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新个税介绍及简单案例说明_第1页
2019新个税介绍及简单案例说明_第2页
2019新个税介绍及简单案例说明_第3页
2019新个税介绍及简单案例说明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新个税介绍及简单案例说明新个税法将于 2019年1月1日起施行,2018年10月1日起施行最新起征点和税率。以下是根据相关法规整理的新个税测算的要点,分享给各位同事参考。一、居民与非居民概念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居住满一百八十三天的个人,为 居民个人,其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居住不满一百八十三天的个人,为非居民个人,其从中国境内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居民个人和非居民个人的概念比较序号住所纳税人类别纳税范围备注1有居民个人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纳税年

2、度,自公历12无一个纳税年度内中国境内居住满183天居民个人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月1日起至12月313无一个纳税年度内中国境内居住不满183天非居民个人中国境内取得的所得日止二、所得项目的基本分类1. 个人所得纳税项目分类根据新法规定,个人所得税应税项目分为9个明细项目,即: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经营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 偶然所得。根据新个税的计算方式,将个税分为三类:(1 )综合所得:具体包括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四 个项目所得。(2)经营所得:将经营所得一项实行单独的计算。(3 )

3、特定所得:新法对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四 项归类一起,采用比例税率,但没有归集名称,根据其都是针对特定性质的所得项目的特点,简称 为特定所得。2. 税率的基本适用(1)综合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2)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3)特定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三、综合所得的计算表新个税法将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分为居民个人和非居民个人两大类,且计税有所不同。1. 居民个人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是以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的每一纳税年度进行计税,并在日常由扣缴义务人按月(如基本的工资薪金等按月发

4、放的个人所得)或者按次(如稿酬等)进行扣 缴税款。这里值得注意的是,新法中的表述是预扣预缴,与原来有所不同,并明确需要办理汇算清 缴的,应当在取得所得的次年3月1日至6月30日内办理汇算清缴。居民个人综合所得方面的应纳税所得额额基本计算公式是: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年度收入额-准予扣除额准予扣除额=基本扣除费用 60000元+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综合所得年度税率和速算扣除数表:个人所得税税率表(综合所得适用)级数全年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1不超过36000元的302超过36000元至144000元的部分1025203超过144000元至300000元的部分201

5、69204超过300000元至420000元的部分25319205超过420000元至660000元的部分30529206超过660000元至960000元的部分35859207超过960000元的部分451819202. 非居民个人非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与居民个人有所不同,根据取得的收入的不同特点,分别计算:工资、 薪金所得按月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常按次计算应纳税 所得额。有扣缴义务人的,由扣缴义务人按月或者按次代扣代缴税款,不办理汇算清缴。注意与居民个 人的区别。月应纳税所得额=当月收入额一费用5000元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的应纳税所

6、得额=每次收入额非居民个人取得上述所得依照下表按月换算后计算应纳税额。个人所得税税率表(综合所得适用)级数月度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1不超过3000元的302超过3000元至12000元的部分102103超过12000元至25000元的部分2014104超过25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2526605超过350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3044106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3571607超过80000元的部分4515160四、经营所得的计算表经营所得是指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等非法人组织(不包括法人分支机构)从 事工业、手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饮食

7、业、服务业、修理业以及其他行业生产、经营 取得的所得。包括经批准,从事办学、医疗、咨询以及其他有偿服务活动取得的所得;对企事业单 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以及转包、转租取得的所得。经营所得,采用按月度或者按季度进行预缴税口的纳税申报;在取得所得的次年3月31日前办理汇算清缴。|年经营所得应纳税所得额=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成本、费用以及损失个人所得税税率表(经营所得适用)级数全年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1不超过30000元的502超过30000元至90000元的部分1015003超过90000元至300000元的部分20105004超过300000元至500000元的部分30405005超过5

8、00000元的部分3565500五、特定所得的计算特定所得包括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纳税人取得特定所 得,按月或者按次计算个人所得税,有扣缴义务人的,由扣缴义务人按月或者按次代扣代缴税款。特定所 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 20%。(1)利息、股息、红利所得的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2)按照每次收入的大小,区别情况计算: 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财产租赁所得的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费用800元 每次收入四千元以上的财产租赁所得的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X(1-20%)(3)财产转让所得的应纳税所得额=转让财产的收入额-(财产原值+合理费用)(4)偶然所得的应纳

9、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六、案例说明若公司聘请某外籍人员 A作为技术顾问,假设 A在国外公司收入每年 1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 约70万元,在我司收入顾问费每年 20万元,根据新个税法规定,在扣除每年6万元的免征额,若不考虑其他抵扣项的情况下,则相关纳税比较如下表所示:A纳税比较分析序号年境内应纳 税金额(万 元)境内是否有住所纳税人类别纳税范围年境外收入 (万美元)折合人民币 L(万元)年境内收入 (万元)年合计纳税 范围(万元)备注1有居民个人中国境内和 境外取得的 所得10702084可在应纳 税额中扣 除已在境 外缴纳的 个人所得 税税额2无住一个纳税 年度内中 国境内居主满183天居民个人

10、中国境内和 境外取得的 所得107020843无住一个纳税 年度内中 国境内居 主不满18天3非居民个人中国境内取 ”得的所得10702014按月或按 次缴纳根据新个税法规定,纳税义务人从中国境外取得的所得,准予其在应纳税额中扣除已在境外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税额。但扣除额不得超过该纳税义务人境外所得依照本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额。PS:由于A境外收入、境内收入、境外纳税额、境内居住天数以及各种抵扣项尚等不确定,故 本测算仅为供参考,具体计算需要确定各要素后,根据实际情况,按照新个税法具体适用情况才能 算岀具体纳税额。新个税法非居民个人的税收要点一、认定标准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一个纳税

11、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居住累计不满一百八十三天的 个人,为非居民个人。二、征收模式非居民个人不适用综合所得征收模式,仍实行分类所得征收模式。具体来说,非居民个人取得的工资 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四项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项计算个人所得税, 不涉及减除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三、工薪所得个税1、 非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5000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2、 非居民个人每月从我国境内两处或者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需要合并计税,但仅扣除一次 5000基本减除费用。前述非居民个人需要依法办理自行纳税申报,但无需办理汇算清缴。3、适用

12、税率:非居民个人取得工资,依照综合所得个税税率表按月换算后计算应纳税额。四、三类所得个税1、三类所得是指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2、三类所得额的确定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按照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稿 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收入减除20%勺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稿酬所得的收入额减按70%十算。3、适用税率:非居民个人取得三类所得,依照综合所得个税税率表按月换算后计算应纳税额。换言之,对于非居民个人而言,前述三类所得虽不是综合所得,但仍适用综合所得个税税率表,当然 要换算成按月计算。五、纳税申报方式、时间1、代扣代缴方式非居民个人取得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有扣缴义务人的,由 扣缴义务人按月按次代扣代缴税款。需要说明的是,代扣代缴非预扣预缴。扣缴义务人每月或每次代扣的 税款,应当在次月15日内缴入国库,并向税务机关报送扣缴个人所得税申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