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课件544张苏教版必修2_第1页
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课件544张苏教版必修2_第2页
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课件544张苏教版必修2_第3页
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课件544张苏教版必修2_第4页
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课件544张苏教版必修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苏教版必修苏教版必修化学化学2 2教材教材内容分析与教学设计内容分析与教学设计 化学2是高中化学必修部分的第二个模块,该模块的四个专题,既有化学1相关内容的深化和拓展,又较好地揭示了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在继承传统科学的基础上,更好地融合了学生的认知特征和化学学科发展的线索,建构了新的内容体系,阐述了核心的化学概念和原理,揭示了化学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化学2为学生进一步认识化学、学习化学提供了更为深刻和翔实的素材。 从教材的宏观体系看,化学2所涉及的具体内容主要有三类,即物质结构基础、化学反应原理初步和重要的有机化合物知识。其中“专题一: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专题一: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着

2、力引导学生从结构的角度去认识和把握物质的性质,进而逐步展现化学学科中“结构性质用途”的主线,是化学1相关内容的深化和拓展;“专题二:化学反专题二: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应与能量变化”中提出了化学反应中的核心概念能量的问题;“专题三:有机化合物的获得和应用专题三:有机化合物的获得和应用”则通过介绍典型的有机物及有机反应使学生大致了解有机化学;“专题四:化学科学与人类文明专题四:化学科学与人类文明”则试图在学生完成对必修部分化学的学习后,使学生对化学学科有一个较为整体全面的了解。因此可以说,化学2在化学1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整了学生理论和知识体系,同时也很好地兼顾了学生掌握知识和思维发展的实际状况。 化学

3、2四个专题与化学学科基本理论体系之间的联系 专题专题1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 第一单元、核外电子排布与周期律第一单元、核外电子排布与周期律 第二单元、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第二单元、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第三单元、从微观结构看物质的多样性第三单元、从微观结构看物质的多样性 专题专题1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 一、课标内容一、课标内容 1、知道元素、核素的涵义。 2、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3、能结合有关数据和实验事实认识元素周期律,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4、能描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知道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的递变规律。

4、5、认识化学键的涵义,知道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 6、了解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征。 7、举例说明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 教学要求教学要求 第一单元、核外电子排布与周期律第一单元、核外电子排布与周期律 基本要求 了解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基本规律,能用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1-18号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了解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元素最高化合价和最低化合价、原子半径、元素性质的金属性非金属性等随元素核电荷数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同主族、同周期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元素化学性质的递变规律;了解元素周期表中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的分布;了解主族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5、、原子结构、元素性质三者之间的关系。 了解元素周期表的意义与作用。 发展要求发展要求 1.原子序数大于18的部分典型主族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2.利用教材中的“化学史话”查阅有关元素周期律发现和应用的史料,并从历史和发展来看元素周期表的各种形式。3.体会模型、假说等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培养学生通过交流研讨、实验探究等多种方式进行综合探究的能力。说明说明 不宜拓展:副族元素的原子结构及其性质递变。 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核外电子排布 式、电离能、电负性。 第二单元、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第二单元、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基本要求 1.知道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存在不同的作用,认识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2.

6、从微粒间相互作用的复杂性、多样性理解物质的多样性。3.知道离子键的成因和离子化合物的特点。4.知道共价键的成因和共价分子的特点,了解共价化合物热稳定性差异的原因。5.用电子式表示简单的离子化合物、共价分子,能将共价分子的电子式转换成结构式。5.了解分子间作用力对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某些物理性质的影响。6.从碳的成键特点认识有机化合物的多样性。发展要求1.了解一些简单共价分子的空间结构。2.以水为例认识一种特殊的分子间作用力氢键。说明 不宜拓展:离子键、共价键的特点和参数。 极性共价键、非极性共价键的区分。 离子半径大小的比较。 形成氢键的条件和原因。 第三单元、从微观结构看物质的多样性第三单元、从

7、微观结构看物质的多样性 基本要求基本要求 从微观结构了解物质形态的多样性。以碳、氧的同素异形体为例认识同素异形现象。以c4h10和c2h6o为例认识同分异构现象。了解金刚石、石墨、足球烯、石英的微观结构,知道晶体可以分成原子晶体、分子晶体、离子晶体、金属晶体。初步认识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特点。 发展要求发展要求 :知道四类晶体的主要特性。 说明说明 不宜拓展:晶体、非晶态物质、液晶的区别不作介绍。 同类型晶体的性质比较、晶胞的计算。 课时分配建议课时分配建议 教学方法建议教学方法建议 (1)恰当把握概念原理知识学习的深广度,处理好与选修模块学习的关系,既打好基础、又留有余地。 (2)整

8、个专题的教学设计要围绕“结构决定性质”的主线,从三个层面上来认识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微粒结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微粒间的作用力:化学键、分子间作用力 微粒间的作用差异与物质性质的关系。 微粒的结合与排列:同素异形现象、同分异构现象、晶体类型及其性质。 (3)晶体类型仅从构成晶体的微粒、微粒间作用力的类型和晶体的某些特性作比较,使学生认识微观结构与 物质多样性的关系。 (4)注意直观教学,运用结构模型和多媒体技术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形成与物质的微观结构,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5)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丰富素材,引导学生通过交流讨论和整理归纳,得出结论

9、。 实验教学建议实验教学建议 (1)本专题涉及的化学实验较少,在教学中可以适当补充相关实验,如在元素周期律的教学中增补同主族金属单质活泼性比较的实验:钠、钾与水的反应;在钠、镁、铝金属性比较中可以增补氢氧化物与酸碱反应的实验: 向新制得的mg(oh)2、al(oh)3沉淀中分别加入足量naoh溶液、稀h2so4。 (2)对于钠、镁、铝单质活动性的实验,条件允许的话可设计成学生实验,既让学生亲身体验金属活动性差异,又可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 (3)钠与水反应的实验在化学1中已经出现过,操作前可让学生先回顾以前实验时的细节、注意点等。 人类已发现的元素仅人类已发现的元素仅100100多种,而多种

10、,而这些种类有限的元素却构成数千万种这些种类有限的元素却构成数千万种不同的物质,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不同的物质,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同素异形现象同素异形现象同分异构现象同分异构现象 同种元素形成的单质一定是同同种元素形成的单质一定是同一种物质吗一种物质吗? ?碳元素的单质碳元素的单质金刚石金刚石石墨石墨金刚石金刚石石墨石墨原子结构原子结构颜色状态颜色状态硬度硬度熔点熔点导电性导电性用途用途无色透明,光彩夺目,无色透明,光彩夺目,正八面体晶体正八面体晶体黑色,有金属光泽,不黑色,有金属光泽,不透明,细鳞片状固体透明,细鳞片状固体天然、最硬物质天然、最硬物质最软矿物之一最软矿物之一很高很高很高

11、很高导电导电不导电不导电装饰品装饰品切割玻璃、大理石切割玻璃、大理石钻探机钻头钻探机钻头铅笔芯铅笔芯 h.b电极电极坩埚坩埚 金刚石与石墨的比较:金刚石与石墨的比较:金刚石、石墨的用途:金刚石、石墨的用途:思考:思考: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为什么不一样?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为什么不一样? 金刚石是正八面体结构,金刚石是正八面体结构,原子间的作用力很强原子间的作用力很强 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的差异,主要是由于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的差异,主要是由于碳原子排列结构的不同引起的碳原子排列结构的不同引起的 其中其中c60是是60个碳原子形成的封闭笼个碳原子形成的封闭笼状分子,形似足球,故称之为状分子,

12、形似足球,故称之为“足球足球烯烯”)富勒烯:富勒烯:固态碳的第三种结构形式,固态碳的第三种结构形式,三维空心球状结构。三维空心球状结构。 (包括(包括c c6060、c c7070和纳和纳米碳管等)米碳管等) 同素异形现象:同素异形现象: 同种元素形成多种不同同种元素形成多种不同单质单质 的现象。的现象。同素异形体:同素异形体:同一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同一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单质 。又如:又如:o o2 2和和o o3 3,红磷和白磷等。,红磷和白磷等。一、同素异形现象一、同素异形现象臭氧与氧气的性质对比臭氧与氧气的性质对比化学式化学式 oo3 3 o2 通常状态通常状态 淡蓝色气体淡蓝色气体 无

13、色气体无色气体 气味气味 刺激性臭味刺激性臭味 无味无味 固固 态态 紫黑色紫黑色 雪花状淡蓝色雪花状淡蓝色 沸沸 点点 - -112.4112.4 - -183183 熔熔 点点 - -251251 - -218218 化学性质化学性质 臭氧比氧气活泼臭氧比氧气活泼 3o2 = 2o3 放电放电同素异形体与同位素的比较:同素异形体与同位素的比较:同素异形体同素异形体同位素同位素定义定义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常见实例常见实例同一种元素形同一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成的不同单质质子数相同、质量质子数相同、质量数(或中子数)不数(或中子数)不同的原子同的原子单质单质原子原子1 1h h、2 2h h、3 3

14、h h3535clcl、3737clcl金刚石、石墨金刚石、石墨o o3 3 、o o2 2专题专题2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限度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限度 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化学反应中的热量化学反应中的热量 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 第四单元第四单元 太阳能、生物质能和氢能的利用太阳能、生物质能和氢能的利用 专题专题2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 一、课标内容一、课标内容1、知道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知道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 主要原因。主要原因。2、通过生产、生活中

15、的实例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通过生产、生活中的实例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 转化。转化。3、举例说明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关系及其应用。、举例说明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关系及其应用。4、认识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开发高能清洁燃料和研、认识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开发高能清洁燃料和研 制新型电池的重要性。制新型电池的重要性。5、通过实验认识化学反应的速率和化学反应的限度,、通过实验认识化学反应的速率和化学反应的限度, 了解控制反应条件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了解控制反应条件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二、教学要求二、教学要求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限度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限度 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16、化学反应中的热量化学反应中的热量 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 第四单元第四单元 太阳能、生物质能和氢能的利用太阳能、生物质能和氢能的利用课时安排建议课时安排建议 专题专题3 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 第一单元、化石燃料与有机化合物第一单元、化石燃料与有机化合物 第二单元、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第二单元、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 第三单元、人工合成有机化合物第三单元、人工合成有机化合物专题专题3 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 一、课标内容一、课标内容1、认识化石燃料综合利用的意义,了解甲烷、认识化石燃料综合利用的意义,了解甲烷、乙烯、苯等的主

17、要性质,认识乙烯、苯等的主要性质,认识 乙烯、氯乙烯、乙烯、氯乙烯、苯的衍生物等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作用。苯的衍生物等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作用。2、知道乙醇、乙酸、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知道乙醇、乙酸、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和主要性质,认识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成和主要性质,认识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3、通过简单实例了解常见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反、通过简单实例了解常见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反应,能举例说明高分子材料在生活等领域中的应,能举例说明高分子材料在生活等领域中的应用。应用。教学要求教学要求 第一单元、化石燃料与有机化合物第一单元、化石燃料与有机化合物第二单元、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第二单元、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第三单元、人工合成有机化合物第三单元、人工合成有机化合物课时安排建议 专题专题4 化学科学与人类文明化学科学与人类文明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化学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