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妮对未来满心欢喜_第1页
曾妮对未来满心欢喜_第2页
曾妮对未来满心欢喜_第3页
曾妮对未来满心欢喜_第4页
曾妮对未来满心欢喜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曾妮 对未来满心欢喜和曾妮的邀约要从两个月前说起,通过电话联系到她, 得知她要在 10 多天内做出展览画册以及赶工画画,忙着举 办她回国后的第一次展览,便不得不将采访暂时挪后。但是 曾妮并没有忘记此事,其间还邀请我去参加她在成都域上和 美艺术馆的展览,与我讲谈她在创作上的想法,终于,在半 个月前我们开始了这次正式的交流。“时空漂移: 2017 曾妮纸本水彩作品展”已经分别在四 川大学美术馆和成都域上和美艺术馆成功举办。办展览既是 曾妮对自己的一个交代,也是她从美国学成归来的一次成果 汇报展。从去年 12 月份回国后,她几乎每天都凌晨三四点 才睡,早上八九点就起,坚持了差不多三个月的时间,最后

2、只留了十来天的时间设计和制作画册。为了促成这次展览如 期举办,所有的事情她都要自己事先做好打算,累到几近崩 溃,原则是只要不被累死就好。长江边上的故乡在曾妮的近作中,不乏看到很多关于家乡题材的抒情和 表达,创作上也由早前的花草题材转换为对现实环境的思考, 这是她很大的改变。其中代表作长江山水图更有一种黑 色的权威符号,凌驾于已然暗淡的风景之上,不免有心理的双重压力和凄惨之感“去年 6 月份前,我还在到处旅行,走亲访友,跟着美 国的老师一起做些事情,那个时期的创作也还没有什么灵感。 突然间听报道,长江发大水了,我虽身在美国,心却在家乡 万县,看到受灾场景不免伤心落泪。长江早已遭受破坏,大 洪水的

3、肆虐更让她雪上加霜。 ”每年曾妮从重庆回万县的途中都会经过石堡寨,看到这 个景观就意味着她离家还有 30 分钟路程。石堡寨是个很漂 亮的十二层塔楼,坐落在石山之上,洪水到来之后,整个塔 楼紧贴水面, 像岸边的一块大石头了。 曾妮将它们画了下来, 还配了一首诗:曾经的仰望变成平视,众人的赞美中我看到 你的残骸。美国的艺术批评家古德曼读图后写到:山上被放 置了几个很脆弱和危险的亭子,暗示人和自然的关系是任意 而暂时的。”“有趣的是, 我其实只画了石堡寨其中一个亭子, 而他认为我画了好几个,原来是把亭子周围的草丛灌木都看 作是亭子的形状了,兴许是我当时画得太入迷,甚至忘记自 己是谁,我连同草丛灌木都

4、变成了亭子。 ”40 岁离开中国“之前在中国,我被朋友包围,而到美国后,既没有确 定的身份认同,艺术上更找不到北,我尝到孤独的滋味,自 然也看到很多阴暗面,将我的忧患意识一下子激发出来,我 也突然就发奋了,从一个享乐主义者变成了苦难的体味者,我把自己的作品和人类的命运、家乡的变迁紧紧联系在一 起。”她既憧憬巴黎、伦敦、意大利的浪漫,也喜欢大美国的 包容,最终选择去美国访学还是因为孩子更喜欢美式教育。“把自己放在一个寂寞孤独的空间,年龄又到了一个能够忍 受寂寞孤独的时候,我于是顺势而为,虽然这并不容易,不 仅要读书画画,帮导师做一些艺术项目还要照顾我妈妈和女 儿。而在祖国,一直是妈妈照顾我的生活

5、,在美国就完全颠 倒过来。自我感觉很忙很充实,但和其他孩子每天打卡上班 的家长比起来我还是比较自由的,于是常常帮其他家长接孩 子。在美国,劳动力真是太珍贵了,我因为被需要还是感到 十分得意。那刻起,我才意识到在中国的时候过得太幸福太 轻松了。早些年,我爸爸看我总是画些享乐的内容,旁敲侧 击希望我涉及苦难的题材,而我一直进入不了那种状态,现 在想想也是时机未到,孤独到一定的时候,就自然会酝酿出 来了。”看来地理位置的改变才真的能带来心理上的改变。早前 曾妮画花草树木,满足于绘画本身的快乐,在美国的时候就 完全改观了,绘画不再是写实加唯美,而是重构与表现,把 思想观念自然而然带入作品中。曾妮的父亲

6、是一位颇有造诣的书法家、画家,父亲对她 的影响非常早,但是一直没有一个契机把这种影响打开和放 大,直到这次美国之行。 “我真的感到很奇怪,好像我爸爸 的苦和痛一下子传染给了我,在他离开我们 10 年之久的今 天,我身上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油然而生,不再是一 个小女生单纯地享受绘画,而是用手中的笔来表达内心深处 的思考, 甚至画画的手感都不一样了。 我以前喜欢到处玩儿, 喜欢寻找快乐追求享受,不太专注于自己的艺术创作,现在 则特别珍惜画画的时间,追求艺术上更大的进步,同时在这 个过程中也找到很多乐趣, 我独处, 跟自己较量, 超越自己, 然后受到大家认可,这种快乐是巨大的。 ”永远长不大的少

7、女心 提到曾妮,周围的朋友对她的印象一定少不了活泼、热 情,甚至是可爱。 她可以玩斗地主、 打麻将, 也可以去爬山、 游泳和跳舞,那种活泛的精气神令很多人羡慕,即便在办展 览最辛苦的时候,她也能保持良好的形象和灿烂的笑容。小时候去春游,凌晨 1 点钟要醒一下, 2 点又醒一下, 起来看时间到没有,说起组织去玩,别提多兴奋,想想穿什 么漂亮衣服,要怎么展示,就激动得不得了。爱打扮,爱拍 照,曾妮自认是个自恋的人, “我觉得自恋不是件坏事,艺 术家经常就得面对独处的时候。像梵高,弗里达画了不少自 画像,和自己做朋友,沉淀自己、寻找自己,自恋无疑是多 情、敏感、热爱的代名词,这应该是一个艺术家本该具

8、有的 特质。”“小时候我喜欢画小卷发,口红什么的,老师觉得我资 产阶级思想严重,美术成绩得分并不高,老师喜欢那种用直 尺比着画出来的天安门,那都是 90 高分,所以我没有受到 特别的鼓励。直到中学时期,回到了我爸妈身边,经常跟我 爸爸一起画画,我喜欢画小女孩、鸽子、橄榄枝之类的,我 爸爸就使劲鼓励我说大师啊!画得好 ,之后就开始参加 很多少儿比赛,每次参赛都能得一等奖,因为有爸爸亲自指 导,得到了比较系统的美术专业训练。 ”“双何”老师 在她的生命中,除了父亲还有两位老师一直对曾妮的人 生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位是著名艺术家何多苓,另一位 是四川大学艺术学院的何工教授。我爸爸去世的那年,他的学

9、生在德阳孔庙为其做了一个 回顾展,当时我请这两位何老师过去参观。他们一般凌晨两 三点都还没睡,但是那天都六点就起床,九点准时赶到,令 我非常感动。从那以后,双何老师仿佛对我产生出某种责任 感,经常和我沟通交流。有段时间我很懒,几年也没什么新 作品,但是他们还是提醒我说, “曾妮,麻烦你能不能用功 一点,画一点什么, 想不想去欧洲或者其他地方参加群展?! 这真是常人不大容易得到的提携。在曾妮的画展开幕式上,何工教授评价道 “曾妮极具 这种鼓励和认可下, 曾妮的艺术之路走得既充盈又自信, “ ?p 何老师对我的影响非常大,他们不管我有没有用功,始终没 有抛弃过我,随时提醒我不要离艺术太远。 ”天赋”虽然这个评价是何工 20 年来逢人必说的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