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罐区隐患排查内容_第1页
原油罐区隐患排查内容_第2页
原油罐区隐患排查内容_第3页
原油罐区隐患排查内容_第4页
原油罐区隐患排查内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附件1 原油管道配套罐区重点排查内容原油管道配套罐区重点排查内容隐患分类隐患小类隐患描述(缺失、不足、不符合、不完好)整改要求(对应规范条款)备注隐患分级应急消防类消防道路无消防道路或通道GB50183-2004第5.3.2条:油气站场储罐组宜设环形消防车道。四、五级油气站场或受地形等条件限制的一、二、三级油气站场内的油罐组,可设有回车场的尽头式消防车道,回车场的面积应按当地所配消防车辆车型确定,但不宜小于15m×15m。储罐中心距离最近消防道路距离偏大GB50183-2004第5.3.2条:储罐中心与最近的消防车道之间的距离不应大于80m。消防道路宽度不足GB50183-2004第

2、5.3.3条:一级站场内消防车道的路面宽度不宜小于6m,若为单车道时,应有往返车辆错车通行的措施。GB50183-2004第6.5.15条:油罐组之间应设置宽度不小于4m的消防车道。受地形条件限制时,两个罐组防火堤外侧坡脚线之间应留有不小于7m的空地。消防道路净空高度不足GB50183-2004第5.3.2条:消防车道的净空高度不应小于5m。消防道路转弯半径不足GB50183-2004第5.3.2条:一、二、三级油气站场消防车道转弯半径不应小于12m。消防道路高出附近地面2.5m,未设防护设施GB50183-2004第5.3.4条:当道路高出附近地面2.5m以上,且在距道路边缘15m范围内有可

3、燃气体、可燃液体储罐及管道时,应在该段道路的边缘设护墩、矮墙等防护设施。消防水系统未设消防水系统GB50183-2004第8.4.1条:除本规范另有规定外,油罐应设消防冷却水系统。GB50183-2004第8.4.11条:总容量不大于200m3、且单罐容量不大于100m3的立式油罐区可不设灭火系统和消防冷却水系统。GB50183-2004第8.4.10条:偏远缺水处总容量不大于4000m3、且储罐直径不大于12m的原油罐区(凝析油罐区除外),可设置烟雾灭火系统,且可不设消防冷却水系统。应设固定式冷却水系统而未设GB50183-2004第8.4.5条:单罐容量不小于1×104m3的固定

4、顶油罐、单罐容量不小于5×104m3的浮顶油罐,应设置固定式消防冷却水系统。注:钢制单盘式和双盘式内浮顶油罐的消防设施应按浮顶油罐确定,浅盘式内浮顶和浮盘用易熔材料制作的内浮顶油罐消防设施应按固定顶油罐确定。未设半固定式冷却水系统,而是采用移动式冷却水系统GB50183-2004第8.4.5条:单罐容量小于1×104m3、大于500m3的固定顶油罐与单罐容量小于5×104m3的浮顶油罐,可设置半固定式消防冷却水系统。罐区消防水管网有缺陷(如缩颈、泄漏、消防栓泄漏等)GB50183-2004第8.3.3条:储罐区的消防给水管网应布置成环状,并应采用易识别启闭状态的阀

5、将管网分成若干独立段,每段内消火栓的数量不宜超过5个。从消防泵房至环状管网的供水干管不应少于两条。寒冷地区的消火栓井、阀井和管道等有可靠的防冻措施。管道材质不符合GB50183-2004第8.1.5条:油罐防火堤内冷却水管道宜采用热镀锌钢管。消防冷却水供水范围不足或部分喷头损坏导致罐壁面有冷却盲区GB50183-2004第8.4.6条:油罐区消防水冷却范围应符合下列规定:1.着火的地上固定顶油罐及距着火油罐罐壁1.5倍直径范围内的相邻地上油罐,应同时冷却;当相邻地上油罐超过3座时,可按3座较大的相邻油罐计算消防冷却水用量。2.着火的浮顶罐应冷却,其相邻油罐可不冷却。消防冷却水供水强度不足GB5

6、0183-2004第8.4.7条:油罐的消防冷却水供给范围和供给强度应符合下列规定:1.地上立式油罐消防冷却水供给范围和供给强度不应小于GB50183-2004表8.4.7的规定。2.设置固定式消防冷却水系统时,相邻罐的冷却面积可按实际需要冷却部位的面积计算,但不得小于罐壁表面积的1/2。油罐消防冷却水供给强度应根据设计所选的设备进行校核。灭火系统未设灭火系统GB50183-2004第8.4.11条:总容量不大于200m3、且单罐容量不大于100m3的立式油罐区可不设灭火系统和消防冷却水系统。GB50183-2004第8.4.10条:偏远缺水处总容量不大于4000m3、且储罐直径不大于12m的

7、原油罐区,可设置烟雾灭火系统,且可不设消防冷却水系统。GB50183-2004第8.4.1条:除本规范另有规定外,油罐应设灭火系统,且灭火系统宜为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应设而未设固定式泡沫灭火系统GB50183-2004第8.4.2条:单罐容量不小于1×104m3的固定顶罐、单罐容量不小于5×104m3的浮顶罐、机动消防设施不能进行保护或地形复杂消防车扑救困难的储罐区,应设置固定式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注:钢制单盘式和双盘式内浮顶油罐的消防设施应按浮顶油罐确定,浅盘式内浮顶和浮盘用易熔材料制作的内浮顶油罐消防设施应按固定顶油罐确定。浮顶及内浮顶储罐泡沫产生器保护周长大于规范要求

8、GB50151-2010第4.3.2条:泡沫喷射口设置于罐壁顶部、密封或挡雨板上方,一次密封为机械密封且堰板高度小于0.6m时最大保护周长为12m,其他为24m;泡沫喷射口设置于金属挡雨板下部,且堰板高度小于0.6m时最大保护周长为18m,其他为24m。GB50151-2010第4.4.2条:内浮顶储罐单个泡沫产生器保护周长不应大于24m。泡沫混合液供应强度及连续供给时间不足应满足GB50151-2010第4.2.2条、4.3.2条及4.4.2条相关要求。管道材质不符合GB50183-2004第8.1.5条:油罐防火堤内泡沫混合液管道宜采用热镀锌钢管。GB50151-2010第3.7.3条:低

9、倍数泡沫灭火系统的水与泡沫混合液及泡沫管道应采用钢管,且管道外壁应进行防腐处理。消防动力源大型浮顶原油储罐消防泵未采用柴油泵中国石化大型浮顶储罐安全设计、施工、运行管理规定第5.4.2条、5.4.3条、5.4.4条:单罐容量大于或等于5×104m3的大型浮顶原油储罐,其消防给水泵、泡沫消防给水泵及泡沫液泵均应采用电动泵,备用泵均应采用柴油泵。且消防给水泵、泡沫消防给水泵应考虑100%流量备用。防火堤未设防火堤或防护墙GB50183-2004第6.5.8条:地上立式油罐组应设防火堤,位于丘陵地区的油罐组,当有可利用地形条件设置导油沟和事故存油池时可不设防火堤。GB50183-2004第

10、6.5.14条:五级站内,小于等于500m3的丙类油罐,可不设防火堤,但应设高度不低于1.0m的防护墙。防火堤高度不足或过高GB50351-2014第3.2.6条:地上储罐组的防火堤实高应高于计算高度0.2m。油罐组防火堤高于堤内设计地坪不应小于1.0m,高于堤外设计地坪或消防车道路面(按较低者计)不应大于3.2m。防火堤或防护墙材料不满足GB50351-2014第3.1.2条:防火堤、防护墙应采用不燃烧材料建造。GB50351-2014第4.1.1条:防火堤宜选用土筑防火堤,也可采用钢筋混凝土防火堤、砌体防火堤、夹芯式防火堤,不宜采用浆砌毛石防火堤;在用地紧张和抗震设防烈度8度及以上地区宜选

11、用钢筋混凝土防火堤。GB50351-2014第4.1.2条:防护墙宜采用砌体结构。防火堤不密封或不闭合GB50351-2014第3.1.2条:防火堤、防护墙必须密实、闭合、不泄漏。GB50351-2014第3.1.4条:进出储罐组的各类管线、电缆应从防火堤、防护墙顶部跨越或从地面以下穿过。当必须穿过防火堤、防护墙时,应设置套管并应采用不燃烧材料严密封闭,或采用固定短管且两端采用软管密封连接的形式。应急广播未设置应急广播GB17681-1999第6.3.4条:易燃易爆罐区应配备灾害事故广播设施。火灾报警未设置火灾报警按钮GB17681-1999第6.2.5条:易燃易爆罐区应设置手动报警按钮。火灾

12、报警按钮位置设置不当GB17681-1999第6.2.5条:手动报警按钮应设置在明显和便于操作的部位,且应有明显的标志。未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GB50183-2004第8.4.3条:浮顶油罐单罐容量不小于5×104m3时,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火灾探测器选型不当GB50116-2013第12.2.1条:外浮顶油罐宜采用线型光纤感温火灾探测器,且每只线型光纤感温火灾探测器应只能保护一个油罐。GB50116-2013第12.2.2条:除浮顶和卧式油罐外的其他油罐宜采用火焰探测器。火灾报警与视频监控不联动GB50116-2013第12.2.5条:火灾报警信号宜联动报警区域内的工业视频装置

13、确认火灾。视频监控系统未设置视频监控系统AQ3036-2010第10.1.1条:罐区应设置音视频监控报警系统,监视突发的危险因素或初期的火灾报警等情况。摄像头数量或位置不合理AQ3036-2010第10.1.2条:摄像头的设置个数和位置,应根据罐区现场的实际情况而定,既要覆盖全面,也要重点考虑危险性较大的区域。摄像头安装高度不合理AQ3036-2010第10.1.5条:摄像头的安装高度应确保可以有效监控到储罐顶部。摄像头不防爆AQ3036-2010第10.1.4条:有防爆要求的应使用防爆摄像机或采取防爆措施。摄像头不能与危险参数监控报警联动AQ3036-2010第10.1.3条:摄像视频监控报

14、警系统应可实现与危险参数监控报警的联动。设备设施类基础沉降储罐基础发生平面倾斜、非平面倾斜或锥面沉降过大按照Q/SH0566.2-2014、SY/T 5921-2011、SHS01012-2004进行修复处理,如处理后仍达不到效果,则对场地进行岩土工程勘察后,委托有资质设计单位、施工单位进行地基进行处理,处理后的不均匀沉降量不应大于GB50473-2008表6.1.3的规定,且沉降稳定后锥面坡度不应小于8。柔性连接储罐与工艺接管未采用柔性连接SY/T4073-94第4.0.1条:6度除类场地外可不安装金属软管和波纹补偿器。7度、类场地,8,9 度、类场地应选用金属软管或波纹补偿器。SY/T40

15、73-94第1.0.2条:抗震设防烈度为69度的常压立式圆筒型钢制储罐主要进出口管线的金属软管和波纹补偿器的选用和安装应执行SY/T4073-94有关规定。储罐与泡沫管线未采用柔性连接GB50151-2010第4.2.7条:防火堤内的地上泡沫混合液或泡沫水平管道应敷设在管墩或管架上,与罐壁上的泡沫混合液立管之间宜用金属软管连接;防火堤内的埋地泡沫混合液管道或泡沫管道距离地面的深度应大于0.3m,与罐壁上的泡沫混合液立管之间应用金属软管或金属转向接头连接。金属软管、膨胀节、挠性接头不完好或未定期检验。应按照TSGD0001-2009第六章的要求定期检验。水封隔离系统雨水出防火堤未设可靠的截油排水

16、措施GB50351-2014第3.2.9条:防火堤内应设置集水设施,连接集水设施的雨水排放管道应从防火堤内设计地面以下通出堤外,并应采取安全可靠的截油排水措施。GB50351-2014第3.3.6条:防火堤、防护墙内场地应设置集水设施,并应设置可控制开闭的排水设施。GB50016-2014第4.2.5条:含油污水排水管应在防火堤的出口处设置水封设施,雨水排水管应设置阀门等封闭、隔离装置。静电消除系统防火堤外人行踏步及储罐扶梯入口处未设置消除人体静电装置GB50183-2004第9.3.6条:甲、乙、丙A类油品、液化石油气、天然气凝液作业场所入口处,应设消除人体静电装置。GB13348-2009

17、第3.7.3条:油罐的上罐扶梯入口与采样口处应设人体静电消除装置。采样口处未设置人体静电消除装置GB13348-2009第3.7.3条:油罐的上罐扶梯入口与采样口处应设人体静电消除装置。金属附件未做等电位连接Q/SH0461-2012第7.3.4条:原油储罐的阻火器、呼吸阀、量油孔、人孔、切水管、透光孔等金属附件应等电位连接。GB15599-2009第4.1.4条:金属储罐的阻火器、呼吸阀、量油孔、人孔、切水管、透光孔等金属附件应等电位连接。GB50341-2014第8.1.4条、9.1.5条:浮顶、内浮顶的所有金属部件之间均应互相电气连接,浮顶上带开口附件的活动盖板应与浮顶电气连接。地上或管

18、沟内敷设的石油天然气管道在防火堤外未设防静电接地装置GB50183-2004第9.3.2条:地上或管沟内敷设的石油天然气管道在爆炸危险场所的边界处应设防静电接地装置。浮盘与罐壁未作电气连接或电气连接线截面积过小GB50183-2004第9.2.3条:浮顶罐、内浮顶罐应将浮顶与罐体用2根导线作电气连接。浮顶罐连接导线应选用截面积不小于25mm2的软铜复绞线。对于内浮顶罐,钢质浮盘的连接导线应选用截面积不小于16mm2的软铜复绞线;铝质浮盘的连接导线应选用直径不小于1.8mm的不锈钢钢丝绳。中国石化大型浮顶储罐安全设计、施工、运行管理规定第3.2.5条:单罐容量大于或等于5×104m3的

19、大型浮顶原油储罐,应利用浮顶排水管线将罐体与浮顶做电气连接,每条排水管线的跨接导线应采用1根横截面不小于50mm2扁平镀锡软铜复绞线。第3.2.4条;浮顶油罐转动浮梯两侧与罐体和浮顶各2处应做电气连接。第3.2.3条:浮盘与罐体应做2处电气连接。储罐顶部喷溅式进料GB12158-2006第6.3.3条:油品储罐进液管宜从罐体下部接入,若必须从上部接入,应延伸至距罐底200mm处。防火堤内泡沫混合液管道未采取静电消除措施GB50151-2010第3.7.10条:对于设置在防爆区内的地上或管沟敷设的干式管道,应采取防静电接地措施。接地管道系统未接地或者不符合GB13348-2009第4.7.1条:

20、管道系统的所有金属件,包括护套的金属包覆层均应接地。管路两端、分支处和每隔200m300m处,应有一处接地。当平行管路相距100mm以内时,每隔20m应加连接。当管路交叉间距小于100mm时,应相连接地。储罐未接地或接地不符合GB13348-2009第4.1.1条,GB50183-2004第9.2.4条:储罐应做接地,沿油罐外围均匀布置,其间距不应大于30m。仪表系统未接地或电气连接GB50183-2004第9.2.6条:装于钢储罐上的信息系统装置,其金属外壳应与罐体做电气连接,配线电缆宜采用铠装屏蔽电缆,电缆外皮及所穿钢管应与罐体做电气连接。不完好储罐发生变形、腐蚀、损害、泄漏或者超检验周期

21、按照Q/SH0566.2-2014、SY/T 5921-2011、SHS 01034-2004、SHS01012-2004等进行修复处理,保持完好。如处理后仍达不到效果,则委托设计单位提出整修方案。安全设施类独立的SIS未配置独立的安全仪表系统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 第40号)第13条:涉及毒性气体、液化气体、剧毒液体的一级或者二级重大危险源,配备独立的安全仪表系统(SIS)。不具备紧急停车功能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 第40号)第13条:一级或者二级重大危险源,装备紧急停车系统,具备紧急停车功能。低低液位报警及联锁储罐未设置低低液位报

22、警及联锁GB17681-1999第5.5条:储存易燃易爆介质的储罐,应配备高、低液位报警回路,必要时还应配有液位与相关工艺参数之间的联锁系统。AQ3036-2010第5.1条: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储罐的液位联锁自动控制装备,包括物料的自动切断或转移等。联锁系统不完善,未考虑对上下游的影响,或无延迟执行功能。AQ3036-2010第5.2条:紧急切换装置应同时考虑对上下游装置安全生产的影响,并实现与上下游装置的报警通讯、延迟执行功能。必要时,应同时设置紧急泄压或物料回收设施。高高液位报警及联锁储罐未设置高高液位报警及联锁AQ3036-2010第5.1条: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储罐的液位联锁自动控制装备

23、,包括物料的自动切断或转移等。AQ3036-2010第6.3.7条:5000m3以上可燃液体储罐、400m3以上的危险化学品压力储罐,应另设高高液位监测报警及联锁控制系统。GB17681-1999第5.5条:储存易燃易爆介质的储罐,应配备高、低液位报警回路,必要时还应配有液位与相关工艺参数之间的联锁系统。GB50183-2004第6.1.10条:油品储罐应设液位计和高液位报警装置,必要时可设自动联锁切断进液装置。联锁系统不完善,未考虑对上下游的影响,或无延迟执行功能。AQ3036-2010第5.2条:紧急切换装置应同时考虑对上下游装置安全生产的影响,并实现与上下游装置的报警通讯、延迟执行功能。

24、必要时,应同时设置紧急泄压或物料回收设施。紧急切断装置未设置紧急切断装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 第40号)第13条:一级或者二级重大危险源,具备紧急停车功能,装备紧急停车系统。对重大危险源中的毒性气体、剧毒液体和易燃气体等重点设施,设置紧急切断装置。可燃、有毒气体报警系统未设置可燃、有毒气体报警系统GB50493-2009第3.0.1条:在生产或使用可燃气体及有毒气体的储运设施的区域内,对可能发生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的泄漏进行检测时,应按下列规定设置可燃气体检(探)测器和有毒气体检(探)测器:1.具有可燃气体释放源,且释放时空气中可燃气体的浓度有可能达到25%LEL

25、的场所,应设置相关的可燃气体监测报警仪。2.具有有毒气体释放源,且释放时空气中有毒气体浓度可达到最高容许值并有人员活动的场所,应设置有毒气体监测报警仪。3.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释放源同时存在的场所,应同时设置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监测报警仪。4.可燃的有毒气体释放源存在的场所,可只设置有毒气体监测报警仪。设置数量不足(保护范围过大)GB50493-2009第4.3条:产生可燃气体的液体储罐的防火堤内,应设检(探)测器,并符合下列规定:1.当检(探)测点位于释放源的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时,可燃气体检(探)测点与释放源的距离不宜大于15m,有毒气体检(探)测点与释放源的距离不宜大于2m;2.当检(探

26、)测点位于释放源的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时,可燃气体检(探)测点与释放源的距离不宽大于5m,有毒气体检(探)测点与释放源的距离不宜大于1m。GB50116-2013第8.2.4条:线型可燃气体探测器的保护区域长度不宜大于60m。安装高度不满足规范要求GB50493-2009第6.1.1条:检测比重大于空气的可燃气体检(探)测器,其安装高度应距地坪(或平台)0.3m0.6m。检测比重大于空气的有毒气体的检(探)测器,应靠近泄漏点,其安装高度应距地坪(或平台)0.3m0.6m。GB50493-2009第6.1.2条:检测比重小于空气的可燃气体或有毒气体的检(探)测器,其安装高度应高出释放源0.5

27、m2m。声光报警不满足GB50116-2013第8.1.5条:可燃气体报警控制器发出报警信号时,应能启动保护区域的火灾声光警报器。GB50116-2013第8.1.4条:可燃气体报警控制器的报警信息和故障信息,应在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或起集中控制功能的火灾报警控制器上显示,但该类信息与火灾报警信息的显示应有区别。GB50493-2009第5.3.1条:在下列情况下,指示报警设备应能发出与可燃气体或有毒气体浓度报警信号有明显区别的声、光故障报警信号:1)指示报警设备与检(探)测器之间连线断路;2)检(探)测器内部元件失效;3)指示报警设备主电源欠压;4)指示报警设备与电源之间连接线路的短路与断

28、路。安全距离类与居民区输油站储罐与100人以上的居住区、村镇、公共福利设施防火间距不足GB50183-2004第4.0.4条:一、二、三、四、五级输油站储罐与100人以上的居住区、村镇、公共福利设施之间的防火间距分别不应小于100m、80m、60m、40m、30m。输油站储罐与100人以下的散居房屋防火间距不足GB50183-2004第4.0.4条:一、二、三、四、五级输油站储罐与100人以下的散居房屋之间的防火间距分别不应小于75m、60m、45m、35m、30m。与工矿企业输油站储罐与工矿企业防火间距不足GB50183-2004第4.0.4条:一、二、三、四、五级输油站储罐与相邻工矿企业之

29、间的防火间距分别不应小于70m、60m、50m、40m、30m。与铁路线输油站储罐与国家铁路线防火间距不足GB50183-2004第4.0.4条:一、二、三、四、五级输油站储罐与国家铁路线之间的防火间距分别不应小于50m、45m、40m、35m、30m。输油站储罐与企业铁路线防火间距不足GB50183-2004第4.0.4条:一、二、三、四、五级输油站储罐与企业铁路线之间的防火间距分别不应小于40m、35m、30m、25m、20m。与公路输油站储罐与高速公路防火间距不足GB50183-2004第4.0.4条:一、二、三、四、五级输油站储罐与高速公路之间的防火间距分别不应小于35m、30m、25

30、m、20m、20m。输油站储罐与其他公路防火间距不足GB50183-2004第4.0.4条:一、二、三、四、五级输油站储罐与其他公路之间的防火间距分别不应小于25m、20m、15m、15m、10m。与独立变电所、架空电力线输油站储罐与35kV及以上独立变电所防火间距不足GB50183-2004第4.0.4条:一、二、三、四、五级输油站储罐与35kV及以上独立变电所之间的防火间距分别不应小于60m、50m、40m、40m、30m。输油站储罐与35kV及以上架空电力线路防火间距不足GB50183-2004第4.0.4条:一、二、三、四级输油站储罐与35kV及以上架空电力线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1.

31、5倍杆高且不应小于30m。五级站场不应小于1.5倍杆。与架空通信线路、电力线、通信线路输油站储罐与国家、级架空通信线路防火间距不足GB50183-2004第4.0.4条:一、二、三级输油站储罐与国家、级架空通信线路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40m。四、五级站场不应小于1.5倍杆高。输油站储罐与35 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通信线路防火间距不足GB50183-2004第4.0.4条:一、二、三、四、五级输油站储罐与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通信线路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1.5倍杆高。与爆炸作业场所站场与爆炸作业场所(如采石场)防火间距不足GB50183-2004第4.0.4条:一、二、三、四、五级站场

32、与爆炸作业场所(如采石场)防火间距不应小于300m。罐区与操作室、建构筑物距离罐区内储罐与罐区操作间、值班室的防火间距不足GB50183-2004第5.2.1条:一、二、三、四级油气站场与罐区操作间、值班室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5.2.1中关于辅助生产厂房及辅助生产设施的距离要求。GB50183-2004第5.2.3条:五级站不应小于表5.2.3中关于计量仪表间、值班室或配水间的距离要求。罐区内储罐与泡沫泵站的防火间距不足GB50151-2010第8.1.1条:泡沫消防泵站距离被保护的甲、乙、丙类液体储罐的距离不宜小于30m。罐区内储罐与泡沫站的防火间距不足GB50151-2010第8.1.6条:当泡沫站靠近防火堤设置时,其与各甲、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