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_第1页
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_第2页
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_第3页
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_第4页
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和掌握语文能力的客观规律;教学过程、教学原则和教学方式方法等。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供大家学习参考! 一、(每小题3分,共15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几千年历史(积淀沉淀),茶文化博大精深。喝茶人口跨越不同阶层、不同地域,有人细品佳茗,有人咕咕牛饮。茶与“柴米油盐酱醋”并列为居家必备,又在宋代文人“四雅”中占一息之地,与焚香、插花、挂画等列。在大俗与大雅的抻拉中,茶如周易所讲的“道”:百姓日用而不知,圣人则阐发以教化万邦。 至于日本的所谓的“茶道”,按照中国标准,

2、恰恰是“术”,不是“道”。(庄重庄严)的仪式感,铺陈出一种孤芳自赏的生命美学,迥异于中国茶所注重的生命本身。 相比于东方,西洋茶要直白、轻松得多:玩茶更像玩葡萄酒,玩滋味,玩配方,调味如调色,如同油画画布上(斑驳斑斓)的颜料,撞色、顺色, 。中国茶则如同中国画,墨分五色,看上去只有一种色调,细品才知, 。 他们张扬,我们内敛,这不仅是茶的区别,更是文化性格的差别。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加点词语的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a牛饮(yìn) 博大精深 b抻(shn)拉 孤芳自赏 c撞(zhuàng)色 一息之地 d内敛(lin) 墨分五色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 a积淀 庄重 斑驳 b积淀 庄严 斑斓 c沉淀 庄重 斑斓 d沉淀 庄严 斑驳 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洋溢着精致生活的情趣与欢乐 无限乾坤蕴含在其中 b精致生活的情趣与欢乐四溢 无限乾坤蕴含在其中 c洋溢着精致生活的情趣与欢乐 内中蕴含无限乾坤 d精致生活的情趣与欢乐四溢 内中蕴含无限乾坤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环保部出台了污染物排放许可制的实施方案,一场制度变革已经开始,积重难返的排污问题有望得到解决。 b美国加快战略东移的步伐,实际上就是不想失去亚洲这块蛋糕,殚精竭虑地遏制中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 c学校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

4、亡羊补牢,使学生的常见心理问题在萌芽状态及时得到解决。 d3月5日,全国各地掀起新一轮学雷锋热潮;雷锋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是这个时代的大音希声。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目前我国各大医院的就医环境、医疗水平与以往相比均有提高,但药价始终居高不下,让患者难以承受。 b人类首次对恒星上的生命关键要素进行测量,研究人员发现,测量的元素包括我们人体质量97%的成分所组成。 c来自上海复旦附中的武亦姝,凭借强劲的实力和淡定的心态,强势攻擂成功,加冕中国诗词大会。 d黄晓明主演的古装大戏大唐玄奘,将代表中国内地角逐第89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消息一出,立即引来网友提出质疑。 二、(

5、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我们读经典,要有人文情境参与其中。人文情境,是指阅读经典或认知传统文化精髓所必备的、人同其心又同其情的“情境”。下面谈“学术情境”和“艺术情境”两点。 学术情境就是用求真的心态去认知经典。如何理解与营造阅读经典的学术情境,传统智慧依然启迪无穷,可从如下学术关系来考察。 一是“博与精”。学习要博览群书,拓展视野,人们说“开卷有益”“世事洞明皆学问”就是这个道理。我们读诗经·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再结合诗经·衡门“岂其食鱼,必河之鲤,岂其娶妻,必宋之子”,其学术背景是古老文化的生殖崇拜。博,才能“通”

6、,通,才能达到“大方无隅”的境界。与博对应的是精,杜甫对作诗的要求是“毫发无遗憾,波澜独老成”,可谓精益求精。这种专心致志丝毫不苟且的精品意识,是我们学习经典中应汲取的精神力量。二是“渐与顿”。古代经典示求实、求知、求真之法,分渐悟与顿悟两类。孔子授学以“时习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均是渐习而求知。与渐习对应的是顿悟。据坛经记载,禅宗五祖弘忍传法,弟子神秀最为优秀,作偈语“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染尘埃”,柴房小僧惠能以为不佳,复作偈语“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原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前者明“渐”,后则倡“顿”,由此而被弘忍激赏,传衣钵予惠能,成为六祖。顿悟启迪智慧,激发

7、主观能动性,揭示了一种在求知求实之上的精神超越。三谈“得与失”。学习经典,获得容易,舍得难,舍得就是舍去获得,即“失”。老子是大智慧者,他曾说“圣人为腹不为目”。林语堂有一句情人节的话:你如果爱一个人,不要给她九十九朵玫瑰,而给她喜欢吃的饱饱吃一顿。这或许是故意歪曲老子原意,但这种求“失”,与孔子的“安贫乐道”、孟子的“舍利取义”思想是默契的。 用审美的心态去认识经典、理解经典,在阅读经典时得到审美的趣味,这种互为,是艺术情境。有人借用古代的“秋水蒹葭”“人面桃花”“红叶题诗”谈诗学中的执着、感逝与向往,非常形象而精彩。这三段故事也能借助阅读经典而达致艺术情境的进阶程序:诗经·蒹葭“

8、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本是一首情诗,但其所表现的对美好事物之永恒追求,却对我们认识经典并付之实践,以倡扬不懈努力的奉献精神,是有所启迪的。唐代诗人崔护的人面桃花写了一段情事,表现出一种对和美世界的回忆与反思,同样可以引喻为某种反省精神。北梦琐言记载一名宫女题写在红叶上的诗:“流水何太急,宫中尽日闲。殷情谢红叶,好去到人间。”原来这诗表现对外部世界的向往与人身自由的追求,而古人又将此加以演化,成为人生于困顿中振发的精神力量。 艺术情境与学术情境的不同,在于创“形象”为“象征”。例如诗经·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喻指一位戍卒背井离乡的情境。“杨柳”已由一种植物形象

9、化成“别情”的象征。 (节选自许结经典阅读与人文情境) 6下列有关“学术情境”“艺术情境”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学术情境”和“艺术情境”是指阅读古典作品或认知传统文化精髓时所具有的人同其心其情的人文情境。 b“学术情境”侧重于阅读时所获得的求真认知,而“艺术情境”侧重于阅读时所获得的审美趣味。 c艺术情境不同于学术情境的特点是创造“形象”为“象征”,如“红叶题诗”由表现对人身自由的追求演化为人生于困顿中振发的精神力量。 d.诗经·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表现了抒情主人公对美好爱情的执追求。 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和“岂其食鱼,

10、必河之鲤,岂其娶妻,必宋之子”,反映了古老文化的生殖崇拜,有着共同的学术背景。 b阅读要博览群书,拓展视野。“博”才能“通”,“通”才能达到“毫发无遗憾,波澜独老成”的境界。 c我们学习经典汲取的精神力量是阅读经典时应具有的精益求精、专心致志丝毫不苟且的精品意识。 d老子说“圣人为腹不为目”,林语堂故意歪曲老子原意所说的情人节的话,是为了表明阅读经典要敢于舍去获得。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卷有益”“世事洞明皆学问”强调阅读经典要“博”,“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五载,增删五次”体现了的精品意识。 b渐习积累知识,增进学养;顿悟启迪智慧,激发主观能动性。惠能替代神秀被传

11、衣钵,说明顿悟比渐习更可贵。 c人们在用审美心态阅读经典时,可以获得“秋水蒹葭”“人面桃花”“红叶题诗”所表现出的审美趣味。 d.“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中的“杨柳”已成为“别情”的象征。 三、(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王肃,琅邪临沂人。肃少而聪辩,涉猎经史,颇有大志。仕萧赜,历著作郎、太子舍人、秘书丞。肃自谓礼易为长,亦未能通其大义也。父奂及兄弟并为萧赜所杀,肃自建业来奔。 高祖幸邺,闻肃至,虚襟待之,引见问故,甚哀恻之。遂语及为国之道肃陈说治乱深会帝旨高祖嗟纳之促席移景不觉坐之疲淹也。因言萧氏危灭之兆,可乘之机,劝

12、高祖大举。高祖器重礼遇日有加焉,或屏左右相对谈说,至夜分不罢。肃亦尽忠输诚,无所隐避。寻除辅国将军,赐爵开阳伯;肃固辞伯爵,许之。 二十年七月,高祖以久旱不雨,辍膳三旦,百僚诣阙,引在中书省。高祖在崇虚楼,遣舍人问何为而来。肃对曰伏承陛下辍膳已经三旦,群臣焦怖,不敢自宁。臣闻尧水汤旱自然之数,须圣人以济世,不由圣以致灾。”高祖遣舍人答曰:“昔尧水汤旱,赖圣人以济民,朕虽居群黎之上,今日之旱,无以救恤,应待立秋,克躬自咎。”是夜澍雨大降。 高祖伐淮北,令肃讨义阳,未克,而萧鸾遣将裴叔业寇涡阳。刘藻等救之,为叔业所败。肃表求更遣军援涡阳,高祖得表览之怃然,曰“当以藻等锐兵新败于前,事往势难故也。今

13、日之计,唯作必克之举。”肃乃解义阳之围,以赴涡阳,叔业乃引师而退。以破裴叔业功进号镇南将军,封汝阳县开国子,食邑三百户。 高祖崩,遗诏以肃为尚书令,与咸阳王禧等同为宰辅,征肃会驾鲁阳。肃至,遂与禧等参同谋谟。禧兄弟并敬而昵之上下称为和辑。唯任城王澄以为憾焉。每谓人曰朝廷以王肃加我上尚可。从叔广陵,宗室尊宿,历任内外,云何一朝令肃居其右也”肃闻其言,恒降而避之。寻为澄所奏劾,称肃谋叛,言寻申释。 肃频在边,悉心抚接,远近归怀,附者若市。清身好施,简绝声色,终始廉约,家无余财。景明二年薨于寿春,年三十八。有司奏以肃忠心大度,诏谥宣简。 第卷(共114分) 把文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4、东园雨坐书怀 刘 崧 鸟自鸣春花自开,离人去住总兴哀。荒村道路兼泥潦,故里田庐半草莱。 万姓疮痍谁复问,群雄爪角自相摧。东南竟日愁昏黑,消息虚传首屡回。 注刘崧(13211381),字子高,泰和人。生活于元末明初的战乱年代,元末举于乡。洪武三年以人才荐,授职方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 (1)请简要赏析“鸟自鸣春花自开”一句诗。(4分) (2)诗歌第二联描写了怎样的景象?在内容上与上下诗句有怎样的联系?(4分)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离骚中诗人屈原用荷花来表明自己高洁品格的两句是:“ , ”。 (2)荀子劝学中“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句话与韩愈师说中的“ , ”观点

15、相同。 (3)岳阳楼记中的“ , ”,表达了“古仁人”的阔大胸襟。 四、(12分) 16阅读下面文字,用4个关键词概括“自媒体”的特点,每个关键词不超过4个字。(4分) 在像新浪博客、优酷播客等所有提供自媒体的网站上,用户只需要通过简单的注册申请,根据服务商提供的网络空间和可选的模版,就可以利用版面管理工具,在网络上发布文字、音乐、图片、视频等信息,创建属于自己的“媒体”。这样,从“旁观者”转变成为“当事人”,每个平民都可以拥有一份自己的“网络报纸”(博客)、“网络广播”或“网络电视”(播客)。“媒体”仿佛一夜之间“飞入寻常百姓家”,变成了个人的传播载体。自媒体能够迅速地将信息传播到受众中,受

16、众也可以迅速地对信息传播的效果进行反馈。但是,有的自媒体过分追求新闻发布速度,或者说为了追求点击率而忽略了新闻的真实性,导致部分民间写手降低了自身的道德底线,从而降低了自媒体所传播的信息的可信度。 17在下面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4分) 当前,我国文物工作所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是:文物资源数量的激增与保护能力的不足并存。简单说,好东西太多了,不加快开发利用的步伐, 。近年来,我国登记在册的文物资源总量翻了一倍,其中不可移动文物从40多万处增长到76万余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2352处增长到4296处,馆藏文物从2000多万

17、件增长到4000余万件。 。“十二五”期间,为了保护文物,国家花了1400多亿元。即使这样,还有大批文物处于无监管、无保护的状态。 18右图是“中国诗词大会”的会徽, 请写出该会徽除文字外的构图要素 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 顺。(4分) 五、(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佩德罗大叔的遗嘱 (巴西)雷东多 佩德罗大叔的茅屋坐落在风吹雨打太阳晒的路旁,周围没有树木,没有菜地,更没有花园,孤零零地呆在干净、几乎荒芜的平原上。这位老汉只有那一间房、一头乳牛、一条生疥疮的狗。那头乳牛,老伴在喂养它的幸福年代挤过奶;那条狗,虽然常常对着月亮叫,可是没咬过人。老汉的家当就这么些。那么

18、,夫妇二人靠什么生活呢?很简单,就靠佩德罗老汉腿上那块脓疮。是那块脓疮养活他们。那块疮总是在具有刺激性毒草液的腐蚀下敞着口儿,红红的疮口满是脓。生疮的腿上缠几块破布,像展品似的摆在门口,让来往的行人观看那又脏又臭的烂疮,那烂疮落满了苍蝇,看了叫人恶心。可是,这就是他们的摇钱树,每天为他们挣饭吃。此外,老汉有一枝旧卡宾枪,可以从邻近的田野里猎取节日需要的美味佳肴,无疑是对他们的乞讨生活的一种帮助。 佩德罗大叔的脓疮,一开始很小,非常小,几乎微不足道。后来,那个小点开始化脓,扩大,不过,不发烫了,一个月后,那个黑点愈来愈大,不久就有两分的小硬币那么大了,看样子像是要结疤了。就在此刻,老汉的老婆向他

19、提了一个建议。他老婆虽然是个瘦弱多病的矮女人,但是头脑比她丈夫精明得多。她看到他那块脓疮那么大,就想出了一个妙主意:用它来展览挣钱。丈夫觉得这个主意极好。于是二人就开始设法使疮口继续烂下去。 靠这种办法讨来的钱,夫妇二人生活了三年,没有挨饿。三年间,老汉的疮伤已经蔓延到膝部,开始向肌肉比较发达的大腿发展,使得老人的身体几乎只剩下皮包骨头了。感到自己的体质如此干瘦,老汉不禁胆战心惊。此刻,他的体重已经轻得可怜,喘气都感到困难了。 于是,他第一次预感到自己快要死了,他要他老婆去见公证人,把他请到茅屋来。 “请公证人!请他来干什么?” 公证人请了来。病危的老汉对公证人讲了一切,他的老伴儿直到他永远闭

20、上眼睛后过了很久才知道。 原来死者留下了他的遗嘱。遗嘱说:“我身后留下一头乳牛、一枝卡宾枪,还有一条狗;狗,留给我女人;乳牛和卡宾枪卖掉,把钱交给牧师,作为我女人为我安息的灵魂祈祷的费用。” 仅此而已。没有什么比这份遗嘱更简单明了、更慷慨大方的了。 八天后,镇上赶月会,佩德罗大叔的老伴儿像旧时代随军的卖酒女人那样,肩上背着卡宾枪,手里牵着乳牛,由那条狗伴随,去赶集了。到了集上,她找到一个卖这些东西的合适地点。一个购买者走来询问牛价。 “十二比索二十佩塞塔。”佩德罗大叔的老伴儿十分严肃地回答。 “十二比索二十佩塞塔!”农民惊奇地望着老太婆重复道。 “不错,先生,十二比索二十佩塞塔,不多要,也不要

21、少。不过,还有一个条件。”老太婆说,农民的惊异目光并没有使她心慌意乱。 “什么条件?” “条件是:要买乳牛,得连这枝卡宾枪和这条狗一起买。” “条件就是条件;我说过了,要买牛得连枪和狗一起买。” “请问,枪和狗都要多少钱?” “枪,十三比索二十佩塞塔;狗,三百个银币。” 农民愈听愈惊讶,不明白这位精明的遗产继承人玩的什么把戏,不禁把双手贴在屁股上大笑起来。结果,全集的目光都被吸引到了这儿来。 乳牛是新种,是有名的高产乳牛,三百个银币是蛮值的(实际上等于那三件东西的价钱)。农民仔细询问了她这样卖东西的原因之后,跟老太婆成交了:按照她要的价钱付了钱,带走了乳牛、卡宾枪和狗。 佩德罗大叔的遗孀脸上流露着满意的神色,当即赶到镇上的牧师家中问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