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上册历史课堂作业本答案参考2019_第1页
初二上册历史课堂作业本答案参考2019_第2页
初二上册历史课堂作业本答案参考2019_第3页
初二上册历史课堂作业本答案参考2019_第4页
初二上册历史课堂作业本答案参考2019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初二上册历史课堂作业本答案参考 2019第一单元 史前时代第一课 人猿相揖别1. 文字记载2. 劳动3. 周口店 3 万4. C5. A6. C7. B8. A9. (1) 在很多条件下都可能产生火。北京人可能从以下渠道得到火种: 雷电生火、火山爆发、森林草木自燃、偶然摩擦生火等。( 2)一般采用篝火法。使用时持续 往火堆中添加木柴;不用时用灰土盖住火,使其阴燃;再用时扒开灰 土,添草木引燃。 ( 3)熟食兽肉,能够更充分有效地吸收食物的营 养,以利大脑和身体的发育;点燃火堆,能够照明、取暖、驱赶野兽, 改善了生活条件。10. ( 1)群居、采集、狩猎、共同制造、使用、共同享用 (2) 北京人

2、 生活的区域环境险恶,猛兽出没,靠个人力量无法生存,需要依靠群体力量保护自己;要猎 获某些凶猛的野兽,也需要群体力量。11. ( 1)海猿说 、古猿进化说 ( 2)略第二课 原始农业和先民的家园1. 旧石器 新石器2. 采集 狩猎 粮食3. 陶器4. 半坡 河姆渡5. 自然 祖先6. D7. C8. A9. B10. C11. C12. A13. (1)B 河姆渡居民 (2) A 半坡居民 (3)主要原因是两地的地 理位置不同,自然条件不同;河姆渡地处长江流域,高温多雨,水网密布;半坡地处黄 河流域,寒冷干旱。14. (1)黑陶钵 河姆渡 人面鱼纹彩陶盆 半坡 (2 黑陶钵说明当时 有了饲养业

3、;人面鱼纹彩陶盆反映了当时人们的渔猎生活,说明当时已有原始的艺术美。15. 定居使人类摆脱了对自然的依赖,改善了生存的环境,扩大了活 动空间,提升了生活质量,对于人类文明的起源和传承具有重要意义。第三课 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1. 口耳相传 远古2. 黄帝 炎帝3. 禅让4. 禹5. B6. B7. B8. A9. D10. D11. ( 1)人民众多,禽兽不足。 ( 2)神农氏教民农耕,发明医药, 发明陶器,开辟集市,为华夏文明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12. (1)尧是远古时代华夏族传说中的部落联盟的首领。(或是氏族 公社晚期的人物) ( 2)他勤劳俭朴,爱护百姓。13. ( 1)大禹治水,三过家

4、门而不入。( 2)我们能从大禹治水的事 迹中学习大禹先公后私、公而忘私的精神;学习他善于动脑筋,团结广大人民积极寻找办法克 服困难,敢于同大自然斗争的可贵精神;学习他以身作则、兢兢业业、 无私奉献的精神。14. ( 1)禅让制。例如 尧禅让于舜、舜禅让于禹。( 2)禅让制这种 原始的民主制度,能把各个氏族的微弱力量汇集起来,跟自然界实行斗争,促动生产力的发 展。但是,当时人类社会处在最低的发展阶段,原始的民主制度还有 很大的局限性,只能同当时不发达的生产力相适合。综合探究一 保护我们身边的古老文明1. B2. (1)火车的震动、采石场的爆破作业、水泥厂的粉尘和对遗址的 过度开发。( 2)中外专

5、家普遍认为,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世界上同期古人类遗址中材料最 丰富、最系统和最有价值的一个,在国际古人类学和考古学研究等领 域占有重要地位。3. (1)因为有些国家在保护遗产还缺乏经济和科技实力,有些国家 还没有引起充足的重视,为此,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制定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以更好地保护这些属于全人类的珍贵遗产。 (2)第一,说明中国有 很多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第二,说明中国政府重视对遗产的保护。 第三,说明中国对遗产的保护工作得到了世界的认可。(3)第一问略。建议:根据具体情况和存有的问题提出对古迹实行整 修,划定专门保护区,采取相对应的保护措施和制定相对应的规章制 度并增强宣传,落实

6、消防措施,设专人看护,改进周边地区的环境, 实行必要的绿化等。单元复习1. C2. B3. A4. A5. A6. C7. B8. C9. C10. D11. D12. B13. A14. D15. C16. (1) 远古时期,人们居住在洞窟、木巢中;食草木的果实,生吃鸟 兽之肉;用兽皮作衣服。(2)第二单元 文明的起源第一课 得天独厚的大河文明1. 埃及 亚非2. 汉谟拉比 两河3. 一 农业4. 尼罗河流域 两河流域 印度河流域 黄河和长江流域5. B6. C7. A8. 略9. 两河指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因为西亚地区干旱少雨,而幼发 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给两岸的农业带来了水源。约公元前 3500 年,这里出现了城镇、神庙、 宫殿和文字,成为世界文明的另一个摇篮。10. 图 2-2 描绘了尼罗河流域的古代埃及人民在辛勤地耕种,反映出 埃及是一个农耕文明国家。图中描绘了两个时期的景象:播种期和收割期。生产时,劳动人 民使用简单的犁耕工具,集体劳作。收获时,硕果累累,到处洋溢着 丰收喜悦,可反映出当时的生产力水平。11. 这些遗址都位于大河两岸。原因: A 地势低平,冲积平原上土壤肥 沃,易于开垦和耕作。B 地处温带、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