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地区夏大豆高产栽培技术_第1页
淮北地区夏大豆高产栽培技术_第2页
淮北地区夏大豆高产栽培技术_第3页
淮北地区夏大豆高产栽培技术_第4页
淮北地区夏大豆高产栽培技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淮北地区夏大豆高产栽培技术纪永民(濉溪县科技开发中心)大豆子粒中含有40%以上的蛋白质和20%的脂肪,有很大的经济价值,既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重要的油料作物(大豆是我国四大油料作物大豆、花生、油菜、芝麻之一),也是很重要的饲料和工业原料,大豆又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大豆生产在我国农业生产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我县地处黄淮海流域南缘,日照、温度、水分、土壤类型、轮作制度都较适宜大豆的生长发育,栽培措施得当能够获得高产,夏大豆生产和发展在我县有着广阔的前途和巨大潜力。目前,我县夏大豆的种植面积一百多万亩,是夏季作物中的第一大作物。因此,夏大豆生产与我县农业经济增长和农民收入增加至关重要。发展大豆生产

2、、提高大豆产量首先思想上要高度重视,还要掌握科学的种植方法。本人根据多年来的研究和生产实践,总结出以下大豆高产栽培技术措施,供参考。一、选好优良品种品种选用的几个原则:A、选用中熟品种。B、选用喜肥抗倒品种。C、选用透光性好的品种。D、选用适于机械化栽培的品种。尽可能的选用近期国家及本省或邻近地区审定的适宜于本地种植的高产大豆新品种。如中黄13、濉科928、濉科998、皖豆28、阜9765、合豆3号、蒙91413、皖豆24、徐豆16、中豆20、豫豆22、徐豆12、徐豆九号、周豆12、淮豆8号、驻豆9715等。示范冀豆17、鲁96150、菏豆12、郑97196等。1、中黄13(中作975):中国

3、农科院选育,有限结荚习性,生育期105天,白花、棕毛、卵圆叶,椭圆叶形,株高5070厘米,单株荚数41.6个,百粒重2426克,抗病、不抗倒,蛋白质含量42.36%,脂肪含量21.86%。紫斑粒率和虫蚀率低,中抗孢囊线虫,落叶性能好,病虫害较轻,抗倒伏。2、濉科928:濉溪县科技开发中心选育,该品种有限结荚习性,生育期96天,紫花、灰茸毛,椭圆形叶片。株高75厘米,底荚高度17厘米,主茎14.4节,有效分枝3个,单株荚数44.2个,单株粒数83.1个,单株粒重13.9克,百粒重17.5克,籽粒圆形、黄色、浅黄脐,蛋白质含量45.73%,脂肪含量18.59%。成熟时全落叶、不裂荚,抗倒伏,综合农

4、艺性状较好。3、濉科998:濉溪县科技开发中心选育,该品种有限结荚习性,生育期97天,紫花、灰茸毛,椭圆形叶片。株高61.3厘米,底荚高度14厘米,主茎15节,有效分枝3.7个,单株荚数57.1个,单株粒数96.7个,单株粒重14.1克,百粒重15克,籽粒圆形、亮黄、浅黄脐,蛋白质含量43.66%,脂肪含量20.64%。成熟时全落叶、不裂荚,抗病、抗倒伏,综合农艺性状较好。4、皖豆28号:安徽省农科院作物所选育,有限结荚习性,生育期107天,紫花、灰毛,卵圆形叶片,株高89.42厘米,单株荚数40.05个,单株粒重17.31克,百粒重24.02克,籽粒椭圆形、黄色、褐脐,蛋白质含量42.7%,

5、脂肪含量20.08%。成熟时全落叶、不裂荚,抗病、抗倒,综合农艺性状较好。5、阜9675:安徽省阜阳市农科所选育,有限结荚习性,生育期106天,紫花、棕毛,株高89.23厘米,单株荚数49.62个,单株粒重17.84克,百粒重18.55克,蛋白质含量41.97%,脂肪含量19.27%。抗病、抗倒,综合农艺性状较好。6、合豆3号:安徽省农科院作物所选育,有限结荚习性,生育期101天,紫花、棕毛,株高70.2厘米,单株荚数36.8个,单株粒重16.6克,百粒重22.3克,蛋白质含量42.7%,脂肪含量20.08%。抗病、抗倒,综合农艺性状较好。7、蒙91413:安徽省农科院豆类所选育,有限结荚习性

6、,生育期104天,紫花、灰毛,株高77.2厘米,单株荚数48.4个,单株粒重15.9克,百粒重16.7克,个别点有霜霉病和叶斑病、抗倒性一般,蛋白质含量42.24%,脂肪含量20.78%。8、徐豆16:江苏省徐州市农科所选育,有限结荚习性,生育期108天,紫花、棕毛、卵圆叶,株高62.5厘米,主茎13.9节,有效分枝2.3个,单株荚数37个,百粒重21.8克,籽粒椭圆形、黄色、深褐脐,蛋白质含量42.62%,脂肪含量20.18%。成熟时全落叶、不裂荚,抗病、抗倒伏,综合农艺性状较好。9、中豆20:中国农科院油料所选育,有限结荚习性, 生育期99天,白花、灰毛、圆叶,株高57.8cm,底荚高度1

7、4.5cm,主茎13.9节,有效分枝3.3个,单株有效荚数30.5个,籽粒黄色,微光,椭圆粒,褐脐;单株粒数54.8粒,单株粒重7.93g,百粒重19.15g,抗倒,抗病。10、豫豆22:河南省农科院经作所选育,有限结荚习性,生育期104天,紫花、灰毛,株高85厘米,单株荚数31个,单株粒重16克,百粒重19.4克,轻感紫斑病、抗倒性强,蛋白质含量41.16%,脂肪含量19.48%。二、施足底肥大豆是需肥较多,需要营养元素较全的作物。大豆虽然能够固氮,但固氮量是有限的,而且其固氮作用主要在开花至鼓粒期,开花以前约40天左右的时间,根瘤小而少,固氮作用很小;鼓粒后期根瘤衰老,固氮作用迅速下降,在

8、磷素不足的情况下,根瘤数量和固氮能力也随之下降。据测定,每生产100公斤大豆籽粒,约需吸收纯氮8.25公斤、有效磷1.75公斤、有效钾3.60公斤。除籽粒需较多养分外,其茎秆所含氮、磷、钾也比其它粮食作物高得多。大豆虽然是深根作物,能够吸收较深土壤层的养分,但仍需要补充一定量的氮肥以及磷肥、钾肥和微肥。因此,大豆播种前要施足底肥,并施用一定数量的有机肥料。通常施肥量为氮45公斤/亩,磷68公斤/亩,钾610公斤/亩及适量的微量元素,有机肥5000公斤/亩。三、适期早播1、种子处理:首先要选种和晒种。选种除去小、病、虫、杂、碎粒,保证豆种饱满均匀;晒种可以提高种子活力和发芽率。其次是用微肥和菌肥

9、拌种,每公斤种子用12克钼酸铵兑30克水溶解后拌种,阴干后拌入相当于种子量5%的大豆根瘤菌肥。三是药剂拌种,用多菌灵和辛硫磷与豆种按比例拌种后备用。播种前测定发芽率,尽量选用发芽率在90%以上的种子。 2、适量施肥:每亩施NPK各含15%的复合肥或大豆专用肥。2、适期播种:为了争取农时,充分利用夏季光热资源,应力争麦收后立即播种,播种日期最好不迟于6月25日。如遇干旱,应先造墒后播种,足墒播种利于出苗。采用40厘米的行距,1015厘米的株距机械精量免耕播种,播种量控制在5公斤亩,亩留苗1.21.5万株。控制杂草,播后苗前用乙草胺乳油80100毫升加豆草隆4克兑水4050公斤退着或侧着身体均匀喷

10、洒在土壤表面。四、加强田间管理1.苗期:大豆苗期所需肥水不多。该阶段的主攻目标是在苗全的基础上保苗匀、促早发、育壮苗。苗期的主要工作有:查苗补苗:出苗后及时调查苗情,发现缺苗断垄及时浸种带水补种或移栽幼苗。中耕:结合定苗进行首次中耕,到花荚期封垄前结合追肥再中耕培土。中耕可起到松土、保墒、培土、增加土壤通透性的作用,有利于土壤微生物活动和根瘤菌生长,促进大豆根系发育,保证植株健康生长。虫害防治:苗期大豆害虫以地下害虫和蚜虫为主。在没有药剂拌种的地块发生地下害虫危害时,用50%辛硫磷乳油或48%乐斯本乳油每亩500毫升兑水50公斤顺垄喷施幼苗根部。用吡虫啉1000倍液喷雾防治蚜虫。2.花荚期:包

11、括开花和结荚两个时期。这一时期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时并进,植株生长发育最快,茎叶生长和花荚形成都需要大量养分和水分。养分和水分供应不足会造成大量落花落荚而减产。这一时期要加强肥水管理,促进多开花、多结荚、增粒数。浇水和排水:这一时期大豆植株对水分比较敏感,水分过多或过少都会造成植株生长不良。水分过多,植株徒长,植株冠层和土壤通风透光不良,造成落花落荚,甚至倒伏。长时间缺水会抑制花芽分化、落花落荚。如遇降雨过多造成田间渍水,必须及时排水;如遇干旱,尤其发现中午大豆叶片萎蔫时,要及时浇水。化学调控:当田间墒情较好,植株生长过于茂盛时,为防止植株徒长,提高成荚率,可喷施多效唑或三碘苯酸钾进行化学调控

12、。虫害防治:花荚期重点防治金龟子幼虫蛴糟对大豆根部的为害,用50%辛硫磷乳油或48%乐斯本乳油每亩500毫升兑水50公斤顺垄喷施幼苗根部。追肥:原来施入的基肥和种肥往往不能满足要求。一般肥力田块在初花期每亩追施尿素57.5公斤,对增光保荚提高产量效果明显。在土壤肥力较高,植株繁茂的情况下,可少追肥或不追肥。追肥结合中耕培土。3.鼓粒期:这一时期从豆粒开始鼓起至达到最大体积和重量止,植株外观已定型,以生殖生长为主,植株体内有机营养物质大量向籽粒转移。该阶段的主攻目标是保荚、增粒、促饱满。根外追肥:鼓粒初期,如发现因营养不良所致的早衰现象,要及时进行叶面喷肥以补充营养。可用0.3%尿素、氨基酸液肥

13、、磷酸二氢钾、钼酸铵水溶液对叶面喷雾。灌水:大豆在鼓粒期基本停止营养生长,进入生殖生长旺盛时期。这时豆粒渐渐增大,需水量大,因此应适时适量灌增重水。灌“鼓粒水”可明显提高大豆产量和品质。鼓粒后期须减少土壤水分,促进黄荚早熟。若抽机井水浇地一定要在下午四点半后至次日上午九点前进行,以免漫水喷,防止大豆“感冒”。病虫害防治:该阶段主要病虫害为紫斑病、灰斑病、根腐病、食心虫等。防治紫斑病、灰斑病和根腐病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于发病初期开始喷雾防治,隔7天用药一次,连续用药两次。大豆食心虫幼虫孵化盛期用2%杀螟松粉剂每亩2公斤喷粉或50%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喷雾,施药重点是中上部豆荚

14、。五、大豆病虫草害的防治(一)大豆病害:大豆病害种类很多,分为真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和病毒病。目前已发现100多种,其中影响产量的有30 余种,为害较大的只有几种。下面介绍几个主要病害:1、大豆花叶病毒病:本病是由大豆花叶病毒(SMV)、大豆矮化病毒(SSV)、花生条纹病毒(PSV)多种病毒单独或混合侵染所引起,受害植株豆荚数量减少,百粒重降低,褐斑粒增多,常年减产57,重病年减产1025,个别年份或少数地区减产可达95,甚至绝收。并且病株豆粒蛋白质含量及油含量减少,影响种子商品价值。防治方法:主要采取药剂防治蚜虫,消灭传毒介体。常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 2000倍液,或用25蚜螨清乳油200

15、0倍液,或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或用菊马乳油(氰戊菊酯十马拉硫磷)10002000倍液等药剂喷雾防治。2、大豆胞囊线虫病:本病由大豆胞囊线虫(Heterodera glycines Ichinohe)寄生所引起。一般减产1020,严重时可达3050,甚至绝收,除为害大豆外,还为害多种豆科作物。主要根部受害,影响地上部植株生育不良,矮小,茎叶发黄,花器群生,结实少或不结实。农业防治措施: 轮作,与禾谷类作物轮作l2年;增施磷肥,适时灌水。药剂防治; 用3呋喃丹颗粒剂,每亩24千克,在播种沟内施药,施药后覆土。或用3甲基异柳磷颗粒剂,每亩56千克,沟施,施药后覆土。3、大豆根腐病:多

16、发生在土壤潮湿或有积水的地方。幼苗的根及茎基部产生褐色或红褐色长条不规则病斑,后变红褐色凹陷坏死斑,绕根茎扩展致根皮枯死,受害株根系不发达,根瘤少,地上部矮小瘦弱,叶片淡绿,分枝、结荚明显减小。发病轻时,后期可恢复正常,病重时使病株萎焉,幼苗枯死。防治方法:在发病初期用下列农药浇灌。(1)农抗120水剂150-300倍液;(2)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3)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4)70%恶霉灵可湿性粉剂1000-2000倍液;(5)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4、大豆叶斑病:叶上病斑谈褐色至灰白色,不规则形,边缘深褐色。后期病斑上生出许多小黑点,即病原菌

17、的子囊腔。最后叶片枯死脱落。防治措施:清除病株残体,深翻土地;发病期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5、大豆缺铁症状:是大豆上一种缺铁(Fe)元素的生理病害。一般不常发生,苗期受雨渍或种植在钙质土壤(富含碳酸钙土壤)的大豆发病较为明显。发病初期,上部叶片变黄色,但叶脉仍保持绿色。后期叶片呈黄白色。防治措施:精耕细作,多施有机肥;发病初期,喷1硫酸亚铁,经过37天,黄化现象即可消除。6、大豆细菌斑点病:主要发生在叶片上,叶柄、荚、种子上也能发生。初期叶上出现黄绿色水浸状小斑,后扩大成淡褐色多角形或不规则病斑,中心干枯呈暗褐色,周围有黄色晕圈。天气潮湿时病斑上分泌出白色菌脓,干燥后呈膜

18、状。茎和叶柄上病斑长条形、褐色。荚上病斑与叶部相似。种子上病斑不规则形、褐色,常覆一层菌脓。农业防治措施 :选用抗病或耐病品种,或采用无病种子;清除田间病残体,实行23年以上轮作。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喷1:1:200波尔多液。(二)大豆虫害:危害大豆的害虫种类很多,主要害虫有:大豆蚜虫,卷叶螟,豆天蛾,大豆食心虫,豆荚螟,二条叶甲,豆秆黑潜蝇等。1、大豆蚜虫:主要群集于被害植株的嫩叶背面、幼茎及生长点等处刺吸汁液,造成叶背扭曲或皱缩,致使植株生长受阻、生育期推迟,同时还传播大豆花叶病毒病。大豆蚜虫还会在取食处排出大量水分和蜜露,妨碍光合作用,减少干物质积累,降低产量和品质。大豆蚜虫虫体虽小,但

19、繁殖快,数量多,所以危害大。在田间植物上,常有翅蚜与无翅蚜两种形态,有翅蚜可远距离飞行、扩散蔓延;无翅蚜主要是近距离爬行,繁殖力强。防治措施:A、利用天敌:合理保护和利用当地蚜虫的天敌,保持生态平衡是十分必要的。大豆蚜虫的天敌种类很多,主要有瓢虫、草蛉、食蚜虻,花蝽和蚜茧蜂等。因此,在田间蚜量不很多,而天敌又有一定数量时,绝对不要盲目地施药,要靠蚜虫的“天敌”来控制蚜害,这也是发展绿色、生态农业所提倡的。B、化学防治:一方面要选用有效、对路的农药品种,目前主要有吡虫啉、速克毙、比丹、捕快等。另一方面要轮换用药,大豆蚜虫的繁殖能力很强,发生世代又多,极易产生抗药性,盲目地增加药量和施药次数,不仅

20、增加成本,而且还造成农药的污染和残留。因此,防治大豆蚜虫不能长期连续使用一种农药。2、豆天蛾:幼虫食叶成缺刻,严重时将豆株吃成光秆。防治措施:A、诱杀成虫 用黑光灯诱杀成虫,可减少发生量。B、药剂防治 在幼虫l3龄期,用50马拉硫磷、50敌敌畏、50辛效磷1000倍液喷雾防治;或用2西维因粉剂或3敌百虫粉剂喷粉防治。C、生物防治: 产卵盛期释放赤眼蜂;幼虫l3龄期,可用苏芸金杆菌生物制剂(含活孢于100亿个克)稀释800倍液喷雾防治。3、大豆食心虫:以幼虫蛀人大豆荚内食害豆粒,降低大豆产量和商品性。A农业措施 选种抗虫、耐虫优良品种;化蛹期在豆茬地增加中耕次数,豆茬麦地收割后立即深翻细耙,杀死

21、幼虫和蛹。B药剂防治 成虫产卵盛期,每亩,喷施5敌百虫粉剂2千克,不仅能毒杀成虫,而且能杀死一部分卵和初孵幼虫;幼虫入荚盛期之前,每亩施2杀螟松粉剂25千克,杀螟松粉剂有一定的内吸渗透作用,还能杀死大部分人荚的幼虫。4、豆荚螟:俗称红虫,是大豆重要害虫之一。幼虫蛀人大豆及其他豆科植物荚内,食害豆粒,影响产量和品质。药剂防治 成虫盛发期或卵孵化盛期,每亩用5敌百虫粉剂2千克,或50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均匀喷施。5、豆秆黑潜蝇Mekanagrimyza sojae(Zehnt.)广泛分布于我国黄淮流域以及南方等大豆产区。以幼虫在大豆的主茎、侧枝和叶柄内蛀食,在茎内形成弯弯曲曲的隧道。农业防治措施

22、:采取豆田深翻、提早播种、轮作换茬等措施,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化学防治:北方夏大豆开花期,平均每株有1头时,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喷雾,或用90万灵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喷雾。6、大豆卷叶螟(Sylepta ruralis)为华北和东北地区大豆的重要害虫。幼虫将叶片卷成筒状,尤以大豆开花结荚盛期为害严重。多雨湿润的气候有利于大豆卷叶螟的发生;生长茂密的豆田、晚熟品种、叶毛少的品种、施氮肥过多或晚播田被害较重。药剂防治 在卵孵化盛期,每667平方米用50杀螟松8001000倍液80敌敌畏 1000倍液或90晶体敌百虫1500倍液喷雾防治。(三)大豆草害:夏大豆田主要杂草有:狗尾草,马唐,仓耳,鸭跖草,马齿苋,野苋,菟丝子等,夏季温度高、雨水充沛,杂草生长快、为害重,对大豆产量影响极大,务必要及时防治,可采用化学药剂防除豆田杂草。化学药剂除草分为土壤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