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WDM测试及调试方法_第1页
DWDM测试及调试方法_第2页
DWDM测试及调试方法_第3页
DWDM测试及调试方法_第4页
DWDM测试及调试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1 DWDMDWDM系统的测试及调试方法系统的测试及调试方法 Welcome 2 系统实现的功能系统实现的功能32、40、80、160通道的传输容量通道的传输容量接入业务:接入业务:STM-64、STM-16、STM-4、STM-1,GBE、ATM、POS 最大无电中继距离最大无电中继距离 2.5Gb/s =640公里公里 10Gb/s=640公里公里 可以实现的代码可以实现的代码 2.5Gb/s =8* 22dB 、 5 * 30dB、 3* 33dB 10Gb/s= 6* 22dB 、 8* 22dB、 3 * 27dB、 3* 33dB (具有具有FEC功能的系统)功能的系统) 波长上

2、下能力:最多可上下波长上下能力:最多可上下8个固定波长,通过个固定波长,通过OAD板板级联可以增加上下波长数;级联可以增加上下波长数; 3 系统总体单板结构系统总体单板结构OTU:多业务光转发单元多业务光转发单元OTU10G:10G光转产单元光转产单元OMU:光合波单元光合波单元ODU:光分波单元光分波单元OA:光放大器光放大器OSC:光监控信道单元光监控信道单元OHP:开销处理单元开销处理单元NCP:主控单元主控单元OPM:光性能监测单元光性能监测单元OP:光保护倒换单元光保护倒换单元FCB:风扇控制单元风扇控制单元SDM:监控信号分插复用单元监控信号分插复用单元 4 OTU板测试的项目(发

3、送、中继、接收)板测试的项目(发送、中继、接收) 接收灵敏度 接收过载光功率 接收机反射系数 平均发送光功率 -20dB谱宽(最大峰值功率跌落20dB时的最大光谱宽度 ) 边模抑制比 中心频率(波长/频率) 眼图(发送光脉冲形状,上升时间下降时间,目的是对输出波形加以限制) 消光比 输入抖动容限(抖动频率和峰峰值范围) 输出抖动(短期的非累计性的偏离) 抖动传递函数(对抖动的抑制能力) 5 光合分波板测试项目(光合分波板测试项目(OMD) 插入损耗、各通路差损最大差异 隔离度(相邻和非相邻)耦合器型不测 反射系数 光滤波器的通带特性(-1dB谱宽、-20dB谱宽) 中心波长 6 光放大板测试项

4、目(光放大板测试项目(OPA、OBA、OLA) 增益平坦度(输入光功率范围内的增益) 噪声系数 输入、输出反射系数 最大输出光功率 7 光分插复用板的测试项目(光分插复用板的测试项目(OAD) 插入损耗、各通路插损的最大差异 隔离度(相邻通路、非相邻通路) 光反射系数 通带滤波特性(-1dB谱宽、-20dB谱宽) 中心波长 8 光监控板测试项目(光监控板测试项目(OSC)接收灵敏度接收灵敏度过载光功率过载光功率发送光功率发送光功率中心波长中心波长-20-20dBdB谱宽谱宽边模抑制比边模抑制比 9 系统测试项目系统测试项目系统传输性能: 1.误码性能 2.系统最大输出抖动 3.系统输入抖动容限

5、系统保护功能 1.光通道保护功能 2.光复用段保护功能光谱分析功能 1.对光波长的监测 2.对光功率的监测 3.对信噪比的监测系统功能 1.APR/APSD功能 2.公务功能 3.多码率接入功能 4.OSC十字交叉功能 5.多机架管理功能 10 测试指标要求测试指标要求 Z ZX XW WM M- -3 32 2 系系 统统 通通 路路 指指 标标 项 目 单 位 设 备 参 数 标 称 光 源 类 型 MQW-DFB 线 路 码 型 NRZ注 1 最 大 -20dB 谱 宽 nm 2.5Gb/s 0.2 10Gb/s 1565 单 个 接 收 机 输 入 ( R1 1 Rn n参 考 点 )

6、 最 小 接 收 波 长 nm 1310 11 测试指标要求测试指标要求3 3 2 2 1 1 0 0 G G b b / / s s 系系 统统 应应 用用 于于G G . . 6 6 5 5 2 2 光光 纤纤 上上 的的 主主 光光 通通 道道 参参 数数 项 目 单 位 8 2 2 d B 6 2 2 d B 3 3 3 d B 3 2 7 d B 通 路 数 3 2 3 2 3 2 3 2 比 特 速 率 /通 路 的 格 式 S T M -6 4 S T M -6 4 S T M -6 4 S T M -6 4 M P I-S 和S 点 的 光 接 口 光 发 送 端 串 音 d

7、B - 4 0 - 4 0 - 4 0 3 5 3 5 3 5 3 5 M P I-S点 的 最 大 通 路 功 率差 d B 4 4 2 3 光 通 道( M P I-S M P I-R ) 光 通 道 代 价 d B 2 2 2 2 衰 减 范 围 最 大 d B 2 4 2 4 3 3 2 7 最 小 d B 2 2 2 2 3 1 2 6 色 散 p s /n m 1 2 8 0 0 9 6 0 0 7 2 0 0 6 0 0 0 反 射 d B - 2 7 - 2 7 - 2 7 - 2 7 最 大D G D p s 3 0 3 0 3 0 3 0 最 小 回 损 d B 2 4 2

8、 4 2 4 2 4 最 大 线 路 色 散 值 (补 偿 后 ) p s /n m 1 2 0 0 1 0 0 0 8 0 0 8 0 0 M P I-R 和R 点 的 光 接 口 平 均 每 通 路 的 输 入 功 率 最 大 d Bm - 1 6 - 1 6 - 2 5 - 1 9 最 小 d Bm - 2 2 - 2 2 - 2 9 - 2 2 平 均 总 输 入 功 率 最 大 d Bm - 2 - 2 - 1 1 - 6 M P I-R点 每 通 路 最 小 光 信噪 比 d B 2 2 2 5 2 0 2 5 光 信 号 串 音 d B 2 0 2 0 2 0 2 0 最 大 通

9、 路 功 率 差 d B 6 6 4 5 12 测试指标要求测试指标要求3 3 2 2 1 1 0 0 G G b b / / s s系系统统应应用用于于G G . . 6 6 5 5 2 2光光纤纤上上的的主主光光通通道道参参数数 项 目 单 位 8 2 2 d B 6 2 2 d B 3 3 3 d B 3 2 7 d B 通 路 数 3 2 3 2 3 2 3 2 比 特 速 率 / 通 路 的 格 式 S T M - 6 4 S T M - 6 4 S T M - 6 4 S T M - 6 4 M P I - S和S 点 的 光 接 口 光 发 送 端 串 音 d B - 4 0 -

10、 4 0 - 4 0 3 5 3 5 3 5 3 5 M P I - S点 的 最 大 通 路 功 率差 d B 4 4 2 3 光 通 道 ( M P I - S M P I - R ) 光 通 道 代 价 d B 2 2 2 2 衰 减 范 围 最 大 d B 2 4 2 4 3 3 2 7 最 小 d B 2 2 2 2 3 1 2 6 色 散 p s / n m 1 2 8 0 0 9 6 0 0 7 2 0 0 6 0 0 0 反 射 d B - 2 7 - 2 7 - 2 7 - 2 7 最 大D G D p s 3 0 3 0 3 0 3 0 最 小 回 损 d B 2 4 2

11、4 2 4 2 4 最 大 线 路 色 散 值 ( 补 偿 后 ) p s / n m 1 2 0 0 1 0 0 0 8 0 0 8 0 0 M P I - R和R 点 的 光 接 口 平 均 每 通 路 的 输 入 功 率 最 大 d B m - 1 6 - 1 6 - 2 5 - 1 9 最 小 d B m - 2 2 - 2 2 - 2 9 - 2 2 平 均 总 输 入 功 率 最 大 d B m - 2 - 2 - 1 1 - 6 M P I - R点 每 通 路 最 小 光 信噪 比 d B 2 2 2 5 2 0 2 5 光 信 号 串 音 d B 2 0 2 0 2 0 2

12、0 最 大 通 路 功 率 差 d B 6 6 4 5 13 系统的调试方法和步骤系统的调试方法和步骤 初步搭建系统 安装网管,配置各单板,通过网管对各单板进行监测和管理。 调整系统的功率点 检查排除系统中存在的问题 通道传输性能的调测。 14 搭建系统搭建系统 按照工程配置要求搭建系统时,要特别注意单板各光口、线路光纤和光纤跳线接头的清洁。不清洁的光接口不仅会增加衰减,也会增加反射而影响系统的传输性能。(尤其是OMU,ODU单板的光口必须清洁,否则光纤连好后再清洁很困难。)清洁后的接头在拔出时要注意带帽保护。单板和光纤跳线的连接应注意做标记,以便于后面调试中的单板互换等操作。 15 安装网管

13、程序安装网管程序 硬件系统搭建完成后,安装网管,完成各单板的配置,即可在网管界面上监测各种报警、性能量,为下一步的调试提供帮助。网管程序的安装方法等见“ZXWM-32密集波分光传输安装手册” 16 调整系统功率点调整系统功率点 系统设计时是按照线路光纤的损耗为0.275dB/km,OA的增益正好补偿线路损耗。实际系统中,线路光纤的损耗都小于这个值。所以要增加衰减器来调整,把系统中的功率点调到设计值。系统功率点主要指各OA的输入光功率、OADM站上下通道光功率与直通通道光功率。我们系统设计中一般OA满配置输入光功率= 最大输出光功率增益,使满配置系统的OA工作在临界饱和点(例如22/20的OA满

14、配输入光功率应为-2dBm。)非满配系统则按比例减小。当线路光纤的损耗小于设计值时,OA输入光功率会偏大而造成饱和。有三种调整方法:1 在网管上将上级OA的增益调低: 这样操作简单,而且有利于提高系统信噪比,但会降低OA增益平坦度。工程上较多使用,考虑到系统的平坦度,在做工程配置时建议OA的增益最多调整1dB。2 在上一级OA的输出端加衰减器: 这样不会降低OA的增益平坦度,尤其是对于32波系统,降低进入线路光纤入口处的光功率明显的抑制了SRS效应,(单通道入纤功率 5dBm时,光纤中的非线形效应将抵消部分色散,有利于提高系统传输性能。3 在本级OA入口端加衰减器: 17 调整系统功率点调整系

15、统功率点OADM站点站点 OADM节点加衰减器调整光功率的原则是: 1.保证进入OADM站点的输入光功率和从OADM站点输出的光功率需与线路放大站点的输入和输出光功率保持一致; 2.保证OAD下路的光功率数值在OTUR的正常光功率接收范围内; 3.保证上路的OTU光功率和直通的OTU的光功率在后一级放大器输入点的功率均衡性。 注: 在10G系统中由于DCM的介入,在考虑色散补偿光纤的最佳入纤功率点(-3dBm)的基础上,为了补偿引入色散补偿模块带来的插入损耗,可能需要更换不同增益的OBA进行调整,具体调整需要根据色散补偿模块的位置和引入插损的不同以及相应OBA增益的改变,进而对系统功率点进行灵

16、活的调整,但外部功率点均不变,调整只局限于OADM站点内部。 另调整系统时需注意将OA的APR/APSD功能关掉,另为了保证系统功率点的精确性,还要注意给每路OTU加上在输入光功率范围内的调制光。 18 系统中常见故障及解决思路系统中常见故障及解决思路1. 主光工作点平坦度较差,功率和信噪比参差不齐。故障分析: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有3种原因,分别为(1)某些OTU板的输出光功率漂移,同时这些通道的中心频率也会发生漂移。很可能是网管上对OUT板的功率波长调整引起的。解决办法是在网管上查询各OTU板的功率和波长设置情况,将偏移的OTU板设置为0。(2)OMU的某些通道插损大(也可能是光口脏了导致)。解

17、决办法对该通路的OMU输入光纤口用酒精进行擦拭(3)个别OA的增益平坦度差。解决办法为用仪表进行逐级的检查,直到找到增益平坦度差的光放大器,从网管上查询其增益的设置情况,如增益被调整的话,就将其归零,归零后系统仍不见好转,将这只OA进行更换。 19 系统常见故障解决思路系统常见故障解决思路2. 系统绝大通路均有误码产生,观察眼图基线很粗;用光功率计观察ODU的输出,发现光功率在短时间内有较大幅度的变化。 故障分析:出现这种情况多为线路的弯曲和不清洁导致,具体为系统中存在较大反射。 解决办法为逐段光纤的传输段数,用仪表观察误码情况,初步确定产生问题的线路或节点。然后用回损测试仪测试这段光纤线路和

18、相关器件的反射系数。通常系统中用到的各种光器件的反射系数要求-40dB,线路反射-30dB。如相关指标不能达到,可对相应光口和器件连接处进行擦拭。 20 系统常见故障解决思路系统常见故障解决思路3.机架上或某子架所有单板在网管界面上没有在位信号,机架上或某子架所有单板在网管界面上没有在位信号,无法配置。无法配置。 原因是机架上的3个子架或某个子架的拨码开关没有拨正确,各单板和NCP板之间的S口在位信号包无法正常通信。机架由上至下的3个子架号应分别拨为1,2,3,拨码如图所示。OUT子架的拨码开关为J6,OA子架的为J7。注意3块电板(NCP,OSC,OHP)所在的OA子架必须拨为2。 21 系统常见故障解决思路系统常见故障解决思路4. OAOA板增益值或输出光功率不对。板增益值或输出光功率不对。系统上测量OA板增益不对有多种原因: (1)若网管上打开了OA的APC使能,则断开下一级的输入,上一级OA会进入APR(或APSD)状态,此时测OA的增益是不对的。将该OA复位可使其退出APC状态。 (2)查询网管界面:维护EDFA维护中是否改变了OA的增益锁定值。重新设置OA增益锁定值后必须复位单板才能生效。 (3)测量OA的输入光功率,当大于最大输入光功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