送风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将带有送风管道、可伸缩性的柔性接头、风口静压箱、风口蜂窝器、环形送风口的送风末端装置安装在人体头部上方30cm处,下部环形回风口安装于人员所在的地面上。由风管输送来的空气依次经过可伸缩的柔性接头、静压箱、带有蜂窝器的出风口,该环形送风口出风垂直向下,空气在向下流动的过程中将会由于贴附效应康达效应(Coanda Effect)的影响而贴附于人体表面而向下流动,同时贴附的起始点大约处在人体的呼吸区,安装于地面上的回风口可以将地面附近的空气吸走进行回收,达到能量回收说能量回收有点突然的

2、目的。本发明利用基于环形送风口的个性化送风方法,综合解决了传统个性化送风装置直吹人体头部而造成人体不舒适感和只能针对人体局部区域进行送风的局限性以及呼吸区新风不足等问题,适用于建筑内操作岗位固定的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避免了传统个性化送风装置直吹人体头部而造成人体不舒适感,同时可以保证整个人体的卫生安全和舒适性,还能达到节能的效果。 1、一种基于环形送风口的个性化送风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带有送风管道(1)、可伸缩性的柔性接头(2)、风口静压箱(3)、风口蜂窝器(6)、环形送风口(4)的送风末端装置安装在人体头部上方30cm处,该环形送风口出风垂直向下,下部环形回风口(5)安装于人员所在的地面上。

3、一种基于环形送风口的个性化送风方法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送风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环形送风口的个性化送风方法。该方法适用于建筑内操作岗位固定的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背景技术0002 随着空调的日益普及,传统空调的弊端也逐渐显现出来,如空气品质恶化,病态建筑综合征以及能源浪费等这句话跟你内容之间的关系一下子看不出来。传统空调以控制室内整体环境为手段,达到满足室内人员热舒适的要求。 传统空调系统通常采用上送上回的气流组织方式,系统处理过的空气由天花板通过射流方式向下送到室内,与室内空气混合,消除室内余热余湿,再通过位于天花板处的回风口排风,在一送一回的过程中,带走室内的热湿负荷,达到调节室

4、内环境的目的。然而传统空调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究其原因是因为传统的空调采用上送上回的气流组织方式,经过处理的空气由天花板通过射流作用向下送到室内,充分扩散,与室内空气混合,再通过位于天花板处的回风口回收,在一送一回的过程中,带走室内的热湿负荷,达到调节室内环境的目的。但是由于风口的位置原因以及室内家具负荷位置的综合作用,气流组织情况射流的运动往往与人们设计时的预期不同,从而导致局部区域的控制效果热负荷无法得到满足。0003 20世纪末丹麦技术大学的Fanger教授首次提出个性化送风送(Personalized air)的概念,即向工作位输送清洁干燥的新风,并预计室内空气品质

5、将因此发生从一般到优异的范式转变。0004 工位空调强化了工位区的环境控制,通过个人的调节, 可以使工位区内的热环境在很宽的范围内变化很宽的范围最好用数字来表示。, 从而满足不同热负荷不仅是热负荷吧?是不是冷热负荷?的要求。它不但在解决个人热舒适问题上有着独特的优势, 而且可以将新鲜空气直接送到人的呼吸区, 不仅提高了室内人员所呼吸区的吸入空气的品质而且并减少了新风量, 进而降低了处理新风的能耗,从而节约了能源。但在实际应用中,很多传统的个性化送风装置通常都采用从上到下直吹头部的方法达到送风气流包裹人体的目的是这个目的吗?,。送风口直吹头部这很容易导致人员产生不舒适感性。因此,传统的个性化送风

6、装置很难做到既满足整个人体微环境的舒适性要求不产生令人员不适的吹风感和不均匀送风感,和又满足呼吸区所需要求的新风量,同时又不产生令人员不适的吹风感和不均匀送风感。大多数传统的个性化送风装置缺少对整个人体微环境对整个人体微环境控制有什么意义?强调这一点的目的是?的控制,大多是对人体局部环境的控制,比如面部、上身等,即使一些个性化送风装置可以对整个人体微环境进行控制,但是大多数情况下这时的新风量不能满足卫生要求。这些情况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个性化送风装置的推广与应用。发明内容0005 针对传统的个性化送风装置很难做到既满足整个人体微环境的舒适性要求不产生令人员不适的吹风感和不均匀送风感,又满足和呼吸

7、区所要求的新风量。,同时又不产生令人员不适的吹风感和不均匀送风感的问题,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与局限性,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兼顾舒适性及提供足量新风的环形送风口的个性化送风方法。0006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任务,本发明采取如下的技术解决方案:0007 一种兼顾舒适性及提供足量新风的基于环形送风口的个性化送风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将带有送风管道、可伸缩性的柔性接头、风口静压箱、风口蜂窝器、环形送风口的送风末端装置安装在人体头部上方30cm处,该环形送风口出风垂直向下,下部环形回风口安装于人员所在的地面上。0008 为了减小送风与室内空气相互掺混,由风管输送来的空气先经过一个可伸缩的柔性接头

8、,然后经过一个静压箱,使气流速度大幅减小,降低了气流的动压、增加了气流的静压,从而达到稳定气流和减小气流振动的作用,最后气流经过一个出风口将空气送出。出风口带有蜂窝器,获得较低的湍流强度,的出风口使得气流速度的分布更加均匀、气流运动的方向更加均一,获得了较低的湍流强度,从而达到减小其卷吸周围空气的能力的目的,使其气流速度衰减的速率降低。该环形送风口出风垂直向下送风,空气在向下流动的过程中将会由于贴附效应康达效应(Coanda Effect)的影响而贴附于人体表面而向下流动,由于送风口的位置使得气流同时贴附的起始点大约处在人体的呼吸区,安装于地面上的回风口可以将地面附近的空气进行回收安装于地面上

9、的回风口可以将地面附近的空气排走,达到能量回收的目的达到能量回收的说法太牵强。该送风方式综合解决了传统个性化送风装置直吹人体头部而造成人体不舒适感和只能针对人体局部区域进行送风的局限性以及呼吸区新风不足传统的新风不足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你解决了这个问题了吗?等问题,适用于建筑内操作岗位固定的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避免了传统个性化送风装置直吹人体头部而造成人体不舒适感,同时可以保证整个人体的卫生安全为什么要满足整个人体的卫生要求?哪里有这样的说法?和舒适性,还能达到节能节能表现在什么方面?的效果。附图说明0009 图1、图2是传统的个性化送风方式的示意图0010 图3、图4、图5是基于环形送风口的个

10、性化送风方法示意图0011 图6是环形送风装置的主视剖视图0012 图7是环形送风装置的仰视图(图6与图7尺寸应该是一致的。)0013 图8是实施例1情况下的人体附近区域环形风口出风的流线图0014 图9是实施例1情况下的人体附近区域速度大小等值线分布图0015 图10是实施例2情况下的人体附近区域速度大小等值线分布图0016 图11是实施例3情况下的人体附近区域速度大小等值线分布图具体实施方式0017 如图3所示,本发明的基于环形送风口的个性化送风方法将带有送风管道1、可伸缩性柔性接头2、风口静压箱3、风口蜂窝器6、环形送风口4的送风末端装置安装在人体头部上方30cm处,该环形送风口出风垂直

11、向下送风,下部环形回风口5安装于人员所在的地面上。0018 为了减小送风与室内空气相互掺混,由风管1输送来的空气先经过一个可伸缩的柔性接头2,然后经过一个静压箱3,使气流速度大幅减小,降低了气流的动压、增加了气流的静压,从而达到稳定气流和减小气流振动的作用,最后气流经过一个带有蜂窝器6的出风口4使得气流速度的分布更加均匀、气流运动的方向更加均一,获得了较低的湍流强度,从而达到减小其卷吸周围空气能力的目的,使其气流衰减的速率降低。该环形送风口出风垂直向下,空气在向下流动的过程中将会由于贴附效应康达效应(Coanda Effect)的影响而贴敷于人体表面而向下流动,同时贴附的起始点大约处在人体的呼

12、吸区,安装于地面上的回风口5可以将地面附近的空气进行回收,达到能量回收的目的。该送风方法综合解决了传统个性化送风装置直吹人体头部而造成人体不舒适感和只能针对人体局部区域进行送风的局限性以及呼吸区新风不足等问题。这段重复了。实施方式是要说明你具体怎么做的。不是说明目的。0019 以下是发明人给出的实施例。0020 实施例1:0021 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建立室内的基于环形风口的个性化送风方式的数值计算模型,对此实施例进行数值计算旨在对安装于民用办公楼中的基于环形风口的个性化送风装置的送风性能进行研究。此个性化送风装置的上部吹风口内径为0.9m,外径为1m,距地面2.1m,下部吸风口内径为0.84m,

13、外径为1.04m,距地面0.05米,人的高度为1.8m,上部送吹风口风速为0.2m/s,方向垂直向下,送风温度为26,下部吸风口排吸风速度0.6m/s送风0.2,排风0.6的根据是什么?排风速度快脚部会更不舒服。当工人在工作的时候流场是不是会被破坏掉?,方向垂直向下,室内环境温度为30。如图8所示,人体附近区域环形风口气流出风的流线图,由环形风口送出的空气风在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康达效应很明显,大约在人体呼吸区高度附近开始贴附于人体表面向下流动,如图9所示,送风气流对整个人体的包裹效果很好,计算结果显示,此时呼吸区的新风比为84.6%,整个人体表面附近的气流平均速度为0.28m/s,温度为28.1

14、0022 为验证本实施例的送风效果,在此采用标准- 两方程模型对此实施例的送风效果进行数值计算,建立控制方程组如下:0023 连续性方程:0024 0025 运动方程:0026 0027 湍流脉动动能方程:0028 0029 湍流脉动动能耗散率方程:0030 0031 湍流流动能量方程:0032 0033 其中湍流流动脉动动能产生项:0034 0035 0036 t:表示时间;:表示空气密度,:表示笛卡尔坐标(j=1、2和3,分别表示x、y、z方向);查阅近年来的相关文献资料,以上公式中,为经验系数所有参数都要说明。0037 采用有限体积法对上述控制方程进行离散,离散格式选用二阶迎风格式,引入

15、出风、吸风以及人体边界条件,同时采用SIMPLE算法对离散方程进行求解,当速度项和压力项残差值均小于,同时温度和组分的残差值均小于时,控制方程组收敛,此时即可得到人体附近的空气流动情况。0038 实施例20039 建立室内的基于环形风口的个性化送风方式的数值计算模型,对此实施例进行数值计算旨在对安装于存在强热源的高温工业厂房中的基于环形风口的个性化送风装置的送风性能进行研究。此个性化送风装置的上部送吹风口内径为0.9m,外径为1m,距地面2.1m,下部排吸风口内径为0.84m,外径为1.04m,距地面0.05米,人的高度为1.8m,上部送吹风口风速为0.2m/s,方向垂直向下,送风温度为20,

16、下部排吸风口排吸风速度0.5m/s,方向垂直向下,室内环境温度为40,热源温度为250。如图10可知所示,即使在有存在强热源的高温工业厂房中,送风气流对整个人体的包裹效果同样很好,计算结果显示,此时呼吸区的新风比为78.0%,整个人体表面附近的气流平均速度为0.32m/s,温度为32。0040 实施例30041 针对一些高温工业建筑中难以做到在地面设置回风口的情况,本实施例取消设置回风口,建立室内的基于环形风口的个性化送风方式的数值计算模型,对此实施例进行数值计算旨在对安装于存在强热源的高温工业厂房中的基于环形风口的个性化送风装置的送风性能进行研究。此个性化送风装置的上部吹风口内径为0.9m,外径为1m,距地面2.1m,人的高度为1.8m,上部吹风口风速为0.2m/s,方向垂直向下,送风温度为20,下部吸风口吸风速度0.6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