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管道系统设计终稿,,_第1页
排水管道系统设计终稿,,_第2页
排水管道系统设计终稿,,_第3页
排水管道系统设计终稿,,_第4页
排水管道系统设计终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环境工程系给水排水管道系统课程设计(2014-2015学年 第二学期)设计题目: 城市排水管道设计 班 级: 环境工程2012级2班 任课教师: 胡 明 成 指导教师: 胡 明 成 学生姓名: 王 赫 学 号: 201210212206 2015年6月20日 目 录1.设计原始资料12.设计任务23.排水体制选择33.1排水系统规划设计原则33.2排水系统体制的选择33.2.1从环境保护方面来看33.2.2从造价方面来看33.2.3从维护管理方面来看44.污水管道的设计54.1在小区平面图上布置污水管道54.2街区编号并计算其面积54.3划分设计管段,计算设计流量54.4水力

2、计算75.雨水管道的设计105.1划分排水流域和管道定线105.2划分设计管段105.3划分并计算各设计管段的汇水面积105.4确定各排水流域的平均径流系数、设计重现期P、地面集水时间105.5求单位面积径流量q0105.6各管段的设计流量116.参考文献:137.设计小结:138.图纸部分131.设计原始资料(1)城市总平面图一张;(2)居住情况:人口密度为278cap/ha,卫生设备齐全,污水量设计标准186L/(cap·d),无集中流量;(3)城市位于我国的华北地区,冻线深度为0.5米;(4)土壤为砂粘土,地下水位距地表5米;(5)雨量资料:本地暴雨强度公式为:q= L/s&#

3、183;ha;(6)设计重现期为1a, 地面集水时间为8min;(7)当地综合径流系数为0.8。12.设计任务根据给予的城市规划平面图,做出该城市排水管道的初步设计。包括计算说明书一份(列出作为设计依据的资料及全部计算),排水系统总平面图一张,污水主干管纵断面图一张。23.排水体制选择3.1排水系统规划设计原则(1)排水系统规划应符合城市和工业企业的总体规划,并应与城市工业企业中期他单项工程建设密切配合,相互协调,该现成的道路规划、建筑界限、设计规模对排水系统的设计有很大的影响;(2)排水系统设计要与邻近区域的污水和污泥处理和处置协调;(3)考虑污水的集中处理与分散处理;(4)设计排水区域内需

4、考虑污水排水问题与给水工程的协调,以节省总投资;(5)排水工程的设计应全面规划,按近期设计考虑远期发展;(6)排水工程设计师考虑原有管道系统的使用可能;(7)在规划设计排水工程时必须认真观测执行国家和地方有关部门制定的现行有关标准规范和规定。3.2排水系统体制的选择排水系统体制应根据城市及工业企业的规划、环境保护的要求、污水利用情况、原油排水设施、水质、水量、地形、对条件确定。3.2.1从环境保护方面来看如果采用合流制将污水和雨水全部截流送往污水厂进行处理,然后再排放,从控制和防止水体的污染来看,是较好的,但这时截流主干管很大,污水厂容量也增加很多,建设费用也相应增加。采用截流是合流制时,雨天

5、有部分混合污水经溢流井溢入水体,水体受到污染。分流制排出污水和雨水,初雨径流未加处理就直接排入水体,对城水体也会造成污染,但它比较灵活,比较容易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故应采用分流制。3.2.2从造价方面来看合流制排水管道的造价比分流制一般要低20%-40%,可是合流制的泵站和污水厂却比分流制的造价要高。3.2.3从维护管理方面来看晴天时污水在合流制管道中只是部分流,雨天时才接近满管流,因而雨天时合流制管道内流速较低,易于产生沉淀。但据经验,管中的沉淀易被暴雨水流冲走,这样,合流管道的维护费用可降低。但是,晴天和雨天时流入污水厂的水量变化很大,增加了合流制排水系统污水厂运行管理的复杂性。而分流制系

6、统可以保证管内的流速,不致发生沉淀,同时,流入污水厂的水量和水质比合流制变化小得多,污水厂的运行易于控制。综合考虑各个因素,为了更好的保护环境,适应以后的发展,且便于污水厂的运行管理,采用分流制排水系统,即采用两个(雨水、污水)管道系统。44.污水管道的设计4.1在小区平面图上布置污水管道从小区平面图上可知该区地势倾斜,坡度较小,无明显分水线、可划分为一个排水流域。街道支管布置在街区地势较低一侧的道路下,干管基本上与等高线平行布置,主干管布置在北侧路下,基本上与等高线垂直。(见平面布置图)4.2街区编号并计算其面积将各街区遍上号码,并按各街区的平面范围计算它们的面积,列入表4-1中。表4-1

7、各街区的平面面积居民住宅编号12345678910面积(公顷)1.51.61.6 1.51.31.31.11.02.01.9居民住宅编号11121314151617181920面积(公顷)2.32.41.22.31.71.71.52.11.81.9居民住宅编号2122232425面积(公顷)1.30.81.21.21.14.3划分设计管段,计算设计流量根据设计管段的定义和划分方法,将各干管和主干管中有本段流量进入的点和旁侧支管进入的点,作为设计管段的起迄点,并给检查井编上号码。 各设计管短的设计流量应列表计算。在初步设计阶段只计算干管和主干管的设计流量,如表4-2该城镇,人口密度为278cap

8、/ha,污水量设计标准186L/(cap·d),则每ha街区面积的生活污水平均流量(比流量)为:表4-2 生活污水量总变化系数污水平均日流量(L/s)51540701002005001000总变化系数()2.32.01.81.71.61.51.41.3 表4-3 污水干管设计流量计算污水干管设计流量计算管段编号居民生活污水日平均流量分配管段设计流量计算本段转输流量(L/S)合计平均流量(L/s)总变化系数生活污水设计流量设计流量街坊编号街坊面积(hm2)比流量(L/hm2)流量(L/s)123456789105-61.18 1.18 2.3 2.712.716-72.65 2.65

9、2.3 6.106.10 7-84.02 402 2.3 9.36 9.36 8-96.53 6.53 2.3 11.41 11.41 9-108.43 8.43 2.312.59 12.59 10-1110.1311.02 2.33.77 3.77 11-1211.54 12.12 2.3 7.51 7.51 12-113.05 13.12 2.310.44 10.44 1-2201.90.5980.8913.79 13.98 2.3 14.31 14.312-3211.30.5980.9514.4414.56 2.3 25.33 25.33 17-3 7.53 7.78 2.3 26.68

10、 26.6816-176.72 6.72 2.3 4.09 4.09 15-165.03 5.03 2.3 8.58 8.58 14-153.74 3.74 2.3 12.0712.07 13-141.78 1.78 2.315.05 15.05 4.4水力计算在确定设计流量后,便可以从上游管段开始依次进行主干管各设计管段的水力计算。一般常列表进行计算,如表4-5所示。水力计算步骤如下:1、从管道平面布置图上量出每一设计管段的长度,列入下表的第2项。2、将各设计管段的设计流量列入表中第3项。设计管段起讫点检查井处的地面标高列入表中第10、11项。3、计算每一设计管段的地面坡度(),作为确定管道

11、坡度时参考。4、确定起始管段的管径以及设计流速v,设计坡度I,设计充满度h/D。首先拟采用最小管径mm,即查水力计算图。在这张计算图中,管径D和管道粗糙系数n为已知,其于4个水力因素只要知道2个即可求出另外2个。现已知设计流量,另1个可根据水力计算设计数据的规定设定。本城镇由于管段的地面坡度很小,为了不使整个管道系统的埋深过大,宜采用最小设计坡度为设定数据。将所确定的管径D、管道坡度I、流速v、充满度h/D分别列入下表中的第4、5、6、7项。5、确定其它管段的管径D、设计流速v、设计充满度h/D和管道坡度I。通常随着设计流量的增加,下一个管段的管径一般会增大一级或两级(50mm为一级),或者保

12、持不变,这样便可根据流量的变化情况确定管径。然后可根据设计流速随着设计流量的增大而逐段增大或保持不变的规律设定设计流速。根据Q和v即可在确定D那张水力计算图中查出相应的h/D和I值,若h/D和I值,若h/D和I值符合设计规范的要求,说明水力计算合理,将计算结果填入表中相应的项中。在水力计算中,由于Q、v、h/D、I、D各水力因素之间存在相互制约的关系,因此在查水力计算图时实际存在一个试算过程。 表4-4 最大设计充满度管径(D)或暗渠高(H)(mm)最大设计充满度()200-300350-450500-90010000.550.650700.756、计算各管段上端、下端的水面、管底标高及其埋设

13、深度:(1)根据设计管段长度和管道坡度求降落量;(2)根据管径和充满度求管段的水深;(3)确定管网系统的控制点。本题离污水厂最远的干管起点是7点,7点的埋深可用最小覆土厚度的限值确定,此地面坡度很小,较为平坦;(4)7点是主干管的起始点,地面荷载,覆土厚度等各因素,定位0.8m;(5)按照管道的连接方式,算出接下来管道的上、下端的管内底标高,水面标高及埋设深度。14管段编号长度m设计流量管径管坡流速充满度水深管底降落量高程覆土厚度地面坡度地面水面管底上端下端上端下端上端下端上端下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一二三六七八四九十十一五1-210714.314501.7

14、0.60 0.540.170.43 58.85 58.74 60.69 59.76 57.46 57.15 1.383 1.59 0.852-315325.334501.7 0.60 0.650.260.4358.85 58.74 59.80 58.80 57.46 57.15 1.592.039 0.365-61072.714003.0 0.60 0.550.250.49 58.8558.74 58.74 58.25 57.1557.15 2.039 2.65 06-71076.104002.8 0.60 0.650.360.51 58.85 58.74 58.25 57.74 57.15

15、57.152.76 2.91 1.17-81079.364003.00.60 0.650.360.43 57.46 60.27 57.74 57.11 57.38 56.75 2.91 3.07 1.48-99711.414003.0 0.60 0.460.170.38 57.4660.57 60.17 58.92 57.46 58.75 3.70 1.52 0.839-109312.594003.00.60 0.650.230.3857.46 60.49 58.93 58.03 58.70 57.80 1.52 2.34 0.1610-11903.774003.0 0.60 0.650.26

16、0.38 57.4660.27 58.01 57.41 57.15 57.15 2.14 2.72 011-121877.514003.0 0.60 0.650.330.43 57.46 59.54 57.03 55.64 56.70 55.31 3.07 3.74 1.412-122310.444003.4 0.60 0.450.170.43 60.27 59.95 59.44 58.41 59.27 57.97 0.70 1.68 0.6213-1411015.054003.0 0.60 0.540.170.43 59.95 59.76 58.09 57.15 57.92 56.98 1.

17、68 2.43 0.3514-159712.074003.0 0.60 0.650.250.32 59.76 59.54 57.15 56.43 56.90 56.18 2.51 3.01 0.5515-161838.584003.20.60 0.650.390.41 59.54 59.31 55.60 55.19 55.21 54.80 3.73 3.91 0.9616-17574.094001.7 0.60 0.650.260.2459.08 59.05 58.24 57.60 57.98 57.34 0.70 1.31 017-322326.684503.4 0.60 0.650.260

18、.43 59.05 59.31 57.60 56.35 57.34 56.09 1.31 2.82 0 5.雨水管道的设计5.1划分排水流域和管道定线根据居住区平面图和资料知该地区地形平坦,故排水流域按城市主要街道的汇水面积划分,流域分界线如图所示。由于地形对排除雨水有利,拟采用分散出口的雨水管道布置形式。雨水干管基本垂直于等高线,布置在排水流域地势较低一侧,这样雨水能以最短距离靠重力流分散就近排入水体。雨水支管设在街坊较低侧的道路下。河流的位置确定了雨水出水口的位置,雨水出水口位于河岸边。5.2划分设计管段根据管道的具体位置,在管道转弯处、管径或坡度改变处,有支管接入处或两条以上管道交汇处以

19、及超过一定距离的直线管段上都应设置检查井。根据管道的具体位置划分设计管段,并将设计管段的检查井依次编号,各检查井的地面标高。每一设计管段的长度。5.3划分并计算各设计管段的汇水面积各设计管段的汇水面积的划分应结合地形坡度、汇水面积的大小以及雨水管道布置等情况而划定。按照就近排入附近雨水管道的原则划分汇水面积,并将每块的编号、面积数、雨水流向标注在图1。5.4确定各排水流域的平均径流系数、设计重现期P、地面集水时间 当地综合径流系数为0.8,设计重现期为1a,地面集水时间为8min。5.5求单位面积径流量q0本地暴雨强度公式为q= L/s·haq0= q5.6各管段的设计流量设计流量为

20、根据设计流量查满留管的水力计算图确定各管段的管径、坡度、流速、管底标高和管道埋深。见表5-4管道起点的埋深根据根据冰冻情况、雨水管道衔接要求及承受荷载要求以及覆土厚度等条件,采用1.0m。根据覆土厚度可计算出雨水管段的高程,然后按照管段的衔接方式可计算接下来的各管道的管底高程,雨水管道通常采用管顶平接。管道编号管长(m)排水面积流速流行时间比流量设计流量管径地面高程管底高程覆土厚度沿线设计t2=L/VL/Vt起终起终起终12345678910111415161718191-21135.825.821.0002.758142.45829.06162.1061.7459.3059.141.801.

21、612-31005.6511.471.102.752.4213.50120.031376.741.161.7461.3859.0458.891.611.393-41105.1616.631.205.172.2918.35105.801759.451.2561.3861.0058.7458.561.391.194-5805.1621.791.407.471.6722.9395.372078.111.361.0060.6358.5158.311.191.025-61474.5226.311.509.131.5026.2789.242347.901.3560.6360.2958.2658.051.0

22、20.897-81074.2630.571.6010.631.4129.2784.392579.801.4560.2959.9357.9557.760.890.728-91074.384.381.000.002.678.00142.45623.930.961.6961.2259.2959.101.501.229-10914.388.761.302.672.0513.33120.611056.54161.2260.8859.0058.711.221.1710-111774.1612.921.304.722.1217.44108.161397.431.0560.8860.5858.6658.401

23、.171.1311-121314.2017.121.406.831.6721.6798.261682.211.160.5860.2558.3558.091.131.0612-1373.7120.831.508.501.8325.0091.481905.531.2560.2559.9457.9457.651.061.0413-142733.6124.441.6010.331.3528.6785.282084.241.359.9459.6857.6057.361.041.0214-151404.3128.751.6011.691.4131.3881.282336.801.3559.6859.385

24、7.3157.081.020.9515-2473.8532.601.7013.091.8634.1977.542527.801.3559.3858.8557.0856.700.950.8016-171503.2135.811.7014.961.4737.9173.162619.861.4558.8558.5056.6056.350.800.7017-181973.2135.811.7035.811.4737.9173.162619.861.4558.8558.5056.6056.350.800.8018-191334.814.811.000.002.758.00142.45685.180.961.5761.2259.1758.971.501.3519-3604.088.891.302.752.0513.50120.031067.0716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