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爱生命”与读本“生命之歌”教学设想_第1页
“珍爱生命”与读本“生命之歌”教学设想_第2页
“珍爱生命”与读本“生命之歌”教学设想_第3页
“珍爱生命”与读本“生命之歌”教学设想_第4页
“珍爱生命”与读本“生命之歌”教学设想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珍爱生命”与读本“生命之歌”教学设想 “珍爱生命”与读本“生命之歌”教学设想 (11月27日-12月3日) 一、课时安排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2课时 鸟啼1课时 光明和声音陈寅恪的最后20年1课时 检测课2时 作文1课时 二、课外安排: 1、预习、完成基础积累,思考课文导读。 2、自读诗歌给西西里亚克·斯基纳玫瑰与弥尔顿 3、自读“拓展阅读”(时文选萃) 4、周记一篇 三、单元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感情,培养珍爱生命的意识。培养对他人关爱,对小生灵顽强生命力赞美的意识 2、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

2、思考,对生命价值的深层思考。 3、学习通过心理描写表现人物思想情感的手法。 4、品味作品语言,体味语言所蕴涵的深层的情感 四、课文导读题: 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思考 1、阅读全文,划出你最喜欢的段落或语句,并写出你的体验和认识。 2、在三天中,看到哪些人和物,分别体现了什么样的情感? 3、结合全文简析海伦·凯勒的人物形象。 读鸟啼思考 1、哪几节写鸟啼?哪几节写启示? 明确:全文共15段,划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15自然段)主要写严寒过后,春天来临,鸟儿的啼鸣。 第二部分:(615自然段)侧重写鸟的啼鸣给人类的启示,写“我们”的思考。 2、鸟啼在什么环境下出现?又是如何变化的?你

3、又获得什么样的整体印象? (1)明确:严寒持续,鸟尸横陈,场景让人倍感凄凉。 (2)“吃力”“微弱”“隐约而清越”“含糊”“若断若续”“活泼”“悦耳”。由弱变强,由少变多,由微弱扫悦耳。 (3)严寒过后,天气转暖,鸟儿不停地啼鸣,汇聚成一个声音的洪流,呼告了一个春天新世界的到来,显示了一种生命本身的张力。 3、象征着新生命的“鸟啼”给了人类很多启示,默读课文,在文中找出表现受到启示的句子。 明确:鸟啼又带给人类什么样的启示,引发我们怎样的思考呢?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并说说自己的理解。(自主探究,自由讨论) “不必再注视那些暴露四野的破碎的鸟尸我们身上的酷冷”。理解:不必畏惧严寒、死亡和痛苦。

4、“世界不能选择春天不能抑制”理解:春天的的到来是势不可挡,生命的冲力是无法遏制的。 “生命和死亡全不相容”理解:生死无法共存,有生则有死,有死则有生。 “谁能阻挡到来的生命冲动呢”理解:离开死亡,走向新生,是生命的本能,是无法阻挡的。 4、通过这些启示,劳伦斯有什么样思考? 明确:生命和死亡全不相容,我们是为着生的,或者是为着死的,非此即彼,在本质上不可兼得;同时,他也肯定了生命的价值,春天必然会来临,谁也无法阻挡生命的冲动,无法阻挡我们对于新生命、新世界的渴望与追求。 补充:劳伦斯是一位性格十分复杂,内心充满苦闷,对现代工业文明持批判和 否定态度,致力于揭示人性中的本能力量,对人性能够得到充

5、分的自由发挥怀着憧憬的作家。他的散文是一个孤独者在他那个喧哗年代和骚动的文化氛围中发出的生的感叹。他曾说过,我的文章是写给50年后的人看的。读光明和声音思考 1、为什么要详细描述儿时记忆中的光明何声音? 2、为什么能清晰记忆只拥有19个月的光明和声音? 3、体会第十五节中“然而好景不长,幸福的时光总是结束得太早,一个充满知更鸟和百灵鸟的悦耳歌声里且繁花盛开的春天,就在一场高烧的病痛中悄悄消失了”一句所蕴含的情感。 读光明和声音思考 1、为什么能清晰记忆只拥有19个月的光明和声音? 失明和失聪后,这仅有的19个月所看到的光明和听到的声音,在一生中弥足金贵, 2、体会第十五节中“一个充满知更鸟和百

6、灵鸟的悦耳歌声里且繁花盛开的春天,就在一场高烧的病痛中悄悄消失了”两句所蕴含的情感。 写对美好事物在失明和失聪后再也无法拥有的无比痛惜之情!对美好生活的无比向往。 读陈寅恪的最后20年思考 1、“陈寅恪生命中最后一次耀眼的火花”是什么? 对自己的学术人生作一次全面的和严谨的回顾 2、陈寅恪为什么将居所命名为“金明馆”? 为什么将专集命名为寒柳堂集? 其一、陈寅恪非常欣赏柳如是所写的金明池·咏寒柳;其二,陈寅恪晚年全部精力花在明末清初的历史上,而清朝入关前称后金。亦有抒发“孤怀遗恨”之情感 “咏寒柳”是柳如是的词金明池的题旨,“寒柳”亦代指柳如是。 3、陈寅恪对旧著的严谨回顾体现了什么

7、样的学术精神? 刻苦专研,潜心研究“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 至死不变的“独立自由”的学术精神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教学目标: (1)品析本文丰富细腻的心理描写。 (2)结合文章内容,训练学生联想、想象能力。 (3)学习的精神,丰富个人对生活的认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朗读课文,初步体会海伦·凯勒的精神世界。 (2)品析文章的心理描写。 一、导入: (1)朗读我生活的故事中的认识“水”的片断。 (2)从正常人的角度体会残疾人的感受而谈。 二、默读课文 默读要求: (1)海伦·凯勒虽是残疾人却感受细腻,我们虽为健康者,却不如其感受之细,哪些内容是她体会到了

8、,而你却未体会到的呢? (2)海伦·凯勒精神力量的源泉是什么? 三、浅析课文: (1)深入体会的叙写,跟随其进入五彩绚丽的精神世界。(引导学生捕捉文章的思想内涵) (2)海伦·凯勒的精神力量的源泉:珍爱生命,战胜困苦、善待生命 四、作业: (1)找出一句话,其内容触动了你,说说何以触动了人你? (2)课外阅读:读语文读本的其他片断或借阅我的生活故事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自学展开联想、想象,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2)阅读思路规范训练,引导学生说话要有序。(表达训练) 一、导入:上一节课我要求大家找出课文中对你触动最大的一句话,并谈谈自己的感受。现在,就请大家来谈一谈

9、。 二、交流: (1)教师示范: 第85页第一段第1、2句话触动了我。 我整日与家中的小东西们相伴在一起,却从未仔细看看它们,海伦却从感谢它们把一所房屋“改变成家”的角度来仔细观察它们。我也应该看看它们,感谢它们带给我的温暖,安全和情感。我们要善待生活中的每一件事物。 (2)学生交流(教师依学生情况而随时调整) (3)小结: 结合学生交流内容,总结板书,请学生再体会本文珍爱生命、战胜困苦,善待生命的种种精神。 三、联想、想象训练: (1)要求: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是海伦·凯勒最渴望的,如果我给你一个机会来诉说,你最渴望的是什么呢?请你来谈谈你的假如 (2)学生展开联想、想象,扩展思

10、维,畅谈自己的愿望。 (3)小结: 结合学生内容小结。引导学生无论何种愿望都要向海伦一样,保持一颗不失信心与努力的沸腾的心。 四、作业:在作业本上,依要求写出你与同学交流的内容。 鸟啼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劳伦斯的思想和创作思想; 2、知道“鸟啼”的象征意义,理解其给人的启示。 过程和方法 1、通过文本解读,学会分析“鸟啼”的启示; 2、通过活动体验,培养珍爱生命的意识; 3、通过技法鉴赏,学会将抽象道理具体化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丰富情感体验,深化热爱生命的情怀; 2、感受文学作品中的美,提升审美境界。 3、体会大自然中存在的生命意义。 4、体会劳伦斯对生与死的思考。

11、教学重、难点: 1分析“鸟啼”的启示; 2对“生命”与“死亡”的思考。 教学方法: 1、教法:欣赏品味法、自主探究法、自由讨论法、迁移教学法 2、学法:自读感悟、合作探究、运用迁移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堂: “月出惊山鸟,时鸣深涧中”、“蝉躁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空灵的鸟啼,与幽雅相伴,与美好相随,鸣唱在中国的古典诗词中,给人许多深刻的启示。同样,鸟也啼唱在外国文学中,那么英国作家劳伦斯这篇鸟啼(板书)中,鸟如何鸣唱,又给人什么启示呢? 二、文本解读:获得鸟啼的启示 1、哪几节写鸟啼?哪几节写启示? 明确:全文共15段,划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15自然段)主

12、要写严寒过后,春天来临,鸟儿的啼鸣。 第二部分:(615自然段)侧重写鸟的啼鸣给人类的启示,写“我们”的思考。 2、鸟啼在什么环境下出现?又是如何变化的?你又获得什么样的整体印象? (1)明确:严寒持续,鸟尸横陈,场景让人倍感凄凉。 (2)“吃力”“微弱”“隐约而清越”“含糊”“若断若续”“活泼”“悦耳”。由弱变强,由少变多,由微弱扫悦耳。 (3)严寒过后,天气转暖,鸟儿不停地啼鸣,汇聚成一个声音的洪流,呼告了一个春天新世界的到来,显示了一种生命本身的张力。 3、象征着新生命的“鸟啼”给了人类很多启示,默读课文,在文中找出表现受到启示的句子。 明确:鸟啼又带给人类什么样的启示,引发我们怎样的思

13、考呢?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并说说自己的理解。(自主探究,自由讨论) “不必再注视那些暴露四野的破碎的鸟尸我们身上的酷冷”。理解:不必畏惧严寒、死亡和痛苦。 “世界不能选择春天不能抑制”理解:春天的的到来是势不可挡,生命的冲力是无法遏制的。 “生命和死亡全不相容”理解:生死无法共存,有生则有死,有死则有生。 “谁能阻挡到来的生命冲动呢”理解:离开死亡,走向新生,是生命的本能,是无法阻挡的。 4、通过这些启示,劳伦斯有什么样思考? 明确:生命和死亡全不相容,我们是为着生的,或者是为着死的,非此即彼,在本质上不可兼得;同时,他也肯定了生命的价值,春天必然会来临,谁也无法阻挡生命的冲动,无法阻挡我们对

14、于新生命、新世界的渴望与追求。 补充:劳伦斯是一位性格十分复杂,内心充满苦闷,对现代工业文明持批判和否定态度,致力于揭示人性中的本能力量,对人性能够得到充分的自由发挥怀着憧憬的作家。他的散文是一个孤独者在他那个喧哗年代和骚动的文化氛围中发出的生的感叹。他曾说过,我的文章是写给50年后的人看的。 三活动体验:礼赞生命的高贵 1、思想来源:劳伦斯是一位性格十分复杂的作家,他内心充满苦闷,对现代西方工业文明批判和否定态度,致力于揭示人性中的本能力量,对人性能够得到充分的自由发展怀着憧憬。他的散文是一个孤独者在他那个喧哗的时代和骚动的文化氛围内发出的生的感叹,字里行间渗透着哲学的思辩和诗的意境。 2、

15、生命充满神奇的力量,在你的经历中,有过这样的发现和体会吗? 学生举例:战胜死亡,战胜挫折,走出逆境,创造奇迹的事例都行。如:植物中的草,在石缝中顽强地生长,创造生命的奇迹;动物中的蚂蚁,在火海中惨烈地求生,展示生命的悲壮;人物中的史铁生,在厄运中艰难地奋进,用笔敲开写作的大门。 教师体会:说说自己的例子。 3生命以力量证明它的高贵,而生命的高度绝不只是因为力量。你觉得还有哪些东西可以使生命高贵?能举出例子吗?(交流讨论) 示例: 尊严:周总理维护国家尊严 慈悲:浙江一位以捡破烂为生的妇女,先后收养了几十名弃婴,把他们抚养成人 奉献:上海有位工人,十几年来无偿献血五十多次 真爱:南京一位母亲用鲜

16、血哺育孩子 独特:丁俊晖的成材路 勇敢:一位派出所所长为救群众力敌四个歹徒 4为了让我们的生命高贵起来,我们该做些什么?(补充:侗族寨王的故事) 四写作实践:写出灵魂的感悟 1本文讲述的是抽象的道德,为什么我们并不觉得枯燥?(讨论) 主要是由于象征、拟人手法的运用,托物言志。 2请你把你讨论中所说的生命感悟也通过这样的手法写出来。 五结语: 是的,生命是伟大的,生命是高贵的,就让我们珍惜生命、热爱生命,并拿出行动来维护我们生命的高贵,那么,我们的生活将充满快乐的笑语,充满欢畅的鸟啼。让我们倾耳细听窗外那只画眉的低鸣倾听鸟啼! 光明和声音陈寅恪的最后20年教学要点 一、结合导读题分析: 读光明和声音思考 1、为什么能清晰记忆只拥有19个月的光明和声音? 答:失明和失聪后,这仅有的19个月所看到的光明和听到的声音,在一生中弥足金贵, 2、体会第十五节中“一个充满知更鸟和百灵鸟的悦耳歌声里且繁花盛开的春天,就在一场高烧的病痛中悄悄消失了”两句所蕴含的情感。 答:写对美好事物在失明和失聪后再也无法拥有的无比痛惜之情!对美好生活的无比向往。 读陈寅恪的最后20年思考 1、“陈寅恪生命中最后一次耀眼的火花”是什么? 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