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上册音乐教案_第1页
六上册音乐教案_第2页
六上册音乐教案_第3页
六上册音乐教案_第4页
六上册音乐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总课时:5年 月 日课题老鸟,小鸟第 1 课时教学目标1、 学会饶口令二部歌曲老鸟,小鸟。2、 通过学唱歌曲,感受到奉献爱心的美好、甜蜜。3、 主动积极地参与二部音乐演唱,从中享有集体合作音乐的乐趣。教学重点重点:学会老鸟小鸟这首二部歌曲。难点:启发学生用和谐的声音演唱好歌曲。问题情境设计很久很久以前,在一个森林里,居住着许多只漂亮的鸟儿,因为鸟儿的数量很多,渐渐地这里就成为了鸟儿们的王国,他们每天在一起快乐的舞蹈、愉快的歌唱。教师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环节修改一、情境导入师: 同学们好,今天我们来上一堂很有特色的音乐课。你们看:(课件一出示:)(声音是多么美妙动听,动作是如此协调,画面是多

2、么精彩美观)二、复习下滑音师:小鸟的声音是多么的悦耳动听,谁能用象声词来模仿小鸟的叫声?学生模仿师:我们在学鸟鸣时加上下滑的感觉,就更象小鸟的叫声了。    三、歌曲学习1、旋律学习师:小鸟是怎么叫的?(啾啾, 啾啾啾)好,下面我们玩个游戏,老师弹琴,你们模仿小鸟的叫声来演唱啾啾 啾啾 啾啾啾师:刚才我们采用的是接龙的形式,下面我们采用合唱的形式,请两组的鸟儿同时发出声音2、和声音程:尝试男妇生分声部演唱。一、跟随老师进入情境。1、听老师谈话,欣赏课件。(听听美妙的声音,欣赏精彩美观的画面)二、复习下滑音1、用象声词来模仿小鸟的叫声?(自己模仿,全班展示。)2、学

3、生谈感受:我们在学鸟鸣时加上下滑,就更象小鸟的叫声了。    三、歌曲学习1、旋律学习回答:小鸟是怎么叫的?(啾啾, 啾啾啾)2、我们玩个游戏,听老师弹琴,模仿小鸟的叫声来演唱啾啾 啾啾 啾啾啾3、采用合唱的形式,请两组的鸟儿同时发出声音。2、和声音程:尝试男妇生分声部演唱。教学反思2 / 34总课时:6年 月 日课题老鸟,小鸟第 2 课时教学目标1、 学会饶口令二部歌曲老鸟,小鸟。2、 通过学唱歌曲,感受到奉献爱心的美好、甜蜜。3、 主动积极地参与二部音乐演唱,从中享有集体合作音乐的乐趣。教学重点重点:学会老鸟小鸟这首二部歌曲。难点:启发学生用和谐的声音演唱好歌

4、曲。问题情境设计继续学习歌曲老鸟,小鸟,看看你能收获到什么?教师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环节修改一、谈话引入,继续学习老鸟,小鸟。1、熟悉歌词:师:大树爷爷看到这一幕,说起了绕口令呢,你们听2、(课件出示)绕口令:老  鸟,喜欢小 鸟 ,小  鸟,喜欢老 鸟 ,老鸟喜欢小鸟,小鸟喜欢老鸟,小鸟小的时候,老鸟喂小鸟,老鸟老的时候,小鸟喂老鸟。    师:我们也来试试。师:鸟儿们看到这一幕,他们又是怎样的呢?(唱词)师:唱一唱练习歌曲,处理难点。a、分声部演唱,注意鸟叫声的处理b、加入拍手跺脚律动,学生可以根据对歌词的理解随意有

5、节奏的变化律动3、整体演唱,分声部演唱。三、感受歌曲艺术表现1请两名同学分别扮演老鸟和小鸟。2,再分男女声部演唱。2、欣赏美丽的花儿      四、总结全课(谈收获)一、继续学习老鸟,小鸟。1、熟悉歌词读歌词:绕口令:老  鸟,喜欢小 鸟 ,小  鸟,喜欢老 鸟 ,老鸟喜欢小鸟,小鸟喜欢老鸟,小鸟小的时候,老鸟喂小鸟,老鸟老的时候,小鸟喂老鸟。    2、唱词(1)唱一唱练习歌曲。(2)分声部演唱,注意鸟叫声的处理(3)加入拍手跺脚律动,学生可以根据对歌词的理解随意有节奏的变化律动。3

6、、整体演唱,分声部演唱。三、感受歌曲艺术表现1请两名同学分别扮演老鸟和小鸟。2,再分男女声部演唱。2、欣赏美丽的花儿      四、总结全课:通过学习这首歌,你收获到什么?教学反思总课时:7年 月 日课题老鸟,小鸟第 3 课时教学目标在演唱与欣赏活动中感受、体验青春气息,激励学生珍惜青春年华。能够根据节奏、旋律特点,理解歌曲的情绪,并用热情、欢快、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教学重点听赏乐曲美丽的花儿、飞来的花瓣领会其歌曲与乐曲的思想含义问题情境设计听赏飞来的花瓣,听赏与跟唱美丽的花儿,你的心情怎样?能说出来和同伴分享吗?教师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环节修改一

7、、师生问好,复习歌曲老鸟,小鸟。二、谈话引入:悄悄地春天来了,春雨润物细无声,春天的到来,让花儿都开了,小树都发芽了,花瓣也悄悄地飘向我们,现在我们带着春天的思绪一起来听听飞来的花瓣。三、边听边想:1、歌曲表现了学生对老师的一种什么样的感情?(生反馈)表达了学生对老师的真挚谢意及无比崇敬之情。 2、听第一段,边听边想:第一段表现了老师对学生怎样的一种思想感情?(表达了学生对老师的教导的一种感激之情。) 3、听第二段,边听边想:这段采用了怎样一种合唱形式?三个“回答老师”表达了对老师怎样的情感? 4、学习歌曲第一段,听老师演唱歌曲,生听。学生跟着老师的琴学习歌曲第一段。四、全课总结。(谈谈你的收

8、获。)一、师生问好,复习歌曲老鸟,小鸟。二、跟随老师进入情境:带着春天的思绪一起来听听飞来的花瓣。三、边听边想:1、歌曲表现了学生对老师的一种什么样的感情?(表达了学生对老师的真挚谢意及无比崇敬之情。)2、听第一段,边听边想:第一段表现了老师对学生怎样的一种思想感情?3、听第二段,边听边想:这段采用了怎样一种合唱形式?三个“回答老师”表达了对老师怎样的情感? 4、学习歌曲第一段,听老师演唱歌曲,边听边跟着老师的琴学习歌曲第一段。四、全课总结。谈谈你的收获。教学反思总课时:8年 月 日课题老鸟,小鸟第4 课时教学目标感受、体验乐曲的音乐情绪,记住主要的音乐主题聆听合唱飞来的花瓣,感受其音乐情绪,

9、并能够为不同段落选择适当的形容词来概括其音乐特点。教学重点听赏乐曲美丽的花儿、飞来的花瓣领会其歌曲与乐曲的思想含义问题情境设计认识全音和半音,了解音乐家瞿希贤,继续跟唱美丽的花儿。教师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环节修改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1,师生问好!2,悄悄地春天来了,春雨润物细无声,春天的到来,让花儿都开了,小树都发芽了,花瓣也悄悄地飘向我们,现在我们带着春天的思绪一起来听听美丽的花儿。3、说说你听后的感受。二、跟唱美丽的花儿。1、听伴奏音乐,感受旋律之美。2、读歌词,想象百花盛开的春天。(1)花儿为什么这样美丽?歌儿为什么这样甜蜜?(2)纯洁善良的心,为什么把最美的花儿献给真理?3、跟

10、着伴奏音乐填唱歌词。三、尝试演唱美丽的花儿。1、全班齐唱。2、分组演唱。3、回忆学过的歌曲,查查有关资料,列出瞿希贤为青少年写的歌曲。4、学习音乐家瞿希贤的小档案。四、认识全音和半音。一、跟随老师,进入情境。1,师生问好!2,带着春天的思绪,一起来听听美丽的花儿。3、说说你听后的感受。二、跟唱美丽的花儿。1、听伴奏音乐,感受旋律之美,谈谈听后的感受。2、读歌词,想象百花盛开的春天。想一想:(1)花儿为什么这样美丽?歌儿为什么这样甜蜜?(2)纯洁善良的心,为什么把最美的花儿献给真理?3、跟着伴奏音乐填唱歌词。三、尝试演唱美丽的花儿。1、全班齐唱。2、分组演唱。3、回忆学过的歌曲,查查有关资料,列

11、出瞿希贤为青少年写的歌曲。4、学习音乐家瞿希贤小档案。四、认识全音和半音。教学反思总课时:9年 月 日课题猜调第 1 课时教学目标能学会用轻快、明亮的声音有韵味地演唱歌曲猜调,并从中感受和体验少年儿童嬉戏游玩时天真活泼的生活情趣。教学重点用轻快、明亮的声音有韵味地演唱猜调。问题情境设计云南是中国拥有少数民族最多的一个省,刚才民歌组的同学为我们介绍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云南民歌,今天我们来唱一唱云南的少儿歌曲。教师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环节修改一、激趣导入,引入新课。1、云南是中国拥有少数民族最多的一个省,今天我们来唱一唱云南的少儿歌曲。请听。3、听赏猜调4、提问:(1)、歌声在问什么?你能否

12、尝试模仿?(2)、这首歌运用了声乐演唱形式中的哪一种?二、学唱歌曲:(1)、师生以对答等形式学唱歌曲旋律。(2)、跟伴奏唱歌词(3)、加入前倚音演唱(4)、用多种形式演唱歌曲。(师问生答,生问师答,一问多答,多问一答。)三、猜谜活动:(1)、学生分组讨论。(设计谜语并用对歌形式表现。)(2)、学生参与表现。(分组进行对答游戏。)四、课堂小结。一、跟随老师,进入新课。1、我们来唱一唱云南的少儿歌曲。请听。2、听赏猜调,想一想:(1)、歌声在问什么?你能否尝试模仿?(2)、这首歌运用了声乐演唱形式中的哪一种?二、学唱歌曲:(1)、和老师以对答等形式学唱歌曲旋律。(2)、跟伴奏唱歌词(3)、加入前倚

13、音演唱想一想:歌曲情绪上有什么变化?(4)、用多种形式演唱歌曲。三、猜谜活动:(1)、学生分组讨论。(设计谜语并用对歌形式表现。)(2)、学生参与表现。(分组进行对答游戏。)四、课堂小结。饱含深情演唱猜调。教学反思总课时:10年 月 日课题猜调第 2 课时教学目标能学会用轻快、明亮的声音有韵味地演唱歌曲猜调,并从中感受和体验少年儿童嬉戏游玩时天真活泼的生活情趣。听赏月光下的凤尾曲,认识乐器葫芦丝。教学重点以多种形式演唱歌曲猜调,听赏月光下的凤尾曲,认识乐器葫芦丝。问题情境设计你能用多形式演唱猜调吗?听赏月光下的凤尾曲,你有什么感觉?认识乐器葫芦丝,说一说它的演奏特点。教师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

14、计环节修改一、引入新课,继续学唱歌曲猜调(1)师生以多种形式学唱歌曲。(2)跟伴奏唱歌词(3)加入前倚音演唱师:歌曲情绪上有什么变化?生:歌曲结尾处加入倚音,表现出对歌双方自信、得意的情绪,生动地表现出儿童顽皮、可爱的性格。(4)、用多种形式演唱歌曲。(师问生答,生问师答,一问多答,多问一答。)二、听赏月光下的凤尾曲。1、听老师播放月光下的凤尾曲,细细欣赏,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2、你能即兴表演一段孔雀舞吗?(让有能力的同学根据音乐即兴表演。)3、全班跟随前面同学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表演。三、认识乐器:葫芦丝1、说说它的演奏特点。2、通过视频或图片认识葫芦丝。四、全课总结。

15、一、进入新课,继续学唱歌曲猜调(1)以多种形式演唱歌曲。(2)跟伴奏唱歌词(3)加入前倚音演唱想一想:歌曲情绪上的变化?(歌曲生动地表现出儿童顽皮、可爱的性格。)(4)、用多种形式演唱歌曲。二、听赏月光下的凤尾曲。1、听老师播放月光下的凤尾曲,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谈谈自己的感受。)2、你能即兴表演一段孔雀舞吗?(根据音乐即兴表演。)3、全班跟随前面同学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表演。三、认识乐器:葫芦丝1、说说它的演奏特点。2、通过视频或图片认识葫芦丝。四、全课总结。教学反思总课时:11年 月 日课题太阳出来喜洋洋第 1 课时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用科学正确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能初步体验和表现歌曲的

16、思想意境。通过学唱歌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热爱唱歌热爱音乐的兴趣。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气息支持的唱歌,并能用明亮、优美的音色演唱歌曲,突出“太阳出来喜洋洋”的意境。能了解和感受节奏和速度等音乐元素的变化在表达音乐情绪时所起的作用。问题情境设计太阳出来喜洋洋是流行在四川省川东一带的山歌,旋律质朴高亢,节奏明快,流畅亲切,音乐悠扬舒展,爽朗乐观,有着四川山歌高亢嘹亮的风格。教师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环节修改一、 情景引入,呼吸训练1、 课件:幽静的早晨、山林2、 谈话启发:练习呼吸二、 聆听音乐,引入发声课件:加入音乐、鸟叫、流水1

17、、早晨、幽静、美丽。我们能否也用声音来表现它的美呢?2、 练习发声(先是单音,再逐渐进入到简单的和声训练5、1、3、)3、 训练注意:(怎么表现“早晨幽静”的山林?引导学生用轻柔、高位置的音色演唱。轻柔的音色。)三、 再现课件,提高训练难度课件:太阳出来的山林,引入情绪和色彩的变化,“太阳出来了”练声曲。四、 歌曲演唱及处理1、 引入太阳出来喜洋洋并欣赏。2、 简单介绍歌曲(民歌、山歌)3、 唱歌曲,注意 演唱及处理:A、 跟琴演唱歌曲,简单介绍“上波音”、民歌的“衬词、方言”B、 处理:咬字清

18、晰、声音有穿透力。五、全课总结。一、 进入情景,呼吸训练根据情境练习呼吸二、 聆听音乐,引入发声1、早晨幽静、美丽,我们用声音来表现它的美。2、 练习发声先是单音,再逐渐进入到简单的和声训练5、1、3、3、 怎么表现“早晨”的山林?“幽静”的山林?用轻柔、高位置的音色演唱。三、 歌曲演唱及处理1、 听歌曲“太阳出来喜洋洋”。2、 组内简单介绍歌曲(民歌、山歌、四川、节奏自由)3、 唱歌曲4、 演唱及处理:A、 跟琴演唱歌曲,简单了解“上波音”、民歌的“衬词、方言”B、咬字清晰、声音具有穿透力,明

19、亮高位置的演唱。五、全课总结。教学反思总课时:12年 月 日课题太阳出来喜洋洋第 2 课时教学目标通过学唱歌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热爱唱歌热爱音乐的兴趣。听赏飞歌,练习为民歌编创新歌词,演奏四川民歌采花。教学重点能简单改编歌唱的节奏和速度来表现歌曲情绪的变化,并能了解和感受节奏和速度等音乐元素的变化在表达音乐情绪时所起的作用。问题情境设计继续演唱太阳出来喜洋洋,听赏飞歌,练习为民歌编创新歌词,演奏四川民歌采花。教师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环节修改一、激趣引入新课。1、继续演唱 太阳出来喜洋洋。2、拓展练习以“回声”为载体引导学生轮唱:A、 节奏的

20、变化和情绪的波动。B、  力度的变化加衬词的伴唱。C、 处理后完整的演唱歌曲。D、 演唱注意3、 谈话引入欣赏 “太阳出来喜洋洋”合唱曲4、 尝试自己演唱歌曲太阳出来喜洋洋。二、听“黑鸭子组合”合唱“太阳出来喜洋洋”,找出演唱中的差距,让自己演唱的更好。三、听赏飞歌1、听赏飞歌,说说你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2、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独特感受。3、这首民歌与我们听过的哪首乐曲的音调相似?四、完成练一练。1、合唱吉哟2、创编歌词。3、演奏采花一、激趣引入新课。1、继续唱太阳出来喜洋洋。2、拓展练习以“回声”为载体引导学生轮唱:A、 节奏和情绪的

21、变化。B、力度的变化加衬词的伴唱。C、 处理后完整的演唱歌曲。D、 演唱注意3、 欣赏 “太阳出来喜洋洋”合唱曲4、 演唱太阳出来喜洋洋。二、听“黑鸭子组合”合唱“太阳出来喜洋洋”,找出演唱中的差距,让自己演唱的更好。三、听赏飞歌1、说说你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说说自己的独特感受。3、这首民歌与我们听过的哪首乐曲的音调相似?四、完成练一练。1、合唱吉哟2、创编歌词。3、演奏采花教学反思总课时:13年 月 日课题栗子大丰收第 1 课时教学目标能用活泼、明快的声音有表情的演唱好栗子大丰收,参与设计栗子大丰收丰收喜悦的场面,从中感受丰收的喜悦心情。重点引导学生从

22、音乐中感受、体验、表现丰收乐。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唱好歌曲,注意声部间的音准与声音的和谐。引导学生从音乐中感受、体验、表现丰收乐。问题情境设计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参观位于河北农村的花果山那儿的丰收的景象。瞧一瞧他们今年是什么大丰收?教师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环节修改一、组织上课音乐礼仪。导入: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参观位于河北农村的花果山那儿的丰收的景象。瞧一瞧他们今年是什么大丰收? 二、学习歌曲,体验表现“丰收乐”。 1、出示乐曲栗子大丰收,让学生说一说歌曲表现的内容。 2、学习歌曲:欣赏栗子大丰收歌曲(课件出现栗子大丰收)a、 轻声朗读歌词,领会歌词大意。(要求学生两

23、声部划拍朗读。) b、歌谱的视唱,难点的解决(1)学生分小组分别视唱各自声部,相互解决难点。如下滑音的演唱等。(3)合唱乐谱方法:学生唱一声部,教师唱弹另一声部,再生生合作。c、 合唱歌曲:学生分小组唱一唱,然后随琴唱各自声部,再合唱。三、分组演唱双声部,作出相应的评价。四、全课小结。这首歌曲表现了怎样的丰收场面?你有什么收获?一、参与上课音乐礼仪。瞧一瞧河北农村的花果山那儿栗子丰收的景象。 二、学习歌曲,体验表现“丰收乐”。 1、听一听栗子大丰收,让学生说一说歌曲表现的内容。 2、学习歌曲:欣赏栗子大丰收歌曲。a、 轻声朗读歌词,领会歌词大意。(两声部

24、划拍朗读。) b、歌谱的视唱,难点的解决(1)分小组分别视唱各自声部,相互解决难点。如下滑音的演唱等。(3)合唱乐谱:师生合作,再生生合作。c、 合唱歌曲:分小组唱一唱,后随琴唱各自声部,再合唱。三、分组演唱双声部,作出相应的评价。四、全课小结。这首歌曲表现了怎样的丰收场面?你有什么收获?教学反思总课时:14年 月 日课题栗子大丰收第 2课时教学目标能用活泼、明快的声音有表情的演唱好栗子大丰收,参与设计栗子大丰收丰收喜悦的场面,从中感受丰收的喜悦心情。重点引导学生从音乐中感受、体验、表现丰收乐。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唱好歌曲,注意声部间的音准与声音的和谐。引导学生从音乐中感受、体验、表现丰

25、收乐。听赏打麦号子,感受热闹的劳动的场面。问题情境设计教师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环节修改一、组织上课音乐礼仪。二、 体验表现歌曲1、继续演唱歌曲栗子大丰收。a、请同学们结合音乐说一说歌曲是怎样表现栗子丰收的景象的?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导体会音乐的形象。b、在学生感受体验的基础上有表情的唱好歌曲。三、创设情景,表演“丰收乐”。1、栗子有了好的收成,村长号召村民们开一个庆丰收大会,怎么开呢?村长请同学们替他设计,你们愿意吗? 1、同学们分小组设计丰收的情景。(教师巡视提供帮助或参与表现) 2、学生汇报创设表演 3、师生点评。(学生的表现形式会有很多如表演唱、口琴、歌

26、舞、打击乐等,有单一的,也会有综合的。在评价时要看是否把农民喜庆丰收高兴快乐的心情表现出来) 4、指导学生进行综合性的创作表演,放音乐栗子大丰收四、小结激励,情感升华。听赏打麦号子一、参与上课音乐礼仪。二、 体验表现歌曲1、继续演唱栗子大丰收。a、结合音乐说一说歌曲是怎样表现栗子丰收的景象的? b、在感受体验的基础上有表情的唱好歌曲。三、创设情景,表演“丰收乐”。1、替村长设计,你们愿意吗? 1、分小组设计丰收的情景。 2、学生汇报创设表演 3、学生生点评。(表现形式会有很多如表演唱、口琴、歌舞、打击乐等,有单一的,也会有综合的。在评价时要看是否把农民喜

27、庆丰收高兴快乐的心情表现出来) 4、指导学生进行综合性的创作表演,放音乐栗子大丰收四、小结激励,情感升华师:1、说说自己的感受和收获,表达如何才能不辜负村长的期望。2、听赏打麦号子3、演唱栗子大丰收。教学反思总课时:15年 月 日课题丰收锣鼓第 1 课时教学目标能学会用富有鲜明力度变化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打麦号子,感受热闹的劳动的场面。能仔细听赏民歌管弦乐曲丰收锣鼓,能听辨出主题乐器,并认识演奏这首乐曲的名字打击乐器。教学重点充分欣赏民歌管弦乐曲丰收锣鼓,认识打击乐器。能学会用富有鲜明力度变化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打麦号子,感受热闹的劳动场面。问题情境设计同学们,刚才你们踏着欢快的

28、锣鼓声走进教室,是不是感受到了丰收的喜庆?今天老师要和你们一起去领略山乡丰收的壮景。教师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环节修改一、激趣引入,师生相互问好。1、学生随音乐丰收锣鼓走进教室。 2、交流。同学们,刚才你们踏着欢快的锣鼓声走进教室,是不是感受到了丰收的喜庆?今天老师要和你们一起去领略山乡丰收的壮景。二、山乡晨曲1、观赏山乡丰收场景图片,学生交流观后感。 2、聆听山那边飘来的晨曲。老师弹唱,学生体验音乐的强弱以及力度的变化,并随琴模唱。三、乡的节奏师:、 学生聆听山乡的节奏,注意听辨强弱力度对比。 2、同学们用竹板或筷子模击山乡的节奏。 3、学生分角色按

29、强弱或节奏句对击山乡的节奏,进一步体验三乡的节奏感和力度变化。四、听赏打麦号子,体会劳动场面。1、听赏谈感受。2、跟唱体会号子的表现力。一、师生问好。1、随音乐丰收锣鼓走进教室。 2、交流。和老师一起去领略山乡丰收的壮景。二、山乡晨曲。1、观赏山乡丰收场景图片,交流观后感。 2、聆听山那边飘来的晨曲。体验音乐的强弱以及力度的变化,并随琴模唱。运用在两个山头之间对唱时的感觉和模仿回声的感受演唱。三、乡的节奏师: 、聆听山乡的节奏,注意听辨强弱力度对比。 2、用竹板或筷子模击山乡的节奏。 3、分角色按强弱或节体验节奏感和力度变化。四、听赏打麦号子,体会劳动场

30、面。跟唱体会号子的表现力。教学反思总课时:16年 月 日课题丰收锣鼓第 2 课时教学目标能学会用富有鲜明力度变化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打麦号子,感受热闹的劳动的场面。能仔细听赏民歌管弦乐曲丰收锣鼓,能听辨各种乐器。认识神奇的民间锣鼓。教学重点充分欣赏民歌管弦乐曲丰收锣鼓,认识打击乐器。能学会用富有鲜明力度变化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打麦号子,感受热闹的劳动场面。认识神奇的民间锣鼓。问题情境设计教师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环节修改一、激趣引入,师生相互问好。二、听赏与跟唱打麦号子。1、播放旋律,学生边观赏山乡丰收图,边聆听老师弹奏打麦号子旋律。体会热闹的劳动场面。2、全班跟琴齐唱全曲。3、 学唱歌

31、词。老师范唱,学生听辨歌曲的情绪,注意歌曲中的力度变化。4、参与表现讨论歌曲的演唱情绪。学生听老师演唱一、二乐句,体验后讲出一、二的演唱情绪是抒情、优美的。学生演唱最后两句,讨论表现歌曲的方式。四、 再次听赏丰收锣鼓。  仔细聆听主题2中歌唱性的主旋律,你感到第一遍的主奏乐器是( );第二遍的主奏乐器是( )。五、认识神奇的民间锣鼓。借助书中图片,认识各种民间打击乐器。六、课堂小结,回顾所学内容。播放音乐,在欢快的歌舞中结束本课。一、师生相互问好。二、听赏与跟唱打麦号子。1、播放旋律,边观赏山乡丰收图,边聆听老师弹奏打麦号子旋律。体会热闹的劳动场面。2、全班跟琴齐唱全曲。3、 学唱歌

32、词。听辨歌曲的情绪,注意歌曲中的力度变化。4、参与表现讨论歌曲的演唱情绪。听老师演唱一、二乐句,讲出一、二的演唱情绪是抒情、优美的。演唱最后两句,讨论表现歌曲的方式。四、 再次听赏丰收锣鼓。  仔细聆听主题2中歌唱性的主旋律,你感到第一遍的主奏乐器是( );第二遍的主奏乐器是( )。五、认识神奇的民间锣鼓。六、课堂小结,回顾所学内容。播放音乐,在欢快的歌舞中结束本课。教学反思总课时:17年 月 日课题音乐家贝多芬第 1 课时教学目标1、能学会欢乐颂的一个声部,并能与他人用明亮、热情的合唱来表现歌曲的情绪。2、学习歌词,了解歌德,讲贝多芬与歌德的故事。教学重点感受大、 小调不同的调性色

33、彩。了解歌德,讲贝多芬与歌德的故事。知道大、小调式的音阶组织形式。问题情境设计你了解歌德和贝多芬吗?欢乐的声音应该怎么表达?让我们走进音乐家贝多芬的音乐世界教师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环节修改一、激趣谈话,引入新课。1、今天老师要带大家见一位音乐圣人:你们想知道他是谁吗?教师弹奏献给爱丽斯片段,请学生说出是谁的作品。2、提问:你还听过贝多芬的哪些作品?  他为什么被称为“乐圣”?为什么受到世界人民的爱戴和拥护?二、走进音乐圣人贝多芬1、通过听故事谈谈对贝多芬的认识。2、简介“乐圣”贝多芬生平。3、自学贝多芬与歌德的故事,说说你对贝多芬的认识。三、走进名曲欢乐颂1、结合课件通过欣赏欢乐

34、颂的演出盛况,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说说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2、用学生提出的方法学唱,解决难点。3、全体齐唱,相互评价指出不足之处,并提出修改意见。4、教师指挥,全班有感情地齐唱。四、拓展、延伸、运用1、认识碰钟、三角铁等乐器。2、将欢乐颂用这些乐器自编合唱。一、跟随老师的谈话,进入音乐家贝多芬的世界。1、听老师弹奏献给爱丽斯片段,说出是谁的作品。2、回答:你还听过贝多芬的哪些作品?  他为什么被称为“乐圣”?为什么受到世界人民的爱戴和拥护?3、走进美妙的音乐殿堂,了解伟大的作曲家多芬。二、走进音乐圣人贝多芬1、听故事,谈谈你对贝多芬的认识。2、学习贝多芬的生平。三、走进名曲欢乐颂

35、1、欣赏欢乐颂2、学唱欢乐颂3、全体齐唱,相互评价。4、全班有感情地齐唱。四、拓展、延伸、运用1、认识碰钟、三角铁等乐器。2、将欢乐颂用这些乐器自编合唱。教学反思总课时:18年 月 日课题音乐家贝多芬第 2 课时教学目标能学会演唱土拨鼠,并能用柔和的声音、平稳的气息表现歌曲的情绪。了解词曲作者歌德与贝多芬。在听赏、演唱活动中,感受大、小调式的调性色彩:了解大调式的音乐比较明亮,小调式的音乐比较柔和,知道大、小调式的音阶组织形式。教学重点感受大、 小调不同的调性色彩知道大、小调式的音阶组织形式。问题情境设计说说欢乐颂表现的思想、表现的情绪。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表现游子思念亲人、家乡的歌曲土拨鼠。教

36、师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环节修改一、复习欢乐颂1、演唱歌曲,说一说:说歌曲表现的思想和情绪。2、再次演唱歌曲。二、学习地拨鼠1、讲贝多芬与歌德的故事。2、聆听歌曲,默读歌词。4、说一说对歌词的感受。5、朗读歌词弹奏地拨鼠的旋律。三、学习旋律,了解小调调式。1、“填终止音”游戏2、视唱全曲3、了解小调调式老师:曲调的半终止与终止音都落在6音上,小调式的音乐比较柔和,所以它能够表现忧郁、悲伤的情绪。4、演唱歌曲土拨鼠四、换曲演唱,了解大调式1、换曲演唱土拨鼠2、说一说演唱后自己的感受。3、认识大调式五、对比演唱,感受不同调式、调性。演唱土拨鼠和欢乐颂,感受情绪的不同。一、复习欢乐颂1、演唱歌曲,说说歌曲表现的思想和情绪。2、再次演唱歌曲。二、学习地拨鼠1、讲贝多芬与歌德的故事。2、聆听歌曲,默读歌词。4、说一说对歌词的感受。5、朗读歌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