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模板——A4.dwg
钻模板——A4.dwg

摇臂零件机加工工艺规程及专用夹具设计-三维图

收藏

资源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预览图
编号:159128535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4.60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1-10-29 上传人:小*** IP属地:福建
200
积分
关 键 词:
摇臂 零件 加工 工艺 规程 专用 夹具 设计 三维
资源描述:
摇臂零件机加工工艺规程及专用夹具设计-三维图,摇臂,零件,加工,工艺,规程,专用,夹具,设计,三维
内容简介:
机 械 加 工 工 艺 过 程 卡 片产品型号零(部)件图号第 1 页产品名称零(部)件名称 摇 臂共 1 页材料牌号QT450-10 毛坯种类 铸件 毛坯外形尺寸每毛坯件数每台件数备注工序号工序名称工 序 内 容车间工段设备工艺装备工时准终单件01铸铸造02热淬火03铣粗铣60后端面;粗铣50后端面金工X52K端铣刀 、游标卡尺04铣粗铣60前端面;粗铣50前端面;半精铣60前端面;半精铣50前端面金工X52K端铣刀 、游标卡尺05钻钻孔至16;钻孔至29;扩29孔至30.8;粗铰30.8孔至30.93;精铰30.93孔至31H7金工Z525麻花钻、扩孔钻、铰刀、锥柄圆柱塞规 06钻钻孔至18;扩18孔至19.8;粗铰19.8孔至19.94;精铰19.94孔至20H7;倒角C2金工Z525麻花钻、扩孔钻、铰刀、锥柄圆柱塞规07钻钻孔至13.8;铰13.8孔至14H8金工Z525麻花钻、铰刀、锥柄圆柱塞规08铣半精铣60后端面;半精铣50后端面;精铣60后端面;精铣50后端面金工X52K端铣刀 、游标卡尺09铣精铣60前端面;精铣50前端面金工 X52K端铣刀 、游标卡尺10铣铣宽50两端面金工X62三面刃铣刀 、游标卡尺11铣铣宽6槽金工X62三面刃铣刀 、游标卡尺12钻铰20H7,1:8锥孔Z525铰刀、锥柄圆柱塞规13钳工去毛刺14检验检验至图纸要求15入库包装、入库处 数更改文件号签字日期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字日期题目摇臂零件机加工工艺规程及专用夹具设计学生姓名班级学号专业一、完成本题的目的和意义: 1、选题目的随着科技的进步,机械制造业也正日新月异地变化着,对机械产品的要求也日趋严格,特别是在加工精度方面。为了保证产品的精度要求,必须协调产品加工中的每一个方面,因为任一方面的误差累积起来,将对产品的精度产生间接的影响。制造业中尤其是机械制造业,在产品生产过程中按照特定工艺,不论其生产规模如何,都需要种类繁多的工艺装备,而制造业产品的质量、生产率、成本无不与工艺装备有关。随着不规则形状零件在现代制造业中的广泛应用,如何保证这类零件的加工精度就显得尤为重要。摇臂零件的主要加工表面为孔和端面等表面。端面表面加工根据精度要要求可选择铣削。孔加工方法的选择比较复杂,需要考虑零件的结构特点、孔径大小、长径比、精度和粗糙度要求以及生产规模等各种因素。对于精度要求较高的孔往往还要采用几种不同的方法顺次进行加工。在机床上对零件进行机械加工时,为保证工件加工精度,首先要保证工件在机床上占有正确的位置,然后通过夹紧机构使工件在正确位置上固定不动,这一任务就是由机床夹具完成。对于单件、小批量生产,应尽量使用通用夹具,这样可以降低工件的生产成本。但是由于通用夹具适用各种工件的装夹,所以夹紧时往往比较费时间,并且操作复杂,生产效率低,也难以保证加工精度,为此需设计专用夹具。 2、选题意义摇臂零件在机械设计中有很重要的作用。随着科技的发展,摇臂零件的使用也会更加的广泛,同时也对摇臂零件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我们在设计和利用摇臂零件的同时也会更加注重它的整体性能,既要满足我们机械设计的要求,也要满足成本所带来的影响。所以好的制作工艺,和夹具在摇臂零件的生产和制造的过程中就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企业而言,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就是来自自生产品的成本。怎样降低成本,提高质量这就对我们的工艺过程和夹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我觉得摇臂零件机加工工艺规程及专用夹具设计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2、 文献综述:1、机床夹具的概念机床夹具是机床上用以装夹工件(和引导刀具)的一种装置。其作用是将工件定位,以使工件获得相对于机床和刀具的正确位置,并把工件可靠地夹紧。装夹:定位+夹紧2、机床夹具的组成定位元件它与工件的定位基准相接触,用于确定工件在夹具中的正确位置,从而保证加工时工件相对于刀具和机床加工运动间的相对正确位置。夹紧装置用于夹紧工件,在切削时使工件在夹具中保持既定位置。对刀、引导元件或装置这些元件的作用是保证工件与刀具之间的正确位置。用于确定刀具在加工前正确位置的元件,称为对刀元件,如对刀块。用于确定刀具位置并导引刀具进行加工的元件,称为导引元件。连接元件使夹具与机床相连接的元件,保证机床与夹具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 夹具体用于连接或固定夹具上各元件及装置,使其成为一个整体的基础件。它与机床有关部件进行连接、对定,使夹具相对机床具有确定的位置。其它元件及装置有些夹具根据工件的加工要求,要有分度机构,铣床夹具还要有定位键等。 以上这些组成部分,并不是对每种机床夹具都是缺一不可的,但是任何夹具都必须有定位元件和夹紧装置,它们是保证工件加工精度的关键,目的是使工件定准、夹牢。3、机床夹具的功用 (1)能稳定地保证工件的加工精度 用夹具装夹工件时,工件相对于刀具及机床的位置精度由夹具保证,不受工人技术水平的影响,使一批工件的加工精度趋于一致。 (2)能减少辅助工时,提高劳动生产率 使用夹具装夹工件方便、快速,工件不需要划线找正,可显著地减少辅助工时;工件在夹具中装夹后提高了工件的刚性,可加大切削用量;可使用多件、多工位装夹工件的夹具,并可采用高效夹紧机构,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 (3)能扩大机床的使用范围,实现一机多能 根据加工机床的成形运动,附以不同类型的夹具,即可扩大机床原有的工艺范围。例如在车床的溜板上或摇臂钻床工作台上装上镗模,就可以进行箱体零件的镗孔加工。4、现代机床夹具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市场需求的变化多端及商品竞争的日益激烈,使机械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愈来愈短,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比例愈来愈高。为了适用这种形势的需要,出现了各种新型夹具。现代机床夹具的发展方向主要表现在精密化、高效化、柔性化等方面。下面介绍几种现代机床夹具。(1)可调夹具可调夹具分为通用可调夹具和成组夹具(也称专用可调夹具)两类。它们共同的特点是,只要更换或调整个别定位、夹紧或导向元件,即可用于多种零件的加工,从而使多种零件的单件小批生产变为一组零件在同一夹具上的“成批生产”。产品更新换代后,只要属于同一类型的零件,就仍能在此夹具上加工。由于可调夹具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良好的继承性,所以使用可调夹具可大量减少专用夹具的数量,缩短生产准备周期,降低成本。(2)通用可调夹具通用可调夹具的加工对象较广,有时加工对象不确切。如滑柱式钻模,只要更换不同的定位、夹紧、导向元件,便可用于不同类型工件的钻孔。(3)成组夹具成组夹具是成组工艺中为一组零件的某一工序而专门设计的夹具。成组夹具加工的零件组都应符合成组工艺的相似原则,相似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工艺相似;装夹表面相似;形状相似;尺寸相似;材料相似;精度相似。(4)组合夹具组合夹具是一种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程度很高的工艺装备。我国从60年代初开始推广使用,目前已基本普及,各城市及各大工厂均有自己的组合夹具站。3、 研究方法: 1、 文献资料法:通过各种途径,翻阅大量文献资料,扩展自己知识,掌握一定的专业理论,为毕业论文打下理论基础。2、 数据分析法:通过一定的数据,分析存在的现象情况,对结果做出定性和定量分析,说明现象出现的条件及其可行性。 3、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实例,来说明论证自己得出的结论,这样可以更形象,客观的来论证论文的观点。4、资料引用法:通过对大量资料的阅读掌握,引用其中有用的内容来论证论文的观点。4、 进度安排:起止日期工作内容2020. 02. 01 02. 252020. 02. 26 03. 102020. 03. 26 04. 242020. 04. 252020. 04. 26 05. 222020. 05. 23 05. 282020. 05. 29 05. 31毕业设计课题调研撰写开题报告并上传开题报告拟定设计方案设计中期检查撰写设计说明书,设计绘制装配图设计最终定稿,准备答辩论文答辩5、 参考文献:1李益民.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M.第2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2李庆寿.机械制造工艺装备设计实用手册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 1991.3薛源顺.机床夹具设计M.第3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4吴爽,李健.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6.5金属机械加工工艺人员手册修订组金属机械加工工艺人员手册M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6孟少龙.机械加工工艺手册第1卷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1.7马贤智.机械加工余量与公差手册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4.8李洪.机械加工工艺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0.9艾兴,肖诗纲.切削用量简明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10上海金属切削技术协会.金属切削手册M.第3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1王先逵.机械制造工艺学M.第3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12濮良贵, 陈国定, 吴立言.机械设计M.第9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6. 13韩荣第, 龚建军,王辉.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M.第4版.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2016.14潘存云.机械原理M.第2版.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 2016.15崔晓利, 贾立红, 崔健.中文版AutoCAD工程制图:上机练习与指导(2014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5. 指导教师批阅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注:可另附A4纸4 指导教师学生姓名课题名称摇臂零件机加工工艺规程及专用夹具设计内容及任务一、设计依据及主要技术指标1摇臂零件工作图2生产纲领:中批生产(年产量为1000件)3工作制:单班制工作 二、设计内容1分析零件工作图样,画零件三维图2确定毛坯种类、余量、形状、并绘制毛坯-零件合图3编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一套(工序卡、工艺过程卡)4指定一主要工序设计专用夹具5研究设计要求,制定夹具定位夹紧方案6夹具总装图设计,画三维及二维总装图7夹具精度校核8绘制夹具主要零件图9编制设计说明书三、设计任务1工艺规程(包括工艺过程卡及主要工序工序卡)一套2零件-毛坯合图,零件三维图3三维及二维夹具装配总图4主要零件零件图5设计说明书一份拟达到的要求或技术指标1零件机加工工艺路线应设计多方案(至少个),比较后选最佳方案;2所设计的夹具应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与精度;3机床设备等选用,应考虑其经济性,宜采用通用机床和专用工夹具;4设计应以独立完成为主,图纸表达要正确清晰,计算正确,能借助各种工具书和技术资料获得所需的正确数据;5同一课题组的专用夹具不得一样;6材料牌号,形位公差,粗糙度,图纸的标题栏及明细表都要符合最新国标;7说明书应内容完整,字迹工整,语言简练,文字通顺。说明书中应重点包括设计方案的分析与论证,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和最后选择的依据,必要的计算过程,其他说明等。进度安排起止日期工作内容备注2019. 12.202020. 02. 01 02. 252020. 02. 26 03. 102020. 03. 26 04. 242020. 04. 252020. 04. 26 05. 222020. 05. 23 05. 282020. 05. 29 05. 31下达设计任务书毕业设计课题调研撰写开题报告并上传开题报告拟定设计方案设计中期检查撰写设计说明书,设计绘制装配图设计最终定稿,准备答辩论文答辩主要参考资料1李益民.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M.第2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2李庆寿.机械制造工艺装备设计实用手册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 1991.3薛源顺.机床夹具设计M.第3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4吴爽,李健.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6.5金属机械加工工艺人员手册修订组金属机械加工工艺人员手册M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6孟少龙.机械加工工艺手册第1卷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1.7马贤智.机械加工余量与公差手册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4.8李洪.机械加工工艺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0.9艾兴,肖诗纲.切削用量简明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10上海金属切削技术协会.金属切削手册M.第3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1王先逵.机械制造工艺学M.第3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12濮良贵, 陈国定, 吴立言.机械设计M.第9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6. 13韩荣第, 龚建军,王辉.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M.第4版.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2016.14潘存云.机械原理M.第2版.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 2016.15崔晓利, 贾立红, 崔健.中文版AutoCAD工程制图:上机练习与指导(2014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5. 教研室意见本课题符合专业人才培养要求,设计任务饱满,同意下达任务书 本课题不符合专业人才培养要求,不同意下达任务书教研室主任(签章): 年 月 日摘 要 摇臂加工工艺规程及其夹具设计,依据所给任务书和摇臂的零件图,利用UG绘制出摇臂三维图,CAD绘制出摇臂二维图,对摇臂产品结构和工艺进行分析,编写摇臂工艺规程,确定摇臂各加工表面毛坯余量,并计算机械工时(参考典型零件工艺分析与加工、机械切削工人实用手册),最后在工艺内选择14孔工序,并设计专用夹具,并拆画非标零件图,绘制三维夹具总装图(参考机床夹具设计与使用一本通、零件三维建模与制造UG NX三维造型)。摇臂QT450-10,采用铸造毛坯,正火处理。14孔的夹具设计,以简明机床夹具设计手册中六点定位原理,选择夹具定位元件:心轴、B型固定式定位销;接着再参考常用夹紧机构,选择螺旋夹紧机构夹紧工件;最后依钻套的选择和设计,选择快换钻套引导结构,引导钻头对中。关键词 :摇臂;工艺分析;夹具总装图ABSTRACTThe rocker arm processing procedure and its fixture design, according to the given task book and the rocker arm part drawing, use UG to draw the three-dimensional drawing of the rocker arm, CAD to draw the two-dimensional drawing of the rocker arm, analyze the structure and process of the rocker arm product, compile the rocker arm process procedure, determine the blank allowance of each processing surface of the rocker arm, and calculate the mechanical working hours (refer to Typical Parts Process Analysis and Processing and Practical Manual for Mechanical Cutting Workers), and finally select 14 hole process in the process. Special fixtures are designed, non-standard part drawings are dismantled and three-dimensional fixture assembly drawings are drawn (refer to All-in-One for Design and Use of Machine Tool Fixtures and Three-dimensional Modeling and Manufacturing of Parts-UG NX Three-dimensional Modeling).Rocker QT450-10 is cast blank and normalized. For 14-hole fixture design, the six-point positioning principle in the Concise Machine Tool Fixture Design Manual is used to select fixture positioning elements: mandrel and B-type fixed positioning pin. Then, referring to the common clamping mechanism, the spiral clamping mechanism is selected to clamp the workpiece.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selection and design of the drill sleeve, the guide structure of the quick-change drill sleeve is selected to guide the drill bit to center.Key words :Rocker arm; Process analysis; Fixture assembly drawing目 录1绪论12 零件分析12.1 摇臂的作用12.2 摇臂毛坯制造形式12.3 摇臂机械加工余量23工艺规程设计43.1 定位基准的选择43.1.1精基准的选择43.1.2粗基准的选择43.2 制定加工工艺路线43.3 选择切削用量、确定时间定额54钻床夹具设计304.1 问题的提出304.2夹具定位分析304.3 定位误差分析314.3.2 转角误差314.4 钻削力和夹紧力计算314.4.1计算钻削力324.4.2 计算螺旋夹紧力324.5 引导装置32致 谢36参考文献371绪论我的设计课题是摇臂加工工艺规程及其夹具设计,依据任务书知需要设计一套专用夹具,在这里我选择了钻、铰14H8孔的钻床夹具,所采用的设备为立式钻床Z525。摇臂零件结构简单,生产批量为大批量,由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以后简称工艺简明手册)表1.3-1知,采用铸件。再结合典型零件工艺分析与加工编写工艺规程并计算各加工表面工时。摇臂钻、铰14H8孔的钻床夹具,以六点定位原理为依据,采用摇臂60端面、31H7孔及20H7孔定位。钻床夹具设计原则工件的定位精度符合要求,操作迅速。防止工件安装后在夹具上的位置有误。防止工件在钻削时有振动或位移。有足够的排屑空间,夹具的结构便于迅速清除切屑。夹具应有足够的强度、刚性,但避免过重。应尽量将零件固定在夹具上,以防止丢失。在保证上述要求的条件下,夹具结构应尽可能简单。钻床夹具设计中的两个问题钻床夹具在机床上的安装,在台式钻床和主轴固定的立式钻床上,夹具在工作台上移动,以使技加工孔的中心(即钻套中心)对准机床主轴,对重量小的钻床夹具在加工时应防止其转动。在招骨钻床上,夹具-般固定在机床工作台上,对大型夹具也可不固定。钻床夹具刀具导向元件。1 2 零件分析2.1 摇臂的作用摇臂是拍摄电视剧、电影、广告等大型影视作品中用到的一种大型器材,主要在拍摄的时候能够全方位的拍摄到场景,不错过任何一个角落。 图2-1 摇臂 图2-2 摇臂三维2.2 摇臂毛坯制造形式摇臂零件材料为QT450-10,大批量生产,零件形状一般,故采用金属型浇注,依据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下面简称工艺简明手册)表1.3-1,P8知,采用铸造毛坯,精度等级CT79,加工余量等级MA-F。2.3 摇臂机械加工余量由上摇臂毛坯公差等级可取CT8,加工余量等级F,由工艺简明手册表2.2-4可得各加工表面的余量,现分述如下:1.摇臂60前端面的加工余量摇臂60前端面,由工艺简明手册表2.2-4知,单边余量2.0mm,由摇臂零件知,60前端面粗糙度Ra1.6,由工艺简明手册表1.4-8知,60端面的加工方法为粗铣半精铣精铣。2.摇臂60后端面的加工余量摇臂60后端面,由工艺简明手册表2.2-4知,单边余量2.0mm,由摇臂零件知,60后端面粗糙度Ra1.6,由工艺简明手册表1.4-8知,60端面的加工方法为粗铣半精铣精铣。3.摇臂50前端面的加工余量摇臂50前端面,由工艺简明手册表2.2-4知,单边余量2.0mm,由摇臂零件知,50前端面粗糙度Ra1.6,由工艺简明手册表1.4-8知,60端面的加工方法为粗铣半精铣精铣。4.摇臂50后端面的加工余量摇臂50后端面,由工艺简明手册表2.2-4知,单边余量2.0mm,由摇臂零件知,50后端面粗糙度Ra1.6,由工艺简明手册表1.4-8知,60端面的加工方法为粗铣半精铣精铣。5.摇臂31H7孔的加工余量摇臂31H7孔不大,为了简化模具,降低成本,采用实心铸造,由工艺简明手册表1.4-7和表2.3-8知,31H7孔的加工方法为钻扩粗铰精铰。6.摇臂20H7锥孔的加工余量 摇臂20H7锥孔为了简化模具,降低成本,采用实心铸造,由工艺简明手册表1.4-7和表2.3-8知,20H7锥孔的加工方法为钻扩粗铰精铰。7.摇臂14H8孔的加工余量 摇臂14H8孔不大,为了简化模具,降低成本,采用实心铸造,由工艺简明手册表1.4-7和表2.3-9知,14H8孔的加工方法为钻铰。8.摇臂宽50两端面的加工余量摇臂宽50两端面,由工艺简明手册表2.2-4知,单边余量2.0mm,由摇臂零件知,宽50两端面粗糙度Ra6.3,由工艺简明手册表1.4-8知,60端面的加工方法为粗铣。9.摇臂宽6槽的加工余量摇臂宽6槽,尺寸不大,故采用实心铸造,宽6槽粗糙度Ra6.3,由工艺简明手册表1.4-8知,宽6槽的加工方法为粗铣。3工艺规程设计3.1 定位基准的选择3.1.1精基准的选择由精基准选择原则及摇臂零件图知,选择60后端面、31H7孔和20H7孔作为定位精基准,符合基准统一原则。3.1.2粗基准的选择由粗基准选择原则及摇臂零件图,选择50前端面、50外圆和宽50侧面作为定位粗基准。3.2 制定加工工艺路线方案一:工序01:铸造工序02:正火处理工序03:粗铣60后端面;粗铣50后端面工序04:粗铣60前端面;粗铣50前端面;半精铣60前端面;半精铣50前端面工序05:钻孔至16;钻孔至29;扩29孔至30.8;粗铰30.8孔至30.93;精铰30.93孔至31H7工序06:钻孔至18;扩18孔至19.8;粗铰19.8孔至19.94;精铰19.94孔至20H7;倒角C2工序07:钻孔至13.8;铰13.8孔至14H8工序08:半精铣60后端面;半精铣50后端面;精铣60后端面;精铣50后端面工序09:精铣60前端面;精铣50前端面工序10:铣宽50两端面工序11:铣宽6槽工序12:铰20H7,1:8锥孔工序13:去毛刺工序14:检验至图纸要求工序15:包装、入库方案二:工序01:铸造工序02:正火处理工序03:粗铣60后端面;粗铣50后端面;半精铣60后端面;半精铣50后端面;精铣60后端面;精铣50后端面工序04:粗铣60前端面;粗铣50前端面;半精铣60前端面;半精铣50前端面;精铣60前端面;精铣50前端面工序05:划各孔中心线工序06:钻孔至16;钻孔至29;扩29孔至30.8;粗铰30.8孔至30.93;精铰30.93孔至31H7;钻孔至18;扩18孔至19.8;粗铰19.8孔至19.94;精铰19.94孔至20H7;倒角C2工序07:钻孔至13.8;铰13.8孔至14H8工序08:铣宽50两端面工序09:铣宽6槽工序10:铰20H7,1:8锥孔工序11:去毛刺工序12:检验至图纸要求工序13:包装、入库方案比较: 方案二工序相对比较集中,粗加工,半精加式和精加工均放在一起,这种情况适用于单件或小批量生产;方案一既包含工序集中,又包括工序分散,适用于中批量生产。摇臂年产量1000件,中批量生产,故采用方案一。3.3 选择切削用量、确定时间定额工序03:粗铣60后端面;粗铣50后端面工步一:粗铣60后端面1.机床选择 60后端面粗糙度Ra1.6,由工艺简明手册表1.4-8知可采用以下方案,粗铣(粗刨)半精铣(半精刨)精铣(精刨);采用立式铣床加工,型号X52K。2.刀具选择刀具是用来粗铣60后端面,故采用63端铣刀,铣刀规格由机械切削工人实用手册知,铣刀齿数Z=5。3.背吃刀量由上面知粗铣60后端面单边加工余量2.0mm,粗糙度Ra1.6,加工方法为粗铣半精铣精铣,粗铣加工余量1.5mm,半精铣加工余量0.4mm,精铣加工余量0.1,故4.进给量的选择 粗铣时,首先确定每齿进给量,由机械切削工人实用手册知,=0.050.15mm/z。取5 .铣削速度摇臂材料为QT450-10,由机械加工工艺简明速查手册知,铣削速度计算公式,由立式机床X52K知,铣刀转速有许多种,在此选择,故=3.1463475/1000m/min94m/min6.工时计算由工艺简明手册表6.2-7知粗铣60后端面的机动时间计算公式:=1.5+(12)mm=(2.53.5)mm60后端面为非封闭轮廓,走刀长度60mm,走刀次数i=1由工艺简明手册表4.2-37立式铣床X52K知,与285mm/min相近的进给量为300mm/min,选择工步二:粗铣50后端面1.机床选择 50后端面粗糙度Ra1.6,由工艺简明手册表1.4-8知可采用以下方案,粗铣(粗刨)半精铣(半精刨)精铣(精刨);采用立式铣床加工,型号X52K。2.刀具选择刀具是用来粗铣50后端面,故采用63端铣刀,铣刀规格由机械切削工人实用手册知,铣刀齿数Z=5。3.背吃刀量由上面知粗铣50后端面单边加工余量2.0mm,粗糙度Ra1.6,加工方法为粗铣半精铣精铣,粗铣加工余量1.5mm,半精铣加工余量0.4mm,精铣加工余量0.1,故4.进给量的选择 粗铣时,首先确定每齿进给量,由机械切削工人实用手册知,=0.050.15mm/z。取5 .铣削速度摇臂材料为QT450-10,由机械加工工艺简明速查手册知,铣削速度计算公式,由立式机床X52K知,铣刀转速有许多种,在此选择,故=3.1463475/1000m/min94m/min6.工时计算由工艺简明手册表6.2-7知粗铣50后端面的机动时间计算公式:=1.5+(12)mm=(2.53.5)mm50后端面为非封闭轮廓,走刀长度50mm,走刀次数i=1由工艺简明手册表4.2-37立式铣床X52K知,与285mm/min相近的进给量为300mm/min,选择工序04:粗铣60前端面;粗铣50前端面;半精铣60前端面;半精铣50前端面工步一:粗铣60前端面1.机床选择 60前端面粗糙度Ra1.6,由工艺简明手册表1.4-8知可采用以下方案,粗铣(粗刨)半精铣(半精刨)精铣(精刨);采用立式铣床加工,型号X52K。2.刀具选择刀具是用来粗铣60前端面,故采用63端铣刀,铣刀规格由机械切削工人实用手册知,铣刀齿数Z=5。3.背吃刀量由上面知粗铣60前端面单边加工余量2.0mm,粗糙度Ra1.6,加工方法为粗铣半精铣精铣,粗铣加工余量1.5mm,半精铣加工余量0.4mm,精铣加工余量0.1,故4.进给量的选择 粗铣时,首先确定每齿进给量,由机械切削工人实用手册知,=0.050.15mm/z。取5 .铣削速度摇臂材料为QT450-10,由机械加工工艺简明速查手册知,铣削速度计算公式,由立式机床X52K知,铣刀转速有许多种,在此选择,故=3.1463475/1000m/min94m/min6.工时计算由工艺简明手册表6.2-7知粗铣60前端面的机动时间计算公式:=1.5+(12)mm=(2.53.5)mm60前端面为非封闭轮廓,走刀长度60mm,走刀次数i=1由工艺简明手册表4.2-37立式铣床X52K知,与285mm/min相近的进给量为300mm/min,选择工步二:粗铣50前端面1.机床选择 50前端面粗糙度Ra1.6,由工艺简明手册表1.4-8知可采用以下方案,粗铣(粗刨)半精铣(半精刨)精铣(精刨);采用立式铣床加工,型号X52K。2.刀具选择刀具是用来粗铣50前端面,故采用63端铣刀,铣刀规格由机械切削工人实用手册知,铣刀齿数Z=5。3.背吃刀量由上面知粗铣50前端面单边加工余量2.0mm,粗糙度Ra1.6,加工方法为粗铣半精铣精铣,粗铣加工余量1.5mm,半精铣加工余量0.4mm,精铣加工余量0.1,故4.进给量的选择 粗铣时,首先确定每齿进给量,由机械切削工人实用手册知,=0.050.15mm/z。取5 .铣削速度摇臂材料为QT450-10,由机械加工工艺简明速查手册知,铣削速度计算公式,由立式机床X52K知,铣刀转速有许多种,在此选择,故=3.1463475/1000m/min94m/min6.工时计算由工艺简明手册表6.2-7知粗铣50前端面的机动时间计算公式:=1.5+(12)mm=(2.53.5)mm50前端面为非封闭轮廓,走刀长度50mm,走刀次数i=1由工艺简明手册表4.2-37立式铣床X52K知,与285mm/min相近的进给量为300mm/min,选择工步三:半精铣60前端面1.机床选择 60前端面粗糙度Ra1.6,由工艺简明手册表1.4-8知可采用以下方案,粗铣(粗刨)半精铣(半精刨)精铣(精刨);采用立式铣床加工,型号X52K。2.刀具选择刀具是用来半精铣60前端面,故采用63端铣刀,铣刀规格由机械切削工人实用手册知,铣刀齿数Z=5。3.背吃刀量由上面知半精铣60前端面单边加工余量2.0mm,粗糙度Ra1.6,加工方法为粗铣半精铣精铣,粗铣加工余量1.5mm,半精铣加工余量0.4mm,精铣加工余量0.1,故4.进给量的选择 半精铣时,首先确定每齿进给量,由机械切削工人实用手册知,=0.050.15mm/z。取5 .铣削速度摇臂材料为QT450-10,由机械加工工艺简明速查手册知,铣削速度计算公式,由立式机床X52K知,铣刀转速有许多种,在此选择,故=3.1463600/1000m/min119m/min6.工时计算由工艺简明手册表6.2-7知半精铣60前端面的机动时间计算公式:=0.4+(12)mm=(1.42.4)mm60前端面为非封闭轮廓,走刀长度60mm,走刀次数i=1由工艺简明手册表4.2-37立式铣床X52K知,与270mm/min相近的进给量为300mm/min,选择工步四:半精铣50前端面1.机床选择 50前端面粗糙度Ra1.6,由工艺简明手册表1.4-8知可采用以下方案,粗铣(粗刨)半精铣(半精刨)精铣(精刨);采用立式铣床加工,型号X52K。2.刀具选择刀具是用来半精铣50前端面,故采用63端铣刀,铣刀规格由机械切削工人实用手册知,铣刀齿数Z=5。3.背吃刀量由上面知半精铣50前端面单边加工余量2.0mm,粗糙度Ra1.6,加工方法为粗铣半精铣精铣,粗铣加工余量1.5mm,半精铣加工余量0.4mm,精铣加工余量0.1,故4.进给量的选择 半精铣时,首先确定每齿进给量,由机械切削工人实用手册知,=0.050.15mm/z。取5 .铣削速度摇臂材料为QT450-10,由机械加工工艺简明速查手册知,铣削速度计算公式,由立式机床X52K知,铣刀转速有许多种,在此选择,故=3.1463600/1000m/min119m/min6.工时计算由工艺简明手册表6.2-7知半精铣50前端面的机动时间计算公式:=0.4+(12)mm=(1.42.4)mm50前端面为非封闭轮廓,走刀长度50mm,走刀次数i=1由工艺简明手册表4.2-37立式铣床X52K知,与270mm/min相近的进给量为300mm/min,选择工序05:钻孔至16;钻孔至29;扩29孔至30.8;粗铰30.8孔至30.93;精铰30.93孔至31H7工步一:钻孔至161.机床选择 摇臂材料QT450-10,31H7mm孔粗糙度Ra1.6,由工艺简明手册表1.4-7和表2.3-8知,加工方案钻钻扩粗铰精铰,首先钻孔至16mm,接着钻孔至29mm,再接着扩29孔至30.8,然后粗铰30.8孔至30.93,最后精铰30.93孔至31H7。机床选择立式钻床,型号Z525。2.刀具选择首次钻孔至16mm,选择16mm高速钢麻花钻。3.切削深度由机械切削工人实用手册表11-42钻孔时,切削深度式中为钻孔后直径16mm4.钻削速度和进给量 由机械加工工艺简明速查手册表8.5高速钢麻花钻孔时,钻削速度=(2638)m/min,进给量=0.10.3mm/r。在此钻削速度取=30m/min,由工艺简明手册表4.2-16立式钻床进给量参数,进给量可取=0.22mm/r5.工时计算由工艺简明手册表6.2-5知钻削机动时间的计算公式:由工艺简明手册表4.2-15立式钻床主轴转速,Z525机床主轴转速可选择=545r/min。 式中:钻削深度时, 工步二:钻孔至291.机床选择 摇臂材料QT450-10,31H7mm孔粗糙度Ra1.6,由工艺简明手册表1.4-7和表2.3-8知,加工方案钻钻扩粗铰精铰,首先钻孔至16mm,接着钻孔至29mm,再接着扩29孔至30.8,然后粗铰30.8孔至30.93,最后精铰30.93孔至31H7。机床选择立式钻床,型号Z525。2.刀具选择二次钻孔至29mm,选择29mm高速钢麻花钻。3.切削深度由机械切削工人实用手册表11-42钻孔时,切削深度式中为二次钻孔后直径29mm,为扩孔前直径16mm4.钻削速度和进给量 由机械加工工艺简明速查手册表8.5高速钢麻花钻孔时,钻削速度=(2638)m/min,进给量=0.10.3mm/r。在此钻削速度取=30m/min,由工艺简明手册表4.2-16立式钻床进给量参数,进给量可取=0.22mm/r5.工时计算由工艺简明手册表6.2-5知钻削机动时间的计算公式:由工艺简明手册表4.2-15立式钻床主轴转速,Z525机床主轴转速可选择=545r/min。 式中:钻削深度时, 工步三:扩29孔至30.81.机床选择 摇臂材料QT450-10,31H7mm孔粗糙度Ra1.6,由工艺简明手册表1.4-7和表2.3-8知,加工方案钻钻扩粗铰精铰,首先钻孔至16mm,接着钻孔至29mm,再接着扩29孔至30.8,然后粗铰30.8孔至30.93,最后精铰30.93孔至31H7。机床选择立式钻床,型号Z525。2.刀具选择扩29孔至30.8,由工艺简明手册表2.3-10知,选择30.8高速钢扩孔钻。3.切削深度由机械切削工人实用手册表11-42扩孔时,切削深度式中为扩孔后直径30.8mm,为扩孔前直径29mm4.钻削速度和进给量 由机械加工工艺简明速查手册表8.5知,钻削速度=(3050)m/min,进给量=0.10.2mm/r。在此铰削速度取=40m/min,进给量取=0.17mm/r5.工时计算由工艺简明手册表6.2-5知扩削机动时间的计算公式:由工艺简明手册表4.2-15,主轴转速可选择=680r/min ,时, 工步四:粗铰30.8孔至30.931.机床选择 摇臂材料QT450-10,31H7mm孔粗糙度Ra1.6,由工艺简明手册表1.4-7和表2.3-8知,加工方案钻钻扩粗铰精铰,首先钻孔至16mm,接着钻孔至29mm,再接着扩29孔至30.8,然后粗铰30.8孔至30.93,最后精铰30.93孔至31H7。机床选择立式钻床,型号Z525。2.刀具选择粗铰30.8孔至30.93,由工艺简明手册表2.3-10知,选择30.93高速钢铰刀。3.切削深度由机械切削工人实用手册表11-42粗铰孔时,切削深度式中为粗铰孔后直径30.93mm,为粗铰孔前直径30.8mm4.钻削速度和进给量 由机械加工工艺简明速查手册表8.5知,钻削速度=(3050)m/min,进给量=0.10.2mm/r。在此铰削速度取=45m/min,进给量取=0.13mm/r5.工时计算由工艺简明手册表6.2-5知铰削机动时间的计算公式:由工艺简明手册表4.2-15,主轴转速可选择=680r/min ,时, 工步五:精铰30.93孔至31H71.机床选择 摇臂材料QT450-10,31H7mm孔粗糙度Ra1.6,由工艺简明手册表1.4-7和表2.3-8知,加工方案钻钻扩粗铰精铰,首先钻孔至16mm,接着钻孔至29mm,再接着扩29孔至30.8,然后粗铰30.8孔至30.93,最后精铰30.93孔至31H7。机床选择立式钻床,型号Z525。2.刀具选择精铰30.93孔至31H7,由工艺简明手册表2.3-10知,选择31高速钢铰刀。3.切削深度由机械切削工人实用手册表11-42精铰孔时,切削深度式中为精铰孔后直径31mm,为精铰孔前直径30.93mm4.钻削速度和进给量 由机械加工工艺简明速查手册表8.5知,钻削速度=(3050)m/min,进给量=0.10.2mm/r。在此铰削速度取=50m/min,进给量取=0.10mm/r5.工时计算由工艺简明手册表6.2-5知铰削机动时间的计算公式:由工艺简明手册表4.2-15,主轴转速可选择=960r/min ,时, 工序06:钻孔至18;扩18孔至19.8;粗铰19.8孔至19.94;精铰19.94孔至20H7;倒角C2工步一:钻孔至181.机床选择 摇臂材料QT450-10,20H7mm孔粗糙度Ra1.6,由工艺简明手册表1.4-7和表2.3-8知,加工方案钻扩粗铰精铰,首先钻孔至18mm,接着扩18孔至19.8,然后粗铰19.8孔至19.94,最后精铰19.94孔至20H7。机床选择立式钻床,型号Z525。2.刀具选择钻孔至18mm,选择18mm高速钢麻花钻。3.切削深度由机械切削工人实用手册表11-42钻孔时,切削深度式中为钻孔后直径18mm4.钻削速度和进给量 由机械加工工艺简明速查手册表8.5高速钢麻花钻孔时,钻削速度=(2638)m/min,进给量=0.10.3mm/r。在此钻削速度取=30m/min,由工艺简明手册表4.2-16立式钻床进给量参数,进给量可取=0.22mm/r5.工时计算由工艺简明手册表6.2-5知钻削机动时间的计算公式:由工艺简明手册表4.2-15立式钻床主轴转速,Z525机床主轴转速可选择=545r/min。 式中:钻削深度时, 工步二:扩18孔至19.81.机床选择 摇臂材料QT450-10,20H7mm孔粗糙度Ra1.6,由工艺简明手册表1.4-7和表2.3-8知,加工方案钻扩粗铰精铰,首先钻孔至18mm,接着扩18孔至19.8,然后粗铰19.8孔至19.94,最后精铰19.94孔至20H7。机床选择立式钻床,型号Z525。2.刀具选择扩18孔至19.8,由工艺简明手册表2.3-10知,选择19.8高速钢扩孔钻。3.切削深度由机械切削工人实用手册表11-42扩孔时,切削深度式中为扩孔后直径19.8mm,为扩孔前直径18mm4.钻削速度和进给量 由机械加工工艺简明速查手册表8.5知,钻削速度=(3050)m/min,进给量=0.10.2mm/r。在此铰削速度取=40m/min,进给量取=0.17mm/r5.工时计算由工艺简明手册表6.2-5知扩削机动时间的计算公式:由工艺简明手册表4.2-15,主轴转速可选择=680r/min ,时, 工步三:粗铰19.8孔至19.941.机床选择 摇臂材料QT450-10,20H7mm孔粗糙度Ra1.6,由工艺简明手册表1.4-7和表2.3-8知,加工方案钻扩粗铰精铰,首先钻孔至18mm,接着扩18孔至19.8,然后粗铰19.8孔至19.94,最后精铰19.94孔至20H7。机床选择立式钻床,型号Z525。2.刀具选择粗铰19.8孔至19.94,由工艺简明手册表2.3-10知,选择19.94高速钢铰刀。3.切削深度由机械切削工人实用手册表11-42粗铰孔时,切削深度式中为粗铰孔后直径19.94mm,为粗铰孔前直径19.8mm4.钻削速度和进给量 由机械加工工艺简明速查手册表8.5知,钻削速度=(3050)m/min,进给量=0.10.2mm/r。在此铰削速度取=45m/min,进给量取=0.13mm/r5.工时计算由工艺简明手册表6.2-5知铰削机动时间的计算公式:由工艺简明手册表4.2-15,主轴转速可选择=680r/min ,时, 工步四:精铰19.94孔至20H71.机床选择 摇臂材料QT450-10,20H7mm孔粗糙度Ra1.6,由工艺简明手册表1.4-7和表2.3-8知,加工方案钻扩粗铰精铰,首先钻孔至18mm,接着扩18孔至19.8,然后粗铰19.8孔至19.94,最后精铰19.94孔至20H7。机床选择立式钻床,型号Z525。2.刀具选择精铰19.94孔至20H7,由工艺简明手册表2.3-10知,选择20高速钢铰刀。3.切削深度由机械切削工人实用手册表11-42精铰孔时,切削深度式中为精铰孔后直径20mm,为精铰孔前直径19.94mm4.钻削速度和进给量 由机械加工工艺简明速查手册表8.5知,钻削速度=(3050)m/min,进给量=0.10.2mm/r。在此铰削速度取=50m/min,进给量取=0.10mm/r5.工时计算由工艺简明手册表6.2-5知铰削机动时间的计算公式:由工艺简明手册表4.2-15,主轴转速可选择=960r/min ,时, 工步五:倒角C2工序07:钻孔至13.8;铰13.8孔至14H8工步一:钻孔至13.81.机床选择 摇臂材料QT450-10,14H8mm孔粗糙度Ra3.2,由工艺简明手册表1.4-7和表2.3-8知,加工方案钻铰,首先钻孔至13.8mm,最后铰13.8孔至14H8。机床选择立式钻床,型号Z525。2.刀具选择钻孔至13.8mm,选择13.8mm高速钢麻花钻。3.切削深度由机械切削工人实用手册表11-42钻孔时,切削深度式中为钻孔后直径13.8mm4.钻削速度和进给量 由机械加工工艺简明速查手册表8.5高速钢麻花钻孔时,钻削速度=(2638)m/min,进给量=0.10.3mm/r。在此钻削速度取=30m/min,由工艺简明手册表4.2-16立式钻床进给量参数,进给量可取=0.22mm/r5.工时计算由工艺简明手册表6.2-5知钻削机动时间的计算公式:由工艺简明手册表4.2-15立式钻床主轴转速,Z525机床主轴转速可选择=545r/min。 式中:钻削深度时, 工步二:铰13.8孔至14H81.机床选择 摇臂材料QT450-10,14H8mm孔粗糙度Ra3.2,由工艺简明手册表1.4-7和表2.3-8知,加工方案钻铰,首先钻孔至13.8mm,最后铰13.8孔至14H8。机床选择立式钻床,型号Z525。2.刀具选择铰13.8孔至14H8,由工艺简明手册表2.3-10知,选择14高速钢铰刀。3.切削深度由机械切削工人实用手册表11-42粗铰孔时,切削深度式中为铰孔后直径14mm,为铰孔前直径13.8mm4.钻削速度和进给量 由机械加工工艺简明速查手册表8.5知,钻削速度=(3050)m/min,进给量=0.10.2mm/r。在此铰削速度取=45m/min,进给量取=0.13mm/r5.工时计算由工艺简明手册表6.2-5知铰削机动时间的计算公式:由工艺简明手册表4.2-15,主轴转速可选择=680r/min ,时, 工序08:半精铣60后端面;半精铣50后端面;精铣60后端面;精铣50后端面工步一:半精铣60后端面1.机床选择 60后端面粗糙度Ra1.6,由工艺简明手册表1.4-8知可采用以下方案,粗铣(粗刨)半精铣(半精刨)精铣(精刨);采用立式铣床加工,型号X52K。2.刀具选择刀具是用来半精铣60后端面,故采用63端铣刀,铣刀规格由机械切削工人实用手册知,铣刀齿数Z=5。3.背吃刀量由上面知半精铣60后端面单边加工余量2.0mm,粗糙度Ra1.6,加工方法为粗铣半精铣精铣,粗铣加工余量1.5mm,半精铣加工余量0.4mm,精铣加工余量0.1,故4.进给量的选择 半精铣时,首先确定每齿进给量,由机械切削工人实用手册知,=0.050.15mm/z。取5 .铣削速度摇臂材料为QT450-10,由机械加工工艺简明速查手册知,铣削速度计算公式,由立式机床X52K知,铣刀转速有许多种,在此选择,故=3.1463600/1000m/min119m/min6.工时计算由工艺简明手册表6.2-7知半精铣60后端面的机动时间计算公式:=0.4+(12)mm=(1.42.4)mm60后端面为非封闭轮廓,走刀长度60mm,走刀次数i=1由工艺简明手册表4.2-37立式铣床X52K知,与270mm/min相近的进给量为300mm/min,选择工步二:半精铣50后端面1.机床选择 50后端面粗糙度Ra1.6,由工艺简明手册表1.4-8知可采用以下方案,粗铣(粗刨)半精铣(半精刨)精铣(精刨);采用立式铣床加工,型号X52K。2.刀具选择刀具是用来半精铣50后端面,故采用63端铣刀,铣刀规格由机械切削工人实用手册知,铣刀齿数Z=5。3.背吃刀量由上面知半精铣50后端面单边加工余量2.0mm,粗糙度Ra1.6,加工方法为粗铣半精铣精铣,粗铣加工余量1.5mm,半精铣加工余量0.4mm,精铣加工余量0.1,故4.进给量的选择 半精铣时,首先确定每齿进给量,由机械切削工人实用手册知,=0.050.15mm/z。取5 .铣削速度摇臂材料为QT450-10,由机械加工工艺简明速查手册知,铣削速度计算公式,由立式机床X52K知,铣刀转速有许多种,在此选择,故=3.1463600/1000m/min119m/min6.工时计算由工艺简明手册表6.2-7知半精铣50后端面的机动时间计算公式:=0.4+(12)mm=(1.42.4)mm50后端面为非封闭轮廓,走刀长度50mm,走刀次数i=1由工艺简明手册表4.2-37立式铣床X52K知,与270mm/min相近的进给量为300mm/min,选择工步三:精铣60后端面1.机床选择 60后端面粗糙度Ra1.6,由工艺简明手册表1.4-8知可采用以下方案,粗铣(粗刨)半精铣(半精刨)精铣(精刨);采用立式铣床加工,型号X52K。2.刀具选择刀具是用来精铣60后端面,故采用63端铣刀,铣刀规格由机械切削工人实用手册知,铣刀齿数Z=5。3.背吃刀量由上面知精铣60后端面单边加工余量2.0mm,粗糙度Ra1.6,加工方法为粗铣半精铣精铣,粗铣加工余量1.5mm,半精铣加工余量0.4mm,精铣加工余量0.1,故4.进给量的选择 精铣时,首先确定每齿进给量,由机械切削工人实用手册知,=0.050.15mm/z。取5 .铣削速度摇臂材料为QT450-10,由机械加工工艺简明速查手册知,铣削速度计算公式,由立式机床X52K知,铣刀转速有许多种,在此选择,故=3.1463750/1000m/min148m/min6.工时计算由工艺简明手册表6.2-7知精铣60后端面的机动时间计算公式:=0.1+(12)mm=(1.12.1)mm60后端面为非封闭轮廓,走刀长度60mm,走刀次数i=1由工艺简明手册表4.2-37立式铣床X52K知,与262.5mm/min相近的进给量为300mm/min,选择工步四:精铣50后端面1.机床选择 50后端面粗糙度Ra1.6,由工艺简明手册表1.4-8知可采用以下方案,粗铣(粗刨)半精铣(半精刨)精铣(精刨);采用立式铣床加工,型号X52K。2.刀具选择刀具是用来精铣50后端面,故采用63端铣刀,铣刀规格由机械切削工人实用手册知,铣刀齿数Z=5。3.背吃刀量由上面知精铣50后端面单边加工余量2.0mm,粗糙度Ra1.6,加工方法为粗铣半精铣精铣,粗铣加工余量1.5mm,半精铣加工余量0.4mm,精铣加工余量0.1,故4.进给量的选择 精铣时,首先确定每齿进给量,由机械切削工人实用手册知,=0.050.15mm/z。取5 .铣削速度摇臂材料为QT450-10,由机械加工工艺简明速查手册知,铣削速度计算公式,由立式机床X52K知,铣刀转速有许多种,在此选择,故=3.1463750/1000m/min148m/min6.工时计算由工艺简明手册表6.2-7知精铣50后端面的机动时间计算公式:=0.1+(12)mm=(1.12.1)mm50后端面为非封闭轮廓,走刀长度50mm,走刀次数i=1由工艺简明手册表4.2-37立式铣床X52K知,与262.5mm/min相近的进给量为300mm/min,选择工序09:精铣60前端面;精铣50前端面工步一:精铣60前端面1.机床选择 60前端面粗糙度Ra1.6,由工艺简明手册表1.4-8知可采用以下方案,粗铣(粗刨)半精铣(半精刨)精铣(精刨);采用立式铣床加工,型号X52K。2.刀具选择刀具是用来精铣60前端面,故采用63端铣刀,铣刀规格由机械切削工人实用手册知,铣刀齿数Z=5。3.背吃刀量由上面知精铣60前端面单边加工余量2.0mm,粗糙度Ra1.6,加工方法为粗铣半精铣精铣,粗铣加工余量1.5mm,半精铣加工余量0.4mm,精铣加工余量0.1,故4.进给量的选择 精铣时,首先确定每齿进给量,由机械切削工人实用手册知,=0.050.15mm/z。取5 .铣削速度摇臂材料为QT450-10,由机械加工工艺简明速查手册知,铣削速度计算公式,由立式机床X52K知,铣刀转速有许多种,在此选择,故=3.1463750/1000m/min148m/min6.工时计算由工艺简明手册表6.2-7知精铣60前端面的机动时间计算公式:=0.1+(12)mm=(1.12.1)mm60前端面为非封闭轮廓,走刀长度60mm,走刀次数i=1由工艺简明手册表4.2-37立式铣床X52K知,与262.5mm/min相近的进给量为300mm/min,选择工步二:精铣50前端面1.机床选择 50前端面粗糙度Ra1.6,由工艺简明手册表1.4-8知可采用以下方案,粗铣(粗刨)半精铣(半精刨)精铣(精刨);采用立式铣床加工,型号X52K。2.刀具选择刀具是用来精铣50前端面,故采用63端铣刀,铣刀规格由机械切削工人实用手册知,铣刀齿数Z=5。3.背吃刀量由上面知精铣50前端面单边加工余量2.0mm,粗糙度Ra1.6,加工方法为粗铣半精铣精铣,粗铣加工余量1.5mm,半精铣加工余量0.4mm,精铣加工余量0.1,故4.进给量的选择 精铣时,首先确定每齿进给量,由机械切削工人实用手册知,=0.050.15mm/z。取5 .铣削速度摇臂材料为QT450-10,由机械加工工艺简明速查手册知,铣削速度计算公式,由立式机床X52K知,铣刀转速有许多种,在此选择,故=3.1463750/1000m/min148m/min6.工时计算由工艺简明手册表6.2-7知精铣50前端面的机动时间计算公式:=0.1+(12)mm=(1.12.1)mm50前端面为非封闭轮廓,走刀长度50mm,走刀次数i=1由工艺简明手册表4.2-37立式铣床X52K知,与262.5mm/min相近的进给量为300mm/min,选择工序10:铣宽50两端面1.机床选择 宽50两端面粗糙度Ra6.3,由工艺简明手册表1.4-8知可采用以下方案,粗铣(粗刨);采用卧式铣床加工,型号X62。2.刀具选择刀具是用来粗铣宽50两端面,故采用125三面刃铣刀,铣刀规格由机械切削工人实用手册知,铣刀齿数Z=8。3.背吃刀量由上面知粗铣宽50两端面单边加工余量2.0mm,粗糙度Ra6.3,加工方法为粗铣,故4.进给量的选择 粗铣时,首先确定每齿进给量,由机械切削工人实用手册知,=0.050.15mm/z。取5 .铣削速度摇臂材料为QT450-10,由机械加工工艺简明速查手册知,铣削速度计算公式,由卧式机床X62知,铣刀转速有许多种,在此选择,故=3.14125475/1000m/min186m/min6.工时计算由工艺简明手册表6.2-7知粗铣宽50两端面的机动时间计算公式:=2.0+(12)mm=(34)mm宽50两端面为非封闭轮廓,走刀长度27.63mm,走刀次数i=2由工艺简明手册表4.2-40卧式铣床X62知,与456mm/min相近的进给量为475mm/min,选择工序11:铣宽6槽1.机床选择 宽6槽粗糙度Ra6.3,由工艺简明手册表1.4-8知可采用以下方案,粗铣(粗刨);采用卧式铣床加工,型号X62。2.刀具选择刀具是用来粗铣宽6槽,故采用直齿80三面刃铣刀,宽度为6mm,铣刀规格由机械切削工人实用手册知,铣刀齿数Z=18。3.背吃刀量由上面知粗铣宽6槽单边加工余量3.0mm,粗糙度Ra6.3,加工方法为粗铣,故4.进给量的选择 粗铣时,首先确定每齿进给量,由机械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摇臂零件机加工工艺规程及专用夹具设计-三维图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159128535.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