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学费标准问题研究_第1页
我国高校学费标准问题研究_第2页
我国高校学费标准问题研究_第3页
我国高校学费标准问题研究_第4页
我国高校学费标准问题研究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我国高校学费标准问题研究   【摘要】 国家财政拨款严重偏低是当前 中国 高校学费偏高的根本原因,社会资本分担甚微、税费政策未向高校倾斜等影响着我国高校收费标准的制定,学费高低应综合分析,多策解决。【关键词】 我国;高等 教育 ;收费标准;多策解决一、我国高校学费标准确实偏高的几组数据(一) 现行高校学费标准是从无到有,节节攀升,超过了社会大众的心理预期在20世纪90年代初,读大学基本不花什么钱,学生每年缴纳的费用只有百余元。到90年代中期,每年的学费加上住宿费,基本上不超过千元。而最近几年,仅学费一项,大部分学校都定在了5000元左右。加上住宿费和

2、其他杂费,往往要到六七千元。如果再加上其他生活费用,一个大学生的开销,每年要在万元上下。而城镇居民人均年收入只增长了4倍,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3倍,大学学费的涨幅10倍于居民收入的增长。2005年中国居民生活质量指数研究报告显示,教育花费占中国 农村 和城市家庭收入的比重分别达到了32.6%和25.9%。目前,中国高等教育日常运行成本每个学生每年约1.4万元左右,实际上学生分摊比例达44%,而国外通常在15%左右。(二) 现行高校学费占人均gdp的比重超过世界平均水平2001年世界学费占人均gdp的比重20%左右。其中,美国大学平均学费5 000美元,约占美国人均gdp的15%;英国大学平

3、均学费1 100英镑,占英国人均gdp的7.3%;西欧和北欧等许多国家,其大学生的教育是免费的,许多东欧国家的高等教育也实行免费与廉价制度。2003年,中国人均gdp已经达到1 000美元,相当于人民币8 700元左右,以当时5 000元/年的学费标准来算,约占人均gdp57.4%。参照国外大学收费情况,我国高等教育收费明显偏高。(三) 现行高校学费比同为 发展 中大国的印度高出71.43-85.71倍在发展中国家中,与中国大陆 经济 发展水平相近、同样是人口大国的印度。著名的尼赫鲁大学,每学期只需交108卢比学费和260卢比的住宿费,两项合计只相当于人民币70元左右。(四)从支付能力看中国大

4、学支出水平属于世界之最旅美学者薛涌在2005年6月1日的东方早报写道:以人均gdp算,中国仅在1 000美元上下,美国则为3.6万美元,日本也超过3.1万美元,分别是我们的36和31倍。考虑到日本的人均gdp是我们的31倍,那么从支付比例看,其支付11万元仅相当于我国居民支付3 550元!而我国现阶段大学费用支出,包含学费、住宿费等所有开支平均每年在1万元以上,有的光学费就每年超过1万元。也就是说,从支付能力看,中国现阶段大学支出是世界最高的3倍以上!还应该考虑到,从人均数万美元收入里支付11万元人民币跟从人均不到一千美元里支付3 550元,是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前者绰绰有余,后者可能连养命钱都

5、不保。更何况我们现在9亿农民每年人均纯收入远不到3 000元。二、高校收费严重偏高的原因与问题(一)中国对教育的投入严重偏低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对教育经费投入的目标表述为“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在本世纪末达到4%”。1995年颁布实施的教育法也对此做出相应的规定。但是,到2000年底我国教育投资的比例实际只有2.87%,未能达到既有的目标。与世界4.8%的平均水平相差甚远。我国与印度相比较,1980年我国的公共教育经费总额是印度的1.58倍,1985年差距缩小为1.08倍,1990年印度反而超出我国18%。中国对教育的投入严重偏低是当前中国高校学费偏

6、高的根本原因。另据统计:1.预算内政府拨款占高等教育经费收入总额的比例不断创出新低。近年来,预算内政府拨款占高等教育经费收入总额的比例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据统计,从1990年近87%下降到1997年近65%、再下降到2001年的52.9%、再下降到2004年的43.7%。2.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增长缓慢。据统计,从1998年到2003年仅增加了2.13%。3.生均总支出不断减少。据教育部、国家统计局、财政部2000-2004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分别是10 230.81元、9 429.79元、8 631.43元、8 124.94元、7 850.91元。4. 预算内政府拨款占gdp

7、的比例一直没有达到规定标准。1993年发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提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支出在本世纪末占gdp的比例应达到4%,但实际上一直没有达到这一标准。1999-2003年分别为2.35%、2.44%、2.71%、2.96%、2.87%。目前维持我国高等教育正常运转的经费大约需要4 000亿元,而国家实际投入仅800亿元。5. 公用经费支出连年递减。1999-2004年我国高校公用经费支出分别是2 962.37元、2 921.23元、2 613.56元、2 453.47元、2 352.36元、2 298.41元。若按教育投入占gdp的4%、高等教育占教育投入的20%(国际惯例) 计

8、算 ,从1996年到2005年,财政性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应达到13 011亿元,而实际投入4 804亿元,差额8 207亿元,实际投入只占理论值的37%,可见财政性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的不足。(二)学费标准的制定考虑居民的承受能力不够我国高校学费占居民收入的情况是比较严峻的。国际普遍认可的这一比例约为60%。据2001年11月国家统计局资料,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为2 434元,月均202.80元;但是在困难的地区,如贵州省月均只有94.67元。以2001年的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为标准,现在高校的学费已经占到了比较富裕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87.46%,更是农村人均收入的2.5倍以上。而且,我国高

9、等教育学费增长是在远超过居民收入增幅的情况下的急剧攀升。据我国有关部门统计,1990年至1997年间,我国高等教育学费年均增长在20%以上,但同期国内居民人均收入涨幅不足6%。(三)社会资本分担甚微捐赠收入部属高校一般占1%-1.8%,省属高校则更少;校办产业部属高校一般占1%-2%,省属高校有的则更少,有的则还需要学校补贴。在颇被诟病的 医院 和高校,高校未因一个学生欠费而让其缀学,而医院却因患者无钱而停治。这种生命权轻于求学权的做法也不利于社会资本分担量的增加。三、制定高校学费标准必须考虑的因素(一)不能过分依赖收费来解决我国高校快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必须明确,高校收取的费用只是作为办学经费

10、不足的一种补充,公办普通高校仍然要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二)以居民家庭的经济收入和承受能力作为制定合理高等教育收费标准的依据收费标准要充分顾及社会、学生家长或个人的经济承受能力,并以其为主要标准,办学成本只做 参考 。(三)坚持差异性原则目前,我国公立普通高校没有收费标准的制定权限,热门专业同一般专业之间的学费也差别不大。为此,应充分发挥价格杠杆作用,进一步拉大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同一学校的不同专业之间的收费标准,既能体现“受益者负担”的原则,也有利于促进高校之间的竞争和办学质量的提高。(四)坚持多种补偿形式如延长还贷期限、建立贷款减免等,还可考虑在中长期建立与收入挂钩的贷款,由商业银行贷收合

11、一改为由社会保险或税收机关代为回收,降低拖欠率。另外,也可引入预付学费制,国家通过利息补贴或利息税减免鼓励家长为孩子的高等 教育 费用储蓄,按当前学费价格的一定浮动比例为子女预付学费。四、我国高校学费标准的研究(一)切实加大对教育的财政投入1993年国务院颁布的 中国 教育改革和 发展 纲要提出了“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在2000年达到4%” , 并要求保证财政性教育经费增长幅度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 近年来财政收入都是两位数字增长,而教育经费的比例不但没有提高,反而降低了。目前教育经费占gpd的比例,世界平均为7%,其中发达国家达到了9%, 经济 欠发达的国家也达到了

12、4.1%。 2/3的非洲国家是4%。 我国2002年是3.41%,2003年是3.28%,2004年是2.79%,2005年是2.82%,从来没达到4%,比大多数非洲国家还少。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司长韩进曾经表示,高等教育规模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迅速扩张的过程中,“政府为其提供的资源不成比例,即政府并没有1:1的投入教育资源来保障高等教育发展,因此就出现了一些问题。”据周乐和冯江南测算后认为:理想状态下(指按照教育部的要求,每个学生要占一定量的图书、设备、校舍等资源,经测算扩招一个学生学校要投入约3.5万元来增加相应的教学资源,仅此项1999-2004年缺口累计就达3 000亿元;教育成本1.5万

13、元/生;学生收费按教育成本的25% 计算 )高教经费投入基本可以维持高教的日常运行,但加上扩招所需投入后,资金明显不足,1999-2004年缺口累计达4 458亿元。并认为,若财政性教育经费达到国际平均水平(gdp5%),即达到5 222亿元,则缺口主要是扩招所需投入的资金。可见,财政拨款的绝对数远远不能满足高校发展的需要,高校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没有得到落实,是高校债务形成的主要原因。(二)学费标准的制定必须充分考虑居民的承受能力当前我国高校的学费制定考虑了由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导致高校生均经常费支出的差异,经济发达地区的高校的学费高于欠发达地区。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不但影响了高校

14、的支出,同时也影响了家庭的承受能力,所有高校都是面向全国招生的,落后地区的学生考入发达地区的高校后,面临的是偏高的高校收费和偏低的家庭收入,这就双倍加剧了落后地区学生家庭的负担。(三)认真测算生均培养成本199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根据在校生人均教育成本,规定高等学校年经费开支标准和筹措的基本原则。”教育部规定,收取学费的比例为学校年生均日常运行成本的25%。根据教育部规定的学费测算方法,现在假定2002年的人均学费为5 000元,则可以得出现在大学生年人均培养成本为20 000元。如果一个大学有30 000名在校生,那么我们可以计算

15、出该校年运行支出为6亿元。但事实上,目前在校生规模在30 000人左右的高校不少,年运行成本达到6亿元。也就是说,目前的高校学费标准大大超过教育部规定的标准。(四)推动高等教育投资多元化1993年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纲要明确提出逐步建立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广泛参与办学、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新格局。2002年,全国人大已经通过立法的形式确定了允许社会力量办学有合理的回报。同时还需要在二个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一是要尽快落实 企业 可以在税前向社会公益团体捐款的捐资助教政策;二是鼓励高校多方面筹措教育资金。高校教育资金投入的增大,一方面依靠于鼓励社会投资的政策环境和激励机制,另一方面也依赖于学校通过思想观念的创新、制度创新等,广开引资渠道,最大限度地吸纳社会资金,并通过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参考 文献 】1 余武明. 地方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比较分析j.教育财会研究,2007,(6).2 袁连生,等. 我国高等院校生均变动成本分析j.教育研究,2004,(6).3 李桂兰. 高等院校生均教育成本的发展变化及优化控制j. 教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