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性能-(单体燃烧)指导书_第1页
燃烧性能-(单体燃烧)指导书_第2页
燃烧性能-(单体燃烧)指导书_第3页
燃烧性能-(单体燃烧)指导书_第4页
燃烧性能-(单体燃烧)指导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燃烧性能(单体燃烧)试验作业指导书一、 试验目的和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测定各种类型的纺织品(包括单组分或多组分),如机织物、针织物、非织造布、涂层织物、层压织物、复合织物、地毯等(包括阻燃处理和未经处理)的燃烧性能检测。二、 执行标准纺织品的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GB6529-1986建筑材料或制品的单体燃烧试验 GB/T 20284-2006塑料用氧指数法测定燃烧行为第1部分:导则 GB/T 2406.1-2008塑料用氧指数法测定燃烧行为第2部分:室温试验GB/T 2406.2-2009三、 检测设备序号规格型号规格型号生产 厂家1建筑材料单体燃烧设备氧指数仪燃烧筒,内径至少75mm、高度至

2、少450mm筒底连接进气管并用直径35mm 的玻璃充 填高度为80100mm山东省纺织科学院仪器研究所2气体减压计高压不小于15Mpa/0.10.5MPa3秒表精度为: 0.2s钢直尺精度为:1mm四、 基本规定推荐精选4.1 、续燃时间: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移开(点)火源后材料持续有焰燃烧的时间。4.2、阴燃时间: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当有焰燃烧终止后,或者移开(点)火焰后,材料持续无焰燃烧的时间。4.3、损毁长度: 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材料损毁面积在规定方向上的最大长度。4.4、极限氧指数: 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氧氮混合物中材料刚好保持燃烧状态所需要的最低氧浓度。五、操作流程5.1、试验装置

3、检查:打开气体供给部门的阀门,并任意选择混合气体浓度,流量在10L/min左右,关闭出气和进气阀门,并记录氧气、氮气、混合气体的压力流量。放置30min在观察各压力计及流量计所示数值,与前记录值核对,如无变动,说明装置无漏气。5.2、试验温湿度:试验时在温度为1030和相对湿度为3080的大气中进行。5.3、试样氧浓度的初步选择:当被测试样的氧指数值完全未知时,可将试样在空气中点燃,如果试样迅速燃烧,则氧浓度可以从18左右开始。如果试样缓和地燃烧或燃烧得不稳定,选择初始氧浓度大约 21。若试样在空气中不能继续燃烧,选择初始氧浓度不小于25.据此推定的氧浓度,从附录B中查出相应的氧流量和氮流量。

4、变化浓度时应注意混合气体的总流量在1011.4L/min之间。5.4 将试样装在试样夹中间并加以固定,然后将试样夹联同试样垂直安插在燃烧玻璃筒内的试样支座上,试样上端距筒口不少于100mm,推荐精选试样暴露部分最下端离筒底气体分配装置顶面不少于100mm.5.5、打开氧、氮气阀门,调节从附录B中查出相应的氧气和氮气流量,让调节好的气流在试样点火之前流动冲洗燃烧筒至少30s,在点火和燃烧过程中保持此流量不变。5.6、点燃点火器:将点火器管口朝上,调节火焰高度至1520mm,在试样上端点火,待试样上端全部点燃后(点火时间应注意控制在1015s内),移去点火器,并立即开始测定续燃和银燃时间,随后测定

5、损毁长度。5.7、 初始氧浓度的确定:以任意间隔为变量,以“升降法”按5.7.15.7.3进行试验。5.7.1、试样点燃后立即自熄,续燃、阴燃或续燃时间不到2min,或者损毁长不到40min时,都是氧浓度过低,记录反应符号为“”,则必须提高氧浓度。5.7.2 、试样点燃后续燃,阴燃或续燃时间不到2min,或者损毁长度超过40min时,都是氧浓度过高,记录反应符号为“×”,则必须减小氧浓度。5.7.3、重复5.7.15.7.2步骤直到所得的两个氧浓度1.0其中一个反应符号为“”另一个反应符号为“×”,从这对氧浓度中反应符号为“”的就是初始氧浓度(co).5.8、极限氧浓度的测

6、定:5.8.1、用初始氧浓度co,同时保持d=0.2氧浓度间隔,重复5.7.1推荐精选5.7.2操作,测得一系列氧浓度值及对应符号,其中一个反应符号为“”或“×”,则为氧指数测定NL系列中5.8.2第一个数据(见附录D)。5.8.2、继续以d=0.2氧浓度间隔重复5.7.15.7.2,再测四个试样,记下各次的氧浓度及其所对应的反应号,最后一个试样的氧浓度用cF表示(见附录D,第二部分实例)。六、检测数据分析与判定6.1极限氧指数的计算以体积百分数表示极限氧指数LI,按(1)计算:LI=cF+Kd式中: LI极限氧指数,; cF6.8.2中最后一个氧浓度,取小数一位,;d6.8中两个氧

7、浓度之差,取小数一位,;K系数,查表1报告LI时,取小数一位,计算标准差时,LI应计算到小数二位。6.2、K值的确定6.2.1,如果按5.8.1进行试验测得的五个氧指数值,第一个反应符号“×”,在表1第一栏中找出所对应的最后五个测定的反应符号,从表1(a)项中再找出“”数目相应的K值数6.2.2,如果按5.8.1进行试验测得的最后五个氧指数值,第一个反应符号是“”在表2第6栏中找出所对应的最后五个测定的反应符号,从表1(b)项中再找出推荐精选“×”数目相应的K值系数,但K值系数的符合与表中正负数的符合相反。七、检测报告的内容:a)说明该试验按本国家标准进行的,如有改变,应说明细节;b)试样的描述:包括织物种类、名称、组织规格等;c)试样的调湿处理条件,试验时的环境、湿度;d)试样经(纵)、纬(横)向各自的极限氧指数值;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