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车速随时间变化与关系实用教案_第1页
探究小车速随时间变化与关系实用教案_第2页
探究小车速随时间变化与关系实用教案_第3页
探究小车速随时间变化与关系实用教案_第4页
探究小车速随时间变化与关系实用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复习(fx): 打点计时器可以测量什么物理量? 位移 时间 时间(两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 位移(用刻度尺测量) 通过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可以间接求什么物理量? 可以求 两点间的平均速度一点(y din)的瞬时速度加速度。第1页/共15页第一页,共15页。例smsmvv2625. 125.126202. 040. 145. 6132smsmvv025. 25 .202202. 045. 655.143542005.1904. 0263. 1025. 2smtvvat第2页/共15页第二页,共15页。试验(shyn)设计: 试验需要(xyo)什么仪器? 打点计时器、学生电源、导线、试验小车、

2、细绳、纸带、复写纸、带滑轮长木板 试验仪器怎样安装放置? 课本P31图2.11 打点计时器在使用时应注意什么? 先启动计时器后放开纸带,随后关闭电源第3页/共15页第三页,共15页。处理(chl)数据(1 1)舍掉纸带开头一些过于密集的点迹,找一个适当的点做为计时起点,并记为0 0点。(2 2)从起点开始,每隔4 4个点取一个计数(j (j sh)sh)点,分别记为1 1、2 2、3 3、4 4、5 5点。相邻两个(lin )(lin )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多少秒?0 01 12 2第4页/共15页第四页,共15页。计数点编计数点编号号01 12 23 34 45 5时时 间间t/st/s00

3、.10.10.20.20.30.30.40.40.50.5相邻点间相邻点间距距x/mx/m 00.045 0.060 0.075 0.090.105 (3 3)分别测量相邻(xin ln)(xin ln)的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1 12 20 03 34 45 5求计数点瞬时速度公式(gngsh)举例:V1=TxxTx22120102且T =0.1s。第5页/共15页第五页,共15页。计数点编号计数点编号01 12 23 34 45 5时时 间间t/st/s00.10.10.20.20.30.30.40.40.50.5相邻点间距相邻点间距x/mx/m 00.0450.0600.0750.090.

4、105速度速度v/(m.sv/(m.s-1-1) ) 0.530.680.830.981.13试验结论: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小车速度(sd)(sd) 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吗?(4 4)分别(fnbi)(fnbi)测量中间的计数点1 1、2 2、3 3、4 4的瞬时速度。第6页/共15页第六页,共15页。0 0.1 0.2 0.3 0.4 0.51.21.00.80.60.40.2t/sv/(m.s-1)问题图线的特点(tdin)?小车(xioch)的运动规律?如何(rh)求加速度?tv如果这些点不在一条直线上,怎么办?(5 5)以速度v v为纵轴,时间t t为横轴建立直角坐标系。选择适当的坐标单位

5、在坐标系中描点。第7页/共15页第七页,共15页。例1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某同学操作以下实验步骤,其中错误或遗漏的步骤有(遗漏步骤可编上序号G、H ) A拉住纸带,将小车移至靠近打点计时器处放开纸带,再接通电源 B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并接好电路 C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面 吊着适当重的钩码 D取下纸带 E将纸带固定在小车尾部(wi b),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 孔 将以上步骤完善后写出合理的步骤顺序。 第8页/共15页第八页,共15页。 解析(ji x):(1)问A中应先通电,再放纸带。 (2)D中取下纸带前应先断开电源。 (3)补充步骤G:换上新纸带,重复三

6、次。 步骤顺序为:BECADF第9页/共15页第九页,共15页。用计算机绘制(huzh) v-t 图象第10页/共15页第十页,共15页。问题问题(wnt)与练习与练习 P33:3可以。剪下的纸条长度表示0.1 s时间内位移大小,可近似认为速度 . vx,纸条长度可认为表示速度 0.1xv第11页/共15页第十一页,共15页。作业(zuy):完成课本P33问题(wnt)与练习1、2、做好实验的相关准备认真阅读实验报告第12页/共15页第十二页,共15页。2、误差(wch)的分类分类分类产生原因产生原因解决办法解决办法偶然误差偶然误差 由偶然因素造成由偶然因素造成多次测量取平均多次测量取平均系统误差系统误差 由仪器结构缺陷、由仪器结构缺陷、实验方法不完善实验方法不完善改进原理改进原理采用高精度仪器采用高精度仪器测量值测量值实际测量的结果实际测量的结果真实值真实值一般取多次测量取平均的结果(或已知)一般取多次测量取平均的结果(或已知)绝对误差测量值真实值100%绝对误差相对误差测量值第13页/共15页第十三页,共15页。3 3、有效数字、有效数字(yu xio sh z)(yu xio sh z)长度长度(chngd)的测量需估读到最小分度值的的测量需估读到最小分度值的下一位下一位xA=13.3mmxB=19.0mm三位有效数字科学(kxu)计数法特别大的数字或特别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