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2讲 地球的自转及地理意义练习 新人教版_第1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2讲 地球的自转及地理意义练习 新人教版_第2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2讲 地球的自转及地理意义练习 新人教版_第3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2讲 地球的自转及地理意义练习 新人教版_第4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2讲 地球的自转及地理意义练习 新人教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2讲地球的自转及地理意义测控导航考点题号地球自转的特征1、2、1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3、4、5、6、7、8、9、10、11、13、14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7·湖北武汉模拟)如图中o为极点,弧pr为晨昏线一部分,且与极圈相切于p点;r点地方时为8时。读图,回答13题:1.有关图中各点自转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o、p、q三点角速度相同,线速度不同b.p、q两点角速度相同,线速度也相同c.p点线速度大于r点d.r点角速度大于q点2.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a.b.c.d.3.若p点经度为4

2、5°w,则北京时间是()a.6月22日11时b.12月22日11时c.6月22日23时d.12月22日23时解析:1.b2.c3.c第1题,根据题干信息分析,纬度由大到小排列为:o>p=q>r,且o为极点,故线速度:r>p=q>o;角速度:p=q=r,o点无。第2题,p为晨昏线与极圈的切点,其地方时为0时或12时,且r点地方时为8时,结合经度差可知p的地方时为12时,故自转方向为顺时针;自转方向应和纬线平行,故正确。第3题,p点地方时为12时,说明南极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则日期为6月22日;p点经度为45°w,故北京时间为23时。(2017·

3、四川南充模拟)地转偏向力只在物体相对于地面有水平运动时才产生,它只能改变水平运动物体运动的方向,不能改变物体运动的速率。读“某河流水系图”,回答45题:4.在河流a处逆水行船,仅从节省动力角度考虑,船的航线应选在()a.靠近河中心航行 b.航道最深处航行c.靠向逆水的右岸航行d.靠向顺水的右岸航行5.当图中b支流的源头和该支流与干流汇合处同时迎来日出,此时期下列地理现象可信的是()a.澳大利亚北部草木枯黄b.黑龙江冰封河面,雪景迷人c.印度半岛气候凉爽干燥d.非洲大草原上动物大规模向南迁徙解析:4.c5.a第4题,根据图中经纬度位置分析该地位于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北半球河水向右偏,因此顺

4、水行船时应靠向顺水的右岸航行,借助地转偏向力;逆水行船时应靠向逆水的右岸航行,以减少地转偏向力造成的阻力。第5题,当图中b支流的源头和该支流与干流汇合处同时迎来日出时,北半球昼长夜短,为夏季。此时澳大利亚为冬季,北部草木枯黄;黑龙江为夏季,河流解冻;印度半岛夏季高温多雨;非洲大草原上动物大规模向北迁徙。(2014·大纲全国卷,78)当中国南极中山站(约69°s)处于极夜时,甲、乙两地分别于当地时间5时40分和6时20分同时看到日出。据此回答67题:6.甲地位于乙地的()a.东北方向b.西北方向c.东南方向d.西南方向7.这段时间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a.暴风雪席卷欧洲北部

5、b.澳大利亚东南部易发森林火灾c.好望角附近炎热干燥d.墨西哥湾热带气旋活动频繁解析:6.b7.d第6题,甲、乙两地同时看到日出,说明同时位于晨线上。根据日出时当地时间推算:甲地位于北半球,乙地位于南半球。根据太阳直射北半球时晨线在地球表面的分布,应呈东南-西北方向,所以甲地位于乙地的西北方向。第7题,这段时间是北半球的夏季,暴风雪席卷欧洲北部应该是冬春季节;此时墨西哥湾为夏季,热带气旋活动频繁。南半球为冬季,好望角附近为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澳大利亚东南部,降水较多,不易发生森林火灾。(2017·江西模拟)读东半球部分图,ab为晨昏线的一部分,c地的昼长为8小时,回答810题:

6、8.此刻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为()a.23°26s,0°b.23°26s,20°wc.23°26n,160°ed.23°26n,180°9.此刻国际标准时间为()a.0时b.12时c.13时20分d.10时40分10.此刻全球两个日期的范围比是()a.117b.45c.89d.1017解析:8.b9.c10.a第8题,该图为东半球、北半球,c地昼长小于12小时,所以ab线为昏线,即北极圈内为极夜,太阳直射南回归线(23°26s);图中最左边为东西半球分界线20°w,地方时为12时,所以太阳直射点位于

7、该经线上。故选b。第9题,国际标准时间为中时区时间,西经20°此时为12时,故中时区时间为12时+1时20分=13时20分。故选c。第10题,图中最右侧线为0时,为东经160°,即东经160°180°为同一天,其他地区为另一天,比例为20°340°=117。故选a。(2017·陕西西安模拟)图1为地球球面局部图,图中弧apb上太阳高度为0°,弧aqb上各地“坐地日行八万里”,p、q均位于所在弧的中点,pq弧度数为100°。读图,回答1112题:11.若此刻全球同庆五一国际劳动节,且弧pq位于夜半球,则图示

8、区域在()a.北半球 b.南半球c.东半球 d.西半球12.若图2显示图1中某条弧线各点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变化,那么这条弧线是()a.弧apbb.弧bqc.弧pqd.弧aqb解析:11.b12.c第11题,图中apb弧上太阳高度为0°,说明apb弧为晨昏线的一部分,aqb弧上各地“坐地日行八万里”,说明aqb弧为赤道的一部分。因p、q均位于所在弧的中点且pq弧度为100°,则极点位于pq弧上。五一国际劳动节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极点附近出现极昼,若pq弧位于夜半球,则图示区域位于南半球。第12题,图2显示该弧线上其中一点线速度为0,说明该弧线经过极点,故选项c正确。二、非选

9、择题(共52分)13.(2017·广西百色模拟)下图中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oa为本初子午线,阴影部分为黑夜。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1)此时北京时间是时。(4分) (2)此时地球上以经线和经线为界,分属两个不同日期。(8分) (3)b点此日的日出时间为。(4分) (4)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4分) 解析:第(1)题,“北京时间”即东八区的区时,图中b点位于昏线上,地方时为18:00,该点的经度为0°,故北京时间应为次日2:00。第(2)题,地球上有两条日期界线,一条是人为规定的大致与180°经线重合的国际日

10、界线,是固定的;另一条是地方时0时所在的经线。根据0°经线为18:00,可推出90°e为0时。第(3)题,晨昏线与经线重合,表示全球昼夜平分,故b点6时日出,18时日落。第(4)题,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包括纬度和经度。由上题可知,太阳直射赤道;直射点经度即地方时为12:00的经线的经度,计算可得出应为90°w。答案:(1)次日2(4分)(2)90°e180°(8分)(3)6:00(4分)(4)(0°,90°w)(4分)14.(2017·江苏江宁模拟)读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回答下列问题:(32分)(1)此图以为中

11、心,日期约为月日前后,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图中晨线是 ,昏线是。(12分) (2)a、d、e三点的自转线速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有一发炮弹从d点射向g点方向,炮弹将落在d、g所在经线的(填“东”或“西”)侧。(4分) (3)e点的地方时为时,c点的地方时为时,g点的日出时间是时,日落时间是时;a点的昼长为小时,g点的夜长为小时。(12分) (4)从f点到g点最短距离的行进方向是;此时全球与e点属于同一天的地区所占的范围是。(4分) 解析:第(1)题,从自转方向上可知此图为以南极点为中心,从南极圈出现极昼可知日期为12月22日前后。这时太阳直射点的纬

12、度为23°26s,从光照图和经度上可知太阳直射点的经度为90°w。从自转方向上可知,为晨线,为昏线。第(2)题,纬度越低自转线速度越大。南半球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左偏。第(3)题,从光照图上可知e点地方时为12时,c点地方时为18时,g点昼长18小时,日出地方时为3时,日落时间为21时。a点位于赤道上,昼长为12小时,g点夜长为6小时。第(4)题,从f到g最短应是先向西南,再向西北;地球上新的一天的范围是0时经线向东,到180°经线,从图中可知0时所在经线为90°e,与e点处于同一天的范围为270°,占全球的3/4。答案:(1)南极点1222(23°26s,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