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考博真题_第1页
中医基础理论考博真题_第2页
中医基础理论考博真题_第3页
中医基础理论考博真题_第4页
中医基础理论考博真题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7年3月 11号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真题二:名词解释(每题 5 分,共 20 分)1. 乙癸同源、水火既济2. 仓廪之官、决渎之官3. 用热远热、热因热用4. 忘了三:简答题(每题 5 分,共 20 分)1. 气脱与亡阳的定义与联系2. 热、火、暑的异同点3. 忘了4. 忘了四:论述题(每题 10 分,共 40 分)1. 何谓肾精、肾气、肾阳、肾阴试述它们之间的关系。2. 阴阳偏衰既可导致相对一方亢盛,又可导致相对一方虚损不足,对此应如何正确理解和分析3. 风气内动的概念、成因和病机。4. “治病求本”与“标本缓急”中的“本”的区别与联系。2017年山东中医药大学考博,中医基础理论考

2、题记忆版1. 为什么说“亡血家不可发汗”?2. 何谓体质何谓征候二者有何联系?3. 何谓七情为什么说情志病皆从心生?4. 何谓脱气与亡阳有何区别?5. 女子胞的生理功能与脏腑经络之间的联系?6. 何谓循经论治何谓分经论治试论头痛与牙痛的分经论治?7. 对脾喜燥恶湿,胃喜润勿燥的理解?8. 金元四大家。9. 对“金曰从革”的理解及临床指导意义2016 年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考博真题回忆一、名词解释( 20分,5 个每题 4 分)1. 水火既济 2.经脉 3. 寒性凝滞 4. 阴阳格拒 5.七情内伤二、简答题(共 40 分,每题 8 分, 5个)1. 简述中医发病的基本原理2. 何为正治包括

3、哪些治法3. 何为痰饮痰饮的分类4. 简述宗气学说的原理5. 心的生理功能、生理特性及其与形、体、窍、华、志、液之间的关系三、论述题(共 40 分)1. 中医藏象学说的理解( 15 分)2. 中医“体病相关”理论与临床意义( 25 分)2017 科学院 中医基础理论一,名词解释( 2*5 )1. 疬气2. 五脏化液3. 百病皆由气4. 从化5. 皮部二,简答( 10*5 )1. 试论述“肝生于左,肺藏于右”。2. 阴维脉、阳维脉经脉循行及其功能。3. 试述“肾为胃之关”。4. 试述何谓反治简述其应用。5. 试述五运推演步骤,举例说明。三,论述( 20*2 )1. 论述整体观念。其在中医认识生理

4、、病理、诊断、治疗中的意义。2. 从中医基础理论研究角度谈谈您对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看法。2005年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考博真题及答案整理1 请结合阴阳学说的观点,谈一下你对王冰注解素问中提出的“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 阴翳”的认识2. 请简述气的主要来源。答:人体气来源于禀受于父母的先天之精气、饮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和存在于自然界的清气,通过肺、脾 胃、肾等脏器的综合作用,将三者结合进来而生成。3素问“肾者水脏,主津液”,请谈谈你的认识。答:正常情况下,津液的代谢,是通过胃的摄入,脾的运化和转输,肺的宣散和肃降,肾的蒸腾气化,以 三焦为通道,输送到全身;经过代谢后的津液,则

5、化为汗液、尿液和气排岀体外。肾中精气的蒸腾气化, 实际上是主宰着整个津液代谢,肺脾对津液的气化,均依赖于肾中精气的蒸腾气化;特别是尿液的生成的 排泄,更是与肾中精气的蒸腾气化直接相关,而尿液的生成的排泄,在维持体内津液代谢平衡中起着极其 关键的作用。故说肾者水脏,主津液。4.请用简单的表格,说明十二经脉的名称、分类和简要循行部位。表4-2十二经脉名称分类表阴经(属脏)阳经(属腑)循行部位(阴经行内侧、阳经行外侧)太阴肺经阳明大肠经上前缘手厥阴心包经少阳三焦经中线少阴心经太阳小肠经肢后缘太阴脾经*阳明胃经下前缘足厥阴肝经*少阳胆经中线少阴肾经太阳膀胱经肢后缘*在小腿下半部和足背部,肝经在前缘,脾

6、经在中线。在内踝尖上八寸处交叉后,脾经在前缘,肝经在中5. 请简述疠气形成和疫病流行的原因6 何谓五行的相生和相克7. 试述肝脾在生理病理上的相互关系及临床指导意义。答:一是肝的疏泄功能与脾的运化功能相互影响;二是肝脾在血的生成、贮藏及运行等方面有密切联系。 肝的疏泄功能正常,是脾胃正常升降的一个重要条件。肝的疏泄功能失常,不仅可影响脾的升清功能,在 上则为眩晕,在下则为餮泄;还能影响胃的降浊功能,在上则为呕逆嗳气,在中则为脘胀疼痛,在下则为 便秘。肝的疏泄功能有助于脾胃运化功能还体现于胆汁的分泌与排泄。胆与肝相连,胆汁为肝之余气积聚 而成。胆汁的分泌与排泄实际上是肝主疏泄功能的一个方面。肝的

7、疏泄功能正常,则胆汁能正常分泌和排 泄,有助于脾胃的运化功能,若肝气郁结,则导致一系列病理变化。8. 何谓“辩证求因”在临床上有何重要的指导作用。9. 试述整体观念在医学模式转变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10. 中医体质学说在临床辨证治疗方面有哪些应用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7 考博中医基础理论二、名词解释1、藏象2、痰饮3、从化4、相侮三、论述题1、津液生成、输布与排泄的过程2、用五行理论治疗情志病,举例3、肺与脾的关系4、气化对气机的调控作用5、临床上如何调节气血6、瘀血形成及致病特点7、肾的生理功能,现在研究在肾藏精方面的进展8、内火形成的病机2004年广州中医大学中医基础理论试题(记忆部分)名

8、词 1. 从化 2、气化填空: 1 、两虚交感,两虚指的是,。2、内火的病机是指,。论述题 1、试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2013年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考博真题1、阴阳转化的依据和条件是什么。2、什么是五行胜复并论述其规律。3、气的运动和气化之间的关系和规律是什么4、什么是“津血同源”, 论述其临床指导意义。 5、肝主疏泄的内容是什么论述其对脾胃功能的影响。6、什么是肺主治节其内容包括哪些7、参与消化的脏腑有哪些各在其中的功能是什么8、为什么说脾胃为中枢9、论述何为“肾主二便”10、什么是反治有哪些治法,举例说明2008年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入学考试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名词解释塞因塞用演绎反

9、治心肾不交精血同源问答题:十二经络在四肢部位走行的规律风邪的致病特点火易耗气的机理复发机理及诱因论述题邪正盛衰与虚实的变化及病机内容肝与脾的关系,肝与肾的关2014 年山东中医药大学真题1. 阴阳学说基本内容和意义2. 2. 经脉和络脉的区别和联系3. 3. 何为合病何为并病两者区别和联系4. 4. 五行相克规律的治则和治法举例说明5. 5. 何为体质学说对中医学指导意义6. 6. 辨证和辨病的区别和联系7. 7. 肾阴虚导致闭经和崩漏的机理8. 8. 何为气机和气化联系9. 9. 谈谈你对“三焦”的认识10. 10. 心和肾的生理联系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3 年攻读博士中医基础理论试题一、名

10、词解释 1、天人合一 2、丹田 3、水火不济 4、筋之府 5、胆主决断 6、宗脉 7、经筋二、简答题1、气运动失常的病机;2、“治未病”的概念、临床指导意义;三、论述题1、论述何谓五脏相关;2、论述你对中医和中国文化的认识;简答题1、 标志中医理论体系基本确立的典籍各有何价值(1)黄帝内经的问世,奠定了中医的理论基础,是现存的第一部医学典籍,被称为“医 家之宗”。 该书总结了汉以前的医学成就,系统地阐述了人体的生理、 病理、以及疾病的诊 断治疗和预防等问题。 内经的问世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确立了中医学的理论原则 和学术思想, 创立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2)难经 在此同时 难经作为内经的

11、辅翼,同为中医理论的奠基之作,在不少方面充实了内经的内容。创造性提出“独取 寸口,以知五脏六腑死生吉凶”的诊脉方法。创“右肾为命门”说。(3)伤寒杂病论 是第一部辨证论治的专著,为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标志着辨证论治体系的创立和应用。 其中伤寒论 确立了外感病六经辨证论治的纲领; 金匮要略 对内伤杂病进行了辨证论治。(4)神农本草经 是第一部药物学专著, 确立了中药理论的基础, 集汉以前药物学之大成。 首先对药品进行初步分类: 分上、中、下三品。对药物的四性五味, 七情和合, 方剂的君、 臣、佐、使的配伍原则作了阐述,并对药物的产地、采集、炮制方法和剂型与疗效的关系, 成为了历代本草之蓝本

12、。至此,从基础理论的确立,辨证论治体系的应用, 药物专著的问世, 相对完整的中医理论体系已经形成,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阴阳学说分析疾病病理变化的基本规律,如何确定治则,归纳药性3、脾胃关系如何为何称其为后天之本4、 何谓气如何生成有哪些功能 5、 何谓经络十二经脉的走向和交接规律2012 年湖北中医药大学考博中医基础理论试题1、 标志中医理论体系基本确立的典籍各有何价值(1)黄帝内经的问世,奠定了中医的理论基础,是现存的第一部医学典籍,被称为“医 家之宗”。 该书总结了汉以前的医学成就,系统地阐述了人体的生理、 病理、以及疾病的诊 断治疗和预防等问题。 内经的问世奠定了中医学的

13、理论基础,确立了中医学的理论原则 和学术思想, 创立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2)难经 在此同时 难经作为内经的辅翼,同为中医理论的奠基之作,在不少方面充实了内经的内容。创造性提出“独取 寸口,以知五脏六腑死生吉凶”的诊脉方法。创“右肾为命门”说。(3)伤寒杂病论 是第一部辨证论治的专著,为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标志着辨证论治体系的创立和应用。 其中伤寒论 确立了外感病六经辨证论治的纲领; 金匮要略 对内伤杂病进行了辨证论治。(4)神农本草经 是第一部药物学专著, 确立了中药理论的基础, 集汉以前药物学之大成。 首先对药品进行初步分类: 分上、中、下三品。对药物的四性五味, 七情和合, 方

14、剂的君、 臣、佐、使的配伍原则作了阐述,并对药物的产地、采集、炮制方法和剂型与疗效的关系, 成为了历代本草之蓝本。至此,从基础理论的确立,辨证论治体系的应用, 药物专著的问世, 相对完整的中医 理论体系已经形成,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 阴阳学说分析疾病病理变化的基本规律,如何确定治则, 归纳药性3、脾胃关系如何为何称其为后天之本4、何谓气如何生成有哪些功能5、何谓经络十二经脉的走向和交接规律6、何谓七情内伤致病特点7、 何谓扶正与祛邪应用原则如何论述题1、 试述实的含义和形成原因及临床常见表现2、 肝主疏泄的含义、生理和病理3、试联系脏腑功能阐述津液代谢全过程4、中医的两个特点5

15、、管子乘马:春夏秋冬,阴阳之推移也6、心的生理功能7、胆的生理功能8、足三阴走行9、肝在体合筋,开窍于目10、阴阳体质最早见于灵枢通天11 、 气的四种运动形式12、五脏化五气,以生怒喜悲忧恐13、人体组织中属阳的14、名解 3*10脾主运化风邪风性主动 风性轻扬开泄易袭阳位 肾在志为恐阴盛格阳肝气郁结扶正正治实证问答 10*4 300 字 心为君主之官 十二经脉交接 血的生理功能 肺的病机思考 10*1 500 字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中医病机和症候和现代研究的例子和看法2016年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内科孚专业中医

16、荃础理论考博试罢我自己回想的.顺序可能不大对,另外还有一个埴空题,记不住了.净巧越 吃 C",Q一牛.彳总厅吳本為乩_.春快f盯久伽刎pe. 3心袴.閘* JX吃匍扌评比離_Z氐兰阳1沿在僻兮一.其乍花_f. 乂“如神和v_ C、=%八. (F二、词解仲(3%二I、我壬(弼窑兀打r三同爷战(2仏心)(阿)7|Z0为饥1.血的功戢" T、(二、拓词祸fV ( 3八° - »丿 h貳工(审寸念弔匕)_ 2卫化皐创泄魏阿尢 山必 _ 4矶外弋亜诙i帀孑弘祁 |打林忑存怂/、正治7眸诅化8.闭益桁阳4 2奋気皿阿仕阳S . 尿初10(辺*祕 A( °w ?厂討画朗2016 河南中医学院中医基础综合真题1. 阴阳学说的内容及在中医学中的意义2. “津血同源”是什么意思,有何临床指导意义3. 肺主治节的内容4. 解释为什么脾胃为中枢5. 谈谈你对三焦的认识6. “反治”是什么,包括哪些治则,举例说明7. “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尤可透热转气,入血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请详细解 释。8. 结合内经“平人脉微论”,试解释“脉以胃气为本”,并说明正常脉象特点。9. 试述少阴下利的证治10. 金匮呕吐病篇,呕吐分哪几种类型,其治疗方剂各是什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