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第一章 流体流动1.4 流体流动的基本方程1.4.1 总质量衡算-连续性方程1.4.2 总能量衡算方程2三、对伯努利方程的讨论式1-38表明,理想流体在管路中作定态流动而又无外功加入时,在任一截面上单位质量流体所具有的总机械能相等,换言之,各种机械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但其总量不变。 1.2211221222upupgzgz(1-38a) 能量转换063三、对伯努利方程的讨论2.有效功率:输送机械在单位时间内所作的有效功称为有效功率,用下式计算 emePq W(1-39) 4三、对伯努利方程的讨论3.伯努利方程的其他形式:将的各项均除以重力加速度g /,eeffHWgHhg 22efupzH
2、Hgg 2211221222efupupzHzHgggg令式1-38变为或(1-40) (1-40a) 52211221222efupupzHzHgggg(1-40a) 位头速度头动压头压力头压头损失总压头外加压头三、对伯努利方程的讨论64.若流动中既无外加压头又无压头损失,则任一截面上的总压头为常数22tupHzgg常数三、对伯努利方程的讨论75. 如果流体静止,2211221222efupupgzWgzh流体静止仅是流体运动的特例。1212ppgzgz三、对伯努利方程的讨论8 第一章 流体流动1.4 流体流动的基本方程1.4.1 总质量衡算-连续性方程1.4.2 总能量衡算方程1.4.3
3、机械能衡算方程的应用9在应用机械能衡算方程与质量衡算方程解题时,要注意下述几个问题:1.衡算范围的划定2. 控制面的选取3. 基准面的确定4. 单位一致性机械能衡算方程的应用10 第一章 流体流动1.5 动量传递现象1.5.1 层流分子动量传递本节目的:分析阻力产生的根源11层流分子动量传递()()xxdududydy 对于牛顿型不可压缩流体的层流流动,牛顿定律可以写成(1-43) 考察式1-43各项物理量的因次:123x3/ kg m sukg mm sm动量体积2222/Nkg m skg m smmms动量面积 时间 单位时间通过单位面积的动量,称为动量通量(momentum flux)
4、 单位体积具有的动量,称为动量浓度 层流分子动量传递1332 kg mmm s kgs()xdudy为动量浓度梯度 称为动量扩散系数(momentum diffusivity) 层流分子动量传递14用文字表述为:分子动量通量=动量扩散系数动量浓度梯度 ()()xxdududydy(1-43) 据此可将式1-43层流分子动量传递15 第一章 流体流动1.5 动量传递现象1.5.1 层流分子动量传递1.5.2 湍流特性与涡流传递16一、湍流的特点与表征1、质点的脉动 2、湍流的流动阻力远远大于层流3、由于质点的高频脉动与混合,使得在与流动垂直的方向上流体的速度分布较层流均匀。湍流的特点17图1-1
5、4 圆管中流体的速度分布一、湍流的特点与表征181.时均量与脉动量图1-15 湍流中的速度脉动一、湍流的特点与表征19xxxuuu除流速之外,湍流中的其它物理量,如温度、压力、密度等等也都是脉动的,亦可采用同样的方法来表征。一、湍流的特点与表征从上图可知,以x方向为例脉动速度(fluctuation velocity)瞬时速度(instantaneous velocity)时均速度(time mean velocity) 20 1011xxuu dxux方向的时均速度定义为:一、湍流的特点与表征212湍流强度222()/3xyzxuuuIu 湍流强度是表征湍流特性的一个重要参数,其值因湍流状况
6、不同而异。例如,流体在圆管中流动时,I值范围为0.010.1,而对于尾流、自由射流这样的高湍动情况下,I值有时可高达0.4 。 湍流强度的定义:湍流强度的定义: 一、湍流的特点与表征22二、雷诺应力与涡流传递湍流时的动量传递不再服从牛顿黏性定律。但仍可以牛顿黏性定律的形式表达()rxdudy(1-48) 涡流动量通量涡流动量扩散系数 X 时均浓度梯度 湍流应力(雷诺应力)23湍流流动中的总动量通量可表示为()()trxdudy(1-49) :涡流运动黏度(eddy viscosity)或涡流动量扩散系数(eddy diffusivity),m2/s。涡流运动黏度不是流体物理性质的函数,而是随湍
7、流强度、位置等因素改变。 二、雷诺应力与涡流传递24 第一章 流体流动1.5 动量传递现象1.5.1 层流分子动量传递1.5.2 湍流特性与涡流传递1.5.3 边界层与边界层分离现象25一、边界层的形成与发展远离壁面的大部分区域壁面附近的一层很薄的流体层 实际流体与固体壁面间相对运动 速度变化很小可视为理想流体必须考虑粘性力的影响,由于流体的粘性作用,存在速度梯度26图1-17 平板壁面上的边界层 一、边界层的形成与发展27层流边界层过渡区湍流边界层 一、边界层的形成与发展边界层壁面附近速度梯度较大的流体层主流区边界层之外,速度梯度接近于零的区域边界层28湍流边界层层流内层或层流底层 缓冲层
8、湍流主体或湍流核心 速度梯度大居中小 一、边界层的形成与发展29一、边界层的形成与发展由层流边界层开始转变为湍流边界层的距离。临界距离cx0Rexxu依照雷诺数定义依照雷诺数定义临界雷诺数临界距离所对应的0Reccxx u30对于光滑的平板壁面,临界雷诺数的范围为 562 10Re3 10cx 一、边界层的形成与发展31管内流动边界层 图1-18 圆管内的流动边界层一、边界层的形成与发展32 可将管内的流动分为两个区域:一是边界层可将管内的流动分为两个区域:一是边界层汇合以前的流动,称之为汇合以前的流动,称之为进口段进口段流动;另一是边流动;另一是边界层汇合以后的流动,称之为界层汇合以后的流动
9、,称之为充分发展了的流动充分发展了的流动。 对于层流,进口段长度可采用下式计算 0.0575fLRed(1-53) 一、边界层的形成与发展进口段长度33二、边界层分离与形体阻力 边界层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在某些情况下,会出现边界层与固体壁面相脱离的现象。 此时边界层内的流体会倒流并产生旋涡,导致流体的能量损失。此种现象称为边界层分离,它是黏性流体流动时能量损失的重要原因之一。 产生边界层分离的必要条件是:流体具有黏性和流动过程中存在逆压梯度。 34图1-19 边界层分离示意图 二、边界层分离与形体阻力分离点35 第一章 流体流动1.5 动量传递现象1.5.1 层流分子动量传递1.5.2 湍流特性与涡流传递1.5.3 边界层与边界层分离现象1.5.4 动量传递小结36动量传递小结 由于流体的粘性,当流体运动时内部存在着剪切应力。该剪切应力是流体分子在流体层之间作随机运动从而进行动量交换所产生的内摩擦的宏观表现,分子的这种摩擦与碰撞将消耗流体的机械能。在湍流情况下,除了分子随机运动要消耗能量外,流体质点的高频脉动与宏观混合,还要产生比前者大得多的湍流应力,消耗更多的流体的机械能。这二者便是摩擦阻力产生的主要根源。 37 另一方面,当产生边界层分离时,由于逆压作用的结果,流体将发生倒流形成尾涡,在尾涡区,流体质点强烈碰撞与混合而消耗能量。这种由于局部产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煤矿安全培训档案表课件
- 清洁剂配方师综合考核试卷及答案
- 电线电缆制造工协作考核试卷及答案
- 神内科护理常规
- 尿潴留病人的后期护理
- 钒氮合金工技术考核试卷及答案
- 氧化铝焙烧工技能比武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2026学年辽宁省大连市庄河高级中学语文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统考试题
- 浙江省五校联考2025年语文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
- 保险行业客户分层与精准营销策略应用与市场拓展策略报告2025
- 大学生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登记表
- 保险反思心得体会(10篇)
- 哈工大版理论力学课件
- 常见鸟类图鉴
- 五年级英语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15篇(word文档)
-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马工程课件01第一章
- GB/T 36713-2018能源管理体系能源基准和能源绩效参数
- GB/T 17769-1999航空运输集装器的管理
- 药品注册审评员考核试题及答案
- 机器人常用手册-系列中文版-epx2900a00使用说明书
- optimact540技术参考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