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材料新7_第1页
机械工程材料新7_第2页
机械工程材料新7_第3页
机械工程材料新7_第4页
机械工程材料新7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七章第七章 钢的热处理钢的热处理 l 常用的热处理分类常用的热处理分类l 钢在加热时的变化钢在加热时的变化l 钢在冷却时的转变钢在冷却时的转变l 钢的淬火钢的淬火l 钢的回火钢的回火l 钢的淬透性钢的淬透性l 钢的表面热处理钢的表面热处理l 钢的退火与正火钢的退火与正火 一般零件的制造过程一般零件的制造过程锻造锻造预先热处理(退火或正火)预先热处理(退火或正火)机械加工(粗加工)机械加工(粗加工)最终热最终热处理(淬火处理(淬火+ +回火或表面热处理)回火或表面热处理)机械加工(精加工)机械加工(精加工)检验检验(尺寸和硬度)(尺寸和硬度)。 l 钢的热处理都有共同点 加热保温冷却 1-等

2、温冷却 2-连续冷却热处理工艺曲线l 热处理在机械加工中是很重要的工序。热处理在机械加工中是很重要的工序。一、常用的热处理分类一、常用的热处理分类低温回火淬火碳氮共渗氮碳共渗(软氮化)渗氮处理低温回火淬火渗碳化学热处理自回火激光加热表面淬火低温回火火焰加热表面淬火低温回火感应加热表面淬火表面淬火表面热处理回火淬火正火退火普通热处理常用的热处理二、钢在加热时的变化二、钢在加热时的变化 钢的加热的变化是钢的冷却变化的逆过程,需要有一定的过热度。钢的加热的变化是钢的冷却变化的逆过程,需要有一定的过热度。 加热转变温度分别用:加热转变温度分别用:acac1 1(pskpsk)、)、acac3 3(gs

3、gs)、)、accmaccm(eses)表示。)表示。1 1、奥氏体的形成过程、奥氏体的形成过程 基本过程基本过程 (奥氏体化)(奥氏体化) 形核形核 长大长大 残余奥氏体溶解残余奥氏体溶解 奥氏体均匀化奥氏体均匀化亚共析钢亚共析钢 p+fa+fap+fa+fa过共析钢过共析钢 p+cma+cm ap+cma+cm a共析钢共析钢papa 影响奥氏体化的因素影响奥氏体化的因素 加热温度加热温度 等温温度越高,等温温度越高,“孕育孕育期期”越短,奥氏体化速度越短,奥氏体化速度越快。越快。 加热速度加热速度 连续加热时,加热速度连续加热时,加热速度越快,转变温度越高,奥越快,转变温度越高,奥氏体化

4、速度越快。氏体化速度越快。 原始组织形态原始组织形态 细片细片p p粗片粗片p p球化球化p p 含碳量含碳量 含碳量含碳量越高,有利奥氏越高,有利奥氏体的形核和扩散,加速奥体的形核和扩散,加速奥氏体的形成。氏体的形成。2、奥氏体的晶粒长大、奥氏体的晶粒长大 奥氏体晶粒度奥氏体晶粒度l 晶粒度晶粒度表示晶粒大小的尺度。表示晶粒大小的尺度。l 起始晶粒度起始晶粒度奥氏体刚刚形成时的晶粒度。(此时晶粒细小)奥氏体刚刚形成时的晶粒度。(此时晶粒细小)l 实际晶粒度实际晶粒度在具体的热加工条件下,得到奥氏体晶粒度。(与热在具体的热加工条件下,得到奥氏体晶粒度。(与热 加工工艺参数有关,一般比起始晶粒度

5、大)加工工艺参数有关,一般比起始晶粒度大) 14级为粗晶粒58级为细晶粒国家标准gb6394-86,金属平均晶粒度标准评级图93010;保温38小时;缓慢冷却;放大100;与标准图比较。特定条件特定条件l 本质晶粒度本质晶粒度在在特定的加热条件特定的加热条件下,奥氏体晶粒长大的倾向。下,奥氏体晶粒长大的倾向。1-1-本质粗晶粒钢本质粗晶粒钢2-2-本质细晶粒钢本质细晶粒钢加热温度与奥氏体晶粒长大的关系加热温度与奥氏体晶粒长大的关系钢的晶粒度14级,为本质粗晶粒本质粗晶粒, 随温度升高,晶粒迅速长大。钢的晶粒度58级,为本质细晶粒本质细晶粒, 随温度升高长大倾向不明显。 奥氏体晶粒长大及其影响因

6、素奥氏体晶粒长大及其影响因素 成分成分 ,含碳量增加,扩散,含碳量增加,扩散速度增加,晶粒易长大。速度增加,晶粒易长大。 ,含碳量增加,网状,含碳量增加,网状渗碳体的阻碍,晶粒不易长大。渗碳体的阻碍,晶粒不易长大。 mnmn、p p促进奥氏体晶粒的长大。促进奥氏体晶粒的长大。 温度温度 温度高,晶粒大。温度高,晶粒大。%2 .1c%2 . 1c 奥氏体晶粒大小对冷却后晶粒的影响奥氏体晶粒大小对冷却后晶粒的影响奥氏体晶粒粗大,冷却后的组织也粗大,奥氏体晶粒粗大,冷却后的组织也粗大, 降低钢的常温力学性能,尤其是塑性。降低钢的常温力学性能,尤其是塑性。 l加热得到细而均匀的奥氏体晶粒是热处理加热得

7、到细而均匀的奥氏体晶粒是热处理的关键问题之一。的关键问题之一。等温转变等温转变: :加热奥氏体化的钢加热奥氏体化的钢, ,快速冷快速冷却到却到arar1 1以下的某一温度以下的某一温度, ,等温等温, ,使奥氏使奥氏体在该温度完成组织转变的过程。体在该温度完成组织转变的过程。实验方法实验方法:每组取若干试样,在不同的温度等温,作出转变量与时间的关系曲线,然后在温度时间坐标系中找出对应点。三、钢在冷却时的转变三、钢在冷却时的转变 冷却时的转变需要过冷,相变 温度低于平衡温度,分别为: arar1 1(pskpsk)、)、arar3 3(gsgs)、)、arcmarcm(eses)。)。转变开始点

8、的连线称转变开始点的连线称转变开始线转变开始线。转变终了点的连线称转变终了点的连线称转变终了线转变终了线。(1 1)建立曲线)建立曲线1.1.共析钢的等温转变曲线和分析共析钢的等温转变曲线和分析 过冷奥氏体区过冷奥氏体区a1-ms 间及转变开始线间及转变开始线以左的区域以左的区域 转变产物区转变产物区转变终了线以右及转变终了线以右及mf以以下区域下区域 转变区转变区 开始线与终了线之间及开始线与终了线之间及ms与与mf之间区域之间区域时间温度a1msmfa过冷pbmamabap转变开始线转变终了线奥氏体孕育期孕育期转变开始线与纵坐标之间转变开始线与纵坐标之间的距离。的距离。孕育期越小,过冷奥氏

9、体孕育期越小,过冷奥氏体稳定性越小。稳定性越小。孕育期最小处称孕育期最小处称c 曲线的曲线的“鼻尖鼻尖”。碳钢鼻尖处的。碳钢鼻尖处的温度为温度为550。在鼻尖以上在鼻尖以上, 温度较高,相温度较高,相变驱动力小,奥氏体较稳变驱动力小,奥氏体较稳定。定。在鼻尖以下,温度较低,在鼻尖以下,温度较低,扩散困难,奥氏体较稳定。扩散困难,奥氏体较稳定。(2 2)c c 曲线分析曲线分析l 在在550ar550ar1 1温度之间,温度之间, 等温冷却与等温冷却与a-ba-b线相交,线相交, 钢发生钢发生珠光体珠光体转变。转变。l 在在550ms550ms温度之间,温度之间, 等温冷却与等温冷却与a-ba-

10、b线相交,线相交, 钢发生钢发生贝氏体贝氏体转变。转变。 l 在在arar1 1msms温度间,温度间,b b曲线右曲线右, , 钢的转变钢的转变已结束已结束,冷却到室,冷却到室 温组织温组织不发生变化不发生变化。l 在在msmfmsmf温度之间,温度之间, 连续冷却不与连续冷却不与a-ba-b线相交,线相交, 钢发生钢发生马氏体马氏体转变。转变。 温度 c曲线与过冷奥氏体在不同温度下的等温转变产物曲线与过冷奥氏体在不同温度下的等温转变产物设曲线设曲线a a为转变开始线,为转变开始线, 曲线曲线b b为转变终了线为转变终了线(1 1)珠光体型转变)珠光体型转变扩散型扩散型转变组织转变组织 组织

11、共性:铁素体与渗碳体组成层片状混合物。组织共性:铁素体与渗碳体组成层片状混合物。 组织个性:层片间距随过冷度的增加而减小。组织个性:层片间距随过冷度的增加而减小。 400 5000 120002 2、过冷奥氏体的转变产物及转变过程、过冷奥氏体的转变产物及转变过程l 珠光体(珠光体(p p):等温转变温度():等温转变温度(arar1 1650650);); hrc520hrc520l 索氏体(索氏体(s s):等温转变温度():等温转变温度(650600650600);); hrc2030hrc2030l 屈氏体(屈氏体(t t):等温转变温度():等温转变温度(600550600550);)

12、; hrc3040hrc3040l 片间距越小,钢的强度、硬度越高,而塑性和韧性略有改善。片间距越小,钢的强度、硬度越高,而塑性和韧性略有改善。 l 珠光体转变过程珠光体转变过程 珠光体转变也是形核和长大的过程。珠光体转变也是形核和长大的过程。渗碳体晶核首先在奥氏体晶界上形成。在长大过程中,其两侧奥氏体的含碳量下降,促进了铁素体形核,两者相间形核相间形核并长大,形成一个珠光体团。(2)贝氏体型转变)贝氏体型转变-半扩散型转变组织半扩散型转变组织贝氏体:贝氏体:碳过饱和的铁素体与渗碳体(下贝氏体是碳化物)组成的碳过饱和的铁素体与渗碳体(下贝氏体是碳化物)组成的 混合物。混合物。l 上贝氏体(上贝

13、氏体(b上上):):等温转变温度(等温转变温度(550350);组织形态:黑羽毛状。);组织形态:黑羽毛状。 hrc4050 ;强度较低,塑性和韧性较差。强度较低,塑性和韧性较差。l下贝氏体(下贝氏体(b下下):):等温转变温度(等温转变温度(350ms);组织形态:黑针状。);组织形态:黑针状。 hrc5060;强度较高,塑性和韧性也较好,即具;强度较高,塑性和韧性也较好,即具 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转变温度较高转变温度较高(550-350) 时,条片状铁素体从奥氏体晶界向晶内平行时,条片状铁素体从奥氏体晶界向晶内平行生生长长,随铁素体条伸长和变宽,其碳原子向条间奥氏

14、体富集,最后在铁素,随铁素体条伸长和变宽,其碳原子向条间奥氏体富集,最后在铁素体条间析出体条间析出fe3c短棒,奥氏体消失,形成短棒,奥氏体消失,形成b上上 。上贝氏体转变过程l 上贝氏体的形成上贝氏体的形成 贝氏体转变属贝氏体转变属半扩散型半扩散型转变转变,即只有碳原子扩散而铁原子不扩,即只有碳原子扩散而铁原子不扩散,晶格类型改变是通过切变实现的。散,晶格类型改变是通过切变实现的。 转变温度较低(350- 230) 时,铁素体在晶界或晶内某些晶面上长成针状,由于碳原子扩散能力低,其迁移不能逾越铁素体片的范围,碳在铁素体的一定晶面上以断续碳化物小片的形式析出。 下贝氏体转变l 下贝氏体的形成下

15、贝氏体的形成(3)马氏体型转变)马氏体型转变-非扩散型转变组织非扩散型转变组织马氏体的晶体结构马氏体的晶体结构 马氏体马氏体碳溶在碳溶在-fe-fe中形成的过饱和的固溶体。中形成的过饱和的固溶体。 马氏体转变时,奥氏体中的碳全部保留到马氏体中。 马氏体的晶格为体心正方,马氏体的晶格为体心正方,acac,c ca a,c/ac/a为马氏体的正方度,正为马氏体的正方度,正方度随马氏体的含碳量的增加而增加,而且马氏体的比容也增加,体积方度随马氏体的含碳量的增加而增加,而且马氏体的比容也增加,体积会增加,是造成钢淬火变形和开裂的主要原因。会增加,是造成钢淬火变形和开裂的主要原因。l 片状(片状(针状针

16、状)马氏体(马氏体(m m片):连续冷却温度(片):连续冷却温度(msmfmsmf););hrc6065hrc6065 组织形态:灰片状。组织形态:灰片状。c%1%c%1% 在电镜下,亚结构主要是孪晶,又称在电镜下,亚结构主要是孪晶,又称孪晶马氏体孪晶马氏体。l 板条状马氏体(板条状马氏体(m m板条):连续冷却温度(板条):连续冷却温度(msmfmsmf););hrc3545hrc3545; 组织形态:灰板条状。组织形态:灰板条状。c%0.3%c%0.3% 在电镜下,板条内的亚结构主要是高密度的位错,又称在电镜下,板条内的亚结构主要是高密度的位错,又称位错马氏体。位错马氏体。正常加热条件下,

17、冷却得到的马氏体组织非常细小,在光学显微镜下无法分辨,称“隐晶马氏体隐晶马氏体”。 t12过热 500 500t12正常 500马氏体的形态马氏体的形态l马氏体的形态与含碳量的关系马氏体的形态与含碳量的关系c%小于小于0.2%时,时,组织几乎全部组织几乎全部是是板条马氏体板条马氏体。c%大于大于1.0%c时时几乎全部是几乎全部是针针状马氏体状马氏体.c%在在0.21.0%之间之间为为板条与针板条与针状的混合组织状的混合组织。马氏体形态与含碳量的关系0.45%c0.2%c1.2%c l 无碳原子的扩散无碳原子的扩散l 转变速度极快转变速度极快l 转变的不完全性,转变的不完全性,有有残余奥氏体残余

18、奥氏体存在存在 转变在转变在msmfmsmf温度区间进行温度区间进行, , 冷却到室温转变未完全结束;冷却到室温转变未完全结束; 高碳钢存在较多的高碳钢存在较多的残余残余奥氏体。奥氏体。 工业上常采用工业上常采用“冷处理冷处理”的方法。的方法。l 具有高的硬度和强度。l 硬度硬度主要取决于含碳量含碳量。l 塑性和韧性塑性和韧性主要取决于组织组织。 板条马氏体具有较高硬度、较高强度与较好塑性和韧性相配合的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针片状马氏体具有比板条马氏体更高的硬度,但脆性较大,塑性和韧性较差。 马氏体硬度与碳含量的关系马氏体转变特点马氏体转变特点 马氏体的力学性能马氏体的力学性能 l 共析钢的过

19、冷奥氏体最稳定,共析钢的过冷奥氏体最稳定,c曲线最靠右。曲线最靠右。l ms 与与mf 点随含碳量增加而下降。点随含碳量增加而下降。 3.3.影响影响c c曲线位置的因素曲线位置的因素与共析钢相比,亚共析钢和过共析钢与共析钢相比,亚共析钢和过共析钢c c曲线的上部各多一条曲线的上部各多一条先共析相的析出线。先共析相的析出线。(1)(1)含碳量的影响含碳量的影响l 除除co 外外, 凡溶入奥氏体的合金元素都使凡溶入奥氏体的合金元素都使c 曲线右移。曲线右移。l 除除coco和和al al 外外, ,所有合金元素都使所有合金元素都使ms ms 与与m mf f 点下降。点下降。 (2) (2) 合

20、金元素的影响合金元素的影响4、过冷奥氏体的连续冷却曲线、过冷奥氏体的连续冷却曲线 只有只有“c”c”曲线的上半部分,曲线的上半部分,没有贝氏体转变区没有贝氏体转变区 多了一条多了一条“k”k”线,即转变中止线;线,即转变中止线; 比比“c”c”曲线,右移。曲线,右移。“v“vk k”为为“cct”cct”曲线的临界冷却速度。曲线的临界冷却速度。 临界冷却速度临界冷却速度钢获得完全马氏体的最钢获得完全马氏体的最 小冷却速度。小冷却速度。 vkvk,在“c”曲线讨论,能得到马氏体,实际上就一定能得马氏体。(1)(1)共析钢的共析钢的cctcct曲线曲线p均匀a细ap退火(炉冷)正火(空冷)s淬火(

21、油冷)t+m+am+a淬火(水冷)a1msmf时间650600550可用可用tttttt曲线定性说明连续冷却时的组织转变曲线定性说明连续冷却时的组织转变45钢钢850油冷组织油冷组织m+t转变中止线的含义转变中止线的含义 无贝氏体转变区无贝氏体转变区, 但比共析钢但比共析钢cct曲线多一条曲线多一条afe3c转变开始线。转变开始线。由于由于fe3c的析出的析出, 奥氏体中含碳量下降奥氏体中含碳量下降, 因而因而ms 线右端升高线右端升高.有贝氏体转变区,还多有贝氏体转变区,还多af开始线开始线, f析出使析出使a含碳量升高含碳量升高, 因而因而ms 线右端下降。线右端下降。过共析钢cct曲线亚

22、共析钢cct曲线(2 2)过共析钢)过共析钢cctcct曲线曲线(3 3)亚共析钢)亚共析钢cctcct曲线曲线四、钢的退火与正火四、钢的退火与正火 l 退火与正火主要用于退火与正火主要用于预备热处理,只有当预备热处理,只有当工件性能要求不高时工件性能要求不高时才作为最终热处理。才作为最终热处理。 l 机械零件的一般加工工艺机械零件的一般加工工艺毛坯(铸、锻)毛坯(铸、锻)预备热处理预备热处理机加工机加工最终热处理最终热处理机加工机加工1.退火退火 将钢加热至适当温度保温,再将钢加热至适当温度保温,再缓慢冷却缓慢冷却 (炉冷炉冷) 的热处理工艺。的热处理工艺。l 调整硬度,便于切削加工。适合加

23、工的硬度为170-250hb。l 消除内应力,防止加工中变形。l 细化晶粒,为最终热处理作组织准备。 真空退火炉(1 1)目的)目的 常用退火:完全退火、等温退火、球化退火、扩散退火、完全退火、等温退火、球化退火、扩散退火、 去应力退火、再结晶退火。去应力退火、再结晶退火。 完全退火完全退火l 将工件加热到ac3+3050,保温后缓冷的退火工艺。l 主要用于亚共析钢。(2 2)退火工艺)退火工艺l 亚共析钢亚共析钢加热到加热到ac3+3050, 共析、过共析钢共析、过共析钢加热到加热到ac1+3050, 保温后快冷到保温后快冷到ar1以下的某一温度下以下的某一温度下停留,待相变完成后出炉空冷。

24、停留,待相变完成后出炉空冷。l 等温退火可缩短工件在炉内停留时间,等温退火可缩短工件在炉内停留时间, 更适合于孕育期长的合金钢。更适合于孕育期长的合金钢。高速钢等温退火与普通退火的比较高速钢连续冷却退火约24小时。等温冷却总共约8小时:开炉门冷到750,约4小时,等温时间34小时,然后空冷。 等温退火等温退火l 组织:组织:球状珠光体球状珠光体(p球球 ) 即铁素体基体上分布着颗粒状渗碳体的即铁素体基体上分布着颗粒状渗碳体的组织组织球状珠光体l 对于有网状二次渗碳体的过共析钢,球化退火前应先正火先正火,以消除网状。球化退火球化退火l 加热温度:ac1+(3050)l 主要用于过共析钢(即工具钢

25、)。主要用于过共析钢(即工具钢)。 亚共析钢加热到亚共析钢加热到ac1+30 50,共析钢加热到共析钢加热到ac1+3050, 过共析钢加热到过共析钢加热到accm+30 50, 保温后空冷的工艺。保温后空冷的工艺。 正火比退火冷却速度大。正火比退火冷却速度大。(1)正火后的组织)正火后的组织 c 0.6% 时,组织为时,组织为f+s; c 0.60.6% 时,组织为时,组织为s 。 正火温度2.正火正火冷却速度不同,先析相的量不同,同种钢冷却速度不同得到珠光体的量不同。伪共析组织-非共析成分得到的共析组织。 对于低、中碳钢对于低、中碳钢(0.6c%),目的与退火的相同。,目的与退火的相同。

26、对于过共析钢,用于消除网状二次渗碳体,为球化退火作组织准备。对于过共析钢,用于消除网状二次渗碳体,为球化退火作组织准备。l 要改善切削性能,低碳钢用正火,中碳钢用退火或正火,高碳钢用球化退火。合适切削加工硬度(2 2)正火的目的)正火的目的 普通件最终热处理,代调质。普通件最终热处理,代调质。热处理与硬度关系问题不同成分的碳钢如何选择退火和正火?淬火淬火: :将钢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温一定时间,然后以大于临界冷却速度将钢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温一定时间,然后以大于临界冷却速度 的快速冷却的快速冷却, ,获得马氏体组织的热处理工艺。获得马氏体组织的热处理工艺。1 1、淬火温度的选择、淬火温度的选择 亚

27、共析钢:ac3+(3050), 过共析钢:ac1+(3050)l 水:水:适用碳素钢 优点:价廉、安全、无腐蚀。 缺点:淬火硬度不均匀易出现软点,质量较差,易变形、开裂。 五、钢的淬火五、钢的淬火2 2、淬火介质、淬火介质l 油(机油或专用淬火油):油(机油或专用淬火油):适用于大多数合金钢 优点:变形小,不易开裂。 缺点:价格贵、易燃不安全、有油污。l 盐水或碱水(盐水或碱水(5 515%15%):):适用碳素钢 优点:价廉、安全、冷却能力和均匀性优于水。 缺点:易变形、开裂,比水淬小,工件易腐蚀,产生水气损害健康。淬火介质的冷却速度必须大于临界冷却速度淬火介质的冷却速度必须大于临界冷却速度

28、3 3、淬火方法、淬火方法 单液淬火单液淬火 在一种淬火介质中连续冷却到室温。在一种淬火介质中连续冷却到室温。 预冷淬火预冷淬火 空气中停留片刻空气中停留片刻, ,再在一种淬火介质中连续冷却到室温。再在一种淬火介质中连续冷却到室温。 双液淬火双液淬火 在二种淬火介质中分段连续冷却到室温。在二种淬火介质中分段连续冷却到室温。 等温淬火等温淬火 钢件在盐浴(稍高于钢件在盐浴(稍高于msms温度)停留较长,温度)停留较长, 完成完成下贝氏体下贝氏体转变后,再空冷。转变后,再空冷。局部淬火局部淬火 对局部硬度有要求,其他部位精度对局部硬度有要求,其他部位精度 高的钢件,局部加热淬火。高的钢件,局部加热

29、淬火。 分级淬火分级淬火 钢件在盐浴(钢件在盐浴(msms温度附近)中停留温度附近)中停留2 25 5 分钟(减小钢件内外温差),然后空冷。分钟(减小钢件内外温差),然后空冷。盐浴炉各种淬火方法示意图各种淬火方法示意图1 1、淬透性的概念、淬透性的概念 淬透性:淬透性: 钢在淬火时获得马氏体组钢在淬火时获得马氏体组 织的能力,织的能力,用用规定条件规定条件下淬下淬 硬层深度表示。硬层深度表示。 淬硬层深度淬硬层深度: :从表面到半马氏体组 织区的距离。 淬硬性:淬硬性:钢在淬火后获得马氏体组钢在淬火后获得马氏体组 织所能达到最大硬度。织所能达到最大硬度。六、钢的淬透性六、钢的淬透性钢件淬硬深度

30、、硬度分布与冷却速度的关系钢件淬硬深度、硬度分布与冷却速度的关系2、淬透性与淬硬层深度的关系淬透性与淬硬层深度的关系 l 同一材料同一材料的淬硬层深度与工件尺寸、冷却介质有关。的淬硬层深度与工件尺寸、冷却介质有关。 工件尺寸小、介质冷却能力强,淬硬层深。工件尺寸小、介质冷却能力强,淬硬层深。l 淬透性与工件尺寸、冷却介质无关。淬透性与工件尺寸、冷却介质无关。 它只用于不同它只用于不同材料之间的比较,是通过尺寸、冷却介材料之间的比较,是通过尺寸、冷却介 质相同时的淬硬层深度来确定的。质相同时的淬硬层深度来确定的。 3、影响淬透性的因素、影响淬透性的因素 临界冷却速度临界冷却速度vk越小,淬透性越

31、高。越小,淬透性越高。 奥氏体化温度高、保温时间奥氏体化温度高、保温时间 长也使钢的淬透性提高。长也使钢的淬透性提高。v vk k取决于取决于c c曲线的位置,曲线的位置,c c 曲线越靠右,曲线越靠右,v vk k越小。越小。问题1.1.生产现场中,为什么常将高速钢生产现场中,为什么常将高速钢 w18cr4vw18cr4v称为称为“锋钢锋钢”或或“风钢风钢”?2.2.在在40,40cr,9sicr, w18cr4v40,40cr,9sicr, w18cr4v中,哪中,哪 个个淬透性高?淬透性高?c c曲线位置曲线位置 淬透性好,机械性能均匀。淬透性好,机械性能均匀。 淬透性好,材料的屈强比高

32、(淬透性好,材料的屈强比高(s/bs/b),材料的利用率高。),材料的利用率高。 淬透性好,材料的疲劳极限(淬透性好,材料的疲劳极限(-1-1)高。)高。 淬透性好,材料的冲击韧性高。淬透性好,材料的冲击韧性高。4 4、淬透性对钢力学性能的影响、淬透性对钢力学性能的影响未淬透钢未淬透钢淬透钢淬透钢淬透性不同的钢调质后机械性能5 5、淬透性的测定及表示、淬透性的测定及表示标准尺寸的试棒加热到完全奥氏体化后放在支架上,对其一端进行喷水冷却,再在试棒表面上从端面起依次测定硬度,得到硬度与距端面距离之间的关系曲线。末端淬火法末端淬火法淬透性的淬透性的表示:表示:dhrcjj - 末端淬透性,d - 半

33、马氏体区到水冷端的距离hrc - 半马氏体区的硬度如:545j6 6、淬透性的应用、淬透性的应用要求要求零件的表面和心部力学性能一致,应选能全部淬透的高淬透性的钢。 如螺栓如螺栓、连杆连杆、模具等模具等大截面的零件或在动载荷下工作的的许多重要零件。心部力学性能对使用条件影响不大的零件可选用淬透性低的钢(承受弯曲、承受弯曲、 扭转的零件,淬硬层深度一般为半径的扭转的零件,淬硬层深度一般为半径的1/21/3)1/21/3)。如轴类、齿轮等。如轴类、齿轮等。高强螺栓柴油机连杆齿轮(1 1)合理选择淬硬层深度)合理选择淬硬层深度 焊接件焊接件可选用淬透性低的钢可选用淬透性低的钢。 淬硬层深度与工件尺寸

34、有关淬硬层深度与工件尺寸有关, ,设计时应注意尺寸效应。设计时应注意尺寸效应。 在设计中不可根据从手册里查到的小尺寸试样性能数据用于大尺在设计中不可根据从手册里查到的小尺寸试样性能数据用于大尺 寸工件的强度计算。寸工件的强度计算。 淬透性低的大尺寸工件,淬硬层很浅,应考虑淬火之前切削加工。淬透性低的大尺寸工件,淬硬层很浅,应考虑淬火之前切削加工。 用碳钢设计大尺寸工件时,调质处理不如正火更经济。用碳钢设计大尺寸工件时,调质处理不如正火更经济。 如:设计尺寸为如:设计尺寸为100mm100mm时,用时,用4545钢调质钢调质b b=610mpa=610mpa, 而正火而正火b b=600mpa=

35、600mpa。(2)预测零件淬火后的硬度分布)预测零件淬火后的硬度分布 例:利用淬透性曲线及圆棒冷速与端淬距离的关系曲线预测50mm 直径40mnb钢轴淬火后断面的硬度分布。(3)利用淬透性曲线进行选材)利用淬透性曲线进行选材 例:例:要求厚要求厚60mm汽车转向节淬火后表面硬度超过汽车转向节淬火后表面硬度超过hrc50, 3/4半径处为半径处为hrc45。按下图箭头所示程序进行选材分析。按下图箭头所示程序进行选材分析。七、钢的回火七、钢的回火 回火回火将淬火钢加热到将淬火钢加热到ac1ac1以下某温度保温,然后冷却到室温的以下某温度保温,然后冷却到室温的 热处理工艺。热处理工艺。1、回火的目

36、的、回火的目的 降低脆性,减少或消除内应力,稳定组织,提高尺寸的稳定性,降低脆性,减少或消除内应力,稳定组织,提高尺寸的稳定性, 减小工件的变形,防止工件的开裂。减小工件的变形,防止工件的开裂。 提高钢的弹性极限或屈强比。提高钢的弹性极限或屈强比。 提高钢的塑性和韧性,适当的降低硬度和强度,获得零件设计所提高钢的塑性和韧性,适当的降低硬度和强度,获得零件设计所 要求的性能。要求的性能。 可以作为高淬透性钢的软化的处理方法。可以作为高淬透性钢的软化的处理方法。 2 2、回火的种类及应用、回火的种类及应用 低温回火(低温回火(150150250250), , 得到回火马氏体(得到回火马氏体(m m回),回),hrc58hrc586464l 用途:用途:工具钢工具钢制造制造的工具淬火后的回火处理;的工具淬火后的回火处理; 结构钢中结构钢中低碳钢低碳钢的渗碳的渗碳+ +淬火后的回火处理;淬火后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