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粤人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6.4青藏地区教案_第1页
2020-2021学年粤人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6.4青藏地区教案_第2页
2020-2021学年粤人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6.4青藏地区教案_第3页
2020-2021学年粤人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6.4青藏地区教案_第4页
2020-2021学年粤人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6.4青藏地区教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M青藏地区”教学设计课标解读区域地理是培养学生地理科学素养的良好载体,是中学地理知识体系中的重 要组成部分。青藏地区是中国四大区域之一,与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 区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课标要求:(1)运用地图指出并描述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并说出其主要 地形组成。(2)运用资料了解青藏地区“高寒”的自然特征。(3)用事例说明自 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及在高寒环境下的人文特征为 主要知识,也是重点知识。教学内容分析“青藏地区”是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教材第二章第四节中的内容。本节所 学习的内容是青藏地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主要包括 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

2、;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高寒地区的农牧业及自 然环境下对生产、生活的影响。“青藏地区”的学习,具有与其他三大地理区域 同等的地位,既是对前面所学内容的复习、巩固,乂将为以后区域地理的学习奠 定基础。由此可见,本课时教学内容在教材的知识体系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教材提供了青藏地区分布图及其它相关图片,以图析文,图文结合,对学生 思考分析问题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通过这些这些图文信息可得出青藏地区 自然环境磴要的特征是“山高而生寒”。教材通过图文展示青藏迷人的自然风光, 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开发边疆和保护边疆的雄心壮志。学生学习情况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八年级学生,经过一年多的地理学习,他们

3、积累了比较 丰富的感性知识,具有一定的理性分析及探究能力,但还缺乏方法。他们的参与 意识较强,思维活跃对事物充满了好奇心,新课标明确指出要求学生感知身边的 地理事物,从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运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看法,在与别人 交流的过程中不断反思和提高。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的这一生理特点,一方 面要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 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遵循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本节课课程标准的要求,老师可以布置学生提 前预习,了解青藏地区的旅游景点及衣食住行等。学主通过自主学习,可以达到 “跳一跳,够得到苹果的

4、高度”,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不断充实学生领悟自然环 境奥秘与风光的深切渴望。设计思想(一)教育理念1. 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培养学生必备的地理素养”是新课标课程改革的 一条基本理念。学习“青藏地区”为学生了解和认识祖国大好河山提供了独特的 视角,同时还学会综合地看待问题(在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下,其对生产、生活 的影响)。2.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地理的学习方 法不能一味地死记硬背,而应注重地理能力和其它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 程中,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地理教学的影响(如课堂上利用微视频、多媒体图片 课件等),营造有利于学生形成地理信息意识和能力的教学环境,与时

5、代接轨。(二)教学原则釆取循序渐进的原则。依据认知的普遍规律和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教师 在教学中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切不可急于求成,山浅入深地安排教学内容,以 保证课堂及知识问题的层次性、有效性。如教学过程中,先了解“青藏地区”的 最重要自然特征一一“高”,再而生“寒”,然后继续探讨在“高寒”环境下,青 藏地区的自然和人文特征,以及最后升华为在这些环境下乂对青藏地区生产、生 活的影响。(三)教学方法1读图分析法。地理课程的学习始终分不开图,学会阅读、分析图表资料, 获取隐含或有用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最终得出有效结论。读图分析法是在地 理原理指导下知识的运用,学生要透过现象,回归本质。2.

6、设疑、导学、讨论探究法。教师将教材内容激活并转化成一系列问题,引 导学生分组讨论自主学习,教师把创造性的思维过程转变成学生发现问题、解决 问题的学习过程,充分体现以老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自学的能力。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2. 了解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3. 知道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与生产、生活的关系。过程与方法1通过读图、阅读等活动,使学生能在地图上找出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圉, 训练学生学会用分析与归纳的方法学习中国区域地理。2.在探究过程中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与创 新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

7、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态度。2. 感受青藏地区的美丽、神奇,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学重点:青藏地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及其对农牧业生产发展的影响教学难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与生产、生活的关系教学过程设计新课导入视频展示:播放教师本人旅游拍摄的一段短视频设问:视频中拍摄的是什么民族?演唱的是什么歌曲?(藏族、青藏高原”)设计意图:熟悉的旋律、动人的画面,多媒体营造探究情境,激起学生强烈的探 究欲望,引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更能表现出学习地理就是学习现实世界, 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新课讲授一、区域概况(位置、范围)1. 青藏地区是指北起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南至喜马拉雅山脉,包 括青

8、藏高原、柴达木盆地等主要地形区域(提问学生)。教师补充:远看是山,近看是川”2. 读图,找出本地区边缘的主要山脉和区内的主要山脉、柴达木盆地和藏南谷地 (包括雅鲁藏布江谷地),并观察它们的海拔高度。(学生小组讨论,请学生到屏幕指出,教师总结)设计意图:山学生讨论后主讲,教师作引导和调控,通过引导学生读图,让学生 养成正确的读图习惯,发散自己的思维,培养观察能力。这样也给学生提供锻炼 和表现自己的机会,真正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3. 播放歌曲视频,请学生在歌词中找出与环境、资源、农业等相关的词语(学生 小组讨论回答,教师总结)时间都去哪儿版青藏高原歌词世界屋脊高海拔,雪山连绵冰川广,峡谷之

9、中水能大,三江源中华水塔,冬 寒夏凉低气压,热量不足缺少氧,东南暖湿西北旱,出现了植被分化,阳光它充 足啊,空气稀薄天气晴朗太阳大,藏族儿女红脸颊,紫外线强烈形成地域形象, 温泉它密布啊,板块交界地壳的运动活跃啊,羊八井镇地热强,兴旅游建大棚发 展热电业呀。珠穆朗玛最挺拔,湖泊密布雪山下,草场丰富畜牛羊,钾盐呀储量最大,农 业在河谷啊,地势较低热量相对充足啊,青棵小麦质量佳,光照很充足昼夜温差 也大,天路修建难啊,高寒缺氧多年的冻土难开发,翻山越岭到边噩,为雪域奏 响了幸福的旋律啊。设计意图:以歌曲的形式生动、直观的展现知识内容,激发学生的好奇感和求知 欲,在愉悦的课堂环境中学习相关内容。二、

10、独特的自然环境1. 主要自然特征:高寒展示“中国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图”,请问学生青藏地区是什么气候类型?(高原 山地气候)设问:青藏地区与长江中下游地区气温差异明显的原因?(海拔不同)过渡:我们提到了长江,同学们还记得长江的发源地在哪里吗?(青藏高原), 还有什么河流发源于此呢?(黃河、澜沧江等)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图片再思考得出结论,符合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观察一一 发现一一思考一一结论,体现了学习的过程。2. “中华水塔”(青藏地区是亚洲多条重要河流,如长江、黃河、澜沧江的 发源地,有“三江源”自然保护区)过渡:了解了青藏地区的水,接下来讲下阳光,同学们,你们喜欢晒太阳吗?(展 示图片)三、自

11、然资源1. 太阳能:“日光城”一一拉萨(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是 我国太阳能最丰富的地区)过渡:青藏地区太阳能丰富,那请问图中是什么资源呢?(矿产资源)2. 矿产资源:“聚宝盆”一一柴达木盆地,矿产资源丰富(如盐矿)除了矿产资源丰富,青藏地区水能资源和地热能资源也丰富。3. 水能资源(落差大,水量足)4. 地热能资源(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过渡:上面我们探讨了青藏地区的自然方面,那在这些自然方面的影响下,农业 方面有什么特点呢?接下来我们了解一下青藏地区的农业方面。四、高寒地区农牧业1. 畜牧业一一青藏地区分布了广阔的高寒草甸,适合发展畜牧业(高寒牧区), 其主要畜种有耗牛

12、、藏绵羊、藏山羊等。过渡:海拔高处多高寒草甸,而海拔低处热量较充足的河谷地带发展什么农业呢?(河谷农业)2. 河谷农业一一在海拔较低的地区,热量相对充足,适合发展河谷农业,以青棵、 小麦、豌豆、马铃薯为主。重要的农业区分布在雅鲁藏布江谷地、潦水谷地、黃 河谷地。过渡:青藏地区农业方面是因为地势不同形成了畜牧业和河谷农业两类,那青藏 高原的地势还对哪些方面产生了什么影响呢?活动(学生角色扮演一一新闻联播):读图说出青藏高原的地势对该地区的气候 特征、河流及流向、地表形态、植被、生产和生活方式等产生了什么影响?青藏地区地势高,使其气候寒冷,冰川广布,湖泊众多,是亚洲多条重要河流的发源地,地表形态以

13、高原为主,植被以高寒草甸、草原为主,生产是以高寒 农牧业为主,耗牛是原始的交通丄具,人们喜欢的食物是酥油茶、糟耙等。设计意图:通过请学生上台进行角色扮演,除了能总结概括及分析提出的问题,还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个人魅力、能力(口头表达,形态等)。“新闻联播是同学们日常有观看到的,形式新颖,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得到有效的提高。9课堂练习1.青藏地区独特气候的成因是(C)A.距海较远B.纬度较高C.海拔较高D.温度较高2.“远看成山、近看成川”描写的地区是(D)A.北方地区B.西北地区C.南方地区D.青藏地区3昌假去青藏高原旅行,考虑当地自然环境特点,下列物品中是这次旅行必备的 是 (A)A.太阳镜 B.沙

14、滩鞋C.雨衣 D.泳裤4. 下列地理事物中,与青藏高原“高”、“寒”特征无关的是 (C)A.雪山连绵,冰川纵横B.日照强烈,太阳能丰富C.地热资源丰富D.城镇多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两岸设计意图:举一反三,让学生做到“学以致用”,巩固课堂的重要知识点,通过 练习训练,学生的疑问获得了解答,体验学习过程中的成就感。同时也兼顾了课 堂的完整性。课堂小结:学生上台总结设计意图: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锻炼学生的自主学 习能力。作业布置:1.课本第30页第2题2.假如你是青藏地区的导游,你会介绍青藏地区哪些自然和人文景观 呢?设计意图:课内课外相结合,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表达能力, 从课堂延伸到课后。板书设计第四节青藏地区一、概况:位置、范围1高寒二、独特的自然环境-L 2.“中华水塔”r- 1太阳能=2.矿产资源三、自然资源3. 水能4. 地热能一 1.畜牧业四、农牧业Y-2.河谷农业教学反思1. 总体教学效果自评大部分学生通过课堂的交流,能基本了解青藏地区的概况、自然及人文方面, 较好地达成了知识和技能、情感与价值观的LI标要求。2. 本节课的教学特色与创新本设计最大的特点是体现新课程重视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主要以学生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