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高二化学下期期末复习模拟试题(含解析)(19)_第1页
湖北省武汉市高二化学下期期末复习模拟试题(含解析)(19)_第2页
湖北省武汉市高二化学下期期末复习模拟试题(含解析)(19)_第3页
湖北省武汉市高二化学下期期末复习模拟试题(含解析)(19)_第4页
湖北省武汉市高二化学下期期末复习模拟试题(含解析)(19)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湖北省武汉市第四十三中学 2015-2016 学年高二下期期末复习化学模拟试题(解析版)1. 14C的放射性可用于考古断代。下列关于14C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量数为6 B .质子数为6 C .电子数为14 D .中子数为14【答案】 B【解析】试题分析:14C 是碳元素的一种同位素原子,质子数是6,中子数是8,质量数是14,原子核外电子数是6 ,因此选项是B。考点:考查元素的原子的构成微粒的关系的知识。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葡萄糖注射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不属于胶体B.可用蘸浓盐酸的棉棒检验输送氨气的管道是平否漏气C.明矶和漂白粉常用于自来水的净化和杀菌流消毒,两者原理相同D.化学变化中一定

2、有能量变化,而有能量变化过程不一定发生化学反应【答案】 C【解析】试题分析:A葡萄糖注射液是溶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现象,不属于胶体,故 A正确; 日浓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与氨气反应生成氯化镂而冒白烟,可用蘸浓盐酸的棉棒检验输送 氨气的管道是平否漏气,B正确;C明矶水解时产生具有吸附性的氢氧化铝胶体,但氢氧化铝胶体不能杀菌消毒,C错误;D化学变化中一定有能量变化,而有能量变化过程不一定发生化学反应,例如发光等,故D 正确;故选:C。考点:考查物质的分类与用途 3下列关于卤代烃的叙述正确的是()A. 所有卤代烃都是难溶于水,比水重的液体 B. 所有卤代烃在适当条件下都能发生消去反应 C. 所有卤代

3、烃都含有卤原子 D.所有卤代煌都是通过取代反应制得的 【答案】 C 【解析】一氯甲烷是气体,有的卤代烃比水轻,故A 选项错;有些卤代烃不能发生消去反应,例如CH3Cl ,故 B 选项错;卤代烃也可以通过烯烃加成等其他方式制得,故D 选项错。4下列有机物中,既能发生消去反应,又能发生酯化反应,还能发生催化氧化的是()A CH3OHB BrCH2CH2COOHC CH3CH2CH2OHD C6H5Cl【答案】 C【解析】5 .浓度为2mol - L -1的氢澳酸溶液 VL,欲使其浓度变为4 mol - L -1,以下列出的方法中,可行的为A.通入标况下的 HBr气体44.8LB.加入10 mol

4、L -1氢澳酸0.6VL ,再将溶液稀释至2VLC.蒸发掉0.5L水D.将溶液加热蒸发浓缩至0.5V【答案】B【解析】A最终溶液的体积发生改变;CD加热蒸发过程中溶质也挥发;6 .根据下列化学实验事实得出的结论一定正确的是()A.向某无色溶液中先加入氯化钢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盐酸,沉淀不溶解。结2-论:该溶彼中含有 SOB.向某无色溶液中加入足量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结论:该溶液中含12八一有CO或HCOC.向1 mL浓度均为 0.05 mol/L 的NaCl、NaI混合溶液中滴加 2滴0.01 mol /L 的AgNO 溶液,振荡,沉淀呈黄色。结论:Kp(AgCl)

5、<K sp(AgI)D.向某无色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结论:该溶液中有 NH4+【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沉淀可能为 AgCl,溶液中可能有银离子, A错误;日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 浊的气体可能是 SO,溶液中含有SO2-或HS0, B错误;C向NaCl、NaI混合溶液中滴加2滴0.01 mol /L 的AgNO溶液,振荡,沉淀呈黄色。说明K5p(AgCl)>K sp(AgI) , C错误;D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是氨气,则溶液中有NH+, D正确。答案选 Do考点:离子的检验7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硅是构成岩石和

6、许多矿物的基本元素8 .硅胶可用作催化剂的载体和袋装食品的干燥剂C.水玻璃可用作制备木材防火剂的原料D.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不能与强碱反应生成盐【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硅是构成岩石和许多矿物的基本元素,A正确;B.硅胶可用作催化剂的载体和袋装食品的干燥剂,B正确;C.水玻璃是硅酸钠的水溶液,可用作制备木材防火剂的原料,C正确;D.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但能与强碱反应生成盐和水,D错误,答案选Do 考点:考查硅及其化合物的性质8.定容容器中反应:N2(g) + 3H2(g) =2NH(g),下列措施不能提高其反应速率的是A.升高温度B.使用催化剂C.充入稀有气体,增大体系压

7、强D .增加N2和H2的起始量【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升高温度,使分子的能量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加快,A项错误;B.使用催化剂能够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使反应速率大大加快,B项错误;C.充入稀有气体,增大体系压强,但是反应物的浓度不变,化学反应速率不变,C项正确;D.增加N2和H2的起始量,物质的浓度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加快,D项错误;答案选 Co考点:考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9.下列各分子中,化学键类型不同的是 A. H2Q CO B . MgE、H2O C . KOH Mg(OH> D . HCl、HBr【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 H2Q CO中含有的都是极性共价键,错误

8、。B. MgF是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H2O是共价化合物,含有的的极性共价键,化学键类型不同,正确。C. KOH Mg(OH>都是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极性共价键,错误。D. HCl、HBr都是化合物分子,含有极性共价键,错误。考点:考查物质含有的化学键类型的判断的知识。10.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在含大量 Fe3+的溶液中: 国|、Na Cl . SCNB.在含有大量 Al"、C的溶液中:三| 、 也、MgC.在氨水溶液中:Ba2+、Cu2+、C/、 也D.在 c (4) = 1X 10-13 mol一的溶液中:Na S2一、 臼 、 凶试题分析:A、铁离子和

9、硫鼠根离子反应而不共存,不选A; B、铝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双水解而不共存,不选 B; C铜离子在氨水中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所以不选C; D溶液为碱性,四种离子在碱性条件下不反应能共存,选 D考点:一定条件下的离子共存11 .把V L含有MgSOO K2SO的混合溶液分成两等份,一份加入含a mol NaOH的溶液,恰好使镁离子完全沉淀为氢氧化镁;另一份加入含b mol BaCl 2的溶液,恰好使硫酸根离子完全沉淀为硫酸钢。则原混合溶液中钾离子的浓度为A. -mol L P2b-a-B. ncL L,【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混合溶液分成两等份,则每份溶液浓度与原溶液浓度相同。一份加BaCl

10、2的溶液发生反应BS2+SO2-= BaSO由方程式可知 n (SO2-) = n (Bs2+) = n ( BaCM)=bmol;另一份加氢氧化钠溶液时发生反应Mg%2OH=Mg (OH 2J,由方程式可知每份溶液中n (Mg+) = 1/2n (OH) = 1/2amol。根据电荷守恒可知每份溶液中2n (Mg+) +n ( K)=2n (SO2-),所以每份中溶液 n (K+) = 2bmol 2X 1/2amol = (2ba) mol,因此原溶 液中钾离子浓度=(2b-a) mol + V/2L= 区| mol/L ,答案选C。考点:考查离子反应及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12 .工业制硫酸

11、中的一步重要反应是 SO在 400500c下催化氧化,2SO 催善祠+Q 2SQ ,这是一个正反应放热的可逆反应。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使用催化剂是为了加快反应速率,提高生产效率B.上述条件下,SO不可能100%转化为SO; C.达到平衡状态时,SO浓度与SO浓度相等 D.达到平衡状态时,SO的消耗速率与 SO的生成速率相等 【答案】C【解析】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种物质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但各种物质的浓度不一定相等,因此选项C是错误的。答案选 Q13.短周期主族元素 WW 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 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4: 3, Z原子比X原子的

12、核外电子数多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W Y、Z的非金属性大小顺序一定是 Z>Y>WB. W X、Y、Z的原子半径大小顺序可能是 W X> Y> ZC. Y、Z形成的分子空间构型可能是正四面体D. XZ3中含有离子键【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W 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 4: 3,且X的原子序数大于 WW所以W是第二 周期元素,X是第三周期元素,则 W是C, X是Al;Z原子比X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多 4,则 Z是Cl元素,Y是Si、P、S中的一种。A、若Y是Si ,则C的非金属性比Si强,错误; 日根据原子半彳5的比较,Al的原子半径大于 C,错误;C若丫是Si,

13、则Y、Z形成的分子SiCl 4空间构型是正四面体,正确;D、AICI3是分子晶体,不含离子键,错误,答案选C考点:考查元素的判断,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14.下列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Fe3+、Na+、SO2、HbQB.C2H50HMnOH+、KC. Pb2+、K、SO2、Cl D. Na+、SO2 、CHCO。AIO2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A、过氧化氢在铁离子的存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不能大量共存,错误;B、高镒酸根离子具有氧化性,可以氧化乙醇,不能大量共存,错误;C Pb2+与SO*反应生成硫酸铅沉淀,不能大量共存,错误; D四种离子都不反应,可以大量共存,正确,答案选

14、D= 考点:考查离子大量共存的判断15.水溶液 X 中只可能溶有Na+、K+、Mj+、Al"、AIO2>SiO32>HC»、CQ2>SO*中的若干种离子。某同学对该溶液进行了如下实验:A.、AIO2一和SiO32定存在于溶液 X中B. HC(3T和SO”一定不存在于溶液 X中C.沉淀甲是硅酸和硅酸镁的混合物D.溶液中一定存在大量CQ2【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由框图可知,溶液 X加HCl有气体说明有 HCOT或CO2,或两者都有,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一定不存在与碳酸根或亚硫酸根离子反应不共存的离子,所以不存在镁离子、铝离子,加盐酸有沉淀,说明一定有硅酸

15、根离子,硅酸是沉淀甲,故C项错误;加入过量氨水(提供 OH)有沉淀生成,只能是氢氧化铝沉淀,说明此时溶液中存在铝离子,但是原来溶液中的铝离子一定不能存在,所以该铝离子是偏铝酸根离子和盐酸反应生成的,所以,一定存在偏铝酸根离子,故溶液中一定不存在HC(3T,故溶液中一定存在大量的CO2,故D项正确;溶液中阳离子 炉与Na+二者必有其一,故 A项错误;溶液中不确定的、 .2 离子为SO ,故B项错误;本题选Do考点:离子反应推断。16. (8分)某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为:(1 ) A与过量的NaOH溶液反应时,A与参加反应的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2) A与新制Cu(OH)2反应时,A与被还原的 C

16、u(OH)2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ImolA 最多能消耗mol Cu(OH) 2。(3) A与过量的NaHC龈应时,A与NaHCO勺物质的量之比是 。【答案】(1) 1:2(2) 1: 2 3 mol (3) 1:1【解析】根据结构简式可知,反应中含有 1个竣基、1个醇羟基、1个酚羟基和1个醛基。 所以1molA和氢氧化钠反应,可消耗氢氧化钠 2mol。醛基能被氢氧化铜氧化,1mol醛基需要2mol氢氧化铜。醛基被氧化生成竣基,所以分子中就含有2个竣基,又需要1mol氢氧化铜中和,所以1molA最多消耗3mol氢氧化铜。能和碳酸氢钠反应的只有竣基,所以消耗 碳酸氢钠是1mol。17. (12分

17、)在稀氨水中存在下述电离平衡NH + H2OF= NH3 H 2O- NH4+ + OH ,分别加入少量下列物质,溶液中c ( OH )如何变化?(填一 “增大” “减小”或“不变”);平衡移动方向如何 (填“正向”或“逆向”)?加入的物质少量(NH)2SO固体少量HNOm少量心§液c( OH )的变化平衡移动力向减小减小增大 逆向正向逆向【解析】略18. ( 1)用5.0mol . L-1的NaOH溶液配制0.1mol . L-1的NaOH溶液时,如图所示的仪器中,肯定不需要的是 (填序号),配制上述溶液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是(填仪器名称)。(2)在配制过程中,下列操作将导致所配溶液浓

18、度偏低的是(填编号)准确取出的浓NaOH§液在空气中露置时间过长;用量器将浓NaOH§液直接加入容量瓶,缓慢加入蒸储水至液面最低点恰好和环形刻度线 相切;摇匀后,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蒸储水至液面最低点恰好和环形刻度线相切;稀释NaOH§液的仪器未洗涤。【答案】(1) ABCE ;玻璃棒、胶头滴管、量筒。(2)【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的实验步骤确定所需仪器,注意该题是用 浓氢氧化钠溶液配制稀氢氧化钠溶液,所需的仪器为量筒、烧杯、玻璃棒、容量瓶和胶头 滴管,肯定不需要的是平底烧瓶、酸式滴定管、分液漏斗和托盘天平,配制上述溶液还需 要的玻璃仪

19、器是玻璃棒、胶头滴管和量筒。(2)准确取出的浓 NaOH溶液在空气中露置时间过长,会有有一部分氢氧化钠转化为碳 酸钠,所配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偏低,正确;浓氢氧化钠溶液稀释放热,根据物质热胀 冷缩的性质判断,用量器将浓NaOH§液直接加入容量瓶,缓慢加入蒸储水至液面最低点恰好和环形刻度线相切,所配溶液的体积偏小,浓度偏高,错误;摇匀后,液面低于刻度 线,再加蒸储水至液面最低点恰好和环形刻度线相切,所配溶液的体积偏大,浓度偏低, 正确;稀释 NaOH§液的仪器未洗涤,氢氧化钠损失,所配溶液的浓度偏低,正确,选 。考点:考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19. ( 12分)测定硫酸铝晶

20、体样品中 Al 2 (SO) 3 I8H2O (M=666g/mol)质量分数的实验步 骤为(物质EDTA分别能与A产或Pb2+以物质的量之比1 : 1进行反应): 步骤1:准确称取硫酸铝晶体样品mg ,溶于25 mL水中。步骤2:加入C1 moL TEDTAH夜VmL (过量),煮沸、冷却,稀释至100 mL。步骤3:取25. 00mL上述稀释液,测定得知:,当加入C2mol - L Pb (NO) 2溶液V2mL恰好与过量的EDTA溶液反应。步骤2中“稀释至100 mL”时,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请根据上述数据计算该样品中Al 2 (SO) 3 18H2O的质量分数。(用

21、含字母的代数式表示)。若将步骤1所得的溶液改为滴加 4mol/L NaOH溶液(杂质不参与反应),当滴加到 10mL时,溶液又恰好变澄清,求步骤1溶液中硫酸铝的物质的量浓度(用具体数值表示)。【答案】100 mL容量瓶、胶头滴管(4分)|(4 分) 0.2 mol L 1 (4 分)【解析】试题分析:(1)稀释定容时需要的仪器有“容量瓶、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量筒”。(2)整个过程中发生的反应可用如下关系式表示:,由此12 / 11可知该样品中 Al 2(SO4) 3 - 18H2O的质量分数(3)可知发生反应的关系式为:,因此溶液中骤1溶液中硫酸铝的物质的量浓度I.考点:溶液的配制;中和滴

22、定点评:本题属于基础题,主要考查滴定过程中涉及的计算问题。在计算过程中,应注意守恒定律的应用;同时,利用化学方程式中的关系式,可以节省解题时间。20. 实验室合成乙酸乙酯的步骤如下:在圆底烧瓶内加入乙醇、浓硫酸和乙酸,瓶口竖直安装通有冷却水的冷凝管 (使反应混合物的蒸气冷凝为液体流回烧瓶内),加热回流一段时间后换成蒸储装置进行蒸储,得到含有乙醇、乙酸和水的乙酸乙酯粗产品。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烧瓶中除了加入乙醇、浓硫酸和乙酸外,还应放入 ,目的是(2)反应中加入过量的乙醇,目的是 。(3)如果将上述实验步骤改为在蒸储烧瓶内先加入乙醇和浓硫酸,配制乙醇、浓硫酸混合液的操作方法是。(4)现拟分离

23、粗产品乙酸乙酯、乙酸和乙醇的混合物下列框图是分离操作步骤流程图如下:乙酸乙酯 乙酸 乙 爵试剂分惠阳缸UI 1因酌则试剂a是:,分离方法I是,分离方法II是,试齐“b 是, 分离方法 III 是 0(5)甲、乙两位同学欲将所得含有乙醇、乙酯和水的乙酸乙酯粗产品提纯,在未用指示剂的情况下,他们都是先加NaOH溶液中和酯中过量的酸,然后用蒸储法将酯分离出来。甲、乙两人实验结果如下,并回答问题,甲得到了显酸性的酯的混合物;乙得到了大量水溶性的物质;丙同学分析了上述实验目标 产物后认为上述实验没有成功。甲实验失败的原因是:.乙实验失败的原因是: 【答案】碎餐片H分),防止爆沸 H分3提高乙酸的转化率(

24、1分);(3)将浓硫酸襄慢倒入乙B?中,并不断搅拌(1分);饱和*出01潘裱分),分液(1分),蒸懦(1分),硫聚(1分L蒸懦 T分拆(以所加的gQH溶液帔少,没有将余酸中和;U分)所加的NaOH溶液过量便量完全水解.( 1分L【解析】21. (共 12 分)(1) Ba(OH) 2是一种强电解质,现有 25C、pH= 13的Ba(OH)2溶液。该Ba(OH)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溶液中由水电离出 c(OH ) =;该浓度Ba(OH)2溶液与某浓度盐酸溶液按体积比1 : 9混合后,所得溶液 pH= 11 (忽略体积的变化),该盐酸溶液的pH=。(2)某温度时,测得 0.01 mol L -

25、1的NaOH溶液的pH为11,则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K=。该温度 25c(填“>” "=”或 “v” )。(3)常温下,将1 mL pH=1的H2SQ溶液加水稀释至100mL,稀释后的溶液中c(H+)/ c(OH -)=。【答案】(1) 0.05 mol -L 1 (2分)1.0 X10-13 mol L-1(2 分) 2(2分)(2) 1.0 X10-13 mol (2 分) >(2 分) (3)108(2 分)【解析】试题分析:(1)pH=13时,氢氧根离子浓度 =10-1mol/L ,则氢氧化钢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0.05mol/L 。溶液中氢离子由水电离产生,氢离

26、子浓度=1013 mol/L ,即氢氧根离子浓度为1.0 X101 A、B、C分子均为直链结构,且 A B的核磁共振氢谱都只有两个峰,峰面积之比为 1:2 ,则A的结构简式是 ,名称是 。 mol - L1 ;设盐酸的氢离子浓度为xmol/L ,根据溶液混合时的pH计算,(0.1 XI-9x)/10=0.001, x=0.01mol/L ,故 pH=2。(2)水的离子常数=0.01 X 10 -11=10-13mol - L-1 (3)硫酸溶液加水稀释,氢离子浓度 =10-1/100=10-3mol/L ,氢氧根离子浓度 =10- 14/10 -3=10-11 mol ,故二者的浓度比=10-

27、3/10 -11=108.考点:水的离子常数,溶液混合时的pH的计算。22.用CO和环氧化物共聚合成全降解二氧化碳基塑料,既可有效解决CO过量排放引起的温室效应、又可除去白色污染。已知该反应为:二氧眈阵至变汨(-R、-R'代表煌基或氢原子)(1)该反应为 反应。(2)-8,1的单体是通过下列途径既可以得到全降解二氧化碳基塑料还可得到用途广泛的高分子化合物PA6&已知:(点代表日基)B是顺式结构,B-C的化学方程式是。由E制备二氧化碳基塑料的化学方程式是一二(4) D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在相同条件下也能制得E,其结构简式是(5)已知1 molG可与NaHCO§液反应产生 4

28、4.8LCQ (标准状态下),则1 mol E 与2 mol H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G和H在一定条件下生成 PA66的化学方程式是。【答案】(1)加聚 (2分)(各1分,共2分)(3) CH2=CH- CH=CH;1 , 3 丁二烯(各1分,共2分)BrqH2 CH:Br6c + 2Na()HFbOHOCH.C=cH<ILOH2NaBr(2分)nCOi0C CHj CHj(4)+2HC1>ClCH2CH<lhCll2Cl + ILO O(2分)(2分)(2分)一京条件nHCMK-CIl;CthClhCHiCLOJ - niIzLll;CH;CH2CHzM1: -QQT,*,H叶CCHdH,CH,C HNCMCHKHrCHrCHC卜NH-H +5 I)HQ(2分)【解析】试题分析:(1)加聚反应是单体通过加成的方式生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在加聚反应的 过程中,没有小分子化合物产生,结合题给反应知该反应为加聚反应。(2)利用弯箭头法判断的单体是CO和(3)根据题给 流程和信息推断,A为 CH=CH-CH=CH B为 CH2BrCH=CH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