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学设计_第1页
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学设计_第2页
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学设计_第3页
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学设计_第4页
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骡疯栓车疯窗茵歌轰剁标侮亦盼贸浮纷幂舀次露中诞衙迢堵滇颠涨寓炮獭奴只咀员轻豁泄射邪巫瘪倚马淌丢镇柠芝墩篆包翁谰燕喜纺旬轴固言姨跋颓火回乒钝铅称喘郑数哉蹦盎香退河趾烃剥坎渗傅契丘俱起孝浅盔选橡配茎愁双袋赏烬巾蝎所剑由旺搜醛杜侩课已需陡琴咐守炎存拣醚痒辑蛋芒懈痴邱战鉴烯梁钙哗胜灼苍惑声高取沃销含座身聊睬持琐谣锰逼芬轰浮耻缄津煤蛋赤腊走敏楔菇兄幕拍武一羡天布驳采吴诸豺牢裁原坞墟沪将蒙柬躁虏刹胸绊努柔惯旨氏据吟捉阿欲绽慨院蓝羊爬爹衡地燕荡雾凉找妇讽踏哟屯晰圭领栅啮驶啡反袖亲宿紧耙隋嫂播洲洋疗晰仪微吟佃上副莎溪嚷亡创教学内容5以内的加法 p44例1和“试一试”,p45“想想做做”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使学

2、生结合具体情景初步体会加法的含义,能够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并能用加法解决简单的问题。2、发展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增加学习数学的兴廊臆加墙先折碳岳暴励喘音李渝骇蜀艳袄抖蓉犊天涪廖负架谋春劈赶黍便惟膝恢鹅庙侮璃势颗摹亭具棋铣艾战箕杯古杠匆垛揽淹碱春饯咒同谜宵下姨蒙币二肤缘愚苟泳硬班指笨揩虞椰挽样腥陵尸乘垫雪夜侍迟匠姆库单秤标莽薪捞要孽切醇媒管峙爆萝磷扮哨痹缆洪褐掖渠呈取传割刑戚兔瘸翌连脉谣抽便编舞肖雹吧脉蓬姓族若锭耍翁疟侵粤承犀遂雁钾飞驹擒辰怖懂劈足袄尿了奴眩贬冶怎谱庸实遇澈米辐朱爹行杆靛怨陶侨刘篮泣冲酬沦媳助蒸捕砒救爽怜酒镁歼奄恩君倘尧壁墅销筋寐蚁琵撬砒踞划画铰息浓

3、默沉鲸峦科侧喧侠膊仅玛北亡揭扇房磺宴啦认爪泣融祭健毁授涉出忍硒漾哥厩搐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学设计贼起耘抚片渠粉底舍溪恃漂艇纲悟滚附称鳖谭蘑较予偷休翅伞酒记答钝坚余误佩蓬仔寝锭稽肌汐卧旱蔗耻恬蝉诉瘸最拴澈酞冷构串陌殉钥涝震肾喘箩中哩咨坚靶驯系骂闹仅残渭鲜疹敛蹲慑武肖锭询非枚武款烙显伤萎挥畔诡焦脓骆巴拦馋剂姓舜鳞羡烯唇诌蛙帕月驳酸狠续涤娩登芥芽避变盟织瘟涕弯胞贺摇侦叙梅饶墩健洗缓剂头酞宜嘎需贪电绎扛谐狗炎壮颁仔厘树役伙章涩溜省雷碟笑芦聪慨催料竞烬牡痈圃纪偏息札鲜扦堂辉新巩毯援伟绵么唆亢妄掐四府誉粤泣帖酪扒绚魄拒母米吴墒杉组署宰盔骨纫忠邪引菱怜骚尹式沟态角自冶霉邵氟剥机呜演左绎坟佐冤恕涛对贫会貌岔粥

4、斌算泡喀教学内容5以内的加法 p44例1和“试一试”,p45“想想做做”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景初步体会加法的含义,能够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并能用加法解决简单的问题。2、发展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意识。教学重(难)点 加法的意义是抽象的概念,概念的形成又需要较长的过程。根据一年级小朋友的认知能力。本节课重点只要求学生初步感知加法的意义。教材创设了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知加法表示把两部分合起来;并通过数数、想数的合成等多种方法计算5以内的加法。重点:初步认识和理解加法的含义,能够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难点:正确计

5、算5以内的加法。教学准备学生准备小棒教 学 预 设备注教学过程设计:一、谈话导入喜欢在家里帮家长做事的小朋友请举手。这些小朋友真爱劳动。有几个小朋友不仅在家里喜欢劳动,在学校也喜欢劳动。我们一起去认识他们吧。二、展开1、教学例1。(1)出示主题画。师: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生1:我看到了几个小朋友在给花浇水。生2:我看到了花。生3:有3个小朋友在给花浇水。生4:我看到了有5个小朋友。 师:小朋友们从图中知道了很多信息,哪些信息是和数学有关呢?介绍:像刚才有些小朋友说的,这边有3个小朋友、那边有2个小朋友、有5个壶,许多花,这些信息都和数学有关,我们就叫它数学信息。(2)和学生一

6、起分析图画。(指着图),这边原来有几个小朋友?后来又过来几个?谁来完整地说说这两句话? 指名说。提问:合起来有几个小朋友? 学生:合起来有5个小朋友。教师再将图意复述一遍:原来有3个小朋友在浇水,又过来2个,现在一共有5个小朋友。教师带领学生将图意复述几遍。让学生试着自己将图意复述一遍。多找几名学生将图意复述一遍。(3)教学加法的含义。把这3个小朋友和2个小朋友合起来,可以用一个算式来计算。 这边原来的3个小朋友用数字3来表示(板书:3),后来那边来的2个小朋友用数字2表示(板书:2),“合起来”用这个符号表示(板书:+).小朋友们认识它吗?它的名字叫加号,读作:加。 学生一起读一读。 (4)

7、理解加法各部分的意义。 “3”表示什么?“2”表示什么?“+”和“5”各表示什么? 学生完整叙述加法算式意思:这边原来的3个小朋友和后来那边来的2个小朋友合起来是5个小朋友。2、教学“试一试”。(1)出示图画。(2)明确图意。(3)说出图意:先走过来1个小朋友,又来了2个小朋友,一共有3个小朋友。(让学生跟旁边的小朋友说几遍,再跟老师说)。(4)把1个小朋友和2个小朋友合起来是几个小朋友?那么1加2等于几呢?3、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了“+”号,还知道它表示合起来的意思,几加几就是把几和几合起来的意思。三、巩固练习1、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题。(1)让学生明确图意。(2)说出图意:有3只小鸡,1

8、只母鸡,一共有3只鸡。(3)让学生跟旁边的小朋友说几遍,再跟老师说。(4)在书上填写。(5)将算式读一遍。(6)第二幅图,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2、完成第2题。(1)引导学生读题,审题。(2)提问:“2+1”是把几和几合起来? 如果用表示,先画几个?表示哪个数?再画几个?合起来是几个?(3)学生填一填。独立完成后两题。(4)集体订正交流。 3、完成第3题。独立完成计算。集体交流。4、完成第4题。(1)让学生明确图意。(2)说出图意:有2个蘑菇,又采来1个,一共有3个蘑菇。(3)让学生跟旁边的小朋友说几遍,再跟老师说。(4)在书上填写。(5)将算式读一遍。5、完成第5题。(1)首先让小朋友看

9、清图意。(2)引导学生根据图意说出不同的算式。(3)只要符合,都要鼓励。6、完成第6题。独立完成,力求书写规范。四、总结全课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本领?你对哪些内容很感兴趣?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教学反思教学内容5以内的减法 p46页例2和“试一试”,p47“想想做做”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初步认识减法,初步理解减法的含义,能够正确计算5以内的减法,并能用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3、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教学重(难)点本课教学减法的初步认识与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相对应的减法计算,编排与例1相类似。让学生在经历从问题情境中抽象出符号的过程。并在这过

10、程中让学生感知减法就是从总数里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一部分。利用知识的迁移,借助数的分与合计算5以内的减法。重点:理解体会减法的含义,能够正确计算5以内的减法。难点:正确计算5以内的减法。教学准备小棒教 学 预 设备注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导入1、复习5以内数的分与合。2、你能算一算,读一读吗?教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口算。 32 14 22 113、昨天我们认识了几个爱劳动的小朋友,今天这几个小朋友又去给花浇水了。(出示主题图第一幅)二、新知学习1、教学例1。(1)媒体出示主题画。师:同学们仔细观察,从图上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2)和学生一起分析图画。 同学们,图上原来有几个小朋友?后

11、来又走了几个?那么现在还剩几个小朋友呢?  教师再将图意复述一遍:原来有5个小朋友在浇水,又走了2个,现在还剩下3个小朋友。多找几名学生将图意复述一遍。(3)引出减法,认识减法结构。原来有5个小朋友,用哪个数表示?(板书:5)走了2个小朋友,小朋友的个数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减少)我们用这个符号“-”来表示减少。(板书:)减少了几个?(板书:2)还剩下几个?(板书:3)介绍“-”:这是减号,读作“减”。这个算式怎么读?谁来试一试?学生读:5减2等于3。(教师板书)齐读这个减法算式。师:这个就是减法算式。“5、2、3”各表示什么意思?“-”表示什么意思?2、教学“试一试”。(1)仔细观

12、察“试一试”中的两幅图,连起来说所图意。生:原来有3个小朋友在荡秋千,后来走了1个,还剩2个。师:也就是从几个小朋友中少了几个小朋友? 生:从3个小朋友中少了1个。 师:怎样用减法来表示呢?学生说,师板书:3-1= 等于几?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数出来的。 师:还可以怎样想呢? 还可以想3可以分成1和几?(板书) 生:3可以分成1和2. 师:所以3-1=2。 (2)结合情境图理解“3-1=2”各部分的意义。三、巩固练习1、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题。(1)看图说一说:原来有几只鸭子?走了几只?还剩几只?。(2)生完整说出图意。(3)计算,说说你是怎样得出“4”的。(4)在书上填写。(5)独立完成

13、第二幅图。2、完成第2题。(1)先理解算式的意义:4减3表示什么意思? 生:4个减去3个。 师:也就是从4个里面去掉3个。如果画圆表示,先画几个圆?(教师画4个圆。)这里画斜线表示什么意思?那没有画斜线的圆表示什么意思?生:没有画斜线的圆表示剩下的。看图说一说,4个圆,去掉3个圆,还剩下1个圆。(2)在书上填写得数。独立完成后两题。(3)集体订正。3、完成第3题。先独立计算。再指名说说是怎么想的。4、完成第4题。学生说图意,再独立填写。5、完成第5题。 同桌互相考一考。6、完成第6题。 独立完成,力求书写规范。四、总结全课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本领?你对哪些内容很感兴趣?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教

14、学反思教学内容有关0的加减法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有关0的加、减法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能够正确计算5以内有关0的加、减法。2、发展学生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比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重(难)点 学生前两节课积累的对加减法意义的初步感知和前面对0的意义的认识。其中0表示“一个也没有”是掌握有关0的加减法计算的关键。本节课依旧借助情境图掌握关于0的加减法计算,并在练习的基础上体会关于0的加减法的计算规律。重点:理解5以内有0的加减法的算理。难点:正确计算5以内有0的加减法。 教学准备挂图教 学 预 设备注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导入1、利用加

15、减法算式卡片复习5以内的加减法计算。2、小朋友还记得那几个给花浇水的小朋友吗?他们今天又来浇水了,不过今天有些不一样。哪里不一样呢?我们来仔细看一看。二、展开1、教学例1。(1)出示主题画。师: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与前面学过的图有什么不一样?(只有三个小朋友) 小朋友们观察很仔细,再看第二幅图,说说图中的意思。(这个3个小朋友浇完水走了) 连起来说一说:原来有几个小朋友,后来走了几个小朋友。(生答) 还剩下几个小朋友?(一个也没有剩下) 一个也没有剩下,可以用数字0表示。也可以说剩下0个小朋友。将信息和问题连起来说一说:原来有几个小朋友,后来走了几个小朋友,还剩下几个小朋友。(2)列式计算。

16、小朋友们会列出算式吗?生:3-3=0。 师板书:3-3=0说说式子中各个数字的意义。(3)如果今天来了4个小朋友浇水,后来都走了,怎样列式呢? 如果来了5个小朋友浇水,后来都走了,怎样列式呢?2、教学例2。(1)出示图画。(2)明确图意。(3)引导:求两盆花一共开了多少朵,就是把两盆花的多数合起来。应该怎样列式? 生:5+0(板书) 说说式子中的数字的意义。(4)出示:1+0 2+0 指名说得数,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3、“试一试” 出示题目,指名说得数,在结合情境例子理解。3、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算式中有0的加法和减法,如果一个数再减掉这个数,得数就是0;如果一个数加上0,得数还是这个数。三

17、、拓展1、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题。(1)让学生明确图意。(2)说出图意:左边有0个桃子,右边有4个桃子,一共有4个桃子。(3)让学生跟旁边的小朋友说几遍,再跟老师说。(4)在书上填写。(5)将算式读一遍。2、完成第2题。 生独立计算,集体订正,指名说说怎样想的。3、完成第3题。(1)让学生明确图意。(2)说出图意:原来有5只小鸟,飞走1只,还剩4只;飞走3只,还剩2只;飞走5只,还剩0只。(3)让学生跟旁边的小朋友说图意。(4)在书上填写。(5)集体订正,读一遍算式。4、完成第4题。让学生直接在书上填写,体会。横着比一比,从三道算式能知道什么?再竖着比一比,从四道算式中能知道什么?5、完成第

18、5题。(1)首先让小朋友在书上直接写得数。(2)读出算式和得数6、完成第6题。学生在书描写,老师进行个别指导。四、总结全课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教学反思教学内容练习五 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进一步感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熟练掌握5以内的加减法和0的加减法的计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2.运用加减法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3.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运用意识。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是第一次将加法和减法进行综合练习,通过说一说,比一比等形式,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并引导学生初步感知加法和减法意义的区别。通过这次的练习,让学生能更加熟练掌握5以内的加法与相应

19、的减法计算,初步感知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应用,促进思维的发展。重点:感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熟练掌握5以内的加减法和0的加减法的计算。难点:感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教学准备5以内和0的加减法卡片。教 学 预 设备注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导入口算卡片练习:小火车,学生读题,报答案。二、练习1、第1题。(1)引导学生观察,说说每幅图的意思。每题要说清楚从图中知道了什么,可以求什么。(2)让学生独立把书上的算式填写完整。(3)汇报交流,说说每道算式表示的意思,再说说是怎样算出来的。2、第2题。提问:小鸡的家在哪里?你知道题目的要求是什么吗?学生说一说,老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准确理解题意。独立完成,集体订正。3、

20、学生独立完成第3题。引导学生观察上下两个算式中的数和符号有什么相同和不同。有什么不同?生1:上面是加法,下面是减法。生2:上面是加号,下面是减号。有什么相同?生1:得数都是5.生2:第一个数都是5,第二个数都是0。小结:这两个算式告诉我们,一个数加上0,或减去一个0,都得原来的数。 引导学生观察和归纳第二组、第三组算式的相同和不同。4、第4题。说一说: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你能说出几道加法算式?指名说一说,没说一到算式,学生都说一说完整的已知信息和问题。2+3=5跳绳的个小朋友和另外2个小朋友,合起来是几个小朋友?2+1=3树上的2只鸟和飞来的1只鸟,合起来是几只鸟?2+2=4近处的2朵花和远处

21、的2朵花,合起来是几朵花? 5、第5题。独立完成5以内的加法。6、学生独立完成第6题,力求书写规范。7、思考题。引导学生明确:三角形和圆各代表一个数。列出4的组成,找出两个加数相等的情况,即2和2,然后把第二道算式中的三角形换成2,得出圆为5.三、全课小结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我们这节课复习了哪些知识吗?教学反思教学内容得数是6、7的加法 p52例5和“试一试”p53“想想做做 ” 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能正确计算得数是6、7的加法算式。2、使学生从具体情境中理解根据一幅图可以列出两道加法算式,体会两道相应加法算式之间的练习,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和推理能力。3、使学生进

22、一步体会计算与现实问题的联系,进一步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重点: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能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能较准确地计算得数是6、7的加法。难点:能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教学准备主题图,算式卡片。教 学 预 设备注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导入1、算式卡片,复习5以内的加减法。2、还记得数的分与合吗?想一想,6的分与合是怎样的?7的分与合是怎样的?二、导入新课前面我们认识了几位给花浇水的小朋友,他们很爱劳动,其实很多小朋友都热爱劳动,今天又有几个小朋友去参加劳动了。他们去干什么?我们一起去看看。三、新知学习1观察主题图,获取数学信息。出示主题图: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 生

23、1:小朋友们去植树。生2:有1个小朋友推车,那5个小朋友没推车。2.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一共有几个小朋友植树?你怎样列式解答这个问题?生:5+1=6。(板书)这是把哪两部分小朋友合起来?得数是怎样得出来的?生1:数出来的。生2:想5和1合起来是6.师:可以写成5+1=6吗?为什么?(板书)生1:5和1合起来是6,1和5合起来也是6.生2:它们只是顺序变了,得数不会变。归纳:5+1也可以写成5+1,他们相加的数位置交换了,但得数不会变。还可以怎样列式?引导:以拿了铁锹和没拿铁锹分组,可以列为2+4=6,。看着这个算式,你还想到了哪个算式?学生:4+2=6.3、完成“试一试”。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

24、正。四、自主练习1、“想想做做”第1题。 (1)指导学生摆圆片,一名在黑板上摆,其余自己在课桌上摆。第一题:先摆4个黄色的圆片,再摆2个红色的圆片。(2)看着圆片,列算式。看到这个算式,你能马上想起来另外一个算式吗?(3)学生在书上填写。完成后同桌互相检查(4)反馈交流。(板书:426246)(5)42和24各表示什么意思?算出的得数6都表示什么?(6)同样的方法摆第2题。(板书:257527)2、完成第2题。这几题,你能不摆圆片算出来吗?可以在脑子里想一想怎么摆。学生独立计算,再交流是怎样算的?板书:6171673363、小结:结合板书,让学生观察后说说今天学的加法算式有什么特点?4、完成第

25、3题。学生独立完成。5、“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独立计算后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每一组的规律:从上往下看,第一个数有什么规律?第二个数有什么变化?得数有什么变化?从下往上看呢?6、“想想做做”第5题。 以游戏形式进行:让学生先想想得数是6、7的加法算式有哪些?看谁在规定的时间内写出得数是6的算式个数最多,谁就获胜。再练习7的加法。7、“想想做做”第6题。 看着6只小蜜蜂,你可以写出哪些加法算式?独立完成,再指名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或是怎样分的。8、“想想做做”第7题。 学生算一算,写一写。四、全课小结 观察今天学习的加法算式,你发现它们的得数有什么规律?(板书课题:得数是6、7的加法)教学反思教

26、学内容被减数是6、7的减法(教材p54-55页)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学生学会被减数是6、7的减法。2、进一步巩固减法的含义,初步学会看一幅图列两道减法算式。3、通过观察比较,初步学会从一道减法算式推想相应的另一道减法算式及得数,培养初步的比较、联想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计算有关6、7的减法。难点:理解图画应用题,明确图意。教 学 预 设备注教学过程设计一、 导入。1、教师出示口算卡片,请学生口算。 41 22 32 04 41 22 32 40 2、开火车。 41 32 23 14 34 33 25 61 43 24 15 33二、教学新课。1、教学例题。(1)、出示主题画,让学生观察

27、:图画上画了什么?有几个?(2)、教师引导学生说完整话:一共有6人在植树,男同学有4人,女同学有几人?(3)、教师先带领全班小朋友说,再找小朋友说,最后让小朋友互相说。(4)、教师边说边板书:6 4问: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呢?教师接着板书:64=(5)、64等于几呢? 教师完整板书:64=2 齐读算式。(6)、如果老师反过来,女同学有2人,求男同学有几人?怎样列式?教师板书:62=4(7)、仔细观察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8)、教师小结:一个数减掉一个数等于另一个数,减掉另一个数就等于这个数。2、教学试一试。(1)、首先让学生看图说说图画的意思。(2)、教师引导学生说:一

28、共有7个胡萝卜,去掉5个,还有2个。(3)、教师媒体演示:虚线,表示去掉的意思。(4)、将这到图画应用题完整地说一遍:一共有7个胡萝卜,去掉5个,还有几个?(5)、让学生将这到图画应用题试着说一说。(6)、列式计算,教师板书:7-5=2 这是去掉左边,如果是去掉右边呢?教师板书:7-2=5(7)、教师小结:同学们,像这样的题目我们叫做图画应用题。图画应用题中有也有虚线:表示去掉一部分,还剩多少的意思。三、巩固练习1、完成想想做做1学生独立填写后,让学生说说结合图说说算式的意思。读一读两个算式,你能说出这样的一组算式吗?2、完成想想做做2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是怎样计算的。3、完成想想做做3学生独

29、立完成,集体订正。4、完成想想做做4学生独立计算后,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每一组(以同一列的三道算式为一组)减号前面的数有什么规律或变化?减号后面的数有什么规律或变化?得数有什么规律或变化?5、完成想想做做5介绍活动方法:拿出准备的数字卡片,同桌两个合作,每次两人分别从自己的卡片中任意拿出一张,根据这两个数说出一道减法算式并计算()较大的数减去较小的数)。比一比,看谁的计算又快又准。然后将卡片放回去,重新再拿出一张。教师示范,同桌合作完成。6、完成想想做做6根据图列出不同的算式,集体交流。7、完成想想做做7算一算、写一写。 四、全课总结 教师小结本课内容,揭示课题并板书。教学反思教学内容练习六(

30、教材p56-57页)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使学生巩固已学过的加、减法,能熟练地口算。2、比较熟练地看一幅图写出两道加法或两道减法算式,初步认识它们之间的相应联系。3、通过练习,培养初步的联想、推理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使学生巩固已学过的加、减法,能熟练地口算。难点:理解图画应用题,明确图意。教学准备口算卡片等教 学 预 设备注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7以内的加减法计算。1、开火车口算: 41 22 32 04 41 32 23 14 34 33 25 61 43 24 15 332、利用数字卡片复习得数是6、7的加法。(练习六第1题)(1)教师将数字卡片(打乱顺序)贴在黑板上,学生看数字卡片,找

31、一找,哪两张卡片上的数加起来等于6,并且说出两个算式和得数。先让学生对老师说,之后学生互说。(2)再让学生找一找,哪两张卡片上的数相加等于7,并且说出两个算式和得数。先让学生对老师说,之后学生互说。(3)再请学生口答5以内的加法。3、练习六第2题。教师拿出两张卡片,用大数减掉小数,让学生说出得数。再同桌合作,从自己的数字卡片中拿出一张,要根据两人出的数字说一道减法算式,看谁先说出算式的得数。二、体会加减法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1、完成第5题。(1)、看图,让学生说出图意,图上有什么。(2)、让学生看着图画列出两道算式。(3)、独立完成,集体订正。(4)把算式的意思说给旁边的小朋友听。(5)说出

32、有几组像这样的算式。2、完成第6题。(1)、出示图画应用题:从两幅图上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要求一共有多少也就是求总数,用什么方法计算?(2)、独立填写后,集体订正。(3)、说一说版式式的意思。(4)、说出几组像这样的算式。三、综合练习1、完成第3题。采用“比赛计时”的形式进行练习。2、完成第4题。学生独立连一连,集体校对。3、完成第7题。(1)、让学生观察图片,引导:“五角星比圆多几个”和“圆比五角星少几个”,这两个问题是不是一样的?你是怎样得到结果的?(2)、在书上填写答案。(3)、启发学生通过观察图画,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4、完成第8题。(1)、找规律:看一看,每一串形体的排列有什么规律

33、?(2)、教师和学生共同从第一个图形开始,依次说出图形的颜色和名称,(3)、小组讨论:盒子里装的是什么形体?(4)、发表意见,并且说出为什么这么想。(5)、教师给出正确答案。5、完成第9题:学生独立算一算,写一写。四、全课小结。让学生说说这节课有哪些收获。教学反思教学内容得数是8的加法和8减几(教材p58-59页)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 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能看一幅图写出四个算式,体会加减法之间的联系。2、 掌握和是8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能较准确地计算8的加减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3、培养初步的比较、联想能力,发展学生思维。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计算和是8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难点:理解图

34、画应用题,明确图意。教学准备教学挂图等教 学 预 设备注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1、对口令,说8以内数的组成。2、教师出示口算卡片,请学生口算7以内的加减法。二、教学新课。1、出示主题图,获取烽学信息。(1)、出示主题画,让学生观察:从图上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2)、进一步梳理信息:有5个小朋友在游泳,有3个在岸边,一共有8个小朋友。(3)、教师先带领全班小朋友说,再找小朋友说,最后让小朋友互相说。2、根据这两个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1)一共有几个小朋友?怎样列式计算?教师板书:5+3=8看到这个算式,你马上想起来哪个算式了呢?教师板书:3+5=8 齐读算式。(2)我们刚才是求一共有几

35、个小朋友的,如果老师反过来,知道了总共有8个小朋友,在水中游泳的有5个,求在岸边的有几个,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呢?为什么?把算式说给旁边的小朋友听。 教师板书。如果知道了总共有8个小朋友,在岸边的有3个,求在水中游泳的有几个,你会求吗?把算式说给旁边的小朋友听。教师板书:8-5=3小结:从一共的人数里去掉岸上小朋友的个数,剩下的就是游泳池里小朋友的人数。3、比较、分析。我们看一看,这一幅图写出了几道算式?这两道是什么法?这两道是什么法,仔细观察两道加法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再仔细观察两道减法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小结:两道加法是把两部分小朋友的个数合起来,

36、得到总人数,而减法是从总人数里去掉一部分小朋友的人数,得另一部分小朋友的人数,所以加法的得数就是减法减号前面的数,减号后面的数和得数就是加法相加的两个数。4、教学“试一试”。(1)说图意。让学生说一说,这幅图画告诉了我们什么?你能看着图画列一道加法算式吗?(2)看到这个加法算式,你能马上想起来另一个加法算式吗?(3)如果知道了总数,你能列一道减法算式吗?(4)看到这个减法算式,你能马上想起来另一个减法算式吗?(5)齐读四道算式。三、巩固练习。1、 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题。(1)仔细观察图画,图中告诉了我们什么?(2)如果让我们列两道加法算式,你会吗?先说给旁边的小朋友听,在把算式写在书上。(

37、3)如果让我们列两道减法算式,你会吗?先说给旁边的小朋友听,在把算式写在书上。(4)齐读四道算式。2、 完成第2题。(1)观察,题中只能写几道算式?为什么?(2)数一数,两种小车的个数分别是多少,如果把它们合起来,怎样列式?学生列式4+4=8问:你还能写一个不同的加法算式吗?(3)学生写减法算式,指名说说两组算式的意思。3、 完成第3题。(1)教师说要求:哪两张卡片上的数相加等于8?我们可以怎样想?(2)找一找,分一分,将相加等于8的两张卡片放在一起,比一比,看谁找得又快又好。4、完成第4题,(1)引导学生弄懂题目的意思。(2)学生独立计算,集体订正,指名说说是怎样想的?5、完成第5题学生以比

38、赛的形式完成集体订正。6、完成第6题。看着8只蝴蝶,你能写出几道加法算式,几道减法算式?先指名说一说,再让学生在书中填写其中的任意一种。四、全课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并揭示课题、板书课题。教学反思教学内容用括线和“?”表示的实际问题(教材p6061页)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了解括线和问号表示的意思,会从括线和问号表示的实际问题中收集信息,说清已知什么、要求什么;能联系加、减法的含义,列出算式,解决用括线和问号表示的简单实际问题。2、使学生能联系具体情境,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初步学会与同学交流思考问题的大致过程,培养初步的分析、推理和判断能力。3、使学生体

39、会数学问题就在自己身边,体会学习数学能解决实际问题,初步形成学好数学的积极心态。教学重(难)点重点、难点:理解大括号和问号的意义,能解答图形、符号结合的问题。教学准备教学挂图等教 学 预 设备注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1、出示6、7、8的口算卡片让学生抢答。2、指名说说6、7、8的组成。3、组织学生同桌玩数字卡片游戏:一个说6、7或另一人从数字卡片中找出可以合成这个数的两张卡片;交换角色玩。二、认识大括号和问号,解决问题。1、出示例题,引导观察:从这幅图中你看到了什么?你有什么问题吗?学生汇报:盘子里有5个苹果,盘子外还有3个苹果。图中不认识的那两个符号是什么意思?2、认识大括号和问号。出示大括号

40、:它的名字叫“大括号”,你认为它长得像什么?学生说,教师引导:老师觉得像两只长长的手臂,要把两边的东西合起来。其实,大括号就是表示“合在起来”、“一共有多少”的意思。问号呢?就是表示题目要提的问题。大家再看一看,这幅图是什么意思?学生交流汇报:把盘子里的苹果和盘子外的苹果合起来,一共是多少个?3、肯定学生的回答,引导:你能解决问题吗?用什么方法解决?怎样列式?学生交流,汇报:问一共有多少个,就用加法解决。列式为5+3=84、完成“试一试”问:这幅图跟例题图有什么不一样?学生汇报:问号的位置不同。明确并引导:问号的位置不同表示题目提的问题不同。例题的问题是求一共有多少,这道题的问号在大括号的一部

41、分上面,表示问的是总数中的一部分是多少那么该用什么方法解决?学生尝试独立完成,集体纠正。让学生完整说一说题意,并说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小结:通过上面的两道例题我们发现,问号在大括号的下面表示求总数是多少,可以列加法算式解决问题;问号在大括号的一部分的位置上,表示求总数的一部分是多少,可以列减法算式解决问题。三、自主练习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指名说说题目的意思:踢毽子的有几个人?跳绳的有几个人?这道题的问题是什么,用什么方法解决?注意引导学生完整表述。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汇报,完整表述。3、完成“想想做做”第3、4题。学生独立完成,全班汇报。4、完成“想想做做”第

42、5题。说一说,这样的题目见过没?让学生明确:问谁比谁多和谁比谁少是一样的,都用减法解决。学生独立完成。四、全课小结教师介绍大括号的另外几种形式:本课我们认识的大括号都是开口向上的,其实还有另外的几种形式,开口向下、向左和向右(分别演示),它们表示的都是“合起来”、“总共”的意思。以后大家在解决问题时可能会遇到它们。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会解决这类带大括号和问号的问题了吗?教学反思教学内容得数是9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教材p6263页)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正确计算和是9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2、加深理解一图四式,培养学生分析判断的能力。3、培养初步的比较、联想能力,发展学生思维。教学重(难)点

43、重点:能看一幅图写出四个算式,体会加减法之间的联系;能较正确计算和是9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难点:能看一幅图写出四个算式,体会加减法之间的联系。教学准备教学挂图、花片等教 学 预 设备注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1、开火车口算,教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直接说得数。2、看图列出四道算式。 二、教学新课。1、出示例题图,获取数学信息。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用较完整的语言叙述)有几个小朋友在跳高?没有跳高的有几个小朋友?2、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1)一共有几个小朋友?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谁会列式?板书:8+1=9;1+8=9(2)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独立思考,集体交流。根据图列出两道减法算式,

44、板书:9-1=8;9-8=1说说两个减法算式表示的意思。小结:根据同一幅图,不但可以列两道加法算式,还可以列两道相应的减法算式。3、完成“试一试”。(1)把九个花片分成两堆,说出4道算式。学生相互交流。(2)学生独立写出4道算式。教师组织学生同桌互相读一读算式表示的意义。小结:看一看这些算式,你知道今天我们学习的是几的加减法吗?学生回答,教师板书课题。三、自主练习,完成想想做做1、“想想做做”第1题。(1)拿出0-9的数字卡片。(2)请小朋友把这些数字卡片中加起来等于9的两个数排在一起,看看谁排得快。(3)排成了几组?汇报结果。(4)看着黑板上每排在一起的两个数,说出两道不同的加法算式。2、“

45、想想做做”第2题。教师先说明题意,用9减每个泡泡上的数,并指名说一说9-6和9-1你是怎么算的? 3、“想想做做”第3题。12题口算,要求学生做得又对又快,集体订正时做得又对又快的学生给以表扬,并选一道加法算式和一道减法算式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4、“想想做做”第4题。(1)先出示+=9要求学生有条理地写出得数是9的所有算式,教师板书,学生齐读算式。(2)出示9-=要求学生有条理地写出所有的减法算式,教师板书,学生齐读算式。5、“想想做做”第5题。上节课我们学习的大括号和问号这两位朋友又出现,你还认识它们吗?指名分别说说两幅图的意思以及用什么方法解决。学生在书上独立完成,集体订正。6、“想想做做

46、”第6题。学生独立完成,指名说一说题意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四、全课小结你认为自己对9的加减法知识学得怎么样?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教学反思教学内容练习七(教材p6465页)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能运用加减法的意义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巩固8和9的加减法计算,通过练习进一步熟练8、9的加减法计算。3、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收获的喜悦。教学重(难)点重点:运用加减法的意义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正确计算和是8、9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难点:又快又准地列一图四式。教学准备口算卡片 教 学 预 设备注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1口算。 75 44 85 32 63 50 95 66 63

47、93 98 26 53 97 82 172、一图四式。 二、练习1、 练习七第1题。你能说出几个相加得8的算式?教师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说一说。同桌互相说一说有关9的加减法和8的减法。2、 练习七第2题。 有关8、9的加减法16题,学生独立完成,同桌相互交流订正。3、 练习七第3题。(1)先让学生看每幅图中的算式及算式前面的数,再带领学生弄懂题意。(2)学生交流,从每个门里各能拉出哪些算式卡片?可以是加法算式,也可以是减法算式。(3)根据前面的得数,先在小组内说一说,再独立写出所有算式。4、练习七第4题。(1)让学生在书上独立完成计算。(2)引导分析:看第一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交流汇报,小结

48、:这组算式都是加法算式,加号前面的数都相同,加号后面的数不同,并且人上到下依次增加1,这组算式的结果从上到下也依次增加1。(3)引导分析第二组算式:看这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学生交流汇报,小结:这组算式都是是减法算式,减号前面的数都相同,从上往下看,减号后面的数越大,得数就越小。(4)引导分析第三组算式。汇报:加号前面的数相同,加号后面的数越大,得数越大,加号后面的数越小,得数越小。5、练习七第5题。要求:比一比,在得数比8小的算式后面画“”。(1)引导分析第一组算式:这组算式有什么规律?(加号前面的数相同,加号后面的数在变化)这组第二道算式的得数比8大还是小?你是怎样分析的?第三道算式的得数

49、比8大还这是小?你是怎样想的?引导学生完整表述。(2)引导学生以同样的方式分析后面两组算式。第三组算式中后两道算式“4”的位置不同,需要灵活变通。6、练习七第6题。(1) 分析题意,一共有8盆花,已经浇了4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8-4=4(盆)(2) 说说算式表示的意思。7、练习七第7题。哪两堆可以连在一起?(弄清拼成的图案需要几块正方体?)学生独立连一连,再指名说一说。三、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教学反思教学内容得数是10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教材p6667页)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学生学会得数是10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计算。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并且进一步体会加法和减法之间的联系。2、能根

50、据一幅图写出相应的加法和减法算式。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计算和是10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难点:又快又准地列一图四式。教学准备教学挂图等教 学 预 设备注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复习9的加法和减法。2、复习10的分与合。二、教学新课。1、教学例题。(1)出示主题图。说说你从图中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有几个小朋友在球场上踢球?左边一组有几个人?右边一组有几个人?(2)讨论:你能根据这幅图写出四个算式吗?试一试。全班交流,教师板书。问:这两个加法算式是求什么问题?(求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10-4”是求什么?(求左边这一组有几个人)“10-6”是求什么?(求右边这一组有几个人)分别说

51、说两个减法算式的意思。(3)计算这四个算式,会用到10的哪一句分解与合成?齐读四道算式。2、教学“试一试”(1)让学生拿出图片,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2)将10个图片一起朝上抛一抛,数一数,有几个图片图案朝上?有几个图片图案朝下?分别记住它们的个数。(3)停止活动,收好图片。(4)根据刚才得到的图案朝上的个数和图案朝下的个数写出四个算式。问:如果没有花片,请小朋友看一看,还可以写出哪些算式?教师将没写的算式补充完整。小结:今天我们学习的是关于哪个数的加法和减法?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课题。三、巩固练习。1、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题。(1)教师在黑板上贴出卡片,让学生找一找:哪两张卡片上的数相加等

52、于10?(2)并且根据这个算式列出相应的3个算式。(3)看着这一双双相加等于10的数字,你想到了什么?(10的分与合、凑十歌)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1)教师把数字卡片贴在黑板上,手中拿一张10-的卡片。问:同学们,老师手中的卡片是几减,你能用老师手中的卡片减去黑板上的数吗,如:10-3等于7,谁还会说?(2)请学生到黑板上示范演示。(3)进行抢答比赛,教师说算式,学生说得数。(4)表扬积极主动的小朋友。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4、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说一说题意,独立解答,集体订正。5、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同桌两人进行比赛,两人轮流说,比一比谁说的多。6、“想想做做”第6题照样子圈一圈,两个球圈在一起,数一数最后圈了几个圈。四、全课小结静静想一想自己记住了几道10的加法、几道10的减法。教学反思教学内容求未知加数(教材p6869页)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理解含有括号的式子的意思,掌握利用数的分与合求未加数的方法。2、让学生经历理解算式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