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楼综合布线课件_第1页
办公楼综合布线课件_第2页
办公楼综合布线课件_第3页
办公楼综合布线课件_第4页
办公楼综合布线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目录目录第1章 前言11.1 系统概述11.2 系统功能3第2章 系统方案概述42.1 工程概况42.2 需求分析42.3 计算依据42.4 设计原则5第3章 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介绍63.1 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简介63.2 结构化布线系统特点63.3 常见类型的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6第4章 系统技术方案84.1 工作区语音数据数量计算84.1.1 办公室94.1.2 办公室104.1.3 网管中心104.1.4 网络中心电话机房104.2 工作区配置104.3 配线子系统配置114.3.1 水平线缆114.3.2 1F电信间配置124.3.3 2F电信间配置134.3.4 3F电信间配置154.

2、3.5 4-9F电信间配置164.4 干线子系统配置174.5 设备间配置184.6 管线设计204.7 电气防护和接地204.8 施工要求20第5章 系统性能指标245.1 系统测试245.2 标准245.3 被测线路的定义245.4 测试指标及标准255.5 测试仪器255.6 测试仪器清单25第6章 综合布线系统验收方法27第7章 产品资料287.1 24口核心交换机287.2 24口光配线架297.3 100对110配线架297.4 单排理线架307.5 12口光纤配线盘307.6 24口RJ45配线架307.7 大对数线缆 31第8章 总结32第9章 参考文献33附录35II第1章

3、前言第1章 前言1.1 系统概述综合布线系统是建筑物或建筑群内的信息传输系统。它使话音和数据通信设备、交换机设备、信息管理系统及设备控制系统、安全系统彼此相连,也使这些设备与外部通信网络相连接。它包括建筑物到外部网络或电话局线路上的连线、与工作区的话音或数据终端之间的所有电缆及相关联的布线部件。布线系统由不同系列的部件组成,其中包括:传输介质、线路管理硬件、连接器、插座、插头、适配器、传输电子线路、电器保护设备和支持硬件。对于现代化的大楼,其内部信息传输通道系统(布线系统)已不仅仅要求能支持一般的语音传输,还应能够支持多种计算机网络协议及多种厂商设备的信息互连,可适应各种灵活的,容错的组网方案

4、,因此一套开放的,能全面支持各种系统应用(如语音系统,数据通讯系统,楼宇自控,保安监控等)的综合布线系统,对于现代化办公大楼的必不可少的。综合布线系统由各种系列的部件组成,包括传输介质(含铜缆或光缆),电路管理硬件(交叉连接区域和连接面板),连接器,插座,适配器,传输电子设备(调制解调器,网络中心单元,收发器等)、电气保护装置(电浪涌保护器)以及支持的硬件(安装和管理系统的各类工具)。综合布线系统一般由六个独立的子系统组成:工作区子系统(WorkArea),水平子系统(Horizontal),干线子系统(Backbone),设备间子系统(Equipment),管理区子系统(Administra

5、tion),建筑群子系统(Campus)。工作区子系统(WORK AREA)-由工作区内的终端设备连接到信息插座的连接电缆组成。常用设备是计算机(PC,工作站,中端,打印机),电话,传真机等设备。综合布线系统(Premises Distributed System,简称PDS),综合布线系统(PDS)包含6个子系统,分别介绍如下:1) 工作区子系统(Work Location) 它是由终端设备连接到信息插座之间的设备组成,包括信息插座、插座盒(或面板)、连接软线、适配器等。2) 水平子系统(Horizontal) 它的功能是将干线子系统线路延伸到用户工作区。水平系统是布置在同一楼层上的,一端接

6、在信息插座上,另一端接在层配间的跳线架上。水平子系统主要采用4对非屏蔽双绞线,它能支持大多数现代通信设备,在某些要求宽带传输时,可采用"光纤到桌面"的方案。当水平区面积相当大时,在这个区间内可能有一个或多个卫星接线间,水平线除了要端接到设备间之外,还要通过卫星接线间,把终端接到信息出口处。3) 垂直子系统(Backbone)通常它是由主设备间(如计算机房、程控交换机房)至各层管理间。它采用大对数的电缆馈线或光缆,两端分别接在设备间和管理间的跳线架上。4) 设备间子系统(Equipment)它是由设备间的电缆、连续跳线架及相关支撑硬件、防雷电保护装置等构成。比较理想的设置是把

7、计算机房、交换机房等设备间设计在同一楼层中,这样既便于管理、又节省投资。当然也可根据建筑物的具体情况设计多个设备间。5) 管理子系统(Administration)它是干线子系统和水平子系统的桥梁,同时又可为同层组网提供条件。其中包括双绞线跳线架、跳线(有快接式跳线和简易跳线之分)。在需要有光纤的布线系统中,还应有光纤跳线架和光纤跳线。当终端设备位置或局域网的结构变化时,只要改变跳线方式即可解决,而不需要重新布线。6) 建筑群子系统(Campus)它是将多个建筑物的数据通信信号连接一体的布线系统。它采用可架空安装或沿地下电缆管道(或直埋)敷设的铜缆和光缆,以及防止电缆的浪涌电压进入建筑的电气保

8、护装置。补充:综合布线系统(PDS)中6个独立的子系统,任何一个子系统可独立地进入综合布线系统(PDS)中。1.2 系统功能 本次设计的办公大楼的综合布线系统为大楼其他智能化子系统的基础平台应具有以下功能:1.综合布线系统中的所有水平线缆及其接插件均应符合六类非屏蔽布线标准,满足当前和今后发展的需要,保证数年内不过时。 2.满足计算机网络互联的计算机系统以及各类计算机外部设备(包括数字化投影系统设备等)/传统电话通信系统(包括电话、传真、电话会议、无线分机的控制站点设备等)以及综合安防系统、一卡通系统的需要。 3.计算机网络系统覆盖整幢建筑物,计算机网络系统可以通过路由器接

9、入Internet,主干网可以适应FDDI,快速以太网,千兆以太网,ATM网等; 4.用户可以根据具体用途配置各种级别的网络设备,可以对网络设备灵活更新和移动,同时可以适应网络设备的扩充和调整,例如增加IP电话接入等特殊需要; 5.用户可以根据具体用途配置各种级别的网络设备,可以对网络设备灵活更新和移动,同时可以适应网络设备的扩充和调整; 6.满足包括多媒体教学系统、无纸化办公、档案管理、图书管理、电子阅览室等的应用; 根据以上功能特点和要求,结合大楼各层平面图、用户需求特点,会为办公大楼楼设计出一套经济、适用、安全、便于管理的综合布线方案。 

10、32第2章系统方案概述第2章 系统方案概述2.1 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XXX市XXX路,为框架结构,现浇混凝土楼板。地下一层,主要为设备用房和库房;地上共有九层,主要为办公室;除地下汽车库和电梯机房,室内均做吊顶处理。本工程为二类高层综合楼。2.2 需求分析经前期与建筑单位沟通,了解到以下信息:(1)除地下汽车库和电梯机房,室内均做吊顶处理。(2)建设单位需投资建设本工程的综合布线系统,以支持建筑物内语音、数据、图文和视频等信号传输,并把本工程局域网接入Internet。为此要求数据网络按万兆骨干互连、千兆布线到桌面设计。(3)建设单位要求地下室库房、各设备用房等不设信息插座;活动室、会客室、休

11、息室、值班用房等设1门电话和1台电脑;领导办公室设2门电话1台电脑;客户服务工作位置,每桌1门电话和1台电脑;每台自助查询机旁均需设1个数据插座。(4)网络中心机房设于二层。2.3 计算依据相关的现行国家规范如下: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50312-2007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57-2010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72.4 设计原则该系统设计方案设计遵循技术先进、功能齐全

12、、性能稳定、节约成本的原则。并综合考虑施工、维护及操作因素,并将为今后的发展、扩建、改造等因素留有扩充的余地。本系统设计内容是系统的、完整的、全面的;设计方案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可操作性。第4章 系统技术方案第3章 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介绍3.1 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简介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化的综合办公楼已经向智能大楼迈进,需要各种功能的设备和系统。象电话机、计算机、广播设备、监视设备、楼宇自控设备等。相应的,在传统的语音和数据系统中,对信息共享的需求也增大了,这样就需要一个系统化的网络解决方案。现代综合布线系统运用高科技技术来适应其顾客的需求,而不是使顾客来适应其先进的科技。今天不断发展

13、的信息网必须满足众多用户对不同技术与服务的要求,同时还要遵从数种操作系统及标准协议。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是兼容众多厂家设备的布线网络,它将先进的双绞线及光缆技术完美地结合起来,而达到信息资源的共享以满足顾客的需求。3.2 结构化布线系统特点1、综合性:能作为语音、数据、图像和控制信号等传输媒介。 2、模块化:采用独立子系统模块化设计,便于布线的扩充和重新配置。 3、灵活性:任意信息点均能连接不同类型的设备。 4、开放性:支持任意厂家的网络产品。3.3 常见类型的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世界上有很多类型的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其公司多为通信设备制造商和计算机设备制造商,目前应用较多的有ATT、ALCATE

14、L IBM、NT和Digital等公司的产品。 1、ATT SYSTIMAX有三类、五类、超五类的UTP非屏蔽双绞线缆、信息插座、适配器、光电配线架等系列产品,能支持10Mbps、155Mbps(STM1级)、622Mbps(STM4级)的端到端应用,其UTP电缆特性阻抗为100?,利用非屏蔽双绞线的平衡特性进行电磁干扰防护。此外ATT SYSTIMAX系列产品中还包括62?5125,标称波长850nm的多模光纤,以及1300nm的单模光纤,支持更高速率的应用。ATT的SYSTIMAX安装方便,是最早进入国内市场,使用最多的产品。 2、ALCATEL ACS使用屏蔽双绞线(FTP),特性阻抗1

15、20,通过屏蔽层和双绞线的平衡特性共同对抗电磁干扰,抗电磁干扰性能好,产品的系列也很全,安装方便,市场前景看好。结构化综合布线的产品还有不少,不一一介绍。第4章 系统技术方案4.1 工作区语音数据数量计算工作区子系统的目的是实现工作区终端设备与水平子系统之间的连接,由终端设备连接到信息插座的连接线缆所组成。由信息插座、插座盒、连接跳线和适配器组成。普通办公室:每个工作区按10m*2计算,每个工作区设两个信息点,其中一个为叙述工作区划分面积指标选取和信息点设置情况,如语音,一个为数据;当客户未提出明确要求时,可根据建筑物的功能及网络构成来确定每个工作区的信息点数。机柜、机箱的选型看附录的表1。表

16、4.1信息点数量配置建筑物功能区每一个工作区的信息点数量备注电话数据光纤(双工端口)办公区(一般)1个1个办公区(重要)1个2个1个对数据信息有较大的需求办公区(政务工程)25个25个1个或1个以上涉及内、外网络时出租或大客户区域2个或2个以上2个或2个以上1个或1个以上指整个区域的配置量(注:1、面板、底盒均为86型 2、RJ45模块均为6类模块) WnmSnm÷SbTnmWnm×T式中Wnm第n层第m个房间的工作区数量,取上整数;Snm第n层第m个房间的面积(m2)Sb一个工作区的面积(m2)Tnm第n层第m个房间的信息点数量,取上整数;T 一个工作区内的信息点数量。表

17、4.2 工作区面积统计表表4.3 信息点数量配置4.1.1 办公室S=4*8.1=32.4m2 ,根据办公室1TD+1TP/10m2故,32.4/10=3.24,取4个TP+TD。相同办公室信息点相同,各别除外。4.1.2 办公室S=4*7.3=29.2m2 ,根据办公室1TD+1TP/10m2故,29.2/10=3,取3个TP+TD。相同办公室信息点相同,各别除外。4.1.3 网管中心S=4*8.1=32.4m2 ,故,32.4/5=6.48,取8个TD,取4个TP。4.1.4 网络中心电话机房S=8*7.2=57.6m2 ,根据网管中心1TD/10m2故,57.6/10=5.76,取6个T

18、D,取1个TP。4.2 工作区配置各楼层信息点、模块、底盒及面板统计如表4-1。(单位:个)41 各楼层信息点、模块、底盒及面板统计楼层语音数据RJ45模块单口面板双口面板底盒电梯机房0000009F5050100050508F5050100050507F5050100050506F5050100050505F5050100050504F.5050100050503F323062230322F3844821036461F10122221012-1F000000合计38038676614376390注:1、面板、底盒均为86型 2、RJ45模块均为6类模块4.3 配线子系统配置4.3.1 水平线

19、缆水平线缆均采用非屏蔽6类4对对绞线。每层用量按 计算,1F:Ln=0.55*(D+S)+6*T=0.55*(3.9+29+3.9+7.8+4)+6*22=7202F:Ln=0.55*(D+S)+6*T=0.55*(3.6+35+3.6+7.2+5)+6*82=27243F:Ln=0.55*(D+S)+6*T=0.55*(3.6+32+3.6+7.2+5)+6*62=212449F:Ln=0.55*(D+S)+6*T=0.55*(3.6+35+3.6+7.2+5)+6*100=3592各层用量经计算列于表4-2。42 各层水平线缆用量楼层长度(m)电梯机房09F35928F35927F3592

20、6F35925F35924F35923F21242F27241F720-1F0合计27120本楼共需用水平线缆箱数=27120/305= 90(箱)4.3.2 1F电信间配置交换机采用千兆光端口交换机,其规格为24口。交换机台数=12( 1F FD所管理的数据信息点总数)÷24= 0.5 ,取 1 台,组成 1个交换机群。数据配线架水平侧和设备侧均采用6类RJ45型24口模块式配线架;主干侧采用12口光纤配线盘。水平侧配线架数=Td÷24= 0.5,取 1 个,有余量。设备侧配线架数=水平侧配线架数= 1 主干侧光纤配线盘需要的端口数=2

21、5;交换机群数+备用端口数(每交换机群备用2端口) =2×1+2=4,故配置 1 个光纤配线盘,每个光纤配线盘含 4 根带SC头的尾纤。语音配线架水平侧采用3类IDC100对110配线架;主干侧采用100对110配线架,配用5对110连接块。水平侧配线架数=Tp÷24=0.42,取 1 个主干侧配线架数=Tp×(1+10%)÷100=0.11 ,取 1个5对连接块数量=2×100÷5=40 跳线和设备电缆、光纤数据部分跳线为6类4对对绞线和多模单芯光纤RJ45-RJ45跳线根数=Td=12设备电缆(RJ45

22、-RJ45)根数=Td=12 光跳线根数=2×交换机群数=2 语音部分跳线采用IDC-IDC跳线,每根1对3类双绞线跳线根数=Tp= 理线架RJ45配线架共2 个,100对110配线架共2个,故配置单排理线架 3 个。机柜(箱) 机箱高度单元计算如表42。43 机箱高度单元计算序号设备数量高度(U)124口交换机12224口RJ45配线架223100对110配线架22412口光纤配线盘115单排理线架336电源127合计1012故选用20 U的19”标准机箱 1 台。4.3.3 2F电信间配置交换机采用千兆光端口交换机,其规格为24口。交

23、换机台数=44(2F FD所管理的数据信息点总数)÷24= 1.83 ,取 2台,组成 1个交换机群。数据配线架水平侧和设备侧均采用6类RJ45型24口模块式配线架;主干侧采用12口光纤配线盘。水平侧配线架数=Td÷24= 1.83,取 2 个,有余量。设备侧配线架数=水平侧配线架数= 2 主干侧光纤配线盘需要的端口数=2×交换机群数+备用端口数(每交换机群备用2端口) =2× 1 + 2 = 4 ,故配置 1 个光纤配线盘,每个光纤配线盘含 4 根带SC头的尾纤。语音配线架水平侧采用3类IDC100对110配线架;主干侧采用

24、100对110配线架,配用5对110连接块。水平侧配线架数=Tp÷24= 1.58,取 2 个主干侧配线架数=Tp×(1+10%)÷100= 0.418,取 1个5对连接块数量=3×100÷5= 60 跳线和设备电缆、光纤数据部分跳线为6类4对对绞线和多模单芯光纤RJ45-RJ45跳线根数=Td= 44 设备电缆(RJ45-RJ45)根数=Td= 44 光跳线根数=2×交换机群数= 2 语音部分跳线采用IDC-IDC跳线,每根1对3类双绞线跳线根数=Tp= 3理线架RJ45配线架共 4 个,100对110

25、配线架共 3 个,故配置单排理线架 6 个。机柜(箱) 机箱高度单元计算如表44。44机箱高度单元计算序号设备数量高度(U)124口交换机24224口RJ45配线架443100对110配线架33412口光纤配线盘115单排理线架666电源127合计1720Y故选用 27 U的19”标准机箱 1 台。4.3.4 3F电信间配置交换机采用千兆光端口交换机,其规格为24口。交换机台数=30( 3F FD所管理的数据信息点总数)÷24= 1.25 ,取 2台,组成 1个交换机群。数据配线架水平侧和设备侧均采用6类RJ45型24口模块式配线架;主干侧采

26、用12口光纤配线盘。水平侧配线架数=Td÷24= 1.25,取 2 个,有余量。设备侧配线架数=水平侧配线架数= 2 主干侧光纤配线盘需要的端口数=2×交换机群数+备用端口数(每交换机群备用2端口)= 2 × 1 + 2 = 4 ,故配置 1 个光纤配线盘,每个光纤配线盘含 4 根带SC头的尾纤。语音配线架水平侧采用3类IDC100对110配线架;主干侧采用100对110配线架,配用5对110连接块。水平侧配线架数=Tp÷24= 1.33 ,取 2 个主干侧配线架数=Tp×(1+10%)÷100= 0.352 ,取 1个

27、5对连接块数量=3×100÷5= 60 跳线和设备电缆、光纤数据部分跳线为6类4对对绞线和多模单芯光纤RJ45-RJ45跳线根数=Td= 30 设备电缆(RJ45-RJ45)根数=Td= 30光跳线根数=2×交换机群数= 2 语音部分跳线采用IDC-IDC跳线,每根1对3类双绞线跳线根数=Tp= 32 理线架RJ45配线架共 4 个,100对110配线架共 3 个,故配置单排理线架 6 个。机柜(箱)机箱高度单元计算如表4-545 机箱高度单元计算序号设备数量高度(U)124口交换机24224口RJ45配线架443100对

28、110配线架33412口光纤配线盘115单排理线架666电源127合计1720故选用 27 U的19”标准机箱 1台。4.3.5 4-9F电信间配置交换机采用千兆光端口交换机,其规格为24口。交换机台数=50(1F FD所管理的数据信息点总数)÷24= 2.1,取 3 台,组成 1个交换机群。数据配线架水平侧和设备侧均采用6类RJ45型24口模块式配线架;主干侧采用12口光纤配线盘。水平侧配线架数=Td÷24=2.1,取 3 个,有余量。设备侧配线架数=水平侧配线架数= 3 主干侧光纤配线盘需要的端口数=2×交换机群数+备用端口数(每交

29、换机群备用2端口) =2× 1 + 2 = 4 ,故配置 1 个光纤配线盘,每个光纤配线盘含 4 根带SC头的尾纤。语音配线架水平侧采用3类IDC100对110配线架;主干侧采用100对110配线架,配用5对110连接块。水平侧配线架数=Tp÷24= 2.1,取 3 个主干侧配线架数=Tp×(1+10%)÷100= 0.55 ,取 1个5对连接块数量=4×100÷5=80 跳线和设备电缆、光纤数据部分跳线为6类4对对绞线和多模单芯光纤RJ45-RJ45跳线根数=Td= 50 设备电缆(RJ45-RJ45)根

30、数=Td= 50 光跳线根数=2×交换机群数= 2 语音部分跳线采用IDC-IDC跳线,每根1对3类双绞线跳线根数=Tp= 50 理线架RJ45配线架共6个,100对110配线架共4个,故配置单排理线架 8个。机柜(箱)机箱高度单元计算如表46。46 机箱高度单元计算序号设备数量高度(U)124口交换机36224口RJ45配线架663100对110配线架44412口光纤配线盘115单排理线架886电源127合计2327故选用 32 U的19”标准机箱1 台。4.4 干线子系统配置1、 干线介质类型和规格:语音干线采用100对3类大对数电缆,数据干线采用4芯

31、62.5/125m室内多模光缆(每个交换机群配2芯备2芯)。 2、 用量计算如表4747 干线子系统用量计算 序号起点终点语音干线数据干线预留量长度(m)根数长度(m)根数1BD1F-FD 21.2139.21语音干线2m/根数据干线10m/根2BD2F-FD17.8135.813BD3F-FD 14.2132.214BD4F-FD17.8135.815BD 5F-FD21.4129.416BD6F-FD2514317 BD7F-FD28.6146.618BD8F-FD32.2150.219BD9F-FD35.8153.81合计214376(注:语音干线根数=Tp×(1+10%)&#

32、247;50取上整数, 数据干线根数根据系统图)总用量:100对3类大对数电缆 214 m,4芯室内多模光缆 376 m4.5 设备间配置1、采用24口光配线架,每个配线盘预配置24个SC多模单工适配器。光配线架数=所有主干光缆的总芯数÷24= 1.5 取 2 个,含 4 根SC头的尾纤。2、核心网络交换机采用1000BASE-TX以太网高速交换机,其光端口数按不少于本工程各FD交换机群数配置,共需 9 个端口,按 12个配置,有余量。为了便于网络中心管理计算机及服务器等连接,该交换机另配置6个基于千兆的铜缆端口。3、语音总配线架采用100对110配线架主干侧配线架数量=所有主干大对

33、数电缆的总对数÷100= 9.0 取 9 个程控交换机侧配线架数量=语音信息点总数x(1+10%)÷100= 4.18 取 5 个故共需100对110配线架14个4、设备电缆(SW至LIU的光跳线)采用SC-SC单芯多模光纤根数=2×交换机群数=2× 1 = 2 根5、语音跳线及5对连接块语音跳线采用IDC-IDC跳线,每根1对3类双绞线。根数=语音信息点总数×1= 380 根6、理线架:24口光配线架共 3 个,100对110配线架共 14 个,故配置单排理线架 10个。7、机柜机柜高度单元计算如表4-8。4-8机柜高度单元计算序号设备数量高

34、度(U)124口核心交换机12224口光配线架333100对110配线架14144单排理线架10105电源1267合计2931故选用 37 U的19”标准机柜 1 台。第4章 系统技术方案4.6 管线设计(1) 垂直干线电缆(光缆)均用电缆桥架在弱电井内垂直敷设,桥架连通设备间至各层FD。电缆桥架规格为200x75 (2)水平部分线缆采用金属线槽沿走廊吊顶内敷设,线槽规格为200x75(SC)沿吊顶、墙壁、现浇楼板等处按暗敷的方式敷设。(3)12根6类4对双绞线穿SC15,34根穿SC20,56根穿SC25,超过6根应分管敷设。(4)施工时不得利用信息插座底盒作为过线盒,过线盒应单独设计。(5

35、)室外进线从弱电井手孔到进入建筑物部分,各穿1根SC80埋地暗敷。还要预埋4根SC80以备以后用到。(6)金属线槽的支架、吊架水平敷设时可按1.53m安装一个,垂直敷设长度不大于2m。(7) 选管,选桥架规格看附录的表2-表6。4.7 电气防护和接地本系统采用联合接地的方式,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姆。机箱、机柜等设备外壳均应接地。强电专业应于设备间及各层弱电井道内设置LEB。线槽、桥架和钢管应保持电气连续性,且两端应可靠接地。线缆从建筑物外面进入建筑物时,电缆和光缆的金属护套或金属件应在入口处就近与等电位接地端子板连接。电话进线加装适配的信号线路波涌保护器(SPD),强电专业应在低压配电系统装设电

36、源波涌保护器。4.8 施工要求工作区工作区信息插座的安装宜符合下列规定:1安装在地面上的接线盒应防水和抗压。2安装在墙面或柱子上的信息插座底盒、多用户信息插座盒及集合点配线箱体的底部离地面的高度宜为300mm。工作区的电源应符合下列规定:每1个工作区至少应配置1个220V交流电源插座。 工作区的电源插座应选用带保护接地的单相电源插座,保护接地与零线应严格分开。电信间电信间的数量应按所服务的楼层范围及工作区面积来确定。如果该层信息点数量不大于400个,水平缆线长度在90m范围以内,宜设置一个电信间;当超出这-范围时宜设两个或多个电信间;每层的信息点数量数较少,且水平缆线长度不大于90m的情况下,

37、宜几个楼层合设一个电信间。 电信间应与强电间分开设置,电信间内或其紧邻处应设置缆线竖井。 电信间的使用面积不应小于5m2,也可根据工程中配线设备和网络设备的容量进行调整。 电信间的设备安装和电源要求,应符合本规范第6.3.8条和第6.3.9条的规定。 电信间应采用外开丙级防火门,门宽大于0.7m。电信间内温度应为1035,相对湿度宜为2080。如果安装信息网络设备时,应符合相应的设计要求。1设备间位置应根据设备的数量、规模、网络构成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2每幢建筑物内应至少设置1个设备间,如果电话交换机与计算机网络设备分别安装在不同的场地或根据安全需要,也可设置2个或2个以上设备间,以满足不同

38、业务的设备安装需要。3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与外部配线网连接时,应遵循相应的接口标准要求。 设备间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设备间宜处于干线子系统的中间位置,并考虑主干缆线的传输距离与数量。2设备间宜尽可能靠近建筑物线缆竖井位置,有利于主干缆线的引入。3设备间的位置宜便于设备接地。4设备间应尽量远离高低压变配电、电机、X射线、无线电发射等有干扰源存在的场地。5设备间室温度应为1035。C,相对湿度应为2080,并应有良好的通风。6设备间内应有足够的设备安装空间,其使用面积不应小于10m2,该面积不包括程控用户交换机、计算机网络设备等设施所需的面积在内。7设备间梁下净高不应小于2.5m,采用外开双扇门

39、,门宽不应小于1.5m。进线间1进线间应设置管道入口。2进线间应满足缆线的敷设路由、成端位置及数量、光缆的盘长空间和缆线的弯曲半径、充气维护设备、配线设备安装所需要的场地空间和面积。3进线间的大小应按进线间的进局管道最终容量及入口设施的最终容量设计。同时应考虑满足多家电信业务经营者安装入口设施等设备的面积。4进线间宜靠近外墙和在地下设置,以便于缆线引入。进线间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进线间应防止渗水,宜设有抽排水装置。2进线间应与布线系统垂直竖井沟通。3进线间应采用相应防火级别的防火门,门向外开,宽度不小于1000mm。4进线间应设置防有害气体措施和通风装置,排风量按每小时不小于5次容积计算。5

40、与进线间无关的管道不宜通过。6进线间入口管道口所有布放缆线和空闲的管孔应采取防火材料封堵,做好防水处理。7进线间如安装配线设备和信息通信设施时,应符合设备安装设计的要求。第5章 系统性能指标第5章 系统性能指标5.1 系统测试施工完成后,我们对系统进行两种测试:线路测试:采用专用的六类电缆测试仪对标准所规定的布线系统的各项技术指标进行测试,包括所有信息点的接线图、长度、串扰、衰减量等十几项指标。联机测试:选取若干个工作站,进行实际的联网测试。5.2 标准双绞线连接:根据ISO/11801和TIA/EIA 568B六类测试要搭配相应厂商的适配模块。光纤连接:根据ISO/11801国际标准要求制定

41、。5.3 被测线路的定义整个布线系统包括双绞线和光纤两种线路,每条链路我们都要用专用的测试仪测试。图5.3 双绞线连接5.4 测试指标及标准六类测试标准,我方将采用TIA/EIA所规定的CAT6指标或ISO11801 CLASSE 指标,并且选用三级精度的测试专用仪器。六类标准测试的主要指标如图5.4测试项目接线图长度近端串音(两端)衰减功率相加和近端串音等电平远端串音回波损耗延迟延迟偏离图5.4 六类标准测试的主要指标光纤线路的测试只要求测试一项结果衰减:衰减量<1.0dB, (1300nm) 衰减量<2.0dB,(850nm) 5.5 测试仪器可以采用Fluke公司的新型Flu

42、ke DSP 4000系列双绞线测试仪来测试双绞线线路。用Fluke DSP 4000以上系列测试仪主机外加Fluke FTK光纤测试工具包来测试光纤线路。5.6 测试仪器清单序 号型 号用 途1Fluke DSPSR系列智能型双绞线六类测试仪2Fluke FTK光纤测试工具包图5.6 测试仪器清单第6章 综合布线系统验收方法第6章 综合布线系统验收方法由于六类系统对传输性能的要求大大提高,不论是六类产品和六类系统施工都应严于传统五类系统。因此,一方面,布线厂商一直在努力提高产品品质,同时,作为系统施工方,应严格遵循综合系统设计与安装规范及相关国际标准,这样才能确保最终的系统性能。当测试结果出

43、现“Fail”时,应首先检查仪器设置是否准确,同时检查测试跳线的型号和连接是否准确,更重要的是,应检查链路连接部分,如模块的卡接、配线架的卡接、电缆路由等;当测试结果出现“*PASS”或“*FAIL”时,说明测试结果与测试仪器精度十分相近,仪器无法准确判别是否合格,一般情况下,根据标准规范,若只出现“*PASS”,可以视同为合格,若出现“*FAIL”,则认为不合格。 我建议系统验收组织方式、程序及内容如下: (1)由工程参与各方制定各项设备的详细验收规范及内容,并及时下发有关部门及各分支机构。 (2)确定各项验收时间表,指定各方责任人,明确验收内容,并保证人员、场

44、地及其它准备工作的提前就绪。 (3)验收严格按照程序及规范执行,并详细填写有关表格、签署有关文件。 (4)对验收中出现的问题,各方应通力合作并及时查明原因,对验收不合格产品,甲方可拒绝接受,有关责任方应迅速采取补救措施,确保工程不被延误。第7章 产品资料第7章 产品资料7.1 24口核心交换机产品名称:Hi-F2422GB主要参数 产品类型 快速以太网交换机 应用层级 三层 传输速率 10/100Mbps 产品内存 Flash内存:32MB 交换方式 存储-转发 背板带宽 32Gbps 包转发率 6.5Mpps 端口结构 非模块化 端口数量 26个 端口描述 24个10/1

45、00/1000M自适应以太网端口接口,2个小型可插拔(模块)千兆以太网端口 传输模式 支持全双工 功能特性 网络标准 IIEEE 802.3,IEEE 802.3u,IEEE 802.3ab,IEEE 802.1p,IEEE 802.3af,IEEE 802.1Q,IEEE 802.1D,IEEE 802.1p,IEEE 802.3,adIEEE 802.1x,IEEE 802.1w,IEEE 802.1z 堆叠功能 可堆叠 其它参数 电源电压 AC 100-240V,0.7A-0.5A,50-60Hz 电源功率 35W 产品尺寸 440mm*285mm*44mm(mm) 产品重量 3.7kg

46、 平均无故障时间 351,247小时 环境标准 工作温度:0-45工作湿度:10%-85%(非冷凝)存储温度:-25-70存储湿度:10%-85%(非冷凝)7.2 24口光配线架 海誉光 FC/PC24芯ODF光纤配线架7.3 100对110配线架HJ-PP.100/1107.4 单排理线架飞灵1U理线架(塑料制)7.5 12口光纤配线盘品牌:瑞宇型号:yl/gpf接口:gpf7.6 24口RJ45配线架产品型号TCL 六类24口RJ45模块式配线架基本规格设备类型配线架其它性能适用范围网络建设数据来源: PCHOME产品中心 () 7.7 大对数线缆 第8章 总结课程设计结束了,在这次的课程

47、设计中不仅检验了我所学习的知识,也培养了我如何去把握一件事情,如何去做一件事情,又如何完成一件事情。在设计过程中,与同学分工设计,和同学们相互探讨,相互学习,相互监督。学会了合作,学会了运筹帷幄,学会了宽容,学会了理解,也学会了做人处世。 课程设计是我们专业课程知识综合应用的训练,这是我们迈向社会,从事职业工作前一个必不少的过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深深体会到这句千古名言的真正含义我今天认真的进行课程设计,学会脚踏实地迈开这一步,就是为明天能稳健地在社会大潮中奔跑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本人在这方面都有所提高。通过这次课程设计,综合运用本专业所学课程的理论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巩固与扩充了课程所学的内容,掌握设计的方法和步骤,掌握设计的基本的技能,提高了计算能力,绘图能力,熟悉了规范和标准。 在这次设计过程中,体现出自己设计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体会了学以致用、突出自己劳动成果的喜悦心情,从中发现自己平时学习的不足和薄弱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