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完整版)高一地理笔记整理_第1页
(word完整版)高一地理笔记整理_第2页
(word完整版)高一地理笔记整理_第3页
(word完整版)高一地理笔记整理_第4页
(word完整版)高一地理笔记整理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一地理笔记整理第一篇 宇宙与地球专题一1、天体 恒星 光热气球星云 气体尘埃行星 绕恒星转卫星 绕行星转彗星 慧头 彗核 慧发 慧云 慧尾2、总行系 银河系河外星系3、太阳大气 光球 太阳黑子色球 耀斑,日珥日冕 太阳风(由内到外,温度由低到高,光度由大到小,厚度由大到小) *太阳黑子和耀斑是太阳活动主要标志4、太阳 核反应区辐射区对流区大气层( 由内到外 )5、八大行星(由近及远)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类地行星)木星 土星 (巨行星)天王星 海王星(远日行星)6、地球与太阳距离适中地球体积与质量适中地球自转与公转的运动周期适中专题二1、恒星月:月球公转周期 27.32 日(自转与公转周

2、期相同,均自西向东)2、塑望月: 29.53 日3、月相变化 新月(朔)峨眉月 上弦月 凸月 满月(望)凸月 下弦月 峨眉月4、日食 太阳 月亮 地球 (月球遮住太阳,发生在新月)5、月食 太阳 地球 月亮 (地球遮住太阳,发生在满月)6、黄道 地球轨道白道 月球轨道7、朔望月 大潮上下弦月 小潮8、涨落潮时间差 12时 25分专题三1、太空探索的意义空间资源太阳能资源矿产资源环境资源 微重力 高真空 强辐射 超低温专题四1、太阳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逆时针,南极上空相反)2、恒星日( 23 时 56 分 4 秒)太阳日( 24 时)3、角速度每小时 15o(两极除外) 线速度从赤道向

3、两极递减,两极为 04、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1)黄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目前是23o26(2)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移动5、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更替( 2)地方时(3)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移 ,北半球右偏 ,南半球左偏6、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春分到秋分 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秋分到春分 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昼长夜短春分秋分 昼夜等长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夏至日:由 23o26N向南北降低冬至日:由 23o26S向南北降低23o26N以北在夏至日达到最大值 23o26S以南在冬至日达到最大值7、太阳直射点3.21

4、 赤道春分6.22 北回归线 夏至9.23 赤道秋分12.22 南回归线 冬至8、判断正午太阳高度角 先求所求地区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在 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不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和, 再用 90o-两地纬度差即为所求地的正午太阳高度9、区时 ,地方时的计算第一步 :先求两地的经度差 .第二步 :再求时间差 ,以每一度经度相差 4 分钟来算 .第三步:然后判断两地的东西方向 ,求东用加 ,求西用减 .若求出的时间大于 24 小时,则减 24, 日期加 1 天,若时间为负值,则加 24 小时,日期减去 1 天.第二篇 岩石与地貌 专题五1、板块

5、构造学说的基本论点( 1 )全球岩石圈共分为六大板块亚欧板块 非洲板块 美洲板块 印度洋板块 南极洲板块 太平洋板块(2)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等(3 )板块张裂地带 常形成裂谷或海洋,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板块相撞挤压地带 大洋与大陆板块相撞时,形成海沟、岛弧、海岸山脉 大陆与大陆板块相撞时,形成巨大的褶皱山脉*板块作用的驱动力是地幔物质的对流 *板块构造学说由大陆漂移和海底扩张学说发展而来2、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1)地质构造的概念:由于地壳运动引起地壳变形变位(2)常见的地质构造及构造地貌褶皱 岩层形态 未侵蚀的地表形态 侵蚀后的地表形态 与

6、人类生产关系背斜 一般是岩层向上拱起 成为山岭 不少背斜顶部受张力,常被侵蚀成谷地 储油构造 向斜 一般是岩层向下弯曲 成为谷地 不少向斜受挤压不易被侵蚀成为山岭 储存地下水 断层 沿断裂面两侧岩块错位 东非大裂谷、华山北坡大断崖;上升岩块:华山、庐山、泰山, 下降岩块:渭河平原、汾河谷地、鄱阳湖。 工程建设遇断层加固或避开3、地震震源 震中 震源深度 震中距 震级 地震烈度 地震波(横波 纵波)等震线 震兆4、烈度影响因素客观 震级 震中距 震源深度 地质构造 建筑结构 天气 位置 时间主观 防灾意识 措施(经济)5、地震引发次生灾害6、火山活火山 死火山 休眠火山专题六1、岩浆岩 侵入岩

7、花岗岩 颗粒较粗 喷出岩 玄武岩 颗粒较小 沉积岩:层理结构,常含有化石,包括(石灰岩,页岩,砂岩,砾岩) 变质岩:片理构造,大理岩,板岩2、矿物:有化学成分,物理性质主要的造岩矿物有石英、云母、长石方、解石专题七1、内力作用:地震、火山爆发、地壳运动、变质作用山崩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泥石流、滑坡、2、地貌类型流水地貌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喀斯特地貌海岸地貌海蚀地貌杭州湾以南山东辽宁半岛海积地貌杭州湾以北平坦风成地貌风蚀地貌侵蚀风机地貌搬运 堆积黄土地貌塬(范围广较平坦的残留黄土高原面)险峻(质地疏松)梁(长条形的黄土高原) (持水性好)峁 (孤立的黄土丘 )3、等高线 疏密程度 密坡

8、度大 疏坡度小形状特点 从中心向四周降低山峰 从中心向四周升高盆地 洼地4、地貌与农业生产 海拔较低种植业 畜牧业 海拔较高林业第三篇 大气与天气,气候专题八1、大气的组成低层大气的组成: 干洁空气 (氮气生物体的基本成分、 氧气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基 本物质、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 “地球生命的保护 伞”)、水汽和固体杂质(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2、大气的垂直分层 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对流运动,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与人类关系最密切,集中 主要水汽和固体尘埃(赤道地区对流层厚,两极薄) 平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上升,平流运动,臭氧吸收紫外线升温 ;有利于高空飞行

9、中间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电离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急剧上升,反射无线电波,出现美丽耀眼的极光 散逸层:。3、大气热力作用(1)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作用: 具有选择性, 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臭氧吸收紫外线,云遮挡反射可见光 反射作用:无选择性,云层越厚,反射作用越强,在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不是很高 散射作用:具有选择性,对于波长较短的篮紫光易被散射,所以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 (2)对地面的保温效应大气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 截留热量而增温, 由于大气对于太阳短波辐射的吸收能力比较 差,但是对于地面长波辐射吸收作用强,所以地面辐射大部分都是被大气吸收 大气逆辐射是大气辐射的一种 , 方

10、向朝向地面 ,对地面热量进行补偿,起保温作用专题九1、热力环流:由于太阳辐射纬度分布不均造成地表不同地区冷热差异,是大气运动的一种 最简单的形式。2、大气的水平运动 - 风 水平方向,始终由高压指向低压方向 .3、大气环流1)产生因素:太阳辐射的纬度不均,海陆间热力差异2)在地表形成了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 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南北移动 对于北半球来说 ,夏季向北移 ,位置偏北 ;冬季向南移 ,位置偏南 .4、气候的类型(课本 47 页的图 2.26 ) 主要 10 种气候类型的判断(课本 48 页图 2.27 )1)判断南北半球6.7.8 三个月气温最高 北半球12.1.2 三

11、个月气温最高 南半球2)判断所属温度带最冷月均温 最冷月均温 15 热带气候 最冷月气温在 015 亚热带气候或者温带海洋性气候 最冷月气温在 15 0 温带气候最热月 5 寒带气候3)确定具体的气候类型:降水量的年内分配情况专题十1、季风气候1)东亚 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夏 印度低压夏威夷高压 冬 蒙古西伯利亚高压阿留申低压 主要风向:夏季 东南风(暖,湿) 冬季 西北风(冷,干)2)南亚 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主要风向:夏季 西南风(热,湿)冬季 东北风(温,干)2、季风与农业夏季风强 北涝南旱夏季风弱 北旱南涝专题十一1、台风(左图)热带气旋(对产生于北纬

12、5 度到 20 度之间) 北逆南顺空气做上升运动(辐合),出现阴雨天气2、寒潮(右图)反气旋 北顺南逆 空气做下沉运动(辐散),晴朗干燥3、锋面系统 冷锋和暖锋(图 2.19 ,2.20 )1)冷锋 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过境前 温度高 气压低过境时 雨雪、刮风、降温 连续性降水过境后 气压升高,气温下降,天气晴朗 降水的分布 降水一般出现在锋后2)暖锋 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过境前 温度低 气压高过境时 连续性降水过境后 气压下降,气温上升,天气转好 降水的分布 降水一般出现在锋前3、梅雨(出现在长江中下游地区) 形成原因:准静止锋专题十二1、全球变暖1)原因:二氧化碳的增多而使气温升高 二

13、氧化碳增多的原因:大量燃烧矿物燃料,毁林2)危害:海平面上升,淹没陆地 改变各地降水状况和干湿状况,导致世界各国经济结构的变化3)保护措施:提高能源的利用技术和能源利用效益,采用新能源 努力加强国际合作植树造林2、臭氧层的破坏与保护1)原因:除了自然原因以外,主要是人类使用制冷设备排放的氟氯烃2)危害:危害人体健康 对生态环境和农林牧渔业造成破坏3)保护措施:减少并逐步禁止氟氯烃等消耗臭氧物质的排放,加强国际合作3、酸雨1)概念:人们一般把 PH 值小于 5.6 的雨水称为酸雨2)成因:燃烧矿物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3)危害:河湖水酸化,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和农作物生长,腐蚀建筑

14、和文物古迹等4)防治措施:防治酸雨最根本的措施是减少人为硫氧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的排放,我国已 经采取了发展洁净煤技术、清洁燃烧技术等措施来控制酸雨第四篇专题十三1、水循环 1)能量来源:太阳能和重力能 2)类型:海陆间循环 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径流输送四个环节 陆地内循环海洋循环2、河水补给1)降水 与降水量季节变化一致洪水期 夏秋 枯水期 冬春2)冰川融水 与气温高低变化而变化 夏多东少3)积雪融水 与气温高低变化而变化春汛专题十四1、 水资源分布 空间上: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时间上:夏秋多,冬春少2、 水资源危机 自然原因:数量有限,时空分布不均 人为原因:用水量增加,浪费污染严重(生产生活) 专题十五1、 洋流1)类型按因素: 风海流:行星风系为主要动力 密度流:密度差异(温度和盐度) 补偿流:水平补偿流垂直补偿流 涌升流沉降流 *受地球自转偏向力,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 按水温的相对高低 寒流:从高纬流向低纬的洋流,水温比流经海区温度低 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