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课件第二章基本口腔流行病学_第1页
张课件第二章基本口腔流行病学_第2页
张课件第二章基本口腔流行病学_第3页
张课件第二章基本口腔流行病学_第4页
张课件第二章基本口腔流行病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oral epidemiology)第二章 基本口腔流行病学第一节 口腔流行病学的定义与发展第二节 口腔流行病学的方法第三节 龋病流行病学第四节 牙周病流行病学第五节 其它口腔疾病的流行病学第六节 口腔健康调查的基本方法第七节 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第一节流行病学定义及其发展 一、流行病学的定义及其发展 二、口腔流行病学的定义及其作用 三、口腔流行病学的发展第一节流行病学定义及其发展 流行病学:主要运用现场观察和现场实验的方法,研究人群中疾病和健康的动态分布及其影响,借以探索病因和流行规律,拟定并评价防治疾病、增进健康的对策和措施的科学。含义v不仅研究疾病,而且研究健康v 研究防治的策略,又评价

2、效果研究防治的策略,又评价效果v 研究对象是人群研究对象是人群流行病学的发展对传染病的研究对传染病的研究对慢性疾病的研究对慢性疾病的研究对疾病和健康的研究对疾病和健康的研究口腔流行病学定义口腔流行病学(oral epidemiology):是流行病学的一个分支,即用流行病学的原则、基本原理和方法,研究人群中口腔疾病发生、发展和分布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也研究口腔健康和影响健康的因素,为探讨口腔疾病的病因、制定口腔保健计划及口腔疾病防治策略和评价方法打下基础。 口腔流行病学的作用 描述人群口腔健康与疾病的分布规律 研究口腔疾病病因和影响流行的因素研究口腔疾病病因和影响流行的因素 研究疾病预防措施并

3、评价其效果研究疾病预防措施并评价其效果 用于疾病监测用于疾病监测 制定口腔卫生保健规划并评价其效果制定口腔卫生保健规划并评价其效果口腔流行病学的发展国外口腔流行病学研究国外口腔流行病学研究国内早期研究国内早期研究全国口腔流行病学研究全国口腔流行病学研究第二节 口腔流行病学的方法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性流行病学分析性流行病学实验流行病学实验流行病学描述性流行病学描述性流行病学(descriptive epidemiology)是流行病学中最常用的一种,它对疾病或健康现象在人群中的分布以及发生、发展的规律作客观的描述。这种研究的作用是描述某种现象在人群中的分布和发生发展规律;提出病因假设。 描述性流行

4、病学横断面研究(cross-sectional study) 纵向研究纵向研究(longitudinal study)(longitudinal study) 常规资料分析常规资料分析(studies analyzing (studies analyzing available routine data-sets) available routine data-sets) 分析性流行病学分析性流行病学(analytic epidemiology)就是对所假设的病因或流行因素进一步在选择的人群中探索疾病发生的条件和规律,验证病因假设。包括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case

5、-control study)是选择有特定疾病的人群组,与未患这种疾病的对照组,比较两组人群过去暴露于某种可能危险因素的程度,分析暴露是否与疾病有关。假如病例组有暴露史比例或暴露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且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则可认为这种暴露与某疾病存在联系。 病例对照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资料汇总表 暴露情况 病例组 对照组 合计 有暴露 a b ab 无暴露 c d cd 合计 a+c b+d n a/a+c b/b+d病例对照研究 喂奶时加糖(人数)(人数) 吃甜食习惯(人数)(人数)组别 是 否 不吃 12次/天 3次/天 p值病例组 57.8 42.2 6.5 45.5 47.9 c

6、/(cd)群组研究 hopewood house与州学校儿童龋均 年龄 hopewood house 州立学校 6 0 0.99 7 0.14 2.31 8 0.24 3.22 9 0.41 4.44 10 0.38 5.28 11 0.61 6.98 12 1.08 9.32 13 1.06 10.70实验流行病学 实验流行病学(experimental epidemiology)就是采用随机化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的方法,研究疾病流行原因、验证某种防治措施的效果。 实验流行病学步骤 明确实验目的 确定试验现场确定试验现场 确定试验对象确定

7、试验对象 确定试验样本量确定试验样本量 确定试验组与对照组确定试验组与对照组 开放试验与盲法试验开放试验与盲法试验 措施标准化措施标准化 确定试验期限确定试验期限第三节 龋病流行病学龋病常用指数 流行特征流行特征影响流行的因素影响流行的因素龋病流行病学目的:掌握各种指数计算方法 掌握龋病的流行情况方法:方法:理论授课理论授课 课堂练习课堂练习 实际操作实际操作难点:难点:患病率与发病率的区别患病率与发病率的区别龋病流行病学理想的指数:简单简单价廉价廉客观客观能反映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能反映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能用统计学方法处理能用统计学方法处理龋病流行病学指数恒牙龋失补指数:d(decayed)m

8、(missing)f(filled)t(teeth)d(decayed)m(missing)f(filled) s(surface)乳牙龋失补指数:dmft,dmfsdeft,defsdft,dfs龋均和龋面均mean dmft 龋失补牙之和 龋均 受检人数mean dmfs 龋失补牙面之和龋失补牙面之和 龋面均龋面均 受检人数 龋病发病率(caries incidence rate) 发生新龋的人数龋病发病率龋病发病率100%100% 受检人数受检人数患龋率(caries prevalence rate) 患龋病人数患龋率患龋率100%100% 受检人数受检人数无龋率(cariesfree

9、rate)该年龄组全口无龋人数无龋率无龋率100%100%受检年龄组人数受检年龄组人数根龋指数(root caries index)根面龋数根龋指数根龋指数100%100%牙龈退缩牙面数牙龈退缩牙面数流行特征及其有关因素地区分布who龋病流行程度的评价指标(12岁) 龋均 等级 0.01.1 很低 1.22.6 低 2.74.4 中 4.56.5 高 6.6以上 很高工业发达国家与龋均排列前工业发达国家与龋均排列前10 10位国家位国家12 12岁儿童龋均(岁儿童龋均(whowho)国家国家 调查年份调查年份 龋均龋均 国家国家 调查年份调查年份 龋均龋均 美国美国 1991 1.4 洪都拉斯

10、洪都拉斯 1987 6.48.3英国英国 1993 1.4 危地马拉危地马拉 19871988 2.48.1法国法国 1993 2.1 秘秘 鲁鲁 1990 7.0德国德国 19921993 3.9 智智 利利 1995 6.7 日本日本 1993 3.3 巴巴 西西 19861990 6.74.9意大利意大利 1995 2.2 马提尼克马提尼克 1988 6.3 西班牙西班牙 1993 2.3 伯伯 利利 兹兹 1989 6.0加拿大加拿大 19891991 3.03.7 巴巴 拉拉 圭圭 1983 5.9澳大利亚澳大利亚 1993 1.1 尼加拉瓜尼加拉瓜 1988 5.9丹麦丹麦 199

11、4 1.3 拉脱维亚拉脱维亚 1993 5.7 时间分布 我国我国11 11省市省市12 12岁年龄恒牙龋均岁年龄恒牙龋均( (加权加权) ) 地区地区 龋均(龋均(1983) 龋均(龋均(1995) 北京市北京市 1.41 0.98* 上海市上海市 1.17 0.96* 天津市天津市 1.41 1.02* 甘肃省甘肃省 0.36 0.87 山东省山东省 0.69 0.59* 云南省云南省 0.46 0.88 辽宁省辽宁省 0.76 1.29 浙江省浙江省 1.22 1.46 湖北省湖北省 0.90 0.51* 广东省广东省 0.91 1.65 四川省四川省 0.57 0.37* 总总 计计

12、0.67 0.88人群分布 性别性别 城乡城乡 民族民族 年龄年龄年龄 l乳牙萌出后即可患龋病,以后患病率逐渐增高;l在3岁左右患龋率上升较快,至58岁乳牙乳牙患龋率达到高峰;l6岁恒牙开始萌出,乳牙逐渐脱落,患龋率下降;l1215岁是恒牙龋病的易感时期,患龋率上升;l25岁以后患龋情况趋向稳定;l中老年时期,容易患根面龋,患龋率可能再次快速上升。 我国我国11 11省市省市5 54444岁年龄不同性别恒牙患龋率()岁年龄不同性别恒牙患龋率() 年龄年龄 性别性别 d m f dmf 5岁岁 男男 0.54 0.00 0.00 0.54 女女 0.95 0.02 0.00 0.96 12岁岁

13、男男 37.74 0.36 6.00 40.60 女女 47.37 0.47 8.22 51.02 15岁岁 男男 42.86 1.30 10.61 47.74 女女 51.74 1.58 14.10 57.11 18岁岁 男男 44.25 2.52 15.01 50.52 女女 52.06 3.72 20.02 60.113544岁岁 男男 40.93 24.07 16.31 56.45 女女 54.43 28.98 25.04 69.56性别性别城、乡居民 l在发展中国家,一般城市居民的患龋率高于农村。 l一些社会经济状况较好的地区的郊县儿童患龋率高于城市儿童。 我国我国11 11省市省市

14、5 54444岁年龄城乡恒牙患龋率岁年龄城乡恒牙患龋率 年龄(岁)年龄(岁) 城市()城市() 乡村()乡村() 5 0.65 0.94 12 48.32 40.82 15 55.70 45.89 18 58.22 49.53 3544 64.55 59.92 民族 在一个国家内,不同民族之间患龋情况也不同,这是由于饮食习惯、人文、地理环境等不同所致。影响龋病流行的因素氟摄入量氟摄入量饮食习惯饮食习惯家族影响家族影响氟摄入量 v人体氟的主要来源是饮水,患龋率一般与水氟浓度呈负相关。v 我国水氟浓度在0.60.8ppm较适宜。饮食习惯 糖的摄入量、摄入频率及糖加工的形式也与患龋率关系密切,糖耗量

15、增加,患龋率明显上升。 加工成粘性的蜜饯食品等更易致龋。家族影响 龋病常在家族之中流行,同一家族成员之间会以相似的形式传播。父亲或母亲如果是龋病易感者,他们的子女常常也是龋病易感者。母亲在喂养婴幼儿时,口腔中的致龋微生物被传播至她们的子女,致使她们的子女也具备了龋病易感性。第四节 牙周病基本流行病学v牙周健康指数v牙周疾病流行特征牙周疾病流行特征v影响流行的因素影响流行的因素牙周病基本流行病学目的:掌握牙周指数测量方法 掌握牙周疾病流行情况重点:重点:cpicpi的使用的使用方法:方法:理论授课理论授课 课堂练习课堂练习 实际操作实际操作牙周健康指数简化口腔卫生指数菌斑指数quigley-he

16、in菌斑指数turesky改良法牙龈指数龈沟出血指数社区牙周指数简化口腔卫生指数(ohis)l软垢指数l牙石指数简化口腔卫生指数(ohis)o牙面:16 11 26 31唇面,36 46舌面o 计分方法:计分方法: 牙面计分之和牙面计分之和o 软垢、牙石计分软垢、牙石计分 受检牙面数受检牙面数o 个人计分简化牙石计分简化软垢计分个人计分简化牙石计分简化软垢计分o 检查方法:视诊,探诊检查方法:视诊,探诊计分标准ldi-s :0 0牙面上无软垢牙面上无软垢 1 1软垢面积占牙面软垢面积占牙面1/31/3以下以下 2 2软垢面积占牙面软垢面积占牙面1/31/32/32/3之间之间 3 3软垢面积占

17、牙面软垢面积占牙面2/32/3以上以上lci-s : 0=0=龈上、龈下无牙石龈上、龈下无牙石 1龈上牙石面积占牙面龈上牙石面积占牙面1/3以下以下 2龈上牙石面积占牙面龈上牙石面积占牙面1/32/3之间之间 3龈上牙石面积占牙面龈上牙石面积占牙面2/3以上以上 0 1 2 3菌斑指数(plaque index pli)l检查方法 计分标准计分标准0 0龈缘区无菌斑龈缘区无菌斑1 1龈缘区的牙面有薄的菌斑龈缘区的牙面有薄的菌斑2 2在龈缘或邻面可见中等量菌斑在龈缘或邻面可见中等量菌斑3 3龈沟内或龈缘区及邻面有大量软垢龈沟内或龈缘区及邻面有大量软垢 0 1 2 3quigley-hein菌斑指

18、数turesky改良法l检查方法:16 21 24 36 41 44 计分标准计分标准 0牙面无菌斑牙面无菌斑 1牙颈部龈缘处有散在的点状菌斑牙颈部龈缘处有散在的点状菌斑 2牙颈部连续薄带状菌斑宽度牙颈部连续薄带状菌斑宽度1mm 3牙颈部菌斑面积牙颈部菌斑面积1mm牙面牙面1/3 4菌斑面积菌斑面积1/32/3 5菌斑面积菌斑面积2/3或以上或以上 0 1 2 3 4 5牙龈指数(gingival index)l 检查方法 计分标准计分标准 0=0=牙龈健康牙龈健康 1=1=牙龈轻度炎症:牙龈的色有轻度改变并轻度水肿,牙龈轻度炎症:牙龈的色有轻度改变并轻度水肿, 探诊不出血探诊不出血 2=2=

19、牙龈中等炎症:牙龈色红牙龈中等炎症:牙龈色红, ,水肿光亮,探诊出血水肿光亮,探诊出血 3=3=牙龈严重炎症:牙龈明显红肿或有溃疡牙龈严重炎症:牙龈明显红肿或有溃疡, ,并有自动并有自动 出血倾向出血倾向 0 1 2 3龈沟出血指数( sulcus bleeding index)l检查方法计分标准计分标准 0 =0 =龈缘和龈乳头外观健康,轻探龈沟后不出血龈缘和龈乳头外观健康,轻探龈沟后不出血 1 =1 =龈缘和龈乳头外观健康,轻探龈沟后出血龈缘和龈乳头外观健康,轻探龈沟后出血 2=2=牙龈因炎症而有颜色改变,无肿胀或水肿牙龈因炎症而有颜色改变,无肿胀或水肿, ,探诊后出血探诊后出血 3=3=

20、牙龈有颜色改变和轻度水肿,探诊后出血牙龈有颜色改变和轻度水肿,探诊后出血 4=4=牙龈不但有色的改变并明显肿胀,探诊后出血牙龈不但有色的改变并明显肿胀,探诊后出血 5=5=牙龈有色的改变,明显肿胀,有时有溃疡,探诊后出牙龈有色的改变,明显肿胀,有时有溃疡,探诊后出血或自动出血血或自动出血社区牙周指数(community periodontal index)l检查器械社区牙周指数l检查项目:牙龈出血 牙石 牙周袋深度 检查方法:探诊、视诊检查方法:探诊、视诊社区牙周指数 1714 1323 2427 4744 4333 343717 16 11 26 2747 46 31 36 37 指数牙指数

21、牙社区牙周指数q每个区段内必须有2颗或2颗以上功能牙,并且无拔牙指征,该区段才做检查。 q成年人的后牙区段,有时缺失一颗指数牙或有拔牙指成年人的后牙区段,有时缺失一颗指数牙或有拔牙指 征,则只检查另一颗指数牙。征,则只检查另一颗指数牙。q如果一个区段内的指数牙全部缺失或有拔牙指征时,则如果一个区段内的指数牙全部缺失或有拔牙指征时,则检查此区段内的所有其余牙齿,以最重情况记分。检查此区段内的所有其余牙齿,以最重情况记分。q 每颗指数牙的所有龈沟或牙周袋都须检查到。每颗指数牙的所有龈沟或牙周袋都须检查到。q 每个区段两颗功能牙检查结果,以最重情况记分。每个区段两颗功能牙检查结果,以最重情况记分。q

22、 六个区段中记分最高区段的记分则作为个人六个区段中记分最高区段的记分则作为个人cpicpi记分。记分。社区牙周指数 计分标准 0 =牙龈健康 1 =牙龈炎,探诊后出血 2=牙结石,探诊可发现牙结石,但探针黑色部分全部露在龈袋外 3=早期牙周病,龈缘覆盖部分探针黑色部分,龈袋深度在45mm 4=晚期牙周病,探针黑色部分被龈缘完全覆盖,牙周袋深度在6mm或以上 x=除外区段(少于两颗功能牙存在) 9=无法检查cpi 指指 数数 4 3 2 3 1 0 2 2 4 2 3 2 2 4个人牙周需要治疗指数 计分标准 0 = =不需要治疗 1 =需要口腔卫生指导以改进个人口腔卫生状况 2=需要口腔卫生指

23、导及洁治 3=需要口腔卫生指导、洁治和复杂的牙周治疗流行特征及其有关因素who 牙周状况评价标准(15岁)牙石检出平均区段数 等级 0.01.5 很低 1.62.5 低 2.63.5 中 3.64.5 高 4.66.0 很高我国牙周病流行情况v15岁少年牙石检出率67.91%v牙石检出的平均区段数为牙石检出的平均区段数为2.062.06v35443544岁人群牙周炎患病率岁人群牙周炎患病率14.82%14.82%v65746574岁人群牙周炎患病率岁人群牙周炎患病率22.40%22.40%地区分布l几乎所有国家70%以上的成人普遍会受到牙龈炎或牙周炎影响。l牙周病在不同地区的患病情况不同,与地

24、区之间的经济状况有一定的关系。l发展中国家牙周病的流行情况农村比城市严重。l在我国,牙周病的流行情况农村比城市严重;牙石平均检出区段数农村高于城市;所有年龄组软垢指数都较高,但仍然是农村高于城市。几个国家15/1519岁学生cpitn(who)非工业化国家工业化国家国家年牙结石平均区段数国家年牙结石平均区段数泰国塞拉利昂印度尼西亚约旦19861989198619824.23.53.63.8法国德国日本美国19871987198619862.33.01.81.5地区分布时间分布 工业化国家的儿童、青少年在60年代初,牙龈炎的患病率也相当高;70年代后,由于牙科公共卫生学的发展,人群中的牙病不但得

25、到控制,且预防工作的开展逐年有所提高,青、少年儿童的龋病、牙龈炎患病情况持续下降,然后扩大到成年人。时间分布 全国15岁年龄组牙结石平均检出区段数(1995) 城市 1983 1995 北京 3.07 2.73 上海 1.98 2.39* 天津 2.11 1.80 辽宁 1.32 2.60* 山东 1.78 1.30 浙江 2.05 1.88 湖北 3.23 2.99 广东 2.48 1.96 甘肃 1.52 0.75 四川 3.03 1.91 云南 2.29 2.38* 性别分布l牙周病与性别的关系不明确。l多数报告为男性重于女性。l牙周病在性别之间的这种分布与吸烟也有关系。性别分布 全国全

26、国12 127474岁年龄组不同性别患牙周疾病平均区段数(岁年龄组不同性别患牙周疾病平均区段数(19951995) 年龄年龄 性别性别 牙龈出血牙龈出血 牙结石牙结石 浅牙周袋浅牙周袋 深牙周袋深牙周袋 均数均数 s.d 均数均数 s.d 均数均数 s.d 均数均数 s.d 12 男男 0.89 1.44 1.43 1.82 - - - - 女女 0.89 1.43 1.34 1.76 - - - - 合合 0.89 1.44 1.38 1.79 - - - - 15 男男 0.77 1.33 2.18 2.04 0.00 0.09 0.00 0.01 女女 0.74 1.27 1.95 1.

27、96 0.00 0.05 0.00 0.00 合合 0.76 1.30 2.06 2.01 0.00 0.07 0.00 0.01 18 男男 0.67 1.24 2.76 2.09 0.01 0.15 0.00 0.02 女女 0.62 1.16 2.48 2.04 0.01 0.15 0.00 0.03 合合 0.64 1.20 2.62 2.07 0.01 0.15 0.00 0.03 3544 男男 0.39 0.95 4.17 1.89 0.30 0.86 0.04 0.30 女女 0.49 1.02 3.73 1.96 0.20 0.67 0.02 0.23 合合 0.44 0.9

28、9 3.95 1.94 0.25 0.78 0.03 0.27 6574 男男 0.22 0.67 2.84 2.14 0.38 0.93 0.06 0.35 女女 0.23 0.67 2.61 2.12 0.30 0.80 0.05 0.30 合合 0.23 0.67 2.72 2.14 0.34 0.87 0.06 0.33 年龄分布 牙周病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56岁就可能患牙龈炎,以后随年龄增长,部分牙龈炎逐渐发展成牙周炎,牙龈炎患病率逐渐下降,但牙周炎患病率逐渐上升。年龄分布 全国全国12 127474岁年龄组不同性别岁年龄组不同性别cpitncpitn最高记分的百分数(最高记分的

29、百分数(19951995) 年龄年龄 0 1 2 3 4 12 31.01 16.30 52.03 - - 15 21.58 10.41 67.72 0.22 0.00 18 14.82 6.50 77.98 0.64 0.03 3544 2.85 1.69 81.89 11.15 2.06 6574 0.63 1.42 61.06 17.86 4.26民族分布 不同民族牙周病的患病情况差异很大,这可能与民族之间的社会经济环境、文化、饮食卫生习惯等差异有关。牙周病流行的因素 吸烟吸烟 营养营养 口腔卫生口腔卫生口腔卫生 全身健康状况会影响牙周病发病,但口腔卫生状况与牙周病有直接关系。口腔卫生好

30、,也就是菌斑清除彻底,牙龈炎低,牙周状况就好;反之,口腔内菌斑很多,牙石堆积,牙龈炎则不能避免。如果这种情况持续存在,就会引起牙周炎。营养 l 营养缺乏将造成牙周组织功能降低。蛋白质缺乏可使牙周结缔组织变性,牙槽骨疏松;l还可影响抗体蛋白合成,免疫能力下降;l维生素与牙周组织胶原合成有关,它们的缺乏会造成牙周组织创伤愈合困难。吸烟 吸烟是牙周病的高危因素之一,吸烟者牙周病患病危险高于不吸烟者。烟瘾不大者,牙周病的危险性比不吸烟者高2倍,烟瘾大者其危险性高7倍,尤其是严重牙周炎。吸烟者牙菌斑、牙石堆积增多、牙槽骨吸收加快,牙龈炎症、牙周炎症加重。第五节 其它常见口腔疾病的流行概况口腔癌口腔癌氟牙

31、症氟牙症牙颌异常牙颌异常唇腭裂唇腭裂口腔粘膜病口腔粘膜病目的了解几种常见口腔疾病的流行情况口腔癌 口腔癌狭义指口腔鳞癌。它是发生于舌、口底、腭、牙龈、颊和牙槽粘膜的一种癌症,是世界上10种最常见的癌症之一。l地区分布 口腔癌在全世界都有发现,不同地区发病率不同,以东南亚地区发病率最高。l时间分布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口腔癌发病随时间而变化。l年龄分布 口腔癌可发生于所有人群,成年人好发。口腔癌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l性别分布 男女都可发生口腔癌,但男性明显高于女性,比例约2:1。近年来这种比例在逐渐下降,女性的发病率在上升。l种族差异 口腔癌在不同种族发病率不同。牙颌异常 牙颌异常指儿童在生

32、长发育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如不良习惯、疾病、替牙紊乱、发育异常、遗传等,导致牙列不齐、牙合关系紊乱等。l地区分布 各地患病率从28%到90%不等。l年龄分布 错合畸形的患病率随年龄而升高。l性别分布 错合畸形在性别之间无显著差异。 氟牙症 氟牙症是牙在发育期间,长期接受过量的氟,使成釉细胞受到损害,造成牙釉质的发育不全。l地区分布 氟牙症的流行具有明显的地区性,其发病与当地水、土壤、空气中的含氟过多密切相关。l城乡分布 氟牙症在城乡居民中都可发生,城市与农村的差异,可能源于饮用水不同。 l年龄分布 慢性氟中毒主要损害恒牙。l性别分布 氟牙症在男女性别上未发现显著不同。l牙位分布 受氟牙

33、症影响最严重的是前磨牙;受氟牙症影响最大的牙面是颊侧面;上颌牙所受影响为下颌的2倍。唇腭裂 唇腭裂包括唇裂、腭裂和唇裂合并腭裂3种类型。 唇裂又分单侧唇裂和双侧唇裂。 腭裂又分软腭裂、不完全性腭裂、单侧完全性腭裂和双侧完全性腭裂。 l地区分布 唇腭裂可发生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我国唇腭裂发生率较高,为1.8,各地区间差别有显著性,但原因尚不明了。l城乡分布 在我国,唇腭裂的发生在城乡之间有显著差别,城市唇腭裂的发生率为1.7,而农村的发生率为2.1。l性别分布 在唇腭裂中,男性婴儿发生率比女性婴儿高。l种族分布 据美国疾病控制中心的检测资料显示:白人的唇腭裂缺陷率显著高于黑人。口腔粘膜疾病 口腔

34、粘膜疾病指发生在口腔粘膜和口腔软组织的多种感染和非感染性疾病。白斑 从白斑的流行病学分布来看,白斑好发的年龄为40岁以上中年人,并随年龄增加而增高。大量流行病学调查表明,白斑发生的部位多见于颊粘膜、上下唇等处。口腔扁平苔藓 口腔扁平苔藓的流行病学分布显示,关于口腔扁平苔藓好发年龄的报道相差较大,发病原因尚不清楚,严重时亦有癌变的可能。第六章 口腔健康状况调查与评价 口腔健康状况调查(oral health survey)是口腔流行病学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就是在特定时间内收集一个人群患口腔疾病频率和流行特征的资料,是一种横断面调查。对了解某人群口腔健康状况;掌握口腔疾病的流行特征;揭示影响口腔疾

35、病发生的因素及发现口腔疾病的流行趋势等提供科学的依据。 口腔健康状况调查与评价调查目的调查目的调查项目调查项目指数和指标指数和指标调查方法调查方法样本含量样本含量误差及预防方法误差及预防方法l目的:能够用现况调查方法正确调查口 腔疾病l重点:项目设置、确定调查方法和样本 含量、消除误差l方法: 理论授课 课堂练习 实地操作调查目的1.描述口腔疾病在特定时间内的发生 频率和分布特征。 2. 2.描述影响口腔健康的有关因素。描述影响口腔健康的有关因素。 3. 3.建立病因假设。建立病因假设。 4. 4.评价预防保健措施的效果。评价预防保健措施的效果。 5. 5.估价治疗与人力需要。估价治疗与人力需

36、要。调查项目l一般项目 包括受检者的一般情况,如:姓名、性别、年龄、职业、民族、籍贯、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宗教信仰、出生地区、居住年限等。 健康状况项目健康状况项目 包括各种口腔疾病的调查项目。最常用的调查项目如包括各种口腔疾病的调查项目。最常用的调查项目如龋病、牙周病、牙列状况等,其它如氟牙症、釉质发育龋病、牙周病、牙列状况等,其它如氟牙症、釉质发育不全、白斑、磨损情况等。不全、白斑、磨损情况等。 问卷调查项目问卷调查项目 包括口腔卫生知识、态度与信念、行为与实践等方包括口腔卫生知识、态度与信念、行为与实践等方面的内容。如刷牙状况、牙膏选择等。面的内容。如刷牙状况、牙膏选择等。指数和标准 冠

37、龋的诊断标准是:牙的窝沟或光滑面的病损有底部发软,釉质有潜在的损害或沟壁软化者即诊断为龋齿。 对于釉质上的白斑、着色的不平坦区、探针可插入的着色窝沟但底部不发软及中到重度斑釉所造成的釉质上硬的凹陷,均不诊断为龋齿。o根龋的诊断标准是:用cpi探针在牙根面探及软的或皮革样的损害即为根龋。o牙周疾病流行病学诊断标准,who推荐使用群体牙周指数,根据牙周组织出血、牙石积聚和牙周袋深度来判断。o氟牙症诊断标准为氟牙症诊断标准为deandean氏指数,以釉质表面氏指数,以釉质表面光泽度、颜色改变程度、缺损程度和侵犯面光泽度、颜色改变程度、缺损程度和侵犯面积作依据。积作依据。调查方法 抽样调查抽样调查 试

38、点调查试点调查 捷径调查捷径调查 普查普查 普查(mass examination) 普查是指在特定时间、对特定范围内的人群进行全面调查。特定时间较短,一般为1 2天或12周。普查有利于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在检查时还能普及医学知识。但普查的应答率要求在95以上,漏查率太高会使结果正确性差。而且这种调查需要的工作量大,成本太高,所以只在较小范围内使用 。抽样调查(sampling survey) 抽样即从目标地区的总体人群中,按统计学原则抽取部分人作为调查对象,这个程序称为抽样。被抽到的人群称为样本人群。抽样调查是用样本人群调查的结果,推断目标人群的现患情况。这种调查方法的优点为:省时间省劳力和

39、省经费,且所得资料同样具有代表性。 抽样调查的方法 系统抽样系统抽样 分层抽样分层抽样 整群抽样整群抽样 多极抽样多极抽样 单纯随机抽样单纯随机抽样样本含量l公式 q nk p n n 受检人数受检人数p p 某病预期现患率某病预期现患率q q 1 1p pk k 常数常数 样本含量 允 许 误 差 预期阳性率 0.1 p 0.15 p 0.2 p 0.05 7600 3382 1900 0.075 4933 2193 1328 0.1 0 3600 1602 900 0.15 2264 1009 566 0.20 1600 712 400 0.25 1200 533 300 0.30 930

40、 415 233 0.35 743 330 186 0.40 600 267 150 摘自预防医学(陆培廉主编)误差及预防方法 1.选择性偏倚 样本人群的选择方法错误时,调查对象的代表性很差,使调查结果与总体人群患病情况之间有误差,称为选择性偏倚。 2. 2.无应答偏倚无应答偏倚 无应答偏倚实际就是漏查。在随机抽样时,无应答偏倚实际就是漏查。在随机抽样时,属于样本人群中的受检者,由于主观或客观原属于样本人群中的受检者,由于主观或客观原因未能接受检查,如未接受检查的人数超过抽因未能接受检查,如未接受检查的人数超过抽样人数的样人数的3030,结果就可能出现偏倚。,结果就可能出现偏倚。3.信息偏倚(1 1)检查器械造成)检查器械造成 检查器械不规范,现场工作条件差,如光线不足检查器械不规范,现场工作条件差,如光线不足等,都可造成系统误差。等,都可造成系统误差。 (2 2)调查对象引起)调查对象引起 在询问既往史和危险因素时,调查对象常常因时在询问既往史和危险因素时,调查对象常常因时间久远,难以回忆而回答不正确,这种偏倚称回间久远,难以回忆而回答不正确,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