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外装订线内装订线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二氧化碳专题班级 姓名 学号 1、 知识梳理1. 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1)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二氧化碳是一种 色 味的气体, 溶于水,密度比空气 。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气体会变成液体或固体,固态二氧化碳俗称 。(2)化学性质:一般情况下,既不 ,也不 ;不能供给呼吸。与水反应: ,能使紫色石蕊试液 。与碱反应: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现象: ,应用: 。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应用:吸收或除去CO2。(3) 用途:作 作用的原料、用于 、作化工产品的原料、作气体肥料、固态CO2可用作制冷剂(用于人工降雨)等。2二氧化碳的制取(1)工业制取: 。
2、(2)实验室制取:实验药品 反应原理 发生装置装置特点便于添加液体操作简便适用范围用于制取较多量气体用于制取少量气体收集方法用 法收集操作步骤连接仪器 加入药品(先固体后液体)收集气体验满验满方法检验方法把生成的气体通入 中(或向集气瓶中倒入少量 ,振荡,)若 ,则气体为CO2除杂方法制得的CO2中通常混有HCl气体和水蒸气,应先用 溶液除去HCl气体,再用 干燥注意事项:用长颈漏斗制取气体时,长颈漏斗下端管口必须 ,形成“液封”,防止 。检验某气体是否是CO2时,不能用燃着的木条,因为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气体还可能是 等。3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1)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本身 毒性,但不能
3、供给呼吸。当空气中CO2的含量超过正常含量时,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因此在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或干涸的深井之前,要先做 试验。(2)对环境的影响:空气中的CO2含量上升,会引起 效应。2、 考点透视考点1 二氧化碳的性质及用途例1 下列关于CO2、CO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CO是许多气体燃料(如水煤气)的主要成分B冬天用煤火取暖时,在煤炉上放一壶水不能防止CO中毒CCO2无毒,当空气中的CO2超过正常含量时,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D大气中的CO2能起到对地球保温的作用例2 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同学们设计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请你参与探究并填空。【实验记录与分析】实验一实验二实验三实验
4、操作 实验现象蜡烛火焰 软塑料瓶变瘪程度较大的是 (填“甲”或“乙”)干石蕊纸花不变色,湿石蕊纸花变红色实验结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大;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 【反思与拓展】(1)依据实验一的结论,写出二氧化碳的一条重要用途 。(2)由实验二的结论分析得出:实验室中保存氢氧化钠要注意 ,写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在设计上述三组对比实验时,都只改变一个影响因素,保持其他因素不变,这是运用了科学探究中的 方法。考点2 低碳生活例3 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A节约用电,随手关灯 B循环使用教科书C不使用一次性木筷
5、D大量燃放鞭炮,增加节日气氛考点3 二氧化碳的制法例4 实验操作考试中,小红同学抽到“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以下是她的部分实验操作,其中有错误的一项是()A装大理石B加稀盐酸C制取并收集CO2D检验是否收集满考点4 以二氧化碳为中心的转化与推断例5 碳及其部分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X、Y表示转化中的另一种反应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X可以是单质或氧化物B反应中CO一定发生了氧化反应CY可以是CaCl2溶液D打开碳酸饮料瓶盖时会发生反应三、课堂训练1对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CO2和CO的比较,正确的是()A组成:CO2、CO均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B性质:CO2、CO都有可燃性
6、C用途:CO2可用于灭火;CO可用于人工降雨D危害:CO2会导致酸雨;CO会引起中毒22020年某地生态日的主题为“践行生态文明,守护绿水青山”。下列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随意丢弃生活垃圾 B露天焚烧废弃塑料C增加植被覆盖面积 D肆意开采矿产资源3下列与碳和碳的氧化物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煤炉上放一盆水可防止CO中毒BCO2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说明CO2显酸性CCO和CO2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分子构成不同D碳在氧气中燃烧一定生成二氧化碳4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CO2能否与H2O反应。滴加盐酸,待试管乙中液体变红后,将其加热至沸腾,红色不褪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中逸出的气体只含C
7、O2B乙中液体变红,证明CO2能与水反应C加热后红色不褪去,说明碳酸受热不分解D欲达到实验目的,可将盐酸改为稀硫酸5碳及含碳物质有如图所示转化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物质Y可以为稀硫酸BX可以是酒精C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D反应可以是吸热反应6实验室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CO2并进行相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B中需连接如图2所示装置、,为得到纯净CO2,装置、的导管口沿气体流动方向的连接顺序是 。装置中饱和NaHCO3溶液的作用是 。(3)C中放置的是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小花,实验过程中小花的颜色 (填“变红”“变蓝”或“不变色”)。(4)E中澄清石灰水
8、变浑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F中先熄灭的蜡烛是 (填“甲”或“乙”)。(6)持续通入CO2,发现E中澄清石灰水先变浑浊后又变澄清。【提出问题】石灰水为什么先先变浑浊后又变澄清?【查阅资料】CaCO3不溶于水;Ca(HCO3)2能溶于水且能与酸反应。【提出猜想】猜想一:液体显酸性,溶解了CaCO3;猜想二:反应生成了Ca(HCO3)2。【实验探究】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变澄清后的液体于试管中,滴加 溶液变蓝猜想一不成立取少量变澄清后的液体样品于另一支试管中,滴加 猜想二成立【分析与结论】通过探究可知,碳酸钙固体能与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碳酸氢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拓
9、展延伸】天然溶洞中形态各异的石笋和钟乳石的形成过程中容易使溶洞附近地下水的硬度 (填“偏高”或“偏低”),生活中若要将硬水软化,可以采用 的方法。答案一、知识梳理1(1)无 无 能 大 干冰(2)燃烧 支持燃烧 CO2+H2O=H2CO3 变红 CO2+Ca(OH)2=CaCO3+H2O 变浑浊 检验CO2 CO2+2NaOH=Na2CO3+H2O(3)光合 灭火2(1)CaCO3 高温 CaO+CO2(2)实验药品 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 反应原理 CaCO3+2HCl=CaCl2+H2O+CO2 发生装置装置特点便于添加液体可以控制反应速率操作简便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适用范围用于制
10、取较多量气体用于制取少量气体收集方法用 向上排空气 法收集操作步骤连接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加入药品(先固体后液体)收集气体验满验满方法检验方法把生成的气体通入 澄清石灰水 中(或向集气瓶中倒入少量 澄清石灰水 ,振荡,)若 石灰水变浑浊 ,则气体为CO2除杂方法制得的CO2中通常混有HCl气体和水蒸气,应先用 饱和碳酸氢钠 溶液除去HCl气体,再用 浓硫酸 干燥插入液面以下 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口逸出 氮气3(1)没有 灯火 (2)温室二、考点透视例1 C例2 实验一实验二实验三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蜡烛火焰由低到高依次熄灭软塑料瓶变瘪程度较大的是乙(填“甲”或“乙”)干石蕊纸花不变色,湿石蕊纸花变红色实验结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大;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具有酸性的物质 (1)用于灭火 (2)密封保存 CO2 +2NaOH=Na2CO3+H2O (3)控制变量例3 D例4 D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安陆市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月考测试试卷
- 阿勒泰地区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模拟试卷
- 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及答案
- 2025 年小升初上海市初一新生分班考试英语试卷(带答案解析)-(牛津版)
- 海门市悦来初中2025中考英语专题复习-词汇、完形填空(无答案)
- 社区消防知识培训课件制度
- 2025年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中考一模物理试题(含答案)
- 上海租赁中介合同范本
- 甲乙合作开店合同范本
- 快递寄件合同范本
- 承保实务非车险课件
- 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方法
- 无人机项目融资计划书
- 液氧站施工方案
- GB/T 16886.12-2023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2部分:样品制备与参照材料
- 16J934-3中小学校建筑设计常用构造做法
- 发泡模具验收报告
- 【优质课件】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分享手册
- 音乐ppt课件《村晚》
- 周绍华教授治疗抑郁症经验
- 分镜头脚本设计-影视广告分镜头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