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赣州红色旅游文化的几点建议_第1页
发展赣州红色旅游文化的几点建议_第2页
发展赣州红色旅游文化的几点建议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开展赣州红色旅游文化的几点建议 开展赣州红色旅游文化的几点建议 【摘要】赣州市又称赣南,是江西的南大门、珠三角的直接腹地、海西经济区的重要组成局部,是南国宋城、客家摇篮、红色故都、生态家园、稀土王国、世界钨都和脐橙之乡。赣州具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瑞金、于都、会昌、石城等县市都留有珍贵的革命旧址。赣州市是在1999年首先提出了红色旅游的理念,得到了国家发改委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关键词】 赣州市 旅游文化 建议 一、面临的问题 红色旅游的文化气氛不浓,产品也比拟单一 赣州红色旅游开发比拟完整的集中在瑞金一带,旅游的方式也是单一的革命旧址参观,游客进入景区游览方式也是听导游讲解,参观完景点就

2、离开。旅游的产品单一,游客的消费也仅仅是购置门票以及简单的饮食安排,经济效益低下。 经济欠兴旺,配套设施不完善 赣州红色旅游景点一般都身处经济欠兴旺地区,甚至是国家级的贫困县。经济实力薄弱,用于开发红色旅游资源的资金比拟少,经费投入缺乏,在根底设施的建设,以及景点的宣传上,缺乏资金的有力支持,非常不利于红色旅游的开展。 各个景点比拟分散,资源的整合度不高 赣州红色旅游文化中,其中革命旧址、建筑共有267处,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共有4处60多个点,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共有20处,馆藏珍贵革命历史文物1万余件。但是这些旅游资源比拟分散,没有形成套整的旅游产品,主要分布在瑞金、于都、会

3、昌、石城等地。 当前旅游业正迎来一个新的历史开展机遇,赣州的旅游业应抓住这个历史开展的新机遇,着力解决档次偏低,管理体制不顺畅问题。赣州整个旅游市场的观念、管理和相关的机制都有待进一步提升,特别是加强旅游资源和红色文化资源的高度组合。 二、赣州开发红色旅游资源的几点建议 规划经典路线,培育红色品牌 经典路线的规划,无疑是开展红色旅游的一个有力保障。红色旅游是赣州旅游资源的一大亮点和特色,赣州红色文化资源具有垄断性的特征。赣州旅游资源极其丰富,拥有国家标准的旅游资源分类中所规定的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天象与气候景观、遗址遗迹、建筑与实施、旅游商品、人文活动等八大类旅游资源。有国家级文物保

4、护单位10处64个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2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座,省历史文化名城1座,6处省级历史文化名村镇,3处市级历史文化街区;国家级生态旅游大县1个;国家级森林公园8个,省级森林公园14个;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3处,省级风景名胜区8处;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1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处,省级自然保护区18处。还有4个景点被命名为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21处景区将申创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 赣州位于江西省南部,赣江上游,是全国最大面积的地级市、最有开展潜力的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是国家科技创新基地、中部六省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中部最正确

5、投资城市、粤商最正确投资城市、浙商最正确投资城市、深港企业最正确投资城市、世界重要的钨产地,有世界钨都之称。简称赣或虔,东接福建省三明市和龙岩市,南临广东省梅州市、河源市和韶关市,西靠湖南省郴州市,北连本省吉安、抚州两地区。处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向中部内地延伸的过渡地带,也是内地通向东南沿海的重要通道之一。 坚持科学开发,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 一切以牺牲环境作为代价的开展都是不可取的。红色旅游具有特殊性,他的教育意义要大于欣赏价值。因此开展红色旅游要从这一实际情况出发,重在历史的重现,同时要注意适度开发,防止对红色旅游资源的破坏,造成环境无法恢复。要切实加强红色旅游的保护意识,积极开展革命纪念

6、馆和遗址的维护修缮。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形成良性的开展。利用和开发好红色旅游资源的核心就是要处理好开发和保护的关系,有效的保护和科学开发,以实现可持续开展。特别是不可贪大求洋,把历史古迹推倒重建,这就失去了红色旅游的内在意义,红色旅游注重的是历史的积累和沉淀,只有统一处理好开发和保护的内在关系,才能实现良性的开展。 不断完善景区根底和配套设施的建设,在提高旅游产品质量的根底上,加强红色旅游宣传力度。 首先是在景区设置专线公路,或者是改善景区道路的状况,确保景区道路的平安和通畅。二是健全景区的配套设施,增设游客接待效劳中心,提高接待游客的效劳水平,增强住宿接待能力。提高旅游产品的质量。一

7、是赣州红色旅游资源已进入有序开发阶段,但是整体水平提升,且大多县都制定了红色旅游整体规划。其中,瑞金制定的红色旅游开展概念规划,立意高远。这就改变了过去景区的随意开发、粗放式开放的状况,而形成有各自主题性的景区。二是各景区的根底设施建设和配套效劳功能不断完善,正大力打造对中远程游客有足够吸引力的精品景区,逐步形成有影响力的旅游线路和产品,进而形成大旅游、大产业。加强红色旅游的宣传力度,吸引游客,而不是停留在各级单位、学校接受义务教育参观、瞻仰、接受传统教育的层面上,强化旅游产业的各种配套效劳能力。 增添红色旅游的文化内容,注重在旅游过程中游客的参与性。 开展红色旅游重点是要挖掘红色旅游的文化内涵,尽量收集历史照片、革命实物以及一切能衬托革命教育主题意义的媒介和载体。一件很小的实物有可能都会让参观者感受到革命的艰辛,感受到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增强红色旅游的内容目的就是增加起感染力。当然,如果所有的旅游工程只是简单的停留在实物的参观,革命旧址的游览,图片的展示上,那红色旅游的内涵感染力将被大大的削弱。因此,要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加大投入,利用光影等现代科技手段,重现历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