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优秀女子摔跤运动员运动素质评价体系的构建_第1页
我国优秀女子摔跤运动员运动素质评价体系的构建_第2页
我国优秀女子摔跤运动员运动素质评价体系的构建_第3页
我国优秀女子摔跤运动员运动素质评价体系的构建_第4页
我国优秀女子摔跤运动员运动素质评价体系的构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我国优秀女子摔跤运动员运动素质评价体系的构建摘耍:为探讨我国优秀女子摔跤运动员运动素质特征,采用专家调 查、德尔菲、实验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我国53名优秀女子摔跤运动员 运动索质指标进行测评。研究表明:1)女子摔跤运动员运动索质评价 指标包括高翻、30 s摔布人、400 m. 10 s过头翻、立定跳远和引体向上 6个指标,其权重分别为0.25、0.23、0.21、0. 14. 0. 09和0. 08; 2)构 建的不同体重级别女子摔跤运动员运动素质评价标准,能反映出运动员整 体运动素质发展水平及不同运动素质构成要素发展水平,可为女子摔跤运 动员运动素质发展水平提供数量化依据。关键词:女子摔跤运

2、动员;运动素质;评价体系中图分类号:g808. 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76 (2014) 02-0086-05abstract: to study the physical quality profile of elite chinese female wrestlers, this paper tested and analyzed the physical quality indexes of 53 female wrestlers. the result shows that: 1) the corresponding typical evaluation indexe

3、s are as fol lows : high-turn, 30s wrestling cloth, 400m,10s head-kip, standinglong jump and pull-ups; the weights were 0. 25, 0. 23, 0. 21, 0. 14,0. 09 and 0. 08;2) the percent digits method, the making of various body weight rank disperses the athlete ' s movement quality evaluation criteria,

4、which could well reflect dispersed of the athlete" s proper motion quality level, and provide quantification standar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female wrestiers, physical qualitykey words: female wrestler; physical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1. division of student affairs, nanjing forest police col

5、lege, nanjing 210046, china; 2.shandong sports science center, jinan 250002, china雅典奥运会后,国际摔跤联合会为进一步提高比赛的观赏 性,对竞赛规则做出重大改革,运动员若想取得优异的成绩,一夭内必须 要连续参加45场比赛,只有具备良好的运动素质,才能适应国际大赛 的要求,因此,冇针对性地提高其运动素质水平,将直接关系到项目的发 展前景。但从新规则实施后我国女子摔跤体能科研现状来看,关于运动素 质的研究较少。鉴于此,本研究针对我国优秀女子摔跤运动员运动素质进 行测评,旨在深入揭示摔跤项目专项运动索质特征,为运动员体

6、能诊断、 训练以及比赛提供助力。1研究对象与方法1. 1研究对象以备战伦敦奥运会的中国自由式女子摔跤集训队和部分在北京体育 大学摔跤训练基地试训的现役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其中国际级健将13名, 国家级健将18名,国家一级运动员22名,共计53名。运动员平均年龄(21.66±2. 77)岁、训练年限(8. 05±1.56)年、身高(165. 82±2. 31) cm、体重(64. 07±8. 08) kg。1. 2研究方法1.2. 1专家调查法在收集、整理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国家女子摔跤集训队教练员和科 研人员进行访谈,重点对运动索质测试指标的甄选与评定等相

7、关问题进行 咨询。1.2.2德尔菲法运用徳尔菲法,根据研究需耍,设计专家咨询表,分别对16位专家 (国家女子摔跤集训队和部分省市摔跤队教练)进行了三轮专家咨询,根 据专家建议,将每一轮同意率低于50%的指标予以剔除,最终保留了卧推、 100 m和15 s摔布人等16项指标。1. 2. 3实验法在制定好测试方案的基础上,于2012年1月对53名队员进行运动素 质测试。测试前,对测试人员进行相关培训,并进行了预测验,以达到熟 练统一的操作要求。1.2.4数理统计法对测试屮所得数据建立数据库,主要运用spss17.0进行各项指标的 相关分析、因子分析和平均数等数据处理。2研究结果与分析2. 1运动索

8、质指标测试结果在众多的素质指标中,结合摔跤项目特征,在专家调查的基础上确定t 16项指标,分别对运动员的力量、速度、耐力、柔韧和灵敏索质进行 测试。相关测试结果见表1。2. 2运动素质的结构特征首先,遵循因子分析的基木步骤进行了球型检验(kmo)o从表2可见, 运动素质指标z间因子分析的km0值为0. 768,球形检验具有高度显著性, 说明数据适合做因子分析。由表3可知,根据特征值和方差百分比确定6个主因子,其累计贡献 率为79. 327%,概括了原始数据的绝大多数信息。由表4可见,采用方差 极大法(varimax)进行正交旋转得出因子载荷矩阵:第一主因子指标分 别山高翻、卧推、握力和抱蹲构成

9、;笫二主因子指标山15 s、30 s摔布 人和10 s立卧撑构成;第三主因子为400 m、800 m和1500 m;第四主因 子为10 s过头翻、15 s防抱腿和15 s徒手抱腿三项指标构成;第五主因 子为立定跳远和100 m;第六主因子为引体向上独立构成。2.3运动素质的典型评价指标2. 3.1最大肌力因子的典型评价指标第一主因子构成的指标主要反映身体不同部位的最大肌力和挺伸爆 发式发力的能力,命名为最大肌力因子。有研究表明,h前世界女子摔跤 主要发展趋势表现在:在不断发展力量的基础上,速度越来越快,对把位 的争夺和控制力越来越强。因为,摔跤大部分技术的最后获胜环节主要依 靠挺伸爆发式发力,

10、在施力环节中包括提抱和翻转等技术动作,对运动员 躯干部位伸肌的大小和动员速率要求较高。高翻在第一主因子中因子载荷 最高,同时,该动作主要反映运动员的整体爆发力量和躯干伸肌肌群力量, 故选其为最大肌力评价指标。2. 3. 2专项力量因子的典型评价指标第二主因子包扌舌15 s、30 s摔布人和10 s立卧撑3项指标,主要反 映摔跤运动员的专项力量素质。该因子在素质结构中排在第二位,其贡献 率为17.668%,这也进一步说明了专项力量的重要性地位。15 s、30 s摔 布人分别反映摔跤运动员的速度力量和力量耐力水平,10 s立卧撑反映运 动员的灵敏协调能力。从3个指标之间的相关系数及因子载荷来看,3

11、0 s 摔布人与其他两项指标显著相关,同时该指标的因子载荷最高(0. 939)o 因此,确定30 s摔布人指标作为专项力量评价指标。2. 3. 3速度耐力因子的典型评价指标第三主因子包括400叭800 m和1500 m三项竞赛指标。400 m跑是 一项典型的速度耐力指标,800 ni指标的平均时间约为2 min 51 s,比一 局摔跤比赛时间略长(2 min+30 s),是一项反映运动员在无氧、冇氧混 合供能状况下的运动指标。此外,1500 m的时间由于与一场比赛6 min的 时间相接近。因此,严格意义上讲,这3项指标属于摔跤专项的速度耐力 项目,故因子命名为速度耐力因子。这几项指标的提高可为

12、摔跤专项素质 训练奠定良好的耐力素质基础。然而,从这3项指标的相关系数来看,400 m与1500 m和800 m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 60和0. 48,相关性显著,同时 400 m在因子载荷最高(0. 842)o基于此,速度耐力因子确定400 m跑为 典型评价指标。2. 3. 4灵敏协调因子的典型评价指标第四主因子分别为10 s过头翻、15 s防抱腿和15 s徒手抱腿,反映 运动员的灵敏协调能力,命名为灵敏协调因子。已有研究指出:iosii头 翻対运动员颈、腰、背及腿部肌肉力量要求都较高,同时要求运动员具备 较好的肩部、腰、背、骯部柔韧性,是灵敏、柔韧和协调素质在摔跤专项 运动上的直接体现。而

13、后两个指标则突出反映运动员快速完成各种进攻、 防守技术的快速起动和大幅度移动身体重心的快速应变能力。从相关系数 來看,10s过头翻的因子载荷最高(0.859),故选其为灵敏协调典型评价 指标。2. 3. 5爆发力因子的典型评价指标第五主成分的爆发力因子是由立定跳远与100 ni测试项日组成。立定 跳远是一项全身性爆发力的检测指标,100 m是反映速度的重要指标。从 相关系数來看,本因子中立定跳远因子载荷最高(0.883),故被选为典型 评价指标。2. 3. 6力量耐力因子的典型评价指标力量耐力因子为第六主成分,是由引体向上独立组成。在引体向上测 试中没有很好的相对力量水平、肌肉收缩的速度耐力和

14、手臂持久抓握能 力,运动员是很难在此指标上有很好的表现。而实践证明,我国优秀女子 摔跤运动员与一般运动员相比,这种能力十分突出。故选取引体向上作为 评价女了摔跤运动员力量耐力第六典型指标。综上所述,木研究最后选取高翻、30 s摔布人、400 m、10 s过头翻、 引体向上和立定跳远6项典型评价指标。2. 4运动索质评价标准的构建在构建女子摔跤运动员运动素质评价标准中,木研究在采用百分位数 法制定优秀女子摔跤运动员运动索质典型指标的单项评分标准的基础上 (见表5),用r型因子分析方法计算权重来确定各典型指标的权重系数。 首先,按运动员的实测数据单项评价标准进行评分;其次,再按它的权重 系数乘以它

15、的每个指标分数;最后,将各个分数相加得到综合评分标准。 具体方法如下:(1)分别找出所测各级别优秀运动员各单项成绩的pio、p30、p70 和p90百分位点。(2)划分不同的成绩区间(p10以下、p10p30、p30p70、p70- p90和p90以上)。(3)根据不同区间界定不同等级,分别为五、四、三、二、一。(4)用r型因子分析方法计算出各指标的权重,并计算出初始因子矩阵。由于初始因子矩阵中的因子aij是第i个指标和第j个主成分的 相关系数,因而可以根据各指标的因子载荷的大小来确泄各个指标的相对 重要程度,从而计算出各个指标的权重系数并进行归一化处理,计算结果 为:al=o. 25,a2=0.23,a3=0.21,a4=0. 14,a5=0.09,a6=0.08o各指标等级对应的得分遵循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100: 80: 60: 40: 20的原则。由于400 m属于低优指标,因此其最高等级及对应的得分 位于p10处,最低等级及对应得分位于p90处。女子摔跤各级别运动员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