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椭圆与双曲线的对偶性质- (必背的经典结论)高三数学备课组椭圆1. 点 P 处的切线 PT 平分 PF1 F2 在点 P 处的 外角 .2. PT 平分 PF1F2 在点 P 处的外角,则焦点在直线 PT 上的射影 H 点的轨迹是以长轴为直径的圆,除去长轴的两个端点 .3. 以焦点弦 PQ 为直径的圆必与对应准线 相离 .4. 以焦点半径 PF1 为直径的圆必与以长轴为直径的圆内切 .5.x2y21上,则过x0 xy0 y1.若 P0 ( x0 , y0 ) 在椭圆 22P0 的椭圆的切线方程是2b2aba6.x2y21外 ,则过 Po 作椭圆的两条切线切点为P1、P2,则
2、切点弦P1P2 的直线方程若 P0 ( x0 , y0 ) 在椭圆b2是 x0 xy0 ya21.a2b27.x2y21 (a b 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 F1, F 2,点 P 为椭圆上任意一点F1PF2,则椭圆的焦点椭圆2b2a角形的面积为 S F1 PF2b2 tan.x2y228.1( a b 0)的焦半径公式:椭圆2b2a|MF1|aex0 , | MF2 |a ex0 ( F1 (c,0), F2 (c,0) M ( x0 , y0 ) ).9.设过椭圆焦点F 作直线与椭圆相交P、Q 两点, A 为椭圆长轴上一个顶点,连结AP 和 AQ 分别交相应于焦点 F 的椭圆准线于M 、 N
3、两点,则 MF NF.10.过椭圆一个焦点F 的直线与椭圆交于两点P、 Q, A 1、 A2 为椭圆长轴上的顶点,A1P 和 A2Q 交于点 M, A2P和 A 1Q 交于点 N,则 MF NF.11.x2y21的不平行于对称轴的弦, M ( x0 , y0 ) 为 AB 的中点,则 kOMkABb2AB 是椭圆2b2a2 ,a即K ABb2 x0。a2 y012.若 P0 ( x0, y0 )在椭圆x2y21内,则被 Po 所平分的中点弦的方程是x0x y0 yx0 2y0 2a22a2b2a2b2 .b13.若 P0 ( x0, y0 )在椭圆x2y21x2y2x0 x y0 ya22内,
4、则过 Po 的弦中点的轨迹方程是2b2a2b2 .ba双曲线1. 点 P 处的切线 PT 平分 PF1F2 在点 P 处的内角 .2. PT 平分 PF1F2 在点 P 处的内角,则焦点在直线 PT 上的射影 H 点的轨迹是以长轴为直径的圆,除去长轴的两个端点 .3. 以焦点弦 PQ 为直径的圆必与对应准线 相交 .4.以焦点半径PF1 为直径的圆必与以实轴为直径的圆相切 .(内切: P 在右支;外切:P 在左支)5.x2y21( a 0,b 0)上,则过 P0的双曲线的切线方程是x0 xy0 y1.若 P0 (x0, y0 ) 在双曲线b2a2b2a26.x2y21( a 0,b 0)外 ,
5、则过 Po 作双曲线的两条切线切点为P1、P2,则若 P0 (x0, y0 ) 在双曲线b2a2切点弦 P1P2 的直线方程是x0xy0 y1.x2y2a2b27.1( a 0,b o)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 , F 2,点 P 为双曲线上任意一点F1PF2,双曲线b2a2则双曲线的焦点角形的面积为S F1PF2b2co t.x2y228.1( a 0,b o)的焦半径公式: ( F1 (c,0), F2 (c,0)双曲线b2a2当 M (x0 , y0 ) 在右支上时, | MF1 | ex0a ,| MF2 |ex0a .当 M (x0 , y0 ) 在左支上时, | MF1 |ex0a ,
6、 | MF2 |ex0a9.设过双曲线焦点F 作直线与双曲线相交P、Q 两点, A 为双曲线长轴上一个顶点,连结AP 和AQ分别交相应于焦点F 的双曲线准线于M 、N 两点,则 MF NF.10.过双曲线一个焦点F 的直线与双曲线交于两点P、 Q, A 1、 A 2 为双曲线实轴上的顶点,A1P 和 A2Q 交于点 M,A2P 和 A1Q 交于点 N,则 MF NF.11.AB是双曲线x2y21 ( a 0,b 0 )的不平行于对称轴的弦,M ( x0 , y0 ) 为 AB 的中点,则a2b2KOMK ABb2 x0 ,即 K ABb2 x0 。a 2 y0a2 y012.若 P0 (x0
7、, y0 )在 双 曲 线 x2y21 ( a 0,b 0 ) 内 , 则 被 Po所平分的中点弦的方程是a2b2x0 x y0 y x02y02a2b2a2b2 .x2y213.若 P0 ( x0 , y0 )在双曲线1 ( a 0,b 0 ) 内 , 则 过Po 的 弦 中 点 的 轨 迹 方 程 是a2b2x2y2x0 xy0 ya2b2a2b2 .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椭圆与双曲线的对偶性质- (会推导的经典结论)高三数学备课组椭圆1.x2y21( a b o)的两个顶点为 A1 ( a,0) , A2 ( a,0),与 y 轴平行的直线交椭圆于P1、 P2 时椭圆ba22x2y2A 1
8、P1 与 A 2P2 交点的轨迹方程是1.b2a22.过椭圆x2y21(a0,b 0)上任一点 A( x0 , y0 ) 任意作两条倾斜角互补的直线交椭圆于B,C 两点,a2b2b2 x0 (常数) .则直线 BC 有定向且kBCa2 y03.若P为椭圆x2y21 ( a b 0 ) 上 异于 长 轴 端 点 的任一 点 ,F1, F 2 是 焦 点 ,PF1F2,a2b2PF2 F1actanco t .,则ca224.设椭圆x2y21( ab 0)的两个焦点为F1、 F2,P(异于长轴端点)为椭圆上任意一点,在PF1F2a2b2F1PF2,PF1 F2,F1F2Psinc中,记,则有sin
9、e.sina5.若椭圆x2y21( ab 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 F1、F2,左准线为 L ,则当 0 e 21 时,可在a2b2椭圆上求一点P,使得 PF1 是 P 到对应准线距离d 与 PF2 的比例中项 .6. P 为椭圆x2y21 ( a b 0 ) 上 任 一 点 ,F1,F2 为 二 焦 点 , A 为 椭 圆 内 一 定 点 , 则a2b22a | AF2 |PA|PF1|2a| AF1 |,当且仅当 A, F2 , P 三点共线时,等号成立 .7.椭 圆( x x0 )2( y y0 )21 与 直 线 Ax By C0有公共点的充要条件是a2b2A2 a2B2b2( Ax0B
10、y0 C )2 .8.x2y 21 ( a b 0 ), O为坐标原点, P、 Q为椭圆上两动点,且OPOQ .( 1)已知椭圆2b2a111122的最大值为4a2b2;( 3) S OPQ 的最小值是a2b22 .22a2b2 ;( 2)|OP| +|OQ|a2b2a2b|OP| |OQ |9.x2y21(a b 0)的右焦点 F 作直线交该椭圆右支于M,N 两点,弦 MN 的垂直平分线交 x过椭圆b2a2轴于 P,则 |PF |e .|MN |210.已知椭圆x2y21( ab 0) ,A 、 B、是椭圆上的两点,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与x 轴相交于点a2b2P( x0 ,0) ,a2b2
11、x0a2b2则aa.11.设 P 点是椭圆x2y21( a b 0)上异于长轴端点的任一点,F1、 F2 为其焦点记F1PF2,则a2b2(1) | PF1 | PF2 |2b2.(2) S PF Fb2 tan .1cos12212.设 A、B是 椭 圆x2y21 (a b 0 ) 的 长 轴两 端 点 , P 是 椭 圆 上 的一 点 ,PAB,a2b2PBABPA分别是椭圆的半焦距离心率,则有(1) |PA|2ab2 |cos|,, c 、 ea 2c2co s2.(2)tan tan12.(3)S PAB2a2b2eb2a2 cot .13.已知椭圆x2y21( ab 0)的右准线 l
12、 与 x 轴相交于点 E ,过椭圆右焦点 F 的直线与椭圆相交a2b2于 A 、B 两点 ,点 C 在右准线 l 上,且 BCx 轴,则直线 AC 经过线段 EF 的中点 .14. 过椭圆焦半径的端点作椭圆的切线,与以长轴为直径的圆相交,则相应交点与相应焦点的连线必与切线垂直 .15.过椭圆焦半径的端点作椭圆的切线交相应准线于一点,则该点与焦点的连线必与焦半径互相垂直.16.椭圆焦三角形中 , 内点到一焦点的距离与以该焦点为端点的焦半径之比为常数e( 离心率 ).(注 : 在椭圆焦三角形中 , 非焦顶点的内、外角平分线与长轴交点分别称为内、外点. )17.椭圆焦三角形中 , 内心将内点与非焦顶
13、点连线段分成定比e.18.椭圆焦三角形中, 半焦距必为内、外点到椭圆中心的比例中项.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椭圆与双曲线的对偶性质-(会推导的经典结论)高三数学备课组双曲线1.x2y21( a 0,b 0)的两个顶点为A1 (a,0) , A2 ( a,0) ,与 y 轴平行的直线交双曲线于双曲线b2a2x2y 2P1、 P2 时 A1P1 与 A 2P2 交点的轨迹方程是1.a2b2x2y22.1( a 0,b o)上任一点A( x0 , y0 ) 任意作两条倾斜角互补的直线交双曲线于过双曲线b2a2b2 x0 (常数) .B,C 两点,则直线BC 有定向且 kBCa2 y03.若 P为双曲线x
14、2y21( a 0,b 0)右(或左)支上除顶点外的任一点 ,F1, F 2是焦点 , PF1 F2,a2b2PF2F1,则 catanco t(或 catan co t) .ca22ca22x 24. 设双曲线1( a 0,b 0)的两个焦点为 F1、F2,P(异于长轴端点)为双曲线上任意一点,a 22y2b在 PF1F2 中,记F1PF2,PF1F2, F1 F2 Psinc,则有sin )e.(sina5.若双曲线x2y 21 (a 0,b 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 、 F2,左准线为 L ,则当 1 e 2 1a2b2时,可在双曲线上求一点P,使得 PF1 是 P 到对应准线距离d
15、与 PF2 的比例中项 .6.P 为双曲线x2y21 ( a 0,b 0 )上任一点 ,F1,F2为二焦点, A为双曲线内一定点,则a2b2|AF2|2a|PA| PF1 | ,当且仅当 A, F2 , P 三点共线且 P 和 A, F2 在 y轴同侧时,等号成立 .7.双 曲 线x2y21 ( a 0,b 0 ) 与 直 线 AxBy C 0 有 公 共 点 的 充 要 条 件 是a2b2A2 a 2B2 b2C 2 .8.已知双曲线x2y21( b a 0), O 为坐标原点, P、 Q 为双曲线上两动点,且OP OQ.a2b2( 1)111 1224a 2b2a2b22 .22a2b2;
16、(2)|OP| +|OQ|的最小值为b2a2 ;( 3) S OPQ 的最小值是2a|OP | |OQ |b9.x2y21( a 0,b 0)的右焦点 F 作直线交该双曲线的右支于M,N 两点,弦 MN 的垂过双曲线b2a2直平分线交 x 轴于 P,则 | PF |e .|MN |210.x2y21( a 0,b 0) ,A 、 B 是双曲线上的两点,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与x 轴相已知双曲线b2a2a2b2a2b2交于点 P( x0 ,0),则 x0或 x0a.a11.设 P 点是双曲线x2y21( a 0,b 0)上异于实轴端点的任一点,F1、F2 为其焦点记F1PF2,a2b2则 (1)
17、 | PF1 | PF2 |2b2.(2)S PFFb2 cot .1cos12212.设 A、Bx2y21( a 0,b0)的长轴两端点, P是双曲线上的一点,PAB,是双曲线2b2a2ab2 | cosPBA,BPA, c、e 分别是双曲线的半焦距离心率,则有(1)|.| PA|c2co s2| a2|(2)tantan122a2b2e .(3)S PAB2a2 cot .b13.x2y21( a 0,b 0)的右准线 l 与 x 轴相交于点 E ,过双曲线右焦点F 的直线与已知双曲线b2a2双曲线相交于 A 、 B 两点 ,点 C 在右准线 l 上,且 BCx 轴,则直线 AC 经过线段 EF的中点 .1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届叶城县三上数学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
- 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课件
- 2025届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铁坚中心校三上数学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
- 响应式Web开发项目教程(HTML5 CSS3 Bootstrap)(第3版) 课件 第8章 Bootstrap基础入门
- 软件界面设计分析
- 语言教育的组织与实施
- 互联网教育平台开发合作框架合同
- 农业经济园区管理协议
- 股东合作协议书的和建议
- 农业机械合作使用及维护合同
- 园林绿化员工安全培训
- 蛙泳教学课件教学课件
- 【初中历史】大一统王朝的巩固+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2024)七年级历史上
- 代理记账公司财务会计管理制度
- 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创新创业课程)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旅游经济专业知识和实务经济师考试(中级)试卷及解答参考(2024年)
- DB34∕T 2291-2015 小型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
- 《园艺产品贮藏与保鲜》课件-1.4.1果实硬度的测定
- 肺结节科普宣教
- 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规范
-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4课小陀螺转呀转 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