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表面张力系数测量1.docx_第1页
液体表面张力系数测量1.docx_第2页
液体表面张力系数测量1.docx_第3页
液体表面张力系数测量1.docx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实验报告班级微电子 101姓名贺鸿浩 学号 10105110 日期 2011.10.24室温26.2气压102.29kpa 成绩教师实验名称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测量【实验目的】1了解液体表面性质2学习采用液体表面张力系数测定仪的使用方法3学习用拉脱法测表面张力系数的原理和方法【实验仪器】液体表面张力测定装置、砝码盘和砝码、圆环型吊片、卡尺、温度计图 1 液体表面张力测定装置【实验原理】1.拉脱法测量一个已知周长的金属圆环或金属片从待测液体表面脱离时所需的拉力,从而求得该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方法称为拉脱法。所需的拉力是由液体表面张力、环的内外径及液体材质、纯度等因素决定。2.吊环法和吊片法比较( 1

2、)吊环法:使用金属细线制成吊环时,在液膜被拉破的瞬间接触角不接近于零,此时所测得的力是表面张力向下的分量, 因而所得表面张力系数误差较大, 必须用修正公式对测量结果进行修正。( 2)吊片法:虽然液膜被拉破的瞬间接触角趋近于零,但在具体测量时,由于吊片在拉脱过程中容易发生倾斜, 实验时吊片的长度上限为3 4cm,而在测量力时,则希望力大一点 , 有利于提高测量精确度。( 3)片状吊环:新设计有一定厚度的片状吊环。经过对不同直径吊环的多次试验,发现当吊环直径等于或略大于3.3cm 时 , 在液膜被拉破的瞬间液体与金属环之间的接触角接近 于 零 , 此 时 接 触 面 总 周 长 约 为 20cm

3、左 右 。 在 保 持 接 触 角 为 零 时 , 能 得 到 一 个较大的待测力。3. 实验原理使用片状吊环,在液膜拉破前瞬间,考虑一级近似,认为液体的表面张力为:f = f1+ f2= ( D + D )12这里 为表面张力系数,D1、 D2 分别为吊环的外径和内径。片状吊环在液膜拉破前瞬间有:此时传感器受到的拉力F1 和输出电压U1 成正比,有:U1 =BF1片状吊环在液膜拉破后瞬间有:F2 =mg同样有U2 =BF2片状吊环在液膜拉破前后电压的变化值可表示为:U1 U2 = U =B F = B ( F1 F2) = B ( D1+ D2)由上式可以得到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为:U 1U

4、2B (D1D 2 )这里 U1:液膜拉断前瞬间电压表的读数,U2:膜拉断后瞬间电压表的读数实验内容 (用拉脱法测量水的表面张力):1力敏传感器进行定标,用最小二乘法作直线拟合,求出传感器灵敏度B。2游标卡尺测量金属圆环的内、外直径。3金属环状吊片挂在传感器的小钩上,调节升降台,将液体升至靠近环片的下沿,观察环状吊片下沿与待测液面是否平行,将金属环状吊片取下后,调节吊片上的细丝,使吊片与待测液面平行。 (注意:吊环中心、玻璃皿中心图 2 液膜的收缩最好与转轴重合。 )4调节容器下的升降台,使其渐渐上升,将环片的下沿部分全部浸没于待测液体。然后反向调节升降台,使液面逐渐下降。这时,金属环片和液面

5、间形成一环形液膜,出现“浸润”现象,继续下降液面,测出环形液膜即将拉断前一瞬间数字电压表读数值U1 和液膜拉断后一瞬间数字电压表读数值U2。(注意:液膜断裂应发生在转动的过程中,而不是开始转动或转动结束时,因为此时振动较厉害,应多次重复测量。)【实验步骤】1. 开机预热( 15 分钟)2. 将水盛入玻璃器皿内( 1cm左右),用双面胶与升降台面贴紧固定。3. 将砝码盘挂在力敏传感器的钩上4. 对力敏传感器定标,在加砝码前首先对仪器调零5. 测吊环内外直径, 挂上吊环, 在测定液体表面张力系数过程中, 可观察到液体产生的浮力与张力的情况与现象, 以顺时针转动升降台大螺帽时液体液面上升,当环下沿部

6、分均浸入液体中时,改为逆时针转动该螺帽,这时液面往下降(或者说相对吊环往上提拉),观察环浸入液体中及从液体中拉起时的物理过程和现象。特别应注意吊环即将拉断液柱前一瞬间数字电压表读数值为U1,拉断时瞬间数字电压表读数为U2。记下这两个数值。【实验数据记录及处理】i砝码质量增 重 读 数vi减重读数vi Vi=(vi +v2 )/2等间距逐差10-6kg /mv/mvv i v i 4 vi00.00102.8102.7102.751500.00127.0126.8126.921000.00149.5148.6149.0531500.00172.2171.7171.9542000.00195.71

7、95.5195.652500.00220、 7220.8220.7563000.00246.5245.8246.15735000.00270.9270.9270.91v2v3v4 23.92vv116NKgm1042.048mVv2. 吊环的内、外直径测量次数12345平均值内径 D内33.1433.1633.2033.1833.1633.17v1v4v0=92.85v 2v5v1=93.85v 3v6v2=97.1v 4v 7v 3=98.95外径 D 外34.8834.9434.8634.9234 8434.893纯水的表面张力系数测量(水的温度26.2)测量次数U1/mVU2/mVU/mV1191.3118.772.62189.4118.371.13189.0118.270.84189.5117.871.75188.1117.370.8平均值=71.44.计算v1v2VD内D外D内71.4*0.0002048/(3.1415*0.06806)=0.0685D外0E100%(0.072-0.0685)/0.072*1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