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luck is an accessory to hard work.简单易用轻享办公(页眉可删)2021年二泉映月教学设计 2021年二泉映月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四、五自然段。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读准多音字“强”的不同读音。3、通过朗读和背诵课文的训练,感受民间艺人阿炳创作不朽名曲二泉映月的艰辛历程,学习他敢同命运抗争,矢志不渝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通过朗读、感悟并背诵课文,从而体会盲人阿炳创作不朽名曲二泉映月的艰辛历程,及这首名曲的丰富内涵。三、教学准备:1、挂图或投影。2、配乐歌曲二泉映月。3、搜集有关阿
2、炳的资料。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题、导入。1、播放二泉映月。你听过这首曲子吗?能向我们介绍一下吗?2、出示华彦钧的挂图,介绍预习时搜集到的资料。二、检查预习,初读感知。1、出示生字词小黑板。指读,正音,齐读。这些字在书写时要注意什么?2、学生交流,师小结,指导书写。3、学生描红,师巡视。4、齐读生字词。5、你用什么方法理解了哪些词的意思?理解词语。6、分自然段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哪几自然段写了二泉映月的诞生过程?小结分段及段意。学习第一段。1、指读第一段,思考:你对二泉有什么样的印象?2、讨论交流,理解“树木葱茏”“藤萝摇曳”“一泓请泉”。3、你喜欢这样的景色吗?把
3、你的感受表达出来。各自练读。4、指读第一自然段,评议。齐读。四、小结。这一课,你有哪些收获?2021年二泉映月教学设计2一、播放二泉映月(节选),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喜欢哪些音乐?能说说具体的名称吗?为什么喜欢它们?(音乐能抒发人的思想感情,陶冶人的性情)课前,老师已经和同学们一起欣赏了二泉映月,老师想再播放其中的一部分,请同学们仔细聆听,用心体会,听完后谈谈感受。(相机板书课题:二泉映月)2、播放乐曲二泉映月(部分)3、谈谈听完乐曲后的感受(悠扬、婉转、悲伤、深沉、优美、高昂)二、了解预习情况。1、同学们,这首曲子的名字叫二泉映月,今天学习的课题就叫“二泉映月”。通过你对课文的预习,你想
4、了解关于“二泉映月”的哪些问题?(1) 二泉映月是阿炳在什么情况下谱写的?(2)这个曲子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课前,老师和大家一起大家听了二泉映月,要求收集有关阿炳的资料。现在谁来说说你对阿炳有哪些了解?三、精读14节,理解创作原因。1、同学们,下面我们来讨论第一个问题:二泉映月这首曲子是阿炳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作的呢?请大家反复读读14节,要读正确、读通顺。2、学生自读,老师巡视。3、分节指名朗读。教师评价并随机点拨:(1)正音:淙淙 萦绕 耳畔 倔强(2)出示“饱经风霜”一词,理解“饱”的意思以及整个词语的意思。(3)出示“度日如年” 一词。“度日如年”说明什么?这句话应该怎么读?(4)
5、出示“静影沉璧” 一词。“静影沉璧”指的是什么?把什么比作什么?4、同学们,阿炳是在什么情况下创作二泉映月的,哪一节作了具体回答?(第4自然段)请同学们再细细读读第4自然段,然后用自己的话说说阿炳是在什么情况下创作二泉映月这首曲子的?5、读后指名说,教师随机板书:时间:中秋夜地点:二泉环境:月光似水、静影沉璧、流水淙淙联想:想起了想到了似乎听到了6、自主学习,理解重点语句:“他似乎倔强的呐喊”(1)、出示“渐渐地,渐渐地,倔强的呐喊”一句。(2)、自读课文第2、3两节,找出相关语句,体会体会这句话的含义。(3)、指名回答,结合内容体会阿炳生活的“坎坷”。(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7、对照
6、板书练习背诵。(1)、对照板书自背。(2)、指名背。(3)、齐背。2021年二泉映月教学设计3一、 板书课题,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学生读题。2、大家知道二泉映月是谁创作的吗?3、你们对阿炳有什么了解?二、欣赏乐曲,走近阿炳1、阿炳是一位苦难的艺人,是一位民间艺人,一位盲人艺人,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聆听这首有名二胡曲。2、你们心中有什么感受?你听到了什么?3、阿炳为什么能创作出这首二泉映月呢?请把书打开,自己读课文思考。三、以词带文,了解大意1、出示词语,点名朗读月光如银 双目失明 委婉连绵月光似水 卖艺度日 升腾跌宕静影沉璧 经历坎坷 步步高昂月光照水 热爱音乐 舒缓起伏水波映月 向往光明 恬
7、静激荡2、启发学生竖读:每列分别写什么?应该怎样去读?3、有不理解的词语吗?四、抓住重点,精读课文1、请大家拿出笔,再读课文,划出文中带有“听”的句子。2、交流:第2节:小阿炳听到什么声音了吗?师傅又是怎么说的?第3节:小阿炳长大了,他又听到了什么?第4节:又逢中秋夜,他听到了什么?为什么会这样,难道父亲说错了吗?让学生闭上眼睛体验阿炳双目失明后的感受。3、你们看到过卖艺的人吗?展开自己的想象,阿炳卖艺时是怎样的情景?出示:情景一:冬天,大雪纷飞,寒风刺骨,阿炳情景二:夏天,骄阳似火,烈日炎炎,阿炳情景三:一天,阿炳病了,播放二泉映月,导语激情,让学生选取一个场景,闭上眼睛去想象阿炳卖艺的情景
8、。指导朗读课文第5节。4、出示课文第6节内容。阿炳为什么只能把自己的情怀倾诉给月夜?循环播放二泉映月,指导朗读课文。你们仿佛听到了什么?阿炳,他靠什么来支撑?五、拓展延伸,深化感受1、出示小泽征尔在指挥二泉映月后说的一句话:这种音乐只应跪下来听。提问:小泽征尔要跪阿炳的什么精神?板书:对命运的抗争,对光明的向往。2021年二泉映月教学设计4教学要求: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二泉映月这首曲子的来历以及曲作者阿炳艰难的人生之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重点语句。热爱民族音乐,懂得音乐可以表达心声,战胜苦难。教学环节: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引发质疑。板书课题,刚刚看到这样一个题目,你想问什么问题?(二泉在
9、哪里?二泉映月是什么?)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自由读课文,到文中去寻找问题的答案。有些问题可能会通过你的读书迎刃而解,有的问题则需要深入地学习包括和老师、同学的交流、碰撞才能够明晰。针对最初提出的问题进行反馈,初步感知“二泉映月”这首曲子的旋律。初步概括:二泉映月是什么?引发二次质疑:说到二泉映月是一首曲子、一首二胡曲、一首阿炳创作的曲子,此时的你又想问什么问题?(阿炳为什么能够创作出这样一首曲子?这首曲子想表达什么?这首曲子为什么能够享誉海内外?)三、熟读课文,理解内容。出示阿炳塑像:这就是二泉映月的曲作者阿炳(简介阿炳)这节课就让我们透过文字一同走近阿炳,走近阿炳的心灵世界,走进阿炳的音
10、乐时空。同学们再次认真读读课文,尤其要读准生字的读音,遇到难读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检查读书情况:主要指导读通读顺、不读破句,合理停顿。四、深入探究,体会情感。提问:_哪些段落写了二泉映月这首曲子创作的过程?(45自然段)指名读第四自然段,质疑:为什么原来听不到任何声音,现在却能够听到这么多的声音?理解“月光似水”“静影沉璧”此时,如果你置身在葱茏的树林中,眼前是一轮明月,一泓清泉,沐浴着皎洁的月光,欣赏着摇曳的藤萝,你的心情如何呢?然而这么美妙的景色阿炳却再也看不到了,永远也看不到了。他只能听到淙淙的流水声,只能听到发自他心底的那些声音。他想到了师父说过的话,想到了自己坎坷的经历。默读2、3课
11、文自然段,从文中找找答案,看看师父说了什么让他这样铭刻于心,自己又经历了什么让他如此的感伤?出示四幅图画,使学生感受阿炳的生活,并选择一幅用文字表达出来。汇报反馈。思考:阿炳叹的是什么?哭的是什么?诉的是什么?喊的是什么?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四自然段。小结:阿炳能够创作出二泉映月这样的作品,源于他特殊的经历。然而却并非有这样经历的人都能够成就这样的作品。你认为阿炳创作出二泉映月这样的曲子还有什么原因?(对音乐的热爱,良好的天赋)补充资料:阿炳五岁,就跟随父亲在雷尊殿当小道士,并且学习各种乐器演奏。他冬天用冰块摩擦双手,锻炼弹琵琶的指弓;夏夜,为了避免蚊咬,双脚浸在水里习拉二胡。他迎着晨风吹笛,用
12、铁筷子敲打方砖,练习鼓点、板眼,还经常跟着父亲出外拜忏、诵经、奏乐,众多的道家音乐活动,使他的音乐技艺超群出众。阿炳创作了很多曲子,据不完全记载,大概有二百多首,但是留下录音的只有六首,这首曲子也是后人命名的,为什么一定要叫做二泉映月呢?(触景生情,即兴而成)小结:让我们在音乐与文字中再次走进这个说来普通又极不普通的民间艺人阿炳的情感世界。(配乐范读第五段,学生谈感受)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在朗读中理解:升腾跌宕高昂?势不可挡?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支撑这些词汇,在理解中体会人物情感有感情地朗读。(很多伟大音乐家都是苦难的超越者,贝多芬是聋子,但耳聋后他创作了振聋发聩的第九交响曲。莫扎
13、特在36岁时就离开了人世,但他是是世界公认的“音乐神童”是古典主义的代表人物。看待一个人生命的价值不应当是看其生命的长度,也不是看他遇到了多少苦难与挫折,而是看他如何超越苦难来提高其生命的质量。)五、拓展研读,提升认识。(一)谈感受:国庆10周年时,中国对外文化协会将二泉映月作为我国民族音乐的代表作之一送给国际友人。二泉映月还入选了世界十大名曲。现在,二泉映月已经有了何占豪改编的小提琴独奏、储望华改编的钢琴独奏、吴祖强改编的弦乐合奏等西洋乐器改编曲。中国乐团出访外国的时候,二泉映月通常为首选曲目。(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世界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日本人)在听过二泉映月这首曲子后,激动不已,他
14、流着泪说:“这样的音乐应该跪下来听。”(阿炳的人生是那个社会的缩影,但阿炳的音乐却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凝聚!)请记住这样几个名字杨荫浏、张瑞、闵惠芬、宋飞(他们拯救了我们中华民族的音乐遗产,并能够发扬光大。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热爱我们的民族音乐、民族文化。)(二)听歌曲二泉吟同时出示二泉吟的歌词再次谈认识:二泉映月是什么?六、师生共同总结。板书设计二泉映月一首曲子一段人生一番情怀一种精神附参考资料:(一)华彦钧(18931950)民间音乐家。小名阿炳,江苏无锡东亭人,他四岁丧母,二十岁丧父,二十一岁患眼病,三十五岁时双目失明。在无锡市以沿街卖唱和演奏各种乐器为生,饱尝人间的苦难。阿炳经常在无锡二
15、泉边拉琴,创作此曲时已双目失明,据阿炳的亲友和邻居们回忆,阿炳卖艺一天仍不得温饱,深夜回归小巷之际,常拉此曲,凄切哀怨,尤为动人。阿炳的朋友陆墟曾这样描写过阿炳拉奏二泉映月时的情景:“大雪象鹅毛似的飘下来,对门的公园,被碎石乱玉,堆得面目全非。凄凉哀怨的二胡声,从街头传来只见一个蓬头垢面的老媪用一根小竹竿牵着一个瞎子在公园路上从东向西而来,在惨淡的灯光下,我依稀认得就是阿炳夫妇俩。阿炳用右胁夹着小竹竿,背上背着一把琵琶,二胡挂在左肩,咿咿呜呜地拉着,在淅淅疯疯的飞雪中,发出凄厉欲绝的袅袅之音。”1950年夏天,中央音乐学院的音乐学家杨荫浏与曹安和携带着一台进口的钢丝录音机来到无锡,找到了当地有
16、名的民间艺人“瞎子阿炳”,要为他的演奏录音。当两位专家说明来意后,阿炳回答说:“我已经有两年不演奏乐器,我的技术荒疏了,我的乐器一件也不能用了。”据传,两年前曾有老鼠咬断了阿炳的琴弦,作为盲人生活在黑暗中的阿炳认为是“上天”对他的惩罚,即放弃了演奏。杨荫浏先生听说后立刻为阿炳购买了二胡和琵琶,与曹安和一起好言相劝,阿炳终于同意了演奏。他说:“我荒疏得太久了,让我在家里练上三天再演奏吧。”三天后,两位专家录下了阿炳演奏的二泉映月等三首二胡曲和三首琵琶曲。第二年,杨、曹两位专家再次到无锡拜访阿炳的时候,这位饱经沧桑的艺人已经去世,他留下的六首乐曲也成了绝唱。但是,随着岁月的流逝,阿炳没有被人们所忘
17、记,他的名字已经由无锡传到了北京,传遍了全国,走向了世界。华彦钧死时也不过是1950年12月4日,不到58岁。(二)听琴声悠悠是何人在黄昏后,身背着琵琶沿街走;阵阵秋风吹动着他的青衫袖,淡淡的月光石板路上人影瘦,步履摇摇出巷口,弯转又上小桥头。四野寂静,灯火微芒隐画楼,操琴的人,似问知音何处有。一声低吟一回首,只见月照芦荻洲。琴音绕丛林,琴心在颤抖。声声犹如松风吼,又似泉水淙淙流。憔悴琴魂作漫游,平生事啊难回首。岁月消逝人难留,年少青丝,转瞬已然变白头。苦零丁,举目无亲友,风雨泥泞怎忍受?荣辱沉浮无怨尤。唯有这琴弦解离愁。2021年二泉映月教学设计5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二泉映月,了解民族乐器
18、二胡的主要特点,知道二泉映月的创作背景,体验乐曲的悲凉、向往光明的情绪情感,热爱我国的民族音乐。2.通过欣赏,能够体验和感受民间音乐家华彦钧(阿炳)那种倔强、刚毅的性格,同时学习他那种坚决与黑暗势力作斗争的精神。教育学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为建设国家而努力学习。教学重点、难点:理解、体会乐曲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中国的民族民间音乐可分为:古代音乐、民族器乐曲、民歌、戏曲曲艺音乐等,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中国的民族民间音乐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民族器乐曲。(出示二胡图片,认识二胡)今天我们学习的是有关二胡的民族乐曲,请讨论后例举中国著名的二胡演奏家或二胡名曲,导入课题二泉
19、映月。二、背景介绍华彦钧(小名阿炳):1893年出生1950年去世(1893年与我国伟人毛同年出生)。()阿炳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灌录个人专辑录音带和唱片的民间艺人。二泉映月中“二泉”指什么?“二泉”原本指无锡蕙山二泉亭附近的泉水,当地群众称为“天下第二泉”。乐曲名称为后人根据此境命名。器乐二泉映月1.二泉映月的演奏乐器及形式是什么?2.它所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情绪?背景简介:阿炳的坎坷人生和悲惨境遇,正是旧社会劳苦大众的一幅缩影,自然会引起人们对他的关注与同情。阿炳威武不屈,忠诚爱国的品格和气节,表现了一种民族的气度和精神,令人佩服。阿炳的二泉映月等音乐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的内心世界和
20、精神风貌,透露出一种来自人民底层的健康而深沉的气息,必然会引起人们心灵深处的极大共鸣。其次,它的旋律发展,使用了中国民间的乐句首尾衔接,同音承递的旋法,使音乐呈现出行云流水般的起伏连绵的律动美感,仿佛是道不完的.苦情话,流不完的辛酸泪,给人以“叹人世之凄苦”,“独怆然而涕下”之感。另外,乐曲的艺术美感还表现在于深沉中含质朴,感伤中见苍劲,刚柔并济,动人心魄。再则,这首乐曲体现了注重情深、着意传神的法则,发人联想,令人回味。学唱乐曲的引子和主题旋律,体会反映的思想内容:1.表露出的无限的感慨为什么我会这样瞎、穷?2.从平静转为激昂。表现作者内心的生活感受和顽强的生活意志。3.请同学模仿引子中叹气
21、的声音演唱好引子部分。4.在教师带领下演唱主题部分,注意表现不同的音乐情绪。三、介绍乐器-二胡二胡又名南胡,构造分琴筒、琴杆、轸子、千斤、弓等,张弦二根,大多采用五度定弦。弓夹在两弦中,琴筒上蒙蟒皮。音域为d1-d3(a3)。音色柔和优美。本世界初,刘天华先生写了良宵等十首二胡独奏曲和一套二胡练习曲,提高了二胡的性能,使之成为独奏乐器。(具体由课件展示)4、作品欣赏1、播放二泉映月片断,感受乐曲哀婉、凄凉的情绪。师:让我们一起来完整的欣赏乐曲二泉映月。四、学习乐曲的引子和主题旋律,体会反映的思想内容(1)感受主题音乐,并唱一唱师: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乐曲的主题音乐生:随着音乐用“嗯”轻轻的哼唱
22、(2)播放音乐主题2a、听到这里同学们感受到这位盲艺人内心怎样的痛苦呢?(学生各抒己见)b、这位街头流浪的音乐家饱尝了人间的辛酸苦辣,孤独地用他心爱的乐器倾诉心中的坎坷、痛苦、不平,音乐中多次出现这样一个感人的音调(出示音乐主题哼唱体验)c、这一主题不断变化、发展,音乐层层推进,产生了最为愤慨的、激动人心的高潮,让我们继续欣赏,当你听到高潮时可举手或用合适的神情、动作表示出来(放至高潮处)d、此时此刻,你们心中有何震撼?你从音乐中感受到了什么?(学生讨论、交流)e、命运对他如此不公,生活对他如此残酷,倔强刚毅的阿炳终于发出了激愤的呐喊(出示高潮音乐,一起唱唱、议议)f、这是他对命运的挣扎和反抗
23、,是他对黑暗社会的控诉和愤怒,是他积淀已久内心情感的全部发泄(播放高潮及过渡句)然而苦难生活也磨练了阿炳倔强刚毅的个性:不向命运低头,勇于向黑暗现实挑战。g、乐曲到这里似乎可以结束了,然而音乐中还有一个更为深情、细腻的尾声,让我们一起倾听主题的最后重现(播放尾声音乐)意犹未尽的尾声给了我们怎样的遐想?五、拓展延伸师:出示刘天华、闵惠芬的图片和有关资料1.了解江苏二胡演奏家刘天华2.欣赏有关的二胡曲目光明行、空山鸟语片断音乐师:二泉映月以凄苦哀怨的音调,叙述了阿炳一生颠沛流离的悲苦遭遇。一开始是一个简短的引子,接着作者的感情由沉思到感慨以至怒号那血泪的控诉,使听者无不为之动容。请同学用铅笔在音乐
24、的伴奏下为阿炳或二泉映月画一幅画。并讲解你的作画意图。六、课堂小结:今天,我们主要欣赏了民族乐曲二泉映月,通过欣赏不仅了解了我国民族乐器二胡的一些知识,更主要的是体会了乐曲的如泣如诉、如悲如怒的情调及二胡的演奏效果,还有作者在充满坎坷和磨难的生活中那种倔强不屈的精神,同时他的作品给我们留下了极为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课后同学们多搜集欣赏一些民族器乐曲,更深的了解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2021年二泉映月教学设计6【一】教学内容:小学语文苏教版国标本五年级第十册第9课课文。【二】教材简解:二泉映月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的一篇文情皆美、真挚感人的好_。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
25、朗读与文本对话,在对文本的逐步解读中感受和体验民间艺人阿炳创作不朽名曲二泉映月的艰辛历程,从而学习阿炳热爱生活,热爱音乐,敢于同命运抗争,矢志不渝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三】目标预设: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能联系上下文,了解阿炳的艰辛历程,感悟阿炳的满腔情怀,体会琴声的变化及其表达的思想感情。3、学习主人公敢于同命运抗争,矢志不渝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四】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体会阿炳的坎坷经历,了解阿炳创作二泉映月的过程。教学难点:理解二泉映月的丰富内涵,表现了阿炳热爱生活、热爱音乐、追求理想、敢于同命运抗争的精神。【五】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
26、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教学中,通过让学生朗读、闭眼、想象,让学生走近阿炳,走进文本进行有创意的阅读,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六】设计思路:二泉映月是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课文浓缩了民间音乐家阿炳艰辛苦难的一生,记叙了二泉映月这首名曲的形成过程,再现了二泉映月的丰富内涵,表现了阿炳热爱生活、热爱音乐、追求理想、敢于同命运抗争的精神。由于阿炳生活的那个年代离现在的孩子也比较遥远
27、,对于缺乏生活经验的小学生来说,领悟_的中心以及乐曲所表达的情感,有一定难度。于是,我采用创设情景、以读代讲、读中感悟的方法进行本课教学。本课教学以情感为纽带,通过多种途径,让学生置身于浓浓烈烈的情感体验之中,把蕴含于语言文字中的情感读懂悟透,以获得真真切切情感熏陶,努力体现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七】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1、同学们喜欢欣赏音乐吗?为什么?(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与大家交流音乐带给他们的感受:音乐能抒发人的思想感情,陶冶人的性情)今天这节课上,老师想先播放一段曲子,请同学们仔细聆听,用心体会,听完后谈谈第一感觉。2、播放乐曲二泉映月(节选)(悠扬、
28、婉转、悲伤、深沉、优美、高昂)3、谈谈听完乐曲后的感受4、了解曲名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曲子叫什么名字?板书课题:二泉映月【设计意图:师生进行话题交流,让学生无拘无束的谈自己欣赏音乐的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泉映月的曲子有的学生可能听过,但不一定有深刻的感受,小学生欣赏乐曲的能力有限,此时只是初步感知,只要求学生谈初步感受,为课文的学习作情感的铺垫。】5、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就是介绍二泉映月这首曲子的,课题就叫二泉映月。看了课题,你想了解关于二泉映月的哪些问题?(1)二泉映月这首曲子是谁谱写的?(2)在什么情况下谱写的?(3)这个曲子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老师依次在课题后打上?)【设计意图:
29、明确目标,让学生带着问题读文,做到有的放矢。】二、初读课文,初识阿炳。1.自由读课文,要求:(1)画出生字,注意读准字音,读顺课文。(2)画出生字词及不理解的词语,借助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意思。(3)找出描写月亮、月光、阿炳的身世的以及二泉映月旋律的关键词。(4)结合课文以及课前搜集的资料介绍阿炳。2、检查自学情况。(1)抽读生字、课文,了解词语掌握情况。饱经风霜:形容经历过很多艰难困苦。静影沉璧:静静的月影如沉在水中的玉璧。(看图并联系生活经验理解)坎坷:坑坑洼洼,比喻人生道路曲折、充满艰辛。(联系阿炳生活遭遇理解)激愤:激动而愤怒。倔强:性格刚强。【设计意图:扫除阅读障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30、。】(2) 交流、认读描写月亮、月光、阿炳的身世的以及二泉映月旋律的关键词。月光如银 双目失明 委婉连绵月光似水 卖艺度日 升腾跌宕静影沉璧 经历坎坷 步步高昂月光照水 热爱音乐 舒缓起伏水波映月 向往光明 恬静激荡【设计意图:通过以上三类词语的交流,让学生对二泉映月的美景、阿炳的身世、二泉映月的旋律有个初步的了解,为后面感受那如水的月色,也为后面进一步感悟人物,感受乐曲作好了铺垫。】(3) 二泉映月这首曲子是谁谱写的?你对阿炳有哪些了解?课件呈现无锡锡惠公园龙光塔下天下第二泉的画面,师生共同交流对阿炳的了解。【设计意图:交流对阿炳的了解,为课文进行补白,为理解课文内容作铺垫。】三、细读课文,
31、走近阿炳。1、体验坎坷人生。(1)阿炳几次游历二泉?每次感受有什么不同?学生拿笔做出标记,交流回答。(2)课件出示:阿炳两次来到二泉的对比。第一次 第二次淙淙的流水声淙淙的流水声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3)学生针对表格内容,提出问题。【设计意图:学起于思,思起于疑。质疑是学生主动、自主学习的最佳外化形式,是学生潜能得到开发的重要标志。】(4)十多年后的那个中秋之夜,二泉池畔,究竟是哪些让置身于黑暗世界的阿炳从那淙淙的流水中听到这么多他儿时未曾听到的声音?(生默读,找一找)预设片段:坎坷的经历。文中有一段文字精炼地概括了阿炳十多年来遭遇的人生变故,让学生找一找阿炳有哪些坎坷的经
32、历?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阿炳多舛的命运:在唾弃声中降生,四岁丧母;在白眼中成长,痛丧师父;在屈辱中度日,双目失明。同时课件出示为阿炳写的一首四字词语歌,让学生读一读,感受其凄苦的人生。痛丧师父 孤苦无依天来横祸 双目失明颠沛流离 卖艺度日坎坷人生 苦苦凄凄【设计意图: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阿炳的苦难经历在师生平等有效的对话中无声无息的进入了学生的视野,撩动了学生朴素的同情之心,为下环节的朗读感悟奠定了情感基调。】同学们,这就是阿炳十多年的经历,请大家把你的目光集中到阿炳的那张脸上。你看,那张曾经非常可爱的脸,那张曾经充满了青春和朝气的脸,如今,随着师父
33、的离世,随着他的双目失明,随着大雪纷飞,烈日炎炎,那张脸变了,变了,变了同学们,此时此刻,你看到了一张怎样的脸?(学生回答)同学们,经历坎坷人生的阿炳尽管是一张饱经风霜的脸,面黄肌瘦的脸,布满皱纹的脸,但他心里面却充满了对音乐的热爱,对光明的向往,对生活的渴望。出示:但是生活的穷困和疾病的折磨,泯(mn)灭不了阿炳对音乐的热爱和对光明的向往。他多么希望有一天能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啊!指导学生朗读,读出阿炳火热的内心。同学们已经走进了阿炳心里。如今,阿炳再次听泉,那淙淙的流水也走进了阿炳的心里,发出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这些声音阿炳听到了,你们听到了吗?是谁在叹息、谁在哭
34、泣?是谁在倾诉、谁在呐喊?教师可以提示学生结合前面的学习表达出是阿炳在叹息自己的双目失明,是阿炳在哭泣命运的悲惨,是阿炳在倾诉不幸的遭遇,是阿炳在呐喊自己对光明的向往!出示: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指导学生朗读注意体会顿号的用法,不用较大的停顿。【设计意图:同样是这泓清泉,依旧是二泉美景,可阿炳再也看不到了。鲜明的对比,巨大的反差,在学生的心里形成了强烈的冲击,产生了深刻的体验。而场景的铺陈,情境的营造,意境的渲染更是把学生带进了阿炳那苦难而又不屈的坎坷人生中去了,感受阿炳的叹息、哭泣、倾诉和呐喊。学生在切己体察悄然走进阿炳的内心世界。】2、品
35、悟不朽名曲。(1) 听着,听着,阿炳的心颤抖起来。他要积淀已久的情怀倾吐出来,当时有人听阿炳倾诉吗?没有。流水是他的知音,月夜是他的朋友,琴弦是他的伙伴,他要把积淀已久的情怀倾吐给这茫茫月夜。于是他禁不住抓起胡琴,拉弓抚弦,他的手指在琴弦上不停地滑动着,流水、月光都变成了一个个动人的音符,从琴弦上流泻出来。他倾吐了哪些情怀呢?请学生拿起笔来用不同的标记画一画哪些句子描写了琴曲的特点?哪些句子是琴曲传达出的情感?(2)交流。a、出示:起初,琴声委婉连绵,有如山泉从幽谷中蜿蜒而来,缓缓流淌。这似乎是阿炳在赞叹惠山二泉的优美景色,在怀念对他恩重如山的师父,在思索自己走过的人生道路。听音乐起始部分,想
36、象相关画面,感受乐曲的 委婉连绵 ,体会琴声表现的内涵。指导用轻缓、抒情的语调读出音乐起始部分的委婉连绵,用稳重的语气读出音乐传达的情感。b、出示:随着旋律的升腾跌宕,步步高昂,乐曲进入了高潮。它以势不可当的力量,表达出对命运的抗争,抒发了对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欣赏乐曲高潮部分,说说自己对这两句话的理解,进一步体会阿炳通过琴声表达的情感,指导学生加快语速,升高语调来表现乐曲的高潮,用激昂高亢的语调表现乐曲抒发的情感。c、出示:月光照水,水波映月,乐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回响,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阿炳用这动人心弦的琴声告诉人们,他爱那支撑他熬过苦难一生的音乐,他爱那美丽富饶的家乡,他爱那惠山
37、的清泉,他爱那照耀清泉的月光指导学生理解表示乐曲的丰富内涵的看似矛盾的两对词语,用徐缓回味的语气读整首曲子带给听者的感受,用抒情的语调读好最后的排比句。关注排比句中的逗号,读出停顿。(3)采用师生合作或男女生合作等多种形式感情朗读。(4)再次播放二胡曲,静静的聆听。要求学生欣赏后表达自己的感受。(5)学生再次跟随乐曲朗读。【设计意图:这一自然段集中体现了语言与音乐的交融、情感与情境的辉映,是全课感情朗读的重点、难点。学生的情感虽然集聚到了急需释放的程度,但是毕竟对乐曲内涵的理解还很肤浅。因此教学中通过精心设计的练习,引导学生鉴赏乐曲,步步铺垫,层层深入,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效果;接着在读懂基础上
38、学生一次次的朗读,一次次的提高,学生读好了乐曲,真真切切成为了瞎子阿炳的知音。】(6)二泉映月这首不朽的乐曲就这样诞生了。师生齐读最后一段。四、拓展延伸,迁移运用。1、日本指挥家小泽征尔听到此曲时,不由得跪了下来。同学们,小泽征尔为什么跪下来呢?2、补充介绍1950年深秋,在无锡举行的一次音乐会上,阿炳首次也是最后一次演奏此曲,博得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课件出示演出图片);三天后,阿炳吐血身亡,只活了57岁(出示阿炳墓图片)。1959年10周年国庆时,中国对外文化协会又将此曲作为我国民族音乐的代表之一送给国际友人。从此,此曲在国内外广泛流传,并获得很高评价。1985年,此曲在美国被灌成唱片,并在
39、流行全美的十一首中国乐曲中名列榜首,曾获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作品奖。3、向学生提问:此刻你最想对阿炳说什么?【设计意图:通过补充介绍拓展延伸了学生对二泉映月享有盛誉的具体了解,无形间敬佩之意油然而生,学生由衷地抒怀,实现了与文本的深层次对话,实现乐无痕的教育境界。】4、师生共同朗读配乐诗:永远的二泉映月看不见黑暗是因为穿行在黑暗之中听不见苦难是因为置身于苦难之中一把二胡,道尽人世的沧桑两根细弦,诉尽命运的悲凉阿炳啊你那把血泪斑斑的胡琴凄凉而不绝望忧愤而不疯狂空荡荡的夜色中我听到了不屈的抗争触摸到了一颗坚强的灵魂教师总结:伴着二泉映月完美无瑕的旋律,我们仿佛看到了那个落魄的阿炳又缓缓向我们走来。
40、苦难究竟能给人带来什么?阿炳穷尽自己的一生为我们留下了最响亮的回答。同学们,那就是:人在旅途,有苦有乐,笑对人生,从容不迫,穿越痛苦,赢得生活!2021年二泉映月教学设计7一、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四、五自然段。2、学会本课19个生字,绿线中的10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夜景色和由琴声联想二泉映月乐曲丰富内涵的语句的意思,并能选用部分词语写一段话,来描写自己所观察到的月夜景色。4、通过朗读和背诵课文的训练,感受民间艺人阿炳创作不朽名曲二泉映月的艰辛历程,学习他敢同命运抗争,矢志不渝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二、教学重难点在
41、第五自然段创设音乐情境,让学生在倾听、感受、朗读、感悟中深切理解语言文字的内涵,并能熟读成诵。三、教学时间:3课时四、预习要求1、收集阿炳的生平资料,对阿炳生世有必要的了解。听听二泉映月这首曲子。2、读读课文,划出生字新词,在生字上注上拼音。3、不理解的词通过并能联系上下文解决。4、有疑问的地方作上记号。5、初步理解下列词语:萦绕 倔强 饱经风霜 升腾 跌宕坎坷 积淀 委婉 连绵五、教学准备1、将阿炳生世录材料课前印发给学生。2、录音带2盘,二泉映月和配音朗读。3、第五自然段部分内容打印。4、第4自然段最后一句打印。5、词语卡片:饱经风霜 卖艺 度日 度日如年 静影 沉璧 坎坷第一课时一、播放
42、二泉映月,导入新课。1、同学们,喜欢欣赏音乐吗?为什么?(音乐能抒发人的思想感情,陶冶人的性情)今天这节课上,王老师想先播放一段曲子,请同学们仔细聆听,用心体会,听完后谈谈第一感觉。2、播放乐曲二泉映月(节选)3、谈谈听完乐曲后的感受(悠扬、婉转、悲伤、深沉、优美、高昂)4、了解曲名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曲子叫什么名字?板书课题:二泉映月二、明确学习目标,了解阿炳生世。1、同学们,这首曲子的名字叫二泉映月,而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就是介绍“二泉映月”这首曲子的,课题就叫“二泉映月”。看了课题,你想了解关于“二泉映月”的哪些问题。(1)二泉映月这首曲子是谁谱写的?(2)在什么情况下谱写的。(3)这个曲
43、子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老师依次在课题后打上?)师:上述问题,只要通过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读书,就很容易解决。2、同学们,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通过课前预习,谁能说说这首曲子是谁谱写的?3、课前,王老师要求大家听听二泉映月的曲子,并收集有关阿炳生世的资料。现在谁来说说你对阿炳有哪些了解。三、精读14节,了解创作背景。1、同学们,下面我们来讨论第二个问题:二泉映月这首曲子是阿炳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作的呢?请带着这个问题反复读读14节,要把这四小节读正确、读通顺。2、学生自读,老师巡视。3、分节指名朗读。教师评价并随机点拨:(1)出示“饱经风霜”一词指导朗读好这个词和所在的句子。(2)出示“卖艺
44、度日”一词,从这个词中你体会到什么?出示另一个成语:度日如年。这句话该怎么读?4、同学们,阿炳是在什么情况下创作二泉映月的,哪一节回答了这个问题?(第4自然段)再细细读读第4自然段,然后自己试着说说阿炳是在什么情况下创作二泉映月这首曲子的?5、指名说,畅所欲言,教师随机板书:时间:中秋夜地点:二泉环境:月光、流水心境:想到听到6、再指名练说,把板书中的关键词都用上,完整地说清阿炳创作二泉映月的背景。7、再读读第4自然段,边读边体会,你觉得哪些词语、句子比较难理解?(1)什么叫“静影沉璧”?(出示词语,结合插图体会)(2)“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一句怎么理解?出示“渐渐地,渐渐地,倔强的呐喊
45、”一句。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结合阿炳的生世,体会体会这句话的含义。(从课文第3节和阅读材料中去找答案)四人小组讨论,推荐一名代表汇总。请四人小组的代表发言,老师随机点拨体会“坎坷”“饱经风霜”等词。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8、指导朗读第4节。同学们,第4小节写到了似水的月光,淙淙的流水,多么美好的中秋之夜,但饱经风霜的阿炳却回想起了辛酸的往事。美好的景,伤心的情,构成了多么强烈的对比。我们要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来体会他当时创作二泉映月时的情境。(1)指名读,评价。(2)集体朗读。四、小结同学们,这一堂课同学们围绕课题提出了三个问题,通过读书和讨论,已经解决了两个问题。(老师把课题旁的前两个“?”擦掉
46、)还剩下的这个“大问号”我们下一堂课再来解决。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课前写上第一课时的板书,倒好录音带)教师用语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同学们,在一个中秋之夜,阿炳在邻家少年的搀扶下来到了二泉。似水的月光,淙淙的流水,勾起了阿炳辛酸的往事,他心中百感交集,但纵有千言万语能对谁说。他是个艺人,此时,他要借用琴声来倾吐自己积淀已久的情怀。板书:倾吐二、学习第5节1、当时的阿炳是怎么做的呢?(出示插图,用实物投影仪)谁能有感情地读一读第5节的前面三句话,把我们带入当时的情景。(1)学生自读自练(2)指名读、评价2、紧接着,课文用优美的文字描绘了阿炳拉出的琴声的旋律和其中包含着的思想感情。(出示段落)这也
47、是我们要解决的主要问题。(1)师:同学们,这段话在文字上写得很有特色,请大家先反复地朗读比较,看谁能体会到这段文字在表达上的特色。(2)学生自读自悟,老师巡视,个别交流点拨。(3)指名谈感受。三次写到旋律,每次写到旋律后又写出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教师划出描写旋律的句子)语句表达比较整齐。(教师圈出重点词:赞叹、怀念、思索;表达、抒发;爱、爱、爱、爱)指名读好这段话,让大家完整地体会这段文字在表达上的特色。3、引导质疑同学们,刚才读的这段文字,就是阿炳拉出的琴声的旋律和包含的思想感情,课文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但是你是否感觉到还有哪些句子或词语体会得还不够深刻。(1)学生质疑。老师圈出重点词
48、语,“委婉连绵”、“升腾跌宕”,“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师问:想用什么方法来加深体会?(2)播放配音朗读的磁带。在配音朗读中体会“委婉连绵”“升腾跌宕”等词语的意境以及旋律中的思想感情。4、开展朗读比赛(1)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听读欣赏,你对这段文字的理解是否更加深刻了。下面开展一次朗读比赛,全班分四个组,每组推荐一名朗读高手,看哪一组能夺冠军。(2)各组推荐一名同学到讲台上。(3)师:除了四位选手外,其它的同学都是评委。都有权发表你的观点。为了提高本次比赛的质量,让选手朗读得更好,让评委点评得更好,我建议大家各自先好好地再朗读一遍,以作好赛前的充分准备。全体学生自读自练。(4)
49、四位选手依次朗读,并依次评价,最后评选出冠军,对其余三位也给予鼓励。最后再让冠军者谈谈获胜的经验。5、同学们,从这段文字中我们体会到了乐曲的旋律以及旋律中包含的思想感情,这样,本课的主要问题也解决了。(擦掉课题旁的“?”)这段文字写得好不好?想不想把它背下来。老师暂且用“|”把它分成三部分,你只要背诵其中的一部分就可以了。其中第三部分内容最长,也最难背,不知有哪些同学敢选择第三部分来背。(1)熟读试背。(2)指名背诵。三、迁移写话1、师:同学们,第一课刚上课时,王老师让大家听了一小段二泉映月二胡曲,并且凭直觉谈了感受,通过学习了课文,现在再来听听这首二泉映月的曲子,你一定会谈出很多的感想。阿炳
50、把对人生的体验和追求通过乐曲告诉了我们,此时你想给阿炳说些什么?请把想说的话写下来。2、交流,老师点评、修改。四、课外作业1、背诵4、5自然段。2、在观察的基础上完成练习4。板书设计:二泉映月中秋夜 二泉 月光 流水想到听到倾吐使用搜索引擎查找本课更多相关资料:搜索时,“_标题”“所有大类”“所有小类”这几项无需选择,直接输入课文题目关键的字就行!2021年二泉映月教学设计8教学过程:一、欣赏音乐,奠定情感基调1、假如没有音乐,社会将是一个无声的世界;假如没有音乐,生活就没有了生机,没有了乐趣,世界就不再丰富多彩。上课前,张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二胡曲,想听吗?听的时候老师希望同学们不仅要用耳朵
51、听,更要用自己的整个心灵来听这首二泉映月。2、告诉老师,这悠扬的二胡声,让你听到了什么?小结:同一首曲子,有人听出了爱,有人听出了,不同的人听出了不同的内容。一首名曲当我们用心去感受的时候,就能听到作者许许多多的心声。二、初感人物,发现一道美景1、师:无锡的惠山,树木葱茏,藤萝摇曳。山脚下有一泓清泉,人称“天下第二泉”。 这首世界名曲二泉映月诞生在这里。齐读课题二泉映月。2、二泉映月是谁创作的?(阿炳)3、大家对阿炳有哪些了解?4、阿炳是个苦难的人,是一位民间音乐家,是一位盲人音乐家。他的二泉映月代表了阿炳的最高水平,几十年来,这首曲子深受我们人民喜爱,就在国际乐坛上也享有盛誉。5、同学们,为
52、什么一位民间艺人,一位双目失明的艺人,一位苦难一生的艺人能创作出二泉映月这样不朽的作品?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阿炳,走进他那艰苦的创作历程。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6、刚才同学们都用心去朗读了课文,读得非常好。相信大家的预习也准备得十分充分,老师来考考大家,准备好了吗?倾听 月光如银 委婉连绵 双目失明倔强 月光似水 升腾跌宕 卖艺度日激愤 静影沉璧 步步高昂 经历坎坷搀扶 月光照水 舒缓起伏 热爱音乐积淀 水波映月 恬静激荡 向往光明谁有信心把它们都读准了?(多媒体)出示第一竖排:这是一组难读的词语,让我们开火车吧。【注意“倔强”的读音】(多媒体)出示第二竖排:刚才难读的词语同学们一下就解决了,相信这一组描写月光的词语你们不仅能读对,读好也没有问题。【抓住月色的柔美,读出词之美。】(多媒体)出示第三竖排:同学们把那么美的月光都读出来了,相信这一组描写音乐的词语你们也一定可以读出它的旋律来。【抓住不同旋律的特点,读出词的旋律】(多媒体)出示第四竖排:同学们把那么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英国文化特点介绍
- 塑料科学教学设计
- 重工业物流介绍
- 风湿热病常见症状及护理技巧培训
- 氧气丙烷安全教育
- 我的幼师教育故事
- 捏泥人艺术介绍
- 网络情人节介绍
- 部门研发成果介绍
- 生产流程管理员工手册
- 餐饮服务员技能培训教材范本
- 标准离婚协议书范本下载
- 【《互联网广告联盟风控体系研究》17000字(论文)】
- GB/T 46199-2025非开挖铺设用球墨铸铁管
- 2025年河南省信阳市公安辅警招聘知识考试题(含答案)
- NB-T 11559.2-2024 水电工程有限元数值分析导则 第2部分:土石坝
- 房地产营销渠道策略指南
- 道路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管理员专项教育培训
- 化工行业安全事故
- 2025年国防教育知识考试题库及完整答案
- 形势与政策补考2-国开(XJ)-参考资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